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科技发展心得体会 > 导航 > 心得体会-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

科技发展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心得体会-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心得体会-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坚持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只有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一美好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种安贫乐道的小国寡民社会,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理想社会。只有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有效地去处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不足的矛盾,才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使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家家过上全面小康生活,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和谐起来。同时,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安居乐业的环境,必然会促使人们更加注重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努力去创造和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古人说,“仓廪实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礼节”。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将极大地促进整个社会注重公平正义、崇尚诚信友爱的和谐道德风尚和公序良俗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只有在持续的发展中,才能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创造条件。改革开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极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如劳动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等等。这些矛盾是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也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来解决。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不发展或发展不足,仍然是一切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而持续、协调的发展,则是不断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持续的发展中,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加充分的物质条件,去有效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如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等;也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才能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扩大政府转移支付、提供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的公共产品等,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实现,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在持续的发展中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严重的不协调。但这并不是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不适当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消极后果。因而,要消除这些危害自然环境的负面效应,并不是去阻止经济的增长、停下发展的步伐,而是要改变和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的问题,根本出路还在于发展。在优化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利用发展创造的物质条件,加大改善环境和生态的投入;通过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市场创新,在创新中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发展,但并不是任何发展都会促进社会和谐。片面的、畸形的发展,不仅不会促进社会和谐,还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社会稳定,引发生态危机。这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不乏前车之鉴。我国一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事例也说明,只注重gdp增长的片面发展,必然对社会稳定与和谐产生负面效应。因此,促进社会和谐,不仅需要发展,而且其发展必须是科学的。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造福人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发展,才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们才会自觉地去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种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追求和谐的发展。它在内容上追求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和整体和谐;它在空间上追求协调发展,注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中央和地方关系的统筹兼顾,促进全国各地区、各部分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它在时间上追求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发

心得体会-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坚持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只有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一美好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种安贫乐道的小国寡民社会,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理想社会。只有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有效地去处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不足的矛盾,才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使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家家过上全面小康生活,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和谐起来。同时,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安居乐业的环境,必然会促使人们更加注重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努力去创造和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古人说,“仓廪实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礼节”。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将极大地促进整个社会注重公平正义、崇尚诚信友爱的和谐道德风尚和公序良俗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只有在持续的发展中,才能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创造条件。改革开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极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如劳动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等等。这些矛盾是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也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来解决。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不发展或发展不足,仍然是一切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而持续、协调的发展,则是不断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持续的发展中,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加充分的物质条件,去有效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如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等;也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才能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扩大政府转移支付、提供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的公共产品等,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实现,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在持续的发展中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严重的不协调。但这并不是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不适当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消极后果。因而,要消除这些危害自然环境的负面效应,并不是去阻止经济的增长、停下发展的步伐,而是要改变和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的问题,根本出路还在于发展。在优化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利用发展创造的物质条件,加大改善环境和生态的投入;通过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市场创新,在创新中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发展,但并不是任何发展都会促进社会和谐。片面的、畸形的发展,不仅不会促进社会和谐,还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社会稳定,引发生态危机。这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不乏前车之鉴。我国一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事例也说明,只注重gdp增长的片面发展,必然对社会稳定与和谐产生负面效应。因此,促进社会和谐,不仅需要发展,而且其发展必须是科学的。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造福人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发展,才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们才会自觉地去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种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追求和谐的发展。它在内容上追求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和整体和谐;它在空间上追求协调发展,注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中央和地方关系的统筹兼顾,促进全国各地区、各部分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它在时间上追求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发[page_break]展条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总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就能不断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身心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和谐社会_范文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面对着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在此期间积极召开两会。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的主基调是要实现经济转危为机、让民生获得全面改善。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的严重影响和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因素叠加一起的短期困难与长期矛盾相交织的严峻挑战,两会积极提出各种议案、议题,关注民生,积极应对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沿海地区,出口产品受其影响最为严重。两会中,再次强调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有危机意识,而不能安于现状。两会中,首先对2008年的工作作出总结,其次对2009年工作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继续关注农民、农村、民生问题。作为当代的一民大学生,我们要时刻关注社会,关注各种环境的变化。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积极锻炼自我的社会能力。在如此激烈的社会浪潮中,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有着积极而挑战的信心,,才能立足于这样的社会。

经济危机的到来,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仅对国家而言,对于地区、个人,我们都必须去面对。危机来了,这已是事实,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所以,信心在这时比金钱、货币更重要。不能从心态上就被打垮,而要去勇敢搏斗。

两会的顺利召开,给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年轻人有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和积极挑战的信心。在国家好的政策的引导下,我们应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

不仅在国家重大事项中要科学发展,在对个人前途、事业也要科学发展,关注时事,关注我们的社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我们应辩证理解二者的统一关系,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状态,还是一种价值目标,和谐社会建设都要靠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实现。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传统的发展观用经济的发展来代替社会的发展,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在这种发展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惜高投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对立之中。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社会要和谐,首先就要发展。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有序提供物质前提。第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归根到底只能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要讲效率就要牺牲公平,而讲公平就要否定效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效率不仅包括经济效率还包括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相应的公平也是经济公平、生态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统一。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要求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这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揭示了和谐社会内在的价值取向。第一,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谐意味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反对“物本”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信念,从而把异己的客观力量变为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和谐的实现才有可能。


第二,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所以,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和当家作主的地位。而要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反对“民本”的错误观念。“民本”思想是英雄史观的体现。在“民本”观念中,人民只是客体而不是主体,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而加以利用的工具,只能导致“官”和“民”的二元分化。


第三,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归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日益分化,形成了各种利益博弈的局面。利益的分配要讲规则,而规则的确定不能单从经济效益着眼,还要考虑生态的成本和社会的成本,不能使少数人享有发展的成果,而使大多数人背负发展的成本。资源和环境都是全社会的,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有。并且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所以,发展的成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这就需要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体现社会公平,使社会安定和谐。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今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就是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造成的。所以,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化解这些矛盾,达到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


第一,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建设造成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提倡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着眼于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始终注意“四位一体”的协调统一,而不能顾此失彼,搞“单打一”。


第二,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目前依然存在的诸如城乡二元结构、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等,使速度、结构和效益不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突出。要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解决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结构合理、机制顺畅、和谐平衡发展。


第三,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证。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不仅因为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与子孙后代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因而,科学发展观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认为只有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发展世世代代永续进行。否则,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不再适合人类的生存,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构建和谐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我们应辩证理解二者的统一关系,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状态,还是一种价值目标,和谐社会建设都要靠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实现。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传统的发展观用经济的发展来代替社会的发展,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在这种发展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惜高投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对立之中。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社会要和谐,首先就要发展。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有序提供物质前提。第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归根到底只能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要讲效率就要牺牲公平,而讲公平就要否定效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效率不仅包括经济效率还包括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相应的公平也是经济公平、生态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统一。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要求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这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揭示了和谐社会内在的价值取向。


第一,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谐意味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反对“物本”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信念,从而把异己的客观力量变为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和谐的实现才有可能。

第二,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所以,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和当家作主的地位。而要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反对“民本”的错误观念。“民本”思想是英雄史观的体现。在“民本”观念中,人民只是客体而不是主体,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而加以利用的工具,只能导致“官”和“民”的二元分化。


第三,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归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日益分化,形成了各种利益博弈的局面。利益的分配要讲规则,而规则的确定不能单从经济效益着眼,还要考虑生态的成本和社会的成本,不能使少数人享有发展的成果,而使大多数人背负发展的成本。资源和环境都是全社会的,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有。并且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所以,发展的成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这就需要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体现社会公平,使社会安定和谐。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今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就是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造成的。所以,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化解这些矛盾,达到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

第一,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建设造成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提倡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着眼于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始终注意“四位一体”的协调统一,而不能顾此失彼,搞“单打一”。

第二,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目前依然存在的诸如城乡二元结构、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等,使速度、结构和效益不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突出。要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解决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结构合理、机制顺畅、和谐平衡发展。

第三,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证。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不仅因为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与子孙后代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2页,人民出版社,XX年10月第2版)因而,科学发展观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认为只有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发展世世代代永续进行。否则,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不再适合人类的生存,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教育谋求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构建和谐教育谋求科学发展心得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它是经济增长与事业发展的统筹,是人口素质与综合实力的平衡,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和谐教育是一种公平的教育。对大多数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来说,教育是改变自身或家庭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对社会而言,教育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
运的基础工程,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构建和谐教育,要让每一地区都能拥有优质教育资源。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农村中心镇的规划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聚集,使得薄弱地区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压力加大,严重制约着教育公平的实现。构建和谐教育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把扶持薄弱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摆上日程,并切实抓出成效来。要加大对相对薄弱地区和农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和投入,建立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调整县区财政支出结构,保障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使教职工政策性福利补助得到解决。积极发展跨行政区域的集团办学,完善强弱教育互补合作机制,保护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先发优势,培育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和农村的后发优势,提高全市教育的整体水平。要让每一类教育都有较大的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包括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高、普、职、成、幼、特六类教育哪一类都不可偏废,而且每一类教育在发展的层次上也要均衡推进。盐城的高等教育和星级高中是盐城的“名片”,是盐城人才储备的蓄水池、智力库和思想库,必须创新管理,打造品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的重任,是地方劳动者成长和提高的基地,要积极围绕地方经济特色和支柱产业,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学前教育是为孩子一生幸福的奠基性教育,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全面开发早期幼儿的潜能,发挥儿童个性。要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全市星级等各类窗口学校以下的合格学校建设,在巩固“三新一亮”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六有工程”、“校校通”等工程的实施。要建立健全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机制,引导鼓励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合格学校任教,逐步缩小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距。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施好盐城市所有学生享受教育的“蓝天工程”,对贫困人口子女能减的费用一概减免,发动全社会做好贫困人口子女的教育工作。搞好残疾人的教育、弱智儿童的教育和少数民族的教育,关注流动人口子弟的教育,使之与当地学生在就读入学等方面“同在蓝天下,雨露共成长”。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机关还是学校,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还是学校的教职员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教育作贡献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满足群众的渴求,使服务奉献、一心为民、勤奋工作成为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
和谐教育是一种法治的教育。和谐教育需要秩序和法治,必须有有条不紊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安宁的周边环境。要用法律的力量来强化管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管理教育事业。各级行政机关要把主要职能从具体事务管理转移到依法管理和监督上来,变直接、具体的管理为间接、宏观管理,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转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管理,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端正教育行风,治理以权谋私、以教谋私现象。各级各类学校要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制,建立章程,实行依法自主办学。全面推进校务公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逐步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实行有效的法治管理、制度管理。要用法律的力量来维护权利。要依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依法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实现教育投入的“三增长”。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的要求,以县为主统筹教师工资,确保教师工资一县一标按时足额发放。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执行国家的各项基本教育制度,在教育机构的设置、课程的开设、招生考试等方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解决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或过轻的问题。要用法律的力量维护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大力加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要千方百计解决好困难师生的生活问题,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

构建和谐教育谋求科学发展心得体会在心上,开展深入细致的排查和走访慰问活动。
和谐教育是一种诚信的教育。教育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诚信,没有诚信,教育就失去灵魂,就不可能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教育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支持。要维护教育自身的形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为社会作出表率。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招生、乱办班、乱收费等热点问题。中小学不得举办学科实验班,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较高、社会声誉较好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未经批准不得改为民办或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严格改制学校的收费行为,组织并实施好“一费制”。教师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尊重。继续抓好师德建设,大力提倡奉献精神,建设好教师的精神家园。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教师教育的全过程,引导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以培育人才、繁荣知识、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坚决杜绝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等不良现象。加强以“求是、求博、求精、求新”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教育,搞好新课程实施的通识培训,以过硬的水平塑造良好的教育工作者形象。学生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欢迎。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
和谐教育是一种人文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根本要义。行政部门要以服务学校为重点,学校要以服务教育教学为重点,教育教学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对全体师生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区域特点和时代特点,高起点规划、高品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努力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使全体师生每时每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文化的熏陶,实现人格的升华。要提升办学品味。要牢固树立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观念,积极开展以“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激励,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教育工作者要一视同仁地关爱每一位学生,播种希望,播撒阳光,使学生视学习为一种需要、一种愉快,在爱的旗帜下茁壮成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