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边坡喷浆护坡专项施工方案 > 导航 > 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

边坡喷浆护坡专项施工方案

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

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战略与决策的工具。当我们接到上级的新任务,我们要事先规划好一个阶段的工作方案。我们在设定方案时应该听取他人更多的意见,博采众长。怎样写好一份完整的工作方案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一)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境内,起于辰溪县小龙门乡枫木陀矿区附近的尖山村K142+900,经小龙门村、六地陀村、中伙铺村与湘黔铁路、S223结伴而行,终于肖家溪村K147+460,全长4.56KM。

本项目处于湖南省中部至西部的过渡地带,雪峰山脉的北东向延伸区,地貌类型以山前丘陵间构造盆地、岩溶洼地、剥蚀残丘、岗地,沅水、溆水地带发育二级阶地。该区域内开阔的“U”型河谷、浑圆状山脊与V字型河谷、长条形山脊同时发育。

本合同段工程地质条件差,路段中见含煤地层,线路上岩溶非常发育,附近发育有地下暗河,落水洞,对路基、桥梁的影响大,应加强岩溶勘察;层状板岩地层不利于路基的边坡稳定性。

二、主要危险源及安全隐患分析

本标段高边坡施工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安全隐患有以下几方面。

1、本标段潜在不稳定边坡主要有K143+530~K143+360右侧、K145+130~K145+250右侧、K145+150~K145+270左侧。

2、本标段路基边坡石方爆破是路基土石方施工的安全隐患,易出现高边坡。

3、高边坡施工中,在边坡上作业的人员与设备安全,以及落石对边坡下作业的人员机械可能造成伤害。

三、安全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阅读、熟悉设计图纸、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调查、核对桥涵位置、地质水文状况;做好现场布置及临时设施的施工;修筑、维护施工便道;恢复中、边线,优化土石方调配;将边坡土质按规范要求取样送工地试验室进行土工试验;编写开工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清理场地,作好临时排水工作。

2、深路堑开挖

我合同段K143+530~K143+360右侧、K145+130~K145+250右侧、K145+150~K145+270左侧边坡坡高均大于20m,根据规范属于深切方地段,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应避开雨季开挖,减少雨水对边坡的冲刷损害,同时在开挖前做好坡顶截水沟,然后再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每天安排施工人员对坡顶地面、边坡坡面及地表位移等进行观测,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桩;其次,开挖石方时,拟采用小孔、小药量爆破,以保证边坡岩体完整;第三,开挖过程中严格按“分级开挖、分级稳定、坡脚预加固”的原则进行开挖,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稳定后,再开挖下一级,确保深挖路基边坡稳定。

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5)全断面开挖施工

⑴对于全断面开挖路段,土石方不能横向废弃,以免在用地范围外阻塞河道、侵占农田、损害民房等。因此必须考虑开挖的土石方的合理调配,尽量开挖一段,即填筑、压实一段。在进场开始施工时,选择一段填挖分界处开工,以便能尽快开出一个工作面,进行土石方的运输,向前推进施工。

⑵在进行横向顺坡开挖前,为保证开挖边坡的稳定,必须首先做好排水工作,在离坡顶开挖线5m外做好截水沟,拦截地面水。对于易滑坡、坍塌地段,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如坡顶卸载等。

首先进行第⑴、⑵部分的开挖,为土石方运输开出一施工平台,再从上至下按⑶、⑷、⑸、⑹…⒃的顺序开始,如果属于石方路段,则⑶、⑹、⑻、⑾、⒀、⒂、⒃等部位需进行光面爆破。

3、砼锚杆框架梁施工

本合同段三处高边坡均采用普通锚杆框架梁植被护坡。设计工程数量为:钻孔17338m,锚杆109448kg,注浆110m3,现浇C20砼2007m3。

1)锚杆施工

首先按设计要求逐层开挖边坡,每层开挖高度为锚杆上下排距离大小,不得超挖,开挖一层后及时用人工修整。

(1)定位:孔位允许偏差为±15mm;锚杆孔距误差不超过150mm。

(2)钻孔:锚杆采用风枪打眼,锚杆轴线与岩体主体结构面或滑移面成大角度相交,同时宜避开与水平方向成-10°~+10°的范围。钻孔要圆而直,锚杆孔径要大于杆体直径15mm,锚杆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钻孔质量和锚杆材料质量是锚杆施工质量的基础,确保每一根锚杆都能发挥支护的作用。

(3)清孔:用高压风管将孔内粉尘和杂物吹出。

(4)砂浆制备:采用不低于42.5级且具有抵抗水侵蚀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按施工配合比在拌合站统一拌合锚杆用砂浆。

(5)锚杆准备:按设计要求截取杆体,并整直、除绣和除油。

(6)插锚杆:成孔后,将准备好的锚杆送入孔中,并应使锚杆居中。

(7)注浆:孔深、孔径验收合格后灌注水泥砂浆,普通水泥砂浆锚杆的施工要求如下:砂浆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要在初凝前用完。砂浆质量是确保粘结力和锚固力的核心,必须充分注意,严格控制在初凝前用完,并要遵守以下规定:

a、注浆开始或中途暂停超过30分钟时,要用水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

b、注浆压力控制在0.2~0.4Mpa之间;。

c、注浆管要插至距离孔底5~10cm处,随水泥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直到注满为止。

d、空口冒浆10秒以上才可停灌。

2)框架梁施工

(1)测量放样:在锚杆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根据路堑设计开挖坡面放出基坑开挖边线和边坡平台位置。

(2)基坑开挖:因基坑断面较小,只有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进行,开挖时注意要使开挖断面垂直于路堑边坡坡面。

(3)模板加工和安装:模板采用钢模板和木模板相结合,在制作厂加工和拼装好后运到现场安装。

(4)钢筋绑扎:钢筋在制作场地制作好后运到现场绑扎,钢筋绑扎前锚杆按要求进行拉拔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步工序。

(5)基坑、钢筋、模板检查:检查项目按照验标规定执行。

(6)混凝土制备和浇筑: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使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

(7)养护:砼的养护在砼浇筑12~24小时后进行,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4、路堑边坡排水

边坡排除坡体表面水设计为平台截水沟,平台截水沟采用C20现浇,每隔10m留一道伸缩缝,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充,平台截水沟沟底必须平顺,不得积水。

5、高边坡稳定性观测

对于挖深超过20m的切方边坡,需进行边坡稳定性观测。

1)坡顶地面调查

在边坡开挖过程中,经常安排有关人员对坡顶外大于50米范围内坡顶地面进行调查,调查地表土体有无裂缝,记录裂缝产生的时间、深度、连通性、充水状况等,及其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边坡坡面调查,

边坡开挖过程中,安排专人观测记录,观测坡面岩层产状、节理发育状况及地下水出露情况,每50~100米设置一个观测点。

3)观测桩

(1)观测点布置:每级平台、坡顶及坡脚碎落台均需布设观测点,观测点间距4m,采用深埋的混凝土桩,桩顶埋设钢筋作为观测点。

(2)观测:每天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坡体进行位移和高程进行测量,以了解边坡的变形情况。一般每天观测2次,其精度要求应达到1mm。

6、 高边坡施工安全措施

1)高边坡路基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生产区域应实行封闭管理,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文明生产规定、禁令。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设备不得进入施工区。

(2)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本工种之外的工作。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在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硬底鞋、带钉易滑的鞋和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4)在施工现场行走应注意安全,不得在边坡下方休息或停留。

(5)临边、危险区域、易燃易爆场所,变压器周围应设置围栏和安全警示牌,夜间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设施、警示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

(6)遇有影响施工安全的恶劣气候时,禁止进行高边坡作业。

(7)运输便道纵坡不宜大于8%,个别短距离地段最大纵坡不得超过15%。

(8)路面宽度不得小于施工车辆宽度的1.5倍,且双车道路面宽度不宜窄于7.0m,单车道不宜窄于4.0m。单车道在可视范围内应设有会车位置。

(9)悬崖陡坡、路边临空边缘除应设有警示标志外还应设有安全墩、挡墙等安全防护设施。

(10)在开挖前按设计要求完成截水、排水沟的施工,验证排水效果,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11)开挖应按设计边坡坡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坡面按设计要求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

(12)坡面随开挖下降及时进行清坡,按设计要求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支护,保证施工安全。支护主要采取锚固、护面和支档几种形式。

(13)作好汛期防水、边坡保护措施,防止边坡坍塌造成事故。

(14)对于边坡易风化崩解的土层,若开挖面不能及时支护时,应预留保护层,在有条件支护时,再进行保护层开挖。

(15)边坡开挖时,不得采用对坡面产生破坏的爆破方法,可在坡面3-5米以内预留保护层;也可先进行坡面预裂爆破再进行主体石方开挖爆破,一般采用梯段加预裂爆破一次开挖。严格控制一次最大单药量,质点振动速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爆破施工安全措施

(1)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掌握操作技能,并经公安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类别、级别的资格证后,方可从事爆破作业。

(2)爆破方案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批,按审批后的爆破方案作业。

(3)应提前进行爆破试验,选定合理的爆破参数,施工中不断优化爆破设计方案,防止爆破对边坡岩体和周边建筑物的破坏。

(4)爆破器材的管理、运输、使用应符合《爆破安全技术规程》(GB6722)的规定。

(5)装药应遵守下列规定:

a.装药前应对作业场地、爆破器材堆放场地进行清理,装药作业人员对准备装药的全部炮孔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孔应采取补孔、补钻、清孔等处理措施。

b.从炸药运入施工现场开始,划定装药警戒区,警戒区内严禁烟火,搬运爆破器材应轻拿轻放。

c.装药应使用木质或竹制炮棍。

d.不应投掷起爆药包和敏感度高的炸药。

e.装药发生卡塞时,若在雷管和起爆药包放入之前,可用非金属长杆处理。装入起爆药包后,不得用任何工具冲击、挤压。

f.在装药过程中,不得拔出或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爆管、导爆索和电雷管脚线。

(6) 爆破警戒应遵守下列规定:

a.装药警戒范围由爆破作业领导人确定,装药时应在警戒区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并派出警戒哨。

b.爆破警戒范围由设计确定。在危险区边界,应设有明显标志,并派出警戒哨。

c.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应按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

(7)爆后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a.浅孔爆破,爆后应超过5min,方准许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区;如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15min后才能进入爆区检查。

b.深孔爆破,爆后应超过15min,方准检查人员进入爆区。

c.经检查确认无盲炮、爆堆稳定、无危坡、危石,爆破区安全后,经当班爆破负责人同意,方准许作业人员进入爆破区。

3)防护工程措施

(1)高陡边坡处防护施工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作业人员必须绑系安全带;

b.边坡开挖中如遇地下水涌出,应先排水,后开挖;

c.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

d.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范围内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坡下严禁通行;

e.坡面上的操作人员对松动的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2)设有支挡工程的地质不良地段,在考虑分段开挖的同时,应分段修建支挡工程。

(3)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暂停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上级处理。

(4)滑坡地段的开挖,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弃土不得堆在主滑区内。开挖挡墙基槽也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分段跳槽进行,并加强支撑,及时砌筑和回填墙背,施工中应设专人观察,严防坍方。

(5)在落石与岩堆地段施工,应先清理危石和设置拦截设施后再行开挖。其开挖面坡度应按设计进行,坡面上松动石块应边挖边清除。

(6)采用人工挑、抬、运土,应检查箩筐、土箕、抬扛、扁担、绳索等的牢固程度。

(7)边坡防护作业,必须搭没牢固的脚手架.

7.组织保障与应急预案措施

1)组织管理保障措施

(1)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全面安全教育,重点对专(兼)职安全员、领工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起重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以及新工上岗等进行培训教育。

(2)新工人(含劳务工、临时工)未进行三级教育的不准上岗;变换工种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没有进行培训不准上岗。

(3)开工前,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对技术复杂、施工危险性大、多发易发事故的施工作业,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认真执行“五同时”原则。

(4)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或专项进行书面详细安全技术交底。

(5)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使全体干部职工对施工安全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

2)应急救援预案

(1)工地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有关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

(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

(3)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

(4)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5)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

(6)吸取事故教训,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二)

一、 工程概述

1、概述

六枝至镇宁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位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境内。合同起止位于那玉村,桩号为K98+960路线向西前行经鸡冠石至窑场村,路线沿偏坡寨、经郑家寨隧道、雾布冲隧道,至于胡家湾东侧,接第二合同段,终点桩号K104+290,路线全长5.33公里。

2、主要技术标准:

本段工程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主线80km/h

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路基宽度:路基宽度24.5m,行车道宽:4*3.75。

3、主要工程数量:

合同段内主要结构物为路基土石方、桥梁、涵洞、隧道及防护、排水 工程。路基土石方含有挖方约680672方,填方约368889方; 隧道工程包括郑家寨隧道和雾布冲隧道。左线共长873m,右线共长887.5m。桥梁工程量包括主线桥大桥1204.5∕5座,中桥36/1座。其中周家坡为分离式,左线长236m,右线长276m。大地坝大桥为分离式,左线长363m,右线长280m。偏坡寨大桥左幅长612m,右幅长642m。最大桥高36.7m。涵洞工程包括主线盖板涵洞8道,盖板通道1道。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本合同段主要为低山溶蚀~侵蚀沟谷斜坡地貌。山顶多为馒头状,地表演曾风化较强烈。坡面多呈弧状,沟谷相对开阔,山顶高程多在1400m~1600m,谷底高程多在1350m~1400m之间,地形坡度多在20°~30°,局部大于40°。峰丛、沟谷、槽谷、峰丛洼地、岩溶孤峰等地貌类型均有发育。

线路最高点高程约1542.87m,位于雾布冲隧道顶部(桩号K102+780),最低点高程为1366.76m,位于桩号K98+975处,全线相对高差176.11m。

2、气候、水文

本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降水量1429.7mm,最高1700mm,最小1245.1mm,年蒸发量931.5-1073mm,历年平均蒸发量950.7mm。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279填,年均日照1253小时。年均降水量1260毫米,是全省少雨和暴雨中心地区之一。灾害性天气有春旱、洪涝、冰雹等,主要的是干旱。

三、编制依据

3.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

3.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

3.3 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3.4 路基高边坡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方案及其它有关规范和规程;

四、安全保证体系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切实贯彻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努力提高安全意识,严密控制和预防“三大伤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免遭损失,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施工安全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建立了路基安全施工管理保证体系。

六镇高速一标路基施工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武新耀

副组长:高英杰 王世远

成 员:柯以茂 赵明宏 李中海 曾云旭 刘峰

郑善智 陈志刚 那欣祺 张法宇 翁绳煌

2、建立各级安全责任制,职责明确,落实到人,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毛振松为组长的安全领导机构,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签订定安全责任状,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项目部配备三名专职安全员, 各施工队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 路基其它方面的施工员、技术员及班组长各施工作业队的队长担任兼职安全员,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5、施工技术方案

5.1深挖路段路基施工方案

5.1.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5.1.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5.1.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5.1.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5.1.5石方开挖

石方开挖根据岩石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确定开挖方法。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开挖的采用机械开挖,不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石方,采用爆破作业开挖。

在石方爆破作业前,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等情况,编制实施性爆破设计施工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并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执行。

石质部分采用深孔多排微差爆破法开挖。路堑既长又深时,采用纵向分层分段开挖,每一层先挖出一通道,然后开挖两侧,使每一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系统;对风化破碎岩体,为保证施工中边坡的稳定和边坡防护的施工作业,采用阶梯式进行开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设置平台,形成阶梯边坡。开挖时,边坡预留2-3m 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作业,人工刷坡。

5.1.6边坡控制方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深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砌筑边坡防护应注意:

(1)、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2)、将大块较平整的片石人工加工凿平,用来砌筑护面墙的外露面,并加工好砌筑沉降缝的角石,角石加工整齐,要有两个面相互垂直。

(3)、护坡的沉降缝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砌筑沉降缝采用角石加工整齐,以保证沉降缝砌筑后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宽度上下一致。

(4)、砌筑过程中和砌筑完工后7~ 14 天内,随时对已砌筑砌体养生,保持其表面湿润。

(5)、锚杆护坡施工时在岩石边坡上尽量垂直于岩层倾角,用凿岩机钻孔至稳定岩层区,将锚杆插入,用水泥砂浆锚固,使坡面岩体和有下滑可能的岩石与基岩连成整体。

(6)、锚杆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及坡面岩石情况定出孔位并作标记,锚杆孔距误差不超过15cm,预应力锚索孔距误差不超过20cm,预应力锚索的钻孔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角不大于3°,水泥砂浆锚杆孔深度误差不大于+50cm,水泥砂浆锚杆孔径大于杆体直径15mm,树脂锚杆和快硬水泥锚杆孔径直径为42mm,其他锚杆符合设计要求。

(7)、水泥锚杆杆体平直、除锈、去污,采用中细砂,粒径不大于2.5mm,使用前过筛砂浆配合比:水泥:砂=1:1~1:2(重量比),水灰比为0.38~0.45。

(8)、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边30min 时,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注浆时,注浆管插至距孔底5~10cm 处,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

(9)、锚索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表面无损伤,除锈去污。编排钢丝或钢铰线时安设排气管,每股隔离钢丝或钢绞线沿锚索轴线方向平直、头齐,每隔1.0~1.5m 设置隔离架或内芯管,必要时可设置对中支架,锚索体用非镀锌材料捆扎牢固。

(10)、锚杆防护施工前认真检查和处理锚喷作业区的危石,确保施工队人员的安全,坡面破碎严重时采用先喷后锚,喷射厚度不小于5cm,喷射作业时设专人跟随观察坡面情况,锚杆施工在喷射混凝土终凝3h 后进行,施工用电线路、开关设防触电设施,针对施工机械操作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施工用的工作平台牢固可靠并设安全护栏。

5.2、高填路堤施工方案

5.2.1 根据设计断面及规范要求的超填宽度,精确放出路堤坡脚。

5.2.2清除表土后,及时进行压实,使其压实度达到90% 以上,如地基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请示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处理。

5.2.3地面横坡较陡时,按路基纵向、横向衔接部设计图组织施工,以防止路基填筑产生纵、横向裂缝。

5.2.4在填土时,严格控制好每层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控制最佳含水量偏差为± 2%,严格按照试验路得出的压实方法进行压实。如填料来源不同,其性质相差较大时,分层填筑,不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且不同材料的填筑层厚不小于50cm。

5.2.5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对于透水性不良的材料不用于路基填筑,且严禁用于路基底部填筑。填筑时,全断面分层填筑,连续压实,强振碾压,以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开裂。下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

5.3、一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3.1石方爆破作业以及爆破器材的管理、加工、运输、使用、检验和销毁等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主动接受公安部门的监督管理。光面爆破应严格控制钻眼间距和炸药用量。

5.3.2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5.3.3挖方高边坡实行“边开挖、边加固、边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5.3.4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应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上拴2根及以上安全绳或在一根安全绳上拴2人以上。

5.3.5高边破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5.3.6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5.3.7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5.3.8滑坡地段的处理,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施工中要设专人观察,严防塌方。

5.3.9遇有大雨、大雪、大雾及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高边坡路堤下方有道路的,施工时应设置警示

标志。

5.3.10施工机械靠近路堤边缘作业时,应根据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离,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5.3.11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范围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下方禁止车辆、行人通行。

5.3.12弃渣时,应有专人指挥机械的运输车辆,运输车辆不得直接在坡顶边缘卸渣,应在坡顶边缘一定安全距离的位置卸渣,再由推土机或装载机弃渣推出边缘。

5.4安全专项施工措施

5.4.1路基施工准备

5.4.1.1机械设备的配备,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行式潜孔钻、平地机、压路机、自卸车、电缆线、照明设备、漏电保护器。

5.4.1.2安全防护品的配备,口哨、安全帽、红绿旗、警示牌、标志、红色警示灯、铁丝网。

5.4.2开工前检查: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行式潜孔钻、平地机、压路机、自卸车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各项制动是否有效,电缆线有无裸露情况。

5.4.3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5.4.3.1在公路、街道、交通繁华的道路上或附近施工,须有专人

警戒。

5.4.3.2车辆通过较多的便道,弯道半径小于15m,特殊地段小于

10m 须挂红黄绿旗及警示牌。

5.4.3.3施工便道急弯处及陡坡地段须挂标志警示牌。

5.4.3.4严禁穿硬底、带钉、易滑、高跟、拖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5.4.3.5施工现场材料、设备摆放有序、整齐。现场施工人员须戴防尘口罩。

5.4.3.6施工车辆不能行车载人及超载超速。其余各施工机械不

能超速及违章作业。前后两车(机械)间距不应小于10m。

5.4.3.7路堑开挖严禁采取掏底开挖(忌挖神仙洞),以免坍塌。严禁在山坡上同一地段的上下同时作业。严禁在松动危石下、大型机械旁作业和休息。

5.4.3.8弃土场的选址需避免泥石流沟。

5.4.3.9人工挖掘作业人员横向间距不应小于2m,纵向间距不应小于3m。滑坡地段开挖,须从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开挖。禁止全面拉槽开挖。

5.4.3.10根据坡比变化,每填筑好一级后,及时修坡防护,以防止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在雨季施工时,注意排水工作,在路基顶面做成2~4% 的双向横坡,防止积水,边坡上做临时泄水槽,排泄路基顶面积水,防止冲刷边坡。在填挖交界处,挖一些临时排水沟,以便雨水集中排出,避免雨水对整个边坡的冲刷,雨季过后,对于被水冲毁的部分边坡,及时填土夯实,以避免边坡进一步坍塌。

六、重危险源识别与评价

6.1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从人、机、料、方法、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4 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机械伤害、爆破伤害、触电伤害、坍塌和滑坡

6.2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6.2.1机械伤害: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

6.2.2爆破伤害:爆破施工时,因违规操作而引起的人员和财产损害。

6.2.3触电伤害: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

6.2.4、坍塌和滑坡:路基开挖时因施工方法不当,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坍塌和滑坡,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

七、危险源预防措施

7.1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7.1.1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7.1.2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7.1.3切实加强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

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没有交底前不准施工作业。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实施。

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模式,书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给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产台帐备查。

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7.2四个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7.2.1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

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机材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最近操作规程。

使用中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停止使用后切断电源并锁好

电闸箱。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

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

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7.2.2预防坍塌和滑坡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防止高边坡开挖出现坍塌和滑坡事故,特制定防护措施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开挖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等信息尽心动态监测,对地质有出入的应联系设计部门进行相应设计修改。

高边坡监测:用于稳定性监测的位移边桩设置一般纵向每50~100 米左右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对于一些特殊可酌情增设观测断面。

加强滑坡的监测监控,对点位有变化应立即停止现场的施工,加密观测次数,仔细分析点位的变动原因,及时将观测结果上报监理、业主和设计院。应会同监理、业主和设计分析滑坡产生的原因和确定具体处理方法。待按照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完毕,经再次观察坡面无异动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开始路基的挖方施工。

充分考虑季节性气候对高边坡施工的影响,尽量避免安排在雨季施工。

所有高边坡的施工必须提前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断山体水流。排水设施必须与实际地形和临近的沟渠顺接,确保雨季排水畅通,不积水。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严格执行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对不稳定的边坡采取开挖和防护相

结合,避免开挖边坡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松弛范围变大,造成新病

害。如有地下水,应将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死。

7.2.3爆破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7.2.3.1施工管理

建立以项目部为指导的爆破作业指挥部,爆破总负责张巨成、各工区负责人为现场负责人、工区专职安全员和专业爆破员。

建立爆破作业器材集中收发制度,按工作量发料。多余的爆破材料在当班施工完成后,应及时上交给发放人员回收,做到集中发料,统一制作、统一回收、集中保管,严格登记手续,避免爆破器材流入社会。

安排好爆破时间并将爆破时间告示于周围居民。

爆破总负责人负责施工组织、人员调配、生产安排,并对安全、生产负全责。

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检查爆破、布置警戒。

7.2.3.2施工组织

专业班组专职从事爆破作业工作,负责钻眼、清孔、装药、连线、爆破、处理瞎炮和哑炮。

7.2.3.3安全技术措施

严格按照技术交底中的爆破技术要求施工,针对不同的地区、地质情况、岩层倾向、列席和周围情况不同的爆破方案。爆破药量根据实际爆破效果逐步进行调整。

在离周围房屋比较近的爆破区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放飞石措施。

在装药时,雷管的脚线应短接,连接爆破母线时应保证接头良好的绝缘性,严禁拖地接触泥水,雷雨天气应停止爆破作业。

在爆破作业完成后,检查人员应下到工作面检查瞎炮情况,并及时按爆破作业规程进行处理。另外在清查时发现瞎炮,应及时报告项目部安排专业人员处理,禁止非专业人员私下处理。

爆破器材属于危险物品,应进行严格管理。现场爆破器材应该分门别类,分别用木箱盛装,专人上锁保管,严禁混装。使用、运输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碰撞;雷管在连母线前应短接,避免接触带电体。

7.2.4预防触电事故的防护措施

根据国家JGJ046-2005规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专用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R 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及安拆。

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部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m。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h 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空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砼振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凡是从事与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八、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指挥部由项目经理部工程部、财务部、质安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路基队、桥梁队等部组成。设总指挥、副总指挥,下设专业处置组。

组长:毛振松

副组长::花丙威、孙建朝、王金海、王雷

专业处置组及组员:王雷、闫小良、张成龙 、

综合协调组:贺东、演勇

安全保卫组:李存宗、白小琴

(二)、应急救援指挥部和专业处置组职责

(1)、组长职责

在发生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组长(副组长)是处置事故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负责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2)、专业处置组职责

综合协调组:由项目经理部综合办公室负责,承担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置组的抢险救援工作;按照事故报告的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情况以及事故抢险救援的进展情况;落实上级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和批示。

安全保卫组:由安质部负责,组织安保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等进行警戒,控制,必要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3)、急救援组:事先组成由工程部部分人员组成救援队。并由指挥部事先指定蒋志明同志负责,组织协调现场紧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医疗救护组:事先组成由物资部、工程部部分人员等组成的医疗救护队。并由指挥部事先指定方新民同志负责,组织有关医疗人员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置,尽速联系医疗单位予以帮助。

后勤保障组:紧急组织协调调配交通车辆及相关物资。

事故调查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取证,配合政府等有关部门开展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善后处理组:组员由工程部、财务部、安保部等成员组成。与组长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会同有关部门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4)、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条件

事故发生后,由现场第一发现人逐级汇报情况到应急指挥组长处,由其根据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决定是否启动急救援预案和对外求援以及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若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根据情况组织现场急救或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将伤员就近送到医院治疗。随后报告项目部主管领导,并通知公司进行理赔。

若发生打架、斗殴、偷盗事件,第一时间组织劝解、调和、制止,若事态不能控制,拨打警匪电话:110拨打求援。

若发生火灾,及时组织义务消防队灭火,火势过大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援。

(三)、现场急救措施

(1)急救工作的设置与安排

(a)、根据项目部工程规模建立急救机构,随时提供急救服务,确保及时将受伤和急病人员送去医院。

(b)、项目部急救机构应定期培训急救人员,向职工进行急救知识教育,添置急救药品和器材。

(c)、施工现场应有受过急救培训、掌握抢救技术、熟悉在事故中营救伤员技能的专职或兼职急救人员,并配备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

(2)受伤出血急救措施

(a)、根据出血的特点、类型(外出血、内出血)和失血的表现,采取正确的止血方法,阻止出血。

(c)、采用止血带止血,其位置应靠近心脏的一端和紧靠伤口处。止血带不能直接缠在皮肤上,其下应加毛巾等做成的平整垫子,其松紧程度以出血停止,摸不到远端脉搏为合适。

(d)、一般情况下,止血带缠紧时间应不超过2-3h,且应每隔40-50min松懈一次。

(e)、缠止血带后,加上标明止血带缠上时间的标牌,然后尽快将伤员送医院。

(3)避免伤口感染

(a)、伤口包扎应采用绷带、三角巾。没有时,也可采用毛巾、手帕和衣服。

(b)、充分暴露的伤口应先用无菌料覆盖伤口后,再进行包扎。

(c)、包扎时应松紧适度,避免在伤口上打结。

(d)、以四肢的包扎,应露出指(趾)的末端,以便于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情况。

(4)骨折急救

(a)、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处置骨折伤员。即若呼吸、心跳停止时,先使其心肺复苏;大出血时,先止血包扎,然后进行骨折固定。

(b)、骨折固定应使用定型夹板和三角巾、绷带绑扎。

(c)、骨折固定时应注意:小腿、大腿、脊椎骨骨折时应就地原位固定;四肢骨折时应先固定骨折处上端,后固定下端;对开放性骨折,严禁用水冲洗伤口和敷药物,应保持伤口清洁。严禁将来露断骨送回伤口。

(d)、骨折固定后,应迅速将伤员送去医院。

(5)搬运伤员

(a)、搬运前,应迅速检查伤员伤势并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

(b)、需要将伤员拖到安全地带时,应沿伤员身体长轴向直向拖行,不应从侧面横向拖行。

(c)、应使用担架或用椅子、门板做成担架形式,应稳当牢固、防止伤员从担架上跌落。

(d)、凡头部、大腿、小腿、手臂、盆骨骨折或背部受伤者,不得让其坐在车上运送。

(e)、伤员的肢体断离时,不得用水冲洗断肢,应将断肢装入袋中,将袋口封好(切勿使水、冰块与断肢接触),然后用衣服包好,随伤员一起送往医院。

(f)、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避免振动,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往医院。

(6)心肺复苏的急救措施程序

(a)、判断伤员有无意识,若无意识,应以仰卧体位放于坚实地面上。

(b)、开放气道,保持伤员的呼吸道畅通。

(c)、伤员无呼吸时,应进行人工呼吸。

(d)、伤员无脉搏时,应进行人工循环。

(e)、用担架搬运伤员时,应持续作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得超过5s。

(7)开放气道

(a)、伤员仰卧平躺于坚实平面上、躯干应呈水平,头不可高于胸部并使头部后仰。

(b)、以拇指轻牵伤员下唇,使口微张,保持气道畅通。

(c)、头劲部受伤时,不要随意搬动伤员。

(d)、伤员无自主呼吸时,应检查口腔,有异物阻塞时应立即排除,无阻塞物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e)、伤员能自主呼吸时,应继续保持气温畅通。

四、应急响应原则

(一)工作场所内全体人员的疏散要求:应遵循下列“排险救助的处理原则”进行现场人员的疏散排险和清理工作:

1、处置的原则

包括及时撤离人员、及时报告上级和有关主管部门、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当已投保建筑施工安全保险时)和及时进行进行排险救助工作。

2、“先撤人、后排险”的原则

即在发生事故或出现紧急险情后,应首先将处于危险区域内的一切人员先撤离危险区域,然后再有组织地进行排险工作。

3、“先救人、后排险”的原则

当有人受伤或死亡,应当救出和撤出伤亡者,然后进行排险处理工作,以免影响以伤者的及时抢救和对伤者、亡者造成新的伤害;

4、“先防险、后救人”的原则

在险情和事故仍在继续发展或险情仍未消除的情况下,必须先采取支护等安全保险措施,然后救人,以免使救护者受到伤害和使伤者受到新的伤害。救人要求“急”,同时也要求“稳妥”,否则,不但达不到救人的目的,还会使救助者受伤,增加新的抢救难度。

5、“先防险、后排险”的原则

在进入现场进行排险作业时,必须先采取可靠的支护等适合确保安全的措施,以免排险人员受到伤害。

6、“先排险、后清理”的原则只有在制止事故继续发展和排除险情以后,才能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但这一切,都必须遵守事故的处理程序规定和得到批准以后才能进行。

7、保护现场的原则

在事故调查组未决定结束事故现场原状之前,必须全力保护好现场的原状,以免影响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就是所有在场人员的责任,破坏事故现场是违法行为。当然,为了进行救人和排险工作,允许采取以下做法:

(1)在不破坏现状的要求下,为了确保救人和排险工作的安全,可以设置临时支护以阻止破坏的继续发展和稳定破坏时的状态。在设置支护措施前,应先拍摄下当时的现场全貌和局部情况照片,以免因实施支护时对其状况的可能扰动,造成以后调查分析工作的困难。

(2)当为了阻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而仅采取支护措施不足以阻止其发展时,或为了抢救伤员的需要,而必须拆除、搬走一部分结构件或物品时,必须首先拍照(包括全貌、局部以及不同角度的状态),详细记录下当时的现状情况,并在撤出人员、构件、物品的原位上作出明显的和准确的标记(轮廓线、交叠位置等)。

此外,从事故地点撤出的构件和物品应在现场的合适部位规整地堆放(不要叠放、混放)和作出标识,避免在吊运堆放过程中改变其拆下时的原状。

8、建立应急救援报警机制原则

(1)上报报警:是指在作业场所发生事故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应立刻向公司汇报,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当公司主要负责人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时,应按相关规定上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请求应急救援。

(2)内部报警:是指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公司项目经理部两级应急救援组织启动。公司总部在相关人员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救援状态。其两级应急救援组织进入应急救援预案及实施应急救援。

(3)外部报警:是在内部报警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救援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报警机制,向社会公共救援机构(公安、消防、医疗、救险等)报警求助。

六镇项目第一合同项目经理部

F132.com延伸阅读

高边坡开挖施工方案


高边坡开挖施工方案(一)

一、总则

1、在编写施工方案时,应全面分析工程特点、水文地质条件、现场环境等因素,制定能满足高边坡施工要求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

2、在尾水出口等部位进行施工作业,除执行本方案外,还应执行有关的规范和规程。

3、本方案使用于本标段进行的高边坡开挖,防护等作业。

二、概述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位于北盘江中下游,地处贵州省关岭县花江大桥上游20.2km的峡谷中。为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梯级开发的第二个电站,其上游是已建成的光照水电站,为本流域龙头电站;下游有规划的马马崖二级水电站和刚建成的董箐水电站。工程任务以发电为主,航运次之。电站装机容量558MW,安装三台单机容量为180MW的水轮发电机组和一台18MW的生态小机组。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属二等大(2)型工程。

尾水出口位于坝址下游左岸,尾水平台正下方,尾水出口上游与大坝消力池护岸相接,下游与大坝左岸护岸相接,全长71.54m,,顶部地面高程EL540.20m,底部高程EL486.00m, 在3条尾水洞之间预留岩墩,岩墩上下游长9.4m、内外侧宽15.667m,尾水出口为垂直边坡开挖;底板开挖坡比为1:3.133,顶部高程EL497.00m、底部高程EL486.00m。

三、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93号;

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3、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DLT 5006-2007。

四、安全专项施工措施

1、石方爆破作业以及爆破器材的管理、加工、运输、使用、检验和销毁等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

2、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主动接受当地公安部门的监督管理,预裂爆破应严格控制钻眼间距和炸药用量。

3、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

4、高边坡实行“边开挖、边清理、随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5、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帮挂安全带的绳索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2根及以上安全绳拴2人以上。

6、高边坡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7、清理边坡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8、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滑动、崩塌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项目部处理。

9、施工生产区域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文明生产规定、禁令。与施工无关人员、设备不得进入施工区。

10、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本工种之外的工作;严禁酒后上班。

1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各个人防护用品,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硬底鞋、带钉易滑的鞋进入施工现场。

12、在施工现场行走应注意安全,不得在边坡下方休息或停留。

13、临边、危险区域,设备用电周围设置围栏和安全警示牌,夜间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设施、警示标志未经安全人员的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

14、从事高边坡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院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等以及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边坡作业。

15、使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

16、遇有影响施工安全的恶劣气候时,禁止进行高边坡作业。

除以上措施外,施工作业时,必须按高边坡施工规范施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施工安全危险因素

(一)影响边坡施工安全的危害因素

1、开挖线上部不稳定岩体、松动岩块,直接影响下部作业安全,应进行清除或加固防护处理。

2、岩石性质的影响:包括岩石的坚硬程度、抗风化能力、抗软化能力、强度、组成、透水性等。

3.、岩层的构成与结构的影响: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规律、结构面的胶结情况、软弱面和破碎带的分布与开挖坡面的关系。

4、水文条件的影响:主要是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动态变化,地表水的作用情况。

5、地貌的影响主要是边坡的高度、坡度和形态。

6、风化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风化作用减弱岩石的强度。

7、气候影响因素及施工人员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

六、施工布置

1、现场施工总体规划布置应遵循保证安全、有利施工、便于管理的基本原则。

2、生产、生活、办公区和危险化学品堆放、储存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地基稳定,不受洪水、滑坡、泥石流、塌方及危石等威胁。

(2)交通道路畅通,区域内通行道路宜避免与施工主干线交叉。

(3)设备机房,生活、办公房屋,仓库的间距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3、材料堆放,储存应远离其他区并满足相关规定布置。

4、施工区内起重机设备、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及工具房、空压机房、电工值班房等布置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5、大型施工机械与车辆停放场地的布置应与施工生产相适应,要求场地平整、排水畅通、基础稳固,并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6、施工道路布置

(一)施工生产区内机动车辆临时道路应符合以下规定:

(1)道路纵坡不宜大于8%,个别短距离地段最大纵坡不得超过15%。

(2)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5m,因自然条件限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路面宽度不得小于施工车辆宽度的1.5倍,且双车道路面宽度不宜窄于7m,单车道不宜窄于4m。单车道在可视范围内应设有会车位置。

7、在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及叉路应设有相应警示标志。

8、悬崖陡坡、路边临空边缘应设有警示标志、标牌及安全防护措施。

七、开挖

(一)覆盖层开挖

1、在覆盖层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清理完边坡的风化岩石、堆积物、残疾物和滑坡体,并在适当位置修筑拦渣坎,保证下部施工安全。

2、覆盖层开挖应按设计边坡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坡面按设计要求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

3、坡面随开挖下降及时进行清坡,按设计要求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护,保证施工安全。防护主要采取护面形式。

4、做好汛期防水、边坡保护措施,防止边坡坍塌造成事故。

5、对于边坡易风华崩解的土层,若开挖面不能及时防护时。应预留保护层,在有条件防护时,再进行保护层开挖。

6、需人工开挖的坡面覆盖层,应在开挖范围内,按照每人控制2.5m的水平距离,作业人员系安全带,从高处分条带向下逐层依次清理,相邻5人之间最大高差不得大于1.5m,所有人员之间最大高差不得大于3m,对于块体较大、人工无法撬动的孤石,宜爆破后清理。

7、在覆盖层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或滑移迹象,应立即暂停施工并将施工人员及设备撤至安全区域,待查清原因、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恢复施工。

(二)边坡石方开挖

1、边坡石方开挖采取自上而下的开挖形式,同时应做好边坡开口线上下一定范围内的锁口和锚固工作。对于需要防护的边坡,采取边开挖边防护的方法。

2、边坡开挖时,不得采用对坡面产生破坏的爆破方法,可在坡面3-5米以内预留保护层;也可先进行坡面预裂爆破再进行主体石方开挖爆破,一般采用梯段加预裂爆破一次开挖。控制一次最大单药量,质点振动速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对于边坡易风化破碎或不稳定的岩体,应先做好施工安全防护,边开挖边防护。在有断层和裂隙发育等质地缺陷的部位,应在防护作业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开挖。

4、在开挖面靠近平台设计高程时,平台预留1.5~2m的保护层,保护层开挖严格按照保护层开挖技术要求进行,并在平台外侧,分别设置护栏及其他挡渣措施,以免石渣滑落。

5、在靠近其他建筑物或电杆、电缆、电线、风、水管等附近开挖时,应由技术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

6、边坡开挖的分层厚度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平台间的高差、钻孔设备和装载机械的技术参数等因素确定。

(三)钻孔作业

1、钻孔工应经过专业技术,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操作。

2、钻机的工作地面应平整,在倾斜地面作业时,钻机下方应用楔形木块塞紧。不得在倾斜坡上横向钻孔作业。

3、应采用湿式凿岩,或装有能够达到国家工业卫生标准的干式捕尘装置。作业人员宜佩带口罩、面罩、耳塞等劳动防护用品。

4、开钻前,应检查工作面附近岩石是否稳定;有无盲炮,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否则不得作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在残孔中钻孔。

5、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6、钻孔质量符合爆破设计要求,不得因钻孔误差影响爆破效果或发生安全事故。

(四)爆破作业

1、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并经公安部门考核,取得相应类别、级别的资格证后,方可从事爆破作业。

2、爆破方案必须经监理及业主审批,按审批后的爆破方案作业。

3、应提前进行爆破试验,选定合理的爆破参数,施工中不断优化爆破设计方案,防止爆破对边坡岩体和周边建筑物的破坏。有杂散电流存在,不得使用电爆网络起爆。

4、爆破器材的管理、运输、使用应符合《爆破安全技术规程》(GB6722)的规定。

5、装药应遵守下列规定:

(1)装药前应对作业场地、爆破器材堆放场地进行清理,装药作业人员对准备装药的全部炮孔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孔应采取不孔、补钻、清孔等处理措施。

(2)应从做药运入施工现场开始,划定装药警戒区,警戒区内严禁烟火,搬运爆破器材应轻拿轻放。

(3)夜间装也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不得使用明火照明。装药用电灯照明时,在距爆破器材20m外可使用220v电压照明灯,在作业现场使用电压不高于36v的照明灯。

(4)从带有电雷管的起爆体进入装药警戒区开始,装药警戒区内应停电,可采用安全蓄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手电筒照明。

(5)装药应使用木质或竹制炮棍。

(6)不应投掷起爆药包和敏感度高的炸药。

(7)装药发生卡塞时,若在雷管和起爆药包放入之前,可用非金属长杆处理。装入起爆药包后,不得用任何工具冲击、挤压。

(8)在装药过程中,不得拔出或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爆管、导爆索和电雷管脚线。

6、爆破警戒应遵守下列规定:

(1)装药警戒范围由爆破作业领导人确定,装药时应在警戒区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并派出警戒哨。

(2)爆破警戒范围由设计确定。在危险区边界,应设有明显标志,并派出警戒哨。

(3)执行警戒任务人员,应按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

7、爆破后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1)浅孔爆破,爆破应超过5分钟,方准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区;如不能确定有无盲炮,应经15分钟后才能进入爆区检查。

(2)深孔爆破后应超过15分钟,方准检查人员进入禁区。

(3)经检查确认无盲炮、爆堆稳定、无危石,爆破区安全后,经当班爆破负责人同意,方准许作业人员进入禁区。

8、爆破危害防治措施

(1)降低爆破震动强度的措施:减小爆破规模,降低一次爆破装药量;采取毫秒延时雷管,减少最大一段装药量;加大间隔时间,避免不同段起爆炸药量爆破产生震动迭加增强效应。

(2)降低爆破冲击波的措施:合理选择爆破参数;堵塞长度和抵抗线;爆破岩体如漏气或存放软弱夹层应进行必要地处理;尽量使爆破方向不朝向建筑物和生活区。

(3)爆破飞石事故的预防:爆破技术设计合理;按设计要求钻孔、装药、起爆,确保装药施工质量;按设计要求的堵塞料、填塞位置和长度,进行堵塞施工。

(4)预防爆破赌气中毒的措施:作业人员避炮用选择上风方向的安全位置;使用合格的炸药;爆后15分钟内不得进入爆区。

(五)土石方挖运

1、进入高边坡部位施工的机械,应全面检查其技术性能,不得带病作业。

2、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区前,应对经过线路进行检查,确认路基基础、宽度、坡度、弯度等能满足安全条件后方可进行。

3、施工机械工作时,严禁一切人员在工作范围内停留;机械运转中人员不得上、下车;严禁施工机械(运输车辆)驾驶室内超载,运渣车车厢内严禁载人。

4、挖掘机械工作位置要平整,工作前履带要制动,挖斗回转时不得从汽车驾驶室定部通过,汽车未停留不得装车。

5、机械在靠近边坡作业时,距边沿应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确保轮胎(履带)压在坚实的地基上。

6、运输车辆应保证方向、制动、信号灯齐全可靠。装渣高度不得高处车箱,严禁超速超载。

7、施工机械停止作业时,必须停放在安全可靠、基础牢固的平地,严禁在斜坡上停车,临时在斜坡上停车,必须用三角木等对车轮阻滑。

8、施工设备应进行值班前后检查,加强现场维护保养,严禁“带病”运行,不得在斜坡上火或危险地段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八、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高边坡的施工因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因此它是高风险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作业。从人、机、料、方法、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4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1)机械伤害;(2)爆破伤害;(3)触电伤害;(4)坍塌和滑坡。

(一)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机械伤害: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伤害。

2、爆破伤害:爆破施工时,因违规操作而引起的人员和财产损害。

3、触电伤害: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

4、坍塌和滑坡:路基开挖时因施工方法不当,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坍塌和滑坡,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

(二)预防措施

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1、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2、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3、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

(3)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4、切实加强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

(1)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没有交底不准施工作业。

(2)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实施。

(3)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模式,书面交底一式两份,一份交底给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产台帐备查。

(4)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九、防护

1、边坡防护前,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形式、工艺要求、岩体暴露时间等因素编制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2、作业人员应根据施工做也指导书的要求,及时进行防护。

3、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施工区的边坡稳定情况,需要时应先进行安全处理。

4、对不良地质地段的临时防护,应结合永久防护进行,即在不拆除或部分拆除临时防护的条件,进行永久性防护。

十、安全检测

1、为了确保施工期的安全施工,应进行安全检测。检测的部位包括开挖结构面和开口线上部岩体,通过人工巡视检查和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边坡岩体内部作用力合外部变形情况,评估和判断高边坡的稳定状况。

2、施工期巡视检查:定期进行边坡的巡视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边坡是否出现裂缝,以及裂缝的变化情况(裂缝的深度及宽度)、是否出现掉渣或掉块现象,坡表有无隆起或下陷,坡表渗水量及水量是否正常等,并做好巡视记录。

3、边坡外部变形监测:在边坡重点部位,布置变形观测墩,施工期的变形观测应结合永久观测进行。通过大地测量法监测边坡变形情况,包括平面变形测量和高程测量。有条件采用较为先进的全球定位(GpS)变形测量系统。

4、应做好边坡施工安全监测成果的整理、反馈工作,以指导施工,边坡的变形数据的处理分析,是边坡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内容,用于对边坡未来的状况进行预报。预警,对边坡的稳定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边坡破坏,应做好边坡施工安全监测成果的整理、反馈工作,以指导施工。

高边坡开挖施工方案(二)

1.目的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规范现场施工管理及作业程序和过程控制标准,指导施工人员在高边坡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规程、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

2 工程概况

巫山至奉节高速公路属于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起于湖北、重庆两省(市)初步协商的省界接点火烧庵(K0+000),以隧道与湖北段相接,在楚阳南2.5KM设楚阳互通与渝巴公路相连,跨木瓜溪,设玉水坪隧道和学堂坪隧道至龙洞河,沿十八溪布线至杜家坡,设隧道穿过渝巴路至李家田出洞,进入溪沟(与大宁河相连),沿溪沟布线,设隧道穿岳家岭偏向巫山县城方向,跨白子溪,在龙门峡进口跨大宁河,设巫山互通,直接与巫山县城相连接(连接线长5.5KM)。设隧道下穿渝巴公路,经金家沟、磊块田,在詹家湾设隧道穿过摩天岭(县界),于邵家洼出洞进入奉节境,沿石马河布线,经石马,在天官庙跨石马河,经七里堰、学堂坪至本段终点青莲铺,巫山至奉节段终点桩号K59+553,全长59.553公里。全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桥梁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我单位承建范围为K0+000~K30+320的路面工程、防撞护栏的安装、通讯管道的敷设的实施、完工及缺陷修复。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沿线8米以上边坡开挖施工。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土壤、地质条件按下列规定选择不同的开挖工艺。

4 主要施工方法

4.1深挖路段路基施工

4.1.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

4.1.2施工方法及工艺

⑴施工准备

①施工前,仔细查明地上、地下有无管线,提前拆除。

②开挖前,测量放线;按永临结合原则,做好堑顶防排水设施。

③在路堑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相关文件、施工调查资料及此段路堑的特点编制详细且有针对性的路堑施工作业指导书或技术交底书。

⑵路堑开挖施工

路堑开挖根据地形情况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或铲运机开挖运输,对施工场地狭窄地段无法进入机械时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施工。靠近基床底层表面及边坡辅以人工开挖。

路堑挖方采用横向台阶分层开挖,深挖路堑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合理安排运土通道与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及施工次序,做到运土、排水、挖掘、防护互不干扰,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

按设计边坡自上而下分层逐层开挖方式,开挖面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

每段开挖工作完成后,对边坡进行及时防护,当防护不能紧跟开挖进行,要暂时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做护坡时再刷坡。

深挖路段安排先行施工。路基防护、排水工程与路基成型协调进行,深挖路堑开挖一阶、防护一阶,与路基成型平行流水作业,并紧随路基尽早完成。

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上部的设计标高时,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如设计与现场不符等技术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如与设计资料相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床底层上部的填筑施工,其施工方法与路堤基床底层填筑施工相同。

路堑地段的附属工程及时施做,并紧随路基成型尽早完成。

路基相关配套工程与路基同步施工,并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路基本体的整体性和密实性。

4.1.3 主要技术措施

⑴技术措施

①路堑开挖前,首先进行排水设施施工。作好天沟、截水沟,并做好防渗工作,保证边坡稳定。

②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位置,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边坡部位预留厚度不小于20cm土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并紧跟开挖进行;施工中及时测量,开挖至边坡平台时,预留不小于20cm保护土层,待人工施做平台及其上截水沟时开挖,表面做成向外侧4%的排水坡。

③防护紧跟开挖,随挖随护。刷坡修整随时检查堑坡坡度,避免二次刷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嵌补平整。

④当开挖接近路堑换填底面设计标高时,及时测量开挖面标高,()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上部的设计标高时,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如设计与现场不符等技术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如与设计资料相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

⑤弃土场设置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

弃土至弃土场后,用推土机推平后,大致碾压平整,使之整齐、美观、稳定,周围砌筑防护设施,确保弃土堆周围及其上排水畅通,不对周围的建筑物、水源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

⑵注意事项

①对坡面中出现的坑穴、凹槽杂物进行清理,嵌补平整。路堑较高时按设计做出平台位置,路堑平台做成一定坡度,确保不积水。

②黄土路堑坡顶至相当于边坡高度再加5m距离内的地面坑洼进行填平,以确保路堑边坡的稳定。

③施工中保持坡面平整,严禁乱挖。若路堑边坡有变形迹象,不可随便刷方,立即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4.2 路堑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4.2.1认真按照要求的质量检测项目、频率进行检验和控制。

4.2.2路堑开挖过程中始终保持排水系统畅通。

4.2.3路堑基床换填宽度、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4.2.4边坡坡面应平整且稳定无隐患,局部凹凸差不大于15cm。边坡防护封闭无变形、开裂。

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4.2.5刷坡修整随时检查堑坡坡度,路堑开挖边坡坡率不得偏陡。

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50m单侧边坡抽样检验8点(上、下部各4点)。

检验方法:吊线尺量计算或坡度尺量。

4.2.6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核对路基面和边坡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当与设计不符时,应提出变更设计。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当与设计不符时,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核对并详细记录。

4.2.7路堑边坡变坡点位置、边坡及侧沟平台位置、宽度允许偏差下表控制。

5 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

5.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高边坡的施工因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因此它是高风险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作业。从人、机、料、方法、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4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1)机械伤害;(2)爆破伤害;(3)触电伤害;(4)坍塌和滑坡。

5.2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机械伤害: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

(2)爆破伤害:爆破施工时,因违规操作而引起的人员和财产损害。

(3)触电伤害: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

(4)坍塌和滑坡:路基开挖时因施工方法不当,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坍塌和滑坡,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

5.3预防措施

5.3.1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

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5.3.2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5.3.3切实加强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

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没有交底前不准施工作业。

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实施。

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模式,书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给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产台帐备查。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6 安全专项施工措施

6.1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的配备,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翻斗车、电缆线、照明设备、漏电保护器。

(2)安全防护品的配备,口哨、安全帽、红绿旗、警示牌、标 志、红色警示灯、铁丝网。

6.2开工前检查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自卸翻斗车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各项制动是否有效,电缆线有无裸漏情况。

6.3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在公路、街道、交通繁华的道路上或附近施工,须有专人警戒。

(2)车辆通过较多的便道,弯道半径小于15m,特殊地段小于10m须挂红黄绿旗及警示牌。

(3)施工便道急弯处及陡坡地段须挂标志警示牌。

(4)严禁穿硬底、带钉、易滑、高跟鞋、拖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5)施工现场材料、设备摆放有序、整齐。

(6)现场施工人员须戴防尘口罩。

(7)施工翻斗车不能行车载人及超载超速,作业区时速5km/h,其余各施工机械不能超速及违章作业。前后两车(机械)间距不应小于10m。

(8)路堑开挖严禁采取掏底开挖(忌挖神仙洞),以免坍塌。

(9)严禁在松动危石下、未熄火的大型机械旁作业和休息。

(10)弃土场的选址需避免泥石流沟。

(11)严禁在山坡上同一地段的上下同时作业。

(12)人工挖掘作业人员横向间距不应小于2m,纵向间距不应小于3m。

(13)滑坡地段开挖,须从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开挖。禁止全面拉槽开挖。

边坡支护施工方案


边坡支护施工方案(一)

目前,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在高等级公路的修建中,出现大量的深挖路堑与高填路堤边坡,其防护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双重目标,对高边坡病害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公路边坡沿公路分布的范围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如果在防护的同时,能够注意保护环境和创造环境,采用适当的绿化防护方法来进行,则会使公路具有安全、舒适、美观、与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也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边坡设计应遵循“安全绿色、水土保持、恢复自然、环保之路”的设计原则。

对公路边坡进行防护,必须考虑以下问题:①边坡稳定: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与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的整体稳定性。②:使工程对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并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③综合效应:综合防光,防眩,防烟,诱导司机视线,改善景观等目的进行边坡绿化防护,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

1工程防护

1.1 抹面与捶面

1.1.1适用条件:

①对各种易于风化的软岩层(如泥质砂岩、页岩、千枚岩、泥质板岩等)边坡,当岩层风化不甚严重时;

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必须是稳定的,但其坡面形状、陡度及平顺性不受限制;

③所防护的边坡,必须是干燥、无地下水的岩质边坡。

1.1.2构造要求:

①抹面厚度一般为5~7cm,捶面厚度为10~15cm,一般为等厚截面。

②抹面与捶面工程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如在其边坡顶部做截水沟,沟底与沟边也要做抹面或捶面防护。

③大面积抹面或捶面时,每隔5~10m应设伸缩缝。

1.2 灌浆与勾缝

灌浆适用于石质坚硬、不易风化、岩层内部节理发育,但裂缝宽度较小的岩质路堑边坡。

勾缝适用于石质较坚硬、不易风化、张开节理不甚发育,且节理缝较大较深的岩石路堑边坡上。

1.3水泥土护坡

1.3.1适用条件:

①适用于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粘土等填方边坡。

②易受洪水浸淹的路基填方边坡。

③可用于盐渍土地区。

1.3.2构造要求:水泥土护坡厚度一般为10~20cm。水泥掺量一般为8%~15%,具体掺量施工时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1.4 护面墙

1.4.1适用条件:

①多用于易风化的云母岩、绿泥片岩、千枚岩及其它风化严重的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岩石地段,以防止继续风化;

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必须是稳固的;

③护面墙有实体护面墙、孔窗式护面墙、拱式护面墙和肋式护面墙。实体护面墙适用于一般土质及碎石边坡;空窗式护面墙用于边坡缓于1:0.75,孔窗内可采用捶面(坡面干燥时)或干砌片石;拱式护面墙用于边坡下部岩层较完整,而需要防护上部边坡者或通过个别软弱地段时,边坡岩层较完整且坡度较陡时采用肋式护面墙。

1.4.2构造要求:

(1)实体护面墙

①厚度视墙高而定,一般采用0.4~0.6m,底宽一般等于顶宽加H/10~H/20;单级护墙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5m,多级护墙的总高度一般不超过30m。

②沿墙身长度每隔10m设置一道2cm的伸缩缝,缝内用沥青麻筋填塞。在泄水孔后用碎石和砂做成反滤层,以排除墙后排水。

③修筑护面墙前,对所有的边坡清除风化层至新鲜岩层,对风化迅速的岩质(如云母岩、绿泥片岩等)边坡,清挖出新鲜岩面后,应立即修筑护面墙。

④顶部应用原土夯填,以免水流冲刷。

(2)孔窗式护面墙

孔窗式护面墙的窗孔通常为半圆拱形,高2.5~3.5m,宽2~3m,半径1~1.5m。其基础、厚度、伸缩缝等与实体护面墙相同,窗孔内视具体情况,采用干砌片石、植草或捶面。

(3)拱式护面墙

拱跨较小时(2~3m),拱圈可采用10#水泥砂浆砌片石,拱高视边坡下面完整岩层高度而定,拱跨较大时,可采用砼拱圈。

1.5 喷浆或喷射混凝土防护

1.5.1适用条件:

①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底、易风化或坚硬岩层风化破碎、节理发育、其表层风化剥落的岩质边坡;

②当岩质边坡因风化剥落和节理切割而导致大面积碎落,以及局部小型坍塌、落石时,可采用局部加固处理后,进行大面积喷浆(喷射混凝土)。

③对于上部岩层风化破碎下部岩层坚硬完整的高大路堑边坡;

④不能承受山体压力,边坡须是稳定的。

1.5.2构造要求:

①喷浆厚度不宜小于1.5~2cm,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以3~5cm为宜。

②为防止坡面水的冲刷,沿喷浆(喷射混凝土)坡面顶缘外侧设置一条小型截水沟。

③浆体两侧凿槽嵌入岩层内。

1.6 喷锚防护

1.6.1适用条件:

凡易于喷浆(喷射混凝土)防护的岩质边坡,当岩层风化破碎严重、节理发育,在破碎岩层较厚的情况下,如果继续风化,将导致坠石或小型崩塌,从而影响整个边坡的稳定性。它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抗裂性能,能使坡面内一定深度内的破碎岩层得以加强,并能承受少量的破碎体所产生的侧压力。

1.6.2构造要求:

①为防止坡面水的冲刷,沿喷浆(喷射混凝土)坡面顶缘外侧设置一条小型截水沟。

②锚固深度视边坡岩层的破碎程度及破碎层的厚度而定,用1:3的水泥沙浆固结。

③喷浆厚度不小于3cm,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5cm。

④锚杆的类型有树脂锚杆、全长砂浆锚杆、塑料锚杆、水泥锚杆和缝管锚杆。

⑤提高锚杆承载力的措施主要有延长锚固段长度、二次压浆、采用端头扩大或多段扩大头锚杆、重复高压灌浆和改变锚杆传力特征的剪力或压力型锚杆。其中二次压浆和重复高压灌浆比较实用有效。

1.7 土钉墙

土钉墙是一种较新式的结构物,它主要由“钉”(即锚杆)、混凝土面板(挂网喷射混凝土)、锚板组成。

1.7.1作用机理

通过规则排列的锚杆(“钉”)、面板、锚板将边坡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原位加固,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式的墙——土钉墙,墙后土压力由土钉墙承担。

1.7.2适用条件

主要适用于风化破碎较严重的岩石边坡,也可用于粉土、砾石和砂土边坡。承受土压力一般,其最大优点是从上往下逐层开挖土石方并及时对边坡进行封闭加固,能有效减少边坡因开挖临空而带来的英里释放,使边坡保持原来的稳定结构,避免坍塌。

1.7.3构造要求:

①施工程序为:成孔-清孔-置筋-注浆-喷射第一层细石混凝土-装挂钢丝网-喷射第二层细石混凝土;

②第一层细石混凝土厚7~10cm,第二层细石混凝土厚8cm。

1.8 预应力锚索梁

预应力锚索梁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加固措施。结构分为锚索和锚梁两部分。

1.8.1作用机理

把破碎松散岩层组合连接成整体,并锚固在地层深部稳固的岩体上,通过施加预应力,使锚索长度范围内的软弱岩体(层)挤压密实,提高岩层层面间的正压力和摩阻力,阻止开裂松散岩体位移,从而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保持既有坡面状态下深入坡体内部进行大范围加固;预先主动对边坡松散岩层施加正压力,起到挤密锁固作用;同时,锚索孔高压注浆,浆液充填裂隙和孔隙,又可提高破碎岩体的强度和整体性;结构简单、工期短、造价低廉。

1.8.2适用条件

裂隙和断层发育、防缓边坡工作量巨大的高陡边坡。

3.构造要求:

①锚梁:锚梁为钢筋混凝土梁,采用C30混凝土浇注,它不仅为预应力锚索提供反力装置,而且也对边坡岩土有着框箍和压紧作用。

②锚梁的施工顺序为:防线挖槽—绑扎钢筋—支模—浇注混凝土。

③锚梁与锚索交叉部位预留塑料套管,便于锚索从中间穿过;在锚头部位预埋承压钢板,并与锚梁浇注成整体。

④预应力锚索施工程序为:放点钻孔—编制钢绞线—注浆—张拉锁定。

⑤可与喷射混凝土或框格护坡相结合。

2植物防护

2.1 种草

2.1.1适用条件

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轻微的路堤或路堑边坡,一般要求边坡坡度不陡于1:1,边坡坡面水径流速度不超过0.6m/s,长期浸水边坡不适用。

2.1.2种植方式

根据施工方法不同,有以下几种方式:

(1)种子撒播法:适用于边坡土质较软,厚度在25mm以下的沙性土,23mm以下的粘性土,以及边坡缓于1:1的情况。

(2)喷播法:适用于砾间有砂的砾质土,或厚度在25mm以下的砂质土,厚度在23mm以下的粘性土、亚粘土土坡,或当厚度在25mm以上的硬质土时,在常降暴雨地区,则与铺席工程并用。

(3)客土喷播法:客土喷播技术是一种改善边坡植生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在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上实现立体绿化、恢复自然植被的新技术。客土喷播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土质或岩质边坡都适用。

(4)点穴、挖沟法

方法:点穴法是在边坡上用钻具挖掘直径5~8cm、深10~15cm的洞,每平方米约8~12个,将固体肥料等防入,用土、砂等将洞埋住后,再种种子。挖沟法是在边坡大致按水平间隔50cm左右,挖掘10~15cm深的沟,放入肥料后,撒播种子。

适用于:公路两侧的绿化用地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如硬质土或花岗岩风化砂土挖方边坡。

2.2 铺草皮

2.2.1适用条件

各种土质边坡,特别是坡面冲刷比较严重、边坡较陡(可达60°),径流速度达0.6m/s时。

2.2.2铺草皮的方式

平铺、水平叠铺、垂直坡面或与坡面成一半破脚的倾斜叠置,以及采用片石等铺砌成方格或拱形边框、方格内铺草皮等。

2.3 植树

适用于:各种土质边坡和风化极严重的岩石边坡,边坡坡度不陡于1:1.5,在路基边坡和漫水河滩上种植植物,对于加固路基与防护河岸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水流速,种在河滩上可促使泥沙淤积,防止水流直接冲刷路堤。植树最好与植草相结合。高等级公路边坡上严禁种乔木。

3 柔性支护

3.1 三维植被网

三维植被网又称防侵蚀网,以热塑树脂为原料。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一个经双面拉伸的高模量基础层,强度足以防止植被网的变形,并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下层是一层弹性的、规则的、凹凸不平的网包组成。

3.1.1作用机理:

三维植被网是由多层塑料凹凸网和高强度平网复合而成的立体网结构。面层外观凹凸不平。材质疏松柔韧,留有90%以上的空间可填充土壤及沙粒,将草籽及表层土壤牢牢护在立体网中间。

3.1.2特点

① 固土效果极好。实验证明:在草皮形成之前,当坡度为45度时,三维植被网的固土阻滞率高达97.5%。即使坡面角达到90°时,三维植被网仍可保留阻滞住60%的土壤。

② 抗冲刷能力强。三维网垫及植物根系可起到浅层加筋的作用,这种复合体系具有及强的抗冲刷能力,能够达到有效防护边坡的目的。

③ 网垫原材料采用聚乙烯,无毒且化学性质稳定可靠,埋在地下寿命可达50年以上,即使暴露在阳光下寿命也长达10多年。

④ 草种采用混合草种,生长成坪快;抗逆性强、耐贫瘠、耐粗放式管理等。

3.1.3适用条件

设计稳定的土质和岩质边坡,特别是土质贫瘠的边坡和土石混填的边坡可以起到固土防冲并改善植草质量的良好效果。

3.2 钢绳网主动防护

通过锚杆和支撑绳以固定方式将钢绳网盖在坡面上。

作用机理为通过固定在锚杆或支撑绳上并施以一定预张拉的钢绳网,以及在用作风化剥落、溜塌或坍落防护中抑制细小颗粒、洒落或土体流失时铺以金属网或土工格栅,对整个边坡形成连续支撑。其预张拉作业使系统紧贴坡面形成了局部岩坡或土体移动或发生细小位移后将其裹缚于原位附近的预应力,从而实现其主动防护的功能。其系统作用原理类似喷锚支护等层面防护体系。然其柔性特征能使系统将局部体中下滑力向四周均匀传递以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防护能力,从而使系统能承受较大的下滑力,同时它与三维植被网一样与植物配套实现植物防护,使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与坡面防护系统结为一体,实现最佳边坡防护和环保。

3.3钢绳网被动防护

该方法是一种能拦截和堆存落石的柔性拦石网,由钢绳网、固定系统、减压环和钢柱四部分组成。

3.3.1.适用条件

岩体交互发育、坡面整体性差,有岩崩可能的高路堑边坡。

3.3.2作用机理

当落石冲击拦石网时,其冲击力通过网的柔性得以首先消散,并将剩余荷载从冲击点向绳网系统周边逐级加载,最终传到锚固基岩和地层,且由锚杆及其基础承受的最终剩余荷载以达很小的程度。

4综合防护

4.1岩质边坡绿化喷播技术

绿化喷播技术,其核心是在岩质坡面营造一个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而种植基质又不被冲刷的多孔稳定结构。它利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质、保水材料、植物种子、水泥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由于水泥的粘结作用,上述混合物可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一定程度的硬化使种植免遭冲蚀,而空隙内填有种子、土壤、保水材料等,空隙既是种植基质的填充空间,又是植物根系的生长空间。

4.1.1适用条件

不仅适用于所有开挖后的岩体边坡,而且对于岩堆、软岩、碎裂岩、散体岩、极酸性土岩以及挡土墙、护面墙、混凝土结构边坡等不宜绿化的恶劣环境。

4.1.2施工方法

①修整边坡

在高速公路边坡支护工程中,坡面比较平整,一般只需清除表面杂物即可。如有非常凹凸的地方须进行处理。

②锚杆、挂网

先在坡面上打孔,然后将机编网开卷铺挂在坡面上,再用锚杆或锚钉固定。对于坡度较小(1:1)、岩体结构稳定的边坡,或已做拱架的陡坡,可不挂网,面向岩面直接喷射混合好的材料。

③喷混

材料按比例混合后利用特制喷混机械将混合物加水及pH缓冲剂后喷射到岩面上。喷射分两次进行,首先喷射不含种子的混合料,喷射厚度7~8cm,紧接着第二次喷射含有种子的混合料,喷射厚度2~3cm。喷射混合材料平均厚度10cm,变幅为3~15cm。

④覆盖

可在喷射后覆盖无纺布、草帘、遮荫网、稻草等保湿及防止雨水冲刷。

⑤养护

喷播后如未下雨则需每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7天左右发芽,一个月成坪,两个月覆盖率达90%以上,成坪后可逐渐减少浇水次数。

4.2框格护坡

4.2.1适用条件:

风化较严重的岩质边坡和坡面稳定的较高土质边坡。

4.2.2框格形式选择

框格护坡可选用菱形框格、六边形框格、主从式框格等

3.构造要求:

①框格内植草,通常采用借土喷播法或植草皮等方法。

② 框格形式主要有正方形、菱形、拱形、主肋加斜向横肋或波浪形横肋以及几种几何图形组合等形式,框格及横肋宽0.4~0.6m,主肋宽一般1m左右,框格间距2.5~3.5m。

③ 应根据情况设置固定桩或锚固筋固定。

边坡支护施工方案(二)

一、 施工工艺

(1)锚杆的构造要求

1)锚杆采用HRB335级Φ22钢筋,长度从8.2~10米。具体见计算书。

2)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1m,水平间距1m。

3)锚杆倾角为12.5°。

4)锚杆锚固体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

5)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

6)钢筋网片。

7)注浆压力为0.6Mpa,根据具体情况压力可适当提高。

(2) 工艺流程

1)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钻机就位→接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接钻杆)→钻至设计深度→插锚杆→压力灌浆养护→裸露主筋除锈→上横梁

2)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立面子整→焊接钢筋网片→干配混凝土料→依次打开电、风、水开关→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面层养护。

(3)操作工艺

1)边坡开挖

锚杆支护应按设计规定分层、分段开挖,做到随时开挖,随时支护,随时喷混凝土,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喷射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的开挖。当用机械进行开挖时,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或挡土结构的破坏。为防止边坡土体发生塌陷,对于易塌的土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a) 对修整后的边壁立即喷上一层薄的砂浆或混凝土,待凝结后再进行钻孔;

b) 在作业面上先安装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面层后,再进行钻孔并设置土钉;

c) 在水平方向分小段间隔开挖;

d) 先将开挖的边壁作成斜坡,待钻孔并设置土钉后再清坡;

e) 开挖时沿开挖面垂直击入钢筋和钢管或注浆加固土体。

(4)钻孔与锚杆制作

1)钻孔时要保证位置正确(上下左右及角度),防止高低参差不齐和相互交错。

2)钻进时要比设计深度多钻进100~200mm,以防止孔深不够。

3)锚杆应由专人制作,接长应采用直螺纹对接,为使锚杆置于钻孔的中心,应在锚杆上每隔1500mm 设置定位器一个;钻孔完毕后应立即安插锚杆以防塌孔。

(5)注浆

1)注浆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破裂和堵塞,接口处要牢固,防止注浆压力加大时开裂跑浆;注浆管应随锚杆同时插入,在灌浆过程中看见孔口出浆时再封闭孔口。

2)注浆前要用水引路、润湿输浆管道;灌浆后要及时清洗输浆管道、灌浆设备;灌浆后自然养护不少于7d。

(6)喷射混凝土1)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牢固固定在边坡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的要求。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喷射时应不出现移动。2)钢筋网片焊接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为10 mm;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的边长。(7)成品保护

1)锚杆的非锚固段及锚头部分应及时作防腐处理。

2)成孔后立即及时安插锚杆,立即注浆, 防止塌孔。

3)锚杆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砂浆配合比不准确。

4)施工过程中, 应注意保护定位控制桩、水准基点桩,防止碰撞产生位移。

二、工程施工组织

(1)建立现场领导组织:在本项目文明安全施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本工程施工现场领导小组。由经理任组长,对本工程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现场设专职安全员,根据工程施工作业进展情况适时增加。

(3)各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兼职安全员,对本班组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全面负责。

(4)项目安保部负责对本工程安全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三、施工监测

(1)锚杆支护的施工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支护位移、沉降的测量;地表开裂状态(位置、裂宽)的观察;在支护施工阶段,每天监测不少于3 次;在支护施工完成后、变形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每天1 次。

(2)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的总数不宜少于2个,其设在开挖边坡相对应的五环路路肩上。观测仪器宜用精密水准仪和精密经纬仪。

(3)应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

四、安全措施

1、安全规定

1)执行标准

严格执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消防保卫标准和国家、北京市相关法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本项目安全生产各项,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2)施工员必须及时下达每项工序的施工安全交底单;并向施工人员将安全施工交底内容交待清楚。

3)施工中必须遵照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不断加强各级施工人员的安全业务责任心和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4)严格执行班、前会制度,班前讲话必须讲安全,做到“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的文明工程。任何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

5)施工现场应整洁有序,各类材料应分类码放整齐。各班组每天收工前应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6)水泥沙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仓内存放,若露天存放时应采取遮盖措施。

7)并派专人对边坡开挖进行看护,禁止车辆在开挖边坡上方停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8)如遇到雨天将工作面进行苫盖,避免雨水进入混凝土面与原状路基的接缝。

9)在护坡对应的五环路路肩内侧,支15左右米的围挡封闭临时停车带。

10)锚杆外端部的连接应牢靠。

11)注浆管路应畅通,防止塞管、堵泵,造成爆管。

2、喷射混凝土

1)喷射作业时,应专人负责,仔细检查接头喷射机等设备和机具,是否耐损,接头断开等不良现象,确保各种机具处于良好状态时方可进行。

2)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时,必须佩带防护用品。

3)当转移喷射地点时必须关闭喷射机喷头前方不得站人。

4)处理管道堵塞时喷头前不准站人,以防消除堵塞后突然喷出物料发生伤人事故。

5)为避免供料、拌合、运输、喷射作业之间的干扰,应有联络信号,喷射作业应由班组长按规定信号、方法进行指挥,以防因喷射手和机械操作人员联络不佳造成事故。

6)喷射混凝土后应经常注意观察,发现有变形和裂缝,及时支护和加固,必要时将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3、施工中机械设备使用要求

1)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班前班后要随时检查设备,填写运转记录。

2)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电工、电气焊工应持证上岗,无证不得上岗,每个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本工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电焊机应二次线漏电保护装置,各种电焊线应绝缘良好。

4)各种电器设备、机械设备维修时一定要停机,断电、电闸箱断电后要上锁挂牌或专人看护。

5)供电线路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电闸箱符合安全规范,设置漏电装置。

五、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

1.尽量避免使用高噪声设备。

2.现场设置垃圾箱并派人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3.在比较干燥浮土多的地段,要洒水降尘。

4.施工现场细颗粒散体材料装卸运输时,采取遮盖等措施,避免遗洒飞扬。

5.现场出土,随挖随清,并对未开挖边坡进行保护。

边坡绿化施工方案


边坡绿化施工方案(一)

一、场地考察

主要包括现有地形、地貌、现场垃圾、水、电材料来源、水质状况、土壤取样,用工来源及施工环境等。

二、施工前准备

( 一 ) 搞好调查

1 、水文、自然条件调查:委派专人到水文、气象部门查找资料,了解掌握工地的气温、降水、风、地下水位、无霜期、湿度等情况,预测安排好最佳进度计划。

2 、施工场地土壤调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考察,对需用的土壤取样化验,测定 pH 值、 N 、 p 、 K 及矿物质含量、土壤间隙度、渗水速率等,以便科学配方施肥,满足种植植物的生长要求。

3 、水源调查:对施工中可能需要使用的水源进行采样分析,其水量、水质需满足施工要求,达到种植植物生长需求标准。

4 、所需种植材料调查:调查当发各种种植材料的引种、驯化情况及种植技术参数等,以及绿化施工辅助材料实验数据和季节使用参数等。

5 、生活办公场所周边社会环境调查:了解熟悉工地周边的民风、民俗和社会关系,避免或减少与地方的纠纷。

( 二 ) 落实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组成

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指挥部。建立持证上岗制度,衽目标管理机制,定期定量考核,做到人员如期到位及时,职责清楚,目标统一,以保障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 三 ) 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

切实做好包括工程指挥车、运输车、洒水设备、绿化专用设备、测绘设备、安全设备等调试、维修,确保工程施工需要,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 四 ) 工程资金的筹备

按照招标预算及合同要求,准备好足够的施工经费,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 五 ) 组织优秀的施工队伍进驻工地,做好安全教育与检查监督工作,确保安全施工。

( 六 ) 绿化种植材料的准备

1 、详细考察苗木、草坪草种、土壤、保水剂、有机服料、土壤改良剂、生长调节剂、生根粉、杀虫、灭菌、除草药剂等材料来源和进货渠道。

2 、做好苗木、草皮草种及其他材料的质量鉴定,保障种植材料的质量,满足设计及合同要求、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高标准。协调做好苗木(草皮)起苗、包装、运输、装卸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技术控制,确保材料到位及时、准确无误。

( 七 ) 所有前期施工机械及工程材料运抵施工现场。

( 八 ) 为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应做好施工后勤保障工作,妥善安排好施工人员的生活及工作环境等。

( 九 ) 提交必要的资料,报请业主、监理工程师核准并签发开工通知后,即全面开展工程建设施工。

三、施工工序

种植——更换土层——植栽定位——挖坑植树——填土浇水——表面清理

绿地——更换土层——地面平整——施肥——播种——浇水

( 一 ) 施工现场整理

1 、整理现场:按照招标文件有关规定,结合苗木、草坪草的生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及土壤立地条件类型,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治,清除包括杂草、灰土、砾石、建筑工程施工垃圾等杂物。清理完毕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并继续进行施工。

2 、土方施工

①土方放线:在清理合格的现场,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或监理工程师指导,用测绘设备进行放线,确定施工范围、施工布局、挖填土方的标高等。

平整地放线:采取方格网控制法,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用经纬仪或水准仪将方格控制网放设到地面上,交叉点位立桩,标明设计标高。

自然地形放线: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挖填土方边界线。在放设控制网时,对等高线、网格交叉 等关键点位立桩,标明设计标高。

地形处理放射线完毕,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是由验收。同时递交开挖铺设表土工程开工申请,并出具土样检验报告及计划书,经监理工程师核准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②地开处理: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采取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相的方式。对宜于机械施工的区段,采取挖掘机和装载机配合施工作业。对机械施工后精修细整和机械无法施工的区段,采取人工修整施工。

③土方运输:采用推土机、自卸车与人工方式进行。

④土方回填:依据种植要求,选择合格的种植土进行回填,采取分层回填方式随压实保证回填土有一定的坚实度,确保工程效果。

⑤土方填筑:绿化区域以满足种植要求为为原则,建筑区域以稳定地基为原则,确保土方填筑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土方工程施工完毕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核准。

3 、主要控制要点:

a 、施工放线合理,坐标控制网放设科学,立桩牢固,不易破坏;

b 、土质满足种植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c 、地形处理得当,表面平顺、自然,排水坡度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 二 ) 放样定点

1 、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到现场核对,了解地形、地貌,并确定放样的依据和方法。

2 、按照图纸设计和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坐标基准点,确立放样基准点,对工程各分项工程分别放样。每次放样后需经监理工程师核准。

3 、用经纬仪或水准仪完成施工坐标控制网格放设,对所有基准点立桩,复杂地形加密布设控制网。

4 、放样时,对关键点位应特别做好标志确保交叉作业破坏后的复样,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5 、对完成放样的区段应进行复核,复核无误,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作为下工的种植工作面。

6 、整个放样工序为:基准点确定—控制网放设—放线—复核—使用—复核—使用。

7 、主要控制要点:

① 坐标控制网布设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② 孤立木、模纹图案等定位合理,符合设计要求;控制点位标志明显,交叉施工不易破坏。

( 三 ) 开挖树穴,符合标准

1 、栽植苗木的坑穴(沟槽)标准:

① 坑穴(沟槽)位置要准确,大水应根据树种、苗木根系、土球大水、土质情况等确定。开控的坑穴(沟槽)应上下垂直,以免造成窝根或填土不实,影响苗木成活。

② 坑穴(沟槽)宽度应超出苗木土球或根系横幅 30cm 以上,深度应超出苗木土球或根系幅 15cm 以上,以满足种植要求,具体操作标准可参照下表。

2 、树穴(沟槽)开挖操作方法

① 以确定的树穴位置为中心或绿篱沟槽中线为中心线,依照经标准进行挖掘。

② 挖掘时,表层土与深层土分别放置,堆放位置以不影响栽植施工为宜。达到深度后在坑穴底部堆一“倒锅底”状,以利裸根苗木根系的舒展。

③ 挖掘的土壤要根据化验结果,进行配方施肥,()将肥料、保水剂、药剂等与土壤混匀备用。

④ 挖掘时,坑槽边壁要随挖随修,保持上下垂直。

⑤ 挖穴挖槽时,还应注意对地下管线等设施的保护,确保。

⑥ 本分项工程完毕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核准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 、主要控制要点:

① 树穴、沟槽开挖达到标准,符合种植要求。

② 开挖表层土(种植土)与深层土分放,符合规范要求。

③ 配方施肥科学,消毒措施得当,满足种植要求。

( 二 ) 苗木选择,优中选壮

1 、严格按照合同与设计要求的树种、规格、质量,对工程所需苗木应选择符合标准、生长健壮、树体丰满匀称、树形优美、无病虫害的苗木,同时做好向阳面标识。

2 、主要控制要点:

① 选择的苗木品种纯正,生长健壮,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② 选择的苗木应无病虫害,严禁选用带有危害性病虫害的苗木。

边坡绿化施工方案(二)

一、土建部分:

1、施工流程

放线→绑捆扎构造柱钢筋→搭架子→支模板→隐蔽验收→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拆模护养→支梁模板绑扎梁钢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

2、施工准备:

①、按网络计划要求,做好砖、水泥、砂、石灰膏等供应工作。

②、砖、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验报告,砂等材料必须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③、沙浆配合比有实验室确定,并严格按重量比计量。

④、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土建前应做好土方中心线及边线。

⑤、测量人员定好标高,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3、施工方法

①、土建方面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采用一顺一丁的砌筑形式。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少于80%,灰缝厚度宜10mm。

②、砖砌体砌筑应双面挂线,砖砌体的转角处同时砌筑,对不能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构造柱应预先帮扎好竖筋和部分箍筋,留设构造柱拉接筋。

4、质量保证措施

①、砌体前有测量人员与工长放好边线,轴线及洞口线,经技术人员检查无误方可施工。

②、保证灰缝均匀,转角时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

③、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二、绿化部分:

1、施工准备

①、在现场测出苗木栽植位置和株行距,根据植物配置的疏密度,在设计图上标注具体的尺寸,再按此位置用皮尺在现场相应的方格内定位撒灰点。

②、在栽苗前以所定的灰点为中心沿四周往下挖,种植穴的大小以土球规格及根系情况而定。带土球的应比土球大16--20cm。穴为圆形但必须保证上下口径大小。

③、种植穴挖好以后,填些表土,若土太瘦,应先在穴底垫一层积肥,积肥土还应铺一层土壤土,厚度为5cm以上。

④、定植苗木前要经过修剪,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水分的蒸发,保证树枝平衡以保树木成活,定植前对根部适当修剪,将短根、劈裂根、病根和过长的根剪除,并及时涂抹防腐剂。

⑤、定植时要符合设计及验收的标准的要求。定植的树进行支撑,防风刮倒。

⑥、苗木栽种后应注意树干四周泥土是否下踏或开裂,如有及时填土踩实。

⑦、绿篱栽植和花卉栽植应符合管理要求。

2、施工流程:

护材料搬入→放线→挖坑→栽树→防风支柱→整地→验收→完成→养护

三、喷灌部分:

1、施工方法:

2、首先要砌底搞好基础工程。对设计图的位置,确认工程量,确认材料厂方的名称及规格尺寸。

3、进行沟槽的确认。认定好龙门桩,计测沟桩挖掘量(距离,宽度,深度)然后进行配管。由于本工程采用pp-R塑料供水管接头处需热容无接缝焊接,因此在焊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行业标准,规范进行施工,不得马虎大意。

4、焊接完毕后,添埋前首先根据施工说明书进行水压实验,确认施工焊接是否存在问题。

5、添满完后要进行浇灌管沟浸实。

四、照明部分:

1、施工流程

2、验收方法

先开挖电缆沟,同时应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解现场到货电缆长度。

2、勘测敷设线路,了解地面及地下障碍物;了解管道专业地沟的位置、大小与标高;根据电缆长度确定中间电缆长度确定中间电缆接头位置。

3、预埋电缆保护管

4、埋设保护层

5、铺设电缆。首先将直接埋用的电缆沟铲平夯实,再铺一层10cm厚的砂层,电缆上面也应铺设10cm后砂层并加盖保护盖板。

6、进行中间电缆头和终端头的连接。

7、进行灯具安装、连接、并实验。

策划方案,是策划成果的表现形态,通常以文字或图文为载体,策划方案源自于提案者的初始念头,终结于方案实施者的手头参考,其目的是将策划思路与内容客观地、清晰地、生动地呈现出来,并高效地指导实践行动。《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边坡喷浆护坡专项施工方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