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四有干部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谷文昌精神,做“四有”干部心得体会

四有干部心得体会

学习谷文昌精神,做“四有”干部心得体会。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学习谷文昌精神,做“四有”干部心得体会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日前,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长篇人物报道《“四有”书记谷文昌》。文章重温一位离世34年的共产党人——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的事迹,评价这位原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堪称“四有”干部的楷模。总书记也曾撰文称赞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号召党员干部向谷文昌同志学习。这就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以谷文昌同志为榜样,学习和弘扬谷文昌精神,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四有”干部。
看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称职,能不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关键就看他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只有“心中有党”,才能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诱惑的考验,才能恪尽兴党忧党之责,听党的话,跟着党走,鞠躬尽瘁为党干事创业。反之,心中没有党,理想信念就会丢失,工作方向就会迷失,就会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甚至沦为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牺牲品。只有“心中有民”,才能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装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公仆情怀,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反之,心中没有民,就会淡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群众观念,没有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就会以权谋私,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只有“心中有责”,才能增强责任意识,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坚守对事业“久久为功”的韧劲、对责任“舍我其谁”的担当,担负起“领头羊”的职责去奋勇当先,用心想事,真心谋事,尽心干事,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福祉,作贡献。反之,就会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搞官僚主义,不做实际工作,热衷于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只有“心中有戒”,才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规党纪,才能时刻筑牢心中的思想防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勤勤恳恳为民。反之,就会办事不依法,解决问题不靠法,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为所欲为。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正是谷文昌精神的精髓所在。谷文昌扎根福建东山xx年,把一个满目疮痍的荒岛变成了物产丰富的宝岛,是一名知行合一的好干部,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和标杆。他,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身处顺境逆境,从未忘记党员身份,从未褪去党员底色,从未动摇理想信念;他,始终为民高擎一把伞,为民敢扛一片天,全心全意为人民;他,畏戒权力,坚守底线,廉洁奉公,从不私情,对党性原则从不含糊。谷文昌虽然离开我们34年了,但他那“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谋利益”的伟大精神和真挚情怀,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起了标杆,是当之无愧“四有“干部的楷模。今天我们重温谷文昌的动人事迹,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弘扬谷文昌精神,努力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四有”干部。
“政声人去后,雁过留名时。”“四有”是铸就谷文昌式的县委书记的标准,也是衡量所有党员干部的刚性标准、硬性要求。当前,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不负重托的使命感,以谷文昌为标杆,对照自己,找准差距,牢记宗旨,常怀为民之心,多行务实之举,勤修清廉之德,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用一流的业绩和清正廉明的作风展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学习谷文昌精神,做“四有”好干部心得


《学习谷文昌精神,做“四有”好干部心得》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小编。


“有一种人,虽已离去,却永被铭记;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却历久弥新”,曾任XX县10年县委书记的谷就有如此崇高魅力。在XX县,他被当地群众尊称为“谷公”,他是多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过的“默默奉献”的好,他以共产最真切的品行,屹立于中华民族浩瀚历史中。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勤学谷文昌,成为“四有”好干部。
他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不掺一丝私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本质特性。党员干部倘若对党没有绝对忠诚,那么就无法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同心、同向、同步,由此将致使中国事业的大船,无法在国内外局势风起云涌的当下行稳致远。“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正是谷文昌同志身上诠释的党性修养,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将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党绝对忠诚,不掺杂任何私心,将党的使命肩负于身,为党的事业奉献余生。
学习他心中有民,为民务实,培育公仆情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员干部若要赢得民心,关键是不断培育其公仆情怀。始终像谷文昌同志那样,“对群众有利的事,再难也要办,有损党形象的事,再小也不为”,才能真正赢得民心,留得“政去人声后,口碑永流传”的历史清誉。
学习他心中有责,敢于担当,肩负发展重担。无疑,新常态塑造新要求,新要求明晰新使命。党员干部在新时期下,肩负的责任更大,身上的担子也更重。在各种困难、各种诱惑纷扰于前时,莫要忘了“入仕”时的最初梦想,莫要忘了奉献余生的人生理想,时刻告诫自己“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切莫官职升高了,平台铺大了,当初敢闯敢拼敢担当的劲儿也跟着松了,至国家发展的担子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学习他心中有戒,清正廉洁,恪守为官之道。“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倘若心中无戒,那么贪欲必定呈燎原之势、滔天之状,害己也害人。因此,保持清正廉洁,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恪守的基本底线,是为官之道,正如谷文昌说的那样,“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惟有如此,才能够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谋利,真正成为谷文昌似的“四有”好干部。
总之,领导干部应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保持政治本色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拥有不竭动力、引领中国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学习谷文昌精神,做“四有”好干部心得》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果您喜欢,那就继续支持关注我们。

这是篇好内容,讲的是关于干部、党员、文昌、学习、发展、奉献、忠诚、心中有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学习谷文昌做“四有”好干部心得体会


学习谷文昌 做“四有”好干部心得体会

“有一种人,虽已离去,却永被铭记;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却历久弥新”,曾任xx县xx年县委书记的谷文昌就有如此崇高魅力。在xx县,他被当地群众尊称为“谷公”,他是多次被总书记提到过的“默默奉献”的好干部,他以共产党员最真切的品行,屹立于中华民族浩瀚历史中。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勤学谷文昌,成为“四有”好干部。

学习他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不掺一丝私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本质特性。党员干部倘若对党没有绝对忠诚,那么就无法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同心、同向、同步,由此将致使中国事业发展的大船,无法在国内外局势风起云涌的当下行稳致远。“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正是谷文昌同志身上诠释的党性修养,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将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党绝对忠诚,不掺杂任何私心,将党的使命肩负于身,为党的事业奉献余生。

学习他心中有民,为民务实,培育公仆情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员干部若要赢得民心,关键是不断培育其公仆情怀。始终像谷文昌同志那样,“对群众有利的事,再难也要办,有损党形象的事,再小也不为”,才能真正赢得民心,留得“政去人声后,口碑永流传”的历史清誉。

学习他心中有责,敢于担当,肩负发展重担。无疑,新常态塑造新要求,新要求明晰新使命。党员干部在新时期下,肩负的责任更大,身上的担子也更重。在各种困难、各种诱惑纷扰于前时,莫要忘了“入仕”时的最初梦想,莫要忘了奉献余生的人生理想,时刻告诫自己“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切莫官职升高了,平台铺大了,当初敢闯敢拼敢担当的劲儿也跟着松了,至国家发展的担子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学习他心中有戒,清正廉洁,恪守为官之道。“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倘若心中无戒,那么贪欲必定呈燎原之势、滔天之状,害己也害人。因此,保持清正廉洁,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恪守的基本底线,是为官之道,正如谷文昌说的那样,“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惟有如此,才能够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谋利,真正成为谷文昌似的“四有”好干部。

总之,领导干部应像总书记说的那样,“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保持政治本色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拥有不竭动力、引领中国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习谷文昌精神,做“四有”干部心得2篇


《学习谷文昌精神,做“四有”干部心得2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篇一:学习谷精神,做“”心得体会

日前,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长篇人物报道《“四有”书记谷文昌》。文章重温一位离世34年的共产党人——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的事迹,评价这位原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堪称“四有”干部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撰文称赞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号召干部向谷文昌同志学习。这就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以谷文昌同志为榜样,学习和弘扬谷文昌精神,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四有”干部。
看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称职,能不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关键就看他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只有“心中有党”,才能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诱惑的考验,才能恪尽兴党忧党之责,听党的话,跟着党走,鞠躬尽瘁为党干事创业。反之,心中没有党,理想信念就会丢失,工作方向就会迷失,就会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甚至沦为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牺牲品。只有“心中有民”,才能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装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公仆情怀,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反之,心中没有民,就会淡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群众观念,没有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就会以权谋私,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只有“心中有责”,才能增强责任意识,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坚守对事业“久久为功”的韧劲、对责任“舍我其谁”的担当,担负起“领头羊”的职责去奋勇当先,用心想事,真心谋事,尽心干事,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福祉,作贡献。反之,就会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搞官僚主义,不做实际工作,热衷于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只有“心中有戒”,才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规党纪,才能时刻筑牢心中的思想防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勤勤恳恳为民。反之,就会办事不依法,解决问题不靠法,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为所欲为。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正是谷文昌精神的精髓所在。谷文昌扎根福建东山14年,把一个满目疮痍的荒岛变成了物产丰富的宝岛,是一名知行合一的好干部,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和标杆。他,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身处顺境逆境,从未忘记党员身份,从未褪去党员底色,从未动摇理想信念;他,始终为民高擎一把伞,为民敢扛一片天,全心全意为人民;他,畏戒权力,坚守底线,廉洁奉公,从不私情,对党性原则从不含糊。谷文昌虽然离开我们34年了,但他那“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谋利益”的伟大精神和真挚情怀,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起了标杆,是当之无愧“四有“干部的楷模。今天我们重温谷文昌的动人事迹,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弘扬谷文昌精神,努力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四有”干部。
“政声人去后,雁过留名时。”“四有”是铸就谷文昌式的县委书记的标准,也是衡量所有党员干部的刚性标准、硬性要求。当前,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不负重托的使命感,以谷文昌为标杆,对照自己,找准差距,牢记宗旨,常怀为民之心,多行务实之举,勤修清廉之德,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用一流的业绩和清正廉明的作风展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


篇二:学习谷文昌精神 做“四有”纪检干部学习体会

4月7日以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三十四年后的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和系列评论文章。我认真学习之后,再次受到深刻教育。在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从《人民日报》系列文章再看谷文昌、再学谷文昌精神、当“四有”干部,成为我们当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县纪委书记工作岗位,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心中有党——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
谷文昌的人生起落不少,但越是困苦,越见本色,无论任何岗位、任何境遇,他都牢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心中有党,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身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第一线,要坚定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反对腐败,惩处腐败分子,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

学习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做四有干部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学习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做四有干部》的详细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4月7日,人民日报推出长篇人物报道,重温一位离世34年的共产党人——XX省XX县原县委书记谷的事迹,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故事细节再现了谷文昌不平凡的人生。看完之后,我只想说:“了却XX无数事,赢得身前生后名。”谷文昌,这位离世34年的共产党人,这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的“默默奉献”的好,是新征程上“四有”干部的楷模。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刚刚过去的清明节,XX的父老乡亲,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又一次拥至谷文昌墓前,寄托无限缅怀。谷公的一生“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始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立志“对有利的事,再难也要办,有损党形象的事,再小也不为”,做到了“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所以,他已经去世34年,却仍为当地民众深深怀念。
社会需要正能量,干部需要好榜样。谷文昌书记就是干部的楷模,是党员干部“自知”和“自明”的正身明镜。身为党员干部,必须要像谷书记学习,争取成为像谷文昌一样的好干部,要牢记责任,为党分忧,为党的光辉业绩贡献力量;要坦荡胸怀,为民谋利,努力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爱戴;要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真正谋出个“百年犹得济苍生”;要用权以廉、持身以正,恪守最后的当官底线。
牢记责任,为党分忧。谷文昌任职XX县委书记十来年,锲而不舍寻求防御风沙之策,即使遭受重重挫折也没放弃,靠的就是对党的无条件信仰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强烈职责意识。学习谷文昌精神,党员干部就要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信任和忠诚,不论何时何地人居何职,都要与党风雨同舟,有所作为;要始终坚守理想信念,牢记党员身份,保持党员底色,顺境逆境下敢冲敢闯,为党的光辉业绩建言出力。
坦荡胸怀,为民谋利。谷文昌同志的“爱民”、“忧民”情怀不是停留于口头上,而是真正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文昌同志就曾和最穷苦的农民一个锅里吃饭,和工地上的民工一起睡竹片床。学习谷文昌的精神,党员干部就要怀揣公仆情怀,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为民高擎一把伞;就要大事小情想到群众心底里去,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准确把握民心脉搏,为民敢扛一片天。
实事求是,敢于担当。谷文昌的作为不是乱作为,号召不是空口谈。在XX,他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XX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海岛换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向谷文昌学习,党员干部要树立“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观念,有腔调、有魄力,站得出来、豁得出去;要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深入一线,把承诺落到行动上;要学会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不断锤炼“铁肩膀”。
用权以廉、持身以正。谷文昌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子女,不搞特殊,不以权谋私。他曾说,身为党员干部,永握戒尺,公私分明,为官心有“畏”,才有群众心头“敬”。他的这种宝贵品质,正是今天各级党员干部所不可缺失的精神“钙质”。只有将公和私看的分明,将利与义划得清楚,才能“公”装进了制度的笼子里。向谷公学习,党员干部要始终高举“公”字在头顶,做到心存敬畏;要自觉厘清公私界限,以党纪国法警醒自律;要断绝“揩油私心和侥幸心理,洗净自己的手,挺直自己的腰,履好职尽好责。
当下,我们太需要谷文昌式的好干部。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典范,谷文昌身上那种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信念的伟大精神和真挚情怀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和力量。“政去人声后,丰碑在人间”。岁月的洗礼,只会让他的身影愈加清晰挺拔;时光的流逝,只会让他的精神愈加历久弥新。让我们向谷文昌学习,让这位好干部成为党员干部的正身明镜!《学习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做四有干部》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果您喜欢,那就继续支持关注我们。

“四有”书记谷文昌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谷文昌是全体党员干部的楷模,他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去学习。谷文昌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的精神,是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一剂良方,对于端正党员干部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党员干部要有一颗“群众心”。所谓群众心,即为民服务之心,就是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谷文昌说,“对群众有利的事,再难也要办,有损党形象的事,再小也不为”,带领东山人民向风沙宣战,最终让东山县展现了一幅欣欣向荣、又富又美的生态文明新图景。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需要党员干部走在前面,为群众“铺好路”。

党员干部要有一颗“党心”。所谓党心,即心中有党,“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文革期间,他曾被下放劳动,但每月准时交纳3元党费,他从没忘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是他的新战场。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即是对党、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老百姓负责。

党员干部要有一颗“担当心”。所谓担当心,即对工作负责、对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谷文昌在上级要求接管东山之际,在许多人都犯怵之际,第一个举手:“共产党员,党说要去哪里,就去哪里”;他清廉公正,恪守“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敢担当不是一句空话,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做好本职工作,不搞贪污腐败,不让群众失望,不带坏社会风气。

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学习谷文昌的先进事迹可谓是应了景。xx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榜样既能作为动力推进完善自身,又能作为良药以正风气,这就需要党员干部用好榜样的力量,不断鞭策自己向前行走。党员干部要有“三心”,做好为民服务之“一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