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 导航 >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安塞腰鼓》教案范文三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安塞腰鼓》教案范文三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来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安塞腰鼓》教案范文三篇,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3、理解排比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排比的作用,精读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自学内容:

1.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

师:你喜欢这些画面吗?喜欢哪个方面?你此时内心洋溢着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回答,同时交流查阅了解的“安塞腰鼓”的资料。).

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课堂氛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读是与文本接触的开始,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或课文录音,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就有直接、真切的感知,能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学生各抒已见,既可训练自已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营造了自主轻松的课堂氛围。)

2.积累本课字词:亢奋()晦暗()羁绊()烧灼()冗杂()蓦然()震撼()磅礴()戛然而止()

3.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验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有所感悟,享受到审美乐趣。同时,用比赛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精读赏析,问题探究

(一)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用文中词语或短句)

如: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等

(二)理清结构:

1、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

2、表演部分从四个角度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好一个安塞腰鼓”)

(三)寻找美点:

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示了安塞腰鼓的美,试用“美,你看(听)……”的句式进行叙述。分小组讨论进行。

如:

1、蓄势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2、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励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4、击鼓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使你……

5、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四)排比句式的理解:

A.从形式上看: 有句内的排比,如: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有句与句的排比,如: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有段与段的排比,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B.从用法上看:

有的用以增强语势,突出腰鼓舞的恢宏气势,如: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有的用以渲染腰鼓形象,节奏感强,充满旋律美,如:a.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b.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五)诵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最有气势、最有激情的句子并抄写。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该地风土人情。

2.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学会总结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3.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所渲泄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感受安塞腰鼓的力量。

2.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多媒体助学

2.朗读导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刘成章的这篇《安塞腰鼓》。在中国呢,有很多地方有着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或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历史人物,或者是有着专属于他们的活动。比如说起西湖你就会想到杭州,说起傣族就会联想到泼水节。那么同学们知道安塞腰鼓是哪里的吗?(同学们说了很多地方)老师听见了好多地方,安塞腰鼓是陕西陕北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它可以由几十人或上百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震撼,被称为是“天下第一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安塞腰鼓!

正文:

师: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这篇文章,并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开始朗读,朗读结束)

师:老师看大家都读完了,那老师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有一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同学们知道是哪一句吗?

学生一齐: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对,看来同学们都发现了。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一直在感叹,那同学们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你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安塞腰鼓呢?

(同学们举手)

师:小赵同学,你来回答。

小赵:壮阔,还有充满力量。

师:说的很好,请坐。还有同学想回答吗

(小李举手)

师:小李,你来说

小李:我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雄浑

师:很好,请坐。其实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直接说出来的,是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感受。大家回到课本找一找,是哪一句话,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

生一齐:好一个壮阔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安塞腰鼓的真面目。

(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的图片)

师:我们同学们感受到的安塞腰鼓是壮阔、雄浑的,作者又说安塞腰鼓是壮阔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出安塞腰鼓的这些特点的呢?这个当作小组讨论的问题,给五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会我来找同学回答。开始讨论吧。

(时间到,讨论结束)

师:好了,时间到了,三组派一个代表回答

三组代表:作者通过描写安塞腰鼓的场面表达出安塞腰鼓壮阔雄浑的特点。

师:你是从哪找到的呢?

三组代表:从文章的第3~5段

师:同学们看一下他找的对吗?

生一齐:对!

师:还有吗?

三组代表:还有就是描写安塞腰鼓的响声,在第7~9段,安塞腰鼓的舞姿,在第11~13段,安塞腰鼓的后生,在第15~17段。

师:请坐,这位同学找的很好,他的思路非常的清晰。

师:有人这样形容安塞腰鼓,说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冲劲,转身有股狠劲,挥锤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了一股牛劲,那么同学们,我们学习到了这里,你们感受到安塞腰鼓的这股劲了吗?

(同学们有小声嘀咕的,有人大声说“感受到了”)

师:我听见有同学在下边说没有呢,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能表现出安塞腰鼓这股劲的段落,就是描写响声的这几段,老师起个头“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开始。

(朗读结束)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的有气势啊!老师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也能有这股冲劲和牛劲。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文中有一句话高度渲染了安塞腰鼓所渲染的生命的力量,大家都找一找是那一句呢?

(同学举手回答)

同学: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师:非常准确,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生一齐读。

师:最后老师留一个小作业,写一下你们家乡或者是你知道的某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事迹等等,两百字左右,下节课我们要简单交流一下。下课!

《安塞腰鼓》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该地风土人情。

2.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学会总结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3.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所渲泄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感受安塞腰鼓的力量。

2.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多媒体助学

2.朗读导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刘成章的这篇《安塞腰鼓》。在中国呢,有很多地方有着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或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历史人物,或者是有着专属于他们的活动。比如说起西湖你就会想到杭州,说起傣族就会联想到泼水节。那么同学们知道安塞腰鼓是哪里的吗?(同学们说了很多地方)老师听见了好多地方,安塞腰鼓是陕西陕北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它可以由几十人或上百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震撼,被称为是“天下第一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安塞腰鼓!

正文:

师: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这篇文章,并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开始朗读,朗读结束)

师:老师看大家都读完了,那老师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有一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同学们知道是哪一句吗?

学生一齐: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对,看来同学们都发现了。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一直在感叹,那同学们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你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安塞腰鼓呢?

(同学们举手)

师:小赵同学,你来回答。

小赵:壮阔,还有充满力量。

师:说的很好,请坐。还有同学想回答吗

(小李举手)

师:小李,你来说

小李:我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雄浑

师:很好,请坐。其实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直接说出来的,是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感受。大家回到课本找一找,是哪一句话,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

生一齐:好一个壮阔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安塞腰鼓的真面目。

(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的图片)

师:我们同学们感受到的安塞腰鼓是壮阔、雄浑的,作者又说安塞腰鼓是壮阔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出安塞腰鼓的这些特点的呢?这个当作小组讨论的问题,给五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会我来找同学回答。开始讨论吧。

(时间到,讨论结束)

师:好了,时间到了,三组派一个代表回答

三组代表:作者通过描写安塞腰鼓的场面表达出安塞腰鼓壮阔雄浑的特点。

师:你是从哪找到的呢?

三组代表:从文章的第3~5段

师:同学们看一下他找的对吗?

生一齐:对!

师:还有吗?

三组代表:还有就是描写安塞腰鼓的响声,在第7~9段,安塞腰鼓的舞姿,在第11~13段,安塞腰鼓的后生,在第15~17段。

师:请坐,这位同学找的很好,他的思路非常的清晰。

师:有人这样形容安塞腰鼓,说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冲劲,转身有股狠劲,挥锤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了一股牛劲,那么同学们,我们学习到了这里,你们感受到安塞腰鼓的这股劲了吗?

(同学们有小声嘀咕的,有人大声说“感受到了”)

师:我听见有同学在下边说没有呢,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能表现出安塞腰鼓这股劲的段落,就是描写响声的这几段,老师起个头“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开始。

(朗读结束)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的有气势啊!老师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也能有这股冲劲和牛劲。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文中有一句话高度渲染了安塞腰鼓所渲染的生命的力量,大家都找一找是那一句呢?

(同学举手回答)

同学: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师:非常准确,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生一齐读。

师:最后老师留一个小作业,写一下你们家乡或者是你知道的某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事迹等等,两百字左右,下节课我们要简单交流一下。下课。

篇三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本文中的作用。

二、课型设计:品读课

三、预习要求

1、落实字词,会读会写。 2、上网了解作者和安塞腰鼓的情况。

四、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成都的现代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气势;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五、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朗读、感知

(一)知内容。

1、放录像。

安塞腰鼓曾在我国多种大型活动中演出,可把其制成多媒体教学录像。在正式讲解课文时,放出来,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调动学生的情绪。

学生边看录像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2、谈观感。

在学生谈观感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当引导:

①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合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③安塞腰鼓的内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泻;是羁绊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发、喷涌。

3、读课文,作评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是文中的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二)明结构。

师生联读课文。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三)寻美点。

分组朗读,进行分组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②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

第二板块:朗读、品味

(一)替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1、学生齐诵第6段。

2、教师示范。教师将大家刚才读的内容改成了另一种文学样式——诗,(幻灯出示所改之诗)教师范读。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学生反复朗读。

3、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内容。如: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

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交织! 旋转! 凝聚! 奔突! 辐射! 翻飞! 升华!

4、分小组反复替换朗读其他段。

(二)评点式品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1、学生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2、分学习小组交流。

3、学习小组汇报员向全班汇报。

4、教师整理学生评点。

从用词方面说:

(1)“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从修辞上说: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2)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从写法上说: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三)自由式美读

1、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2、美读

第三板块:练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fwR816.CoM阅读延伸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雁归来》教案范文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雁群与人类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的群体结构也以家庭为单位,富有亲情。它们的鸣叫,似乎表明它们也具有社会性。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遗憾的是,人类的猎杀行径,给大雁制造着灾难。本文简直是一篇爱鸟的抒情诗,作者笔下,大雁是如此可爱,人与大雁和谐相处,情趣盎然。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积累本课的生字生词;

⑵了解文学常识;

⑶了解有关大雁的一些知识;

⑷学习本文拟人的写法、生动细致的描写。

2、过程方法目标:

⑴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⑵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⑵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说起候鸟,想必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那么,我们这里最常见的一种候鸟是什么呢?(学生齐答: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凑成了我们最常见的候鸟──小燕子。其实我们这里还有一种候鸟,细心的同学肯定注意到了。它们在迁徙的时候,队伍整齐,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它们是什么鸟类呢?(学生齐答:大雁!)由于这种鸟类生活在水边,在我们这里很少停留,因此大多数同学可能对它还比较陌生,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106页,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四课《大雁回归》,更多地了解有关这种候鸟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大雁回归》)

(点评:从学生熟悉的候鸟燕子入手,创设情景,引出大雁,导入新课,自然贴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简介本文作者。(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师补充。)

(投影展示作者简介: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是一位热心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沙乡年鉴》是他最的作品。在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

3、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投影出示生字词。学生边读,教师边投影出示正确读音。)

(点评:通过搜集有关的文学常识,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检查预习,识记生词,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完成两项任务:

第一、通过读课文,你从文中了解了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

第二、把你认为描写生动、语言精美的句子划下来。

(学生边读边思边划,5分钟之后回答问题。)

1、完成第一项任务:你从文中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学生概括归纳,然后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明确:

⑴雁三月份从南方飞到北方繁殖,十一月份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

⑵大雁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⑶雁队以6只或以6的倍数组成。

⑷春天大雁喜欢在沼泽中聚会,大雁的迁徙是全球性的。

(学生其余回答略。)

(点评:通过整体感知,交流从文中学到的有关大雁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对课文要点的把握,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完成第二项任务:把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划下来的精美句段再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品味,然后4人为一个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交流认为写得好的原因。

(学生朗读品味,思考交流,约5分钟后回答问题。学生没有说到的重点句子,教师举例讲解,引导学生赏析。)

(投影展示例句及赏析。)

⑴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想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老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这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描写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大雁的聪明、可爱、热情,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⑵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这一句把大雁比作客人,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动词溅起、抖落用得生动逼真,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大雁归来预示着万物已经摆脱了冬日的严寒,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

⑶第四段中的盘旋、慢慢地扇动、静静地滑翔这几个动词也用得好!

──这些动词不但写出了大雁降落的具体过程,富有动感,而且写出了大雁动作的优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⑷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作者把迁徙中大雁的鸣叫,比作是带着野性的诗歌,这既写出了大雁的可爱,说明大雁是人类的朋友,更表现出他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点评:在研读品味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有创意的见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对文章的语言特色有了具体的明确认识,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赏析能力。)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进行写法指导。)

明确:(投影展示。)

⑴拟人写法的运用;

⑵观察的仔细、抒情的语言的运用和生动的描写;

──这些写作方法,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观察的仔细、抒情的语言的运用和生动的描写,让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充分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这些写作方法,也正是需要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和借鉴的。

三、深入研读,探究主旨

1、作者在文中不但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还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明确:(投影展示。)

⑴课文第四段中把大雁称为我们的客人。

⑵课文第六段有一句我们的春雁。

⑶课文第七段有一句我们的大雁。

2、作者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象自己的朋友一样!

3、作者为朋友大雁的归来而高兴,又为单身的孤雁而伤感。那么有些大雁为什么由雁群变成了孤雁呢?

明确:被人猎杀了!

4、作者对被人类猎杀了亲人和伙伴的孤雁而伤感,这表明了作者对猎杀者怎样的态度呢?又说明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做明确:

⑴对猎杀者的不满、谴责和愤恨!

⑵希望人们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5、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保护野生动物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明确:(投影展示。)

⑴可以保持地球上的平衡生态。

⑵可以使大自然保持丰富性和多样美。

⑶可以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欢乐和情趣。

(学生其余回答略。)

6、教师小结:同学们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作者写这篇文章也正是呼吁人类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它们,珍爱它们,与它们平等和谐相处,才是我们人类正确的选择。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为建立一个和谐美丽的大自然而共同努力!

(点评: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使主旨的揭示水到渠成;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增强了环保意识。)

四、拓展延伸,积累诗句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大雁的古诗句?(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投影展示。)

明确:(投影展示。)

⑴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⑵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⑶宋代范仲淹的词《渔家傲》中有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⑷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中有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学生其余回答略。)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课外积累非常丰富!只要同学们一如既往地多读好书,多做积累,我们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就一定会得到大力的提高!

(点评:拓展延伸,充实了课堂内容,扩大了课堂容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了学生的积累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在学生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六、作业

投影展示。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怀,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2、过程与方法: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自然的熏陶。

【重点】

学习本文的描写手法。

【难点】

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敬畏自然》中写道: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恶魔的美食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论理学家,他对大雁是这样,他怀着喜爱的心情,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种种活动情景,他对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能让我们走近大雁。

二、课前热身

1、生字识记:

雾霭(ǎì)

缄(jiān)默

狩(shòu)猎

凋(diāo)零

2、词语识记:

目空一切

弥漫

滑翔

迁徙

筹码

3、预习效果反馈: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的哪些个性特点?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描写了冬季的大雁,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间大雁群居的鸣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四、合作探究

1、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述的理想感情。

⑴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临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⑵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蒲身上的冬天。

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语言生动形象。

2、阅读课文第

6──10自然段,探究下列问题

⑴选文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

选文对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会秩序以及集会中的激烈辩论等作了生动的描写。

⑵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这句反映了怎样的事实?

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及春雁的觅食习性。

⑶作者笔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欢乐也有不幸,他是怎样表现这一切的?

作者往往用诸如低语问好邀请旅行喧闹咕哝激烈辩论发言等颇具有人性化的语言,使得大雁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欢乐也有了不幸,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

五、达标反馈

1、字词见课前热身。

2、课文结构见整体感知及板书设计。

3、仿照例句的格式续写两句话。例句: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分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分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环保意识,让我们跟着一起去领略了人与动物相伴的乐趣。

2、方法归纳:

⑴抒情散文,形象性,知识性,事情性的完美结合。

⑵观察细微,笔触细,本文用拟人手法写大雁,形象生动

3、延伸拓展:

利奥波德以充满喜爱的笔调向我们描绘了一群归来的大雁,你能否用充满感情的言语再现一种可爱的小鸟呢?请就此写一个片断。

【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归来(喜爱)

(抒情散文)

雁队和孤雁(感伤)

珍视动物

鸣叫(辩论-误论-喜爱)

保护自然

联合的观念(赞美)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⑴ 朗读课文,归纳要点,把握文章,训练学生 概括理解能力。

⑵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⑴ 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⑵ 体会本文生动描写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珍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1、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

2、理解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

对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句子的理解感悟。

【教学方法】

1、读、悟、赏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就宣告春天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美国论理学家利奥彼德对大雁情有独衷,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钟活动情景。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大意:

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感受文章主旨。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2、领悟文章的主旨:

明确:作者从大雁身上感受到了善性、友情、亲情、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探究思考:

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那些特点?

2、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3、朗读下面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到了。

⑵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明确:

1、⑴ 来的季节是三月天

⑵ 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⑶ 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鸣叫

⑷ 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⑸ 爱觅食玉米粒

⑹ 常六只列队飞

2、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等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趣味性。例如;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的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就成了曲线。

又如:第一群大雁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3 、⑴ 这一句写出了大雁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她是春天的使者。

⑵ 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大雁的喜爱与期盼。

小结: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章字里行间注满了爱鸟之情。他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佩,对大雁的种种叫声由衷喜爱,有时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笔墨中也饱含爱意。

四、赏析课文,深刻领悟

品味文章的形象性。让学生再找几个拟人句,进一步体会其

特点。明确: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如春雁的来时的低语,觅食前后的鸣叫,返回后的论述,晚上大雁的集会等形象的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五、学生质疑问题,合作研讨,释疑存疑

学生选取语段阅读,提出一个最急于解决的问题,大家讨论作答。

六、拓展训练

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雁的诗句。

如: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七、课堂小结

《大雁归来》为我们唱响了一曲田园牧歌,引人向往,发人深省,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钢筋作成的阁楼里,生活简化的只剩下自己,环境浓缩得只剩下公园,一切纯朴的本质的自然的东西,从我们的视野中悄然离去。感谢利奥彼德,他让我们明白了:热爱自然,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最恰当的定位。

八、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阅读《大自然警钟常鸣》一文,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知识性 保护动物

大雁归来 抒情性 和谐共处

趣味性 热爱自然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时间的脚印》教案三篇


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它所追踪的时间脚印不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在岩石上,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篇二

知识与技能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速读、跳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弄清说明的层次和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和写法特点。

难点阅读较长文章,把握说明的层次。

学法速读法、跳读法、“巧妙裁剪”法。

课时1课时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把时间比作一去不复返的流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这里人们把时间比作为飞速的“箭”和“梭”……其实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科普学家陶世龙的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关于岩石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中加点字的读音(齐读):

踪迹(zōnɡ)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粗糙(cāo)帷幕(wéi)

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2.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用笔勾画出重要环节。

3.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5.完成下列填空题,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从(“死”的石头上)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石头的颜色不同)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化石)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6.小结: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也是有意义的,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探寻它们,进而为人类造福。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色?

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2.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

讨论明确:课文引用高士其的话开头,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课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吸引读者。

3.第4自然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找出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分析它们承启了哪些内容?

第5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总领下文——岩石被自然界中各种因素改变)

第7自然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启下——岩石毁灭的过程)

第18自然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承上——总结上文岩石新生的历史)

第22自然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承上启下——承上总结了岩石记录时间方式之一:毁灭与新生;启下谈岩石记载历史痕迹)

第24自然段: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承上——总结“砾石”能够记载地壳的活动)

第27自然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启下——列举事例说明化石记录地质时期)

5.根据承上启下的段落,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自然段):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自然段):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自然段):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类。

6.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第22~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地壳的活动;②气候的变化;③古代生物的状况;④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7.阅读第28~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人类是怎样根据化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8.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9.品味说明语言

(1)“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这一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加点词语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2)“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地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1.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文章引用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带出时间的话题。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文章先说明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然后说明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成为地球上的一部“无字的史书”。

本文中有些独立成段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有的承接上文,如“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有的启下,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引出“石烂”的话题;有的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2.拟人手法,生动有趣。

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了拟人写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一句把“岩石”的被动与无奈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同情。再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这个排比式拟人手法,给读者以形象的动感,把平时看做可怕的事物写得轻柔可见。

时间的脚印

(一)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种记录时间的方式。

(二)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1.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2.岩石保存的历史痕迹地壳的变化气候的变化古代生物的状况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三)读懂岩石记录,造福人类。

篇三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

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

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设想:

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课时:

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①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时间的脚印》(板书)

②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颐抢此俣粒?黄鸾饩鋈?鑫侍猓?

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五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5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扫读,讲故事。

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三、四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三、组织说读活动(25分钟)

1、介绍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

2、教师示例:如: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

3、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学生述说,老师即兴点评)

四、学生积累(5分钟)

1、摘抄雅词:二字雅词、四字雅词

2、摘抄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3、抄背小诗: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跳读:贴标题

寻读,说过渡

扫读,讲故事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教案范文


《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它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一个的掌故--大苏泛赤壁;课文细致地描绘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艺术,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空间说明顺序。

3、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解读课文内容。

2、了解结构形式,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把握结构。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

举两个例子:

1、三千多年前,甲骨上已刻下让我们今天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

2、唐代,能在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路;

(屏幕欣赏《孙子兵法》竹筒微雕、鸡蛋微雕)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雕艺术,读来令人惊喜(屏幕显示课题)

二、题解(屏幕显示核舟形象)

核舟:根据课文内容,指的是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记: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题意:介绍说明了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三、识记下列词语的读音、字形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 八分有(yòu) 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四、听录音范读,学生朗读课文

五、理清文章结构

提问: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全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结构形式:总分总

(第1段) (第2~5段) (第6段)

六、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本课时讲解分析前两段)

具体方法:请学生参照注释和老师的提示,让他们互相讨论,然后分别讲解各自然段的大意,最后老师释疑并明确意思。

第1段(总说):

1、重要词语:⑴ 奇巧;⑵ 为;⑶ 罔不因势象形;⑷ 尝:曾经;

⑸ 贻;⑹ 核舟一:用桃核刻成的小船。

2、根据以上词语,学生讨论译出大意,老师再明确意思。

3、概括文段大意: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4、朗读:

第2~5段(分说)

提问:根据方位词语,这几段按什么顺序介绍核舟?各段介绍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

⑴ 空间顺序;

⑵ 各段介绍的重点:

第2段(船的结构)第3段(船头游览者苏轼、鲁直、佛印)第4段(船尾舟子二人) 第5段(船的顶部,题名、篆章)

疏通第2段文意:

具体方法:同第1段相似。

1、指出重要词语。

2、学生讨论后讲解大意,老师再明确。

3、概括出文段大意。

明确:

第2段:介绍核舟的大小和格局。

4、朗读。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并背诵第2段。

2、完成阅读思考题。

〖结构图示

概说核舟之奇巧,引出由来(第1段)

船体设计的大小、格局(第2段)

核舟记 详述核舟之精妙 船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第3、4段)

船背技师的题款、着色(第5段)

总括核舟,发出赞叹(第6段)

篇二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各有各的情态,核舟上的船舱、窗户、对联……,历历可见;层次分明,先概括介绍,然后具体加以说明,在具体说明中,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顶,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文章以写苏东坡等三人坐在“船头”的情景的第三段为重点,这段用了131字,占全文总字数的百分之三十。

2.要理解文意,首先得读懂这篇文言文,明白文中词句的含意。教学中可逐句逐段讲解,搞清文意,最后归纳小结。

3.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字音、句读念准确,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部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即解决,也可留待串讲时解决,如何为好,酌情定夺。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篛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那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上的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让学生背下来。

2.阅读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讲解3—6段

2.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3.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先叫学生朗读3—6段;再叫学生回答这四段各段的文意;答毕,酌情讲评。

二、讲解3—6段。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ī)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小结:

1.提问: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优点?

讲解:这篇文章有四大优点:简练精致,形象逼真,层次分明,重点明确。(详见“教学设想”)

2.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3.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2.作课文后面的练习。

篇三

《核舟记》教案

教学设想:进入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要求都不同于初一,要避免全盘灌输和机械地翻译字词,要让他们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完成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工作,并且在学完课文后,能切实积累扎实的文言词语,能背诵掌握若干文言名句,能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能和文章作者完成一种特殊的精神交流,能积淀深厚的文学修养,能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淫。

本课拟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完成通译,第二课时进行文本分析,师生互动,鉴赏文章,第三课时系统整理词语,夯实基础。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任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关乎整篇课文的学习。

1.在家完成试读,画出阅读障碍。

2.参考课下注释和有关资料,完成翻译全文的任务。

3.查找有关苏轼的生平,能积累学过的几首苏轼的诗词。

注明:该任务相当繁重,提前两天安排,并且要检查。

教学目的:一.熟悉文本,正确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二.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三.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四.全文翻译。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定觉得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

正音:罔贻黍糁褶篆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在检查过程中,力求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特别关注沉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容易回答的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

朗读方式力求多样,师生合作是较好的形式。

4.逐段检查翻译,学习课文字面意思,疏通文义。

第1段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第2段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第3段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此教学环节琐碎,容易感到疲劳。建议几种学习方式:1。分组,每个组完成一段;2。指定主讲人,大约六位,其他补充。3。事先安排学习程度不等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

每当学完一段,都要留出消化时间,读一读,谈一谈。

5.共同欣赏苏轼的诗歌。

6.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总-——分——总。

7.布置作业:整理文中若干词语的解释,若干句子的翻译。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2.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3.体会雕刻家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感受艺术品的魅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核舟的体积小,雕刻内容却极其丰富。学生活动,自己试着找出你认为雕刻生动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表示赞成,并且也抓住其中一处,感叹雕刻细致,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和核心:雕刻家构思精巧,记忆精湛。

2.出示幻灯片,展示第一张图片,学习第二段。

看着图片,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背诵。

重点探讨窗户上的对联,有何作用。

明确:暗示雕刻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同时让学生想象一幅江水明月图,皓月当空,清风徐来,明白这是为泛舟提供了美好的背景环境,让人浮想联翩。

3.出示第二张幻灯片,学习第三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雕刻家把苏轼放在中间,是精心构思的,突出他的主人公地位。“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插入苏轼游赤壁的故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武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到使,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三人姿态、神情各有特色,可见“奇巧”。

三人同样是闲暇安适,但动作神情各不相同。苏黄二人主客分明,共同切磋,忘怀得失,陶醉与画卷美好的意境之中,全然是学者风度。而佛印的动作、神态则超脱粗犷,俨然是个出家人。

写苏、黄二人,详写姿态,兼写神情,笔调细腻;先写上半身,后写下半身,井然有序。写佛印姿态、神情栩栩如生。先苏后黄次佛印,主次分明。作者用比较的方法来介绍,既显露出所雕人物的各自不同的身份性格,又表现出雕刻者在构思中融入了自己的艺术情趣。

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作为核心内容,雕刻家不止给我们展示了他细腻的雕刻艺术,更给我们营造了苏轼泛舟赤壁的闲适和旷达。在好友的陪伴下,明月清风的熏染下,大苏确实摆脱了现实的苦闷,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欢乐。

补充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留出背诵的时间,当堂背过。

4.作者是如何描写舟尾的?展示幻灯片。

——写核舟上的次要人物舟子二人的形象。

居左者:仰面啸呼(动)

居右者:视端容寂(静)

舟子神态、动作、神情刻画细致,动静相兼,动静对照,相应成趣,实在“奇巧”。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准确生动地展示出了王叔远“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绝妙的雕刻技艺,可见语言的准确、简明。同时也可以想象两个舟子的自由和从容也衬托了大苏的旷达形象。

在幻灯片的提示下,背课文片段。

5。介绍舟的背面

(1)作者是如何介绍船背面的?

——船背虽是略写,也是先总写它的形状“稍夷”,再介绍上面的题字、篆章的内容、大小、颜色。

(2)哪些地方表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用比喻的方法再次表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

6.回顾总结:

我们通过直观的图片,结合作者的准确描述,充分感受到雕刻家的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确实是鬼斧神工,精妙绝伦。也被大苏泛舟赤壁的旷达胸襟深深感染。

8.布置作业:背诵2,3,4段。

写一段文字,用空间顺序。

教学反思: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二课时,教学原则是力求生动,深刻地把文章主旨传达给学生。为此我查找了大量的苏轼,黄庭坚,佛印的资料和图片,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被苏轼的人格和才华再一次打动,找到了雕刻家选取这个文学故事的创作原由,那就是民间对苏轼的仰慕。并且极力想把我的感悟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共享。同时还感到第一课时的扫除阅读障碍的确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没有第一课时的铺垫,第二课时就有空中楼阁之感。但是由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对学生提出的异想天开的问题没有解决。

附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一代风流之士苏东坡先生,天赋过人,诗文写得狂放潇洒,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不仅仅如此,他生平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参禅悟佛。苏东坡在杭州时,喜欢与西湖寺的僧人交朋友,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泛舟江河之上,吟诗作对。苏东坡看见河边有一只狗在啃骨头,灵机一动,想捉弄一下佛印。他用扇子指着正在啃骨头的狗,叫佛印看,脸上颇有得意之色。佛印一看,就知道苏东坡又想骂他了,于是就把手中那把题有东坡诗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他们这是打哑谜,东坡叫佛印看那条啃骨头的狗,其实是给佛印出了一条骂佛印的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把题有东坡诗的扇子丢进河里,不但回接了东坡的上联,还把东坡也骂了回来:“水流东坡诗(尸)”。

还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照样清蒸了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为难为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里。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不动声色地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里有鱼(余)啊!快,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里把鱼拿出来了。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登勃朗峰》教案范文


《登勃朗峰》(也有译作《车夫》)记述了作者一行人登勃朗峰的过程。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勃朗峰美不胜收的景物,并刻画了一个技术高超、性格豪爽的车夫形象。笔法变换自如,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领略美景与趣事。

2.学习本文散文笔法与小说笔法并用的写法。

3.感受文章语言略带幽默与书卷气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朗读古诗词)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也是一种阅读,在旅行中去认识未知的这个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绚烂。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爬山,我们可以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绮丽。登顶,可以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今天,我们随着马克吐温的脚步,去勃朗峰来一次绮丽之旅。

二、预习反馈

1、说一说,交流你所知道的作者和勃朗峰

(1)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具有幽默和讽刺的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激烈。

(2)勃郎峰

勃朗峰,阿尔卑斯山脉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07米,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冰川发育,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顺坡下滑,西北坡法国一侧有的梅德冰川,东南坡意大利一侧有米阿杰和布伦瓦等大冰川。建有科学研究实验站。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中心。

2、写一写,你所掌握的字音

字词注音,抽生到黑板上完成。

翌日(yì)辚辚(lín)巉峻(chán)拾级(shè)霓裳(ní)隧道(suì)

俯瞰(kàn)穹顶(qióng)皑皑(ái)缭绕(liáo)沟壑(hè)打嗝(gé)纷至沓来(tà)

3、考一考,词语正确的一项

三、交流展示

1、跳读课文,理清思路。

过渡语:可怜可悯,教师引导为什么说乘客可怜可悯呢?物有所值的旅行是什么样的呢?请跳读课文,找一找这一路写了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又在这一路遇到了什么人和事?梳理课文之后,用一个词概括你读完文章后最突出的印象。

预设(奇),沿途奇美,主峰奇伟,山峰奇险,云朵奇幻;车夫“奇人”经历“奇遇”

2、品读语言

(1)这一路奇丽的风景,经历的奇人奇事,都被我们的作者写进了精彩的文字里。下面请同学们划出文中你觉得最精彩的句子,品读分析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分组合作,一大组风景,二大组人物)

【交流点拨】①取道黑首欣赏瀑布,“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一连串四字词语,语言整齐,极富文学意味;②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时,用了“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四字词语连用,词藻华丽且用词准确,令人耳目一新。③“车王”赶马车“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等句子,无不暗含着诙谐与幽默,读来饶有兴味,让读者感受到奇人及奇事之乐。

(2)揣摩文中“车王”和“勃郎队长”的说话语气,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来,抓描写,品性格和生活态度。

四、质疑辅正

为什么用了一整段文字描写肥皂泡?

【交流点拨】眼前的绚丽色彩,正像人们透过肥皂泡看到的世界,那样精彩,色彩斑斓,但却转瞬即逝,它们又在无穷地变幻着,不能长久,不能永恒,作者感悟到历史变迁,人世沧桑,个人在时光的长河中非常渺小。

五、拓展延伸

1、国学经典诵读,谈启示

2.小练笔,说感悟

你一定也登临过很多山,也一定遇到过人生中的一座座“山”,也曾生发出无数的感慨吧!请打开记忆的匣子,选择你所遇到的“山”,把你登山的感悟写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篇二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勃朗峰景色的奇异特点,体会作者的游踪的顺序。

2.了解旅途中的所见所遇之事。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运用优美和幽默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记叙所遇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以积极美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重点体会作者以游踪和观察点的变化描写眼前景物。

难点体会作者优美和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有关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要问西欧最雄伟的山脉是什么山脉,那就是阿尔卑斯山脉;要问阿尔卑斯山脉上峻的山峰是哪座山峰,那就是勃朗峰。今天,我们将穿越到一个世纪以前,跟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去登游勃朗峰,这必定会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百万英镑》(短篇)等。此外,马克·吐温还有自己的四大名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等。

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脉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07米,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山体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旅游中心。勃朗峰下筑有公路隧道,起自法国的沙漠尼山谷到意大利的库马约尔,长11.6公里,1965年建成通车,使巴黎到罗马的里程缩短了约220公里。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填表格

方式所见所遇感慨

上山徒步登山

(1-6)勃朗峰美丽景色惊叹

美好联想

下山雇车旅行

(7-11)幽默风趣的“车夫”幸运

轻松愉快

2.找一找地名,看一看作者的行踪怎样,体会本文行文顺序。

马蒂尼→阿冉提村→勃朗峰→沙蒙尼旅馆

可见,本文以作者的行踪到展现作者旅行的所见所遇。

1.作者登山时是徒步进行,为什么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呢?

见课文第1段,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因为路都是山坡,陡峭难行;天气又灼热难当,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下,乘车骑骡反而极不方便,所以显得“可怜可悯”。

2.作者怎样描绘勃朗峰的?

(1)远望勃朗峰:穹山顶呈V字形,耸入蓝天,巍峨壮观;

(2)登山勃朗峰:望周围的峰奇形怪状,侧面衬托了勃朗峰的雄伟。

(3)逗留高地:仰面遥望美景独特,满目华彩,变幻无穷,如同肥皂泡(仙境)。

3.作者由勃朗峰奇幻的景象联想到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作者由勃朗峰美丽景色,尤其是神奇变幻无穷的云彩联想到肥皂泡。

肥皂泡的色彩也是变幻无穷的,且转瞬即逝,这和作者在勃朗峰上见到的奇美景象相似。作者这种特别联想,一方面表达了对大自然创造如勃朗峰神奇美丽一般景观的赞叹;一方面也感慨如此的美景转瞬即逝,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人们应好好珍惜吉时美景,人们也应积极投身大自然,纵享大自然的馈赠。

4.下山作者写的是遇“车夫”一事,怎样理解作者的安排,这一内容和题目“登勃朗峰”有联系吗?

作者下山写雇车去旅馆,塑造了一位车技娴熟、幽默风趣的车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内容和前文登勃朗峰紧密相连,展现了旅行的另一面。写美景,令人陶醉留恋;写人,风趣幽默,让人倍感轻松愉快。这样的旅*程真是一个完美的身心之旅。

5.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1)“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峰或比作“美女的纤指”,或比作“塔糖”,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形状,突出了勃朗峰周围山峰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特点。

(2)“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描写峰巅的奇幻色彩和白云姿态,从侧面反映了勃朗峰景色的美丽壮观,如梦似幻。

(3)“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把眼前勃朗峰的美景——这个大自然精美的杰作比作色彩华丽、奇幻无比的肥皂泡泡,联想丰富、独特,也赞美了勃朗峰的景观真是如梦似幻,可望不可久留。

(4)“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

生动描写出车夫说话的特点。语言幽默风趣,气氛轻松愉快。

本文记叙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一次经历,描绘了山中奇景、嶙峋怪石、变换光影,叙述了奇人奇事、惊险旅程、怪异车夫,表现了旅途的无限趣味,表达了对世事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对奇山异景的赞美之情。

1.全文以作者的行踪和观察点的移动为线索,描述了作者游勃朗峰的所见和所遇之事。

2.作者笔法多变。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

3.文中语言优美又不乏幽默风趣。马克·吐温是语言大师。即使本篇文章是篇游记散文,也体现了他语言精美又不失幽默的语言风格。如“有些顶端尖峭……只能在分野处才得以偶见几堆”一组句子,就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勃朗峰周围山峰多样的形状;而所选的喻体都来自生活,以小喻大,不失幽默,能使读者阅读后产生轻松愉悦之感。

登勃朗峰上山观峰远望:V字形壮观周围山峰形状多样美景独特:华彩变幻,如肥皂泡(联想)下山遇车夫车技娴熟说话风趣轻松愉快

读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我们丝毫不觉得作者同他朋友一道登山旅行的劳顿之苦,有的只是观赏美景,享受旅行的轻松愉快。那么,我在教授这一课时,力求也能让同学们轻松地读,愉快地学。学习的过程也好比旅行的过程,只要我们抓住主要目标,端正我们的心态,运用恰当的方法,就能像作者游勃朗峰一样,既能观赏沿途的美景,又能享受出行的乐趣,从身和心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都要力求贯彻这一教学理念。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掌握生字词。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3.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重难点突破

重点: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自读点拨法:结合学习过程,点拨学生研读文章,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2.情境设置法:利用视频和图片,给学生以情境感,引领学生感受勃朗峰景色之美。

学法:

1.阅读品味法:通过反复研读与细致品味等活动,深入文本,感受这篇游记的独特魅力。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小组合作,充分准备,学习游记的语言和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CAI课件、与本文有关的拓展资料。

学生: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勾画语句,形成初步的阅读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约5分钟)导入法一:

出示勃朗峰的图片,介绍:

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90米(2007年9月15日),它是西欧的峰。

勃朗峰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滑雪、登山等等,勃朗峰也深深吸引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前去游赏。今天,让我们随着这位大作家走近勃朗峰。(板书课题:登勃朗峰)

导入法二:

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本文的作者是美国小说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有一次因为看不惯国会议员在国会通过某个法案,因此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国会议员有一半是混蛋。”报纸一卖出,许多抗议电话随之而来,这些国会议员可不认为自己是混蛋,纷纷要求马克吐温更正。马克吐温于是又刊登了一个更正:“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混蛋。”

有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系,你电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这位幽默大师真是机智幽默啊!今天,他给我们带了怎样的惊喜呢?请看他的散文《登勃朗峰》。

图片具有可视性、直观性可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所学课文的内容,同时运用图片导入生动形象,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趣闻轶事导入,可激发学生对作者作品的阅读兴趣,同时加深对作者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

(约16分钟)1.学生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音。(投影)

翌日(yì)尘埃(āi)络绎不绝(luòyì)

辚辚(lín)焦炙(zhì)俯瞰(kàn)

蠼峻(chán)独踞(jù)苍穹(qióng)

纷至沓来(tà)霓裳(cháng)骤然(zhòu)

皑皑(ǎi)拾阶(shè)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投影)

(1)翌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

(2)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不断。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4)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指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5)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6)名副其实:副,符合,彼此相称。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7)霓裳羽衣: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8)骤然: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

(9)拾阶:拾,轻步而上。逐步登阶。

3.介绍作者及著作。(投影)

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演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他被誉为“文学的林肯”。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主要作品有《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耶历险记》等。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阅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

①文章记叙了作者一行登勃朗峰的过程。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6段):描写作者登上勃朗峰的见闻

第二部分(第7~11段):叙述作者一行下山的经历。

5.具体分析:

(1本文是一篇游记,请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梳理作者登勃朗峰的过程。

学生在默读的同时进行圈点批注,探究答案:

明确:

早晨八点多,徒步上路,路上见到很多坐车的男女。

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看到诸多美景。

拾阶而上,看到巍峨壮观的勃朗峰及其周围的山峰。

就地而坐,饱览美景,心有所悟。

雇了马车,美餐畅饮。

车夫车技高超,一路颠簸疾驰,先于其他人到达沙蒙尼,住进旅馆的上等房问。

(2)第一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作重点是什么?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登勃朗峰途中所见美景。凉爽的树林,巉峻的岩壁.巍峨的勃朗峰,奇形怪状的山峰,色彩斑斓的彩霞,瞬息万变的光影,无不令人神往。

(3)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作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写人叙事。这一部分主要刻画了车夫的形象:他性格豪爽、车技高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夯实基础,因为语言文字是感情的载体。

介绍作者,加深学生对马克吐温的印象,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入文本,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运用各种符号标记、批注、勾画,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逐层深入把握学习重点,结合文章内容,由整体到具体,

三、合作探究。

(约18分钟)l.理解重点句子。

①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作者为什么认为乘坐马车的和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学生交流后回答:旅游,本就是置身自然、亲近山水。作为游客,应该尽可能脚踏实地,徒步而行,感受自然的魅力。而这些人乘车、骑骡,不但“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不能“在树林中避暑纳凉”,而且失去了旅游的乐趣和意义,岂不“可怜可悯”!

②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朗读?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理?)

学生交流后答:这段话要读得轻松、轻快。作者为自己感受到了旅游的乐趣而喜悦。“物有所值”一词褒义贬用,表达了作者对乘车、骑骡的人的含蓄嘲讽。

③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学生交流后答:这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感慨:生活中美丽精致的东西,都是过眼云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像美丽的肥皂泡终会破裂。因此,我们要珍惜当下,乐活当下。

④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交流后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由于车夫的技术高超,他们才能够赶上并超过长长的游客车队,得以住进上等房间。作者对此欢欣庆幸并对车夫驾车的技术表示赞叹。

2.归纳写作技法。

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小组合作交流后,教师明确:

作者写上山,用的是散文笔法,绘景抒情:通过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和变幻的光影,表现勃朗峰周围的奇妙景色,引出作者的无限感慨;写下山,用的是小说笔法,写人叙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幽默风趣,吸引读者。

3.小结:

本文记述了作者一行人登勃朗蜂的过程。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勃朗峰美不胜收的景物,并刻画了一个驾车技术高超、性格豪爽的车夫形象。研读、揣摩句子含义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揣摩语言,养成揣摩语言的习惯可以加深其对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理解,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小结能有效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突出教学重点,为学生复习巩固提供导向性。

四、对照梳理。

(约6分钟)本文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为游记,但阅读后的感受大不相同,请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同桌讨论并回答)

教师归纳:

1.两篇文章都是游记,都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景。不同的是,本文写景重在表现自然的赏心悦目,令人热爱与赞美;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重在表现自然的庄严神圣,令人敬畏与崇拜。

2.两篇文章都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全文。本文运用变化的笔法,先以散文手法描绘景物,抒发感慨;再以小说笔法叙述事件,刻画人物。细细读来,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幽默。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则巧妙地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突出了雪域高原的壮美、神圣,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崇敬,给人印象深刻,让人久久回味。这一环节,通过比较阅读把两篇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鉴赏,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识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19.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上山见闻:浓墨重彩绘景抒情表达多样

下山经历:简笔勾勒写人叙事笔法多变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


微风轻抚,燕子呢喃着春的消息;烈日炎炎,盛开的荷花告诉我们夏天已来临;田野金黄,落叶送来了秋的请柬;大地苍茫,飘飞的雪花讲述着冬天的故事。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自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4、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品味法

课型:讲读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因为前一个单元已经进行了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但本单元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是逻辑顺序,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理清段落间的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也要让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语言特点。

这是一节说明文阅读课,采用主问题教学方法,设计了四个主问题:一、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理清顺序: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三、体会语言: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四、拓读运用。教学线索清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教师导入:微风轻抚,燕子呢喃着春的消息;烈日炎炎,盛开的荷花告诉我们夏天已来临;田野金黄,落叶送来了秋的请柬;大地苍茫,飘飞的雪花讲述着冬天的故事。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自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设计意图】激情导入,通过优美的画面,优美的语言,让学生的情绪完全融合在这美妙的课堂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解决生字词。

2、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进入自学,在文中勾画所需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勾画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把握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搜索、筛选相关信息并提取、概括文章要点,训练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自学结束后,进行展示交流。1、3、4小题非常明确,从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直接在班内展示即可。2小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班内展示,教师视情况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更清楚的掌握文章内容,在交流中理清文章思路。

(四)再读,理清顺序

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这两个小题都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文本,静静思考,然后组内互动,最后班内展示。

明确: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2、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不能调换,因为这几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理清说明顺序,体会文章条理性,让学生明白,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文章的段与段之间都会有不同的逻辑顺序。

(五)品读,体会语言

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

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严谨质朴也有生动形象。

(六)拓读,学会运用

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你能帮他解决一下吗?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设计意图】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结语: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奥妙无穷。我们只有做一个细心人、有心人,才能读懂它的语言,才会听懂它的倾诉,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七)布置作业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以春夏秋冬某一个季节的特点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能适当描述“物候现象”,文体不限,不少于300字。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力与想象力,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组织材料和语言的能力。

篇二

【教学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销声匿迹、风雪载途等词语,掌握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3、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5、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设计理念】

读说明文,重在准确地获取文中的知识信息,以及作者解说这些信息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在学习中可运用摘要评析法来阅读,先进行整体式阅读获取说明对象的各项知识,再由篇到段、由段到句地评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农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展示收集的谚语,学生朗读。问:这些谚语在告诉人们什么?

同学们,以上说的都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都能发现。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了解的大自然的语言(学生朗读自己收集的谚语)。像这些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新课讲授

一、察言观色: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狼吞虎咽

1、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标好段序,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初步感知文意。

2、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出示小黑板)

辨别字形,读准字音:

衰草连天 shuāi 连翘 qiào 纬度 wěi 销声匿迹 xiāo 蓑衣 suō 阻挠 náo 忌讳 huì 悄然无声 qiāo

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语造句:

次第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三、畅所欲言

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自由交流:(补充)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四、摩拳檫掌

通读全文,就物候学写出200字左右的解释性、简介性的文字。

学生课堂交流,师简评并指出:物候学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之中。学习中应该仔细搜寻并且要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十分有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你们看,如果我们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五、各抒己见

(出示小黑板)对这篇课文的层次划分,有四种不同的意见。选出你所赞成的一种分法并说明理由。

A、1~5 || 6~10 || 11~12

B、1~3 || 4~5 || 6~10 || 11~12 C 1 || 2~5 || 6~10 ||11~12 D 1~2 ||3~5 ||6~10 ||11~12

学生发表意见。师明确,A、B两种分法都是可以的。但同学们发现没有,不论哪一种分法当中,6至10段始终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否可以探究一下这几段之间的关系呢?

六、细嚼慢咽

学生齐读6至10段,提问:

1、物候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高下,古今)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的?(抓住关键词: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纬度影响,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2、作者主要用什么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

明确:举例子。(找出并分析)例如: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比北京要早开20天。说明了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但有时为了使说明对象更透彻,可以举更多的例子。

七、抛砖引玉:《大林寺桃花》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八、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布置作业: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熟读课文,把文中的雅词美句摘录下来。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逻辑顺序

现象~~~~本质

描述物候现象──做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篇三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本文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事物,其作用何在,以及所举事例能否用别的例子代替,这是学习的难点。

说明文的教学要体现文体特点,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通过学习,掌握说明文的特征,以便能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是本文教学致的重点。

本文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学生齐读预习提示第一段,整体把握本文说明的内容。

三、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字词采用窗口显示,指名学生读,读一个显示一个读音。)

衰草连天 鬓毛衰

连翘 翘尾巴

差异 差遣 差劲 参差

观测 道观

播种 耕种

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

每个词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四、自由朗读课文,标好段序,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六、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答: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冰雪融化,草木前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簇簇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提问:本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见下面板书)

草木荣枯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候鸟去来 布谷鸟唱歌 割麦插禾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许多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植物生长荣枯树桃花开,动物的养有往来对燕子来,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七、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八、课后作业 :

1.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二)默读第六到十自然段。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是纬度(7)

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8)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9)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l0)

主要

(三)

次要

空间上 时间

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换顺序说?为什么?

明确答案: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2.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

学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对所举的例子作些评点,注意举例时的语言。

①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晚着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纬度因素)

②如: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经度差异)

③例如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高下差异)

④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

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古今差异)

这些例子的运用能使读者更具体地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成因,有说服力。

(三)齐读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①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②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③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三、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五、小结。

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说明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总之,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

说明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

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六、课后作业 。

1.举例说明几种文具的使用方法。(字数在200字左右)

2.以我的卧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字数在300-400之间。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教案


这两则故事集中表现了庄子的思想和《庄子》散文的寓言的特色,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庄子非常善于把抽象枯燥的说理通过“寓言”表现出来,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把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夸张、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3.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夸张、想象奇特的特点。

难点

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庄子(人物)》。

有人说:“在诸子百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就是庄子。读《庄子》一书,不仅因为他的文学价值,更多的是因为先生的大智与幽默,书中一个个风趣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先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许多的启迪”,今天我们学习《庄子》故事两则以“一斑窥豹”来感受庄子的大智与幽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弟子和后世学者所著。

《庄子》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它“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也评价它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庄子》因而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可参考【影音资源】《庄子》

2.读课文,初步感知。

【精品课件】

(1)先自读再播放【音频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参考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齐谐(xié)正色邪(yé)

(2)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成诵。请同学们捧起课本,自主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3)借助注释,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初知文章。

北冥:北海。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海运:海水运动。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抟: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苍苍:深蓝色。

2.概括主要内容。

参考:文章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及“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景象,表明万物皆所有凭借而不自由,表达自己对绝对自由的渴望。

可参考【知识总汇】

三、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一)翻译课文,梳理文言知识。

1.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小组进行翻译接龙,一人一句,要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呀,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可参考【微课堂】《如何翻译文言文》

3.组内合作总结重要文言知识并展示,师生点拨补充。

参考

(1)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其正色邪“邪”通“耶”,语气词,呢、吗。

(2)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怪: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南冥者,天池也天:名作形,天然的。

(3)重点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翻译:这只鹏鸟呀,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翻译: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二)探究文章内容和蕴含的道理。

播放【影视课文】,听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为什么写鹏鸟?

参考:鹏鸟是由鲲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作者使用夸张手法,想象奇特。

2.鲲鹏的形象怎样?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交流

参考答案: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作者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想象雄奇瑰丽。

3.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交流

参考: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小结: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丰富,想象奇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里,他在想象中夸张,极写鲲、鹏之大,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可参考【微教案】《鲲鹏的形象》

4.大鹏形体硕大,变化神奇,奋飞时气势壮美。它飞往南冥,需要什么条件?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条件?

参考:大鹏需要“海运”(六月息);野马、尘埃需要“以息相吹”。

5.本文借鲲鹏和野马、尘埃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凭借,都是不自由的。

6.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参考:“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四、总结拓展

学生个人梳理总结,小组交流。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可参考【微教案】《<庄子>的特色》

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和启示?和大家分享一下,欢迎有创意的表达和展示。

五、作业设计

1.翻译课文,准确解释重点字词。

2.背诵默写课文。

可参考【背诵指导】

六、板书设计

北冥有鱼

庄子

鲲凭借

南海——有所凭借(不自由)→追求自由

鹏六月息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生初步了解鲲、鹏是什么样的动物,了解课文表现了鲲鹏什么样的情景,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逍遥”是什么意思,初步意识到要志存高远。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庄子的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和束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庄周梦蝶》的寓言故事导入。

出示ppT: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庄周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庄周:

ppt: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北冥有鱼》,《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介绍逍遥游。

ppt:《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1、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然后抽一学生朗读,教师指正读音。

3、全班同学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

ppt:

句子翻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

南冥者,天池也。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学生再读课文。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介绍《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板书:万物有所待——鹏鸟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翻译: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庄子名言积累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篇三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题)。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人物简介

(回顾所学)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与孟子同时。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山东东明县人),曾任漆园吏。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

惠子(约前370年-前310年),名施,华夏族,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2.一词多义

①之其翼若垂天之云(的)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它)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固固不知子矣(连词,固然、自然)子固非鱼也(副词,本来)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流露出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感觉“出游从容”的鱼儿也快乐。

2.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的理解。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

3.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示例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点,借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示例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故意曲解惠子的本意,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四)品味语言,感受魅力1.精彩的论辩艺术。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教案设计


《马说》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充溢其中。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寓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它用力挣扎,汗水淋漓,还是拉不上车去。伯乐见了,就赶紧挽住千里马,泪流满面,并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又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马说》是通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议论文体。“说”是“谈论”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字词学习:祗(zhǐ) 骈(pián)

3、学生齐读课文。

三、翻译理解

1、学生自学,划出疑难点;

2、全班交流:

⑴重点词:

祗: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并列,一同。

是:这。

能:才能。

见:通“现”,表现。

且:尚且。

等:相等。

安:怎么能

临:面对。

⑵一词多义:

虽: A、故虽有名马: 即使。 B、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以: A、不以千里称也: 用。 B、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食: A、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 B、食不饱: 吃。

其: A、其真无马邪: 难道。 B、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

C、食之不能尽其材: 指代千里马。

策: A、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 B、执策而临之: 马鞭。

能: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B、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

四、课堂小结

翻译文言文,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这三字诀。而且,必须大声朗读,投入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背诵下来,并且领会文章的要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语文作业本》基础部分;

3、课外查找有关韩愈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指名背诵课文;

2、翻译重点字、词(见前一课时)。

二、探讨质疑

1、千里马指什么?伯乐又指什么?

“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2、世界上肯定是存在千里马的,但有的千里马能被发现,原因是什么?而有的千里马却被埋没、被摧残,原因又是什么?

前者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后者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

三、拓展探究

1、文章为何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问题?

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可避免终身被埋没、被摧残的命运,其价值就无从体现。这样阐述,突出了伯乐的重要性,即突出了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性。

2、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其真不知马也!”

3、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当今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呢?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样等待别人去发现,抑或是怎样呢?

(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四、总结全文

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本》练习。

3、阅读《骥伏盐车》,回答文后题目: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⑴千里马受到怎样的不公对待?

⑵千里马为什么“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

⑶文中表现出伯乐怎样的思想性格?

篇二

【教学目标】

领悟文章寓意,寻求自我被赏识的途径。

【重点难点】

1.领悟文章寓意。

2.寻求自我被赏识的途径。

【教学方法】朗读法、开放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ppt出示图片,介绍图片)

最近有张照片在网上很火,我请大家欣赏一下。照片上的女孩前几日参加北京电影学院考试,在表演复试中落榜,一时情绪失控,在现场大喊大叫,被网友称作“咆哮姐”。同学们,你知道她咆哮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说)她喊的是“为什么啊”,言外之意就是我的表演已经很好了,为什么就没人赏识我呢?那么你们也有这样不被人赏识的时候吗?

(学生谈自己不被赏识的经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看它是否说出了你的心声。(板书课题——马说)

二、共鸣

文章中有你的影子吗?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正音。

(二)学生自由朗读,寻找身影。

1.千里马的特征?(可原话,可自己说)

明确:日行千里 一食或尽粟一石

2.千里马的遭遇?(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指导朗读,突出“也”字的不同语气)

明确: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里的“也”有惋惜意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里的“也”有不平的语气。“策之……食之……鸣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的“也”有愤慨的语气。

3.你最痛恨谁?痛恨他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疏通文意。然后指导朗读第三段,读出憎恨、鄙视的语气)

第一遍读: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二遍读:(你)策之不以其道,(你)食之不能尽其材,(我)鸣之而(你)不能通其意,(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二遍读时注意添加字和最后的感叹号所起的作用。)

4.谁能拯救千里马?

屏显资料: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明确:这就是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故事。只有伯乐才能拯救千里马。没有伯乐,千里马永无出头之日。也正如作者所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隔着遥远的时空,我分明听到了一声叹息。可这叹息和不平真的仅仅是为了千里马吗?

5.《马说》说谁呢?屏显资料:

韩愈资料(一):

韩愈资料(二):

①25岁中进士。

②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③有大量诗文作品:《马说》《师说》《进学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是一代语言巨匠,其语句形成成语的有:一视同仁、异曲同工、垂头丧气、袖手旁观、弱肉强食、落井下石、牢不可破、杂乱无章、名存实亡、再接再厉……

⑤留下大量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明确:看了资料二,同学们你们觉得韩愈是千里马吗?(是)那为什么会有和千里马相似的遭遇呢?因为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得力之人的推荐。马说说谁呢?其实说的就是韩愈自己。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达到的一个共识是这篇文章名义上是在写马,其实是写人。马中的精品是千里马(板书:马──千里马),人中的精英是人才(板书:人──人才)。作者在其中寄寓了很丰富的情感和意图。(板书:托物寓意)所以,韩愈借马的遭遇发的不平之音也就激起了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同学们不是也从此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吗?

(三)韩愈,我想对你说……

那么,既然都是同病相怜的人啊,彼此温暖一下吧。韩愈写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也拿起笔给怀才不遇的韩愈写几句安慰的话。

(下发纸条,学生写安慰的话,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三、争鸣

千里马和伯乐,谁重要?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据学情也可以形成一个小辩论会)

屏显下图:

小结:关于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展示了良好的口才和思辨能力。伯乐和千里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觉得这张图可以很好地诠释它。两者应当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少了谁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而黑中的白,白中的黑揭示的是千里马会成为未来的伯乐,而伯乐曾经也是一匹千里马。所以当韩愈后来终于成为朝廷命官,由千里马变成伯乐后,他——

(屏显资料)

韩愈发现提携的千里马有:

李翊在韩愈的推荐下,考中进士。

培养出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提携孟郊、张籍、李贺、贾岛……

韩愈把孟子的地位提高到了孔子的后面,使他成为一代儒家宗师。

四、一鸣惊人

如果你是千里马,你想怎样获得他人的赏识?

学生讨论交流后,出示太极图。

教师分析:

我找伯乐,是主动;伯乐找我是被动。两种方案皆可,但是无论如何选择,要记住的是主动里会有等待,被动里其实暗藏着蠢蠢欲动的心。而两者都有成功的案例。

屏显资料: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获得他人赏识的途径。)

五、课堂小结:

“文言文”三个字的意思是美好的语言文章。跨越千年,这些文章依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智慧和启迪。《隆中对》中有

诸葛亮一站成名的秘密;《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有怎么说别人才爱听的技巧;《扁鹊见蔡桓公》里有讳疾忌医的教训……这些文

章都是同学们即将要学到的。爱上他们吧,同学们,因为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 仿“陈欧体”,为自己写一段代言词。

选做题:推荐阅读

如果你想知道韩愈最后怎样当上了朝廷的命官,请读《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韩愈》。

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4、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加点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把握文中词语的读音。

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3、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一马当先、-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板书课题并释题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似。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主要特点是一事一议,要求作者写出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或对某种现象的看法。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父母早亡,由嫂抚养。卒谥“文”,又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自学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意思,尝试着翻译文言语句。

2、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3、将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罗列,留待集体解决。

五、集中解疑

六、检查自学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世有伯乐(lè),然后有千里马

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

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í)。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这里的“食”同“饲”,喂养的意思,所以读(sì)

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í);这里的“见”同“现”,显现的意思,所以读(xià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夫)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本指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这样的)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等同,一样)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执策而临之(握,拿)(面对着)

3、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食不饱(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

不以千里称也(用,拿)

策之不以其道(按)

虽有千里之能(的)

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无义)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耶(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执策而临之(鞭子)

策勋十二转(记载)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故虽有名马(即使)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转折连词,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顺承连词,来)

4、翻译句子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③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⑧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七、布置作业

思考书后探究●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2、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问题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他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识别就成为前提了。

3、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二)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问题

1、作为千里马与普通马有什么不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能注意这一点并区别对待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问题

1、本段中那些语句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讽刺揭露了昏庸无能,不能选贤任能而报怨世无人才的统治者。

3、本文通篇写千里马,难道韩愈仅仅为马的不幸而鸣不平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三、拓展延伸。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韩愈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1、那么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2、那么作为千里马,你们又想对伯乐说些什么呢?

我相信所有的伯乐一定会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让千里马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愿伯乐们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因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眼

四、小结::

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知遇之难,是因为它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能够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后,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

五、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本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礼记》二则教案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第1课时虽有嘉肴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背景,疏通课文文意

1.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2.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正读音

嘉肴(jiā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即使)

②弗食(不)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⑤虽有至道(的道理)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异义词

①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明确: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确: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明确: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主旨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垫。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师说》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这节课上我们师生做到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不足之处字词基础梳理中,部分同学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和记忆不够,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有点跟不上,这个需要布置相应的练习,争取在学习过程中消化吸收。

第2课时大道之行也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勒的理想社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幼有所长(zhǎng)矜(guān)

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g)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义。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词

①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④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①闭:A.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②谓:A.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B.予谓菊(动词,认为)

【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体验观察社会,说说自己对“大同”社会的见解和感受。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以下几句是分述。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政治上的理想,治理社会的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因材施教,简化教学环节。已有注释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读,没有再讲;一看就明白的句子不用译成现代汉语。

不足之处拓展讨论后没有及时予以肯定和评价,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下次课堂上的拓展延伸会格外注意这一点。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3.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过程与方法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写作背景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作zhà),事毕,出游于观(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动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而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

读准字音

嘉肴(yáo)弗食(fú)

自强(qiǎnɡ)教学相长(zhǎng)

兑命(yuè)学(xiào)学(xué)半

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

矜(ɡuān)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幼有所长(zhǎnɡ)男有分(fèn)

谋闭而不兴(xīnɡ)

通假字

《兑命》曰(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音“yuè”)

选贤与能(同“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鳏”,指老而无妻)

词类活用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

文言句式

判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表判断)

倒装句:“之谓”的用法

其此之谓乎(“之谓”是文言文中一种比较固定的用法,是将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译为“说的是”。作用: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一下,强调宾语。)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己藏”)

虽有佳肴

【讲析课文,疏通文句】

着重讲解如下句子,并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式解决文言知识。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浅薄。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求学者知不足,才会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

4.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5.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全文翻译参考: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重难点把握】

1.“之谓”的用法?

明确:“之谓”是文言文中一种比较固定的用法,是将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译为:“说的是”。如:“其此之谓乎”。作用: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一下,强调宾语。

2.思考: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本段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教学相长的规律。

【问题探究】

怎样看待“教学相长”的道理?

明确:(1)“教学相长”是文中表达的观点,在指导我们如何看待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效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授别人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短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提升。“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启发我们注重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大道之行也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参考译文:

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述,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②“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句。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这是两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第二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把握文章主旨】

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虽有嘉肴》: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虽有嘉肴》

1.运用类比手法。

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比“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大道之行也》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

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的管理下,所呈现的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有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已达到,把握好了重难点。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两点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首先,重视文言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接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要求同学们凭借课文下面的注释,结合语境翻译课文,然后小组自主探究,最后根据小组提出的疑难点,教师在班上引导学生解决。

篇三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有节奏地背诵课文。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4.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5.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虽有嘉肴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一份精美诱人的菜肴摆在你面前时,你能忍住不吃吗?当你从书上学得一种新的技能时,你能不去实践一下吗?我想,你们一定会响亮地回答“不能”。今人尤此,含蓄而深沉的古人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虽有嘉肴》,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嘉肴(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2.作品链接

《礼记》,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积累下面的文言字词。

(1)虽有嘉肴:即使。

(2)不知其旨也:味美。

(3)虽有至道:的道理。至,到达极点。

(4)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

(6)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4.古今异义

(1)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旨意。)

(2)然后能自强也(古义:勉励;今义:强大,强盛。)

(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5.特殊句式

倒装句:其此之谓乎!

【交流点拨】宾语“此”前置,原顺序应为“其谓此乎”。

6.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交流点拨】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交流点拨】所以,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交流点拨】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有了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4)《说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交流点拨】《说命》篇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

【交流点拨】(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本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比喻:如开头以“味美”比喻“道善”,论说只有学习才能懂得“道”的好坏。引用:如结尾,作者为了说明教学相长的道理,引用了《尚书说命》篇中的话,以此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3.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

【交流点拨】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二)深层探究

4.你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悟出了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实践非常重要,要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5.本文还谈到了“教”与“学”的问题,请你找出作者的观点并简要解说。

【交流点拨】观点: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6.学习只会使人知识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充实,本文中却说“学然后知不足”,你如何理解?

【交流点拨】只有学习,才会知道知识浩如烟海,学问没有止境,所以,越学视野越开阔,越学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7.本文观点鲜明,说理透彻,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反面阐述“学”的重要性。

第二、三句:阐述教学相长的关系,以强调“师生都要学习”。

第四、五句:引用名言证明教学相长的道理。

(三)背诵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背诵情况并熟记重点词句的意思。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交流】①苟利国家,不求富贵。②择师不可不慎也。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⑤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⑥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⑧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二课时大道之行也

一、新课导入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快乐地生活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天下为公(wéi)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

矜(guān)男有分(fèn)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老师范读,用“”划出课文的朗读停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大声读课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简要解释。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

①讲信修睦(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

③外户而不闭(古义:门;今义:户口,门户等。)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

(3)一词多义

①为天下为公(动词,是)

不必为己(介词,为了)

②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

③子不独子其子(前一个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以……为子;后一个是名词,指子女。)

(4)词类活用

选贤与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干出众的人。)

4.语文常识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交流点拨】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那么老百姓就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二)文本探究

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讲解。

【交流点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交流点拨】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殊的。(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4.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交流点拨】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虚构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圣哲先贤话大同

(1)孙中山的“天下为公”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十分推崇大同学说的人,他说:“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在此基础上,他独创性地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权”)就是对“大同学说”的继承和发扬。

(2)谭峭提出的“太平”“大和”理想社会

谭峭在《化书》中说:“食均则仁义生,仁义生则礼乐兴,礼乐兴则民不怨,民不怨则神不怒,太平之业也。”由太平社会而进至更高级的社会,就是“大和”社会,他说:“是以大人无亲无疏,无恶无爱,是谓大和。”

(3)康有为对大同社会的解释

康有为曾这样给《礼记》作注:“大道者何?人理至公,太平世大同之道也。三代之英,升平世小康之道也。孔子生乱世,而志则常在太平世。必进化至大同,乃孚素志。至不得已,亦为小康。”康有为认为,历史进化是从据乱世经升平世(即“小康”社会)到达太平世(即“大同”社会),“大同”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安塞腰鼓》教案范文三篇”一文,希望“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安塞腰鼓》教案范文三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