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防水工程合同范本 > 导航 > 河东市“碧水工程”计划

防水工程合同范本

河东市“碧水工程”计划。

随着工作不确定因素的增多,方案的作用日益突出。为了让下一个月工作更加顺利,我们要开始规划详细的工作方案。制定方案使得工作或活动的开展有明确清晰的思路。什么样的方案比较高质量?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河东市“碧水工程”计划”,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目的意义 几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重大决策,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三条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较往年有了明显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但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辖区各河流水质污染仍非常严重,三条主要河流水质仍处于劣V类,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要求尚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市经济面临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淮河流域治污任务十分艰巨,河流出境水质如不能按期达到国家要求,将对我市建设三大基地,实现“突破河东”造成巨大压力,会严重制约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环境要求,甚至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实施“碧水工程”计划,对于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治污思路,建立职责明确、合力治污的管理体制和辖区水环境管理的协调机制,构筑、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提高环境政策手段的综合效率,全面推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以为指导,按照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会议精神及《山东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2005—2010)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治理为重点,按照目标、总量、项目、、责任五位一体的控制思路,实施水污染治理、污水资源化、生态恢复与保护并举策略,综合利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群众监督机制和宏观管理机制的作用,争取在2010年底以前基本解决我市的水污染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三、目标任务 (一)目标 到2005年底,全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三条主要河流控制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枯水期洙赵新河于楼断面COD浓度低于70mg/l,氨氮低于5mg/l。全市COD、氨氮年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33779吨、2360吨;COD、氨氮年入河总量分别控制在10758吨、566吨。 到2007年底,全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三条主要河流控制断面水质明显好转并基本达到III类标准,枯水期洙赵新河于楼断面COD浓度低于60mg/l,氨氮低于3mg/l。全市COD、氨氮年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8941吨、1830吨;COD、氨氮年入河总量分别控制在8243吨、439吨。 到2010年底,全市的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三条主要河流控制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全市COD、氨氮年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6674吨、340吨;COD、氨氮年入河总量分别控制在2540吨、152吨。真正实现“有河有水,有水有鱼”的目标。 (二)任务 1.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 2005年底前,建成投运曹县、东明、单县、成武、巨野、郓城、定陶、鄄城八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31.5万吨,同时建成投运污泥处理、氮磷脱除设施并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装置,配套污水收集管网使实际日处理能力达到建成能力的60%以上。完善河东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氮磷脱除设施和在线水质监测装置,配套污水收集管网。 2010年底前,建成投运河东、单县、郓城、东明、巨野、成武、定陶、曹县八个污水处理扩建项目,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3万吨,同时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成投运污泥处理、氮磷脱除设施和在线水质监测装置。 上述污水处理厂建成一年内应配套污水收集管网,使实际处理规模达到设计能力的60%以上,三年内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 2.全市重点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 确定成武宏达纸业有限公司等43家企业属市控重点污染源,鄄城华立淀粉厂等85家企业属县区控重点污染源。今年7月30日前,河东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等72家企业必须完成限期治理任务,做到污水达标排放;其他所有日排废水50吨以上的企业,有治污设施的必须保证治污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若治污设施老化外排废水不能做到稳定达标的,必须在2007年底前全部完成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保证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同时,所有日排废水100吨以上的企业2005年底前必须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装置。3.面源污染控制 各县区都要积极建设生态县区。实施“两减三保”,即以“减少农药,减少化肥,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总量减少”的原则,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到2010年,使全市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基本做到品种结构合理,利用率明显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县区内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建设治污设施并达标排放,粪便和污水要实现资源化利用。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坚持“三同时”的制度,不得产生新的污染。2005底前,牡丹区、定陶、鄄城、曹县要分别建成一座畜禽养殖粪尿处理项目。4.清洁生产 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市有关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认真抓好辖区内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切实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2006年6月底之前,全市所有化工、造纸、印染、皮革、淀粉加工等企业必须按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5.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 各县区要结合生态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大力推进有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到2010年,确保高效低毒农药为主的农业生物综合防治面积达到区域总防治面积

的80%。6.中水截蓄导用工程与污水资源化《山东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我市东鱼河北支要建成中水截蓄导用工程。沿河各县区要积极配合市水利局开展工作,确保2007年底前完成东鱼河北支中水截蓄导用工程。 各县区要重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尽可能的规划出人工湿地工程的建设方案,不仅可以进一步截留和降解出境水质的污染物质,还可以通过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增加辖区内的环境容量,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7.产业结构调整 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市有关责任部门,对省政府明令关停的企业污染严重的生产线,要按时关停。对辖区内规模小、污染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造纸、化工企业要坚决予以关停,实行结构调整。同时,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轮胎及橡胶加工、化学原药药品、印染、化学纤维、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造纸、有色金属冶炼、煤炭采造、电镀、发酵制品(淀粉)、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等12种项目实行限制发展。8.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管理 加强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不准擅自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对已批准建设的项目,其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今后,全市所有新扩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必须达到100%。 四、责任分工 (一)县区人民政府职责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切实抓好本辖区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清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建项目环境管理等工作,逐步改善辖区内河流水质状况,按期达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要求。 (二)市有关部门职责 1.依法加强对全市水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督管理。由市环保局负责牵头落实。①认真组织开展全市水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工作,抓好督促检查,确保限期治理任务如期完成。②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认真组织开展企业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在核定排污量的基础上发放排污许可证,持证排污,严禁无证或超量排污,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要在2005年底完成。③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实行最积极、最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对超总量排污或超标排污的企事业单位依法进行处罚。④加强对“十五土(小)”企业死灰复燃的监管,发现后一律取缔。2.实行清洁生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力度。由市经贸委负责牵头落实,市发改委、环保局配合。①认真组织造纸、化工、印染、淀粉、皮革制造等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在2006年6月30日前完成。②督促重污染企业搞好产业、产品结构调整,2005年底前治理一批、转产一批、关闭一批向南水北调沿线输水干线直接排污和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造纸、化工、皮革、酿造、淀粉等重点污染企业的生产线。3.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切实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由市建设局负责牵头落实,市环保局、物价局配合。①2005年底前建成八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2006年底前,牡丹区沙土集镇、定陶陈集镇、曹县庄寨镇、青土固集镇等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重点乡镇也要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②各县城区污水处理费要严格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的通知》(鲁政办发〔2004〕61号)文件精神提高到0.80元/立方米,并于2005年上半年全部执行到位。4.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禁止重污染建设项目上马。由市发改委负责牵头落实,市环保局、经贸委、外经贸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建设局及金融单位积极配合。①各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各自职责,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确保所有建设项目符合环保要求。②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市场环境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区域环境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能耗高、工艺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重大污染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③对违规审批、不依法执行审批程序和执法不力的,要依法追究审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由市农业局和市环保局共同负责组织实施。①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禁止生产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引导农民合理适量施用化肥和农药。②搞好畜禽养殖业废水、废物的处理,推行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厂进行污染治理,做到废水达标排放。③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等直接还田技术,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⑤继续推进生态示范县区工作。6.按期完成中水截蓄导用与污水资源化工程。由市水利局负责实施。按照省、市有关规划,要在2007年底前完成东鱼河北支中水截蓄导用与污水资源化工程及其配套建设项目。7.认真做好人工湿地项目建设。由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各县区人民政府都要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规划出若干个人工湿地,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做好项目建设,使辖区内的城市污水和企业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在湿地内进一步得到净化,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质安全,同时为实现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8.逐步加大水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市发改委、财政局负责组织实施。①要根据我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步增加环保投入,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用于水污染防治工作。②督促各县区把水污染防治的重点项目列入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在各部门年度立项计划中统筹落实资金

,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③要大力开展环保招商引资活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国内外、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搞好水污染防治工作。9.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由市环保局负责牵头,发改委、经贸、工商、建设、市政、规划、公安、司法、监察等部门配合。①要继续坚持团结协作,严格执法,组织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②对治污不力、恶意排污的企业,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予以关闭。③对造成重大以上水环境污染事故的,依法追究主要领导、有关行政责任人和企业法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④对违犯环保法律法规,擅自制定干扰、阻碍环境执法的,要依法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⑤对拒绝环境执法的企事业单位,要依法处罚并追究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10.加强水污染防治宣传教育。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牵头,市广电局、河东日报社、环保局、文化局积极配合。重点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治理的重大举措和成效,宣传正反典型,为碧水工程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碧水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各县区必须高度重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监管、部门配合、市场引导、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的水污染治理工作机制。 (二)严格考核奖惩 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定目标责任书,并在2005年底、2007年底、2010年底分三个阶段对各县区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将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完成目标的县区政府将给予通报表彰及一定物质奖励;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追究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三)加强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全市三条主要河流的监测点分别是:东鱼河监测点为黄军营、马庄、南王店、张庄、大黄集、徐寨;万福河监测点为关桥、薛庄闸;洙赵新河监测点为菜园集、魏楼、杨官屯、赵海(洙水河)、新城、于楼。各监测点监测项目为:流量、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砷、汞、镉、六价铬、铅(国控点于楼、刘庄单月增加电导率、铜、锌、硒、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等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监测频率每月监测一次。另外,全市共设总量控制县区跨界断面20个,每个监测断面一般由两个县区监测站共同取样监测。每月监测一次,监测项目为流量和化学需氧量。 在搞好河流水质监测的同时,增加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测频次,确保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超标排污行为。
河东市“碧水工程”计划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F132.com延伸阅读

2005年河东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2005年河东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05年,河东市将举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充满生机的城市形象迎接“文化节”盛会,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特拟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扩大会议精神,以迎接“文化节”盛会和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为核心任务和重要抓手,举市动员,全民参与,条块联动,开展大规模、超强度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面清理环境卫生“脏、乱、差”和整治市容市貌“破、旧、乱”现象,干成一批平时想干不好干、干不好的难事,解决一批市容环境的薄弱环节,攻克一批城市管理的难点顽症,让老百姓在短时间内感受到身边市容环境的明显变化,实现城市面貌的显著改观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紧紧围绕“迎创”任务,以“文化节”为节点,高起点筹划、大力度整治、超常规整合、跨越式提升。突出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显著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突出秩序整顿和强化管理,显著提升长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突出市容市貌的整合出新,显著提升河东的城市形象。通过八个月的环境集中整治和景观突击建设,实现“四优一金”的综合整治工作目标,即环境优美、管理优化、秩序优良、服务优质,夺取市容市貌“金牌”。
三、整治内容
重点抓好十大专项整治工作:
(一)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全面整治103公里铁路沿线脏、乱、差,完善铁路沿线各类垃圾收集和清运环节,落实沿线环境改造出新、绿化建设措施,进一步明确铁路部门与区之间的职能和职责,加强对铁路沿线及两侧环境责任区范围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市容法规的行为严格处罚,全面达到“四无一有”标准(即:无暴露垃圾、无残墙破房、无粪坑旱厕、无废品杂物;有绿化隔离带或隔离墙,推广主体绿化),努力打造铁路沿线“环境优美、安全文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的窗口形象。
(二)道路整治。重点建设6条城市景观道路,整修出新和亮化一批跨外河桥梁,整治城市道路积水淹水片区,实施市区照度不达标道路的路灯建设。开展主城区城市道路交叉口路面、道路窨井盖和道路路名牌专项整治,实施隧道维修工程,整修一批跨河桥梁、立交桥和人行天桥,提升城市道路总体水平。
(三)房屋出新整治。加强对全市重点地区房屋整修出新,围绕16个“文化节”主要场馆和中山东路、中央路等11条主干道以及55个宾馆、饭店,对800幢房屋进行平改坡或立面出新、屋顶整修,重点解决房屋陈旧破损,影响市容观瞻问题。通过房屋整治,拆除屋顶违法建筑,实施屋面及立面的整修出新,达到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
(四)广告招牌专项整治。清除各类非法设置和低档次户外广告和标志,出新破损陈旧招牌和门头装璜,整治横(条)幅布幔和残损、废弃、停用的各类广告牌,彻底清除“广告楼”。在此基础上,抓紧对主次干道及繁华地段广告、店招的统一规划和设计,力求设置形式新颖独特、美观、艺术和多样化,全面提升我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的档次和水平。在开展综合整治的同时,对一些条件成熟的路段有针对性的进行环境包装,为下一步广告设施的市场化运作打下基础。要强化管理,重视道路两侧文化围墙建设,各区都要选择一些路段,因地制宜,高标准地建设出新一批围墙、护栏,确保道路景观明显提升。
(五)工地环境和渣土运输专项整治。规范建筑工地、市政工地、房屋拆迁工地和堆场的管理,施工现场做到定时洒水降尘,无粉尘蔓延,进出口地表要实施硬化,按规定设置冲洗台和冲洗设施,确保净车出场。加强建筑渣土运输全过程的管理,实行密闭运输,防止抛撒滴漏,对违法运输车辆一律从严处罚。环卫作业要加大湿式作业的推进力度,实行定时清扫。主城区现有工厂企业等单位烟囱无黑烟,对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实施必要的监控,同时要加强对“文化节”场馆及运
动员住地周围和活动场所附近的24小时噪音控制。
(六)进出城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城市进出口道路做到路面平整,无挖掘占用,
无违章搭建,秩序良好。公路两侧路牙整齐无缺损,排水管道畅通,路牌、广告、店招规范整洁无污损。沿线无垃圾及堆放点,无残破建筑,无占道经营,无“三乱”现象。建筑物(围档)要粉刷一新,路坡整洁,路沟疏浚平整,道路清扫及时,绿化带整齐,消除黄土裸露现象。
(七)环境卫生整治。要以“清洁河东”为主题,进一步广泛发动群众,人人动手整治环境,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各区县政府要组织对辖区内建筑工地、城郊结合部、区际交界处、新老居民区、沿河两岸等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加强对各类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部队营区、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内外环境的卫生大清理,清除卫生死角和散存垃圾,做好预防性消杀;加大对拆迁(违)工地的环境整治,及时清运建筑垃圾,杜绝生活2005年河东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2005年河东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垃圾随意混堆现象;清理各类建筑物屋顶堆积杂物和散在垃圾,做好临街楼宇等建筑物立面清洗;及时处理居住区下水道堵塞、污水及化粪池漫溢、低洼积水等问题,做好清掏和消毒工作;大力开展除四害工作,落实虫害防制措施;继续抓好主城区及文化节场馆、运动员驻地等重点地段的拆违工作,确保城区新搭违建零目标。
(八)城市“三乱”专项整治。继续加强对全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各类建(构)筑物及设施设备上的乱贴乱画、乱喷乱涂、乱刻乱写等影响市容环境的“牛皮癣”的清理,进一步明确各责任单位之间的职责,扩大和深化市场化运作步伐,充分发动群众,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制假贩假行为。
(九)占道经营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开展占道经营、夜市排档、自发马路市场、瓜果摊、违规书报摊、修旧摊点等整治活动。取缔各类违章占道经营行为和出摊出场经营活动,对占道影响交通、市容和老百姓出行的要严肃查处。重点打击沿街占道的无证游商浮贩以及污染环境的占道烧烤、大排档等。建立健全各项督查、巡查制度,不间断地取缔和打击倚门开店、占道经营行为,实现长效管理。
(十)车容车貌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城区范围内各类交通客货运营、公交、出租、建筑及市政工程、环境卫生、旅游等行业,以及机关、企事业等单位车辆的车容车貌,在开展集中整治,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以行业管理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系统、本部门、本行业及本线路、站点车辆车容车貌的管理,强化落实责任和监督机制,确保不清洁车辆不出场、不上路、不进城区。同时,严格市区各车辆清洗站点的规范管理。
四、组织领导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区县分别成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蒋宏任总指挥,徐正、戴宁、吕庆任副总指挥。成员有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纪委(监察),市法制办、信访、计委、建委、规划、市容(行政执法)、环保、房产、国土、市政公用、园林、交通、水利、公安、司法、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地铁指挥部、河东警备区、河东铁路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区区长。
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魏竹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市市容管理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市政公用局、市环保局、市房产局负责人兼任,办公室由若干工作小组组成。
市指挥部主要职能:制定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政策,综合协调各区县整治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审定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分解下达整治项目,检查督促重大项目实施的进度。
五、方法步骤
根据工作性质、任务的需要,按照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先硬件建设、后易于突击工作的顺序,分四个阶段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把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按照时序节点,高标准完成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同时,要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并注意树立好的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迅速推进。
第一阶段:2005年2月1日至2月中旬,为调查摸底阶段。由各责任部门和单位组织普查摸底,制定整治方案,确立整治重点,制定各项政策和各种预案,建立健全指挥和管理网络,筹措整治经费,做好整治启动前各项筹备工作。
第二阶段:2005年2月中旬至2月底,为宣传发动阶段。召开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开展宣传动员,出台相关政策,由市政府发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通告》和《致市民一封信》,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各区县、各部门要深入整治现场进行动员,发放宣传品,使广大市民明确专项整治的意义和工作目标,支持并参与专项整治工作。
第三阶段:2005年3月1日至8月31日,为集中整治阶段。全面落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各项任务,按分区、分项,由责任单位、区县组织具体整治工作,着重解决一批城市管理的难点顽症,对整改不力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强制整治。
第四阶段:2005年9月1日至12月底,为巩固完善和会期保障阶段。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要巩固、完善、保持城市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确保“文化节”期间各项市容保障工作高标准落实到位。
六、工作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市委、市政府2005年迎接“文化节”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清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综合整治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东风,联系实际,真抓实干,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专抓专管。区县政府要担负主战和督战之责,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力度,采取超常规措施,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实施、人大政协加强监督、单位群众积极参与的局面,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全面改善市容环境面貌。
2、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保证整治有序展开。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实际,分解目标责任,细化工作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保证综合整治有条不紊地展开。各区县是综合整治的具体组织者,街道办事处是综合整治的实施主体,各牵头部门分别负责十大综合整治项目的协调、指导、督促和服务工作。
3、依法行政,强化督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市、区县及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责依法做好城市环境各项综合整治工作。各区县政府、各部门,特别是成员单位要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工作报告制度,从2月下旬起,各区指挥部、市各责任部门要每周上报整治进度表,每旬上报整治工作简报;市指挥部成立督查小组,分派各区定向定点督办。市区组织、纪检、行政监察部门介入专项整治,对整治过程和效能进行跟踪监督。
4、宣传造势,营造氛围。重视抓好舆论导向,集中力量、集中主题、集中时段宣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要大力宣传政府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决心和工作政策,大力宣传综合整治对改善城市形象和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意义,大力宣传综合整治过程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件,大力宣传综合整治是创建文明城市和举办文化节的必然要求,大力宣传综合整治后城市的新面貌新景观;公开曝光一些整治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顺利进行。
5、完善保障措施,确保社会稳定。要按照“三个确保”的要求,制定完善各项整治保障措施,建立绿色通道,优化办事程序,为困难群众提供托底保障;要坚持依法办事,积极整合各级法院、司法、法制部门和社会律师事务所力量,为整治工作提供法律指导和司法支撑;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积极拓宽渠道,广泛收集群众的举报投诉,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超前化解各类矛盾,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力保整治成功,社会稳定。
6、积极探索创新,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要把整治工作作为攻克城市管理难点顽症的过程,把整治工作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过程,把整治工作作为探索创新城市管理路子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门前三包新责任制,落实“三不一扫”;创新完善机制,巩固和提高街巷卫生保洁水平;落实巡查制度,加大巡查督查工作力度,及时发现纠正各种违章违规行为;严格落实责任制,对重要地段、窗口地区和文化节周边地区实行定人定责定岗管理,巩固整治成果,把城市管理纳入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迎接“文化节”盛会,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机遇。十项整治能否取得圆满成功,进而实现长效管理,是对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执政能力和工作作风的检验。要振奋精神,迎接挑战,不折不扣地完成十大整治任务,以一流的城市形象迎接“文化节”盛会的召开。
附件: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
 2、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3、道路整治工作方案
 4、房屋出新整治工作方案
 5、广告招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6、工地环境和渣土运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7、进出城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8、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9、城市“三乱”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10、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11、车容车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2005年河东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河东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


河东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河东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为实现我市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合理用水水平,更好地搞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根据国家建设部、经贸委、计委《关于印发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的通知》(建城(1996)593号)和国家建设部、经贸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的通知》(建城(2001)63号)以及河东省建委、计经委、环保局《关于印发<河东省省级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的通知》(苏建城(1997)339号)提出的创建节水型城市的要求,结合河东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我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一、目的和意义发展节水型经济、创建节水型城市,形成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城市水资源的管理体系,缓解城市供用水矛盾,不断提高我市节约用水的管理水平,是我市节水工作的主要方向,也是创建人居环境奖的要求。通过创建节水型城市,可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的综合利用效率。二、总体目标我市创建中国节水型城市工作,计划以2017年12月为时间节点,分两阶段推进。即:2016年12月底前完成河东市节水型城市创建,2017年12月底前完成河东省节水型城市创建。三、实施对象本方案实施对象为河东市市区,市属2县可参照本方案制定实施办法。四、创建工作任务根据国家《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和《河东省省级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目标任务:(一)考核指标《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的考核指标是衡量城市节水管理工作的标准,也是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关键所在。市建委、发改委、经委、市政公用局、环保局等部门应加大节水技改投入,搞好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项指标考核和达标力度,促使我市科学合理用水水平的全面提高。河东市创建节水型城市考核指标的内容、标准、达标措施、达标时间、责任部门等详见附件一。(二)基础管理健全城市节水管理机构,颁布实施城市供水节水管理法规,依法行政。强化节水规划、计划(定额)考核和管理,搞好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加强节水宣传工作,提高节水意识,建立城市节水指标体系,实现节水工作的科学管理。河东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基础管理考核的内容、标准、达标措施、达标时间、责任部门等详见附件二。五、创建工作措施1、切实加强对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节水型城市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社区和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实施难度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建委、发改委、经委、市政公用局、环保局为成员的创建节水型城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市政公用局。2、加大创建宣传力度。各级领导、各个单位要充分认识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各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介进行节水宣传和报道,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水、人人节约水的良好氛围,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群众基础和精神动力。3、建立和完善节水管理网络。一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业规划中体现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的有关要求,适当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节水法规,使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运用经济杠杆节水;四是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开采量,做到开发、利用、保护相结合;五是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活动,为创建节水型城市奠定基础。4、加大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一是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节水重点工程和设施,提高我市节水总体水平;二是加大节水技改投入,鼓励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尤其是工业用水大户用水循环利用率;三是依靠科学进步,开发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5、强化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水源污染和水环境恶化,避免城市水质性缺水现象的发生。一是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杜绝污染源的产生;二是强化水污染源治理工作,实现工业污染达标排放;三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四是强化饮用水源的保护。创建节水型城市是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进一步改善我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单位要对照考核指标和工作要求,通力合作,积极推进,切实提高合理用水水平,争取早日创建成国家级节水型城市,为创建国家级人居环境奖奠定基础。附件:1、河东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定量考核指标2、河东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基础管理考核标准
河东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

河东区环城森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


河东区环城森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全面提高绿化水平,努力改善我区生态环境。根据全市30万亩环城森林绿化工程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造林绿化工作实际,特制定河东区环城森林工程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努力扩大全区林地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以环城主干林带绿化为骨架,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杨树速生丰产林,增加农民收入为主体,以科技推广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方案
1、环城主干林带规划路线:
高速公路河西段→(河山段)→傅庄段→(河山段高速公路出入口)→新286国道→汤庄中店子→大柱山→李家庄→王家庄→侯庄村南→黑墩→沟角→武河堤→武河闸→大河西堤→大河路
2、其他重点路线:
大河路、新286国道、燕河、小东总干渠。
3.绿化标准:
(1)环城主干林带两侧林带各100米。
(2)燕河、小东总干渠两侧林带各50米。
(3)林带植树以107杨树为主,株行距3×4米,高压线底栽植经济林。
(4)沿途企业、工商门头、村庄空闲地栽植绿化苗木。
4、绿化任务:
全区造林总任务为2.2万亩,重点植树任务为1.45万亩(具体任务见分解表)。
三、实施步骤
1、界沟开挖:9月20日以前完成界沟开挖任务,界沟以内不得种植小麦
2、土地调整和林地权属界定:10月25日前各街道办事处完成辖区内的土地调整和林地权属界定工作。
3、整地挖穴:10月31日前完成整地挖穴任务
4、植树阶段:11月5日至11月30日前完成植树任务。
5、检查验收:2017年5月份验收植树成活率,11月份验收植树保存率。
四、技术措施
1、良种壮苗。主栽品种为I--107杨。苗木要求:苗木粗壮,匀称,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完整,具有充实而饱满的顶芽,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当年生一级苗或二年生苗。苗木胸径2厘米以上,苗高3米以上,根幅40--60厘米。
2、细致整地。有水浇条件的要求挖宽深各1米的条带,其他地段挖1米见方的大穴。
3、深栽埋实。深栽要求80厘米以上,深栽后埋实,并大水漫灌。
五、组织措施
1、完善林业各项政策,提高造林绿化积极性。区委、区政府决定,环城森林绿化工程中重点植树任务(见附表)所需苗木,由区里无偿提供。各街道办事处要继续深化林业改革,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完善拍卖、承包、股份合作等各项林业政策,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兴办绿色产业。
2、坚持科技兴林,严格标准质量。大力推广科学造林,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严把苗木质量关,严格按技术规程办事。大力推广杨树良种及条带栽植技术,提高植树成活率。新植苗木成活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
3、强化林木管护,巩固绿化成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宣传工具和宣传形式,加大对《森林法》等林业法规的宣传,提高人们依法治林和爱林护林意识。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严厉打击人为毁坏新植幼树、乱砍滥伐等破坏林木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确保全区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增长。
4、加强领导,严格奖惩。要切实加强领导,把造林绿化列为“一把手”工程,按照林业规划,认真落实绿化目标责任制,把任务量化到村、责任到人。领导小组成员要按照分工范围,各负其责。对今秋明春的造林绿化工作,区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分春秋两次检查验收成活率和保存率,验收结果列入各街道办事处农业考核内容。对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重点植树任务并经验收合格的按100元/亩的标准予以奖励。对完不成重点任务的街道办事处,林业考核不得分,年终不得评为农业先进单位,对主要负责人全区通报批评,并限期完成任务。
河东区环城森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

策划方案,是策划成果的表现形态,通常以文字或图文为载体,策划方案源自于提案者的初始念头,终结于方案实施者的手头参考,其目的是将策划思路与内容客观地、清晰地、生动地呈现出来,并高效地指导实践行动。《河东市“碧水工程”计划》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防水工程合同范本”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