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中医药主题演讲 > 导航 > 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中医药主题演讲

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随着自身完成工作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要开始着手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达成会让我们更具备成就感,愿意付出更多。具体的工作计划有什么用?也许"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就是你要找的,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文章标题: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 帮您找文章]
(20xx年~20xx年)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西医并重,实现中西医协调发展,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xx,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中医药强省、中医药现代化和实现xx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我市中医药事业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握机遇,团结务实,开拓进取,xx中医药事业快速、健康、稳步、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和任务。

(一)中医药法制建设步伐加快,依法管理的水平逐步提高

“十五”期间,国家和省先后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xx省发展中医药条例》,我市制定了《xx市中医药事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和实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使中医药工作进一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同时,市卫生部门通过开展中医药普法教育,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打击非法行医,整顿中医医疗市场秩序等,促进了中医药事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二)不断深化中医改革,增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

“十五”期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中医医疗机构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强科学管理,改善服务条件,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一是不断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和社会后勤化改革,调动中医药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内涵建设,增加业务服务项目,完善专科业务设置,加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的建设力度,促使中医药事业的协调发展。三是实行药品器械集中采购招标、门诊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等,努力减轻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四是加强网络信息建设,医疗信息管理规范逐步建立完善,现代中医药信息管理网络体系雏形初现。

(三)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十五”期间,全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中医队伍不断壮大,中医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较大发展,基本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我市现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一所(同时也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xx大学附属医院),市xx、市xx以及各镇区医院均设置有中医科或中医门诊。目前全市共有中医病床629张,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36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4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22人。中医药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0.4张,每千人口占有中医师有0.3人,全市年中医诊疗人次821892人次,住院服务量9783人次。

(四)中医药内涵建设成效显著,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高

xx市中医院“十五”期间发展迅猛,该医院坚持精心服务、爱心关怀的服务宗旨,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注重对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内涵建设,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需求。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带动各镇区医院中医共同发展的中医服务网络建设,促进了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前,市中医院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学术水平较高的市级重点专科3个,其中中医急症专科是省级中医急症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五)中医药科研和教学工作显著

“十五”期间,市中医院通过了xx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小组专家的核准,被认定为xx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促进我市在中医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市拥有xx省名中医2人,xx中医药等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讲师共5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拥有博士4人,硕士29人。取得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带动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十五”期间共获市科技成果奖17项。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层次不断提高,经省级立项15项,市科技局、市卫生局立项159项。同时,积极开展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多项技术处于省内、市内领先水平。

(六)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逐步完善,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农村中医药工作以培养农村中医工作人员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扎实地积极开展。“十五”期间,全市大多数镇区医院中医科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第2页

和发展,镇村中医药人员素质和中医药业务水平有所提高,推广适宜农村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农村中医药服务功能得到逐步完善,覆盖面得到扩大,发挥了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七)行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十五”期间,我市中医药系统坚持把行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自觉落实各项便民为民措施,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严格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取得较好成效。市中医院连年荣获“xx省精神文明窗口单位”“xx省文明中医医院”“xx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和市卫生系统“优秀集体”“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八)中药生产、研发等发展居前

在中药生产企业方面,xx已拥有xx药业、xx药业、xx制药、xx制药、xx生化药业、xx中药、xx药业、xx中药、xx医药等20多家中药生产企业,中药产品年销售额近4亿元。部分公司的中药保健产品已出口俄罗斯和东欧市场。在中药产品的研发方面,xx基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开发体系,一批新产品正在研发或投入市场。xx中健药物研究所开发的xx片等已成功投放市场。在中药材种植方面,xx内外有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也在省内外开发较大规模的种植基地。

“十五”期间,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快速、稳步发展,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的需求,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当前全市中医药学术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中医“名科”、“名医”建设仍有待发展,乡镇的中医工作整体水平比较薄弱,中医人才缺乏,这都将需要我们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

二、“十一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导向,建设集官、产、学、研、贸“五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体系,以政府主导、整合资源、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原则,以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中药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xx中医药城建设工作,为中医药强省做出较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以振兴全市中医药为总目标,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改革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做大做强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对社会的贡献率;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名院、名科、名医,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各镇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站)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展中医诊疗手段,提高临床疗效,力争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中医药建设等方面有重大进展,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中医药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为建设和谐xx作出贡献。

由市政府统筹协调,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以中药企业和相关机构为主体,以xx药学院等院校为合作方,设立xx中医药城项目,是集官、产、学、研、贸“五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体系。到20xx年,基本建成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为主体,产业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医药产业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

1、市中医院作为我市中医药龙头,负责业务技术指导、帮扶全市镇村医疗单位开展中医工作。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各镇区医院必须设立中医科、中草药房。二级或相当于二级以上医院设立3个以上中医专科专病门诊,并设立中医病房,中医师占医院医师总数的12以上,配备1名以上高级、3名以上中级职称技术人员;一级以及镇级医院中医师占医院医师总数的15以上,配备1名以上中级职称技术人员,中医师需要参加住院查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卫生站要配有一名中医师或中西医结合医师(乡村医生),并要配备设立中草药柜。

3、加快实现全市中医药资源共享,逐步建立中医疾病信息网络体系。加快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步伐。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救治能力。

(二)创建中医“名院”,建设现代化综合性市中医院

市中医院是我市中医药工作的重要基地,要加快发展步伐,确立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目的,积极推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加大省、市重点专科建设力度,力争建设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5~6个、市级重点专科6个以上。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和规范管理,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完善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认真规划和建设好新中医院,争取建设成为有特色、有优势,人才、管理、服务、设施一流的现代化中医医院。新中医院床位900张,业务用房面积10万平方米。

(三)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1、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的卫生服务能力。认真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积极提供优质、方便、价格合理的中医药服务措施和途径,开展社区中医药预防保健、养身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服务,增加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广度,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发挥中医中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是解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健的有效途径。依托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积极运用简、便、廉、验的中医药诊疗技术服务,做好中医药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农民选择运用中医药预防和诊疗疾病。要把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同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切实降低农民医药费用负担。

3、扩大中医中药的社会影响,树立中医中药的临床地位,提高中医中药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和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的推广,加强对基层中医药的业务指导。

4、开展对肿瘤、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中医中药的防治研究,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提高防治水平。进一步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材队伍建设

1、健全和完善在职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岗位培训,扩大再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对新毕业中医药人员、在职中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卫生站人员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我市中医药人员水平。

2、制定中医药师承教学的管理办法,鼓励老中医药人员带徒授业,提高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临床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省、市名中医。省、市重点专科要配备1~2名博士,力争到“十一五”末引进和培养30名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争取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2~3名、硕士生导师20名。

4、加强中药人才培养,为中药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为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和智力支持,提升中医药人才的整体水平。

(五)促进中医药科技事业发展

加强对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技术的总结、推广,强化中医药科技项目攻关和组织实施工作。加强中药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争取成立1~2个省级实验室,市中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争取成为xx市中药药理实验室。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进行整理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大对有重大前景研究课题的研究力度,在人员、经费、条件等方面给予保证,使科研水平有所突破,争取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3项、省级科研获奖2~3项,同时,加强成果转化工作。

(六)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积极弘扬中医药文化,向公众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医疗机构要成为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市中医院争取建设xx中医药博物馆,整理xx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介绍xx中医药发展历史,专科发展、专家文献专著、中医药制剂、中药饮片及标本。“十一五”期间建成集绿化、观赏、中草药知识为一体的香山药用植物园。借助新建xx市中医院、xx市中医药博物馆、香山药用植物园、xx中医养生保健中心等品牌,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促进中医药文化消费成为当代健康新时尚。

(七)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xx有着“侨乡”的悠久历史和良好的中医传统,要充分利用xx毗邻港澳的区域优势、窗口优势,进一步促进和发展与港、澳、台地区中医药机构和中医院校在中医药临床、学术、科教方面的交流,以具特色技术的专病合作为突破口,参与和推动泛x三角区域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

(八)全面落实xx城项目建设

xx中医药城项目为分主体项目和配套项目两大部份,主体项目包括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中药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三个项目。配套项目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现代中医临床基地,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四个项目。

1、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建或引进符合GMp规范的中药生产企业,形成中药原料中间体提取中心、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保健食品为主的中药产品生产基地。至20xx年,xx中医药城中药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达40多家,中药年产值超过80~100亿元。

2、中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组织和整合xx市现有的中医药科技资源,完善相关的基础条件,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中医药科研机构和同行业的合作,构建一个面向全市中医药企业,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3、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以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相结合,建立xx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

4、配套项目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现代中医临床基地,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四个项目。中药材种植基地以xx中医药城企业为主体,通过与院校合作,对药材种植生产实施科学指导和质量管理,建立标准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是集中西医检测诊断、中医药治疗康复、中医药休闲保健及其它配套为一体的中医药康复保健以及建设中医药知识科普馆,按中华药学发展史、中医药著名人物、中药加工应用、中药现代化生产流程,展示岭南医学特色、岭南中药材及其文化等内容。

xx城项目通过企业集群、产业集成、自主研发、院企联合、技术服务等多种经营方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管理,大力促进中医药产业向生产集约化、技术高度化、经营管理专业化、支撑服务体系化、市场拓展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保障与措施

(一)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力度,把发展中医药事业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把中医药发展列入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发展项目和政策措施上给予倾斜,保证在卫生事业发展中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二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积极帮助中医药机构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设备更新、内涵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在设立中医专项补助经费的基础上,多渠道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完善投资责任明确、补偿渠道规范、资源利用合理的中医药投入机制。三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强中医药行业监督管理。继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xx省发展中医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规范中医医疗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严厉打击非法中医医疗活动,规范中医医疗秩序,为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利用xx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举办在职临床研究生课程班和西学中班等,严格执行职称晋升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制,对新毕业生进行系统轮科培训。制定中医药师承教学的管理办法,鼓励老中医药人员带徒授业。组织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和研究及推广应用,邀请国内、省内名中医带徒,认真做好本地区师承工作。

以农村、社区在岗中医药人员教育培训为重点,积极培养农村基层适用人才。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培养各类中医药人才,采取选送进修、函授教育、定向培养、委托代培、自学考试、名老中医带教学徒、学术讲座等形式,加强农村中医药人员的临床能力,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全市中医药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行业道德建设

把职业道德建设与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业行为,切实抓好中医药队伍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将弘扬优良的医德医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树立“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良好风尚。中医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管措施,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探索标本兼治、纠防结合的新途径。

(四)xx中医药城项目成立市政府项目推进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府有关部门相应介入7个子项目的工作。争取解决配套用地指标和省、市有关部门政策支持。同时要确保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措施,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推进设立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工作。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等中医药现代化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快人才聚集,确保xx中医药城项目及其有关子项目的落实。


《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Fwr816.COM同步阅读

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文章标题: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适应我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人才发展概况
㈠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机制和环境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确定的人才发展预期目标。至20xx年底,全市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已达5.3万人,初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2.4万人,以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农业企业主、购销大户和种养业能人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1.2万人,与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基本保持平衡。人才整体结构趋向合理,分布状况不断改善,中高级人才和非公企业人才拥有量大幅攀升。人才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党管人才的工作新格局,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现。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做好人才智力引进、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全社会人才意识明显增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正在形成,人才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人才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专栏1 “十五”时期市人才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20xx年“十五”
预期目标20xx年“十五”
年均增长()
人才总量(万人)2.755.05.314.0
每万人口人才数(人)272500522[250]
大专以上学历(万人)1.03.23.327.0
专业技术人才(万人)2.54.64.713.5
其中:高级职称(人)1200-18008.4
中级职称(人)5100-1100016.6
中高级比重()25.225.027.2[2.0]
非公企业人才拥有量(万人)1.2-3.423.2
注:“十五”时期人才按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统计,不含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的为五年累计数。
㈡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市人才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科学人才观的提出、党管人才原则的落实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把人才工作摆上了重要战略地位,为人才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间、区域间人才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人才智力的流动更加频繁,为我市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智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以大桥的兴建为标志的区位地理条件的改善,使吸纳集聚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我市人才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着力打造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是探索具有特色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攻坚阶段,破除人才科技等要素对我市新一轮发展的制约,确保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总量要保持年均14的快速增长,这对人才发展必将产生强烈的需求拉动作用,但较大的人才缺口使人才供给面临一定压力;现有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结构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高层次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明显短缺,成为制约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因素;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党管人才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需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使用、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竞争实力和优势,才能满足这一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十一五”人才发展的总体要求
㈠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市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统领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按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要求,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动力,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为我市着力打造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㈡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第2页

建立比较完善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逐步优化,高层次人才比例大幅度上升,人才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初步建成与我市经济强市相匹配的人才高地,成为长三角地区同类县(市)中具有较强吸纳能力的人才区域和人才培育集聚中心,实现人才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到20xx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0万人,其中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万人;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0万人。
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预期目标是:
——党政人才队伍。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xx年,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改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比例明显上升,整个队伍执政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本科以上学历党政人才比例达到50。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围绕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要求,造就一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和水平的高绩效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xx年,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群体不断扩大,全市年销售500万以上企业中副总以上经营管理人才达到5000名,拥有一批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具有较高决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和管理团队,力争培养在国内、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10名,宁波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100名,优秀中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0名。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培养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重点,造就一支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9万人以上,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35左右,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和效益达到全国同类县级市领先水平,接近或达到中等城市平均水平。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支柱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拥有一批掌握行业领先技术、产品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专家人才和创新团队。
——技能人才队伍。适应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和提升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造就一支能够熟练操作先进装备、技术精湛、实用型的技能人才队伍。到20xx年,全市初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万人以上,高级技工(职业资格三级)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15,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人,制造业特别是家电、化纤、机电轴承、汽摩配件等产业要培养造就一大批知名、技术精湛的能手。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造就一支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xx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2万人以上,获绿色证书或农民技术职称人员占80左右,农村人才科技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增收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明显提高。
专栏2 “十一五”期间市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标 20xx年20xx年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人才总量(万人)8.920.017.6预期性
党政人才(万人)0.350.402.7预期性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万人)0.250.5014.9预期性
专业技术人才(万人)4.79.114.1预期性
技能人才(万人)2.48.027.2预期性
农村实用人才(万人)1.22.010.8预期性
高层次人才(人)3400700015.5预期性
技师、高级技师(人)229100034.3预期性
本科以上学历党政人才比例()37.750.0[12.3]约束性
参加MBA(EMBA)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比例()-15-约束性
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例()26.135.0[8.9]约束性
高级技工以上技能人才比例()8.815.0[6.2]约束性
绿证或农民技术职称人员占农村实用人才比例()75.080.0[5.0]约束性
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按年销售额500万以上企业中副总以上人员统计;高层次人才按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企业主要经营者以及其他硕士以上学历人员统计;带[]的为五年累计数。
三、“十一五”人才发展的主要任务
㈠加大人才分类培养的力度
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突出重点,加大“五支”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从整体上提高我市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
1、提升党政人才的执政能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核心,加大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提高领导人才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奋发有为的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全面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严格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大规模地开展教育培训,抓好公务员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在职培训,确保党政人才参加脱产教育培训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不断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的知识和专业结构,制定实施党政人才专业培训计划,根据需要分专业、分类别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办班,分期分批对业务骨干进行相关专业的专题培训和学历教育。坚持和完善干部挂职锻炼制度,有计划选派干部到重点岗位、中心工作和艰苦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
2、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我市民营企业家资源的传统优势,探索社会化、行业化的人才开发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适应发展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各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市经发、人事等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协调作用,着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熟悉现代企业制度和适应国际竞争的优秀企业家。要有针对性地邀请一批大型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或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有重点地选送部分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到国内外高校、培训机构或大型企业学习考察。“十一五”期间为企业培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00名,完成对全市规模企业经营者的轮训。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者协会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学习、交流、联系活动。加快企业家队伍梯队建设,重视企业家后备力量的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跟踪管理。
3、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发展模式转型,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大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和比较优势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启动实施新一轮“115人才培养工程”,提高培养档次,优化培养结构,加大培养力度,强化培养措施,努力培养一批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学科技术带头人、经营管理专家和创新团队。加快推进“万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目录,力争到20xx年,培养1万名外经外贸、市场营销、国际会计、机械电子、现代物流等紧缺专业人才。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宣传文化等社科领域人才的培养,扎实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名医工程”和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加大对社科领域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力度。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发挥政府的激励导向作用,确保专业技术人才每年接受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
4、提升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根据我市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需要,以加强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提高技能人才学习相关技术知识,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水平,并带动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的梯次发展。加强政府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统筹管理,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实效,力争到20xx年,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比例结构,完成企业职工技能培训10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技能培训10万名,使我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万名。启动“千名技师培训计划”,有计划地选送年轻高级技术工人到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培训,“十一五”期末全市技师、高级技师数量要达到1000名。积极筹建区域性职教培训基地,全面实施职业技能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家电、化纤纺织、机电模具、林业园艺、农业技术、财务会计、商贸物流、现代服务等八个职教基地和一批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基地,创建若干个“宁波市企业职工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和“宁波市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训的扶持办法,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办学、建立“教学车间”、“教学工厂”等模式,强化职工岗位培训,促进岗位成才。加强职业教育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吸引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落户我市,积极引进和筹建1-2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增强我市培养和集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能力。
5、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创业能力。适应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创汇农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扎实推进“专业农民培训工程”,“十一五”期间每年完成农业适用技术培训2万名,绿色证书培训20xx名,培养造就一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和乡村科技人员,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创业。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职成校和各种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好一批特色鲜明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努力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农科教相结合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农民到国内外高校或培训机构进修深造,优先培训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骨干。
6、加强党员人才和党外人才的培养。扎实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制订出台进一步深化“党员人才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抓好各类人选的滚动培养和调整选拔。加快实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终端接收站点建设,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库。注重开发党外人才,发挥市委统战部联系党外人才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党外人才资源库。开展党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专题调研,探索为党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㈡进一步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工作
要在重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按照“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的总体要求,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智力,加快我市人才资本集聚。
1、大力引进中高层次紧缺人才。滚动实施“325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引进鼓励政策,重点引进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点建设工程、重点科研项目紧缺急需的各类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确保“十一五”期间每年引进人才5000名以上,其中中高层次人才3000名。积极创新引才方式,深化重点高校毕业生来慈实习和紧缺人才来慈考察活动,进一步健全人才引进服务体系。抓好各类人才招聘活动的开展,整合人才招聘资源,提高人才招聘的实效。发挥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主体作用,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手段,积极采取载体引进、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2、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大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支持他们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对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除继续落实好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外,要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继续开展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进一步规范考录办法,加大培养激励力度,力争到20xx年基本实现全市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加大慈溪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推荐和服务工作力度,实行未就业慈溪生源高校毕业生登记制度,定期开展就业咨询活动,重点做好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
3、大力实施柔性引才战略。充分发挥我市地处长三角都市圈的区位优势,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方式,全方位、广领域、多形式借脑借智。研究制订加强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柔性引进的政策措施,鼓励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我市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企业顾问和人才租赁等灵活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境内外人才密集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人才培训合作,利用外地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面加强区域人才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跨区域人才智力开放共享。进一步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拓宽引智工作面,“十一五”期间力争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00个以上。加强与在外慈溪籍高层次人才和海外留学人才的联系,多渠道构建合作交流平台,重点吸引和鼓励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急需的高层次慈溪籍人才为家乡服务。
4、积极推进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以区域创新体系为依托,加快知识创新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增强人才吸附承载能力。做大做强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智能家电设计服务中心、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华东分院等创新载体,新建市专利服务中心、市科技创业孵化中心。认真落实市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补贴、资助政策,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各具特色的研发机构,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宁波市级各类研发机构。20xx年前,全市要建成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0个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0个宁波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来慈溪设立分院、分所、分支机构,争取有1-2家国家级重点科研院所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㈢推进人才管理机制创新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以激发活力为导向,创新人才开发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制度体系。
1、完善人才选用机制。加大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贯彻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形成干部队伍正常更新交替机制,努力实现党政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监督等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探索党政机关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实施部分职位聘任制和政府雇员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规范按需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考录办法,建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竞争机制。
2、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的限制。创新党政人才评价制度,制定重在群众认可、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党政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研究完善党政人才绩效考核标准和办法。探索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制度,制定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和认证制度。加快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化评价工作,制定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重点抓好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评工作。研究制定技能人才考核鉴定办法,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深化人才评价方式改革,扩大民意在人才评价中的作用,注重用实践检验和评价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通过开发领导能力锻炼、管理能力训练、技术创新评比和劳动技能竞赛等人才评价方法,提高人才评价的专业水平。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落实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有关规定,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和部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收入分配约束机制,鼓励人才自主创新创业。探索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在科学界定人才资本产权的基础上,制定产权分配的相关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对管理和技术骨干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大力推行首席技工、首席技师和职业技能带头人等制度,引导企业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技术工人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创业人才的先进典型。研究整合有关人才的奖励办法,进一步发挥政府奖励的示范作用。
4、完善人才调控机制。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加强市场资源整合,促进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联网贯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各类人才的统一的人才市场网络。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探索经营性业务与公共人才服务的逐步分离,实现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积极培育和发展人才中介组织,加大政府在信息、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市人力资源交流中心。规范人才市场运作,加强对人才中介机构的监管,依法实施市场准入。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分析系统,实行人才需求信息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和配置。
5、完善企业人才工作机制。突出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摸索“引才、留才、用才”的新路子,促进人才向企业集聚。开展企业人才工作的专题调研,研究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人才开发水平的提高。加强人才工作与企业的对接,建立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大力开展“走千家帮百户企业”等活动,探索建立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的长效机制。
㈣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集聚人才的关键,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前提。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平安慈溪”的要求,综合推进配套体系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1、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理论研究,与时俱进地推进政策创新,逐步形成以人才培养、集聚、使用、流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分系统多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不断规范和完善人才工作。要根据实际需求,全面梳理和修订现有人才政策,抓紧制定完善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操作办法,增强人才政策的实效性。加大对人才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增加人才工作透明度,确保各项人才政策落实到位。
2、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以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构建人才公共服务的组织体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培育人才服务“品牌”,继续开展“人才工作优质服务月”活动,进一步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提高实效。发挥网上人才市场作用,加快人才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建成面向社会的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全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
3、完善人才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人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各类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问题。加强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全面落实人才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女工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险。大力推行企业年金制度,鼓励企业为人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推进人才的再就业工程,实施人才困难救助制度,完善人才就业保障机制。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监察制度,逐步建立用人单位和人才诚信档案,依法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4、营造拴心留人的社会环境。加强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降低人才的居住和生活成本。研究制订人才住房政策,完成“人才公寓”建设,着力破解人才“居住难”的问题。加快建设科技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医疗保健等公共物品供给,为人才提供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休闲活动等方面便利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学会、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各类学术技术交流活动,不断优化学术氛围。
四、“十一五”人才发展的保障措施
㈠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要按照党管人才原则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握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明确人才工作的发展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发人才资源。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发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和督导落实职能,进一步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形成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总结报告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对人才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及时通报情况。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人才工作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工作力量,不断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人才工作队伍。
㈡加大人才开发的投入。
牢固树立人才资本战略投资理念,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镇两级财政都要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予以重点保证。在重大项目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划出一定份额用于人才开发。完善税收、奖励等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企业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的工作经费可设立单独科目,计入单位经营成本。加强对人才投入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统筹协调各类人才专项经费,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㈢加强人才工作的宣传。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围绕人才强市战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宣传人才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倡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积极拓展对外宣传,重点推介我市的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就我市人才需求预测和人才工作成果展示、政策解读、典型宣传、重大人才活动等进行新闻发布和工作通报,扩大人才工作的影响,增强人才工作的社会效果。
㈣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分年度对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提出进度要求,并把完成情况作为各地各部门人才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动态监测制度,及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研究,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各镇(街道)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制订相应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扎实抓好规划的落实。

《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XX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xx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全面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参照xx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结合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以构建和谐邢台弘扬先进文化为主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文化品牌;抓好基层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文化市场,努力创造和谐、健康的文化环境;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强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提高文化单位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努力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重点工作及发展目标
(一)繁荣艺术创作和演出
1、“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强艺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工作。充分挖掘邢台历史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推进精品创作。创新艺术生产机制,支持组织文艺创作人员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创作出一批既具邢台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争取在xx省第七届、第八届戏剧节获得大奖,并力争获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
2、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艺术人才,解决好专业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市杂技团要继续办好学员班,市xx梆子剧团和豫剧团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引进人才、培养新秀。要不断创新育人机制,打造自己的编、导、演队伍,到“十一五”末,争取培养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
3、继续推进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xx梆子剧团和豫剧团每年要创作演出或移植演出二至三台新剧目,演出场次不少于300场。市杂技团要注重拳头节目的排练,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4、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艺术表演团体。“十一五”期间,各县(市)都要扶植1—2个高水平的艺术表演团体,尤其是地方稀有剧种的表演团体,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
5、“十一五”期间,市xx梆子剧团要新建多功能排练厅,市豫剧团要完成排练厅的更新改造。
(二)抓好基层文化建设
1、积极创建文化先进县。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市有一半以上的县进入省级文化先进县行列,有2—3个县进入全国文化先进县行列,为文化大市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改建扩建邢台市图书馆,将新馆建成我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加大城市影剧院改造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改造,争取在20xx年以前改造完成一批高标准的城市影剧院。着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网络建设。到20xx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新建和改造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要达到省级标准,图书馆的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藏书不低于10万册,文化馆的建筑面积不低于20xx平方米。两馆合建的不低于3000平方米。县(市、区)所在地要建有文化广场,有舞台和供电设施,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农村各乡镇、城市各社区要普遍建有多功能文化中心(文化站)和图书室,村村建有文化室或阅览室。
3、继续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完成各县市图书馆基层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在乡镇、街道和社区建设基层中心,逐步提高工程覆盖率,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共享这项现代化的文化服务。
4、积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逐步建立起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和分级保护制度,积极抢救濒危项目,完善传承制度,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
5、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农村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以社区为重点,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建设。进一步开展传统节庆日、重大纪念日的主题文化活动,继续组织彩色周末和假日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乡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各类群众文化事业。创新机制,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
(三)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利用
1、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配合“南水北调”等重大基本建设工程的文物考古工作。
2、积极筹建邢台市博物馆。组织力量尽快完成邢台市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邢台博物馆和邢台民俗馆基本

XX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第2页

陈列设计方案。
3、加强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十一五”期间,完成对普利寺塔、邢窑遗址等国保单位的维修和建设工程,修复开元寺、天宁寺、古城墙、扁鹊庙等古建筑群,修复邢台古城内的历史街区,保护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民居、古店铺。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4、加强抗大纪念馆、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义和拳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发展红色文化旅游。
5、积极推动我市的文物和历史研究工作,筹划出版一批有代表性的文物研究成果。
(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1、继续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本着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有利于壮大文化产业的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提升经营业态,促使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
2、加强对网络市场的引导和监管。控制网吧总量,鼓励网吧规模式发展,培育和发展连锁网吧、绿色网吧、商务网吧和公益网吧,改造网吧的经营模式和赢利模式。严厉打击接纳未成年上网、组织网上赌博、传播反动淫秽信息等违规违法行为。
3、进一步规范音像市场。“十一五”期间要建立和完善正版音像制品发行网络,对全市音像市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等现代营销模式。严厉打击各种非法音像制品经销行为。
4、支持鼓励歌舞娱乐场所和演出市场建康有序发展。按照“先繁荣、后规范”的要求,给予积极引导和扶持,鼓励发展超市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模式。使我市的娱乐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较快地发展。
5、出版物市场要坚持鼓励发展,实施扶优战略。积极推进企业体制改革,从整体形成一个网点布局合理、品类齐全、规模总量较大结构优化的出版物市场,到20xx年,出版发行单位达到520家,批发单位增加12家,连锁经营单位增加6家,大型书城增加3家,中型书城增加22家。
6、印刷业市场要鼓励规模经营,要对现有印刷企业进行整合,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业印刷工业园区,并发展一批规模较大、有一定实力的印刷企业,到“十一五”末期,全市印刷企业达到600家。
三、主要措施
(一)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按照中央、省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有序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加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扩大实力”为重点,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文化企业。
(二)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继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县、乡、村农村三级公共文化网络建设的投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大力扶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尽快将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健全完善人才使用与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要鼓励、支持人才干事业,逐步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要拓宽用人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文化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努力提高文化执法水平。
(四)进一步落实各项文化经济政策。要研究和制定我市落实中央、省有关文化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为“十一五”规划的落实,为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五)切实加强对文化事业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领导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文化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本地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党委、政府的重点议事日程。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统筹发展。

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X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文章标题:*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我市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促进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劳动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十一五”期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现根据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现状,编制**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第一部分“十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网-
“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促发展、保稳定、维权益为中心任务,立足当前保稳定,着眼长远建制度,突出重点,稳步实施,协调推进,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就业促进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体系,劳动保障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十五”以来,面对居高不下的就业压力,我市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方面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推进劳动者市场化就业;另一方面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帮扶,鼓励扶持引导他们实现再就业。5年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1、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十五”以来,**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国有集体企业以及由此改制企业在稳定就业总量的基础上,吸纳劳动力能力有所增强;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形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特点。

2、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市及4个区县政府主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改造扩建和新建,新增民办职业介绍机构41处,全市110个街道(乡镇)全部建起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增设了职业介绍机构,城区大部分社区建立了劳动力市场。每年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职业工种扩大到200多个,成为市场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市区县及部分街道(乡镇)职业介绍机构安装使用统一软件,并实现了部分联网;各级共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了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办理就业手续以及代存档案、代缴保险等一条龙就业服务,劳动力市场功能明显增强。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招用职工,劳动者通过市场求职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每年实现就业再就业人员中,80以上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市场就业率显著提高。

3、建立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领导责任、政策法规和管理服务三个体系,再就业优惠政策措施得到较好落实。20xx至20xx年间,通过落实减免税和发放四项补贴等政策,有6.5万人次凭《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有148户各类服务或商贸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300人。通过为290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030万元,带动6500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该做法被全省推广。同时,对一些大龄下岗失业人员,采取了腾岗安置的办法,20xx、20xx两年间,机关事业单位腾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00余人,其中“4050”人员210人。

4、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按照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要求,取消了农民工进城务工证卡管理等限制性规定,及时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就业指导服务等,实施了针对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开展了针对农民工专项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组织实施了“西输东接”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步伐加快,20xx、20xx两年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3万人。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五”期间,我市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搭就,社会保险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1、五险齐全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立。20xx年10月《**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办法》(市政府12号令)的贯彻实施,标志着我市工伤保险制度开始建立,20xx年4月市政府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的通知》(*政发[20xx]181号),实现了我市工伤保险制度与国家法令的衔接统一;20xx年开始建立新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原来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的“三段通道”模式改为“版块式”,并在各类企业中全面推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xx年市政府出台政策,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首次将乡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并对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关系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20xx年市政府下文,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出四项政策调整,重点是制定了个体劳

X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第2页

动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扩大了政策覆盖范围。贯彻实施《**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管理办法》(市政府45号令),20xx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至此,我市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立。

2、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的同时,狠抓了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企业养老保险落实了配套联动机制,5年新增参保职工15.2万人。失业保险由原来的仅限于企业参保,扩大到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除外),参保职工总数达41.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5年新增参保职工60万人,工伤、生育保险从无到有,参保职工已分别达42万人和31万人。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11.6万人,参保率一直保持10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3.4万人。在社保基金征缴上,采取了宣传、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特别是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工作,有效预防了瞒报、漏报行为,5年来,五项保险累计征缴保险费63.78亿元,养老、医疗保险费征缴率保持在95以上,失业、工伤保险费征缴率达90以上。此外,加强了社保基金的监督检查,确定了基金的安全运行。

3、继续巩固了“两个确保”,各项保险费做到了按时足额支付。对照1998年实施“两个确保”的要求,“十五”以来继续巩固成果,并对部分困难企业职工也进行了保障,5年累计为下岗职工和困难企业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45431万元;为全市12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足额支付养老金46.2亿元。同时,5年累计为11.5万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50445万元,对领完失业保险金后仍未实现再就业且生活困难的部分人员,通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给予了救助。5年累计支付医疗保险费10.658亿元,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20.7亿元,为符合领取条件的农村参保人员支付养老金2210万元。

4、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自1997年以来,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连续8年保持社会化发放率100。20xx年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20xx]36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发[20xx]1号),建立完善了街道(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并在全省首创了社区管理“星”级服务示范点制度。截止20xx年底,全市17.7万企业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9.1%,纳入社区管理人员15.2万人,社区管理率达85.4%。

5、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启动。企业养老保险实现了省、市、区县三级联网,信息资源共享,医疗保险建成了经办机构与各医疗保险定点单位之间的局域网,其它保险也实现了内部网络化办公。20xx年以来,按照劳动保障部关于建设“金保工程”的要求,建立了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建立并启用了视频会议系统,组建了“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了“核心平台二版”和“劳动99三版“在全市各级社保机构的统一应用。市及各区县全部实现了五项社会保险费“一票征缴”。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所突破。“十五”期间,各级开始重视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训、考核、鉴定相配套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技能人才队伍有所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有所突破,技能人才待遇得到初步落实,其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明显增强。

1、技工教育走出低谷,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十五”以来,技工教育逐步走出低谷,教育规模稳中有升,教育层次提高,招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形势良好。20xx年组建了**市高级技工学校,20xx年被批准为**市技术学院,使驻**市内的高级技工学校达3所。5年间,全市技工学校累计招生30260人,其中高级班招生达到7612人;技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23364人,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截止20xx年全市有12所技工学校面向社会正常招生,在校生达到17000余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有了较大发展,全市经批准建立的民办职业学校32个,5年累计培训学员24380人。

2、在职教育总量稳定。5年来,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职工培训35万人次,其中有69987万余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共为鉴定合格的56073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颁发初级职业资格证书26778份,中级证书20363份,高级证书6626份,技师高级技师2308万份。

3、再就业培训力度加大,培训后再就业率有所提高。5年累计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5.3万人,培训后再就业保持在60以上。

4、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所突破。20xx年底国家、省、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制定实施了“三年三千”新技师培养计划,已先后组织了6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金蓝领”培训工程,培养年轻技师600人。制定了技能人才岗位补贴标准,建立了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已评选出“**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29名,享受每月100-200元的政府津贴;评选出“技术能手”180名,给予了一次奖励。20xx年开始实施“首席技师”的评选。20xx、20xx年两年间,全市新增技师1800余人,高技能人才溃乏的现象有所改善。

(四)劳动保障维权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十五”期间,以全面推行劳动合同为基础,进一步发挥了劳动保障监察、争议处理、信访三位一体劳动关系协调职能,着力解决了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有效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利益,保持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1、劳动合同签订面扩大。到20xx年底,全市有2827户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共有75.2万名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大力推行了集体合同制度,有652户企业与职工签订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31.2万人。先后制定了《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审核办法》等6个合同管理文件,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2、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工作成效明显。建立了企业欠薪报告制度,加强了对企业欠费问题的监控。通过督促企业补发、财政转移支付为部分流通企业职工补发、劳动保障执法追讨等措施,5年累计补发企业拖欠职工工资8823万元,基本解决了历史拖欠问题。建立并落实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初步形成,20xx年全市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1.5545万元,比20xx年增长了6741元。在全市265家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并将这项制度扩大到所有企业。

3、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大。20xx年市劳动保障监察处成立,各区县也相继组建了专职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执法力度增强。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劳动保障年检不断扩大了年检范围和内容,20xx年对6659户次用人单位进行了年检,涉及职工64.3万人次。提高了举报专查的处理时效,5年累计受理举报投诉案件5495件,时效内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扩大了主动检查的范围和数量,以劳动保障年检为基础,针对发现的问题跟踪检查督促;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集中执法检查,较好地纠正了劳动力市场秩序混乱、严重侵害童工的利益、拖欠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等违法现象。

4、依法及时处理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实行了举证责任制度、证据财产保全制度、部分裁决先予执行制度,强化了立案调解工作,全面实行了合议庭制度,成立了“**市女职工劳动权益仲裁庭”等,建立起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5年来,全市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784件,涉及劳动者20484人,通过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9525万元,为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2147万元。

5、妥善处理了大量信访案件,规范了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程序。5年累计处理各类来信来访案件22428件;处理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应诉案件285件,依法纠正了各类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建设。

第二部分“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有利条件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为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明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把扩大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2、我市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是拉动就业的积极力量,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确定要构建“中心突出的现代组群式”的城市框架,做强做大三大比较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培植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物流业,基本确立在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和半岛城市群特色鲜明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地位,将使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将保持12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将进一步提升劳动保障工作的社会地位,同时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

4、全社会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观念发生变化,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初步形成,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保障意识不断提高。

这些有利条件,为“十一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难得的机遇。

面临的新挑战:

1、城乡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我市劳动年龄人口将在“十一五”期间达到高峰,“十一五”期间,全市预计城乡需要就业人员总量为70万人,其中城镇需要就业4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25万人,城乡就业压力突出。与此同时,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一方面普通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技能劳动者短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就业难、招工难”并存,部分缺乏职业技能的长期失业和中龄失业人员难以就业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2、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职业技能水平相对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方面的新型技能人才数量少。

3、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来自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老年人口增加,必然给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直接带来巨大压力,加之部分困难企业欠费严重、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需资金,基金支付和筹集压力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期间如果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需基金38亿元,养老基金缺口达32亿元。养老金计发办法需进一步完善,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日益拉大。医疗保险制度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个人负担过重和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难题仍然没有解决。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起步较晚,覆盖面不广,保障水平较低,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互济功能没有充分体现,资金来源单一,多元化筹资机制尚未建立。

4、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化,协调劳动关系的难度增大。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利益越来越明晰化,双方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化,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将更加占据主导地位。就业形式多样化、复杂化,灵活就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劳动力流动频繁加快,劳动关系将更趋复杂、多变。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一些西方国家推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与我国现行的依靠行政手段来调整劳动关系的方式将产生冲突,这为劳动关系调整带来新的挑战。另外,工资分配关系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的矛盾仍较突出,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依然存在,劳动争议继续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仍面临人员少,维权任务重的压力,劳动保障领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三部分“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重要转型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制度完善、机制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对企业工资的宏观管理,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基本建立起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制度规范化、资金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以及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省率先崛起提供支持和保障。

根据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现状,结合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出如下任务目标。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1、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打破城乡界限,面向城乡劳动者改革就业失业统计制度;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基本建立起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同时,畅通劳动者输入输出渠道和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职业变换的渠道,基本建立起劳动者自主流动就业机制。

2、优化劳动力市场布局结构,实现综合性市场与专业市场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居委会四级联网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市场就业率达90%以上。

3、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十一五”期间实现城镇就业45万人以上,力争每年实现就业人数大于新增需就业人数,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4、继续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措施,重点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帮扶,到20xx年底,基本解决再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问题。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加快社会保险立法,制定《**市社会保险条例》或是《企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等2-3个单行条例,提高立法层次,推进依法行政。

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到20xx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1万人,占城镇职工总数的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0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50以上;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8万人、52万人和40万人。

3、到20xx年,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7万人,较20xx年翻一番,占全市应参保人数80以上,基金积累达到9亿元,较20xx年翻两番,建立起以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突破口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建立健全社会保险费依法征缴机制,拓宽社会保险资金来源,研究基金保值增值办法,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发放;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保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同时,通过建立养老、医疗补充保险和其它保险,提高保障水平。

5、各项社会保险费全面实现社会化发放,退休、失业及定期领取工伤保险待遇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

6、全面实施“金保工程”,与劳动力市场网络同步建立起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联网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为劳动者失业登记、就业指导、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等提供一体化服务。

(三)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

1、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未来5年培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3.5万人。

2、适度扩大技工学校招生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十一五”期间,计划招收新生3万人,其中高级班招生6000人以上。

3、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范围和鉴定数量,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十一五”期间,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职工培训40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到10万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8万份。

(四)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1、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大力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分配方式。

2、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健全以工资增长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最低工资标准以及税收监管等为主要内容的工资收入分配宏观管理机制。“十一五”期间在职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增长在8%以上。

3、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提高低收入者工资水平,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工资分配的监督检查,有效预防和解决拖欠发放工资的行为。

(五)规范和理顺劳动关系

1、继续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基本覆盖城镇各类企业。

2、加强基层劳动争议预防体系建设。在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全面建立调解组织;在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大部分社区建立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在三分之一以上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立劳动争议仲裁派出机构。

3、全面实施劳动保障一体执法,扩大主动检查的范围和数量。

4、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基本做到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情况实行动态监管。

5、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进程,到20xx年,市及区县建立劳动仲裁院。

6、提高监察、仲裁案件的时效内结案率,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率90%以上,劳动争议时效内案件结案率95%以上。

第四部分政策措施

一、积极促进就业

(一)促进就业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将就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实现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继续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功能和行政推动作用。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三大比较优势产业、四大传统产业以及培植大企业大集团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社会需求量大和发展前景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拓宽社区就业渠道。继续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投融资、税收、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其在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积极推动劳动者自主创业。通过搭建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创业项目征集制度,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培训以及跟踪服务,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使培训促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倍增计划,成为推动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非全日制、小时工等就业形式,促进更多的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3、建立经济建设项目与促进就业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切实将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转化为就业岗位。

(二)加大就业投入,重点解决好困难群体就业问题。

1、建立稳定的促进就业资金增长机制,调整资金使用方向,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全面贯彻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实施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社会保险和自谋职业补贴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招用、个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职业介绍补贴和再就业培训补贴政策,形成政府购买就业服务和培训成果的机制。

2、继续实施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开发适合就业困难群体特点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岗位和过渡性就业岗位,实行托底安置,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三)加强失业监控。

1、加强重点指导和监测,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规模性裁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避免大量推向社会。

2、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全市性或区域性劳动力状况抽样调查,合理确定失业预警线,及时发布失业预警信息,制定失业治理预案,建立起“防”、“治”结合,长效与应急相结合的失业调控机制。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统筹城乡就业。

1、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对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分类动态管理服务,对失地农民给予重点帮扶,逐步建立起适应城乡统筹就业的资源管理、就业登记和保障维权相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2、建立城乡统一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坚持就业政策向农村和农民延伸,使城乡劳动力享受统一的就业政策,特别要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在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

3、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村劳动力7.5万人以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城乡之间自由、正常的流动就业创造条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流转制度,消除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后顾之忧。

(五)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围绕人本服务,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扩大市场数量,强化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一批专业市场,实现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的有机结合。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就业服务,加强职业中介管理,提高职业介绍机构诚信服务意识。

二、加强职业能力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

(一)大力推进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

1、调整技工学校教育布局结构。针对市属以下技工学校提出总体改革方案,对部分已没有在校生,连续3年以上没有招生的技工学校予以撤消;对部分企业办学实行转制,改为所在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用于企业在职职工的培训。对正常招生的技工学校,增加其劳动预备制,再就业培训,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等复合功能,真正建成一批集体培训、鉴定、考核等多功能的综合培训基地。

2、提高层次,进一步推进培养方式改革。依托**市技术学院、**市交通技工学校、**省水利技术学院、**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实习培训基地,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和培训质量。力争把**市交通技校改建为淄博交通技术学院。指导技工学校创新办学体制,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尽快实现多元化办学。招生来源上,在稳定目前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重点的基础上,逐步向招收培养各类院校毕(结)业生和在职职工转移,面向各类愿意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在学制上,要针对不同的生源,不同的专业,制定灵活的培养方式,做到高中低多层次、长中短相结合。

(二)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落实责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抓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

2、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层层建立“首席技师”选拔表彰制度。组织指导各级、各单位尽快建立选拔表彰技能人才的制度,规范和完善各级各类评选奖励制度,进一步落实技能人才的各项待遇。

3、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一是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二是加快培养体制和培养方式的创新。大力实施“**市三年三千新技师培养计划”确保新技师培养逐年增加;继续推进“金蓝领”培训,不断扩大规模、拓宽领域、提高层次。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企业要构建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普遍建立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鉴定制度,普遍开展岗位培训,建立和完善“名师带徒”制度,企业一线职工每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的人数不少于20%。同时把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经营者任期目标,加强监督和考核。四是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用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要确保职工教育经费的60%用于一线职工培训。

4、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一是研究制定相关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全面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工作和质量管理,逐步统一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形成制度,通过竞赛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三是认真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到“十五”末,凡是国家和省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上岗。

(三)宽领域免费开展培训,为劳动者送技能。

继续开展技能扶贫活动,为实现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为目的,认真落实《**市技能扶贫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范围与资助对象。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择业技能,将一定数量的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1、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强化征收管理,实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的应保尽保。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进养老金计发办法,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保做实基金保值增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根据国家政策,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拓宽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建立退休人员活动经费拨付机制,通过市、区、街、居四级网络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的动态管理。

2、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水平适当、体系健全、管理科学、服务规范、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研究制定进城务工农民、失地农民、城镇职工未就业直系亲属、职工子女、学生等人员医疗保险办法,逐步将区县医疗保险、**石化、**等大型企业医疗保险过渡到市级统筹,到20xx年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市全体城市居民且全市政策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同时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进行适当提高,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大额救助医疗救助基金的报销比例等进行适当调整,使参保人医疗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完善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实施网络化管理,制定定点机构服务管理标准,加强定点机构社会化监管建设,完善定点机构信用等级制度,建立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改进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建立起单病种结算、总额预算等多种方式并存的结算办法;加强医疗费用支出的监督和约束,控制参保人自费项目使用量,逐步减轻个人负担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与社区医疗服务相结合的路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将门诊大病、家庭病床纳入社区医疗机构管理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预防、治疗、康复等一体化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并在全市推开。

3、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全市统筹。加大失业保险费征缴力度,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增强基金承受能力。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将失业保险基金更大范围地用于促进再就业和培训工作需要。

4、深化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工伤赔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工作。促进工伤和职业病预防的科学研究工作,采取积极的工伤预防措施和工伤保险费率的浮动办法,遏制工伤事故。完善协议医院和三个目录管理,制定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和住院服务标准,完善工伤医疗费结算办法,建立费用控制的长效机制。利用工伤医疗管理网络进行工伤医疗费的网上审核、结算并建立动态监控和处理机制。逐步将所有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实现对工伤人员和职业病患者的社会化管理。

5、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加强生育待遇审核管理,杜绝骗取生育保险基金的行为。提高生育保险社会化管理水平。

6、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十一五”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00万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达到100。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储备金制度,形成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险之间的转移和衔接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各类参保群体之间和地区之间保险关系的有效贯通,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职业转换。

(二)建立稳定规范的基金筹措长效机制。强化征收管理,实现依法征收,做到应收尽收;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基金补充渠道,探索建立基金保值增值机制;制定以有效资产抵押、抵顶社保基金的工作规范,最大限度盘活抵顶资产,增加基金收益。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三)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制度。构建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社保经办机构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体系,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运营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督,加强监管,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营。

四、完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

1、全面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坚持落实“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构筑企业内部调解,区域性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调解体系。健全以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将劳动关系建立和调整纳入合同管理轨道。推动各类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终止行为;在各类企业普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规范协商程序和办法,加大职工民主参与的力度,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

2、成立市和区县劳动仲裁院,切实增强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能力;逐步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员的职业化、专业水平。

3、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三方机制在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突出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改制、破产和结构调整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政策。

(二)全面加强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建设。

1、强化劳动争议调解,健全企业调解、区域性调解、社会性调解、劳动保障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五位一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争议处理调解工作体系,健全调解职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形式的需要,探索建立市及区县劳动仲裁院,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进程,并依托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预警预测机制,做好劳动仲裁预测工作,把握劳动争议的发展规律,将“事后办案”转为“事前预防”,加强对劳动争议隐患的排查和处理。

2、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打造“阳光仲裁”品牌。完善案件合议制度、仲裁员管理、案件通报、案例评析、工作考评、内部监督纠错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改进办案方式,规范程序,实行庭前调解和预备庭制度,提高办案效率。

(三)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1、继续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发挥工资指导线和人工成本信息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引导作用,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对企业确定不同岗位、职位工资水平的指导作用,使劳动者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适应;加强对技术工种价位的调查发布工作,逐步建立技术工种最低工资标准制度。

2、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增强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积极推动企业与职工代表建立集体协商机制,通过企业、职工双方协商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和工资调整,发挥企业工会、职工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3、健全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强对企业执行最低工资等工资分配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长效机制的建立,保证职工的合法报酬权益。适时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4、以最低工资标准、工时和休息休假等基本劳动标准为重点,进一步研究完善劳动标准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标准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1、加强劳动保障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各区县监察机构,探索监察工作向街道、乡镇延伸的做法,并积极做好推广工作。通过2-3年的努力,形成比较健全的监察组织网络。充实监察执法力量,加快“三支”队伍建设。现有专职监察人员达不到规定比例要求的,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劳动保障系统内部聘请兼职监察员,共同参与专项或综合检查活动,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兼职监督员”和“协管员”的作用。

2、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机制。建立劳动保障维权预警机制,按照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情况将企业分为A、B、C三类,对C类企业保险费缴纳等直接关系劳动者权益的事项建立随时问讯、定期检查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侵权案件做到提前预防、及早介入。建立工资监控机制,设立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情况管理台帐,对有欠薪可能或苗头的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欠薪先行垫付制度。健全维权应急机制,对发生人数较多、范围较大或者影响恶劣的集体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开辟快速通道,实行现场立案、现场调查、现场处理。加强与公安、工商、建设、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继续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单位聘请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健全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联动维权机制。

3、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规范劳动监察员自由裁量权,保证执法的合法、公正;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明确办案监察员的责权,设立执法监督台,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继续推行和完善调查案件、立案处理、处理通知书送达分离的制度,落实错案追究制度,预防错案的发生。

4、加大对恶意侵权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突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重点,对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无故拖欠或克扣职工劳动报酬、超时强迫加班、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五)劳动保障信访工作

以贯彻实施国务院新《信访条例》为契机,以推进劳动保障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为基本途径,全面加强劳动保障信访工作制度建设。遵循标本兼治、预防和化解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信访长效稳定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第五部分保障机制

一、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力争出台2-3个有关养老保险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多方论证机制,维护法制统一和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对现行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定期评估和清理制度。完善执法评议考核、执法责任制、执法案件评查制度等执法监督制度。创新执法机制,理顺执法主体,优化执法流程,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法律意识。

二、优化劳动保障系统机构设置,加强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一)积极构建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建立职责明确、上下贯通、关系顺畅、运作协调的组织体系。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增强发展的后劲。加强干部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法律意识、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建设和谐机关活动,倡导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有战斗力、有凝聚力、有生命力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

(二)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健全各级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向社会开放公共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信息分析人员队伍建设。构建市区街居四级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管理功能。到20xx年,在城镇街道、社区和农村的乡镇普遍健全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编制、人员、经费、场地、设施等应与其承担的工作职责相适应;完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制度,实现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三)加强局属事业单位管理,理顺退休职工活动中心隶属关系;界定行政职能,搞好(铁路技校)基本建设。

1、规范局属单位办公地点,未来2年内将部分局属单位办公地点集中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办公,统一管理。以弥补活动中心经费不足和局属单位单独租赁办公地点浪费经费。

2、理顺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在职事业单位人员和(劳动大厦)服务人员关系,明确在职事业单位人员行政管理职能。未来5年内为确保基金安全,使基金保值增值,开发利用院东、院西已征用地解决大楼维修资金不足问题。

3。加强(铁路技校)内部机构调整、设置和人员管理,确保技校履行所担负的专业技术培训职责,同时,不断拓展其他专业的培训,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三、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网络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建立便捷、高效的业务管理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和强大的基金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系统在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扩大信息网络覆盖面,逐步向社区和乡镇延伸,形成“市—区—街—社区”四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统。

(一)加快劳动保障宏观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保障工作预测和研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劳动力就业状况、医疗保险预警机制等数学模型,为科学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提供支持。

(二)加强劳动保障各业务经办环节的适时网上监控、监督,全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联网率达到99%,医疗费用结算基本实行网络化;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劳动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实现对劳动保障业务全过程信息网络化管理。在社会保险、就业再就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农村养老保险等业务纳入全市统一的网络系统,完成整个劳动保障业务的信息共享、协同管理和无缝连接。

(四)完善以劳动保障网为基础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通过完善劳动保障网、呼叫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对象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信息查询和网上业务经办等社会化服务。


《*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中医药主题演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