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社会喜欢和你在一起教案 > 导航 >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许多树叶在一起》

中班社会喜欢和你在一起教案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许多树叶在一起》。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要知道教案课件也是老师上课实施过程程的依据。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许多树叶在一起》,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们到户外去观察,并捡拾了许多树叶,他们对树叶的兴趣很浓。由此,生成了这样一个由孩子们扮演小树叶。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会点数8以内的数。感受音乐中树叶飘零的情景。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树叶》,感受音乐中树叶飘零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点数8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 歌曲《树叶》

2.绳子,见到,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手指操活跃课前气氛,谈话导入内容。

二. 基础部分:

1.学唱歌曲《树叶》。

2.幼儿操作手工《树叶拼画》,沿着轮廓线撕下一片树叶卡,将一根绳子的2头粘在树叶卡背后,制成树叶挂饰。

3.幼儿带上树叶挂饰,装扮成小树叶教师播放歌曲《树叶》,小树叶欣赏歌曲,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4.教师再一次播放歌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轻声哼唱,边唱边打节奏。

师:秋天来了,树叶纷纷落下来,许多树叶碰到一起,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呢?(文.章出自教.案网)(每片小树叶找一个伴,对小伙伴说一句话或者两片小树叶一起做件事。

5.游戏:《许多树叶在一起》

(1)播放歌曲《树叶》,教师将树叶四散在场地上,让幼儿边唱歌边自由做出树叶飘落的动作。

(2)歌曲结束时,教师说:几片树叶在一起(8以内的数字),幼儿就几个人围在一起,待幼儿都站定后,教师挑选幼儿轮流进行点数,说一说这一圈有几片树叶围在一起,围得对不对。

三.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气氛很活跃,但是没有掌握好全部幼儿的认知能力,导致有些小孩能理解本节课内容,有些小孩没能更好的掌握8以内的点数,游戏过于单一,应增加点难度,例如:教师可以敲击鼓,敲几下就代表几片树叶在一起,也可以请其他幼儿来发令,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fwr816.coM编辑分享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家一起玩》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之间找到更合适的相处方式,每个人都能融入集体。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萌生与同伴分享玩具的意识,学习各种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方法, 并能乐意分享,在尝试中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主动和同伴分享玩具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2.各种各样幼儿自带的玩具。

3.人数安排: 没带玩具的幼儿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4.合作分享方法图例: 一起玩 交换玩 等着玩。

活动过程

一、在自主玩耍中重温玩具带来的快乐

二、在与同伴的玩乐中探究一起玩的方法

三、在再次的尝试中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1.师: 原来一起玩有这么多好方法, 那就请小朋友再来试一试,和你的好朋友玩得更快乐些, 好吗?

1.老师: 小朋友, 现在你们玩得快乐吗?

2.老师: 真奇怪, 一个玩具两个人玩, 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一起玩的吗?

1.老师: 小朋友, 今天你们带玩具来了吗? 是什么玩具, !.来源:: 你们的玩具都很好玩,现在我们都来玩玩吧。

教学反思

1. 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2.强化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

中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起去种树》


设计意图

要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要求我们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幼儿教育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本活动主要是充分利用我园现有活动资源,创设活动情景,利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孩子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基础,尊重孩子的能力差异和动作发展的不同层次。通过活动中难度的不同实现不同发展目标,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感觉。

活动目标

1、学习助跑跨跳,自主探索并掌握其动作要领。

2、感受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季节。

3、体验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技能目标:使每个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敢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跳过一定距离,发展基本活动能力。

5、情感目标:使孩子们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养成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

教学准备:

小椅子5把,平衡木;沙池、道具小树,蓝色纸条2根。

活动重点

1、学习助跑跨跳,掌握动作要领。

2、通过小河宽度的不断增加,自主探索出通过助跑跨跳的方法来越过小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去郊游,并练习活动前的准备动作。

2、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是春天,跟冬天比,春天有什么变化呢?天气变暖和了,树叶绿了,小草和地里的庄稼都发芽了,春天这么美丽,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那好,小朋友们站好队,跟老师一起出发了!(放音乐)

3、创设游戏情景,玩我们去种树的游戏。

4、引导幼儿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要注意动作的要领。通过过草地(走)、爬山坡(跑)、钻山洞(蹲着走)、采5个小蘑菇(蹲下起跳)来进行热身。

二、展开活动

1、捶锤手臂,捶锤腿,放松放松,休息一下。小朋友们真历害,我们一起过了草地、翻过山坡、钻了山洞,现在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子,这个村子里的树都得病死了,现在这个村子里一棵大树都没有,你们说这样好吗?为什么呀?没有了树,小鸟就没有地方安家了,等到了夏天,天气越来越热,人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了,好可怜呀!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昨天我们过了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日?(.本文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序数》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搬进了新家,他们特别喜欢用积木在搭建楼房,还把搭好的楼房当成自己的家向小朋友介绍,他的家住在某某家园,某某层,家里的新变化等等,我发现孩子在描述家住第几层时总是说:我家住五层、我家住三层,通过孩子们的谈话交流,我了解到孩子对楼房有一定的正确感知,知道楼层是从下往上数的,但缺乏对楼层的正确认知,只知道是妈妈告诉我的住几层,并不知道序数与数字的关系,对第几第几没有正确的认知,因此我就根据我们班近期发现的问题设计了这次活动,想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序数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的序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及操作活动,让幼儿从不同方向准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序数词表达出来。

2、掌握第几的概念,并能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

3、感知10以内序数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幼儿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游戏及操作活动,掌握第几的概念,能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动物卡、数卡、幼儿学具、小鼓。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随音乐有秩序的进入活动室。

二、感知活动。

1、幼儿报数落座。

2、听口令做动作。(如请第一排的小朋友起立,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拍手等。)

三、探索学习活动,从不同角度准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一)游戏:小动物来排队。

教师:森林了举行运动会,一起来看看由谁来参加。

1、依次出示10只小动物,请幼儿分别说出是哪个小动物,排在第几?

2、个别提问:请幼儿分别说出从前向后数、从后向前数,小动物排在第几?

教师:跑步比赛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小动物谁跑在第一?

3、幼儿自己操作学具,教师巡视提问。

(二)游戏:搭高楼。

教师:比赛结束了,小动物要休息,我们来给小动物大哥高楼吧!

1、教师在演示板上从下到上依次出示数字110,请幼儿说出:1楼10楼。

2、请幼儿为小动物安排房间,并说出如:小猴住在三楼第二个房间。

四、巩固活动

1、听力游戏:小猴翻跟斗。

请幼儿在自己的学具上操作,取出一摞小猴摆在第一行,教师敲小鼓,如:教师敲3下,就请幼儿把第3只小猴翻过来。(反复几次,敲小鼓的数量要不一样。)

2、趣味互动游戏:大家来排队。

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自由展示,音乐停时迅速站队,教师提问如:从前向后数你站在第几,你的前面是谁?(反复几次。)

五、活动延伸。

回家后观察每个楼层有几个门,分别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

本活动在幼儿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本文.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分类》


设计意图: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 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材料准备: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观看CD,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教案网出处](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 (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第一位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第二位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第三位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些图形是幼儿平时经常接触的图形,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要求幼儿通过比较分辨出每组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幼儿对分类没有困难,只有稍部分幼儿还不能自行做好图形标记。活动后,我们都觉得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0》


设计背景

引导幼儿理解数字0,以及数字0的用法。

活动目标

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活动准备

6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5、4、3、2、1的实物玩具,第6只篮子内不放玩具。电视机、录像带(有关0的录像,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数字娃娃表演。每人一张泡沫板数字。磁带《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 引出数字0

1、 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5)

2、 第6只篮子内放有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 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 讨论

1、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 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录像,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 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教案网出处]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 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 复习0-10的排序。

2、 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 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教学反思

从教案上来看,你的教学目标还是比较恰当的,但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显得比较复杂一些,甚至于超出了你预设的教学目标。如:。(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5)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这些地方太复杂,太难,反而会分散孩子对你要在教学活动中达到的主要的教学目标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的理解。建议将说道的环节简单化,目的性更明显、突出一些!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1和许多》


设计背景

每次幼儿一起玩玩具时,总是把很多玩具揽到自己面前,怕别的小朋友抢,嘴里还不断说:我只有一个了,不得要我的。他们还不知道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所以就设计了这个活动,能给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描述能力。

活动目标

1.区分1和许多,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2.学习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和许多的区别,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树图片1幅,树上贴有许多桃子(桃子的数量与幼儿的人数相等)。

2.猴子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猴子摘桃。

(1)教师出示许多小猴子头饰,问:老师这里有多少个小猴头饰?(许多个。)

(2)让每个幼儿戴上小猴头饰,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老师手里原来有许多小猴头饰,分给小朋友每人一个,许多个头饰分成了1个,1个,1个......小头饰。让幼儿跟着教师说:许多个可以分成1个,1个,1个......

(3) 教师扮猴妈妈,幼儿扮小猴,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先让小猴观察树上有多少个桃子,请每只小猴去摘一个桃子。(.来源教案网)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原来树上有许多个桃子,每只小猴摘1个桃子,树上的桃子摘完了,许多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1个......桃子.

(4)请小猴把摘的桃子1个,1个,1个......放进大篮子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每只小猴放1个桃子,篮子里有许多个桃子,1个,1个1个桃子合起来是许多个桃子。

2.交流活动。

请幼儿找找,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和许多来表示,如餐厅里1张大桌子和许多把小椅子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中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起玩报纸球》


活动设计背景

体育课是幼儿的最爱,这时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所以我想通过《一起玩报纸球》这节课,让幼儿在与报纸的互动游戏中锻炼身体,体验用报纸做游戏以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运用报纸玩各种游戏,练习运动技能。

2、学习与他人配合进行游戏。

3、体验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报纸玩各种游戏,练习运动技能。(重点)

2、学习与他人配合进行游戏。(难点)

活动准备

自制挂图一张、猴子头饰一个、金箍棒一根、报纸若干份、纸箱两个、塑料袋两个。

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热身操----《我真的很棒》。

二、角色扮演,活动身体。

1、师: 你们看我是谁 ? (戴上猴子头饰耍动作)

生: 孙悟空 。

2、师: 对,我是花果山水帘洞的齐天大圣 ---- 孙悟空,我有火眼金睛、72变,还有一样很厉害的宝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出示纸棒问:咦!这是什么?)

生: 金箍棒 。

师: 小朋友们真聪明,答对了。你们知道吗,金箍棒不仅能打妖怪,消灭怪兽,还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伙伴呢。

3、现在就请你们跟着我老孙一起来做动作吧:耍棒、眺望、挠痒。

4、师: 你们知道老师手中的这根金箍棒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生: 报纸。

师: 对了,那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报纸除了可以做成金箍棒还能做出什么玩具呢?(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三、教师小结:报纸的用途可大了,不仅可以做成报纸球、纸棒、纸棍、还有魔法棒等等,还可以制作很多玩具。!..教案网出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一起玩报纸球》,看看它都有哪些玩法?

1、出示挂图,请幼儿看图说一说,图中共介绍了几种有趣的玩法?他们是分别是怎样玩的?

2、我们也一起动手来制作吧。(教师先示范制作报纸的各种玩具,并说明需要注意的事项;再请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报纸玩具,体验动手的乐趣。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与老师不一样的玩具)

四、我们一起和报纸玩游戏(在音乐声中以分组的形式进行)。

五、结束语:今天我们利用报纸玩游戏玩得真开心,那么请小朋友们回家也和你们的家人一起制作报纸玩具,并将一些新的玩法带回幼儿园和同伴一起分享,好吗?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幼儿的趣味性很浓,个个都积极动手参与制作。

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都很兴奋,很开心,但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个别幼儿有争抢的现象,配合得不是很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树叶》


活动意图:

在秋天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秋风起来了,五颜六色的秋叶飞舞起来了。颜色、形状各异的树叶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还是幼儿活动的好素材。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树叶》结合季节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通过散文仿编进入树叶的世界,去探究、去发现、去思索,去学习理解诗歌。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树叶》,尝试仿编散文中内容。

2、 观察树叶变化,感知秋天特征。

3、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 领会诗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树叶》课件;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秋天到了,树叶有什么变化?

小结:秋天有的树叶黄了,有的树叶变红了,有的树叶还是绿绿的,有的树叶开始飘落了。

二、理解诗歌

一阵秋风吹来,树叶飘落下来,好美啊!把小动物吸引来了,它们会是谁呢?我们去看看吧!

1、 完整欣赏诗歌

有哪些小动物来捡树叶了?它们把树叶当成什么?它们是怎样说的?

小结:用散文诗中的句子进行小结。

为什么树叶是小蚂蚁的渡船?是小老鼠的雨伞?是小刺猬的花帽?是梅花鹿的饼干?!..教案网!(形状、大小比例、生理需求等方面引导)

小结:小动物根据自己爱好、把小树叶做成有用的东西。

2、 再次欣赏诗歌

这首散文诗真美,看看还有谁会来捡树叶,它们会把树叶当成什么呢?

三、发挥想象,仿编句式

1、 树叶还能当成什么?

2、 幼儿尝试仿编单句?

用诗歌中的话,用好听的词,编出好听的桔子。

谁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什么。

活动延伸:

到户外捡树叶,你会把树叶当成什么?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游戏化的情境,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通过教师和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孩子一同发现观察、经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许多树叶在一起》”一文,希望“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许多树叶在一起》”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中班社会喜欢和你在一起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