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微腐败心得体会 > 导航 >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思考

微腐败心得体会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思考。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思考,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思考文章标题: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思考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思考

贯彻落实好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纲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一、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前提
一要坚持任人唯贤,高标准选人用人,防止和克服政治上的腐败。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根子就出在选人用人上。因此,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善于从政治的高度,从党的事业出发,认真对待选人用人问题,真正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作风过硬、敢于开拓进取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二要坚持全面考察,践行民主集中制,防止和克服思想上的腐败。首先要把好组织考查关。在考查中,重实绩、重公论,不仅考查其在顺境中的工作状况,而且要考查其在逆境中、在困难时期的工作精神状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突出群众参与,推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公开招聘,这样既可以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又可以促进干部的健康成长。在考察范围上,不仅要了解其工作圈的情况,还要了解其“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在决策上,要坚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同时还要推行对干部举荐的责任连带制,以确保党的干部路线正确地贯彻执行。
三要坚持公平竞争,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防止和克服管理上的腐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要求在对干部队伍的管理中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环境,使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教育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
一是要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使领导干部守得住根本。这个根本立起来了、立得好了、守住了就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始终保待清醒的头脑,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辨别力,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拒腐防变的考验。
二是要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使干部经得起诱感。“舟必漏而后水入焉,土必湿而后苔生焉”。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越要高标准、严要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做群众看不惯、不满意的事。
三是要加强官德教育,使干部保持住心理平衡。一些党员干部发生腐败问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就是认为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感到吃亏了,心理不平衡,于是便凭借手中的权力,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这说明,培育良好的官德至关重要。有了良好的官德,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胸怀得到开阔,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才能公公正正用权,扎扎实实干事。
四要加强纪律教育,使干部管得住小节。当前,要突出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准则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管住小节,保持大节。
三、监督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关键
第一,强化党内监督。必须认真贯彻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惩治与教育相统一等党内监督原则,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保证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
第二,强化群众监督。要形成积极的监督氛围,通过职工群众之口、社会舆论之舌,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要调动职工群众监督权力的积极性。畅通监督渠道,有效地发挥事前、事中监督的作用,避免以往侧重事后监督的弊端。
第三,强化审计监督。要进一步发挥纪检、审计部门在干部任前、任中、离任等环节中的审计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领导干部行使权力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第四,强化舆论监督。一方面多宣传报道正面的先进典型,另一方面对腐败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使广大全体干部认识到腐败害己、害家、害党、害民的严重后果,从而牢记宗旨、坚定信念,执政为民。(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思考》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思考。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思考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源头治腐的几点思考


源头治腐的几点思考


源头治腐的几点思考

江泽民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这一重要论述,精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鲜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两手抓”的科学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败斗争,不但要从严治标,而且必须从严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只有加大治本力度,强化防腐机制建设,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一、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消除腐败的思想动因。不少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陈希同、成克杰、王宝森、胡长清等,这些高级干部之所以堕落,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逐步滑向腐败深渊的。以此为鉴,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必须要下功夫祛除党员干部思想上的病毒,疗救其道德上的缺失,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要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作为重点,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思想教育既要突出教育的广泛性,又要讲究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既要讲实效,又要造成一定的声势。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纪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党校、以及新闻单位的力量集中起来,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优势,形成纵横交错的思想教育网络,造成强大的思想教育攻势,使领导干部"不愿意腐败"。
要把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作为抓好德治的根本。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袭,经得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长期执政的考验。
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作为抓好德治的核心内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崇高理想,增强宗旨观念,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把内在的道德要求付之于长期的从政实践,真正做到廉政、勤政、优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以权谋私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立党为公,用权为民。
要把提高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和自律意识作为抓好德治的重点内容。江泽民同志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该留点什么?想清楚这些问题,其实质就是要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始终有一种高层次的追求,做到“其责己也重以周”,随时随地都能严于律己,慎于小节,管住自己。不这样做,所谓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就根本无从谈起。
二、构筑牢固的党纪国法防线,封堵权力腐败的通道。法纪松弛,对权力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监控,其结果往往导致权力腐败的案件频频发生。因此,在新形势下,要从根本上遏制和防范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仅需要全面加强德治,而且需要全面加强法治,真正做到依法制权,依法治官,依法行政,努力构筑牢固的党纪国法防线。
一是要强化法治意识。执政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如何,对党的作风形象和建设法治国家都有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法治,必须从抓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入手,着力使他们深刻理解,建设法治国家是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然趋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引导他们确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权与法的关系,防止和克服权大于法的现象;使他们增强民主平等意识,克服等级观念、特权观念,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带头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并要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增强法纪观念,切实遵纪守法,管住管好自己,以实际行为维护法纪的权威性、严肃性,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要强化以法制权的监督制约机制。马克思主义监督学说认为,监督是国家的一种职能,是维护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手段。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减少以至根本遏制权力腐败,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便利、管用的权力制约机制,依法对权力运作实施有效的监督,使之合乎法制规范。为此,必须适当分解并合理配置权力,把决策、执行、监督等三权分离开来,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切实改变过分集权于个人的状况;规范财权、用人权和重大事项决策权的运作程序,强化对领导干部职权行为的监控机制,对权钱交易之类的腐败行为实施重点防范;完善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防范预警机制,切实改变监督滞后的状况;加大对打击报复举报人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并通过深化政务公开等制度,加强对权力运作过程的民主监督;进一步理顺监督体制,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等专门监督机构的地位作用,使之真正能依法制权、以权制权。
三是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执政党的党员干部是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衡量社会法治实现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他们更应该自觉地以法规制度来规范自己的

源头治腐的几点思考第2页

职务行为,模范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政令。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素质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存在问题仍然比较多,如为部门利益而违法违规、造假帐报假数据、搞“政策谋私”等。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查纠监督,力求使党员干部的职务行为纳入法制轨道,真正体现公众的意志和利益,这样才能有力地推进法治,使党风政风不断好转。
三、构筑牢固的治腐措施防线,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反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必须用改革的办法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江泽民同志关于德治与法治“必须双管齐下”的重要思想,深刻地反映了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内在的客观规律。因此,一是抓住当前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精简机构,实行政企分开,防止权钱交易。二是进一步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按照"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在党政机关普遍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和民主讨论干部等制度。要建立健全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对选拔任用干部中违反干部政策,造成失误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三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福利分配方式。对领导干部的福利待遇要由"实物化"改为"货币化",尽可能实行领导干部住房、工作用车、出差食宿标准纳入其工资福利中,取消福利性的实物分房和公款接待,从根本上杜绝领导干部在住房方面谋私和坐超标车、公车变私车、屡屡更换新车以及公款大吃大喝现象。四是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等各类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增加行政办事的透明度,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增加用权行为的透明度,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动",根治"黑箱"作业,铲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总之,要通过改革,努力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精神文明适应的,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办法,使干部"不能腐败"。

《源头治腐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源头治访的思考


对农村源头治访的思考

当前,随着我县农村“五五普法”工作的扎实开展,农民政治法律素质的不断提高,维权、民主监督的意识也正在不断加强,群众信访案件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极大牵涉了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力,特别是我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到市、去xxx、赴京等非正当渠道上访的事件时有发生,破坏了县委、县政府的形象,牵涉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极大精力来确保稳定,严重影响了其它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如何从根本上治理上访事件的发生,成为我县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时间对农村信访案件的调查、梳理、总结,笔者认为农村信访案件日益增多、矛盾激化、解决难度加大的原因主要有:

一、农村干部的执政能力偏低,导致村务处理不及时、不公正,引发群众上访。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为:

(1)新旧断层难作为,村民生怨成隐患。

自根据《村民自治组织法》进行选举以来,很多原先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因没有家族势力而“提不到台面上来”,再加上,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对选举上来的农村干部的培训还不足以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对农村干部日常工作的指导还不够完善,导致了现有农村干部政治意识淡化、责任意识薄弱,工作能力较差,“好心办坏事”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部分群众心存怨气,引发上访。例如,我乡贺庄村村主任xxx,今年6份分在没有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的情况下,仅和另一村委沟通就和村东xxx纸业公司签定了延长集体土地占用补充合同,遭到了部分村民的抵制,引发了村民上访。而村主任还委屈的说“我也是好心……怎么办了坏事”。

(2)违规违纪谋私利,集体隐患种祸根。

当前,个别村村干部“利”字当头脱离了群众,表现为侵犯村民利益,或为个人利益,或为宗族利益,违反民主管理制度,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对上级交办的任务不认真完成,搞形式主义,对国家下拨的资金、补贴等优亲厚友;在当政期间,贪污腐化,道德败坏,借村民赋予的权力大行富己行为,成了典型的“三不”干部(带领村民致富不会、村民有困难不帮、侵犯集体利益不问)。这样的干部,这样的违规违纪执政行为引起了村民的强烈不满,直接导致了干群矛盾的激化升级,酿成了集体访、越级访,直接危害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二、村民自治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极少数农村干部以“村民自治”为名,对接受乡镇的指导敷衍了事,不服村党支部的领导,擅自做出违反村民自治的决定,出现违法治村的行为。另一方面,部分村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村两委负责人“顶牛”,不认真履行民主管理制度,习惯个人说了算造成两委争权。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侵犯了村民的根本利益,挫伤了村民的积极性,导致了对村干部的不信任,为村民的集体上访埋下了祸根。我乡的xx村就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样的隐患。村主任xxx自20xx年上任以来,一直没有停止对村书记的上访(乡和县经侦大队已做了处理,信访人不服),并以上访为由多次给乡政府施压,还于20xx年底私自串联村民张xx、袭xx等人到北京非正常上访,在村中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更严重的,其本人在任职期间,以“村民自治”为由私自撤换村会计,长期自己把持村委公章;违反《河北省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自买收据,自己收取承包费、坐收坐支现金,自私为村民开工资;不执行民主管理程序,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抛开村党支部的领导,私自选出村民代表17名。这样的民选村干部存在致使村各种工作无法开展,村中经济发展处于严重的停滞状态,极大制约了村民和谐奔小康的进程。

三、村民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

导致目前村民上访案件频发的根源之一是村民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村民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对侵占、毁坏自己财产、人身利益的问题进行维护。这本身是我县近年来不断普法工作的成果,但在现阶段我县农村村民法律素质还很低,农民只能靠对法律的断章取义来解决问题,在打官司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农民由涉法案件转为信访案件的现象逐年增加,造成了信访案件发案率高居不下。

四、个别村民无理访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

剖析诸多信访案件,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今年来的信访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村民出于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局限和其它原因的影响而引发的无理访和重复访。极少数村民为了达到一己私利,不顾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观上以“闹事”为目的,利用各级政府在信访责任区分制度不十分健全的漏洞,以“上京、赴省”上访等狂妄口气相要胁,大给基层政府施压。更有甚者,极少数村民在基层政府答应为其解决,在签订了《信访双向责任书》后,不按《信访责任书》的要求,在信访事项调查解决期间继续向上级政府、主管部门上访。今年暑期,我区后xxx村村民王xx等向乡反映村中化工厂污染等五项问题。乡及时和上访者签定了《信访双向责任书》后及

对农村源头治访的思考第2页

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解决,然而,信访人却违背亲自签定的责任书规定非正常上访,给县委县政府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

纵观分析近年来的信访案件,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要解决群众的来访,最根本的是在治理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的原则,以人为本,以具体信访案件反映的问题为基础,以化解群众怨气为出发点,以解决群众问题为落脚点,从效率、公平、合法着手来认真对待信访案件。

一是以人为本,源头治访,必须抓好农村两委班子的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在基层工作中,村民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是出现在村两委班子成员身上,无论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最终反映了个别农村干部本身素质不高、觉悟不高,没有按照基层组织的要求开展工作,还有的存在私心,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引起了群众强烈的不满。这就要求在规范农村两委班子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那些政治坚强、作风民主、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工作扎实的优秀人员选进村党支部,创立一个优化的两委班子,在组织方面为源头治访工作提供保证。

村民自治是以农村干部自身高素质为基础的,农村干部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就目前村级组织结构而言,素质普遍偏低,而造成这一结果有两个方面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从主观原因的角度讲,村民的选举一般只注重干部的思想素质,而忽略了业务素质,这样一来,村干部的工作水平就不是很高,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理解、体会不深,在落实有关政策时就免不了犯一些主观错误,但对党和人民却是忠诚的,这样引起一部分农民的不理解或误会,进而引发上访的行为;从客观原因的角度讲,为了发展区域经济,带动人民走上致富的路子,一些干部为了招商引资,在没有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而运用手中的权力,做出违背国家政策的事情,同样也引发了村民的上访。所以在源头治访时,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必须注重整体全面提高现有农村干部的素质,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按照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要求,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思想业务的培训学习,从主观上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做好“三农”工作;2、对农村自治实行全面监督,落实农村自治条例的相关规定,实行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督促公开的落实程度,提高公开的透明度,从客观上切断在村级管理中发生的误差。 

二是以人为本,源头治访,必须加大法律、法规宣传、营造廉洁奉公,依法行政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人为本,源头治访的先决条件就是工作中加强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目前,造成信访工作中信访量上升的诱因,基本上有两个方面:1、被检举、揭发的人因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是十分的了解或是根本不知道,结果其行为就触犯了法律、法规;2、上访人对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明白不了解,对农村干部正常的工作不了解,心里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当这种行为伤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就会引发上访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宣传依法治访工作中,要积极争取公、检、法、司各职能部门的配合,真正做到宣传到位、到人,提高辖区群众整体素质,特别是着重宣传反腐倡廉的有关规定,加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使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意识到廉洁勤政的重要性、必要性。

三是以人为本,源头治访,必须有套合理的、易于群众认可的接访、处访方法。

在基层日常接访工作中,首先,我们要对上访人有一个良好的态度,上访人来访肯定对我们的工作或涉法案件有意见。一般言语较重,好激动,我们在接待中从自身说起,要有个理解、体谅的心理,话语中表现出我们诚恳的态度,对其反映的问题能够认真听取,细心接受,使其感到我们政府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做好上访人的解释工作,对其反映的问题,我们按照信访工作职责要求,归我们立案处理的问题,就直接立案,如归其他部门办理的,我们在讲明信访工作原则后,告诉其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应该走什么途径,去哪些部门找哪些人反映问题,为其指明信访的正确途径。这些也是我们在源头治访中以人为本的一个具体体现之处。同时,如遇到我们权利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可以解决、处理的问题,就不要推、拖,尽快将问题解决掉,这也是源头治访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利益为重,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本意。

在目前社会转型期,信访案件随着各种矛盾将长期存在,这种长期性要求我们在依法治访过程中,决不能采取饮鸩止渴的态度和方式来解决信访事项,而是要从信访源头做起,严格贯彻人为本的原则。这既体现了党、政府重视人民、体谅人民的意识,提升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是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将上访事件降到最低标准的有效方法之一,也必将为我们今后的信访工作继续步入良性轨道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基层法院防治腐败工作初探


基层法院防治腐败工作初探

基层法院身处第一线,肩负着“守土一方”的重要职责,经常与群众打交道,与群众的司法联系最密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当前,在少数基层法院和法官中司法不廉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其主要表现为:有的基层法官意志薄弱,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支使,迷恋金钱和美色;有的基层法官法制观念淡薄,利欲薰心,唯利是图,以法谋私,违法乱纪,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有的基层法院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或擅自扩大司法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公开截留、挪用执行款,或通过暗箱操作,在执行中向当事人或企业拉赞助、乱摊派,甚至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基层法院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腐败防治工作。


一、切实抓好基层法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公正司法意识。要运用各种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常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基层法院领导和法官公正司法意识,增强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同时,要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不断增强基层法院领导和法官的纪律观念、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执纪水平。基层法院领导和法官要加强思想修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长城,严于律已,廉洁自重,耐得住艰苦,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永葆公正司法的本色。


基层法院纪检组和政工科是行使纪检监察和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政工干部是做好法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目前,纪检组的管理体制和政工科的工作职能存在诸多弊端,很难适应基层法院开展党内监督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改革基层法院纪检组的管理体制,理顺政工科工作职能刻不容缓。一是要将纪检组派驻机构的人员编制(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全部收归原派出机关纪检委,与被派驻基层法院脱勾,其工资奖金由派出机关发放;二是纪检组主要负责人不能从派驻的基层法院产生,而应从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产生;三是基层法院纪检组长应参加法院党组会和院长办公会,列席审判委员会,对地方纪检委负责并报告工作,独立行使纪检监察权;四是基层法院领导要克服以往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政工科和政工干部“副业”来对待的偏向,将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基层法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选拨工作责任心强、公道正派、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从事政工工作,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标准,构建政工工作考核体系,以保证纪检监察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性和有效性。


二、切实抓好基层法院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治腐败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斗争,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基层法院领导干部和法官手中都握有一定的司法权力,而司法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容易产生司法腐败。因此,要把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当作基层法院反腐败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基层法院领导干部和法官建立起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有效监督制约机制,做到以制度规范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切实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要从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制度的漏洞入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和廉政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执行款的管理和委托拍卖、鉴定程序的监督。基层法院对执行款管理要设置执行款专用账户,印制执行款专用收据,并由办公室专人管理。任何一笔执行款都必须走账,禁止任何一案和任何一个执行人员自行向当事人承兑执行款,废除以往自行承兑即所谓即时清结和执行法官承兑执行款的做法,真正做到凡已向法院申请执行的案件,执行局(员)只负责收款,并开出一式四联的执行款收据(一联交款人,一联随款交办公室,一联存执行卷,一联为存根),执行款统一由办公室承兑。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执行款,严禁私设“小金库”,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从根本上防患和堵塞执行工作中的漏洞。同时,除中央统一保障的司法经费之外,法院审判人员的福利费与诉讼费要断开,严禁截留诉讼费,一切收费全部上缴国库,从源头上阻止司法行政化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


三、严格查处司法腐败行为,维护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对发生在基层法院的司法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予以严惩。要把查处基层法官严重违法违纪、影响恶劣的案件作为基层法院防治腐败的重点,着重查处基层法官玩忽职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贪污受贿、索拿卡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重大典型案件,私分、截留执行款,严重侵犯当事人利益的案件。要通过对基层司法腐败案件的查处,使腐败分子曝光,使民心大快,民 心大顺,同时,也向广大群众昭示人民法院自身惩治司法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四、切实落实好法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提高法官的自觉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我们认为,根据现行政策落实好法官职级,提高法官的政治待遇,参照公安的警衔工资,落实法官的职级工资,改善法官的生活待遇,这对于防治司法腐败或许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惩防并举遏制腐败的思考


对惩防并举遏制腐败的思考

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共产党人的终身课题。党章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终身实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
一、遏制腐败是保持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的底线
腐败现象不仅与党的先进性相背,也有悖于一般社会道德,遏制腐败是维护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的底线。
第一、实践“三个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必须遏制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遏制腐败,是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措施和政治保证。反腐倡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不好,消极腐败,自然损害党的形象,必然脱离群众。同时,反腐倡廉又是创造廉政文化,推进先进文化的重大工程。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纯洁队伍,维护党的光辉形象;有利于净化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有利于密切党群干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必须遏制腐败。腐败给国家、社会、人民造成的危害是全方位的。首先,从政治上讲,腐败亵渎国家权力,损害人民权益,引起人民普遍反对,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其二,从思想文化上讲,腐败引起社会道德的沦丧,制约文明水准的提高,腐蚀党的肌体,使一些党员和干部失去先进性,蜕化变质为腐败分子,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其三,从经济上讲,腐败侵吞国家利益动摇国本,破坏分配公平,影响市场竞争,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冲击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维护党的形象,必须遏制腐败。反腐倡廉旨在消除腐败,转变党的作风,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遏制腐败是保持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的底线。政风廉洁从来是赢得民心,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繁荣的重要一环。 “去腐鲜肌”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的细胞充满活力的关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就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

二、惩防并举,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第一、注重教育,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防线,以自律遏制腐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廉政文化是从主观上解决“不愿腐败”的基础性工作。首先,要加强学习教育,构筑廉洁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线。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抵制腐败。要加强学习教育,构筑遵纪守法的党纪国法防线。党纪国法的内容是对是与非的界定,加强法纪警示教育,增强法纪观念,就能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自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完善制度,建设“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以规则遏制腐败。要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的情况构建好纵横结合、条块结合、合理可行的制度体系。首先,要深化“四项改革”,即健全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规范有序的投资管理制度和竞争择优的人事管理制度,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其次,要完善“四项制度”,即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投标招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四项制度。其三,要建立“三个机制”,即建立科学的权力配置机制,确保结构合理、配置科学、责任明确;建立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程序严密、规范科学、制约有效;建立严密的权力监控机制,确保全程监控、重点监控、有效监控。

第三、加强监督、查处,形成“不敢腐败”的权力运行机制,以监控和惩治遏制腐败。教育可以强化意识,制度可以规范行为,监督可以防止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流于形式,而惩治则发挥警示和震慑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于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于腐败问题的惩处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在强化教育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首先,要整合监督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形成监督合力。要不断提高纪检队伍素质,确保监督者公正无私、刚直不阿、不徇私情,是实现正确监督的关键。所以监督者也要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和不作为监督。科学整合监督资源就能形成监督合力,要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重点加强法纪和行政监督,同时发挥好社会监督(群众、舆论、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实现监督的全方位多层次。其次,要强化监督措施,加强重点监督,形成链环效应。监督是否到位就看措施是否有力。监督的关口必须前移,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链,实现链环效应,即防患于未然又能及早地发现问题。要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人为重点对象,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其三,用好监督信息,加大查处力度,形成警示威慑力。要充分利用好监督信息,做到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乱必治,依法依纪及时查办违纪违法案件,重查严究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厉惩治腐败分子,警示和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始终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