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应急预案方案 > 导航 > 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方案

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为了更好的完善工作,此时我们应该将接下来的工作整合成一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就是自己对于工作想要达成的效果进行可视化安排怎么才可以写出一篇好的工作计划呢?或许"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迅速、有序、高效实施紧急救助,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原则。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行政区域内的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灾民的转移安置和衣、食、住、医等基本生活救助。

(四)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减少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为主的灾害救助应急管理体制。

二、自然灾害级别划分

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模大小、危害程度、损失情况,灾情分为特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

(一)一次灾害过程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特大自然灾害:

1.农作物绝收面积3千公顷以上;

2.倒塌、损毁房屋1000间以上;

3.因灾死亡10人以上;

4.因灾紧急转移安置200人以上;

5.在我市发生7级以上地震;

6.一次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5千万以上。

(二)一次灾害过程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重大自然灾害:

1.农作物绝收面积1-3千公顷;

2.倒塌、损毁房屋500间以上1000间以下;

3.因灾死亡5人以上10人以下;

4.因灾紧急转移安置100以上200人以下;

5.在我市发生6.5-6.9级以上地震;

6.一次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3-5千万。

(三)一次灾害过程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较大自然灾害:

1.农作物绝收面积0.5-1千公顷;

2.倒塌、损毁房屋500间以下;

3.因灾死亡1人以上5人以下;

4.因灾紧急转移安置50人以上100人以下;

5.在我市发生6.0-6.4级以上地震;

6.一次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2-3千万。

(四)未达到以上划分标准的均为一般自然灾害。

以上级别划分针对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如遇其它应急救助事项,按区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三、启动条件

在xx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大和重大级别的自然灾害时,启动本预案;对于条件落后、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地区,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区民政局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区自然灾害的救助应急工作;区政府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

(一)指挥部

指挥部由分管副区长任总指挥,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区民政局局长任副总指挥。主要职责为:

1.组织、领导全区自灾害救助应急工作;

2.制定和部署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措施;

3.落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人、财、物;

4.管理下一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

5.根据灾害发展情况派出现场领导小组,实施靠前指挥;

6.决定请求省、市支援;

7.研究解决有关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的重大问题。

(二)指挥部办公室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区民政局局长任主任,分管局长任副主任。办公室为指挥部日常事务机构。主要职责为:

1.传达落实指挥部工作指令;

2.收集、掌握、上报、发布灾情信息;

3.制定自然灾害救助具体方案;

4.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

5.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指挥部成员单位及职责

公安xx分局:负责指导灾区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灾区治安稳定、交通有序。

区人武部:协调驻军并发动受灾地区民兵预备役官兵参加抢险救灾、安抚转移灾民,帮助群众开展灾后重建,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应付和处置突发事件,消除各种灾害后果。

区红十字会:负责接收国内外其他红十字会对口捐助物资和资金,参加灾区伤病人员救治。

区财政局:负责救灾资金预算、审核、拨付;落实救灾款列支,增加救灾投入,保证救灾经费及时下拨。

区发改局:负责灾害救助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加强民政部门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安排重大救灾基建项目,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项目建设资金。

区民政局:负责组织协调灾害救助、灾情核查工作,申请、管理、分配救灾款物;组织紧急转移安置灾民,接收社会救灾捐赠,筹集、储备、调拨救灾物资,安排灾区民房倒塌恢复重建和灾民基本生活;完善救灾捐助工作应急预案,规范救灾捐赠活动的组织发动、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会公示、表彰等工作;经常性组织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宣传普及自然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常识,提高公民灾害应急能力和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会同国土、地震、水务等有关部门规划建设灾区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场所。

区商务局:负责灾区日常生活用品市场运行和供求形势监控,协调救灾应急和灾后恢复日常生活用品组织供应。

区水务局:负责全区防汛抗旱水情和旱情测报分析,洪涝、干旱灾害灾情评估上报和灾后水利设施修复工作。

区农委:负责全区动植物有害生物疫情监测、灾情评估和上报以及动植物疫情防治;组织灾民生产自救、灾后农业恢复和生产发展。

区林业局:负责全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组织实施森林火灾的预防、森林火灾灾害评估、损失统计和上报工作。

区卫计局:负责组织卫生力量抢救伤病员,对重大疫情实施紧急处理,预防控制疫情和疾病发生蔓延;保证灾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

区交通局:负责提供灾民转移交通工具;抢修公路交通设施和被毁坏公路,确保运送抢险人员、灾民转移、救灾物资道路畅通。

区住建局: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勘察设计、抗灾设防、房屋建筑、恢复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及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等工作。

区教育局:负责转移受灾学校,做好灾后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灾后校舍恢复重建,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区物价局:负责灾区市场价格监测、管理和检查,防止哄抬物价,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区防震减灾局:负责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组织地震灾害评估和上报工作。

国土xx分局:负责会同建管、水务、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做好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和上报工作。

工商xx分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负责灾民外出务工、经商、多种经营等经济活动及有关税费减免工作。

区粮食局:负责救灾粮组织、调拨、供应工作。

区新闻中心:负责救灾工作宣传报道。

五、灾害预警和灾情报告

(一)灾害预警。水务、防震减灾、国土等负责灾害监测的部门根据职责权限,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原则,及时发出预警,预测灾害对特定区域内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损失程序,为领导决策和启动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灾情报告。发生特大或重大自然灾害后,灾害发生地应当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2小时内向区政府报告,并同时上报市政府和省政府;发生较大自然灾害时,灾害发生地应立即向区政府报告。

在重大自然灾害稳定之前,区民政局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区民政局每天9时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小时的灾情向市民政局上报。

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救灾工作措施、灾区存在的困难和需求。

负责报告突发性自然灾害灾情的机构有:区民政、水务、防震减灾、国土等部门和受灾的乡街。

六、应急响应措施

xx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原则,根据自然灾害灾情四个级别的划分,确定相应级别的救助应急响应措施。

(一)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措施

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时,区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指挥系统,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前期处置工作,并向市政府报告灾情;及时派出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赶赴灾区,建立灾害救助前方指挥部,核实灾情,组织灾害救助应急工作;根据灾区所需的救助物资,协调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紧急调集或征集物资、交通工具等;紧急转移受困灾民,妥善安置无家可归人员,提供临时安全住所和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救灾捐赠活动;请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相邻县区的紧急救助、支援。

(二)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措施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区政府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启动本级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救助应急指挥系统,部署自然灾害应急和救助工作,并向市政府报告灾情。指挥部或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核实灾情;召集有关单位和专家会商灾情,制定灾害救助应急方案;协调指挥部成员单位紧急调集和征集灾害救助物资、交通工具等;组织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和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积极向市政府申请并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救灾捐助活动。

(三)较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措施

发生较大自然灾害时,灾害发生地乡街立即启动本级相关应急预案,开展灾害救助工作,并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区政府接到乡街或灾害主管部门的报告时,立即启动区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同时向市政府和市民政局报告灾情。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做好灾害救助应急工作,根据灾区实际情况,组织调集灾害救助应急物资,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的群众提供临时住所和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社会各界开展救灾捐助工作。必要时,可请求市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区政府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

(四)一般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措施

发生一般自然灾害时,区政府视灾害损失程度确定是否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灾害救助应急指挥系统,部署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及时核实并上报灾情;根据灾害发生发展情况,组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及时下拨救灾资金,为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和衣被、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必要时,区民政局可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受灾地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

(五)应急响应措施的批准实施

特大、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由区长批准实施ⅠⅡ级应急响应措施;较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由分管副区长批准实施Ⅲ级应急响应措施;一般自然灾害发生时,由区民政局长批准实施Ⅳ级应急响应措施。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后,经应急响应措施批准实施人批准后终止应急响应工作。

七、应急救助保障

(一)资金保障

1.区财政局做好区级救灾资金预算,并根据灾情程度合理安排、及时拨付救灾资金。

2.区、乡街两级政府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

3.救灾资金预算不足时,区财政安排预备费重点用于灾区群众生活救助。

4.区民政局、区财政局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补助。

(二)物质保障

1.在区发改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供应管理机构的统一安排下,区民政局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逐步建立多部门、分级别、分类别的救灾物资储备机制,储备救灾应急必备物资。

2.区民政建立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物资生产厂家名录,必要时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紧急采购、调拨、运输制度。

(三)通信与信息保障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完善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实现省、市、区和各部门之间的灾害灾情信息共享。

八、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灾情稳定后,灾害发生地乡街应尽快制定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方案,救助与恢复重建工作要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

(一)灾后救助。区民政局对确实需要政府救济的缺粮缺钱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发放《灾民救助卡》,凭卡领取救济粮和救济金;对有偿还能力但暂时无钱购粮且缺粮面较大的重灾区,由政府担保,实行开仓借粮;对缺衣少被的,通过社会捐赠和政府救济等多种渠道帮助解决。鼓励灾区群众开展亲邻之间互助互济活动,鼓励和组织灾区群众外出务工、生产自救。

(二)恢复重建。灾害发生地乡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恢复重建规划、重建进度、资金支持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有关部门要制定和落实重建优惠政策,简化手续,依法减免税费,平抑物价,确保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九、附则

(一)特大和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结束后,指挥部要适时对救助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在救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区政府进行表彰;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乡街要根据当地的灾害特点,制定本地区的救灾工作应急预案,并报区民政局备案。

(三)本预案由区民政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Fwr816.Com推荐阅读

小学防地质灾害工作应急预案范文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学校工作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学校财产以及师生生命安全,以及学校的稳定、发展等。因此,我校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作应急预案。

一、高度重视,明确防地质灾害工作的意义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关系到一方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学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为此。每一位教职员工,特别是学校行政,应时时刻刻装着防地质灾害工作,具有强烈的防地质灾害意识,将防地质灾害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做到长抓不懈,一抓到底。树立起防地质灾害责任重于泰山的防地质灾害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领导,成立各应急小组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通力合作,将防地质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防地质灾害指挥小组:

由组长,为成员。负责整个防地质灾害灾害的抢险工作,并迅速向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2、抢险疏散小组:

由任组长,为成员。具体负责发生暴风雨等防地质灾害时的人员疏散,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财产抢救等工作,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疏散地为火车站前的空旷地带。

3、后勤保障小组:

由组长,为成员 。具体负责整个抢险工作的物资经费的准备工作,从物资和经济上保证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增强意思、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学校发生防地质灾害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全体教职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必须树立防地质灾害工作责任重大的意识。

1、定期检查:

学校应在每年的五至十月期间的每个月特别是暴风雨季节对学校内的房屋、校舍、围墙、用点设备设施、排洪通道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消除防地质灾害可能带来得隐患。

2、积极抢险:

一旦发生防地质灾害时,各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迅速赶到学校,隐的时间上的主动在抢险中,首先抢险小组应及时迅速有效的疏散有危险的人员,特别是学生。同时,在保证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财产抢救,禁令减少财产损失。

3、及时上报:

一旦发生防地质灾害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汇报,争取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总之,在防地质灾害,在防地质灾害工作中,全体教职工不能有丝毫的麻痹,要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牢固树立责任重与泰山的意识,增强防地质灾害意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附:20xx年防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区气象灾害防御计划


区气象灾害防御计划

**地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全市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时空分布不均、强度大、损失大等特点。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进一步完善我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国家、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作用,依靠科技支撑和法律保障,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趋利避害。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以预防为主,防抗结合,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非工程措施作用,实现综合防御。

3.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区分轻重缓急,逐步完善灾害防御体系。

4.坚持依法防灾、科学应对。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与其他相关规划衔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气象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合理制定灾害防御方案,科学组织实施。

(三)规划目标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一批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在全社会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整体提升我区气象灾害防御现代化水平,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到2020年,实现重大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95%以上,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主要气象灾害防御

(一)暴雨灾害

1.防御重点。暴雨灾害是我区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一年多次发生,暴雨发生时,主要造成江河湖库洪水、城乡内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洪水的重点防范区域为长江、中小河流、湖泊和水库;内涝的重点防范区域为城镇和低洼农田;山洪的重点防范区域为我区东北部山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域为地质灾害易灾区及施工引起的临时易灾区。

2.防御措施。做好暴雨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加强长江、中小河流、湖泊及水库致洪暴雨的监测预警;开展内涝风险预警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警;建立气象、水务、农业、国土规划等部门联合防御工作机制,提高暴雨灾害防御能力。

(二)雾霾灾害

1.防御重点。雾霾是我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气象灾害,全年四季都有发生。雾霾发生时,大气中颗粒物明显增加,能见度降低,造成机场关闭,航运停航,交通事故增多,空气污染加重,疾病增多,供电线路故障等后果。雾霾灾害的防御范围为全区所有行政区域。城镇人口密度大,是交通运输中心,为重点防范区域。

2.防御措施。做好雾霾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向公众发布雾霾灾害实况、影响范围、灾害发展趋势及持续情况等信息;及时采取控制颗粒物排放和人工增雨等应急处置措施;开展雾霾预警模式研究和灾害风险评估,为雾霾治理提供依据,气象、环保、交通运输、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建立联防工作机制,有效应对雾霾灾害。

(三)干旱灾害

1.防御重点。干旱主要发生在梅雨结束后的伏、秋季节,尤其是在“三伏期”,我区在强大、稳定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长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秋收作物又正处在生长旺盛需水较多时期,受干旱的影响更显严重。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减产、树木枯死、渔业亏损、发电量减少和航运受阻等。干旱灾害的重点防范区域为全区农村地区。

2.防御措施。实现工程性与非工程性措施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抗旱减灾体系,切实防御全区农村地区大面积干旱、严重的季节性干旱。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干旱联防机制,合理设置流域气象、水文监测网,及时获取雨量、水文信息,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干旱灾害预警机制,开展干旱监测预报,建立重要河流、湖泊、水库的雨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干旱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对干旱状况进行评估,适时开展人工增雨等应急措施,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科学调度水源。

(四)高温灾害

1.防御重点。高温灾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月份。受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高温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带来的危害更加广泛。高温将使中暑、紫外线灼伤等疾病人数急剧增加,户外作业停工,农作物受害,用电量猛增。高温灾害的防御范围为全区所有行政区域;因受热岛效应影响,城镇是高温灾害防御的重点区域。

2.防御措施。开展夏季高温灾害精细化监测预报,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高温灾害预警信息;建立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采取防暑降温应对措施,做好供电、供水、防暑医药用品和物资供应准备;开展城市高温灾害风险评估,向有关部门提供气象数据和参数,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风道建设,削减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依据。

(五)低温冻害

1.防御重点。低温冻害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低温冻害造成道路、电线结冰、供水管道破裂及农作物受损等后果。道路结冰引起交通事故增多、交通瘫痪,重点防范区域为全区城乡道路和桥梁;电线结冰造成输变电线路断裂,供水管道破裂,重点防范区域为全区各输变电线路和供水管网;对农作物影响的重点防范区域是全区农村地区。

2.防御措施。建立交通、电力、供水、农业等专业专项气象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发展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和预警服务,实现部门间、行业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以及灾害协同防御;开展交通干线、重点输变电线路沿线以及农作物种植园区精细化低温冻害风险评估,建立低温冻害防御设计标准;开展交通干线和重点输变电线路沿线以及农作物种植园区工程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合理规划布局,科学防灾避灾。

(六)雷电灾害

1.防御重点。雷电灾害是我区出现频次最高的灾害,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雷电主要对通信设备、电子设备、网络设备、信息设备、供电设备、供电线路、石油化工设施、高层建(构)筑物、高大物体、飞行器及群众人身安全造成危害。雷电灾害的防御范围为全区所有行政区域。城镇建筑密度大,各类设施集中,人口密集,受雷电灾害影响较大;农村地区由于防雷设施薄弱为雷电危及生命安全的高发区。

2.防御措施。在全区范围内合理布设闪电定位探测站网和大气电场监测网,加强雷电监测预警发布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保障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到达各级部门、企业、学校,进村入户;完善雷电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做好防雷装置设计技术性评价及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加强雷电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确保生命安全,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

(七)大风灾害

1.防御重点。大风灾害主要由寒潮和强对流天气造成,大多出现在春季,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大风灾害常伴有雷暴、冰雹、飑线、龙卷风等发生。大风灾害常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高空作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高层建筑、铁路运输、航运、农业破坏性较大。大风灾害的防御范围为全区所有行政区域。城镇主要防范各类基础设施、施工工地、户外广告牌和长江航运;农村地区主要防范农业大棚设施。

2.防御措施。加强大风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部门间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及时向高层建筑、电力、通信、农业、铁路、水上运输等部门和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供防范措施建议;开展大风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大风风险区划,修订基础设施和户外设施抗风标准,为建(构)筑物建设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开展现有基础设施和户外设施抗风能力普查,加固和改造现有设施,避免或减轻灾害影响。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逐步完善全区主要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网络系统,建设综合观测、数据处理、信息共享、预报预测为一体的气象业务系统,形成统一业务、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气象灾害预警平台。在现有气象监测网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增加观测种类,更新监测设备,建设功能完善的监测系统;加强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研究,加强预警预报模型、模式和高新技术运用,分灾种建立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健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方式,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逐年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服务覆盖面。

(二)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各相关部门紧密协同联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跨部门共享和协作联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提高对干旱、大雾、冰雹、森林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灾害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水平。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发展和壮大气象减灾志愿者队伍。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社会动员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保险,分散气象灾害风险。

(三)提高基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充分发挥社区(村)在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的基础作用。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检查,对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进行评估,促进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规范化和社会化发展。建立街镇、社区(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确保及时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向责任区内的群众传递,按照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正确防御气象灾害。面向社区(村)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应急演练相结合的综合培训。

(四)推进气象现代化发展。建立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全面提升气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气象综合实力。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和为农气象服务,大力发展现代气象预报预警业务,不断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促进气象现代化发展。

四、实施气象灾害防御工程

(一)暴雨精细化监测预警工程。完善市区一体化预报业务平台,加强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和订正预报技术研究,建立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建立长江防汛气象服务系统、中小河流和水库防汛气象服务系统和城市内涝气象服务系统,为防汛排涝决策提供依据。

(二)雾霾监测预警工程。优化我区雾霾观测站网,新增能见度、天气现象仪等监测设备。建立雾霾气象预报预警机制,开展雾霾、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空气质量等预报预警服务。建设环境气象移动应急服务系统,适时开展雾霾、有毒(害)气体扩散等应急服务。

(三)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完善街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网,增加监测密度,建立空间分辨率到街镇的精细化气象预报系统。建设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等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立**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和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推动基层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发展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解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四)气象数据和信息共享工程。建立多部门相关监测信息汇交共享网络、共享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将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应用到应急、水务、国土规划、环保、农业、森林防火、公安、交管等部门信息系统,实现无缝隙连接。建立气象多媒体信息系统,与广播、电视、互联网、电信等媒体互连互通。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气象信息发布和气象科技知识宣传。

(五)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加强雷电探测、预警预报和防雷装置安装普及,覆盖率要接近95%。依托全省雷电监测网,建立**闪电监测信息显示系统,完成雷电天气的临近预警报技术研究和开发,实时发布短时雷电预警预报。将预报产品通过电视天气预报、12121气象咨询电话、网络、手机短讯等方式开展预警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成立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气象局、国土规划局、环保局、城乡建设局、水务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分局、农委等部门及各街镇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区气象灾害防御日常工作。各街镇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落实气象灾害防御的各项责任,把气象灾害防御任务落到实处。

(二)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建设。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依法规范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气象基础设施保护和对气象探测、公共气象信息传播、雷电灾害防御等活动的监管,确保气象法律、法规全面落实。

(三)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机制。加强部门协作,确保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及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部门间,部门和地方,部门和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和层次。合理配置各种防灾减灾资源,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资源共享,联合组织实施相关重大工程、科研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考核体系,对气象灾害综合防御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四)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加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经费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对气象灾害防御经费的投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气象灾害防御资金的募集,多渠道筹集气象防灾减灾资金,使各项气象灾害防御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有效实施。

(五)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大力推动气象科普创新,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宣传,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活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列》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防治方案。

一、20**年降水趋势预测

地质灾害的发生一般与强降水关系密切。主要汛期为5-8月,初夏6月是汛期,主要以中到大雨为主,盛夏7月是主汛期,也是暴、特大雨季节,最容易造成地质灾害时段,但8月份也不能忽视。

二、地质灾害类型

当连续降雨数小时后,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崩岸等灾害。

三、地质灾害受影响的对象

1.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地质灾害点:**、**、**,上述三处已出现过崩塌、滑坡及岸崩,需重点防范。一般防范地质灾害点:**组、墙园组,**山、大洼、山傍、西山组、**埂段,大山庵村周村、刘村、方里杨组及窑厂,**村硖石组。

2.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山。由于开采矿产资源导致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我乡存在隐患的矿山企业新兴采石厂(修路处)、月生建材厂和幸福采石厂。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

1.乡成立地质灾害预防及减灾领导组,负责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及减灾工作。

领导组以乡长罗忠武为组长,张国梁为副组长,成员:国土、水利、城建、民政、宣传、公安、安监、卫生负责人。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所,张国梁兼办公室主任。

2.矿山企业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及周围滑坡、山塌、地裂、泥石流等防治工作。

3.各村(居)委会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及减灾领导组,负责本区域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及减灾工作。

4.乡机关干部按20**年所分工联系村负责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五、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制

1.地质灾害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实行属地化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各村(居)委会行政负责人及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

2.值班工作制。各村(居)委会、相关部门、企业,在汛期要安排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主要负责人手机要24小时保证畅通。

3.灾情报告制。监测员在汛期实行零报告制度,报送信息要及时、准确。如若发生灾情要按程序和要求逐级迅速上报,不得延误。

4.汛前检查制。汛前由乡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地质灾害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同时检查各单位的防治方案和人员落实情况。各单位需安排经费,对查出的隐患立即整改到位。

六、主要措施

1.坚持“预防为主、避治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巡回检查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2.完善群策群防网络,加强宣传和监测预报。各村(居)委会、企业负责将地质灾害防治内容中的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及时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对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做到动态监测。各地质灾害监测员在汛期每天不能少于三次监测,发现险情需立即向乡防治办汇报。

3.各村(居)委会、矿山企业应组建不少于20人的抢险队,要确保抢险队人员100%在位。汛期乡政府组建一支30人的应急抢险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4.加大执法监督管理力度,遏制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的势头,杜绝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从源头上把地质灾害防御做到实处。主汛期各矿山企业不得组织生产。

七、预防、报警、应急抢险方案

1.各村(居)委会应将居住在25度以上山体旁或山体中下部的居住区,作为重点防范地段。并确定人员撤离、财产转移路线和避险区。

2.现场监测员发现山体裂缝发展、松动石块滚动频繁、泉水突然干涸或山体突然冒水等山体滑坡或崩塌预兆,因立即鸣锣示警,向乡防治办汇报,并按既定的人员和财产转移路线迅速组织避险。

3.紧急抢险救灾

⑴出现险情,村抢险队和乡应急抢险队应迅速赶赴现场,组织受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要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⑵乡防治办按《灾情速报制度》立即向区人民政府和区国土分局报告灾情。

⑶自来水厂、供电所要立即检查受灾区供水、供电设施,损毁的管线要及时修复,保障正常的供水、供电。

⑷乡安监站加强对矿山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消除隐患,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⑸乡国土所负责收集地质灾害发生现场影像资料和地质灾害的监测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

⑹乡城建办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

⑺乡水利站负责水情和汛情的监测以及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的处置。

⑻乡卫生院组织医护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做好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预防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⑼乡动防所组织灾区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暴发流行。

⑽乡民政所负责做好灾区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妥善安排避险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及时向区民政局汇报灾情,做好救灾款物登记、分配、发放工作。

⑾乡财政所负责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分配、发放等工作。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应急预案方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