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人力资源工作计划 > 导航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

人力资源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

为了使工作井然有序的执行,那么,新阶段的工作计划也需要开始撰写了。做好工作计划有助于自己工作中的升职加薪,展现自己的能力。写工作计划时有哪些误区要注意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请大家参阅!

为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发展。根据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目标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现对20xx年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谋划如下。

一、促进就业创业不断增长。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着力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应对失业风险,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计划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二、着力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制度稳健运行。继续全面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健全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20xx年全县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计划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4万人(其中机关事业2.026万人)、3.96万人、2万人、3.1万人、2.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缴费人数65万人以上,符合待遇领取条件人员养老金发放率100%。

三、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公务员能力提升计划,创新招才引智工作,着力培养引进一批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总量和质量。20xx年计划推荐高技能人才200人、技师20人,实施职业技能鉴定5000人次。

四、着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继续深化落实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严格干部人事档案 “三龄、二历、一身份”管理。加强事业单位岗位管理、人员聘用和公开招聘制度。推进教育系统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稳妥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全面落实年度军转安置任务。

五、稳慎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省统一部署,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探索建立适应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特点的薪酬制度。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政策。

六、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80%以上,深入实施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集体合同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仲裁结案率达100%;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结案率保持在100%。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建设。

七、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推进人才资源市场整合。加快建立“一站式”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积极提供创业、社保等服务。完善“阳光就业”网上经办系统,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确保年内持卡人数达到75万人。

八、加强人社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不断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深入落实上级各项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鼓干劲、正风气、勇创新,锻造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扎实的干劲,更加高效的服务,更加廉洁的品质。树立人社事业新形象。

九、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积极做好扶贫帮扶、秸秆禁烧、文明创建、综治信访、党的建设、效能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等工作。

FwR816.coM编辑精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计划

20xx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依法行政为路径,全力促进就业创业,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公务员和人事工资管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实现“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良好开局。

一、推进“全民创业大突破”,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1、确保完成就业创业目标。净增城镇就业10000人,新增扶持创业10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5000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人数分别达7000人、14250人、5000人。

2、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和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扶持。启动就业见习提升工程,推进见习信息化建设全覆盖,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200人以上。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年举办各类大型招聘、特色招聘、就业推荐等系列活动50次以上。推进特殊就业群体托底安置和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0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就业转移家庭实现全面动态清零。

3、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大突破”工程,分类开展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创业者等群体创业提升行动。探索促进就业创业普惠政策措施向互联网创业领域延伸。丰富创业培训模式,实施SYB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实训、电商创业培训等项目,全面提升创业者创业技能。强化创业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全市“电子商务进百村工程”,努力打造更多的电子商务创业载体。积极营造全民创业氛围,继续开展全市“十佳创业明星”评选等活动。全年组织创业培训5000人次,其中电子商务培训2000人次。小额担保贷款1500万元、劳动密集型企业贴息贷款2000万元、社保补贴600万元。发展创业孵化基地8家,其中电子商务孵化基地2家。

4、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和解决用工结构性矛盾,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突出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加大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合理利用职业培训资源,加大就业培训资金投入,强化对各类培训的全过程监管,促进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

二、坚持“民生为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全面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三年行动”目标计划。充分运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参保登记业务基础数据库。在做好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加快将农桥、道路、园林、市政等按项目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巩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成果。全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15000人,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各扩面1000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养老保险续保率90%以上。

6、稳步提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按照省市部署,稳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时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出台城乡居保参保补贴调整政策,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进一步完善优化总额控制下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积极推广按病种付费,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管理措施,探索分级诊疗。积极推进大病保险向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延伸。创新大病保险及市外费用核查机制,尝试建立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市外核查新模式。

7、优化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积极整合与优化配置社会保险的服务资源,加快推进服务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数据、信息网络管理,推进全市“社会保障卡”工程。积极探索网上申报、缴费、结算的服务模式,尽快实现服务对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加强与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协作联系,不断增加异地就医即时结报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级平台功能,努力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四个不出村”经办服务向所有险种延伸。

8、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全面实施《江苏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针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建立完善社保基金风险预警预控机制,确保社保经办业务在有效的监督中健康运行。加大稽核检查力度,依托各类数据监控平台,建立以数据分析比对为重点的社会保险日常稽核和以社会监督为主体的举报稽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进社保基金非现场监管系统和医保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实时监控和预警分析能力。

三、注重引培并举,加速人才资源集聚

9、全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鼓励用人单位多渠道、多形式引才引智。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参与各类高尖端人才洽谈活动。全年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继续组织海外人才智力交流,实施企业招聘“高校行”、“西部行”等高校招聘,积极开展“走百企访千才送服务”活动。坚持建站和管理并重,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力争新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引进博士后人才2人。

10、强化本土人才培养。针对全市企业、行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对象的职工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引导,充分利用省获证奖补政策,努力提高各类职业培训的质量和层次,着力培养更多的高级工等高技能人才。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能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更多的新型技能型劳动者。全年新增高级工3000名,技师、高级技师200名以上,技能鉴定发证15000人。

11、做优公共人才服务。完善企业单位赴外招聘人才经费补贴制度。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加大人才储备力度,积极参与人才招聘工作。结合本市企业对人才专业需求,力争有针对性的自主组织一批赴外招聘线路,推进出台企业单位赴外招聘人才工作经费补贴政策。加大专家管理和服务工作力度,鼓励用人单位加强国外专家智力引进。认真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全力推进“购房券”发放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才档案整理工作,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进程。

四、突出规范有序,加强机关事业单位管理

12、强化公务员队伍管理。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平稳有序完成全市20xx年公务员考录工作。稳慎推进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登记等工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公务员日常培训,不断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实施年轻公务员成长计划,开展调研策划等基本能力专题培训。

13、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用、竞争上岗备案管理。加强事业岗位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水平。组织实施好20xx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全面严格执行《泰州人事考试标准化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考务标准操作规程,不断提升人事考试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4、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积极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公务员职级与待遇挂钩、乡镇工作补贴工作。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继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和退休管理工作。

15、全面完成军转安置任务。认真落实军转安置政策,坚持军转安置工作“积分选岗”办法,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军转安置任务。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积极做好随军家属安置,扎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五、强化风险防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6、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按照专业化、法制化、信息化要求,持续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大企业调解委员会建设力度,力争实现基层调解组织“全覆盖”。规范办案流程,强化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劳动人事调解仲裁水平,促进劳动纠纷得到更快更好解决。全年仲裁办案准确率100%,仲裁委“三方驻会”运转率100%,集体争议“三方”处理率100%。

17、提高劳动关系协调管理能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抓好劳动用工信息备案和签订工作,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积极推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加强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和后续管理。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8%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5%以上。

18、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人社部、最高法院等四部门相关文件,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建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联动工作机制,依法查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适时公布一批恶意欠薪“黑名单”企业,震慑惩处恶意欠薪单位。

19、健全农民工维权长效机制。突出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工作重点,积极推进研究建设领域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将列入欠薪“黑名单”的企业逐出建筑市场。积极推行租赁经营企业职工工资欠薪保障金制度,努力从制度和源头上防范拖欠工资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好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抓好信访维稳、应急管理和综合治理。坚持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信访综合分析研判,健全信访接访处理机制。强化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及时就地解决各类信访问题。做好重点群体和人员疏导稳控,化解信访积案;加大重大矛盾、突发事件的信息预警及应急处置工作力度。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部门责任,全面完成社会治理重点任务。

六、提升综合能力,做优人社经办服务

21、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深化“法治人社”建设,规范处理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努力消除和化解行政争议。坚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依托人社工作网站,深化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布政策法规和服务承诺。

22、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政治规矩和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各业务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23、提升窗口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环境,不断提升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平。把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服务明星”评选活动与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结合起来,强化镇、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发挥好在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协调劳动关系和开展人社政策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24、建设高素质人社工作队伍。重视做好职工队伍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强化部门绩效管理,严格干部职工日常管理监督制度。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加大干部选拔、培养和使用力度,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务实、素质优良、作风严明的人社工作队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按照“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总体取向,围绕全面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的目标,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按照“人力是资源,就业是根本,社保是基础,和谐是关键”的工作思路,抢抓机遇,落实政策,大力实施两大战略,强化两大保障,深化三项改革,推动四大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社会保障。

一、实施两大战略,促进就业创业,加快人才聚集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积极应对就业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政策,切实在就业指导、搭建平台、加强服务、资金扶持上下功夫,统筹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一是搭好就业平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发挥信息市场优势,加大用工信息收集发布和对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精心组织“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引导企业积极提供就业岗位,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就业特色品牌。二是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摆在首要位置,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促进农民增收20条意见,加强就业指导,完善保障举措,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三是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围绕竹浆造纸、竹木板材、林煤化工等重点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全年职业培训600人,创业培训500人;职业技能鉴定500人。四是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按照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要求,全面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强化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和创业指导,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全年发放小额贷款400万元,促进成功创业500人,带动就业1400人。五是服务产业转型发展。围绕全县产业转型发展工作重点,培训旅游服务人员100人,大鲵厨师100人。

(二)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快优秀人才聚集。坚持自主培养、重点引进的原则,健全保障机制,集聚优秀人才,为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开展基础调研。围绕扶贫攻坚、文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展人才状况调查,掌握产业发展急需人才需求及方向,调整思路和举措,提高做好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用活人才政策。用活用足乌蒙山区,贫困地区人才职级优惠政策,大力宣传紧缺、特殊人才引进办法,大力引进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全年招录公务员20名,招聘事业人员80名,引进急需人才10名。三是创新培养模式。继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围绕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和扶贫攻坚、文旅经济发展等重点产业,深化“四跨”锻炼和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全年培训县乡机关公务员800人,培训事业人员2500人,培训乡土人才5000人。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根据全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干部人才职级待遇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配套办法,全面优化人才保障政策环境,使人才政策成为引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全过程的保障体系。

二、强化二大保障,夯实稳定基础,促进社会和谐

(一)以全覆盖为目标,持续扩大保障范围。一是扩大社保覆盖面。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做好小微企业、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的参保工作,确保城乡居民人人有保障,基本实现社保精细化管理服务。全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到20.7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达到10万人、其中参保缴费人数达到6.6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7.5%;征收基金1.2亿元。二是推进总额付费管理。按照全市医疗保险总额控制要求,统筹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保障城乡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水平,减轻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压力,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率。全年城乡居民住院费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5%以上,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三是强化社保基金监管。推行基金管理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社保基金监管职责;完善社保经办机构内控机制,加强社会保险数据比对清理和认证,强化安全运行分析,全面查处虚报冒领行为,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二)以依法维权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按照“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要求,大力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指导企业健全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和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努力在全县营造和谐的劳动用工氛围。二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合同制专项行动,指导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切实加强对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的管理和检查,确保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三是加大劳动监察力度。深入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合法经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出台预防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管理办法,高效处置建设领域劳资纠纷案件,确保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四是提高工伤仲裁效率。完善积案清理工作措施,确保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按期办结率达到100%。主动做好工伤认定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限期办结制原则办理案件,提高办案质量。

三、深化三项改革,规范人事管理,打造阳光人社

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工作;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机制,深化“个人自荐陈述+考官印证随机提问”和“考试+面试”引才模式,择优招录急需紧缺人才,确保公开公平、公正阳光。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分类管理,注重协调”的原则,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建立岗位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市县数据对接,促进岗位设置和聘任制管理工作规范化。加强相关制度衔接,深化事业人员岗位考核制度,强化竞争激励,激发创造活力;全面完成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工作。

(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工资福利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工资津补贴;完善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认定与职务聘任制度,规范考核评聘工作;加强退休人员的审批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工资性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及时发布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和人工成本信息,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按照“重能力、重业绩”的评聘导向,深化人事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体系,规范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推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与聘任分离制度,切实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学历人员待遇。

四、推动四大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树立良好形象

(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的对接,积极争取资金,争取到位就业资金5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400万元;推进县级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和4个乡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所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土建桩基工程,完成投资200万元;切实改善其余15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所办公条件,满足群众需求;树立招商工作理念,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争取引进项目1-2个,到位资金600万元。

(二)推进机关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基层夜话等活动,面对面听取基层群众意见,积极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全面深化“三争三创”活动,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树立“诚信公道、厚德敬业”服务品牌。

(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十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典型案例教育等活动,做到警钟长鸣;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建设节约型部门;健全信访稳定调解机制,强化风险评估,妥善处理事关民生的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年度重点工作,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政策宣讲会等形式,引导机关干部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创新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着力提高机关的文明程度;围绕年度目标和重点工作,利用生动的事例和数据加强宣传引导,展示部门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加强舆情信息收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xx年,全市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围绕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继续以服务企业用工、完善社保体系、强化基础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全面推进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发展。
一、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就业
(一)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城乡劳动力资源基础台账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完善,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继续做好充分就业街道、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加大《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力度,确保就业失业登记证应发尽发、尽发快发,全年办理发证1320人。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帮扶,全年帮助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460人,带动就业1840人。组织人员到市就业训练中心开展技能培训330人。
(二)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扎实做好“三对接”服务。一是做好岗位对接,加强对辖区内新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重点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摸底,健全台账。适时开展送岗位信息进农户活动,全年组织33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开展的各类招聘活动,积极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就业。二是做好培训对接,狠抓新招员工技能培训,在新项目开工前提前介入,开展订单培训、联合培训,为市内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人才保障。三是做好政策对接。通过上门宣讲政策、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措施,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使企业自觉规范用工行为。引导企业做好规范用工合同、工资结构、参保缴费等工作,协调处理好各类劳资纠纷,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双赢。
(三)加强“志·能”激发培训。积极组织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困难家庭子女到就业训练中心参加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就业援助,深化实施全程关爱,全年组织培训404人,力争帮助90%以上的学员实现就业。
二、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认真落实国家、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培育城乡居民主动参保、多缴长缴意识,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人均缴费水平,确保续保缴费率、待遇发放率达到100%,全年新增扩面0.5%。强化对农行转账服务点的监督,杜绝收取手续费、强制搭车消费等现象。做好社会保障卡的申报发放工作,做好信息采集,准确率达到100%。档案整理归档规范。
(五)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坚持量质并重,深入抓好政策宣传、抓好待遇享受典型案例宣传,提高参保积极性,11月30日前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续保缴费率达到100%。注重提高经办服务水平,数据录入准确率达到100%。
(六)扎实开展退管服务工作。加强社区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和活动场所建设。指导社区做好退休人员管理登记建档服务、离退休人员义诊保健服务、健身互助指导服务、退休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做好参保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扎实开展退管服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每个社区组织开展退管服务活动2次以上。
三、进一步提升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能力
(七)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台账,实行“一镇(办事处)一册”、“一企一卡”。协助做好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活动,督促辖区内用人单位参加劳动保障年检。对受理的举报投诉,要积极调解,化解纠纷。
(八)健全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加快推进企业、镇(办事处)、街道调解组织建设,辖区内规模企业建立调解组织不低于50%。充分发挥企业和镇(办事处)调解组织的作用,积极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把劳动人事争议尽量化解在基层。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九)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壮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真正做到致富一人,带动一方。各镇(办事处)要规范健全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年新增入库50人以上,第五届市管乡土拔尖人才届中年度考核面达到100%。
五、进一步推进基层平台建设
(十)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按照机构、人员、场地、制度、职能、经费“六到位”要求,切实加快镇(办事处)和村(社区)人力资源

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第2页

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硬件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镇(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要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经办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简化流程,提高效能,推进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十一)进一步规范层级管理工作制度。各镇(办事处)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作用,切实加强对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督促其围绕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规范工作制度,加强痕迹管理和基础台帐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案可查,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民生服务。
(十二)进一步完善“以钱养事”机制。把工作经费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企业招聘员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工作列为重点考核内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核到各镇(办事处)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再在各镇(办事处)领导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考核到各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据考核结果,将工作经费直达到镇(办事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通过镇(办事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兑现落实村(社区)工作经费。通过“以钱养事”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不断激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活力,提升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水平。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人力资源工作计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