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 导航 > 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观规划报告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观规划报告。

为了更好的服务公司和客户,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是时候开始进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的编写了。工作计划原本是很小很常规的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的内涵和技术含量。写工作计划的秘诀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观规划报告”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观规划报告

一、**县文化发展的现状

**县的文化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文化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全县现有各类文化经营户178户,音响制品零售店52户,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0户,书刊22户,电子游戏室6户,三小印24户,电子出版物零售店1户,录像放映厅、歌舞娱乐场所56户。各类文化经营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96万元,从业人员1024人。县直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经营情况:电影公司实现多种经营收入32万元,新华书店完成销售总额1000万元,实现利润60万元。农村业余演出队152支,全年演出场次达2800余场,创演出收入500余万元。乡镇文化站情况:一级文化站二个(彩云、竹基);二级文化站四个(高良、丹凤、葵山、雄壁);三级文化站一个(五龙);无级别文化站一个(龙庆),先进文化乡镇六个(龙庆、五龙、竹基、雄壁、彩云、葵山)。**县文化馆于20xx年被省文化厅评定为一级馆,20xx年,全国首次文化馆评估确定为国家三级馆。**县图书馆先后于1994年、1998年、20xx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三级图书馆。文物保护事业: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四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项。**县电影管理站于20xx年1月正式成立,全面启动农村电影“2131”工程。文艺创作出精品,我县创作的小品《红包》参加20xx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小戏、小品、曲艺”群星奖大赛获银奖,并获**省彩云奖金奖,舞蹈《晒场》获20xx年**省彩云奖银奖。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月一场的县城广场文艺演出丰富了城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凤城之春》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已形成惯例。按照全县旅游开发规划,做好文化包装旅游工作。

二、**县文化工作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乡镇文化站在机构改革中与科技、教育合为一体,原有文化活动室大部分撤并,原有的坚实文化阵地已名存实亡。为配合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原图书馆、文化馆、文物管理所已进行拆除,图书馆现租房开展部分业务活动,文化馆馆舍面积已减少大半,文物管理所、文化稽查队也是租、借房办公。文工团现排练房也是十分狭窄,剧场面积适应不了发展需要。

(二)文化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经费欠缺,难予发挥文化部门的社会服务功能。如:群众文化活动所必需的经费;艺术创作奖励经费;图书报刊征订经费;文化市场管理经费;文物“四有”工作经费;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经费;扶持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发展经费等等。

(三)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部分单位多年未进正式职工,造成人员结构不合理,急需分配和调进一批年轻专业骨干。新时期对文化工作者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需要提高综合素质,以增强应变各种工作任务的能力。

(四)全县文化产业基础水平较低,很难在短时期内形成规模。

三、**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文化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传统,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两手抓、两加强原则。坚持一手抓繁荣文化事业,一手抓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要以转换机制、增加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深化内部改革,面向市场,激发自身发展的活力;文化产业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2、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应当努力使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桥梁和中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效益经济,它追求效益价值的整体性的最终实现。

3、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4、坚持文化发展与相关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文化发展要借鉴其他成熟产业的成功发展经验,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引导其他产业给予文化发展必要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旅游业之间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文化进一步包装旅游,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文化事业从中得以充分

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观规划报告第2页

展示和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1、20xx年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xx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机会和人次逐年增多,文化工作者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文艺创作队伍逐年壮大,文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农村文化专业户(联合体)队伍不断壮大,培养更多的文艺人才,文化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图书馆发挥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文物保护单位得以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电影管理站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有条不紊,电影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新华书店适应市场竞争机制,图书教材征订发行工作顺利开展。

2、主要任务

(1)到20xx年,全县四乡四镇文化中心(站)全部建成一级文化站和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并为全县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能适应21世纪需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文艺队伍,人员进出渠道进一步理顺。

(3)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活动,使城乡广大干部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继续抓好“扫黄、打非”工作,做到依法行政,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做到“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稳定”,全县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5)文化为旅游业的提质增效发挥出明显支撑效应,形成一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精品项目。

(6)对省、市命名的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保护乡、传承人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把这些重要资源培育成文化产业,为当地打开一条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7)文物“四有”工作落到实处,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省、市、县三级文物得以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结合旅游业开发,把一些文保单位推向旅游市场,创部分收入。

(8)顺利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保证完成一个月到一个村放映一场电影的工作任务,解决农村看电影难问题。

(9)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按照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求进一步建设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0)电影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正常运转,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公司经济实力逐年雄厚。

(11)新华书店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经营方式灵活多便,保证各种图书教材的征订发行。

(四)**县文化发展规划的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支撑项目

1、重大发展战略

(1)实施文化精品工程。设立“**县文艺作品奖励基金会”,县财政每年划拔专款3一5万元,激发我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争取多出作品出精品。到20xx年,至少有一篇获国家级奖,至少有三篇获省级奖,至少有二十篇获市级奖。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紧密联系**实际,不失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对图书馆、文化馆、综合博物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进一步加大投入,鼓励其在保障服务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独特资源开展经营活动,所创收入用于事业发展。

(3)大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到20xx年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打造一批著名品牌,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显著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一7%,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具体是加强县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力培育文化市场,做强做大专业文艺演出队、文化娱乐业、民间文艺展演业等主导产业。

(4)进一步做好文化包装旅游工作。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含量,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现有旅游资源:凤凰谷景区的生命文化探秘,菌子山生态旅游景区的杜鹃花赏析文化,南丹山的“佛文化”,五龙乡民族风情展示区的民族文化等等,融入景区更多的文化内涵。

2、重大支撑项目

(1)到20xx年,新建图书馆、综合博物馆、文化馆、文工团业务及办公用房。图书馆(含综合博物馆)按国家一级馆标准设计,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包括:一、图书馆部分:书库760平方米;图书外借室100平方米;报刊阅览室180平方米,少儿图书室(含书库)180平方米;地方文献室(含书库)240平方米,过刊资料室(含书库)360平方米,科技阅览室(含书库)120平方米,特藏图书室(含书库)240平方米,电子阅览室(含中央控制室)100平方米,报告厅(含声像室)240平方米,采编室80平方米,办公室80平方米,会议室80平方米,展览厅240平方米。二、文物管理所部分:文物陈列室600平方米,专用库房300平方米,技术(含修复、资料档案室)200平方米,办公室及会议室100平方米,总投资794万元。文化馆按省一级文化馆标准设计,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可满足各种群众文化辅导业务的需要。文工团建设适应发展的需要,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450万元,可形成编创、排练、表演一条龙的专业生产线。

(2)到20xx年,实现全县8个乡镇都有文化中心,活动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乡镇文化活动阵地得到巩固,发挥其应的功能。

(五)实现目标任务的保障措施

1、进一步贯彻“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认真贯彻《**省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要求,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文化工作队伍,建立健全各种工作制度及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勤奋努力工作,使文化工作在20xx年末展露其应有的丰姿。

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系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勤政廉政,树立为人民办实事的思想。

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乡、村要把文化事业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财政要安排一定资金,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确保正常文化活动开展所必须的工作经费支出。

4、充分享受**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主要是给予文化建设税收优惠、拓宽投融资渠道和给予文化建设土地扶持政策。

fwR816.coM精选阅读

文化产业工作计划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随着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文产处的工作,将在局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在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以贸易扬帆,文化远航为主题,突出专业化、国际化,筹办好第九届文博会。

进一步提升文博会的文化产品、交易项目的内涵和质量,进一步打造国际展会知名品牌,逐步推进文博会的市场化,实现展会总体方案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不断探索文博会1+N办展模式,继续办好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和澳门精品展。进一步推进企业办展、市场化运作,增强文博会的市场开发与运营能力,提升市场化水平。

二是拓展发展空间和优化产业布局,为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营造更好的大环境。

积极协调市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实施层面,在全市产业发展资源配置中为文化创意产业争取更多的资源;加强市区联动,推动市区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协同一致,促进产业在全市合理布局。推进与港澳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域合作,鼓励大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总部经济,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同时,以园区基地、百强企业为重点,加大调研和挂点服务,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突出科技支撑和创意引领,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协同市相关部门,推进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相关措施的落实,推进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巩固和提升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类的企业在我市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主体地位;继续评选年度十佳优秀新兴业态企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更多的新业态,促进文化消费。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和优化专项资金扶持,较好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扶持文化创意企业做优做强。

加大融资引导、金融政策协调的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在金融扶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和金融机构服务文化创意企业的举措、产品方面有新突破。对我市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政策和操作流程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降低主观性,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和安全度。同时,对以往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开展绩效评估课题调研。

五是通过大项目带动和园区集聚发展,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继续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企业和文化创意出口10强认定。协同各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的签约、规划、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园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开展原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复核和新一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认定工作,推动我市条件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申报国家级、省级园区基地。

某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某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进一步增强我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兴起全市文化新高潮,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依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发展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对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北方现代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对照发达地区文化发展速度,对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

1.文化产业相对弱小。由于以往我们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对发展文化产业缺乏足够认识,重事业、轻产业,致使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存在起步晚、进展慢、产业关联度低、市场份额小、发展动力不足等实际问题,有活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数量还远远不够,与国内同等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20xx年我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1亿元、占地方经济增加值1.3%,对全市GDp的贡献率有限,而杭州、苏州等发达城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已达7%-8%。

2.文化人才严重短缺。存在人才老化、流失、难进等问题,现有文艺人才大部分已到退休年龄,各艺术门类缺档断层、不成阵容、后继乏人,高水平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更是极度缺乏。

3.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不平衡,新建设施大多集中在新城区,老城区文化设施较缺乏;城乡之间不平衡,市本级文化设施较先进、完备,但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欠账较多。例如:5个区“两馆”建设接近空白,除大同区外均没有图书馆和文化馆。

4.基层文化机构不健全。在几次机构改革中,我市县区文化局或被撤消,或与体育局合并隶属教育局,没有独立建制,尽管业务相对独立,但开展工作存在诸多不便。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需加大投入。文化建设投入总量较少、比例偏低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宣传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由于诸多原因,在基层未能得到全面落实。文化建设“五纳入”落实不到位。未实施公益性演出按场次补贴等措施。无线广播电视事业投入经费不足,尤其大庆本地无线广播电视节目发送传输系统的运营维护以及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硬件设施方面投入不足。

6.文化事业单位建制低。大庆由于原来大企业小政府的体制,导致带“大庆市”字头的单位——大庆市图书馆、大庆市博物馆、大庆市群众艺术馆等文化事业单位都是科级建制,而我省及国内同等城市文化事业单位大多是副处级建制。文化事业单位建制低不利于吸引人才、开展工作和干部交流。

(三)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是大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决胜期,也是全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战略机遇期。

未来五年,是大庆打牢产业基础的关键期,壮大文化产业任务艰巨。市委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销售收入超百亿的支柱产业”。尽管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规模总量与既定目标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全市文化系统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敢于攻坚啃硬,创造性解决土地制约、资金瓶颈、人才短缺、市场局限等现实问题,超常规推进园区建设、项目引进、企业扶持、品牌培育等重点工作,从而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未来五年,是大庆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期,改善文化民生工作繁重。20xx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16元和8045元,大庆成为全国42个相对富裕城市之一,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更加旺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很大程度上在于满足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全市文化战线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供给能力,生产出更多贴近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二、“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重在建设,坚持文化创新,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着力积淀特色鲜明、内涵丰富、魅力独具的城市人文底蕴,着力健全覆盖城乡、普惠全民、满足多元的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夯实龙头牵动、规模集聚、效益凸显的文化产业基础,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协调发展、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梯次互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我市“提前五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构筑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新优势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为根本目的,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是坚持以发展为主线。把推动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着力解决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尽快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愿景落实为可实现的蓝图、可实施的战略和可操作的项目。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用创新思维为文化发展布局谋篇,用改革举措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活力。
 四是坚持统筹协调。增强文化建设工作的系统性、综合性,促进文化均衡发展,实现文化发展目标与小康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大局的有机统一。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特别是要有效地完善和使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三)总体目标

围绕“创建百年油田,壮大接续产业,建设宜居城市,构建和谐大庆”的城市发展总体思路,以打造中国北方文化名城为目标,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都市文化体系。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运行机制,构筑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生产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各项工作力争全省站排头、全国争一流,全面推进大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具体目标

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有效、惠及全民的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专业文化、群众文化、社会文化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富有活力的文化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创意人才体系完备的文化人才队伍;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需平衡、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

三、“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打造文化品牌

1.文艺创作品牌。围绕打造特色鲜明的大庆都市文化体系,创作生产更多主题健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爱的具有我市特色的文艺产品,重点发展话剧、舞蹈、版画、小说、诗歌、散文等强项门类,持续推出精品并扩大在国内的影响,同时积极争取走向世界。锤炼、打磨大型生态舞剧《鹤鸣湖》、大型综艺晚会《经典永恒》并推向全国巡演;复排经典剧目持续演出;排演话剧《湿地迷踪》,力争成为新的文艺精品。力争创作长篇小说5部、中短篇小说100篇和5部基础较好的大型剧本。力争有1-2部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国家级大奖。

2.文化活动品牌。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地企合作,强化市县互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提升“激情之夏”、“大庆之冬”、“大地欢歌”、“百湖之夜”、“和谐家园”等5大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力。5项活动力争每年演出1000场,参与10万人,辐射百万群众,遍布全市城乡。发挥品牌效应,创新运作机制,以冠名、赞助、联办、协办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文化事业,逐步提高公益文化活动的市场化程度。突出系列,规划系列,形成系列,力争在5年内打造出5-10个品牌系列活动。

3.特色文化品牌。抓好特色群体建设,重点扶持京剧票友群体、剪纸群体、风筝群体、马头琴群体等特色群体,形成艺术门类齐全、骨干力量强大的企业、校园、机关、军营、城市、农村、老年、少儿、少数民族等在内的基层文艺骨干队伍。

特色文化创作基地建设。打造版画、纸贴画、剪纸等20个基层特色文化创作基地。明确依托单位,制定活动章程,适时开展活动,定期考核检查,努力发挥好创作基地的交流提高、凝聚辐射、典型示范作用。

特色文艺表演团体建设。采取政策支持、提供舞台、跟踪辅导等措施大力扶持20个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团体。培养、扶持 “蒙古四胡音乐”、“杨小班鼓吹乐棚”、“马头琴”等特色文艺团体,壮大“大庆少儿交响乐团”、“小百灵”少儿合唱团、“百湖琴声”民乐团、“老年水鼓队”等特色文艺表演团体。

特色文化广场建设。以市区25个大广场为重点,办好广场文化,开展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十二五”期间力争形成6大特色广场。一是舞台演出广场。在时代广场组织开展“群星璀璨大舞台”百团系列展演,每年6-10月力争实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二是露天电影广场。在黎明湖广场每年组织百部红色经典电影展映活动,每天放映一场室外电影。三是文博会展广场。在中央商城街心公园广场力争每周推出一项如文化婚庆博览会、文化教育博览会、文化旅游博览会、汽车文化博览会、家居文化博览会、农业文化博览会、啤酒文化博览会、图书音像制品展销会等主题文化会展,逐步扩大影响,锻造品牌,以会养会,形成集聚全市、辐射省内外的文化会展广场。四是古玩字画广场。以百湖艺术群落为依托,在大庆歌剧院广场组织开展百名收藏家、百名民间手工艺人等以古玩字画、手工艺品为主要内容的展示、交易活动,与大庆歌剧院室内演出相呼应,形成文化集聚效应。五是“小吉尼斯”广场。五区四县、高新区各选择一个居民相对集中的小广场,分别开展民间百项绝活现场展示活动。同时,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2个广场开展夜间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把全市主要广场都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广场。

特色文化社区建设。打造35个特色社区。一是书香大庆社区。在东风新村开辟10个图书进社区服务点,服务时间至22:00,为社区居民借阅图书提供方便。二是百味人生社区。组织专业、民间艺人,在东风新村黎明社区等5个小广场,每周周末开展以讲故事、说评书、诗朗诵等为主的语言类节目,打造故事会社区。三是梨园春秋社区。东城以学苑小区、西城以电业小区为主,以大庆京剧票友协会为依托,打造5个以京剧为主的戏曲演唱社区。四是舞动百湖社区。选择祥阁等10个初具规模、群众参与广泛的社区,进行重点扶持培育,打造成以舞蹈为主的特色社区。同时,选择5个广场相对开阔、居民相对密集的社区,开辟民间以货易货夜间小集市。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服务能力,面向广大城乡群众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成以市级文化设施为骨干,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成大庆图书馆新建、大庆博物馆续建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大庆博物馆、大庆群众艺术馆和百湖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完成五区四县图书馆、文化馆的新建及达标工作。五区(大同区除外)新建标准图书馆和文化馆,四县及大同区文化馆、图书馆通过改扩建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完成全市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82个行政村综合文化室、222个社区综合文化室建设,使用面积分别不少于300平方米、100平方米、300平方米。积极沟通、协调,争取大企业、高校支持,力争其所属文化设施全方位向社区居民开放。

2.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到2015年,全市482个行政村每村至少建成一个标准的农家书屋,逐步建立供书、读书、管书、用书长效机制,实现书屋阅读条件完备、体制机制相对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出版物发行网络延伸进村、农村出版物市场初步形成的基本目标。

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按照国家、省的要求,推进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相结合,实现共建共享。完善制度,落实运转保障措施,提高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做到资源互联互通。“十二五”期间,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开展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市歌舞剧院、群众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每年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及博物馆、图书馆系列文化服务不少于200场次。推广普及舞蹈、音乐、美术、书法等大众文化。加强未成年人文化建设,发展老年文化事业。

(三)发展壮大文博事业,挖掘保护文化遗产

1.加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坚定不移地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使我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整体保护。坚持“原址保护”原则,提出一批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工业遗产、古遗址报请市政府公布,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公布10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区县政府依法公布一批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完成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完成1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投入,对重要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将其建成集文物展示、景点参观、宣传教育于一身的文化品牌旅游景点。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建立政府投资、管理使用单位出资、社会捐助有机结合的机制,力争五年内基本完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设施,实现市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重大隐患,确保市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目标。继续做好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登记与管理工作。

2.发展壮大博物馆事业。发挥大庆博物馆的优势和“龙头”作用,提高博物馆保管、研究、展示和服务水平,改善博物馆基础设施条件,把大庆博物馆建成文物藏品科研保护中心及国内外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场所,努力使大庆地区博物馆建设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积极扶持博物馆建设。调查研究和制定大庆市利用文物藏品资源,创办特色博物馆的鼓励与扶持政策。研究制定社会投资主体兴办博物馆的引导支持政策、管理机制和规范制度。在坚持“资源整合、挖掘潜力、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下,保持大庆地区博物馆适度增长。积极推进大庆博物馆布展二期工程、大庆文物保护科研中心和大庆博物馆古生物馆改扩建等重点建设项目。继续打造东北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展,力争获得全国十大精品陈列荣誉。积极引导各博物馆开展国内外展览和交流,以大庆博物馆为基地,带动全市博物馆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推出及引进一批高水平、高质量、有影响的大型展览,不断丰富大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庆各博物馆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3.开展文物科研与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文物、历史、博物馆专家的作用,建立文物保护、博物馆科研学术带头人制度。开展一批文物、历史、考古等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促进文物科研和学术交流工作的深层次开展。加大对文物重点科研项目的投入,继续与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文物科学保护技术和文物藏品保护项目的研究,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我市文物保护科研体系与基地的建设得到完善和提高。增加博物馆科技含量,重点推广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博物馆藏品研究、保管、展示方面的应用,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大庆市文物、博物馆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设。

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完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理、分类和归档,基本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每两年命名、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保护主体,进行有效保护。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繁荣规范文化市场

1.加强文化市场宏观调控。进一步改进文化市场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和布局,制定并进一步完善全市文化市场发展规划。通过制订规划和政府重大政策调整实行公示等措施,引导社会投资方向,鼓励良性投资,控制文化市场无序竞争和盲目投资建设,实现从单纯控制经营单位数量向调节市场总量和布局转变。引导全市文化市场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力争在2015年以前实现全市网吧、娱乐等行业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经营格局。科学调整市场准入门槛,重点扶持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市场门类,积极培育有利于民族创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宣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文化市场门类和文化产品。提高社会积极意义不大的文化经营行业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总量,最大限度地控制社会不良影响的发生几率。

2.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鼓励资本投入到网络、动漫等高新技术与文化结合的项目中来,积极扶持网络游戏、动漫的创作和生产,填补我市文化市场发展空白。推动我市文化市场品牌化经营,引进国内乃至国际知名文化市场品牌,提升我市文化市场的形象和品位。形成“高、大、全”与“小、精、专”两种文化市场经营模式互补共荣的态势,努力建设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文化市场经营体系。通过政府引导,逐步改善城乡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市场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使农民文化生活水平的发展紧跟物质生活水平发展的速度,力争形成结构合理、供求平衡、日益繁荣的文化市场发展态势。

3.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全面探索和实践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积极推进委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协助县(区)文化行政部门开展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及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继续完善党委重视、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型监管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积极发挥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密切相关成员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积极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方式,增强执法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利用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来提高文化行政执法工作的效能。加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自律意识,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按照文化市场行业发展规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自我发展、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自律机制。

(五)推动广播影视健康发展

1.加强广播电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广播电视覆盖率水平。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广播电视无限覆盖率达到98%以上。依照国家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对原有“村村通”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施逐步进行升级改造,使“村村通”地区的农村居民在原有“4+4”的基础上,再增加2套广播、4套电视节目。建设广播电视节目监控中心和网络视听监控系统,完善广播电视和网络监控体系,保证我市广播电视节目和网络内容的安全。

2.理顺广播影视管理职能,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新型广播影视管理体制。认真把握和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有关广播电视的宣传口径,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广播电视的新闻宣传工作。用好话语权,把握主动权,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广播影视舆论引导能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广播影视政策法规,切实加强对全市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影视制作经营机构、电影院线和电影放映单位等方面的行业管理。统筹协调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建设工作。

3.加大高新技术在无线广播电视技术领域的普及应用,加快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提高广播电视新技术应用水平。推进广播电视中心数字化工程,实现市级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和播出自动化。“十二五”期间完成市区及四县6座发射台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及自动化控制建设。加快形成高清节目制作能力,建立高清节目制播体系,逐步实现电视节目高清与标清同播。

4.加快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建设。加快市区数字影院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市区和有条件的县城数字影院覆盖。在庆南新城、庆北新城、让胡路西客站、龙凤、大同等地,建设6家数字影院。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全面实现农村电影放映全数字化覆盖,达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影数字化发行服务和监管平台。

(六)促进新闻出版事业繁荣

坚持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努力把握正确的出版导向,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切实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为我市新闻出版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到2015年,我市新闻出版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达到11.7亿元,对全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出版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出版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产业总量布局更趋合理,并形成3至5个产值超亿元的报纸出版、印刷生产和出版物发行集团;出版物市场更加开放、有序,报刊、图书发行零售网点进一步完善,专业书店更具特色,城乡居民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将得到充分满足。

印刷业。继续加大治散治滥力度,进一步优化全市印刷业结构。要提高印刷企业准入门槛,严格审批条件,控制企业总量,“十二五”期间,保持我市印刷企业增加数量每年不超过上年度企业数量的3%,到2015年,我市出版物、包装、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控制在200家以内;积极发展包装装潢印刷,适度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印刷,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印刷加工业,重视发展外向型印刷加工业,引导印刷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各种规模、档次、特色印刷企业并存和互补的印刷格局;建设印刷包装工业园区,要以项目建设为牵动,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扩大招商,形成产业集中度,要加强对大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大同纸业包装工业园区的扶持力度,争取引进6至7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要进一步发展纸箱包装生产,加强包装印刷企业与伊利、惠尔康等企业的联系,争取增加5千万平方米的纸箱生产能力。

发行业。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规范发展的要求,规划期内,出版物发行网点保持每年约8%速度增长,到2015年底,全市各类出版物发行网点达到610个,平均每万人拥有出版物发行网点2个;在各个县区的中心区规划建设营业面积为100平方米左右的书店10-15个;在人口集中的社区或村,规划建设100平方米左右的书店50个;在市区主要路段、车站、广场、人口密集区和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分期分批,新建高档次、美观、实用的报刊亭50个,现有的各类报刊亭经整合后,全市总数控制在220个以内;整顿现有的德威、九天等电子出版物集中经营场所。在各县区的中心区规划建设100平方米左右的电子出版物发行网点2-5个。通过宏观调控,使各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进场经营,集中管理。明确发展政策,分类扶持发展。大力发展新华书店连锁经营分店。确立“大型书店标准化、连锁书店品牌化、小型书店特色化、社区书店便民化”的发展思路,力争使大、中、小型书店真正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鼓励发展专业书店、特色书店和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工具从事出版物发行,淘汰不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加快出版物发行市场的优化升级。鼓励产权重组,盘活国有资源。在外资实质性进入我市出版物发行市场前,通过政府规划、引导和扶持,对发行市场资源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宏观调控,增强我市出版物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扶持大庆市邮政报刊发行局和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发行中心的股份制改造,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组建统一高效和立体化的报刊发行网络。扶持新华书店等业绩良好的书店,尽快做强做大,通过创新经营体制和管理机制,成为大庆发行业的品牌。

报刊业。继续加强报刊品牌建设。积极探索报纸、期刊品牌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退出机制,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和示范先导作用,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大庆日报》、《大庆油田报》等报纸形成党报品牌,推动《大庆晚报》等报纸形成市民生活类报纸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竞争力。打造大庆期刊品牌,重点建设《大庆石油地质开发》、《大庆石油学院学报》、《国外油田工程》等石油科技期刊,重点培育《百家作文指导》、《作文成功之路》等教育期刊品牌,争取形成有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的品牌期刊群。推进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化建设,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其在跨地域、跨媒体、上市融资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七)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1.总体发展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作,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产业规模较大、区域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文化品位较高、示范园区带动、专业人才集聚、品牌效应明显、创业环境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接续产业新的增长点。总量大幅增长。“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25%以上,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45亿元(20xx年为11.8亿元),占地方经济总量比重大幅度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结构和层次得到提升,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结构合理、具有大庆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质量明显提升。培育和壮大一批在全省乃至东北同行业中具有优势的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一批辐射能力较强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园区特色鲜明。以黑龙江(大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龙头,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引导,再扶持、建设婚庆文化主题公园等5个特色园区(基地),更好地发挥承载、孵化和辐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推动主体产业扩张。结合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扶持重点类型文化产业发展。

文艺演出业。注重发挥品牌优势,努力开拓演出市场。以文化集团组建为契机,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参股专业团体。积极鼓励形成有利于发展舞台艺术的组织形式,如签约制、演出经纪人制、剧目制作人制等,形成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良好运行机制。以话剧、舞蹈、地方戏等硬品牌作为拓展演出市场的拳头产品,依托品牌,突出特色,打造精品,艺术建设高起点,服务层面低着陆。今后5年,大庆文化集团年商业演出不低于200场,年演出收入不少于400万元。壮大3-5家演出中介机构,促进全市演出市场网络的形成。通过组织洽谈会等形式,广泛吸引外省市演出中介机构和演出经纪人参与演出洽谈,同时积极“走出去”参加演出洽谈会等大型中介会议,大力宣传推介我市的文化艺术产品,扩大演出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好、发挥好大庆歌剧院这一品牌文化设施的作用和功能,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力争每年引进50场国内外经典剧目,繁荣我市演出市场。四县专业演出团体结合实际重点开拓市内演出市场。

文博会展业。锻造、培育大庆婚庆文化博览会、文化教育博览会、文化旅游博览会、汽车文化博览会、家居文化博览会、农业文化博览会、啤酒文化博览会、图书音像制品展销会等主题文化会展,逐步扩大影响,锻造品牌,以会养会,形成集聚全市、辐射省内外的文化会展产业。利用大庆博物馆的硬件优势,努力与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横向联合,以市场运做方式引进品牌展览。推出东北第四纪野生动物化石展,逐步拓展国内展览市场。

艺术培训业。以大庆文化集团为龙头,以百湖文化艺术人才培训输出中心为主要载体,科学规划、市场运作,注重人才培训和输出,整合、打造大庆文化培训“航母”,逐步形成辐射全省的文化人才市场。今后五年,中心重点发展以创意、策划、营销等高端文化产业人才为主的培训、输出业务,以中高级文化产业工人为主的培训、输出业务,整合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的书法、美术、摄影、声乐、器乐、舞蹈等门类的培训班。参照人才交流中心的做法,采取现场和网络等多种办法推介各类学员就业。到2015年,百湖文化艺术人才培训输出中心力争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同时,以市、县两级群众文化辅导网络为基础,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培训体系,抓好少儿学艺、中老年健美健身以及其它相关文化培训教育活动,重点扶持、培育冉红模特艺术团、苏丹拉丁舞学校等民营艺术培训基地5个。

电影发行放映业。以市、县电影公司资源重组、兼并联合为重点,推行院线制建设,实现经营品牌化。力争建设省内第一家、东北第二家3D巨幕影院,以此为龙头带动我市电影产业发展,抢占省内电影市场,满足高收入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艺术品营销业。主要以百湖艺术群落和百湖文化产品营销推介中心为载体,逐步扶持书法美术手工艺品等原创产品交易、舞美音响乐器演出服装等文化设备交易、文物收藏品交易、二手文化用品交易,形成文化产品专业、综合交易市场。除常规交易外,重点打造网络信息交流、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建设大庆文化产业网站,为我市文化产业搭建宣传、推介和网络交易平台。到2015年,百湖文化产品营销推介中心力争年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

文化旅游业。以中国(大庆)湿地文化节为载体,积极开发石油文化、精神文化、湿地文化、两江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文化,叫响大庆独特的文化旅游名片。

文化创意产业。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动漫游戏等企业,支持红光科技、纳奇网络开发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

出版物发行业。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打造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印刷复制业。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力争在百湖文化广场建成1个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

3.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把项目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载体,建立文化项目库,筹划、论证、确定好计划投资30亿元的42个项目建设。启动一批项目。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开发相互补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推进,启动百湖文化广场、新媒体国学动漫制作、鱼皮画及鱼皮饰件加工、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等文化产业项目27个,力争“十二五”末期全部达产见效。引进一批项目。在引进 “新华08”、黑龙江新媒体基地等7个、投资11.6亿元项目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国内大型传媒龙头和文化企业的联系,积极开展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再引进5至1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文化产业项目。储备一批项目。着眼文化发展前沿,以有关部门和企业为主体,论证好民族文化传习中心、古莲文化创意产业园、北方民俗生态文化村等15个文化产业项目。

4.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把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平台,着眼于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努力打造“一体多翼”发展格局。“一体”即黑龙江(大庆)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现有的图书城、大剧院、博物馆,重点发展图书销售、文艺演出、文博展览等产业。20xx年,完成18万平方米规划土地开发,重点推进百湖艺术群落、数码设计大厦、百湖影视基地等项目,完成园区配套服务设施。2015年之前,完成总投资5亿元的百湖文化广场项目。总的目标是通过五年努力,力争把产业园打造成为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接轨、汇聚东北亚文化产业资源、融合国际前卫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多翼”即规划建设更多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谋划建设婚庆文化主题公园、工业遗址雕塑公园、萨尔图会战图书城、肇源古莲文化产业园、肇州青马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以酒吧、茶馆、艺术品经营为主体的休闲娱乐一条街,以古玩收藏、字画装裱、民间工艺生产销售为主的文化商品一条街,逐步形成多元发展、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底,建成六个文化产业园区,更好地发挥承载、孵化和辐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实施。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宣传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新格局,形成人人支持文化建设、人人参与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落实出台相关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已有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落实到位。积极争取、协调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宣传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大庆市委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尽快出台《大庆市公益性演出场次补贴办法》,对专业院团公益性演出按场次给予补贴。建立稳定的文化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地方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坚持重点剧目建设经费财政投入制度、全市性重大公益文化活动经费财政投入制度、社区文化建设经费财政投入制度和对聘用制演员继续实行财政扶持政策,逐年增加图书馆购书和博物馆文物征集的经费,按照国家要求对博物馆免费开放门票收入和运行经费予以财政补贴。制定和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进市、县(区)两级文化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发展和壮大大庆文化发展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激发内在活力,提高服务水平。

(四)积极培养引进人才,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编制实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文化发展、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坚持按需引进的原则,重点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意产业人才。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分期分批培训全市文化业务骨干。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规划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规划

我们将充分发挥××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试点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城市的政策优势,继续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城市转型的主战略,按照兴工强市、区域合作的主题,坚持在合作中发展,在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崛起,着力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
一是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通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挖掘冶金工业、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化工、建材和陶瓷产业、能源工业及花炮等传统产业的潜力,提高其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引导和鼓励企业节能降耗,促进资源更好的保护利用。
本文 二是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把产业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高成长、高效益、高税收、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上来,转移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前景、有效益的产业项目上来,积极培育发展医药、电子、新材料、动漫和光杂烩网伏产业等十大接续替代产业,构筑起多元的产业支撑体系,促进产业层次的全面提升。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服务业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顺应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商贸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内部结构和发展层次,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形成机制灵活、功能完善、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将××市建设成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的文化旅游区和精品“后花园”。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用工业化指导农业发展,用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理念,围绕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这一目标,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十百千”工程和“一村一品”工程,促进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今后,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理念,www.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的发展从“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发展,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学习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措施


学习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措施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措施
根据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我村在学习调研、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在纪律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听取领导班子成员学习调研成果,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出了改进的总体思路,经村党总支认真研究,特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措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按照“富民强村”的战略思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夯实基础、培育支柱、增加群众收入、改善民生不动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全村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新农村。
二、具体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理论武装为根本、以加强党性锻炼为核心、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关键,牢牢把握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坚持苦干实干,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更加注重用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印庄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通过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深入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思路、促进工作的有效措施和领导工作的实际本领,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牢记发展要务,开创富民强村发展思路新局面。发展思路:一是加大引导力度,从群众的思想认识上突破。农民是农业产业发展最直接的主体,离开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好的发展思路都是停留在想法上,要让发展思路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把思路变成行动,有了行动才会变成现实。群众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执行主体,只有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真正把思路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出路;二是加大服务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取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做好产业发展的技术培训、信息资询服务、相关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产业发展优质服务环境;三是加大效益保障扶持力度。效益是农民最关心,最能调动积极性的催化剂,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产业投入成本,降低发展产业的风险系数,真正让群众得实惠,有效益。在政策资金扶持上加大倾斜力度,达到农民利最大化,一方面让群众认识到党总支村委会对产业发展决心,另一方面调动群众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主动性。坚持以效益先行、产业主导、农民主体原则,通过不断的加于探索,积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抢抓发展机遇,缩短政府引导发展到群众主动要发展的拉距过程,努力加快富民发展思路向富民发展出路的转换,最终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3.创新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农村改革一系列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二是建立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行政管理、资源配置、民生保障、环保约束、社会和谐稳定、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反腐倡廉机制,积极探索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干部政绩评价体系,革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三是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继续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的水平。四是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重点工作问责制,形成严密的检查督促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在真抓实干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4.坚持统筹兼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加大科普力度,努力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加强文化室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村党员电教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5、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抓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做起,做到对事业尽心尽力、对工作尽职尽责,躬身为民,当好公仆。建立权力监督运行机制,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时刻筑牢清正廉洁、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在法律和群众的监督下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以勤政服务于民,让人民满意,以廉政取信于民,让人民放心。
学习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措施

士官科学发展观整改措施


士官科学发展观整改措施


士官科学发展观整改措施
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本人按照部队的统一要求,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文章,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体会文章,务求个人学习实效。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以来在认真开展学习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本系统工作实际和个人思想实际,深入查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认真剖析思想、能力、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及时认真改正。
要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观念,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要多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谋福利。廉洁从政、秉公执法、树立良好的形象。
重点问题:一是政治思想上有欠缺,表现为对理想信念认识不足,对宗旨要求理解不深不透,意识观念不强。在思想作风上,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进取不足,创新精神欠缺;二是工作上表现为缺乏大局意识工作主观能动性不强,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自己与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中国教育总网文档( )频道三是在学风上,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抓的不紧,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兴趣不浓,缺乏自主性,不能够自主的去学习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四是作风上表现为存在着作风漂浮,工作干劲不足,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创新精神不够,对问题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够等。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明确个人奋斗目标,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努力进一步提高觉悟,增强党性,解放思想,争创实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答复科学发展观。
整改目标: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深入性和持久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自觉、科学、全面、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争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典范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高和业务能力,并要求自己在平凡岗位上处处起表率作用。应坚持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先进性,力争在单位管理、行风建设、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整改目标:
(一)深化一种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学习实践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文明素质、业务素质,做解放思想的表率。
(二)提高三种能力。进一步加强理论及业务学习,增强班子的驾驭能力;进一步促进班子团队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的能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
主要措施:
1.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学习主线,通过学习使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上有较大的改变,使之更能适应当前生产生活的需要。在身体力行上不断有新进步,在推动工作上不断有新进展。政治理论学习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2. 定期与同事学习讨论敞开思想,联系工作,结合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严肃的、真诚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自己能够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定期与广大群众交换意见,并诚恳的接受广大群众的批评。公布自己的联系电话,设立意见箱,对征求到的群众意见,要及时作出回复。
4.转变作风,积极工作。坚决克服错误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做“三个代表”有效的、科学的实践者,脚踏实地的做好各项工作。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不急功近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每件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树样子,体现人生价值,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争取在本职部队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观规划报告》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