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冬科学教案 > 导航 >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尝试开锁》

大班冬科学教案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尝试开锁》。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尤其是新入职老师,教案课件写好了才会课堂更加生动。怎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尝试开锁》”,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锁,知道一把钥匙能开一把锁,有兴趣尝试开锁方法。
2、幼儿能较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各类锁、小房子、小动物、挂锁内部结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锁激起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你们有没有见过锁?在哪儿见过锁?(见过)
幼儿:见过。在家里的橱门上有锁。抽屉上有锁。家里的门上有锁。车上有锁。妈妈的单位有锁。
教师:妈妈的单位里什么地方有锁?
幼儿:单位里的保险箱上有锁。
教师:为什么要用锁?
幼儿:如果没有锁,小偷就会来偷东西了;如果没有锁,我家的钱都要给别人偷走了。
二、尝试开锁。
1、教师:你们开过锁吗?想不想试一试?
幼儿尝试开锁。
(许多幼儿虽然见过锁,却未试过开锁,一开始幼儿拿了钥匙和锁以后,反复观察寻找钥匙可插入的地方,找到锁眼后,又尝试着把钥匙插入其中,正正反反试了好几次后开始旋转钥匙,试图打开锁。有的幼儿在多次的尝试后仍未打开锁,即求助老师或是同伴。教师引导已打开锁的幼儿再锁上锁,反复多开几次。鼓励已成功开锁的幼儿去教有困难的同伴,大约3分钟后,所有的幼儿都打开了手中的锁。)
2、师生交流。
教师:你们都打开了吗?你们是怎么开锁的?
幼儿:打开了,我拿钥匙放到洞洞里去。
教师:洞洞应该叫什么?(丰富词汇:锁眼)钥匙是放进锁眼的吗?有没有更合适的词?(纠正用词:插入)

Fwr816.COm精选推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开锁


这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开锁》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锁,知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兴趣尝试开锁方法。
2、幼儿能较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各类锁、小房子、小动物、挂锁内部结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锁激起兴趣
师:这是什么?你们有没有见过锁?在哪儿见过锁?
幼:见过。
(1)在家里的橱门上有锁。
(2)抽屉上有锁。
(3)家里的门上有锁。
(4)妈妈的单位里有锁。
师:妈妈的单位里什么地方有锁?
幼:单位里的保险箱上有锁。
师:为什么要用锁?
幼:(1)如果没有锁,小偷就会来偷东西了。
(2)如果没有锁,我家的钱都要给别人偷走了。
二、尝试开锁
1、师:你们开过锁吗?是不是想试一试?
幼儿尝试开锁。
(许多幼儿虽然见过锁,却未试过开锁,一开始幼儿拿了钥匙和锁以后,反复观察寻找钥匙可插入的地方,找到锁眼后,又尝试着把钥匙插入其中,正正反反试了好几次后开始旋转钥匙,试图打开锁。有的幼儿在多次的尝试后仍未打开锁,即求助老师或是同伴。教师引导已打开锁的幼儿再锁上锁,反复多开几次。鼓励已成功开锁的幼儿去教有困难的同伴,大约3分钟后,所有的幼儿都打开了手中的锁。)
2、交流。
师:你们都打开了吗?你们是怎么开锁的?
幼:我拿钥匙放到洞洞里去。
师:洞洞应该叫什么?(丰富词汇:锁眼)钥匙是放进锁眼的吗?有没有更合适的词?(纠正用词:插入)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手机》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手机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手机信息,体验分享的快乐。
2、能大胆表述对未来手机的设想,提高创造想象力。
3、产生对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课前请幼儿收集有关手机的信息,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教师把他们布置在板上录象一段 摄相机 大屏幕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最近,我们小朋友对手机很感兴趣,还收集了许多有关手机的信息,你们看这些就是你们的收集。我们一起轻轻地走上来看看,和好朋友说说你收集的是哪一张?
2、幼儿自由参观。
二、围绕主题交流信息。
1、你收集到了哪些有关手机的信息呢?请你先和旁边的好朋友来交流交流,好吗?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指导。
3、个别幼儿讲述。
4、老师也研究了手机,还当记者做了一次采访,我们来看看。
5、观看录象。提问:听了王老师和徐医生的话,你认为手机好不好?为什么?
6、个别幼儿回答。
三、了解手机的一些简单常识。
1、既然手机有这么多优点。大家都喜欢使用它,那是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用手机呢?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不能使用呢?
2、个别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
四、拓展提问。
今天我们交流了这么多手机的信息,那你对手机还有什么不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吗?
个别幼儿提问,对容易的请幼儿回答,不能回答的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寻找答案。
教师提问:我也有个问题想来问问你们,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最早的手机叫什么?他是谁发明的?后来人们为什么不用他?
幼儿交流自己知道的信息。
五、设想未来的手机。
1、假如请你来设计一只手机,你准备设计一只怎样的手机?
2、幼儿自由交流,教师指导。
3、个别幼儿回答。
六、延伸活动。
那等会儿我们游戏课时就来设计你设想的手机,好吗?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创造工具,解决简单的移动问题。
2、了解移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玩具小汽车、双面胶、夹子、垫板、滑轮车、扭扭棒、塑料纽扣、游戏棒、卡纸、塑料环扣、吸铁石、塑料棒子、塑料圆环、报纸、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移动小汽车。
1、关键提问:什么是移动?
小结:物体从原来的位置改换到另一个位置,就是移动。
2、游戏介绍:用桌面上的材料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3、操作交流: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汽车移动了?
4、小结:相同的办法,却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帮助小汽车移动。
相同的材料,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使小汽车移动。
几种材料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让小汽车移动的工具。
二、第二次游戏:移动小汽车。
1、游戏介绍:用一张报纸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2、操作交流:你的作品是什么?( )像什么?
3、小结:小小的游戏,你们却有大大的发明。在生活中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三、活动延伸:欣赏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水果列车》


活动目标:

1.理解序数含义。

2.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活动准备:

1.音乐《火车开了》。

2.有5节不同颜色车厢的水果列车一辆。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秋天来了,水果丰收了。猜一猜,有哪些水果呢?

教师小结:边出示ppT,边认识各种水果。

那么,我们用什么运水果呢?

听音乐《火车开了》,出示水果列车,引起幼儿的兴趣。

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列车,数一数共有几节车厢。(教师和幼儿一起点数,说出总数,一共有5节车厢)

2.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哪是第一节车厢?为什么?(挨着车头的是第一节车厢)。

哪是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学习5以内的序数。

小结:从车头的位置开始数,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3.水果列车的车厢里都装满了水果,幼儿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说出XX水果在第几节车厢,有几个水果?幼儿点数。

4.小朋友,我的小火车会变魔术你们信吗?老师给你们变一变。变换车厢次序,第5节车厢变成第几节啦?让幼儿说一说。

5.我们的火车装了这么多的水果,听说小动物搬上新楼,我们给动物们送水果好吗?小动物的家到了。

6.进行《给动物宝宝送水果》的游戏。

(1)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都分别住在第几层?数高楼要从下往上数,教师和小朋友一块数,边数边出示数字。(出示ppT)

(2)给动物送水果。第一节车厢的水果送给第一层楼的小动物,谁呀?送的什么水果?有几个水果?幼儿点数。第二节车厢的水果送个第二层楼的小动物,第五层。

(3)火车又变魔术了,现在第一节车厢的水果,是什么?送给第一层楼的小动物,谁呀?送了几个水果?幼儿点数。.

结束部分:

开火车的游戏,六人一组,一人当火车头,听音乐《火车开了》教师问谁是第一节,请举举手,谁是第三节跳一跳改变方向请小朋友说一说。你们还愿意玩吗?我们到院子里玩好吗?听音乐离开教室。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了解风》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2、让幼儿具体感知风,并让他们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观察风给外界带来的变化,如:红旗、水、头发等的变化。
2、一把扇子,每人一个气球,碎纸屑许多,小风车每人一个。
3、有关风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这几天老师让小朋友观察了树枝摇动,红旗飘,水面起波纹,你们知道是谁引起的吗?
2、让幼儿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
(1)教师引导幼儿玩气球,通过玩气球亲自感受空气流动形成风。
(2)幼儿自己动手做小实验: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扇动空气,使空气流动形成风。
(3)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哪里有空气流动,哪里就有风。
3、了解风的特性。
(1)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当小扇子,扇动空气,说出扇的快脸上有什么感觉,扇的慢脸上又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扇的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扇的慢,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
(2)老师给小朋友扇扇子,请小朋友试一试能不能抓住风?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风?
小结:风看不见,抓不着,只能感觉到。
4、玩纸屑。
(1)分给幼儿每人一小堆纸屑,让他们想办法玩纸屑,看谁最聪明,想的玩法多。
(2)讨论:玩完后让幼儿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产生风使小纸屑动的。
5、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
幼儿讨论,教师讲解。
(1)(看课件)风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风吹干了妈妈洗的衣服;使人凉快;让风筝飞上天;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可是有的风却做了许多坏事。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树木刮断了;打翻了鱼船这样的风很可恨。
(2)小结:现在的人们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人们建起了防风林,把风挡住,还提前预报风,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6、玩风车转转转游戏。
幼儿每人一个风车,想办法让风车转起来。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演示讲解后,幼儿自由玩风车。
带幼儿到户外玩风车结束活动。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上月球》


背景设计:
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这件具有世界性的事件不仅全国人民都关注、兴奋,就连我班的孩子一提起这件事都非常的高兴。许多幼儿在谈到自己的理想时,纷纷表示要向杨利伟叔叔他们学习,做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也有小朋友表示长大后想登上月球看看上面到底有什么虽然这事情已成为往事,但我班幼儿的交谈内容还是不离开这一话题进行,他们还带来了各种图书、碟片、报纸,互相阅读和交流。我想:幼儿的兴趣不能简单地让它停留在口头上,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去感受、去想象、去创造,使幼儿的经验得以提升。
大班幼儿求知欲望强,他们好问好学,对数学知识也较感兴趣,积极尝试做一些计算练习,为跨入小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我们知道数学活动有时显得较为枯燥乏味,如果只满足于让幼儿学会加减练习、编一些应用题,内容显得过于狭窄单一,很难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在剖析《黑夜密语》这一大主题的精神要领下,预设了这个活动,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满足他们探索太空的若干需求。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答虚拟游戏中的问题。
2.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写有6-10数字的星星五颗,制定成贴绒磁性教具。
2.模拟的大张登月轨道图,在轨道的九个点上写数字10。幼儿每人一张相同的小图、笔。
3.幼儿每人1-10的数卡一套,彩色通行证一、手指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个手指变数字游戏。
儿歌:食指中指并并,做把剪刀剪剪,我是手指魔术师。变、变、变个。
二、给星星打电话。
1.出示图片。提问:这几位叔叔,你们认识吗?(杨利伟,翟志刚等)
2.大家都想上月球,我们闭上眼睛,祈祷星星帮忙。
3.出现星星图片,揭示上月球的要求。
要求:到月球上去,先要和星星打电话。(出示五颗星星)每颗星星上面都有一个数字,数字是几就代表是几号星星。我们从卡片中找出两个数字,如果两个数字合起来和其中一颗星星上的数字一样大,就算拨通这颗星星的电话。
4.幼儿解密码,第一次操作。
幼儿拿出卡片摆一摆。
师:你拿出是x和x,拨通的是x号星星的电话。 幼:我拿出的是4和5,拨通了9号星星的电话。 幼:3和2,可以拨通5号星星的电话。
以同样的方法,让幼儿练习6-10的分合。
5.破译了星星的号码,接通星星的电话。
提出要求:上月球要进入轨道,进入轨道必须先解开密码,密码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这两个数字合起来都必须等于10,密码解开了,到老师那儿领取通行证,就能登上月球。
三、解密码上月球
1.带领幼儿观察轨道图。
2.幼儿玩拍手游戏(复习10的分成).
3.幼儿解密码,第二次操作。
幼儿在小图上的方框内写出10的各种组合数字。
4.检查密码,领取通行证。
5.幼儿登上轨道,虚拟上月球。

活动延伸:
听音乐,幼儿做各种动作,模拟宇航员在月球的探索的情景。
自我评析执教了科学活动《上月球》这个活动中,在活动中我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现状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让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答虚拟游戏中的问题,使得数学活动更游戏化、趣味化,深受幼儿的欢迎。活动中,我以登上月球为线索,把充满奥秘的太空知识用图片的形式简单的展示在幼儿的面前,促进了幼儿的感官探索;把简单划一的数字分合式穿插在虚拟游戏中,既巩固了幼儿数学经验,又满足了幼儿上月球的探索欲望,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对促进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活动中,幼儿认真地追随环节要求的变化,一次次大胆地阐述自己对分合知识的理解,探究的欲望无处不在。通行证的发放使得幼儿的操作结果被得到认可,虽然有些小朋友做错或者重复了,但老师给予的订正机会让他们从失落中走了出来重新焕发求知欲望,使他们有成功和被重视的感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幼儿之间的互相检查既提高了幼儿的数学经验,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意识,又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尝试开锁》”一文,希望“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尝试开锁》”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大班冬科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