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写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那老师怎样做好优秀教案课件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重点: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 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微)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教案出自:)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fwR816.COm阅读欣赏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教案出自:.教案网)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对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0以内仿真人民币,各种玩具,画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盒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幼儿:平日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说出是用钱买来的,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问幼儿:认识他们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发给幼儿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币,让幼儿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幼儿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例如,教师说出四元,(教案出自:教案网)幼儿取出四张一元的人民币;师说六元,幼儿取出一张一元的,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或取出六张一元人民币。

3.游戏活动。

教师变成售货员,卖给幼儿玩具,教师说出玩具的价钱,幼儿按量取钱,谁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卖给他。幼儿买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儿继续进行游戏,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儿之间可以进行买卖,用仿真人民币进行交换。

4.交流小结,让仿真人民币回家。

每个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根据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币送到相应的盒子里。

5.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内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币供幼儿继续探索认识。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重点: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 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微)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本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里的小发现》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人民币。
2.在仔细观察、比较中发现人民币里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3.在讨论交流中,感受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准备】
课件、字卡、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人民币
(一)谈话活动,引出话题人民币
师:昨天我去超市买东西,看见一个人拿了罐饮料,刚想打开喝的时候,售货员阿姨急忙上前阻止了他,这是为什么呢?(没有付钱)
师:你知道钱还可以用来干什么?
(幼儿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说)
(二)认识人民币
1.师:在我们生活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看来钱真的很有用,看看我的钱包里有哪些钱?
出示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根据一定的规律给钱排排队,请个别幼儿操作
师:这么多钱,让我们来给它们排排队吧。你想给它们怎么排队?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吗?(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规律)
(三)认识字宝宝:钱人民币
出示钱的字宝宝它们都是钱,其实除了钱这个名字以外啊,它们还有另外的名字,有谁知道?(出示字卡,人民币)
二、比比说说人民币
(1).观察游戏局部小推测
1.师出示课件,人民币的部分(毛主席头像),幼儿猜面值是多少?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请小朋友猜猜它们分别是多少。看看说说,人民币里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小结:这个人是谁?(毛主席)虽然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毛主席,但是这些头像有什么不一样?(100元人民币中的毛主席头像是红色的,50元的是绿色的)
3.师: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寻找出更多的不同)
(2)人民币的相同之处
1.师: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们找出了很多不同,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自主观察,鼓励幼儿说出一样的地方。
2.教师小结:原来每张人民币上都是长方形的,上面的文字中国人民银行、国徽都是一样的,小朋友的眼睛真厉害。
三、人民币背后的小秘密
1.师:那人民币的背面是怎样的呢?它和正面一样吗?(幼儿观察,发现其中有图案)
2.ppt出示人民币背面各种不同的风景。
师:原来人民币背面还藏着这个小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5元泰山,10元长江三峡,20元桂林山水,50元布达拉宫,100元人民大会堂,并做简单介绍)
3.师:原来人民币的背面还藏着我们祖国各地的美丽风景呢。
小朋友们仔细看,人民币上还有这么多细微的地方不一样呢。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那现在你们都认识它们了吗?
四、认识特殊的钱。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硬币)原来是硬币的声音。瞧,这是什么硬币?这些是钱吗?
(区分硬币和纸币)
2.教师小结:对,它们也是钱,虽然它们是小小的,不起眼的硬币,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硬币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看不见的人民币
1.师:前几天老师想去超市买东西,可是我忘了带钱,只带了张银行卡,你觉得我能买到东西吗?
2.小结:原来刷卡也能买到东西。
延伸活动:找找人民币上的其它秘密。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人民币正面和反面的一些秘密,那它还有秘密吗?今天太阳出来了,等会我们一起到太阳底下把人民币竖起来瞧一瞧,看看还会有其它秘密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人民币的换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换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人民币
2、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1.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
2.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

3.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
4.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
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

二、 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1.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2.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

三、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1.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
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2.老师鼓励幼儿去买价格不同的玩具,并提醒幼儿付钱时要算一算帐。
3.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兑换知识。

四、游戏结束,小结游戏的情况。

1.先请个别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2.老师小结游戏的情况,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结束语:今天我们做了买玩具的游戏,以后小朋友和家长去买东西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算算帐了。
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会运用才是真的学会了。

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换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人民币
2、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1.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
2.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
3.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
4.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
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
二、 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1.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2.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
三、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1.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
再去买自己 喜欢的玩具。
2.老师鼓励幼儿去买价格不同的玩具,并提醒幼儿付钱时要算一算帐。
3.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兑换知识。
四、游戏结束,小结游戏的情况。
1.先请个别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2.老师小结游戏的情况,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结束语:今天我们做了买玩具的游戏,以后小朋友和家长去买东西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算算帐了。
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会运用才是真的学会了。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2、根据、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这两个符号开口的方向。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那儿有什么?
二、认识。
1、感知数量的多和少(演示课件)
师:这儿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么呢?(树,山,河等)
师:瞧!美丽的景色把谁给吸引来啦?(蝉)
师:飞来了几只蝉?(3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3)
师:看,又有谁飞来了?(边说边放课件)(蜻蜓)几只蜻蜓,(1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1)
师:3只蝉和一只蜻蜓哪个多,哪个少?(3只蝉多,1只蜻蜓少)
2、认读,初步感知不等式
(1)认读
师:3只比一只多,所以3比1多也比1大,我们可以在3和1之间放上一个符号,这样大家一眼就可以知道了。我们学过=,看看这儿能放吗?(不能)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就能帮助我们,它的名字叫大于号(边说边放课件),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大于号(跟读)。把它放数字的中间怎么读呢?先听老师读一遍:3大于1(31),一起读。
(2)动作感知
你们看,大于号长什么样子的?你能用你的身体动作来学学它的样子吗?(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
(3)书空
小朋友们模仿的样子可真像,那应该怎么写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大口向前还是向后呢?大嘴巴向前大于号(教师边说边带领幼儿集体书写)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一文,希望“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