范文 > 范文大全 > 邹碧华同志读后感 > 导航 > 小学党支部党员观《邹碧华》有感

邹碧华同志读后感

小学党支部党员观《邹碧华》有感。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小学党支部党员观《邹碧华》有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小学党支部党员观《邹碧华》有感

2018年9月28日下午,**区**小学党支部组织了全体党员观看了电影《邹碧华》,邹碧华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支部的所有党员。

邹碧华是一位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也正是在这样的岗位上,邹碧华用一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精神品貌。他在工作岗位上遽然离世,习近平总书记亲笔批示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中央组织部追授邹碧华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中央宣传部追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其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

电影刚开始时候便有冲突,当邹碧华的车还没到法院门口,受访的群众已经围堵大门,于是便被提前告知回避。但一心为人民服务的邹碧华没有弃之不顾,当身边的同事康达抱怨上访人无理取闹时,他第一时间便对其进行教育,让其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会从自身找原因,且要给不了解法律的人民群众积极普法。

印象颇深的还有传达室的老贺,平时大家只觉得他一个管收发报纸的,跟个看门的老大爷一样,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全名叫什么,都称之为老贺。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对事却十分较真。当邹碧华别有深意地让老贺讲述日常工作的时候,他非常清晰自豪地告诉了现场的人,一年接收邮件多少封、发送邮件多少封、发送文件是多少件。也就在此时邹碧华告诉了在座的人,贺青山从部队转业的时候已经是营级,而到法院只是一名科员。他二十五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计名利地做好本职工作。贺青山的例子生动地教育了现场的所有人,不管再平凡的工作岗位,只要尽职尽责,做好这个工作,那就是不平凡的人。

最后大家纷纷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以优秀共产党员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公正为民、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为**小学和**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勇于承担重任,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计较个人得失,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Fwr816.coM精心推荐

电影 邹碧华 观后感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西汉汉武帝时期太史公司马迁《史记》。邹碧华同志倾注一生的心血在政法战线上,做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的死就是重于泰山。

心中有信仰,从他走上政法战线,成为一名人民法官那一刻起,他无时无刻都坚定这样的一个信念:人民的事就是大事,就是自己的事,事情发生了就要想办法去解决,态度决定一切!任何事情只有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解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时刻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操守。

当他第一天就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时就遇到很多上访群众,和蔼可亲的他耐心地接待了诸多的困难上访者,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做好群众的工作。其中一名上访者因不满法院判决的失火案,物业无责,后果自行承担。他决定亲自看望这位失火受难的老人,大火烧毁了整个房屋,还烧死了受难老人的80多岁的老母亲。他立即协调各个部门查明失火原因,由于是老城区,线路老化,电力部门没有按期检查、修复导致电路失火,因而重新立案判决,还受害者一个公道。做一名公正正直的人民好法官,心中有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人生有方向,一步步走来的他,终究是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成为上海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他再一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俗话说:能者多劳,智者多忧。邹碧华同志为了推行政法改革,可以说是夜以继日的奋战在工作中,基本没有休息时间,改革的过程是艰难的,无论遇到怎样的阻力、困难,他都是不言败、不退却,用最真实的笑容来面对。他始终坚信,只要是对人民、对国家发展有利的,就一定去完成,不管是触碰到谁的个人利益,都无法阻止他的改革决心,甘当燃灯者。

为热爱而活,当一个人心中有信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那么他就是为了这份热爱而活,为了心中的信仰努力奋斗,为了人生方向砥砺前行。生活中,邹碧华同志还是孝顺父母的好儿子、体贴老婆的好老公、关爱孩子的好父亲。为了他所热爱的国旗、国徽,无时无刻地奋战在工作的最前沿,敢于担当,勇做排头兵,作为法官,就必须要坚守法律的底线,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政法战线的改革工作不断地推进,总算是走上了正轨,取得了圆满的胜利,就在此刻,我们这位人民的好法官倒下了,年仅47岁的他永远地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离开了我们,为热爱而活累了,就歇歇吧!

邹碧华同志,是我们新时代的楷模,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很受感动和鼓舞,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即便我无法向邹法官那样为老百姓解决困难,推动政法工作的进步和发展,为历史的业绩奉献一生。但我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我要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

近日,单位统一组织观看了电影《邹碧华》。这是一部为数不多的观影全场没有人走动、更没有人退场的教育佳作。

电影里反映的故事,仿佛就是我们的写照;故事塑造的人物所展现的执着、心理冲突,仿佛就是我们精神的观照。故事里主角的光辉已然光芒四射,几名生动鲜活的配角同样让我感动,令我深思。

第一、伟岸无关乎职位,小人物也自有风采

影片中的各色人物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我们展现了他们的敬业方式,主人公邹碧华死在自己的法院院长岗位上,自不必说;康达作为法院院长一直无比器重的人,却一直做着文字材料方面的工作,改革来临,自砍一刀,牺牲自我却仍不忍离开心之所向的法治事业;就连收发室的贺青山,参加过战斗的正连职转业干部,为国为民奉献了青春,又铆在收发室这旮旯里一干就是25年,不但没有怨言,还能精确地说出每年收发报纸、书刊、信访信件的数量,更甚至为字迹不清的回信内容而与信访办主任据理力争,对经手的任何事都能负责到底,无愧于一个经过战火淬炼过的军人,无愧于一个真正的英雄。我赞扬那些勇立于改革大潮里的弄潮儿,更钦佩那些不名一文却默默奉献的普通职员。他们更像是岿然屹立的大山,正是绝大多数的基层的他们,撑起了少数的上层的光环。不论什么岗位,只要努力干了,都是为国奉献,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无愧于人生,傲然于凡俗。作为同样处在最基层的一名干部,我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康达的自我牺牲精神,学习贺青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做到不抱怨待遇,不埋怨职位,不放弃信念。

第二、成功向来来之不易,信仰只因坚持而夺目

当马拉松跑到后程,每向前一步都艰辛得想让人放弃;当司法改革进行到关键阶段,每前进一小步都特别困难。改革就像是一场马拉松。伟大事业的道路上,不仅荆棘密布,更有周围反对的声音、同伴的质疑。邹碧华却仍是要啃这块硬骨头,在一大批反对、抱怨声中,他也有焦虑,也有无奈,但他依然逆流而行,从未放弃。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有一个讲了千百遍、古老却又常新的道理: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反复的,但事物的发展总是必然的。发展的过程,是质变的过程,有蜕皮时的阵痛,更有无力感袭来时那种无边的懊丧。没有大毅力,唐僧纵有高徒伴左右也取不来西经;没有大毅力,曹雪芹纵然天资无限也写不出绝世红楼。人生也是如此,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会一帆风顺,能够脱颖而出的,都无不是面对困难时敢于坚持到最后的。周星驰坚持了,龙套跑成了影帝;马云坚持了,吃泡面整到了亿万富豪。康达在最后的时刻,撕碎了辞职信,除了信仰,没有什么别的理由,也不需要别的什么理由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信仰之所以是信仰,就是在想要放弃的时候,都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付出最后1%的努力。坚持不懈,直至最后攀登顶峰,才是信仰坚定者应有的模样。

第三、怀才就像怀孕,时间自会淘出真金

我常常在想,我为什么在干现在的工作?为什么不是像马云一样,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去拼命做淘宝?为什么不是像马化腾一样,那个年代我也知道OICQ。同样是一个学校毕业的,邹碧华是法院院长,康达一直在做研究搞论文,陈阳初任法官就崭露头角。这不仅仅是年龄的差别,更是才能的差别。康达搞论文、搞研究,因为他本就擅长于文字;陈阳崭露头角那是因为三言两语就能让老油条证人露出马脚;邹碧华能做领导,不仅是因为他敬业扎实,更因他有着察人善用、敢于担当的品质。现实中,我作为普通的一个科员,10年来一直从事保密工作,不是因为自己毫无是处,而是因为自己向来谨慎细心,最适合保密工作。《邹碧华》告诉我们,不是非得当领导才表示有才能,改革中那么多退下的好同志,他们无一不是个中好手。表现自我不一定非要在万众瞩目之下,墙角暗香浮动的腊梅,也别有风味。经历过时间打磨的沙金,同样会千秋流传。正如电影里这句台词: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总能看出来。我们应该学习这句台词里的真义,沉下心思,涤荡虚浮,好好积累沉淀,把自己打造成为怀才八斗的真正有用之材。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

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如是批示。法者,国民意志之纲目,社稷运行之序列;法官者,人之楷模,鼎立正气。从法院的书记员到司法改革的设计者、践行者,邹碧华将其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司法事业,他是人民法官的优秀代表,他是人民公仆的先进典型,是新时代奋斗者最美的样子,是我们前行的灯塔。历史烛照时代,榜样传承精神。先进典型是旗帜,召唤我们见贤思齐。

我们要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上任伊始,面对气势汹汹来法院集中上访的群众,他没有选择逃避,没有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而是心平气和地开门迎客,直面问题。与上访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促膝长谈,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人民法官为人民,他言出必行,一直坚守内心的遵从与信仰的践履。他沉下身子,亲自到火灾赔偿案的群众家中走访了解实情,联系相关部门商议解决问题,为人民群众实办事办实事,博得好评如潮,喝彩不断。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群众上访时有发生,与其积极动员安保防备,不如主动开放深入群众,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既接天线又接地气,让人民群众迈过门槛,走进心坎。

我们要学习他锲而不舍,求索不止,将司法改革进行到底的奋斗精神与崇高信仰。古今中外,每一次改革未尝不经历重重险阻与压力,比如商鞅变法,日本明治维新,阿里改革等等,而邹碧华也是如此。他锐意进取,坚持创新工作方法,著作的《要件审判九步法》成为指导民商事审判的范本,被誉为法庭上的独孤九剑 ;提出的《十条意见》致力于打造法律职业共同体,营造健康的司法环境。面对老同志的苛责诘问,拒不配合,他没有退缩,而是找准方向,抓住不放,综合多方意见夜以继日地反复修改,联合高校专家共同研究,借助大数据平台提出案件权重系数理论,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法官考核方案,认真贯彻落实法官员额制改革的重大部署。面对同事情绪低落,选择逃避时,他充分肯定同事所做的业绩并用改革就要像小猪一样用鼻子一点一点往前拱来鼓励大家不断坚持,不断改进。

我们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夙夜在公,始终坚守在一线。你就是你的时间,不是时间在流逝而是你自己在流逝,他如是说,如是做。他坚持不断学习,办公室和家里摞起来了一面面厚厚的书墙;他正直善良,正如他朗诵特蕾莎修女的诗歌《无论如何》,他始终坚信着,践行着。5加2、白加黑就是邹碧华短暂四十七载峥嵘岁月的真实写照,充实而可贵。四十七载,他一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法治中国的理想与时间赛跑。虽然他累倒在毕生热爱与奋斗的司法事业上,但是他用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依然在我们的心头传诵。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催人奋进。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新时代,英雄模范辈出,先进典型不断,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中需要我们高举旗帜,立起标杆,向榜样学习,向典型取经,向先进问道,争做先锋,接力奋斗。


影片《邹碧华》观后感


影片《邹碧华》观后感

近日,根据矿党委的要求,我观看了影片《邹碧华》,走出电影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邹碧华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

影片《邹碧华》真实生动地描述了被誉为时代楷模的人民法官邹碧华的感人事迹,从多方面对邹碧华的理想追求、奉献精神和改革实践作了生动的艺术诠释,精心塑造了一位为司法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法制建设燃灯者的银幕形象,邹碧华法官践行了一个优秀中共党员的本色,践行了一个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干部的工作作风,践行了一个真抓实干、惩凶扬善法官的气度。在26年的法院工作中,虽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转换,他始终甘于奉献、充满激情,他勇于承担重任,工作精益求精,办事雷厉风行作风细致入微,从不抱怨、计较个人得失。他鞠躬尽瘁,最终累到在他热爱的司法事业上,累倒在他挚爱的司改工作上,累倒在他毕生追求的法治路上,用生命诠释了燃灯者。

邹碧华身上体现出来的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应该是我们行动上的指南针,同时,更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化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做好本职工作。邹碧华为思想改革和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这部影片给我们带来了内心的触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无论何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被困难所打倒。不忘初心,坚守使命!

邹碧华是充满理想的庭前独角兽,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他的坚守与担当、创新与进取、家国情怀和精神斗志,都深深激励着我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邹碧华同志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燃灯者越多,我们的事业就越兴旺发达,我们的社会就越温暖如春,我们的国家就越充满光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学习邹碧华精神,始终忠诚党和人民,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为社会扛起担子,传递温暖,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3篇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勇挑责任重担

根据矿党委的统一安排,我观看了电影《邹碧华》,深切体会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法务工作者、一名司法体制改革的干将、实践家,邹碧华在司法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付出了极大地辛苦。他为人低调、虚怀若谷、不张扬,对同事、对下属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为了肯定一名最基层的工作人员的工作,会花费时间去起底他的过往。而对于家人,他的付出却有限的可怜,在孩子出生成长的过程中,他连续6年外出学习,没有陪在家人身边,即使在学成归来,也只能在下班后腾出有限的时间来弥补。

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邹碧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重担,带领同事们夜以继日的制定方案、研讨方案,最终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解决了考核方面的制约因素,完成了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这对于司法体制改革来说,才是刚刚开始,对于邹碧华来说,却已经接近了人生的终点,47岁的他带着家人、同事、所有他帮助过的人、所有听说过他的人的惋惜、哀叹,永远地走了。

邹碧华的一生留给我们很多的反思,对待工作、对待同事、对待上访的人、对待家人,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借鉴。作为机关党支部的一名党员,我们为基层服务的态度是不是不够热情?对待繁杂的工作是不是存在消极情绪?对待周围的同事是不是不够友好?众观我们周边,不乏一些为了蝇头小利而消极对待、为了一己之私而勾心斗角之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有责任、有义务去鼓舞同事们的干劲、促进同事间的团结,为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争取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观《邹碧华》有感

人如果有了信仰,就不会改变,这是邹碧华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这句话虽然短,却诠释了邹碧华一生的工作信仰。邹碧华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他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曾在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回国后绞尽脑汁编著《要件审判九步法》,为中国在司法领域做了极大的贡献,推动了中国司法道路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短暂的一生,无时无刻都在体现他对共产党的热爱与衷心。

在看完电影后我又去搜集了一些关于邹碧华的资料。随着搜集的多了了解也就多了, 电影中有一幕我记得非常的清楚。一个老人的母亲在火灾中丧生了,老人认为这场火灾不是自然性的,一定是小区物业的疏忽所造成的,于是把小区物业告上了法庭,但由于没有证据,这场官司没打下来。邹碧华知道后只身前往事故发生地,向老人了解情况并展开调查,尽心尽责誓要水落石出,在他用手语和朴素的话语说你有母亲,我也有母亲...看到这的时候我非常感动,在已经败诉的情况下他认真调查火灾发生情况,这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他做到了!在面对老人非常耐心的了解情况,并安慰老人,他做到了!

从邹碧华对一个普通的老人的一点一滴,我们可以看到,他用普通的一生诠释了信仰之名不可改变,用朴素的言语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关心,用可靠的行动体现了对工作的热爱。我们看到,邹碧华那一屋子的法学书籍,让所有观众感动。邹碧华不忘时刻充实自己,把自己学到的再传给后人,不枉他是中国司法领域的燃灯者,我想他也是我今后人生的领航者。

立足岗位 乐于奉献

10月30日下午,南矿党委组织党员观看了电影《邹碧华》,感悟颇深。

邹碧华是上海高级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他在工作岗位上突然离世。习近平总书记曾亲笔批示: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中组部追授邹碧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中宣部追授邹碧华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敬业是什么?邹碧华用行动给我们阐述了精确答案。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热忱,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其次是一种信念,一种坚守。工作顺境时一帆风顺,人人皆可敬业。然而,逆境时举步为艰,则少有坚持到底。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善始善终者,坚持不懈,直至最后攀登顶峰,才是敬业者应有的模样,深研必答专精,无论你是学生,是士兵,使农民,还是工人,只要你敬业,秉承工匠精神,便可成为大国工匠。敬业者何其多,如何能加上你的名字?

辞职,是对生活的追求。留下,是对大局的成全。我党四个意识的教育一直在路上。大局意识如何落实?电影中康达用行动为我们进行了诠释。在孩子上学、偿还房贷、赡养老人、法官员额难进的强大压力下,他曾经为了100多万 的年薪而后退。然而,邹碧华离世的事实,他撕掉了已签字的辞职信,坚持了自己的事业与梦想,顾全了大局。人终究是要有信仰的,为了信仰,我们可以牺牲小我,成全大局,获得心灵上的慰藉。电影中康达的处境,与我们现在很大一批年轻人极其相似。住房子、挤公交、养孩子、孝父母、物价高、收入低,一切看起来都那么不如意。但我们终究要对得起自己的信仰。终究要秉承大局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相信,未来我们都会为自己这样的选择而无愧于心。

在观影过程中,我从感动到心潮澎湃,从喜悦到伤感,一幕幕经典画面浮现脑海,剧中邹碧华的家庭生活、夫妻情感、父子情深、司法改革、百姓服务及年轻法官的培养等一系列真实事件,描述了邹碧华那璀璨而短暂的一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形象,充分反映了邹碧华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司法改革的执着与担当,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勇于创新的思想品德。

鲁迅先生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邹碧华精神的最好诠释。

我作为一名企业的技术员要要向邹碧华学习,敢于担当,爱岗敬业,一心为公,乐于奉献,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立足岗位,为振兴南矿踏实工作,尽职尽责尽力!


电影邹碧华的观后感


“一个人的信仰一旦定了,就不会改变。”这是邹碧华在电影中一句台词,这短短一句话,却扣动我的心弦。邹碧华是XX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曾赴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亲身化解信访矛盾、提出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编著《要件审判九步法》、推进法官员额制改革和入额法官遴选制度建设等工作,他短暂的一生,却有如此令人敬佩的骄人成绩和先进事迹,我想这或许就是信仰的力量。

纵观整部电影,无不体现出邹碧华一生内心高尚的信仰。电影中,一位聋哑老人的母亲在大火中丧生,老人认为物业公司应对火灾承担责任,于是将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但由于缺乏证据,老人最终败诉。老人不服判决,去法院上访,邹碧华亲自接待,将心比心地说:“你有母亲,我也有,你的问题我来解决。”并到案件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耐心地与老人用手语交谈,并指导工作人员联系了街道、电力、消防等多个部门,综合分析火灾原因,真心实意地为老人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形象,令我动容,这正是我们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体现。

电影中的邹碧华是热爱法制工作的“庭前独角兽”,是一名积极投身到司法改革和法制建设的“燃灯者”。不管是他堆满法律书籍的书房,还是他办公桌周围摆满的法律书籍,无不令人惊叹,可见他对工作热爱的程度;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坚定理想和信仰,面对各种阻力,毅然扛起司法改革的大旗;为了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挑灯夜战;为了传播法律的种子,经常利用周末时间,为高校的学生带去丰富而有趣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思想盛宴;他为了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法制工作难度系数,亲身和高校数学系的教授讨论学习,并同上海超算中心联合研究开发法官管理系统,实现了法官员额制改革和入额法官遴选制度建设等工作……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他对司法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初心的坚守,他用坚定无比的信仰,支撑着自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用燃灯者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敢啃“硬骨头”,不断开拓创新。

邹碧华也是信仰的传递者。当有同事出现想要辞职和退出司法工作时,他会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在修订法官员额制改革方案时,方案多次修改,工作小组成员士气不足时,邹碧华采用巧妙的喝咖啡的方式,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地附近,讲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守及最后胜利,鼓励大家对依法治国理念的坚定,和对本职司法工作的坚守。

邹碧华是信仰的执行者,是照亮身边人的燃灯者。邹碧华在工作生活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如“一个人有信念,有信仰,什么事情都会过去的。”在肯定收发室贺老师的工作时,邹碧华肯定地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非常不简单”。和周边工作人员交流时说:“当你处于黑暗之中的时候,当你看见一支蜡烛点亮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感觉到温暖,你会感觉到光明。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成为这支蜡烛?在照亮别人的同时,照亮我们自己。”邹碧华的这些朴实话语,将也会成为我的人生信条,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作为青年测绘工作者,我将以燃灯者精神,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忠诚测绘事业,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而奋力拼搏.

邹碧华观后感范文


“人如果有了信仰,就不会改变”,这是邹碧华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这句话虽然短,却诠释了邹碧华一生的工作信仰。邹碧华绞尽脑汁编著《要件审判九步法》,为中国在司法领域做了极大的贡献,推动了中国司法道路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短暂的一生,无时无刻都在体现他对共产党的热爱与忠心。

电影中有一幕我记得非常的清楚。一个老人的母亲在火灾中离世了,老人认为这场火灾不是自然性的,一定是小区物业的疏忽所造成的,于是把小区物业告上了法庭,但由于没有证据,这场官司没打下来。邹碧华知道后只身前往事故发生地,向老人了解情况并展开调查,尽心尽责,在他用手语和朴素的话语说“你有母亲,我也有母亲...”后,我非常感动。

从邹碧华朴素的言语中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关心,用可靠的行动体现了对工作的热爱。我们看到,邹碧华那一屋子的法学书籍,让所有观众感动。邹碧华不忘时刻充实自己,把自己学到的再传给后人,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