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 导航 > 乡农业产业化规划

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乡农业产业化规划。

考虑到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和计划,促进工作进度,我们需要上交一份工作计划。事先准备好工作计划能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怎样制定适合自己的工作计划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乡农业产业化规划,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农业产业化规划

文章标题:乡农业产业化规划
立足优势产业打造特色精品
以育肥业为先导全面提升乡域经济活力和发展水平
20xx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深化改革,不断创新,20xx年我乡工农业总产值达727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9.2万元,增长率为16.8,其中: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724.3万元,比上年增长559.6万元,增长率为17;工业总产值达到3732万元,比上年增长499.6万元,增长率为13。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818万元,比上年[本文转载自网-找文章,到网]增长499.6万元,增长率为13农牧民人均收入达3212元,比上年的2772元,净增450元,增长率为15.2。乡级财政完成收入43万元,较上年增长65.3%,超额完成了县委九届*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年初制定的“三增”目标,初步形成了以育肥、板兰根、土种鸡、苗圃四大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仍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工作的第一要点,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个中心任务,以农牧民增收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立足五大优势,构建乡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是地缘优势。***乡距县城仅30公里,是两矿必经之路,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可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二是水土优势。全乡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有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2.5万余亩,板兰根试种的成功,使近两万亩弃耕旱地得以再开发;三是矿产优势。乡内有铁、石英石、珍珠岩、膨润土云母、石榴石等矿产资源,其中铁、珍珠岩、石英石的储藏量相当丰富;四是旅游优势。我乡的旅游资源可开发性很强,草原石人、古墓群、苏普特沟岩画等一系列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风景所包涵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野生动植物观赏等极具开发价值。五是体制优势。畜牧业兽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率先在我乡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实效,在经过一年来的不断深化,我乡的畜牧业服务体制已不断完善,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根据***乡实际,我们确定了八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改革为动力、市场为导向,科学优化农牧业结构为基础,以资源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强化第一产业,推进和拉动特色产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20xx年的经济增长为我乡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20xx年我乡国内生产总值预计突破8395万元,较上年增长1067.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795万元,工业产值4600万元;财政收入达到60万元,增长39.51;农牧民人均增收突破500元,达到371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力促形成八大产业链
育肥产业。畜牧业是我乡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实现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决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突破口,重点抓农区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
一是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促进规模化饲养,以新旺股份制养殖企业和喀拉吉拉养殖小区为典型,通过辐射作用,鼓励和支持农牧民搞劳动联合或资本联合,发展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广运用新技术,扩大农区养殖比例,发展至少50个新的种养殖大户和育肥企业,并切实发挥好他们的引导示范作用,以转变农牧民发展思路来促进和加快育肥基地建设,将沿山的苏普图、喀拉巴盖、达勒吾孜、***村建成良种肉牛育肥基地。
二是构筑基地 农户的产业链条,加强喀拉吉拉养殖小区建设,对进入养殖小区的农牧户在资金和销售环节予以大力的扶持,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从游牧、庭院养殖、分散饲养的传统养殖模式中退出来,进入小区,形成基地,进入小区的农牧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自由联资,形成初步规模后,协调农牧户组建喀拉吉拉联合股份养殖公司,由乡政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生产模式,建立农牧户与基地、企业之间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产业一体化格局,为广大农牧民早日步入科学化饲养、模式化养殖、专业化生产搭建一座平台。
三是坚持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继续深化牧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品改业,发挥其高效益、高产出的优势,引进小畜冻精和优质种羊,继续巩固扩大小尾寒羊纯繁和杂交已取得的成绩,通过冷配和购进增加西门塔尔牛等良种牛的养殖数量,以此促进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和农牧民增收。
四是以设施立业促进育肥业发展,通过青黄贮窖、暖棚的建设,把农区育肥业和青贮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大牧民定居

乡农业产业化规划第2页

工作力度,提供多项优惠政策鼓励牧民定居,转变落后的牧业生产方式。
五是提高出栏效益,改变以前的一季出栏为四季出栏,打市场价格差,实现种养与市场的衔接,切实提高育肥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我们30人的经纪人队伍作用,使养殖散户能够“养起来,卖出去”,与市场连接,形成规模,继续挖掘养殖小区和股份制企业潜力,使其成为全乡一个养殖龙头基地。
饲草料业。经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乡已初步形成了“以牧促农、以农养牧,种植业服务于养殖业”的格局,按照扩面、增量、提质的要求,主要在种植饲草料上做文章,将饲草饲料业做大做强,使种植业为育肥业提供所必需的饲草饲料,同时通过育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饲草饲料业的运转。将全乡1/3的耕地建成高效饲草料基地,进一步压缩苜蓿种植面积,将喀拉吉拉开发地建成整装优质苜蓿基地,将萨尔哈木斯1000亩苜蓿地改为玉米种植地,将全乡10000亩人工草场进行改良。我乡的玉米种植在20xx年将突破5000亩,青贮种植面积20xx年为1280亩,在20xx年将达到2500亩。同时计划将至少3000亩的老苜蓿地进行倒茬改种,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以改良草料地的土壤质量。
板兰根种植产业。利用20xx年板兰根试种取得成功,并进一步与药材市场建立联系的基础,我们结合荒山造林项目,多层面经营,大力推广板兰根种植,计划20xx年在旱地种植5000亩,彻底改变以往旱地普遍弃耕的现象,实现占全乡耕地面积近1/2的旱地再开发再利用,将板兰根种植业建设成为全乡的一项大产业。
苗圃产业。结合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大力创造条件,朝着大力发展绿化苗圃、大芸、黑加仑等特种林业经济发展,把发展林业作为经济增长点,也作为绿化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围绕退耕还林,将建成的退耕还林基地兼种苗圃,使其同时成为苗圃基地,在明年春季开发350亩,以此增加退耕还林的效益,供应全乡乃至全县退耕还林树苗。
阿魏菇产业。经过我们对市场的充分调查,认为在我县已人工栽培成功的阿蘶菇较之以前的大棚阿蘶菇具有更广阔的市场销售前景,我乡丰富的阿蘶资源,为阿蘶菇野生栽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20xx年10月初我们已通过签订购单、干部示范、合作种植等多种方式在我乡已完成人工种植阿蘶10亩,试种如成功,我们将以降低成本的形式,从外地低价购进大批菌包,争取大量的定单,扩大销售量,在我乡乌河、额河及沿山推广,同时还可进一步进行干包装和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
蔬菜产业。在20xx年我们决定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股份制农副产品生产企业。为此我乡牢牢把握临近蒙库、富桂铅锌矿等矿山企业和县城的优势,利用乌河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前景和萨尔巴斯村的地理优势,协调组织私营业主和村民主要种植秋季大白菜等季节性蔬菜,建成良种队和萨尔巴斯两个蔬菜基地,以优化当地种植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农业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家禽养殖产业。大力扶持家禽养殖业的发展,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发展订单家禽(以土种鸡为主)养殖,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市场导向,培养更多的散户、大户,20xx年可突破10万只的养殖规模,争取创出绿色食品品牌。
渔业。我乡拥有丰富的水面资源,但利用率较低,其潜在的价值没有开发出来。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养鱼业,我乡达勒吾孜水库和西伯岭水库在这几年养鱼已有一定的基础,20xx年将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在资金、销售等环节予以一定的帮扶,促使其成规模、上档次,为县城供应新鲜的特色鱼。同时在良种队建鱼塘,以此带动***乡乌河片区的副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现鱼塘基本建设已完成,首批鱼苗开春即投入。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三项开发精品
发展是硬道理,在20xx年我们推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采取鼓励全乡干部群众共同为经济发展引资、引项的方法,充分发挥各行各业人员在招商引资中的积极性,挖掘招商引资的内在潜力。
一是矿业精品。在苏普特开发石英石矿,在塔本齐开发铁矿(目前此两项已与投资商多次洽谈,并达成初步意向),同时进一步规范珍珠岩矿、膨润土矿,再开发塔本齐云母尾矿、石榴石矿。
二是旅游精品。一是城郊旅游区。在20xx年秋季我们已对达勒吾孜水库进行环境美化、绿化,20xx年争取将其建设成为县城假日休闲旅游胜地;二是沿山旅游区。利用县城至两矿道路改造的大好机遇,加大对苏普特沟、西北令水库、红叶沟及库卫等旅游资源的宣传开发力度,打造沿山旅游经济品牌;三是民俗风情旅游区。充分利用***乡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根据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地理特点,大力开发民俗风情游等富含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带动商贸流通业及饮食服务业有一个新的发展。使旅游业逐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三是服务加工业精品。一是大力开发达勒吾孜沙石料基地,向**县城提供沙石料,组建我们的农牧民运输服务车队,争取占有**县城的沙石料市场,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在20xx年引进大青叶初加工和板兰根初加工技术和设施,计划引进板兰根切片机5台、板兰根粉面机5台,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切实实现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四、狠抓干部管理,成立两个服务中心
干部是各项工作能否落实好的关键所在,因此,在20xx年我们将以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为目标,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锻造一支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上下功夫。
一是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继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工作目标和任务上来;二是加大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力度,按照管少、管精、管好、管活的原则,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畅通机制;三是以改革为动力,继续深化畜牧业兽医体制改革的成就,对农机站、农技站也进行体制改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打破涉农技术人员技术不高、服务不强的僵局;四是严格按纪检监察规范要求干部,对违规的干部严厉处罚,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以此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职能,推动党员干部向服务指导型转轨。
“两个服务中心”即:牧业服务中心和农业服务中心,在原有兽医站、农机站和农技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成立“两个服务中心”,在管理、监督等职能上与三站相分离,工作人员由乡干部兼任,对农牧民群众在生产环节中做好引导服务、信息服务、科学技术服务、销售流通服务和资金服务,同时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在20xx年成立国土所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土地有形市场,对全乡的有形资源如:土地、草场、矿业资源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实行有偿使用的机制,做到合理全面利用,促进全乡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二是加大农业技术的投入,改造草场,更新苜蓿地,充分挖潜,使草场、苜蓿地和水浇地能够跟上畜牧业发展,为农区养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三是培育市场要素,加快市场化进程,使人、财、物得到有效的组合,在乡政府所在地新建农牧产品集贸市场,活跃我乡沿山农牧民的商贸活动,催化经济增长,丰富和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四是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多途径、全方位壮大乡、村两级集体经济,扩大财政来源;五是教育农牧民转变观念,采取经济、政策等综合措施大力引导,鼓励农牧民实行就地就近转移,由从事种植业向从事养殖业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六是加大对教育、计生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推进全乡各项事业同步前进。在20xx年我们将争取项目,自筹资金10万,新建1500平方的乡中学教学楼,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巩固两基成果。
总之,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坚决克服工作中畏难情绪,大干快上,以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使***乡由牧业大乡迈向经济强乡。

《乡农业产业化规划》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乡农业产业化规划。


FwR816.cOM编辑分享

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发挥。但是与全省农业产业化竞相发展的态势相比,我们深感责任很大,压力不小。对此,我们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坚持自己的路子,打造自己的品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一、在狠抓基地建设,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上下功夫

农产品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产业化链条中的“第一生产车间”。通过结构调整形成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不仅可以使农产品进入鲜活产品市场获取规模效益,同时规模化的生产也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原料基地,能有效解决集中加工与零星资源的这一矛盾。从××目前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空间布局分散、整体规模偏小、综合效益较差的问题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地方还是没有摆脱“种田是为了吃饭、养猪是为了过年”的小农经济模式,即便是已经达到一定生产水平的农户和乡村,也没有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的完全转化。这个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狠抓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要把抓好基地建设与整合农业资源结合起来。根据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一方面要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使农业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结构调整要进一步明确方向,把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作为突出任务来抓。紧紧围绕生猪、湘莲、粮食、蔬菜等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要求,从区域布局着眼,从基地建设入手,扩点成线,聚块成带,把规模做大,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群发展,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形成与我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建成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农业食品工业园、生猪、兽药工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园、××皮革工业园等园区形成20亿元产值以上的规模,为全市的农业结调整、产业集群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要把抓好基地建设与提高综合效益结合起来。要重视生态环境效益。切实加强生态环境配套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型畜禽场有机废弃物治理及综合利用,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推广畜禽粪便沼气池无害化处理等综合利用技术。采用以沼气为纽带的粪便处理干湿分离、制造生物有机肥等措施,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大力实施农村“一池三改”(建设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加快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步伐。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现行的土地分散经营机制与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有着比较严重的冲突,因此,必须借鉴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权”分离原则,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的让渡问题。通过经营权的集中使用,克服小生产的固有弊端,将土地向农业生产基地中的龙头企业、种田大户等合理流转。

要把抓好基地建设与促进产品加工结合起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需要突破农业内部纯粹种植养殖业限制,向加工和市场延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很大差距,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3:1,而我国只有0.6:1。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受到跨国公司的挑战,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等,仍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影响,大宗农产品生产过剩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我们要借助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个平台,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农产品的转化与增值,增加农民就业与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如可以通过发展肉食加工、皮革加工、兽药工业、饲料工业和种猪产业,以及猪肠衣、生物药品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加工形成产业集群,使生猪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的优势产业。

二、要延伸产业链条,在把特色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上下功夫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壮“龙头”,初步形成了粮食、生猪、湘莲、槟榔、蔬菜和草畜等几大特色产业,但是总体上仍然存在竞争实力不强、产业链条不长、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紧紧依托资源优势,按照错位发展的原则,努力 延伸产业链条,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精成支柱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效益。


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第2页

是做大做强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农业是典型的粮猪型农业,生猪是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市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来势较好,初步形成了相关产业链条,人均出栏生猪数、生猪外调率、规模养殖比例等主要指标进入了全国、全省先进行列。但在集中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增值效益、优质品比率上,还存在在欠缺,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的比较优势有被弱化的危机,因此,必须要从量的扩张、质的提升和成本下降中增收,从产业链条的延伸上降风险、求效益,全力打造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核心竞争力。要抓经营规模,要建设规模大、水平高、专业化的养殖和加工基地,大力推进生产基地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集约化水平。要抓龙头企业,要按照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的原则,集中力量对那些种群品质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实行政策倾斜,促进其向大、高、外、强方向发展。要抓产业链条延伸,在“十一五”期间,推进千万头生猪产业化工程,到20xx年发展生猪1000万头,生猪年加工能力达500万头,皮革加工能力达5000万张,兽药销售额达10亿元,年供种猪10万头以上,建立种猪-规模养殖-兽药-屠宰加工出口-皮革-深加工-副产品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生猪及相关产值达200亿元以上。

二是做大做强槟榔产业。目前,我市槟榔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4家,槟榔加工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但是我市槟榔产业面临××、××和××槟榔产地海南省的挑战,在这种局面下,要保持我们的产业优势,关键是要延伸槟榔产业链条,做大做强资源和市场两大文章。一方面,要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在槟榔未能成功移植到中南地区前,要坚持“走出去”战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到槟榔产地海南、台湾等地建基地,自己掌握控制槟榔的初级产品,形成完整的槟榔种植-加工-销售链条,降低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要努力开拓市场。要进一步整合槟榔加工资源,用现代工艺取代传统工艺,规范工艺流程;建立现代工厂化规模型加工体制,形成全新的加工生产线;打破槟榔品种单一化,构筑多品种、多风味的新格局,提升××槟榔整体品质,增强××槟榔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的后劲,力争到20xx年槟榔加工业产值达30亿元,确保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

三是做大做强湘莲产业。湘莲产业虽然起步早,但发展不快、优势不明显,由于多数企业与农户联络大都处于“松散”状态,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联合体,致使企业也没有稳定可靠的供应基地,产品安全、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我们在继续稳定和增加湘莲种植面积的同时,要加强对湘莲质量的研究、品种的选育、产品的开发,争取湘莲深加工有较大的突破;要规范湘莲协会运作的管理,发挥好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要支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构建基地、农户、企业联合的湘莲产业化经营格局。

三、在发展精深加工,把比较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上下功夫

丰富的农业资源,构筑了发展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还需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打造品牌为重点,以质量安全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手段,以营造环境为保障,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实行产业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力支撑。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沿海发达地区资本的内移和泛珠三角合作的启动,项目建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抓住有利机遇,围绕种猪、皮革、兽药、饲料、槟榔、肉食加工、大米加工、竹木加工、工厂化养殖等产业,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一批优势强、见效快、回报高的项目。要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投入资金4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好3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要继续实行领导联系项目制度,由联系领导牵头,切实加强调度,及时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要认真落实项目建设分工协作制,项目建设职能部门要在用地拆迁、手续报批等方面加大协调力度,财政、银信等部门要合理调度资金,确保资金投入;项目实施单位要明确责任,精心施工,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完工、早见效。二是抓品牌打造。品牌出形象、出效益、出竞争力。目前全市农产品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具有“量”的优势,但缺少“牌”的优势,主要是品牌意识不强、品牌打造和培育不够。要注重品牌开发,高度重视研发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内涵。要注重品牌塑造,广泛通过广告、赞助、营销等途径,加强宣传推介,树立品牌形象,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要注重品牌培育,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服务力度,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培育名牌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同时,对确有特色而经营陷入困境的沉淀名牌,加强招商引资,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抓质量安全。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群众健康,特别是随着消费理念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要以“米袋子”、“菜篮子”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体系、动植物防疫灭病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要加快产地认定步伐,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力度,确保农产品加工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要求,农产品出口达到贸易国和国际标准。四是抓科技开发。打造产业优势的关键在于提高科技含量,促进技术创新。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积极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参与科技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开发体系。要加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步伐,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设备、工艺、技术和管理,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要积极推广和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全过程的科技含量。当前,要着重加强种苗优化、水稻优质丰产、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攻关,特别是要对湘莲、生猪等特色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五是抓环境营造。良好环境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落到实处。要优化法制环境,坚决纠正和处理侵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法权益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行为,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要优化舆论环境,大力宣传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突出成就,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合力。版权所有

市蔬菜产业化规划


**市蔬菜产业化规划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蓝子”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新阶段“菜蓝子”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蔬菜产业培育成我市农业一大主导产业的要求,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把**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新形势,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蔬菜产品品种布局,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保障蔬菜产品长期均衡稳定供给,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特制定**市蔬菜产业化规划。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市认真实施“菜蓝子”工程,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大力加强蔬菜基地建设,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发展高效设施栽培,对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蔬菜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一是各地依据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二是全市蔬菜产量大幅提高,质量明显改善,市场供求基本平稳;三是高效设施栽培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节能日光温室、大中小型塑料拱棚等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精细菜、反季节菜生产能力增强,淡旺季矛盾得到有效缓和,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四是蔬菜产业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线辣椒、大蒜等优势传统农产品出口增加,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五是市场体系初具雏形,中介组织得到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崭露头角。到2002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48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8.6%,总产51.9万吨,实现产值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35%,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水果,位居第三。蔬菜产业成为我市继畜牧业、果业之后的又一大优势产业,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亮点,农民增收的新财源。

我市蔬菜产业发展也有不足之处:一是蔬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加销衔接不紧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还不多;二是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体系不健全,无公害生产意识有待加强;三是信息体系不完善,流通效率低,净菜包装、配送服务、连锁经营等新型服务形式的探索尚未真正起步。

二、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优势特色蔬菜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为突破口,发挥市场引导和政府宏观调控双重作用,合理布局,调整结构,建设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名牌产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产品安全卫生质量;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扩大出口;加强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搞活蔬菜流通,提高流通效率;发展龙头企业,深化产业开发,加快产、贮、加、运、销一体的产业化开发体系建设,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和稳定持续供应。

三、目标任务

到200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万亩,总产100万吨,其中设施栽培面积发展到12.5万亩,名优新特蔬菜基地30万亩,蔬菜产值达到9.2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5%;到“十五”末,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亩,总产130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力争占到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建立新型市场体系,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和产、贮、加、运、销一体的产业化开发体系;净菜加工、配菜包装上市占蔬菜上市总量的20%以上;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把我市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集散地,把蔬菜产业培育成为我市农业的一大主导产业及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

四、建设内容

重点建设三大区域、十大基地。

三大区域:一是城郊精细鲜菜种植区域。包括金台、渭滨两区所有乡镇,陈仓区虢镇、千河、杨家沟、八鱼、清溪5个乡镇及其余各县县城所在乡镇共21个乡镇,以原有“专业菜田”为主,引进、培育、发展多样化精细鲜菜生产,面积由2002年的2.5万亩发展到“十五”末的5万亩,年产量达到20万吨,主要保障本地城镇市场供应;二是县乡名特蔬菜种植区域。包括9县80多个乡镇,以原有“二线蔬菜基地”、农区特色季节性菜田为主,发展地方名优特色菜,走一乡一品、各具特色发展路子,面积由2002年的35万亩发展到“十五”末的50万亩,年产量达到70万吨,除补充本地市场外,主要是批发外销及出口创汇;三是高效设施种植区域。在渭北塬区的凤翔县柳林镇、郭店镇、彪角镇、横水镇,岐山县的北郭镇、孝陵乡、雍川镇,扶风县的法门镇、建和乡、召公镇、南阳乡、天渡乡等二十个乡镇建立连片日光温室群,沿西宝高速公路两侧的陈仓区、岐山县、扶风县三县(区)十个乡镇,建塑料拱棚覆盖拱棚群,扩大精细菜、反季节菜生产能力。到2007年使高效设施栽培面积由现在的3万亩,发展到5万亩,产量达到14万吨。在三大区域内,重点抓好具有明显特色的十大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十大基地:

1、市郊精细优质菜生产基地。按照把我市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总体规划,市郊鲜菜自给率以70%计算,需最少在市郊建立8万亩常年蔬菜种植基地。近年来,由于建设征占,金、渭、陈仓三区现有专业菜田仅1.6万亩,需在马营、八鱼、清溪、虢镇、千河、杨家沟等乡镇新建常年蔬菜种植基地6.4万亩。要加大新菜田建设力度,同时加强对市区原有“专业菜田”的分类保护管理,严格控制征占,对原有保护区内一类老菜田重新规划,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提高生产水平。2004年精细优质蔬菜生产基地面积力争达到5万亩,2007年达到8万亩。种植品种围绕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茬次,以时令鲜菜为主,实现种类、品种多样化组合。大力发展大中型拱棚、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等设施栽培及现代农业观光园,力争设施覆盖栽培面积占到80%以上,达到周年生产、长期稳定供应,建成“安全、营养、卫生”的蔬菜新、优、精品园区及市民休闲、观光园区和展示农业现代高新技术的展示区。

2、千阳冬季韭菜、胡萝卜生产基地。在千阳县千河两岸川塬5个乡镇重点建设冬季覆盖韭菜、“千川透心红”胡萝卜特色蔬菜基地。2007年种植面积由现在的1万亩扩大到2万亩,年产商品菜2.5万吨。

3、蔡家坡大蒜系列产品生产基地。以岐山县蔡家坡镇为主,辐射带动毗邻的陈仓区、眉县、扶风等3县区6个乡镇。2007种植面积由现在的1.5万亩扩大到3万亩,年产商品菜4.5万吨。

4、秦岭夏季冷凉地区补淡蔬菜生产基地。包括太白县嘴头、凤县黄牛铺及岐山、眉县部分乡镇,以甘蓝、菜花、大白菜、西葫芦、架豆、生菜、甜椒等喜冷凉蔬菜为主。2007年面积由现在的6万亩扩大到8万亩,年产商品菜22万吨。

5、渭河南岸秋番茄生产基地。以陈仓区清溪乡为中心,向东辐射到岐山县五丈塬镇等6个乡镇。2007年种植面积由现在的0.8万亩扩大到1.5万亩,年产商品菜4万吨。

6、扶风早春甘蓝、葱头生产基地。以扶风县揉谷乡为主,辐射邻近5个乡镇,生产葱头、早甘蓝等。2007年种植面积由现在的1万亩扩大到1.5万亩,年产商品菜4.5万吨。

7、渭北塬区大葱、香菜生产基地。以陇县塄底下乡、城关镇、凤翔县唐村乡、陈村镇、长青乡和千阳县草碧乡等7个乡镇为主,生产大葱、香菜等特色菜。2007年种植面积由现在的0.5万亩扩大0.8万亩,年产商品菜1.2万吨。

8、川塬灌区辣椒(干)生产基地。以岐山、凤翔、扶风、千阳、陇县、眉县6县40个乡镇为基地。2007年种植面积由现在的18万亩扩大到25万亩,年产量达到25万吨(折辣椒干4.5万吨)。

9、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太白、凤县、扶风、陈仓区等4县区20个乡镇为主,代料栽培香菇、黑木耳、平菇等食用菌。2007年栽培规模由现在的1500万袋扩大到2000万袋,年产商品菇2万吨。

10、珍稀特蔬菜和山野菜生产、加工基地。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挖掘培育出一批当地传统山野蔬菜,如苜蓿、蒌蒿、菊花脑、蕨菜、马齿苋等,引进一批新特蔬菜,如孢子甘蓝、羽衣甘蓝、紫甘蓝、牛蒡等。2007年在千阳,陇县、凤县、太白四县建立珍稀特蔬菜和山野菜生产基地1万亩,产量达到0.8万吨。

(二)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是蔬菜产品销售和信息传播的载体。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服务方便”的原则,以原有的市场为基础,扩建、改建和新建一批蔬菜贸易场所,形成“以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零售市场为纽带,以便民超市、网络销售等新型销售方式为发展方向”的运转高效、反应敏捷、设施良好、管理规范的全新市场体系。建立三级批发市场,即在市区新建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集散作用显著的中心批发市场;以县城原有的蔬菜批发市场为基础,在陇县、凤翔、蔡家坡、太白等地建设15个区域性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以特色蔬菜的专业化基地为依托,建立40个基地批发市场;在居民生活中心区,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建成100个标准规范、干净卫生的蔬菜零售样板市场;探索新型蔬菜销售流通方式,开展试点示范,在市区、县城建立便民超市、便民连锁店30个。市上和县区各建立一个蔬菜销售网站,开展网络销售服务、网上竞卖拍卖等新型服务方式的探索尝试。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各县(区)、乡要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壮大营销人员队伍。以当地的优势蔬菜产业为突破口,选择1-2个中介组织、技术服务组或专业协会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规范经营的企业。利用改型后的专业协会把分散的个体经纪人组织起来,加以引导,规范其经营行为。由协会跑市场、找信息、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组织农民有计划、有目的地生产,做好生产与市场的衔接,组织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信息网络、开展信息服务,有利于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的农户、专业协会、专业市场、龙头企业了解各地的生产、销售信息,促进蔬菜产品的快速流通,提高流通效率,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市、县两级,要以农业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强信息服务建设。到2007年建成市级蔬菜产销信息服务平台,每个县区要建立一个蔬菜产业化信息服务中心。要加大信息网络向乡镇、向基地、向农户、向市场、向企业延伸的力度,解决好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的原则,建成100个基层蔬菜产销信息服务网站,力争做到“六个一”,即有一间房子,有一套设备,有一条电话线,有1-2名人员,有一套组织网络,有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力争使我市从事蔬菜产销基层信息服务的基层人员队伍达到200人。

质量安全卫生体系建设。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净化“菜篮子”既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蔬菜产品进入大循环、大流通的出路所在。到“十五”末,市上要完善“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市建检测中心,县建检测站,专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配送中心和20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建检测点,形成符合我市实际、布局合理、水平较高、职能明确、运行高效的市、县、市场(基地)三级检测网络。检测中心、站配备农药残留检测精密仪器,检测点配备速测仪器;各站、点设专职检测人员,经专业上岗;建立相应的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达到“五有”,即有场所、有人员、有仪器、有制度、有经费,实现对全市农产品质量的有效监控。

(三)龙头企业建设

龙头企业上连基地,下连市场,肩负着带领农民闯市场共同致富的重任,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按照“多元投入、择优扶强、制度创新”的思路,把蔬菜产业化工作的重点放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上来,通过招商引资、资产重组、整合资源,整合优势,建成一批涉及蔬菜保鲜、贮运、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的龙型蔬菜销售加工企业。

1、在市区建设一个配备蔬菜有毒物质残留测定仪器、贮藏冷库、清洗消毒、加工包装等设施的功能齐全、年加工能力5万吨的现代化净菜配送中心;新建一个年生产能力2000吨的蔬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蔬菜饼干、罐头等。

2、在千阳县、岐山县蔡家坡各建一个年加工能力5000吨的蔬菜脱水厂。生产脱水蒜片、蒜粉、甘蓝片、洋葱片、南瓜粉等脱水蔬菜;在太白建一个年加工能力500吨的山野菜加工厂;扶持华美果菜汁加工厂,使蔬菜汁加工能力达到2000吨,生产胡萝卜汁、菠菜汁、西红柿汁等营养、保健菜汁产品。

3、建立一个大型蔬菜贮运销售龙头企业集团。通过兼并、联营、参股和租赁等形式,利用现有冷库、气调库等设施,贮存蒜薹、葱头、土豆、大葱等生产季节集中的蔬菜种类,分期分批供应市场。

五、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市县两级要充分认识实施蔬菜产业化开发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新阶段“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点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来抓。明确建设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全市蔬菜生产发展及产业化开发工作由市果菜局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加强检查督促,协调产销服务。各县区政府要明确蔬菜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市上统一规划,制订本县区发展计划。方案中所涉及的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工作由所在县区、乡村负责组织实施,尽快落实基地建设实施单位和负责人,逐级把任务、责任落到实处。市、县区都要把生产产业化开发工作列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继续实行“菜篮子”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落实任务,严格考核奖惩,把“保产量、保供应”目标转向“兴产业、提质量、保增收”上来。

2、合理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围绕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优化蔬菜种植种类和品种结构,稳步扩大精、细、特、优菜和辣椒(干)种植,适当压缩大路菜面积;大力发展蔬菜设施栽培,扩大保护地栽培面积,减少露地栽培蔬菜份额;积极推广代料食用菌生产技术,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市场供应能力,保持最佳种植结构,寻求种植效益最大化。十大基地要稳步扩大规模,主攻质量安全卫生,争创名牌,扩大销售。高效设施栽培中,重点扩大新型节能温室、连栋温室、大中型拱棚等,积极应用新材料,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扩大反季节菜生产能力,千方百计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各地要把高效设施栽培建设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引导农民不断探索新的栽培模式,加快蔬菜种植业结构调整。

3、依靠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生产基地要增强科技兴菜和名牌战略意识,进一步加强完善蔬菜种子、种苗引进繁育、技术推广、产品检测、产品销售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种质资源开发、培育地方名特优品种、引进国外名稀优特品种、工厂化育苗等为基础,大力引进适合本地的高新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培育开发蔬菜新品种。建立生产示范基地,负责全市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示范推广和生产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各县区要调整技术力量,加强蔬菜技术推广工作,基地乡镇要转变职能,加强对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制定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搞好技术指导,兴办各类蔬菜科技、产销示范。积极扶持民办蔬菜科研和推广机构,多轮连动,引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有条件的地方,可组建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化生产。要认真抓好技术培训和兴办科技示范点。市上要重点培训县、乡技术人员,县区要培训乡镇和基地科技人员和示范户,乡镇要培训每一个种植户,使每一个种植户有一名技术骨干。要大力提倡科技人员领办和创办科技示范点、龙头企业,开展有偿服务。各级都要建立自己的科技示范点,培养典型,树立样板,带动面上发展。

4、强化“无公害”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各县区要以当地的特色蔬菜为突破口,按照国家和省级标准,组装配套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生产、包装、贮运技术规范,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和无害化管理。完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质量监督,规范产品质量。推行市场准入制度,杜绝不合格蔬菜产品流入市场。建立蔬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及时正确追查问题所在环节和责任人。积极申报无公害和绿色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树立品牌,以名牌占领市场。加工、贮运、营销企业也要按无公害食品的要求生产,培育自己的品牌,让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菜。

5、宏观调控,政策扶持。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市、县两级要对蔬菜产业化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加大对蔬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一是把城镇郊区常年性专业菜田和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蔬菜基地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禁占用,严格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加强管理;二是市、县(区)财政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比例专款用于蔬菜产业化开发项目,重点扶持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科技示范,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培训,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龙头企业;三是通过贷款贴息、减免税收、信贷扶持等优惠政策,扶持个人和企业从事蔬菜生产、经营、加工、销售,培育一批基地成规模、质量上档次、产品是品牌的龙头企业,并鼓励其通过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实行低成本扩张。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五是提倡蔬菜生产、营销、加工项目采取招标、入股、信贷等投资组合,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蔬菜产业化开发;六是市上每年对蔬菜产业化开发典型给予表彰奖励。各基地县乡村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共同投入蔬菜产业化开发。

6、各方协作,搞好服务。蔬菜产业受资源和市场需求双重制约,实施产业化开发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及农技、植检、水利、土地、环保、工商等部门的大力协作与支持。市、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安排,抓好方案实施的协调组织工作。按照“围绕一个重点项目,配备一套班子,完善一个管理体系,振兴一个特色产业”的要求,各级要发挥职能,加强蔬菜产业化的领导、体系建设、组织管理工作,全力抓好实施工作。市、县区财政、农发行、农发办、计发局要加大对蔬菜产业化开发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水利部门要搞好菜田的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土地部门要搞好基本菜田保护管理和土地调整、市场建设用地审批;环保部门要严厉查处工业“三废”对菜田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质量检测检疫执法部门要加大蔬菜质量检查力度,确保不合格蔬菜不流入市场;工商、商务、交通部门要协调好市场规划和道路建设;新闻宣传部门要为蔬菜产业化的开发搞好舆论宣传;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搞好服务工作,确保我市蔬菜产业化开发顺利进行,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乡产业化工作规划


乡产业化工作规划

立足优势产业打造特色精品
以育肥业为先导全面提升乡域经济活力和发展水平
20xx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深化改革,不断创新,20xx年我乡工农业总产值达727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9.2万元,增长率为16.8%,其中: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724.3万元,比上年增长559.6万元,增长率为17%;工业总产值达到3732万元,比上年增长499.6万元,增长率为13%。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818万元,比上年增长499.6万元,增长率为13%农牧民人均收入达3212元,比上年的2772元,净增450元,增长率为15.2%。乡级财政完成收入43万元,较上年增长65.3%,超额完成了县委九届*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年初制定的“三增”目标,初步形成了以育肥、板兰根、土种鸡、苗圃四大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仍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工作的第一要点,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个中心任务,以农牧民增收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立足五大优势,构建乡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是地缘优势。***乡距县城仅30公里,是两矿必经之路,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可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二是水土优势。全乡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有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2.5万余亩,板兰根试种的成功,使近两万亩弃耕旱地得以再开发;三是矿产优势。乡内有铁、石英石、珍珠岩、膨润土云母、石榴石等矿产资源,其中铁、珍珠岩、石英石的储藏量相当丰富;四是旅游优势。我乡的旅游资源可开发性很强,草原石人、古墓群、苏普特沟岩画等一系列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风景所包涵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野生动植物观赏等极具开发价值。五是体制优势。畜牧业兽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率先在我乡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实效,在经过一年来的不断深化,我乡的畜牧业服务体制已不断完善,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根据***乡实际,我们确定了八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改革为动力、市场为导向,科学优化农牧业结构为基础,以资源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强化第一产业,推进和拉动特色产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20xx年的经济增长为我乡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20xx年我乡国内生产总值预计突破8395万元,较上年增长1067.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795万元,工业产值4600万元;财政收入达到60万元,增长39.51%;农牧民人均增收突破500元,达到371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力促形成八大产业链
育肥产业。畜牧业是我乡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实现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决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突破口,重点抓农区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
一是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促进规模化饲养,以新旺股份制养殖企业和喀拉吉拉养殖小区为典型,通过辐射作用,鼓励和支持农牧民搞劳动联合或资本联合,发展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广运用新技术,扩大农区养殖比例,发展至少50个新的种养殖大户和育肥企业,并切实发挥好他们的引导示范作用,以转变农牧民发展思路来促进和加快育肥基地建设,将沿山的苏普图、喀拉巴盖、达勒吾孜、***村建成良种肉牛育肥基地。
二是构筑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加强喀拉吉拉养殖小区建设,对进入养殖小区的农牧户在资金和销售环节予以大力的扶持,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从游牧、庭院养殖、分散饲养的传统养殖模式中退出来,进入小区,形成基地,进入小区的农牧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自由联资,形成初步规模后,协调农牧户组建喀拉吉拉联合股份养殖公司,由乡政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生产模式,建立农牧户与基地、企业之间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产业一体化格局,为广大农牧民早日步入科学化饲养、模式化养殖、专业化生产搭建一座平台。
三是坚持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继续深化牧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品改业,发挥其高效益、高产出的优势,引进小畜冻精和优质种羊,继续巩固扩大小尾寒羊纯繁和杂交已取得的成绩,通过冷配和购进增加西门塔尔牛等良种牛的养殖数量,以此促进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和农牧民增收。
四是以设施立业促进育肥业发展,通过青黄贮窖、暖棚的建设,把农区育肥业和青贮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大牧民定居工作力度,提供多项优惠政策鼓励牧民

乡产业化工作规划第2页

定居,转变落后的牧业生产方式。
五是提高出栏效益,改变以前的一季出栏为四季出栏,打市场价格差,实现种养与市场的衔接,切实提高育肥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我们30人的经纪人队伍作用,使养殖散户能够“养起来,卖出去”,与市场连接,形成规模,继续挖掘养殖小区和股份制企业潜力,使其成为全乡一个养殖龙头基地。
饲草料业。经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乡已初步形成了“以牧促农、以农养牧,种植业服务于养殖业”的格局,按照扩面、增量、提质的要求,主要在种植饲草料上做文章,将饲草饲料业做大做强,使种植业为育肥业提供所必需的饲草饲料,同时通过育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饲草饲料业的运转。将全乡1/3的耕地建成高效饲草料基地,进一步压缩苜蓿种植面积,将喀拉吉拉开发地建成整装优质苜蓿基地,将萨尔哈木斯1000亩苜蓿地改为玉米种植地,将全乡10000亩人工草场进行改良。我乡的玉米种植在20xx年将突破5000亩,青贮种植面积20xx年为1280亩,在20xx年将达到2500亩。同时计划将至少3000亩的老苜蓿地进行倒茬改种,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以改良草料地的土壤质量。
板兰根种植产业。利用20xx年板兰根试种取得成功,并进一步与药材市场建立联系的基础,我们结合荒山造林项目,多层面经营,大力推广板兰根种植,计划20xx年在旱地种植5000亩,彻底改变以往旱地普遍弃耕的现象,实现占全乡耕地面积近1/2的旱地再开发再利用,将板兰根种植业建设成为全乡的一项大产业。
苗圃产业。结合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大力创造条件,朝着大力发展绿化苗圃、大芸、黑加仑等特种林业经济发展,把发展林业作为经济增长点,也作为绿化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围绕退耕还林,将建成的退耕还林基地兼种苗圃,使其同时成为苗圃基地,在明年春季开发350亩,以此增加退耕还林的效益,供应全乡乃至全县退耕还林树苗。
阿魏菇产业。经过我们对市场的充分调查,认为在我县已人工栽培成功的阿蘶菇较之以前的大棚阿蘶菇具有更广阔的市场销售前景,我乡丰富的阿蘶资源,为阿蘶菇野生栽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20xx年10月初我们已通过签订购单、干部示范、合作种植等多种方式在我乡已完成人工种植阿蘶10亩,试种如成功,我们将以降低成本的形式,从外地低价购进大批菌包,争取大量的定单,扩大销售量,在我乡乌河、额河及沿山推广,同时还可进一步进行干包装和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
蔬菜产业。在20xx年我们决定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股份制农副产品生产企业。为此我乡牢牢把握临近蒙库、富桂铅锌矿等矿山企业和县城的优势,利用乌河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前景和萨尔巴斯村的地理优势,协调组织私营业主和村民主要种植秋季大白菜等季节性蔬菜,建成良种队和萨尔巴斯两个蔬菜基地,以优化当地种植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农业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家禽养殖产业。大力扶持家禽养殖业的发展,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发展订单家禽(以土种鸡为主)养殖,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市场导向,培养更多的散户、大户,20xx年可突破10万只的养殖规模,争取创出绿色食品品牌。
渔业。我乡拥有丰富的水面资源,但利用率较低,其潜在的价值没有开发出来。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养鱼业,我乡达勒吾孜水库和西伯岭水库在这几年养鱼已有一定的基础,20xx年将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在资金、销售等环节予以一定的帮扶,促使其成规模、上档次,为县城供应新鲜的特色鱼。同时在良种队建鱼塘,以此带动***乡乌河片区的副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现鱼塘基本建设已完成,首批鱼苗开春即投入。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三项开发精品
发展是硬道理,在20xx年我们推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采取鼓励全乡干部群众共同为经济发展引资、引项的方法,充分发挥各行各业人员在招商引资中的积极性,挖掘招商引资的内在潜力。
一是矿业精品。在苏普特开发石英石矿,在塔本齐开发铁矿(目前此两项已与投资商多次洽谈,并达成初步意向),同时进一步规范珍珠岩矿、膨润土矿,再开发塔本齐云母尾矿、石榴石矿。
二是旅游精品。一是城郊旅游区。在20xx年秋季我们已对达勒吾孜水库进行环境美化、绿化,20xx年争取将其建设成为县城假日休闲旅游胜地;二是沿山旅游区。利用县城至两矿道路改造的大好机遇,加大对苏普特沟、西北令水库、红叶沟及库卫等旅游资源的宣传开发力度,打造沿山旅游经济品牌;三是民俗风情旅游区。充分利用***乡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根据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地理特点,大力开发民俗风情游等富含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带动商贸流通业及饮食服务业有一个新的发展。使旅游业逐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三是服务加工业精品。一是大力开发达勒吾孜沙石料基地,向**县城提供沙石料,组建我们的农牧民运输服务车队,争取占有**县城的沙石料市场,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在20xx年引进大青叶初加工和板兰根初加工技术和设施,计划引进板兰根切片机5台、板兰根粉面机5台,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切实实现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四、狠抓干部管理,成立两个服务中心
干部是各项工作能否落实好的关键所在,因此,在20xx年我们将以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为目标,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锻造一支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上下功夫。
一是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继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工作目标和任务上来;二是加大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力度,按照管少、管精、管好、管活的原则,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畅通机制;三是以改革为动力,继续深化畜牧业兽医体制改革的成就,对农机站、农技站也进行体制改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打破涉农技术人员技术不高、服务不强的僵局;四是严格按纪检监察规范要求干部,对违规的干部严厉处罚,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以此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职能,推动党员干部向服务指导型转轨。
“两个服务中心”即:牧业服务中心和农业服务中心,在原有兽医站、农机站和农技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成立“两个服务中心”,在管理、监督等职能上与三站相分离,工作人员由乡干部兼任,对农牧民群众在生产环节中做好引导服务、信息服务、科学技术服务、销售流通服务和资金服务,同时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在20xx年成立国土所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土地有形市场,对全乡的有形资源如:土地、草场、矿业资源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实行有偿使用的机制,做到合理全面利用,促进全乡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二是加大农业技术的投入,改造草场,更新苜蓿地,充分挖潜,使草场、苜蓿地和水浇地能够跟上畜牧业发展,为农区养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三是培育市场要素,加快市场化进程,使人、财、物得到有效的组合,在乡政府所在地新建农牧产品集贸市场,活跃我乡沿山农牧民的商贸活动,催化经济增长,丰富和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四是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多途径、全方位壮大乡、村两级集体经济,扩大财政来源;五是教育农牧民转变观念,采取经济、政策等综合措施大力引导,鼓励农牧民实行就地就近转移,由从事种植业向从事养殖业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六是加大对教育、计生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推进全乡各项事业同步前进。在20xx年我们将争取项目,自筹资金10万,新建1500平方的乡中学教学楼,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巩固两基成果。
总之,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坚决克服工作中畏难情绪,大干快上,以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使***乡由牧业大乡迈向经济强乡。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乡农业产业化规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