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汶川大地震演讲词 > 导航 > 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图片展观后感

汶川大地震演讲词

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图片展观后感。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图片展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图片展观后感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图片展观后感 2018年6月13日,**党支部组织党员及积极分子前往军事博物馆观看“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图片展。虽然地震过去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伤痛却依然清晰,当大家看到展出的一幅幅灾区的图片的时候,一直以来的紧张,悲痛,感动又如潮水般在心中澎湃起来,心灵又受到一次洗礼。
那是万人揪心的一刻:废墟上的一座闹钟,已经损毁。留下的,是那个永远定格的时间——14时28分。 那是一只令人心碎的小手:伤痕累累的手中,紧攥着一支笔。孩子的躯体被无情的砖石掩埋。 看着一幅幅记录在残垣断壁中进行着生与死的搏斗的照片,同志们的眼里一次又一次充满了泪水,每一次看到那揪心的画面和涌动的爱心,无论多么坚强的人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灾难考验着我们,同时也是在检验着我们。在这危难时刻,国人的行动便是我们国民意志、国民素质、国人品德的最好见证!且看后方那汹涌澎湃而来的动人热潮!!! 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当天赶赴灾区之后,于5月23日再赴灾区。他走上废墟,走进野战医院,走进帐篷小学,走进灾民临时安置点……
山还在摇,地还在颤……,人民子弟兵,这支曾创下世界军史上急行军奇迹的部队,再次依靠双腿与恶劣的天候和地理较量。13日23时15分,武警部队作战指挥部接到了来自汶川的声音——挺进小分队用双脚征服90公里死亡线进入汶川县城,成为到达这里的第一支救援部队。 我们不会忘记:“让我再救一个吧!”,一位战士余震中冒死要冲进危楼救人时的哭喊;“下边还有人吗?”那是在梳理了一遍又一遍的废墟上,子弟兵发出的声声和呼唤。 历史不会忘记这样的画面——一个个在塌楼中艰难接近生命的身影,一双双托举担架送伤员上车的大手,一张张疲极困极酣睡在乱石中的憔悴颜容。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深深地触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使我们与血脉相连的灾区人民紧密相连,我们在瞬刻间凝聚在一起!
……抗震救灾捐款现场,捐款箱前围满了人!
……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到当地的慈善机构捐款,在这些人中,有坐轮椅来的,也有盲人!
……幼儿园的孩子拿出了压岁钱、退休在家的老人拿出了养老钱!
……在采血点,献血的队伍排成了长龙,护士们居然会为血浆太多无处存放而发愁!
……再看社会各界人士、看工农兵学商、看大中小城市、看台港澳同胞! 许许多多的感动,塑造了我们众志成城的国民形象,锻造了我们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法宝!在抗震救灾中这一幕幕永载史册的感动大剧,将坚定灾区人民的信心,将激励救灾将士的斗志,将激励灾区重建家园的信念,也将把我们华夏子孙的心贴得更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还将会传出多少个感人的故事,我相信将会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感动故事会因为不被知晓而沉积在历史的河流中。但是高山永远不会忘记!大地永远不会忘记!最后,让我们为灾难中死去的同胞默哀,为那些舍己救人的英雄们默哀,为那些在抢险一线壮烈牺牲和将要牺牲的英雄们默哀。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焦裕禄图片展》观后感


闫云波

为响应上级号召,我镇于3月26日组织全体党员、校长及部分教师集中到洛阳博物馆参观学习了《焦裕禄图片展》,进一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看,公仆精神是本质,奋斗精神是精髓,求实精神是灵魂,大无畏精神是重要内容,奉献精神是鲜明特征。学习焦裕禄,不能单纯说说、写写,脑子热热,我认为要做好四个方面:

一是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办教育的,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帮助同志的前提下,更要明确目标,端正态度,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要有奉献精神。

二是要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的学校,就要不断“充电蓄能”,加强学习,提高政策和理论水平,决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了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校长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就要不断地学习,要多读书,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只有不断地学习、勤于读书,才能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才能精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一个优秀的校长必先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懂业务,会管理。要深入课堂,要能讲课、会听课、善评课。

三是与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身边的典型可能不是那么高大、那么完美,但可能更切合自身实际,可以用焦裕禄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学习那些优秀党员、校长的做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是扎实认真的工作。作为校长必须对工作高度负责,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对待每项工作。要坚信无论多难多苦的工作只要认真对待就一定能干好,干出成绩。做每件事情之前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尽量做到滴水不漏,细致入微。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各级教育部门的指示精神要全面领会,认真扎实的落实到位,要做到不偷懒,不敷衍,不应付,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的竭尽全力做好。要对照焦裕禄同志,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定措施、选定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成就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力争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到实处。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大兴服务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知难而进之风、敬业奉献之风。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要转变工作作风、要与时俱进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赋予焦裕禄精神以时代精神、时代内涵,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焦裕禄图片展观后感


杨湾小学

3月26日下午,杨湾小学党员二人随着李村镇教育组,前往洛阳新区博物馆参观了“自觉践行好干部标准、做焦裕禄式人民公仆——焦裕禄精神展”。

之前听说过焦裕禄,也只是依稀记得是课本上的内容。总以为他那个年代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而现在看来焦裕禄精神值得我们一生来学习。这次图片展一共分了六个主题,分别是:“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焦裕禄精神永放光芒”。全面体现了焦裕禄无私奉献、亲民爱民、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牢记宗旨 心系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连心、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群众最基层,要心系学生,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勤俭节约 艰苦创业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精神,这也是他深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欲望也愈来愈强烈。再来看看当时焦裕禄同志当时用过的被子,穿过的衣服、袜子,无一不是补了再补,用了再用的。并不是说我们现在也要穿补丁衣服,盖破旧被子。而是更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学校的课改上,花在老师们的再教育之上,花在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事情上。每一分钱就要有每一分钱的力量。

实事求是 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在焦裕禄同志看来,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在焦裕禄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科学精神正是我们老师现在要学习的精神。如今,李村镇新课改教育正在摸索前进中,前面有我们的榜样,但是我们也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再借鉴他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课改模式。更应该秉着一种求真务实,潜心钻研的精神来进行我们的课改。

焦裕禄精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在这种精神的带领下进行好李村镇的课改活动,尽快摸索出一条更适合自己,更有效的课改模式。

《焦裕禄事迹图片展》观后感


——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当人民满意教师

武友朋

焦裕禄精神是我党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一面伟大旗帜,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认真看了《焦裕禄精神图片展》后,对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敬佩不已,更加明确了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明确人生追求的崇高境界,把握忠诚、爱民的本质,真抓实干、求实创新,把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争创一流业绩,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

学习焦裕禄精神,最重要的是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一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加深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自己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理论水平。在学校的管理中,要心中装着全体师生,转变工作作风,自觉践行好干部的标准,不断增强和提升服务师生的意识。经常反思,及时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求真务实,努力把学校素质教育做实做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工作争先创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想办法,多出路子;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我校的课改工作,正处在学习“24字模式”的关键阶段,部分老师对小组评价这块有畏难情绪,感觉费时费力,收效还不够明显。这时学校领导加大了教研力度,奋力克服难关,带头上好示范课,从而引领全体教师把课改深入进行下去。

《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展观后感


《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展观后感11月14日,我局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在党楼四楼会议室观看了《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展后,深受教育,颇有感触。本次图片展真实再现了从古至今,历代贪官崇尚金钱,以权谋私、贪污腐化、骄奢淫欲最终落得可悲下场的经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真正起到了荡涤思想、防危杜渐、警钟常鸣的作用。究其犯罪根源,内因和外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内因就是贪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本身的思想素质和自制能力。一个好的干部一定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面对权力,想的是怎样用它去为集体谋福、为社会出力;在思想深处亦有一层十分坚固的防护墙,能够真正做到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不为五光十色所诱惑,也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而一个贪官,他的思想已经完全变质,人生观已然完全扭曲,头脑中满是金钱,是无尽的私欲,一经引诱,就会从人生的道路上一步步偏离了目标,陷入了用自已双手构筑的欲望陷井,最终无法自拔,悔之晚矣。外因有诸多因素,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今社会,不乏存在着请客送礼、变相行贿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有些领导干部开始还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提醒自已、约束自已,可是时间一长,就慢慢变得思想麻木,一点点放松了对自已的要求,从开始的蝇头小利,到最终收受重金,挥霍无度。其次,攀比风气严重。有些领导干部十分崇尚物质生活,每看到别人开小车、住洋房、收入丰厚,就十分羡慕,可是自已的工资收入又无法做到这些。再加上别人一些“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鼓动,就开始渐渐用自已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思想口一旦打开,就会越来越大,无法自拔。三是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因素。规章制度的不健全,疏于或不到位的监督管理很容易导致职务犯罪的发生。其中领导干部私设“个人小金库”,实质上就是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管理的产物,它也是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载体。要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分析内因和外因之后,就应该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切实消除贪污腐败的源头。通过经常性思想教育,树立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加荣辱意识、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加强抵御不良风气的能力。加强法制教育,深入普及有关职务犯罪的法律知识,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使之自觉遵守各种法律规范,运用法律来约束自已的行为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让犯罪分子现身说法以及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其次,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章制度可以约束人,管理人,建立公开透明制度。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其行为特别是权力运作的过程、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全面做到“阳光化、透明化”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全面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做到能者上,有德者上;真正实行戒勉谈话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和集中议事制度,做到集思广益,时刻反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职务犯罪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要有效杜绝职务犯罪仅靠检察部门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部门、更多的人加以配合。我们国家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惩治犯罪,而是通过惩治和教育,不断减少犯罪,进而减少对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侵害,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爱心之都的感动故事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爱心之都的感动故事

今年的5月12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的大地震,数万人在地震中丧生,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但在政府快速家利的救灾工作和全国人民、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下,一个新的汶川又重新崛起在公众的视线中,香港,这座与纽约、伦敦并驾齐驱的世界金融三大城市,因爱而重、因慈而善。让我感动不已。这一特点,在汶川地震两周年纪念日来临的时候,显得尤为真切。

这一天,在城市维港之畔的星光大道上,一个关于“香港同胞支援四川赈灾暨灾区家园重建成就摄影展”的活动拉开大幕,而在维港的另一侧,川港两地学生纪念地震两周年的网上交流活动亦在互动进行。两年后的今天,生活忙碌的香港人并未忘记汶川当年地动山摇的灾难,浑身都是“经济细胞”的香港市民,可以并行不悖地在冰冷的经济社会中浇出一朵朵温情的“慈善之花”。

如果细心留意便可发现,与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同样植根于城市血脉中的是,港人“兼济天下”的“慈善意识”。

在香港的地铁站、巴士车厢上,几乎常年都张贴着与慈善公益有关的宣传海报。在这座城市每天的“活动单”中,挤满了形形色色的慈善晚宴、慈善音乐会和慈善拍卖,慈善的因子时刻充溢着这座城市的“毛孔”,“乐善好施”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生活态度。

每逢周六,港人步履匆匆的脚步总会为一个个透明的捐款箱而停留,这已成为香江一景。这个俗称“卖旗”的筹款活动,年复一年地在香港的繁华街区上演。每年一次的“公益金百万行”活动更是蔚为大观。每到此时,婴儿车、轮椅车便将齐齐出动,全家老少一起上阵筹款,各公司更是鼓励员工参与,浩浩荡荡为慈善而行。在香港大大小小的各类慈善活动中,不仅有平民百姓的参与,更少不了政府高官的身影。特首曾荫权就经常出现在各类慈善捐款活动中,带领港人迈出爱心步伐。

“施比受更有福”,深谙此理的香港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慈善人口之一”。在多次天灾巨祸面前,港人的捐款总是能在捐款榜单上名列前茅。除了不吝金钱外,港人对义工事业的投入热情亦可谓无法比拟。一项调查显示,七成港人退休之后愿当义工,而上月在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的义工黄福荣(阿福)更成为港人心中的不朽英雄。

香港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诞生了那么多工商巨子、学界名流、演艺明星。今天,一个普通义工的名字,让我们再次认识香港。香港可以产生超人,也可以培育阿福。

香港的确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身着“经济之都”的外衣,骨髓里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爱心城市”。这抹温暖的慈善底色,不仅软化着城市的冰冷面孔,更散发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底蕴与温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