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档案工作计划 > 导航 > 全省档案工作要点

档案工作计划

全省档案工作要点。

听从上级领导对工作内容的指示与安排,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了。规划好工作计划,能够让自己时刻围绕着工作重点进行工作,你是不是也正在寻找值得借鉴的工作计划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全省档案工作要点,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全省档案工作要点

20xx年全省档案工作要点
20xx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二年,也是全面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性一年。全省档案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富民强省、构建和谐湖南”的战略目标,以迎接国家档案局对我省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工作为契机,认真抓好档案法制工作、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科教工作、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和档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全省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
一、档案法制工作
1、抓好档案法规建设。今年是《湖南省档案管理条例》颁布10周年,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学习、宣传、纪念活动;要继续抓好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贯彻实施,各级党政机关(包括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人民团体、政府直属部门及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完成本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工作,并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参照执行的企事业等单位也要按国家和行业要求,编制好本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下半年,国务院将颁布《机关档案工作条例》,这是行政体制改革后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档案工作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
2、建立健全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档案法》赋予的职责,争取行政执法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资格,依法开展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档案行政执法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内部执法机构、执法人员不同岗位职责的执法责任,建立健全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体系,要加强对档案行政执法的监督,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3、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今年,省档案局将重点对20xx年以来主体工程已竣工验收而未进行档案专项验收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全省档案系统的档案安全保管及省直未按要求移交到期档案的单位开展执法检查。市、县两级档案部门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查处。
二、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档案馆舍建设步伐。今年国家档案局将出台《档案馆建设标准》,各地要按照标准抓好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株洲市、花垣县等档案新馆要竣工投入使用,宁远县、邵东县、衡南县、城步县、平江县、江永县、君山区等档案新馆建设要迅速启动,加快建设步伐。国家档案局在启动“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基建补助项目”后,各地要积极做好申报、登记等工作。
2、不断改善档案工作条件。各级各类档案馆、室要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加大现代化设施设备的投入,要配备计算机、照相机、摄像机、复印机,扫描仪、防磁柜、密集架、温湿度控制设备等,为档案人员和利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查阅环境;各单位档案室要做到档案库房、办公室和阅览室三分开。准备新建办公楼的单位要将档案室建设纳入设计规划,确保机关档案工作与机关整体工作同步发展。
三、档案资源建设
1,做好到期档案的接收工作。到期档案移交国家综合档案馆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接收计划,明确专人负责。有档案移交任务的单位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移交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对到期档案进行系统整理、编目和编制移交清单,连同电子版本一并移交进馆。
2、做好特色档案、“三重”档案的征集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主动介入重点工程、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主动收集特色档案、声像档案及当地人文档案。要把特色档案、“三重”档案的征集纳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提前接收范围,制定可行的收集、征集接收计划和标准,逐步建立特色档案资源体系。今年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抓好去冬今春抗冰救灾档案的收集、征集和接收进馆工作。
3、做好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今年,省档案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国有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座谈会,并出台相关文件。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做好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的处置工作。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对国有破产企业的档案要加大接收或寄存的力度,确保国有档案资源不流失、不丢失。
4、不断拓展档案资源建设领域。民生档案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联系民生的帮手,是档案工作新的领域。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对新领域档案工作的指导,把民生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范畴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范畴,把教育、劳动就业与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衣食住行、家庭等方面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档案的建立,作为民生档案工作的重点,认真抓牢抓实。
四、档案监督指导工作
1、抓好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今年国家档案局将召开全国档案馆长会议,各级各类档案馆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来的建设与管理的

全省档案工作要点第2页

经验,积极向国家局推荐;国家档案局将公布《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行业标准,全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要认真贯彻实施;重大建设项目要按照《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抓好登记和档案验收工作,国家、省档案局都将组织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巡回检查;要继续抓好城市社区档案、新农村建设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污染源普查档案、知识产权档案指导工作;家庭建档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档案工作,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太好事。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为家庭建档提供服务,以各种形式主动指导和推动家庭建档工作。
2、开展档案专项检查、工作普查和年检年审工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档案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对属于监督指导的单位每二年至少开展一次工作普查或专项检查,普查的重点是:档案机构、人员情况、档案基础设施情况、档案门类及数量等。档案普查要全面,不能留有死角。专项检查的重点是:档案的收集整理、安全保管、提供利用、现代化管理等业务工作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年检年审及登记要形成工作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各单位、各部门要搞好配合,真实填写有关内容,同时,按要求向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有关年报。
3、加强行业档案工作监督和指导。档案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优势,共同加强对系统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档案监督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经常开展培训、检查评比、工作考察、工作交流等活动,提升系统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
4、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评估活动。今年,继续在
全省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评估活动。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对评估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熟一家,评估一家。各单位要按照湖南省地方标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db43/t263-20xx)的相关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档案规范化管理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
1、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步伐。要按国家档案局有关档案数字化要求,加快馆藏档案数据库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完成馆藏所有档案的文件目录录入工作,建立文件目录数据库;要加快重要全宗档案和查询频率高的档案全文扫描工作,建立全文数据库;要加快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步伐,重点建立本地区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多媒体数据库。机关档案数字化要从电子文件的形成、归档抓起,档案移交时,连同电子版本一并移交。
2、加强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要求,指导辖区内各单位做好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各单位要把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纳入本单位电子政务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建设整体框架,重点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登记、归档等工作环节的管理。年内国家档案局将出台操作性更强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省档案局也将结合我省实际,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积极争取建立本级电子文件中心,要把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列入当地信息化发展规划。
3、充分利用网络、网站搞好服务。档案网站是对外宣传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的窗口,各级各类档案馆要加快档案网站建设步伐。要加强网站功能建设,重点解决网站的检索功能和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要经常充实和调整新的内容,提高网站的点击率;要加强网络服务手段建设,逐步实现由手工服务向网络服务转变,由实体档案服务向电子档案服务转变。
六、档案安全保管工作
1、做好库房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库房是存放档案的场所,全省要彻底消灭有馆无库和危房现象。各级档案库房要按照档案保管“九防”要求,加大保管保护设施设备的投入,使库内档案安全存放。要建立和完善档案安全保管制度和措施,做到有章可循。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工作到人,责任到人,使档案始终处于有序的管理之中。
2、做好档案信息公开、传输的保密工作。各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认真做好档案信息公开、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密工作。要建立信息公开保密相关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要加强信息安全防范技术的研究,建立各种防护墙,解决档案信息公开、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密问题。未向社会公开的档案信息查询,要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3、抓好应付突发事件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总结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期间档案安全保管经验,制定确实可行的档案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问题,随时用得上,处理得当,确保档案万无一失。省档案局今年将对各级档案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指导。
七、档案科教工作
1、抓好档案科研与成果应用推广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紧贴档案工作实际,开展档案科技攻关活动,并做好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上半年,省档案局将开展20xx年度国家局、省局档案科技项目的推荐、审查和评选工作,并完成20xx年度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励项目的推荐与评审工作。
2、加强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规定,严格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的使用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要落实地方财政的经费投入。6月份以前,要会同省财政厅完成20xx年度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补助费的申报工作。今年,国家档案局将对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开展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的自查自纠活动。
3、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教育培训工作,要制定培训计划,要有明确的培训内容,要收到明显的培训效果。省档案局今年将重点围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企业档案管理规范》的学习贯彻及档案裱糊实用技术、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组织专门培训。
八、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1,做好馆藏档案开放和利用工作。档案到了开放期一定要对外开放,要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要按国家标准对开放档案进行认真鉴定,凡是对外开放的档案,都必须是经过鉴定了的档案。要创新开放的途径,采取节假日开放、八小时以外开放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人性化服务。省档案馆从今年五月一日起,节假日为公众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各地还要创新开放的手段,利用网络等载体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利用服务。
2、加强档案信息的深层次开发。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各级档案部门、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围绕中心工作,深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档案特色宣传品,编纂具有影响的出版物、影视作品等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档案编研在弘扬湖湘文化、建设文化大省中的重要作用。
3、开展档案展览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各级各类档案馆要结合馆藏举办综合区情展、中心主题展、专题文化展、地方名人展、档案实物展等,使档案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社会民众的精神圣地,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重要去处。展览既要有长期,也要中期、短期。各单位档案室也要开辟档案陈列室,使之成为干部职工教育的重要窗口。
4、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和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工作。要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使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成为政府信息查阅重要场所,发挥档案部门在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方面的作用。各单位档案室也要积极参与本机关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提供档案信息查询。与此同时,各单位要按照湘办[20xx]19号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已公开现行文件的移送工作。
九、档案队伍建设
1,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加强档案队伍思想建设。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档案工作的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一场“重新认识档案工作”的大讨论,省档案局将作出专门部署。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要把这场大讨论过程视为全省档案系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通过这场大讨论,把全省档案工作者的思想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上来,全省档案系统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在新的起点上达到新的统一。
2、以“迎评争先”为契机,加强档案队伍作风建设。明年国家档案局将对我省档案事业进行综合评估,今年是迎评备战年。全省档案部门要把创建全国先进单位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实。要发扬档案部门的优良传统,以高昂的斗志迎接考评。要保持政令畅通,对省局布置的工作一项一项抓落实,不打折扣。要各尽其职,按责任分解指标完成工作任务。
3、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加强档案队伍组织建设。各级、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机构,加强档案组织建设,健全档案工作网络。档案学会是开展档案工作的助手,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学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会在档案学术研究、档案业务咨询等方面的作用。档案协作组是档案工作网络的组成部分,是档案部门很好的帮手。各级档案部门要从本地区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协作组织,引导协作组开展有利于档案工作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协作组工作联络、工作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参加活动,多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fwR816.coM精选阅读

全省旅游工作要点


20xx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开发旅游消费市场、旅游资本市场、旅游人才市场,构建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人才、旅游信息化三大高地,夯实旅游强省建设基础,为全省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做出积极贡献。

奋斗目标是:全省接待国内游客3.3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350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5%和15%;旅游总收入2900亿元,同比增长19%。

一、立足全局,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

(一)积极融入全省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争取省委、省政府上半年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争取省人大支持下半年完成《山东省旅游条例》修订工作,从立法和政策层面确立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借助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将旅游业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重点支持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水城联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以打造温带滨海旅游连绵带为目标,全面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规划》,重点开发滨海度假酒店集群,力争年内开工一到两个重点项目。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选择一处较大岛屿或宜于封闭的半岛,争取享受国家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有关政策。利用国家准许外国籍邮轮在华多点停靠政策,加快半岛邮轮码头建设,着力构建青岛、烟台、威海三大停靠港,逐步将青岛港打造成邮轮母港。

(二)高质量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始终把旅游大项目建设作为旅游发展的重点。三季度召开第三次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现场会,重点推动改造提升一批传统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一批休闲度假高端旅游项目,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力争全年新增4a级以上旅游景区15个,完成旅游投资1000亿元。推动泰山、“三孔”、蓬莱阁、刘公岛、崂山、南山等著名景区,配套开发演艺、餐饮、住宿、购物项目,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抓住国家扶持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机遇,加快发展以沂蒙老区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加大旅游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推出一批市场潜力大的重点项目和创意,参加国际性、区域性重大经贸、旅游招商活动。抓好省委、省政府去年在香港、日本、韩国举办的大型招商会签约旅游项目的跟踪落实。发挥《全省重点旅游项目进度数据库》的作用,对在建、拟建、签约重点旅游项目进展情况实行月调度和动态管理。进一步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引进国外著名旅游规划咨询公司进入山东旅游规划市场,与国内、省内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共同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和重要旅游城市、跨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省重大旅游项目专家评审制度。与省相关部门合作,研究制订《新文化旅游遗产标准》,引导重点旅游项目强化文化支撑,精细施工,高效管理,培育“遗产型”旅游项目。

(三)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参与三次产业结构性调整,着力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精品培育成旅游产品。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共同开发产品、培育市场、完善保障机制,引导旅游消费。围绕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加强与文化部门合作,探索建立部门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培育文化节庆、旅游演艺以及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

(四)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继续实施旅游大企业培育工程,全省重点培育10个左右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选择一批规模实力较大的旅游企业集团,如山东银座旅游集团、烟台南山旅游集团、青岛城投旅游集团、山东蓝海酒店集团等,支持其开展跨地区、跨行业战略重组。支持山东黄金集团、鲁信集团、青啤集团、烟台张裕集团、潍坊景芝酒业集团、德州皇明集团等,将旅游板块做大做强。支持鲁商集团利用其商业网点和销售平台,进行食、住、游、购、娱旅游要素一体化开发试点。打破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整合资源,组建一批以旅游为主业的综合性旅游大企业集团。

二、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产业

(五)推动各级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升级。以“五级联动创优工程”为抓手,一是在县级以下重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利用中央和省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强旅游项目、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县域旅游服务功能;引导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突出生态、乡村、民俗特色,完善旅游要素,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力争全年新增3—5个旅游强县、30个旅游强乡镇、50个旅游特色村。二是对照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条件,指导全省35个优秀旅游城市严格按照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标准修订城市旅游规划,重点加强城市旅游集散、咨询、救援、自驾车营地体系,城市特色街区、城市美化亮化和夜生活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城市旅游功能和旅游要素的聚集度,加快从“旅游城市”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转变。三是引导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泰安、济宁曲阜全省首批6个优秀旅游城市,学习借鉴杭州、大连、成都创建最佳旅游城市试点市的经验,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文化景观以及城市发展水平,高水平规划筹划,开展最佳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重点培育在国内外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项目,加强对唯一性、代表性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多语种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游客和市民的满意度。下半年,省旅游局组织国内外专家对启动创“最佳”的城市进行评估检查,择优向国家旅游局推荐,打造二至三个国际知名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

(六)开展“旅游质量提升年”活动。将20xx年确定为“好客山东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出台《好客山东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加快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一整套涵盖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安全管理的旅游标准体系。深入宣传推广《好客山东旅游服务标准》,在全省服务业行业组织开展“好客山东”服务竞赛活动,评选出“好客服务”100名金质奖、1000名银质奖、10000名铜质奖,营造人人代表“好客山东”、处处体现“好客山东”的社会氛围,履行“好客山东”的庄严承诺。把《好客山东旅游服务标准》落实情况纳入对优秀旅游目的地、省级旅游强县、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以及星级饭店、a级景区、a级旅行社的创建标准和复核、暗访内容。以贯彻《旅行社条例》和《实施细则》为契机,加大对旅行社的管理,严肃查处超范围经营、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运用市场机制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扶强扶优、优胜劣汰的旅行社管理机制。严格对外省旅行社驻鲁办事处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全面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开展诚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健全完善旅游目的地环境评价体系,组织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定期发布《山东省旅游质量公报》。

(七)加强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正式启用旅游卫星帐户统计体系,建立山东旅游资源数据库。发挥信息化在提升服务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旅游数字化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省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各旅游企业的省级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功能,畅通投诉渠道。加快推进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的数字化建设,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以及3a级以上旅行社要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推广旅游品质保障系统。整合各类旅游“一卡通”,推广使用“好客山东旅游卡”,完善提升功能,形成全省统一,集旅游咨询、城市交通、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于一身的便民利民惠民“旅游一卡通”。

(八)认真落实全国旅游减排规划。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广泛引入低碳发展模式,鼓励支持各类旅游企业广泛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突出抓好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的节能减排。争取国家旅游局支持,依托德州皇明集团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制订国家星级旅游饭店节能标准,力争全省旅游饭店、旅游景区节水节电量每年同比下降5%,提前一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的目标。大力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理性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三、转变市场营销方式,培育旅游消费热点

(九)将“联合推介、捆绑营销”的重点由推介形象为主向推介形象、营销产品并重转变。围绕打造“好客山东”旅游产品品牌体系,强化全行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意识,区分不同市场需求,加大产品开发营销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涉旅企业参与的原则,形成产品开发营销的工作机制和政策引导机制,加快实现从以资源换市场向资源换市场、市场换市场“双轮驱动”的转变,即依托9400万人口庞大的省内旅游市场,与友好城市、主要客源地、区域旅游合作伙伴等建立市场互换机制,互为客源、互为市场、互利共赢。各市要重点面向国内市场,通过区域旅游合作,推出地方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旅游产品。省旅游局重点与港中旅、中青旅、上海春秋国旅、康辉国旅、携程等战略合作单位以及境外大旅行商合作,面向日韩、俄罗斯、东南亚、港澳台等主要入境旅游市场,组织引导旅游企业开发推出一批历史文化、滨海度假旅游产品。与北京、上海、广州等欧美远程游客中转站城市合作,推出一批对接连线的旅游产品,间接吸引欧美远程游客。全省重点培育“观世博、游山东”和“好客山东贺年会”两大产品。“观世博、游山东”要以“唱响好客山东、喜迎世博宾朋”为主题,以文化旅游和滨海生态旅游为重点,整合全省重点旅游景区、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以及鲁菜资源,扩大影响面,增强吸引力。在办好首届“贺年会”的基础上,7月份启动“贺年会”筹备工作,提前动手,创新策划,丰富内容,科学安排,办一届高水平的“贺年会”。

(十)将市场开发与培育旅游消费结合起来,促进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协调发展。加大对发展旅游消费重大意义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发展旅游消费重要性的认识。继续组织开展“山东人游山东”活动,与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教育等部门合作,推动开展职工带薪休假旅游、修学旅游、老年旅游以及家庭旅游。与省邮政公司合作,实施“旅游下乡工程”,发挥城市带动农村、旅游带动农业的作用,实现城乡旅游市场的互动。出台《山东省全民旅游休闲纲要》,进一步完善旅游惠民措施,扩大出游规模,提高出游率,培育城乡居民新的生活方式。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开展“全国百城游山东”活动,重点开发环渤海、长三角市场,拓展珠三角、中原、东北、西北市场。把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开发作为扩大旅游消费新的增长点,培育一批山东著名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品牌,创建旅游商品营销联盟,推进联销经营。紧紧抓住世界经济普遍回暖、入境旅游市场日趋活跃的机遇,大力开发入境旅游市场。对日韩、港澳台、东南亚等近距离入境旅游市场,实行“以出境游促入境游”,建立客源互动机制,促进主要入境旅游市场实现较快增长。进一步完善入境旅游奖励政策,调动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开发入境旅游市场的积极性。将出境旅游纳入统计考核指标。

(十一)创新鲁菜,发展文化主题酒店,培植旅游消费新的热点。以“贺年会”为平台,实施鲁菜振兴规划,扩大鲁菜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餐饮在旅游要素构成中的市场份额。争取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鲁菜创新发展的意见》,重点支持鲁菜创新和人才培养。按照养生、绿色的原则,加快鲁菜标准化建设。在星级饭店、旅游餐馆,以及纳入“鲁菜馆”管理的社会餐馆等,全面推广鲁菜,支持涉旅饭店、餐馆等培育1—2个特色鲁菜菜品。着力培育以鲁菜为主体的“贺年宴”品牌,将“贺年宴”打造成弘扬鲁菜文化、培育创新型鲁菜人才的重要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饭店品牌,支持鼓励发展形象鲜明、有齐鲁文化特色的主题文化酒店。将“山东客栈”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主题酒店。

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和旅游部门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十二)全面推进职业化导游团队建设。严格职业化导游团队的准入。对职业化导游团队导游实行分级管理,推荐一批高素质的职业化导游,参加接待国家级、省级、市级不同层次的重大政务接待活动。对在岗并经过考核合格的职业化导游员给予一定的政府津贴,并享受不同的出国考察、奖励、免费培训政策。实行动态化管理,对不符合职业化导游团队条件的导游实行退出机制。支持泰山、三孔、蓬莱阁等著名景区开展聘请退休老教师、老专家等从事高层次导游服务工作试点。

(十三)加大旅游人才选拔培训力度。组织鲁菜研究所、山东旅游项目策划中心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高管人才。上半年省市旅游部门、旅游企业联合,举办大型山东旅游人才招聘会,聚合各类人才参与我省旅游建设。以服务全省旅游发展为基点,充分发挥山东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在旅游培训、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山东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培育成全省旅游人才培训的主渠道。鼓励和组织有关高校与专家开展山东旅游的重大课题研究。支持省内高校重点旅游学科建设。进一步健全省、市、县、旅游企业四级培训体系,加大对旅游培训的投入,提高培训层次和质量。

(十四)加强旅游部门执政能力建设。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推动市县旅游部门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创造性地落实“三定方案”,全面提高旅游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强旅游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省旅游专家委员会在旅游创意、项目策划、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作用。继续举办“旅游创新奖”,用好“旅游局长博客群”,广泛吸纳网友的意见建议。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旅游行业协会建设,更加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调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级旅游部门要结合“文明机关”创建工作,大力弘扬“热情好客、认真办事、创新务实、勇于奉献”精神,培育“好客山东”机关文化,率先成为“好客山东”的践行者。

全省卫生工作计划要点


全省卫生工作计划要点

文章标题:20xx年全省卫生工作计划要点
20xx年全省卫生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健康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着力解决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一、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
全面完成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任务,着力改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业务用房条件。切实加强对卫生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工作体系。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人员培训和演练。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报告和指挥及决策体系的建设。依法及时准确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组织实施化学中毒、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建立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联防联控。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新发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工作和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遏制艾滋病的扩散。做好SARS、鼠疫、霍乱、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监测和督导检查,落实防控措施。加强计划免疫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做好乙肝、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继续做好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麻风病等重点地方病的监测、病情调查和防治工作。加强慢性疾病防治,开展精神卫生工作。
二、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步伐。抓好新增试点县(市、区)的启动工作,指导新增试点县顺利启动、稳步发展。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抓好非中央和省补助市(区)的试点工作。要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体农村居民。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不断完善各试点县(市、区)补偿方案,引导参合农民充分利用基层卫生服务资源。健全合作医疗管理和经办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加强人员培训,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为龙头,重点抓好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落实好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待遇和乡村医生补助,使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部供给覆盖全省乡镇。积极开展乡村两级卫生人员的培训和学历教育,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加大乡镇卫生院改革及乡村一体化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实施第三周期“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充实支援形式和内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三、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精神,认真实施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落实社区公共卫生补助和卫生服务价格优惠政策,促进卫生人才向社区流动,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工作队伍。继续做好社区卫生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转岗培训工作,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好地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面,将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加强社区卫生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制度。配合做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
四、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完善医院考核机制,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探索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制定医院质控标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临床技术应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执业能力。进一步加强采供血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和输血安全。重视护理工作,做好全省护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实施工作。严格医护人员执业资质准入管理。完善紧急医疗救援联动网络建设,提升应急反应和救治能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防各类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切实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
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探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省级医疗机构济困病床制度,加强运行监管,指导市、县两级全面设立济困病床,为贫困农民、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优惠服务,使床位补贴翻番、建立济困病床制度覆盖省市县公立性医

全省卫生工作计划要点第2页

院。继续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范医疗服务项目,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改革,增强发展的生机和活力。配合药监部门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药品购销体制改革,推广适宜医疗技术和安全、低价、有效药品。
着力构建卫生行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纠风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卫生行业商业贿赂,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和收受“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改进和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推行行贿企业“黑名单”制度。
五、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强爱国卫生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落实村级妇幼卫生工作人员报酬,建立省级妇幼卫生专家指导组,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加强项目督导,落实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的发放,继续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加强妇幼卫生合作、儿童肺炎防治等项目管理。加强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产科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继续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加强儿童营养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规范托儿所、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除“四害”活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以改水改厕为重点,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县城、乡镇、村、社区、单位活动,推动各项卫生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发展。继续贯彻《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范纲要(20xx?20xx)》,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六、继续推进卫生法制建设,加强卫生执法监督
加强医疗卫生法制建设,开展“标准”卫生监督所达标活动。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开展卫生法制宣传培训工作,积极推进卫生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医疗机构、进农村、进学校工作。严格卫生监督队伍管理,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法律素质和专业素质。建立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卫生监督稽查,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争取国家投资,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加快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设,改善卫生监督机构基础条件,完善执法保障措施。
强化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推进实验室质量认证工作。以医疗服务监督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监督检查。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大对采供血机构的经常性监督执法力度,保证群众就医和血液安全。加强食品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深入开展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加强职业和放射卫生防护监督工作,加大对生活饮用水及重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检查,全面提高卫生监督力度和执法水平。会同有关部门整顿医疗广告市场,坚决打击违法医疗广告,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七、贯彻科教兴医战略,做好卫生科教和人才工作
实施科教兴医、人才强卫战略。落实社区卫生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做好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加强卫生管理干部培训,提高卫生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大农村卫生机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力度。加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加大对重大科研的全程管理和指导工作。继续做好甘肃医学科技奖的组织评审和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的推荐工作。重视实验生物安全管理,强化各项安全措施。指导厅属学(协)会做好各项工作,安排部分学(协)会进行换届改选工作。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卫生人事制度改革。要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努力提高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深化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合同制、公开招聘制和竞争上岗制。做好全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不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卫生行业工资改革方案,完善卫生事业单位的分配机制。
八、完善中医药服务功能,促进中医药全面发展
加大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解决中医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推进乡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业务发展,积极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和评估验收工作,继续进行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制定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划,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好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加速中医药队伍知识和技术更新。组织实施年度中医药科研立项和评奖工作,加强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建设,为中医药科研提供便利条件。召开全省民族医药工作会议,推动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完善中医监测功能。
九、进一步加强国际卫生交流合作
积极开展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做好援外医疗工作。积极争取国际合作项目和资金,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加强赴外医学培训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落实对有关国际条约和项目的承诺,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我省活动的管理。贯彻中非论坛精神,做好我省援助马达加斯加医疗队工作,进一步改善援外医疗队员的生活待遇。

《20xx年全省卫生工作计划要点》来源于网,欢迎阅读20xx年全省卫生工作计划要点。


全省机构编制工作要点


全省机构编制工作要点

文章标题:20xx年全省机构编制工作要点
20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机构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中央编办的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不断创新,进一步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体制建设,努力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一、研究“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
1、根据“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和中央编办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我省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历次机构改革的经验和做法,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框架、近期任务和实施步骤。
2、继续学习落实《中央编办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的若干意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认真研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领导和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重点是完善煤矿安全监察和行业管理,区域协调发展、环境监管、土地督察、公用事业管理、食品安全体制,以公安消防为主体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等。研究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群众团体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问题。[本文转载自网-]
二、积极做好行政体制改革和其他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
3、根据中央精神,认真做好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规范各类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等工作。
4、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依法界定省、市、县三级政府和政府组成部门的事权和职责。
5、根据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研究文化体制改革中涉及的管理体制、职能转变、编制调整等问题。
6、继续做好司法、粮食流通、畜牧兽医管理、水资源管理、勘查设计等体制改革中的相关工作。继续做好企业所办中小学、医院划归当地管理的相关工作。
7、积极配合做好国务院在我省开展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
8、继续加强对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指导,着重推进和总结城市管理、农业综合执法和文化市场管理执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继续推进。
三、继续搞好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对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力度
9、研究提出推进全省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配合农村税费改革,研究提出我省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的工作思路和意见。
10、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指导各试点市、县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掌握工作动态,总结试点经验。建立省编办试点县联系点,对试点工作进行重点帮助指导,围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对策。力争年内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提出指导面上工作的意见。
11、在《机构编制信息》上开辟“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专栏”,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全省各试点市、县乡镇机构改革的情况和做法,及时向中央编办报告全省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四、继续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研究和试点工作
12、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省事业单位的调研,摸清底数,完善各级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基础数据;对县级所属事业单位认真进行清理整顿;根据各类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模拟分类,为实施分类改革做好准备;对条件成熟的事业单位,可先行改革。
13、待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出台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对《山西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意见》(讨论稿)和《省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本文转载自网-]
14、继续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继续加强对全省确定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市、县和部门工作的调研,深入了解试点情况,认真总结试点中有代表性和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
五、加快推进机构编制法制化进程,严格机构编制监督管理
15、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做好《山西省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修改工作,为中央编办制定相关法规提供建议参考。
16、进一步加

全省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第2页

强机构编制管理和基础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中央编办《关于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中编密发[20xx]6号)精神,进一步做好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管理,确保我省5年内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加强各市、县机构编制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成果的交流,积极推行编制实名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深入探索建立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相互配合的约束机制,进一步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方式方法。
17、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继续开展机构编制的督促检查。进一步做好“12310”举报电话的受理工作,研究全省贯彻中央编办“五不准”的实施意见,并对各地遵守机构编制管理“五不准”的情况进行督查。继续联合纪检、组织、财政等相关部门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18、搞好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对机构编制工作的认识水平,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为做好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抓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
19、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实施工作。以加强监督管理为中心,继续推进全省网上登记试点工作,扩大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范围,提高网上登记的质量和水平。
七、做好《公务员法》实施涉及的编制工作
20、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认真研究公务员登记涉及的机构编制事项,摸清底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八、切实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及编制队伍建设
2l、继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各项工作提供政治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22、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完善工作制度,转变工作态度,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3、继续加强学习。坚持学习制度,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和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24、继续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调研任务,严格落实调查研究计划。
25、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充实、维护好全省机构编制信息网站,进一步提高宽带网、局域网的使用效率,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26、继续关注全省县级机构编制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机构编制部门把握政策、协调处理机构编制事务的能力。

《20xx年全省机构编制工作要点》来源于网,欢迎阅读20xx年全省机构编制工作要点。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全省档案工作要点》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档案工作计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