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导航 >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只有写好教案课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的言事呈文。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奏表的特点。

2、了解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等名言。

3、掌握本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陈述衷情,这是表文的一大特点,本篇情挚辞切,教学中要突出这点。

2、本文词语较多,学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讲解。

3、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这位的历史人物,大家比较熟悉。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教师范读课文并正音

三、朗读

可叫三四名同学朗读课文。朗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然后让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参看课本注释,弄懂词句意思,有不解之处,当堂提出。

四、讲解文章第1~5段

1、齐读第1段。读毕,就字音、句读酌情讲评。

⑴疏通字句。

⑵提问一:诸葛亮在奏表的开头一段向刘禅提出什么劝谏?

讲解:诸葛亮首先规劝刘禅要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广开言路,采纳忠谏,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言谈失义,阻断忠谏之路。

提问二:诸葛亮用什么来鼓励刘禅?

讲解:诸葛亮用忠臣志士为了报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职守的事实来鼓励刘禅,要他看到蜀国具有忠臣竭力,志士效命这个好条件。

2、指名朗读第2段:

⑴疏通词句。

⑵提问:诸葛亮在这段中向刘禅提出什么谏诫?

讲解:诸葛亮谏诫刘禅理政要公正明察,赏罚要善恶分明,对内廷和外廷的官员要一视同仁,不要徇私偏袒。

3、分别朗读第3、4段:

⑴疏通词句。

⑵提问:这两段的内容是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其内容是诸葛亮向刘禅举荐用人。

4、齐读第5段:

⑴疏通词句。

⑵提问: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在这段中,诸葛亮以汉朝兴衰的历史说明君王用人之极端重要,告诫刘禅要接近、信任正直贤能、忠贞不渝的臣子。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1~5段。

2、整理这几段中重点实词的意思、虚词“之、于、以”等的用法。

3、思考第6~9段的内容。

第二教时

一、齐读第6段

1、疏通词句。

2、提问:本段写什么内容?

讲解:诸葛亮在本段中自述受到刘备三顾草庐,委以大任,器重信任的优遇。

二、指名朗读第7段

1、疏通词句。

2、提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在这段,诸葛亮主要是表明自己报效先帝、尽忠蜀国的挚情和伐魏兴汉的雄图,并再次嘱咐刘禅要信任郭攸之等“忠纯”之臣。

三、齐读第8段、第9段

1、疏通字句。

2、提问:第8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诸葛亮在这段中主要是劝勉刘禅要牢记刘备遗训,砥砺志行,用心国事,善理政务,采纳雅言。

3、齐读第9段:

串讲。“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临表”:面对奏表。“涕”:泪。“零”:落。“不知所言”:不知说的是什么;这是谦词,表示自己可能失言。

四、实词总结(文中只作一种解释者不列)

1、道:

⑴道路。“中道崩殂”。

⑵办法。“咨诹善道”。

2、遗:

⑴遗留。“以光先帝遗德”。

⑵(wèi)给予。“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为:

⑴是。“俱为一体”。

⑵做,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⑶做,担任。“众议举宠为督”。

4、论:

⑴评判。“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⑵议论。“每与臣论此事”。

5、无:

⑴没有。“若无兴德之言”。

⑵不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6、行:

⑴实行。“然后施行”。

⑵行为。“性行淑均”。

⑶(háng)行列。“必能使行阵和睦”。

7、益:

⑴益处。“有所广益”。

⑵增加。“至于斟酌损益”。

虚词总结:

1、而:

⑴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⑵连接状语与谓语。“可计日而待也”。

2、于:

⑴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⑵及于,给。“欲报之于陛下也”。

⑶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⑷到。“还于旧都”。

3、以:

⑴用,拿。“咨臣以当世之事”。

⑵而。“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⑶因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⑷表时间、地域等界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⑸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作课后练习。

篇二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的艺术特色。

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

二、教师范读全文(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三、解题。

1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

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五、讲读第1段。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疲弊:疲弱困乏。诚:的确、确实。危急存亡:形势危机,决定存亡。宜:应该。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追:追念。报:报答。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

2学生讲述大意。

3讨论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

(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明确: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

4分析本段的层次。

板书: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第1段。

2预习2—5段。

篇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现在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Fwr816.COm精选推荐

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出师表》课文、教案及反思


本文情词恳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叙事,表达流畅而自然,言辞中肯而声情并茂。开头分析蜀国面临的形势,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中间回顾往事,追忆诸葛亮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抒发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感情;结尾时理清君臣职分,表达竭诚图报的心情。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课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彼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官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教案

教学设想

本文以议论为主,教学时应着重分析本文的议论内容和表达上的条理性。文中诸葛亮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流露出他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感情,教学时应就说明这些记叙、议论和抒情所起的作用。

前面已学过《隆中对》,学生对三国形势和诸葛亮的为人,以及他和刘备的关系已经有所了解,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旧知识。把《隆中对》和《出师表》联系起来读,既可以从旧

课文中得到启发,便于阅读新课文,又可以用新课文中的内容来加深对已经读过的旧课文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二、简要复述《隆中对》一文的内容,注意以下要点

1.三国形成前的概况。

2.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3.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

三、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1.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3.关于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4.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政。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最的庸碌无张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做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本文是上表陈说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全文以议论为主。又因诸葛亮对刘备有知遇之恩,要报恩于刘禅,他真诚地辅佐刘禅,希望刘禅能够支持自己,共同完成刘备生前没有完成的事业。所以文中又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在议论和叙述中,流露着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情实感。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1.正音:

疲弊(bì)陛下(bì)恢弘(hóng)驽钝(núdùn)

裨补阙(bìquē)行阵和睦(háng)夙夜忧叹(sù)崩殂(cú)

妄自菲薄(fěi)陟罚臧否(zhìpǐ)以彰其咎(jiù)

2.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单音词古今异义的更多:先、崩、弊、诚、义、否(pǐ)、遗(wèi)、愚、阙、雅等。应当注意加以分辨。

五、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六、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第1段通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提出具体建议。

(1)指出当时形势的危急。

文章起始并不先说出师的事,也不急于提出建议,而是先从分析天下大势人笔,指出:“天下三分”,而蜀汉最为弱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指出其有利条件。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3)提出具体建议。

①“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4)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明确:意在激发刘禅竟父之志和启示他效先帝用人之明。

2.第2段从法度方面建议,执法必须严明公允,“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1)指出要赏罚公正,内外一体。

(2)指出要法纪严明。

3.第3、4段从任人方面建议,主要为推荐贤人。

(1)第3段,宫中(内):

人物: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特点: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作用: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预计效果: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第4段,府中(外):

人物:将军向宠。

特点: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作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预计效果: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第5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

在。

(1)先汉兴隆的原因(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2)后汉倾颓的原因(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3)刘备对此有所警惕: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推荐贤臣,并希望信任他们,以兴复汉室。

(5)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继续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第6段,自叙生平,表达感恩图报之情。

思考: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你看出来了吗?

明确: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忱,21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人情人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惟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2.第7段表明“受命”以来的耿耿忠心,提出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这一段是向刘禅表明报国的决心。诸葛亮对刘备想报知遇之恩。刘备既死,他又受刘备之托辅佐刘禅。诸葛亮一生奋斗的目标是兴复汉室,所以他在平定了南方(也就是后方)以后,要求领兵北征。这就是他报答刘备的具体行动。他又担心出师以后刘禅无人辅佐,所以一方面推荐贤臣;一方面始终在激励刘禅,要他依靠贤臣。

3.第8段表达伐魏兴汉的坚定决心。

(1)为坚定刘禅支持北伐,完成父业的志向,诸葛亮率先立下军令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了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2)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在即将“远离”之际,仍不放心,于是从对自己、对群臣、对后

主三方面提出要求,由己及人,情词恳切,真是语重心长。

(3)这一段起到总览全篇的作用,把进谏与出师两部分内容合拢在一起。至此全文主旨已清楚:修明内政,北定中原。

4.第9段:结束语。

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二、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明确:

(1)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出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

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2)《出师表》中的深厚感情。

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作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刘禅是君,但是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出师表》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

(3)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历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

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4)小结。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三、重读《出师表》与《隆中对》,试比较两文的异同点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反思

关于《出师表》教学反思,很多人的见解都不同,因为这样一篇脍炙人口,这么经典的文言文,每个人品味它的方式和感觉都会不一样。

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我认为应把好四个关,即“读”“译”“赏”“用”,但怎样读,如何译,如何引导鉴赏和运用,需要提炼有效的方法。本课教学设计运用“断句朗读”和“口译朗读”两种方法通读全文,突破传统“教师译,学生听”,“盲目读,收效微”的弊端,对训练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省时省力,为学生所接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教材学习的重点,也是指导学生学习鉴赏的范例。

设计中,注意处理学法指导与教材的关系,力图突破传统的唯教材论、唯知识论,重在学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成果从学法尝试中获得。最后的作文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克服传统教学读写分离的弊端。另外让学生们根据课内课外对诸葛亮的认识和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观,对这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们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学过程中不足的是临场点拔不够到位,鉴赏分析和知识点的落实尚不能自然有机的结合,教学的空间拓展不够。还有就是师生互动这个环节没有展开好,主要是学生没有积极的配合,这是失败的地方,以后在这方面自己要多下一些功夫。

成功之处,自己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还是能积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和主题,以及本文的写作特色,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也都掌握。

文言文的教学是背读在前还是分析在前。传统的文言教学模式是重背读在前的。现在台湾等地正在大力倡导的幼童读经活动也在回归传统力主文言学习“背下来”再说。为了让《出师表》的这次“背读在前”的学习能够有效实施,我采取了很多的辅助措施。比如为学生讲述刘勰、文天祥、杜甫、陆游、岳飞等人和《出师表》的故事,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发起总动员,掀起背诵大潮。采用丰富多彩的比赛的形式进行诵读比赛,如“背诵击鼓传花”、“背诵pk赛”等,力争优生中等生熟诵,“忧生”重点段落基本成诵等等。有了全文的反复诵读,才可能有整体的独特感知,“情景教学”才能取得实效。可以说,从语感的培养规律来说,“背读在前”的方式对学习文言文是经济有效的。

文言文的教学是以文言字词积累为主还是以理解内容为主。我认为,这并不是矛盾的问题。比如关于识字教学的问题,小学初年级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而高年级则采取分散识字的方式。从人的长远学习来看,字词的掌握和文本内容的理解是融和在一起的。“融和观”也应该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片面强调文言字词的积累只会把文言文学习推到纯粹技术化的尴尬境地。我们应该相信,文言学习也不能够脱离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当然,有意识地恰当的总结归纳文言字词的用法是有必要的,这和片面追求文言学习字词化不是同一个概念。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三篇】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小编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出师表教案一

【教学要点】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课文中的几种判断句式。
4、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5、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诗人杜甫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杜甫的哪首诗?对,是《蜀相》。写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出师表》。
二、题解
1、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文体: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3、出师伐魏背景简介: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并用五年的时间为伐魏作准备。主要措施有:⑴与吴国通好;⑵加强内政建设;⑶平定南方叛乱。
三、生字、重点词
1、给生字注音:
殂(cú)弘(hóng)菲(fěi)陟(zhì)否(pǐ)裨(bì)阙(quē)苟(gǒu)猥(wěi)夙(sù)驽(nǔ)攘(rǎng)咎(jiù)诹(zōu)祎(yī)咨(zī)颓(tuí)先帝遗德(yí)以遗陛下(wèi)长史(zhǒng)行阵和睦(hóng)性行淑均匀(xíng)以塞忠谏之路(sè)2、解释重点词:
危急存亡之秋:紧要时刻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大不宜异同:不同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
叹息痛恨:痛心遗憾。先帝不以臣卑鄙:低微而鄙陋。猥自枉要鼓励学生记忆、背诵的热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
三、生字新词较多,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结合课文注释、提示,理解文意
第一课
教学要点
一、解题、作者、背景、出师表
二、老师指导阅读、分段
三、研读1、2段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之子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是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
同学们听说过“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吗?它说的是诸葛亮与刘备的故事刘备是汉朝皇室的后代,他为兴复汉室,与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抗争,在兵败失利的情况下,曾三次指导阅读课文(要求读得富于感情,有层次感),同时画出生字新词
三、听写生字新词,给生字注音
崩殂恢弘妄自菲薄陟罚臧否郭攸之 费祎以遗陛下裨补阙漏猥自枉带来了三组被打乱的诗句,想请同学们把他们重新组合完整。(出示打乱了的对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师一表通今古,远比管乐盖有余。
出师一表千载无,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生: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小声嘀咕)怎么都有“出师一表”?
师:(笑着问)可不是吗?都有“出师一表”,而且都是在赞诵“出师一表”。这“出师一表”是什么呢?我们的历史小博士能不能帮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啊?
〖点评〗以古代诗句对作品的评价引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添学生人文素养。
生:可能是说的诸葛亮的《出师表》吧。
师:诸葛亮的情况,你能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吗?
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青年时隐居乡间耕种,后来,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退敌、六出祁山,一生辛劳,万古留芳,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真不愧为我们的历史小博士。难得你用这样整齐的句式向我们概括了诸葛亮辉煌而又多彩的一生。谢谢,请坐下。智慧的确是诸葛亮身上耀眼的光芒,除此而外,他忠诚报人的品格也令后人所称道。这三句诗中提到的《出师表》就是力证。
〖点评〗由人所共知的“智慧”自然过渡到学生不太熟悉的“忠诚”,为全文的理解和阅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断句。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请做好记号,一会儿我们通过集体讨论来解决。(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疑难之处)
生:“开张”是什么意思?
生:“痛恨”是什么意思?
生:“感激”是什么意思?
生:“谨慎”是什么意思?
师:看来大家还真遇到了不少难题,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帮大家解决一下呢?(生紧皱眉头,若有所思)
生:老师,我知道,可当我将自己的理解放到原文中后,就讲不通了。(其他同学表赞同的点点头)
师:这是因为大家提出的这些词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演变发生了变化。“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同时,这篇课文中还有许多单音词也是古今异义。如:先、崩、弊、诚、愚等,大家在学习时应加以分辨。
生:“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句话该怎样断句呢?
生:应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断句吗?
生:根据课文注释,这句话是讲:如果有违反法令的或者是品行良好的人,应交给主管的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用这来表明帝王的治理是公平英明的,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让宫内和朝廷行赏之法不同。
师:讲得不错,看来,大家通过三年的学习积累已形成了良好的文言语感。我为大家感到高兴和自豪。下面,这样,大家还可以从文章中找找这样的长句,读读看。
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点评〗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互质疑难,合作解答,体现自主和合作的学习精神。在合作学习中把握本文长句较多的特点给予重点引导,体现教师在关键处参与的重要性。
三、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师:大家都读得不错。对句子的朗读节奏把握的很好。下面,我把全文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在对照我和大家朗读异同的时候,请重点关注:本文先后写了哪些内容?试着把文章的思路整理出来。(教师范读)
师:你了解到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生:写向刘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师:哦,“一系列”建议。哪些建议呢?在课文哪些段落写的呢?
生:在课文1-5段写了这些建议。一共三条:一是开张圣听;二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三是亲贤臣,远小人。
师:你对这三条建议是如何理解,有何看法呢?
生:“开张圣听”,就是要广开言路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听到真话,从而更好的治理国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就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样人们遵规守法,国家才不至于一片混乱;至于“亲贤臣,远小人”,就是保证国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不被奸臣所害。
师:恩,解答得真不错,还使用了我们现在的惯用语。看来,对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已经深有体会了啊。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我觉得这是诸葛亮在充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之后得出的结论。因为,在“三国鼎立”的时候,只有蜀国是最弱小的,如果不发展,必遭灭亡。而要发展壮大,就需要帝王是贤君、明君,而要想成为贤君、明君,就应按诸葛亮提的三条建议去做。所以,诸葛亮提出了这些建议。
生:诸葛亮重点提出的建议是第三条:亲贤臣远小人。而且这一条建议十分具体,把自己举荐的人具体特点和优势都一一讲明了。
师:大家读到了吗?有哪些人,又各有怎样的特点?
生:文官有郭攸之、费羿、董允等人,他们的特点是“良实”“忠纯”;武将是向宠,他的特点是“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师:举贤荐能,可谓用心良苦;坦诚进言,可谓竭尽忠诚。除此提出建议外,文章还写了什么呢?
生:诸葛亮还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和历史。在课文的第6-7段。
师:我们一起朗读这两段,一边读,一边和诸葛亮一起回顾他过去的岁月,看看他在这里回顾了哪些事情?(生齐读6-7两段)
生:老师,第7段并不都是在回顾过去。
师:哦。很有发现的眼光。不是在回顾过去,那是在写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一会来探讨。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回顾了过去哪些事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对这些事情大致上都应该了解的,我们一起结合原文来明确一下。
生:有隐居隆中的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生:有三顾茅庐的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生:有襄阳兵败的事──“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生:有白帝城托孤的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生:有南征孟获的事──“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师:人们回顾前尘往事,有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易老,有人感叹平生多事、磨难万端,……21年来的风风雨雨在诸葛亮心头翻涌,勾起了他怎样的情怀呢?我们能否从这些往事的字里行间觉察到诸葛亮心头的情感波澜?
生:他内心充满着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与报答之情。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是出于“感激”,也就是被刘备不因为他身份低微,礼贤下士,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门求教而感动才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又在临终之时把国家大事再次托付给他,他感到莫大的信任和感动,当然想要报答这种知遇之恩。
师:诸葛亮对刘备的情感真的有这么深厚吗?有一句古语描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这类问题的人格特点,它是的注解。大家知道这句话是怎么说的吗?
生:(很多同学齐声回答)“士为知己者死!”
师:是啊。因为刘备就是诸葛亮毕生才干的欣赏者,诸葛亮甘愿受他“驱驰”,唯恐自己不力,不能报答恩遇。这种竭心尽力的忠诚在刘备离开人世后就转移到他的后代身上。现在我们来看刚才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第7段究竟还写了些什么呢?(师朗读“今南方已定……之任也。)
生:这是写诸葛亮出师伐魏的有利条件和迫切愿望。
师:诸葛亮伐魏兴汉的愿望有多迫切?你能结合第7段的原文来体会吗?
生:“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一连串的语句写出了诸葛亮规划伐魏计划的兴奋心情。可见愿望之强烈。
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把伐魏兴汉视为自己不容推卸的职责所在。
生:后面的文章中还有。“臣不胜受恩感激。”诸葛亮“感激”的原因,其中也有刘禅委托他以讨贼兴复大任的原因。
师:我们共同来读一读,最后两段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师发起,全班齐读)
生:这里诸葛亮在表明自己的讨贼兴复愿望和决心的同时,也明确了治国职责,同时对刘禅委婉地提出了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的谏言,为自己离朝远征做好了妥善安排。
生:这两段文章同时还表达了报答刘备,尽忠刘禅的情感。
师:你从哪些体会到的?
生:“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就是报答刘备;立下这样的“军令状”来表明自己的全力以赴,就是尽忠于刘禅。
师:全文从提出建议到回顾历史再到表达伐魏兴汉的决心,应该说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这样的情感。所以,后人说《出师表》中有6个字是文脉所在。大家看,是哪6个字呢?
生:“亲贤臣,远小人”。
生:不对,应该是“报先帝,忠陛下”。
师:为什么?
生:“亲贤臣,远小人”是诸葛亮向刘禅建议的关键所在;而文章中所说的一切,诸葛亮在实际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刘备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王朝。
〖点评〗阅读和理解紧密结合,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使文言解读轻松自然。
四、综合学习,自主探究
师:阅读了《出师表》,你对文章有怎样的感受,你对诸葛亮做何评价?下面请大家利用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围绕这两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也可以就学习本文过程中的其他问题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
〖点评〗围绕作品开放课堂,为学生的自由思索和学习创设空间与平台。
生:我谈谈对《出师表》的一些看法。《出师表》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例行公文,其之所以能流传久远是因为它文中的报国的至诚,情意的真切,对后世影响的深远。历有不少文人对其作出了高度评价。如:陆游在《书愤》中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到“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等。
生: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帮我解答:本文是诸葛亮向帝王刘禅的上书,可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这是为何?
生:我觉得这是为了让刘禅牢记父亲的遗志。
生:我认为这是为了让刘禅学习父亲的用人之术。
生:我觉得这是诸葛亮为了表明自己对蜀国的忠心。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从此,我们能进一步了解这篇“表”文“声情并茂”的特点。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课文,仔细品一品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生:我根据本文对刘备的死的称“崩”,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古代对“死”的一些表达。一般帝王之死称“崩”,诸侯之死称“薨”,大夫之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之死称“死”。
生:学习本文中我学会了向别人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应条理清晰,思路清晰。
生:我们觉得还应注意加进自己的情感,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到“言之有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更有说服力。
生:我谈谈对诸葛亮的看法。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政治上赏罚严明,恩威并重。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其突出的历史价值。同时,他的散文独具特色:语言恳切,感情诚挚,论事透辟,推理严密,文风平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他的文章“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师:这位同学结合自己课外了解到的历史资料来评价人物,值得肯定。有没有同学能够谈谈阅读《出师表》后对诸葛亮的感受?
生: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我觉得太压抑。以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刘禅实在是亏了。(众笑)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阿斗就是刘禅。他后来听信宦官,朝政荒废,无所作为,蜀国终于被人家灭亡。实在是让诸葛亮一世英名和心血付之东流了。坚持对这样无用的人尽忠,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生:可见诸葛亮有先见之明。在本文中,他不是力陈“亲贤臣远小人”吗?
师:这位同学的感受很值得探讨,很多史学家也在这样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有人摇头感叹诸葛亮的尽忠是“愚忠”,有人又对他的忠诚品格推崇备至。我想,准确评价一个人不能离开他具体所处的时代,而用现代的观点来思考又能使我们得到很好的经验和教训。对这个问题同学,请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章,我们再做专题交流,好吗?(生赞同)
〖点评〗表面上虽然对课堂上产生的观点不置褒贬,但却从多个角度引导思考方向,并激发学生将学习由课堂发展到课外,推动学习成为“不终止于课堂”的自主历程。
五、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师:大家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很出色,相信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会有更精彩的表现。前面提到的三副对联对本文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想,但凡好的文章,看到了是一种幸福,若能诵记下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了。下面,请同学们选择文章中自己最欣赏的一段,读熟并背诵下来,看谁选得好,背得快。(学生读背,学生竞背,师生共评。)
〖点评〗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古典文化积累,帮助学生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学反思】
一、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二、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提倡多角度、有个性的阅读。让学生在多种见解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这样在解读中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场面。师生都能从此环节中收获意外的惊喜。
三、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教案范文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它是新时期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小花。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

1.演读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自行制作的动漫flash,一颗枣,两颗枣,一筐枣,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作呼喊状,一个小男孩双手作喇叭状呼喊

教师画外音: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漫山遍野无人应。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关于男孩

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关于枣儿

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关于男孩

4.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关于枣儿

6.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7.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以这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用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四、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多媒体显示:

(1)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自豪地)我的儿子就叫枣儿

(2)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

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4)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不知道。

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5)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

(6)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学生思考、品味。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1)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在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

(6)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身影的离去愈映出心灵的坚守,时空的超越反铸成情感的皈依,走出去的人们总有回归故里的那一天。

2.探究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师提问: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

生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

生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教师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请大家谈谈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生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生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生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生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迫寻。

生5: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师总结:优秀的剧本,其主题思想往往是多义的,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供人思考,令人遐想,让读者的想象尽情飞扬。

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

提示: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学生畅谈见闻、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儿童。

六、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神经。仁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我们相信,爹娘享用那移栽他乡的奇异的甜果果时,会品出那甜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孙回乡品尝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仍会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

七、布置作业

1.剧中,爷爷要求男孩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来后来爷爷见男孩不高兴了,又说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2.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戏剧短评。

篇二

【学习目标】

1.口述故事梗概,理清剧本思路。

2.认识文中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性格,把握表现人物的手段。

3.“枣儿”在文中的作用。

4.重点理解全剧所运用的象征艺术表现手法

5.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资料下载】

1.作者介绍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2.时代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3.名家点评那是一个奇特的生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自在长青,永无衰竭。它涌动着温暖的亲情,张扬着至纯的人性,只奉献不图报,守诚信不扭曲,不为无望而绝望,纵有无奈却无悔。那呼喊发自内心,是根在呼吸,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那是一片多彩的世界。爹娘的呼喊没有回应,却引导我们去追寻儿孙的脚步。那枣儿不仅给人以活力,更使人思考。它像被插上翅膀可以到处飞舞,便带着一丝惶惑几分躁动飞出田野,飞出村庄,飞出生它养它的地方。终于,他们发现了一片以前不曾相识的新天地,渐惭地又发现了一个以前不曾相识的新自我。人挪活树挪也活,枣儿何处不养人?他们何曾没有听到爹娘的呼喊,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的神经,丰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直到世界在他们眼里也变成一个村庄,正是这呼喊化作阵阵长风,催发着美丽的枣儿花开遍全球。那是一座亟待修茸的家园。请不要因儿孙没有问应而伤心,可知儿孙曾一千次.一万次梦里作答,一千次.一万次梦回千里。他们焦虑而内疚的呼喊,爹娘又何曾听见?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人们从这里走出,最终还要回到这里,不,他们在精神上从来没离开过这里。身影的离去愈映出心灵的坚守,时空的超越反铸成情感的皈依。愈是现代化愈能激起人们对古老情怀的追忆和对文学古典主义的眷顾。然而,枣儿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枣园不是樱桃园。爹娘岂能被时代遗忘。让爹娘也见识一下未曾见过的新天地,认识一下不曾相识的新儿孙,尝一口移栽它乡的新枣儿,享受一下让他们再无牵挂的新家园,爹娘的呼喊就会变得从容.自信和年轻。为了让古老的家园也变得五彩缤纷,让家乡的枣树结出更加奇异的甜果,爹娘尽可放心地让儿孙走出家园吧。当他们回来的时候,捧给爹娘的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我惊奇,爹娘在享用那奇异的甜果果时,竟品出依然浸润在那甜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我更欣慰,当匍匐在爹娘脚下吃着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儿孙仍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

【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①生字注音蓦然mo翘首qiao咀嚼jujue囫囵hulun②词语积累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咀嚼: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翘首:抬起头来望。蓦然:突然地。

2.理清思路《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其剧情是: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结尾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与开场相呼应。结构图如下:一.童谣开场枣枣儿来历呼感儿老人念儿子枣儿尿脖子唤动为二.男孩与老人邂逅枣儿尿树亲亲线藏枣留父亲人情索枣儿思父亲吃巧克力三.童谣收场

3.讨论解惑

①怎样认识剧本的人物形象?全剧只有两位人物出场:老人和男孩。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男孩:则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显示了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剧中还有两个未出场的人物: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老人的儿子(枣儿):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了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②剧本是怎样生动地表现人物感情的?

1、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剧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真实自然,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例如,老人的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情味,具有长者之风而又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和很强的人生沧桑感。“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体现出老人朴实自豪与典型的乡土语言。例如,“(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此句道出了老人的人生沧桑感。“(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男孩默默地接过。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老人的语言表现了长者对小孩的疼爱,而且随着他与男孩交往的深入,这种疼爱的感情表现得越来越强烈。男孩的语言则显得纯真活泼,稚嫩可爱。例如,“和你的脸一样,皱巴巴的”表现了男孩的天真可爱顽皮。又如,“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写出了孩子对枣儿叔不回家的困惑,表现了男孩的一颗纯真稚嫩的心。从两人的对话中,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剧中的舞台提示虽然文字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些舞台提示大都是人物动作、表情的简要说明,例如,写老人“威严地”“命令”“蓦然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等等,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剧本中的情节,如老人向男孩讲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小时候在老人脖子上撒尿并在“枣树”下尿尿的情形;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给父亲吃;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都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枣儿》一剧以情感人。全剧重在写情,写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写老人与男孩之间的感情,写老人的故乡之情和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③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其中“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又如,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力”则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在剧本中,诸如此类的台词和细节描写,还有很多。

④怎样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剧本的思想内容具有双重性、双向性和多样性。双重性:剧本的思想内容,在表层上,表现的是牵动人心的深切亲情,一位老人与一个男孩的纯真情义,以及老一辈的深厚乡情;但在深层,表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情感动荡.人生变化和生存考验,等等。双向性:剧中感人至深地描写了老人对儿子和男孩对父亲的亲情,老人与男孩之间真挚感情,以及老人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剧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实际上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它既表现了深挚强烈的至爱亲情,也反映了家庭关系的必然变化;既表现了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也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向;既表现了人们对传统的依恋.对精神家园的寻求,也反映了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其中有迷茫,也有清醒;有困惑,也有企盼;有对往昔的眷念,也有对未来的呼唤。

多样性:剧本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可以有多样化的理解。例如这样一些看法: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如此等等,都是剧本思想内容的应有之义。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分析戏剧的方法。

2、品味剧本的主题,感悟人生中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3、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象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象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纯洁,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枣》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学生初读,老师指导。概括剧情

1、问题导引:说说写了什么事?老人和孩子各有怎样的心情。

2、学生读文讨论后,教师引导概括剧情。(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小男孩,他们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充满了对自己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理清情节

1、浏览剧本,从老人和孩子的交谈中,你感觉文章主要写了那些有关枣儿的往事?

提示:从老人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

明确:儿子名字的由来。“枣儿”尿老人一脖子尿。“枣儿”到枣树下撒尿、枣树的来历落枣吓跑了鬼子、靠枣活命

2、分角色阅读这些情节,体会人物形象(品味人物)

⑴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1读老人,生2读男孩,生3读舞台提示。

⑵评价三人读文情况,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

提示:从语气语调情感等方面

明确:生1读出老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生2读出了男孩天真而又无奈的心情,生3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读得惟妙惟肖。从他们盛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体现一种沧桑感。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

3、再读舞台提示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老人:善良和蔼饱经沧桑、孤单无助

孩子:天真可爱又可怜

4、师小结: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以认识剧本中的人物。(即从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中体会人物性格。)

四、分析主题思想

1、这部剧本有什么启示意义或者剧本想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讨论明确: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老一辈对故乡的深厚乡情、青壮年离开家乡,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2、很好,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主题及社会意义的理解,很有说服力,看来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刚才大家说舞台提示主要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作用,那么除此以外,舞台提示还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剧本故事发生的环境及背景。还有就是为别人表演提供了示范与提示。

3、我们知道剧本除具有文学欣赏的价值以外,还有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舞台表演提供最详细的依据。下面就请同学再读剧本,找找作品中哪些地方最适合表演?

我认为是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部分。因为讲故事时,老人与男孩的表情最丰富,也只有这时才能体现老人与男孩的快乐与期望。

4、下面我们就选择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段来现场表演表演。哪几位同学想起来表演?

明确要求:观看演出的时候,想想表演者与剧本要求之间哪些地方很相符,哪些地方有差距?

(众生表演剧本中节选的一段,师生评价。)

5、请大家再读剧本,想想开头和结尾的儿歌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结构上有前呼后应的作用。儿歌的内容与剧本所表现的主题基本一致,通过儿歌能强化剧本的主题。

五、小结拓展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类似剧本的情形。请大家想想,我们该如何去关心他们?如何去帮助他们?

多办一些活动,邀请他们参加,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单。、在节假日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我们也可以呼吁全社会来关心关爱老人与孩子。我们也可以向那些经常不回家的人提出倡议:常回家看看。

……

六、布置作业

将你的想法整理出来,写成200字左右的片段。

备注:根据学生实际可安排一至二课时。第一课时,朗读与品味;第二课时,表演与理解。也可只安排一个课时,即:朗读、品味、表演、理解。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范文


《孔乙己》写于191 8年冬。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 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解题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1、找出生字词。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活。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

③孔乙己的结局。

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的人。”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明确: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明确:“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五、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1、灯片显示以下语句,学生分析讨论。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的人。

△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

2、指名学生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明确: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却又不失善良本性,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没落的读书人。

六、布置作业

思考:1、小说的前三节并没有写到孔乙己,它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2、孔乙己的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二、提示与思考

1、小说的前三个小节有什么作用?

2、酒客、掌柜、伙计等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3、孔乙己的读书经历说明了什么?

4、丁举人是通过科举爬到上层的读书人,他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三、交流、讨论后明确

1、小说前三个小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由时间推算,我们可知当时封建科举制度还未废除。

由以两种不同方式喝酒的顾客可以看出当时贫富对立和阶级对立的状况。

由“我”职务的变动可以看出当时人际间的世态炎凉。

2、孔乙己不能与长衫酒客为伍,短衣帮酒客虽然也处在社会底层,但他们仍肆意讥笑孔乙己。唯利是图的掌柜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就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这些,都充分说明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对科举不幸失败者的冷酷。

3、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既不能进学,又没有学会营生,反而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说明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

4、丁举人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毫无怜悯和同情,在孔乙己写了“服辩”之后仍将他“打了半夜”,“再打折了腿”,不仅揭露了丁举人的凶残冷酷,也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培养残酷的统治者。

四、学生讨论归纳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明确:

1、社会原因。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的麻木不仁。

(3)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2、自身原因。

热衷科举、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五、理解小说主题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本文的认识进行思考分析。

六、布置作业

思考课后练习题三、四。

第三课时

课时教学重点:

理清小说结构线索,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理清小说结构

1、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

开端(1~3段):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发展(4~9段):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高潮(10~11):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

结局(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二、理清小说的线索

明确:小说以“我”(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选取了孔乙己一生中几个分散的,然而又是典型的生活片段构成小说情节。

讨论分析: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使情节集中,增加故事的悲凉,表现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

三、体会“以笑写悲”的巧妙构思

提示与思考:小说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酒店中的人们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一样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奴役,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的不幸失败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有无情的嘲弄,以求得他们劳累而苦闷的劳动生涯中片刻的快乐。这种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添悲凉之感。它表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这样,就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意义。

四、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引导学生揣摩以下加点词的意味:

1、便排出九文大钱。

2、他从破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3、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去了。

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五、布置作业

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来明确交代,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孔乙己

鲁迅

丁举人、何家

吊打

取笑没有进学取笑

酒客孔乙己穷得快要讨饭掌柜的

被打折了腿

哄笑

“我”、孩子们

篇二

教学目的:

1、欣赏作品精巧的布局。

2、剖析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

3、品析作品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

4、讨论作品深刻的主题。

教学重点:

细节欣赏教学难点:人物与主题的把握

教学方法:

研读与精读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预读

1、激趣谈话鲁迅先生曾这样答复一位朋友,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是《孔乙己》。(板书:课题、作者、体裁)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我们描绘的这个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为我们讲述哪些有关孔乙己的故事呢?请看课文。

2、预读积累

⑴注音:

颓唐附和分辩不屑咸亨砚荤菜羼水拭蘸

惋惜阔绰舀水涨红绽出哄笑间或着了慌打折门槛

⑵解释: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

颓唐——精神委靡不振,情绪低落。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

二、情节讨论

话题1:小说直接写孔乙己的情节有哪些?

——酒店里的人取笑孔乙己偷东西。(第4段)

酒店里的人取笑孔乙己未进学。(第6段)

孔乙己教小伙计写字。(第7段)

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第8段)

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喝酒。(第10段)

话题2:这篇小说的情节与小说的一般情节结构是否一致?

——不同。若干片段,相互独立,不能构成因果相关的情节链。

话题3:五个不相干的情节怎样连成一个整体?

——安排一个线索人物“我”作为“见证人”,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把五个片段连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话题4:侧面写孔乙己又写了哪些内容?

——插叙“读过书”的经历(第5段),笔触由现实伸向历史;

间接写被丁举人打折腿的遭遇(第10段),笔触由酒店伸向店外。

话题5:开头为什么要交代酒店情况?为什么要把故事放在酒店之中?

——为下文作铺垫。将整个社会浓缩到一个小酒店,在酒店的环境中描写人物;又通过酒店去透视社会,通过典型人物去表现主题,使整个故事更凝聚集中。

第二课时

三、细节赏读

话题6:我品析的细节是——,表现了——。

话题7:我不理解的一个细节是——。

——以上内容必须涉及:①关于人物的各种描写,②哄笑所揭示的社会环境,

③精妙传神的动词。

四、形象分析

话题8:我——孔乙己,我觉得他是——的一个人。

——抱残守缺,死要面子,自命清高,迂腐不堪。品行好,质朴、善良。

话题9:小说中还写到一些人物,你怎么看他们?

——丁举人:同样是读书人,读的“圣贤”书,却倚权仗势,残忍无道。

掌柜:自私冷酷,毫无同情心。

酒客:麻木不仁,自私冷漠。

第三课时

五、主题归纳

话题10:在下列几种对本文主题的看法中,你赞同哪一种?还有新的看法吗?

①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反映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

②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表现了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思想的保守僵化、毫无觉悟和围观民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

③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在社会变革中,他们遵从固有心态、习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只能被毁灭。

六、扩展讨论

话题11:你能为孔乙己指一条生路吗?(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

话题12:你认为今天的社会中还有孔乙己一类的人吗?

——有。保守的,僵化的,自命清高的,迂腐的,穷困潦倒的……

七、精段阅读(第4段)从下列方面品析:

①层次②描写方法③标点④词义⑤句义⑥照应⑦学生自命一题

八、全文小结

小说主要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外形、服饰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生活习性;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性格;动作、神态显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

篇三

一.教学设计思路

《孔乙己》被李长之先生列为鲁迅小说“完整的艺术的”八篇小说之首,刘再复称它是“精细的象牙雕刻……雕刻出一个世界”。两千多字的篇幅,浓缩了深广的现实内容,几乎小说中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引申开去。这样的一篇课文,希望仅用三课时就分析得透彻,是有难度的。既要整体上把握全文,又不遗漏教学要点,那就得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并且由一个或几个主题贯穿每一堂课。

第一课时,建议从第⑨节切入,着重扣住“快活”两个字,打通④-⑧节,分析孔乙己的身份,外貌与性格;第二课时则可以抓住全文最后这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为切点,提问设疑: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这样,在理解⑩-⑿节的基础上,自然地过渡到人物外貌、动作等等的前后变化,从而突破板块式的段落界限,在整体阅读中整体地把握孔乙己的迂腐性格与悲剧命运。第三课时一方面巩固前两课的知识,一方面解决几个看似零散却又关键的问题,包括人物生活的环境,小说叙述的视角,以及读者所持的态度等等。

二.教学要点提示

1.了解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初步学会赏析小说的基本方法。

3.感受作者对文中不幸人物无情的批判和无限的同情。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了解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以讨论的方式,理解孔乙己的复杂性格。

二.教学过程

1.简介写作背景引入。

本文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鲁迅本人曾说过,整一部《呐喊》十四部小说里,他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又是如何遭到社会的“凉薄”,学习本文后,可以有明确的答案。

2.教师朗读课文第⑨节:“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问题一:孔乙己使哪些人快活?

问题二:孔乙己的哪些方面使人快活?

3.听录音①-⑧节,思考以上两个问题。

4.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问题一:感到快活的人包括酒客、掌柜、孩子、“我”。

问题二:

①语言被嘲笑[第④⑥⑧节]

从他的语言特征看,满口“之乎者也”,不分场合地使用难懂的文言词语,甚至对着孩子也引用“多乎哉,不多也”《论语》中的语句,表现了他的迂腐不堪与自命清高。

“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在事实面前,仍徒然地换弄语词,自欺欺人,可见人物的迂腐和爱面子。

②行为被嘲笑[第⑧节]

分茴香豆片段:“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直起身来又看一看盘,自己摇头说……”俯仰之间,一个卑微、善良的读书人穷酸之态毕露无遗。

③外貌衣着被嘲笑[第④节前三句]

长衫“又脏又破”,“脏”说明他的好喝懒做,“破”反映他的穷苦困顿。胡子“花白”与上一句“皱纹”共显其老;“乱蓬蓬”与下一句长衫的“破”都示其贫;“夹些伤痕”则暗示了他常常因偷窃而挨打。

④遭遇被嘲笑[第④⑥节]

分角色朗读第⑥节中的对话。

其中“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句,“新”说明刚挨打不久,“又”说明挨打不止一次,即偷窃行为不止一次了。

如果说因偷窃挨打留下的伤痕直接留在孔乙己脸上,那么未中秀才、未进举人的伤痕,一直印在他的心里。然而他心中的伤痕更是人们乐于取笑的:“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5.孔乙己究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学生回答,明确:

迂腐[回字的四种写法,满口之乎者也]

爱面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穿长衫,偷书却不承认]

善良、天真[教“我”写字和分茴香豆]

守信[从不拖欠酒钱]

6.综观全文,用自己话给孔乙己下一个定义。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皆可。最后提供一些经典的观点作为参考: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李欧梵[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吃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专家]——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孔乙己生死问题的假设和探究,进一步把握其悲剧性格。

2.由孔乙己的命运出发,分析造成他悲剧性的社会根源。

二.教学过程

1.由朗读引入。

打开课本,至91页,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问: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

速读全文,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证据。

2.四人小组讨论。

结论:孔乙己一定已经死了。

3.陈列理由。

①前后两次外貌描写的对比变化[第④⑾节]

首次出场 末次出场

身材高大 盘着两腿,下垫蒲包

青白脸色 脸上黑而且瘦

穿一件长衫 穿一件破夹袄

分析:从发展的趋势看,孔乙己的处境每况愈下,不久便会死去。

②当时天气状况与孔乙己的穿着[第⑾节第一句]

分析:“……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而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看来难以捱过这个冬天。

③孔乙己三次“辩”的不同[第④⑥⑾节]

一辩 二辩 三辩

第④节 第⑥节 第⑾节

睁大眼睛说, 不屑置辩 颓唐,不十分分辨

争辩 好象恳求

分析:孔乙己的言谈行为都旨在维护一个读书人的体面,尽管事实上早已受尽侮辱嘲弄,斯文扫地,却从不肯放下面子,丢弃自尊;所以明知别人是逗乐取笑,也全力与之争辩,或摆出超然的姿态,来表明自己比短衣帮高出一筹。可最后一次他竟然“不十分分辨”,甚至有恳求的眼色,平日的生命力已消失殆尽了,距死期也不远了。

④“排”与“摸”

“排”是指一个接一个按着次序摆。这里形象地写出了他摆阔、炫耀的心态㈠。而“摸”

出四文大钱,反映了他境遇的窘迫,已近末路。

⑤孔乙己“品行比别人都好”,欠酒钱,“不出一月,定然还清”[第⑤节],而十九个钱一直未还,一定已经死了。

⑥孔乙己“好喝懒做”[第⑤节],“好喝”即嗜酒,甚至甘愿忍受众人的嘲笑,仍然经常来酒店喝酒,他不再来喝酒,想来已不在人世了。

4.同桌讨论:种种迹象都证明孔乙己已经死去,那么造成他非自然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直接原因——偷窃挨打,困顿而死

制度因素——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社会因素——民众的麻木、冷漠、缺乏同情

性格因素——好喝懒做、偷窃

原因似乎是多方面的。可是民众的“冷漠麻木”正是他们用传统等级观念来衡量他人(试想丁举人满口之乎者也,只会使人肃然起敬);而孔乙己的好喝懒做也是因为他怀抱旧式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将自己视作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君子”,纵然未能通过科举一展才华,但也决不可与芸芸众生为伍。

归根结底,孔乙己死亡的根本因素是旧的的社会制度。

㈠也有观点认为“排”字反映孔乙己的贫穷,钱来之不易,故付帐时小心清点记数。同样是买酒喝,阿Q从城里中兴回来,一走近酒店柜台,就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扔”字活生生地描绘出阿Q得意洋洋的炫耀情态。一“扔”一“排”,一暴发一窘迫,符合人物身份。

胡裕树《现代汉语》p433-p434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版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了解奏表的特点。
2 了解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等名言。
3 掌握本篇的词语。
教学设想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表文中的一篇代表作,“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此表用散体写成(唐宋以后写表多用骈体文),也是古代散文一名篇。
“表”即奏表,是臣下给君王的上书。臣下上书奏事,陈述己见,提出建议,有所谏诤。诸葛亮在出征时,以深怀托孤之情、肩负丞相重任忧虑国事的心意给后主刘禅进此表,其情其辞自有其特点。“表以陈情”(刘勰《文心雕龙·章表》),陈述衷情,这是表文的一大特点,本篇情挚辞切,教学中要突出这点。
疏通文字,懂得词句,是理解古文的基础。教学中要把这个基础打扎实。
本文词语较多,学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讲解。
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介绍文章的背景。
2 正音、诵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这位的历史人物,大家比较熟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我先把诸葛亮的情况,主要是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情况,简略地介绍一下。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殂(cú) 陛(bì) 以塞(sè)忠谏 陟(zhì) 臧否(zāng pǐ) 攸(yōu) 祎(yī) 以遗(wèi)陛下 咨(zī) 裨(bì) 阙(quē)漏 颓(tuí) 桓(huán) 闻(wèn)达 猥(wěi) 危难(nàn) 二十有(yòu)一年 夙(sù) 驽(nú) 攘(rǎng) 彰(zhāng) 咎(jiù) 诹 (zōu) 涕(tì)
四、朗读。
可叫三四名同学朗读课文。朗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
五、默读。
让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参看课本注释,弄懂词句意思,有不解之处,当堂提出。
布置作业
1 诵读课文,熟悉内容。
2 初步理解并概括各段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理解段意,明了诸葛亮提出了哪些谏言。
2 练习诵读。
教学过程
讲解文章第1—5段
第1段
一、全班齐读。
读毕,就字音、句读酌情讲评。
二、词句。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这里指刘备;“先“,称已死的人为先,多用于尊长。“创业”:指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而”:却。“中道”:中途,半路。“崩殂”:古代帝王死叫崩或殂。“三分”:指分成蜀、魏、吴三国。“益州”:汉代州名,现在四川省一带,当时蜀的疆域基本上是汉的益州,因称蜀为益州。“疲弊”:困苦穷乏。“诚”:确实,的确。“之”:的。“秋”:时机,时刻。“然”:但是。“侍卫”:侍从护卫。“于”:在。内”:指朝廷中。“忠志之士”:忠诚有志的将士。“身”:自身,自己。“者”:表语中停顿。“盖”:连词,承上文申说原因。“追”:追念。“殊遇”:特别的待遇,多指恩宠、信任。“报”:报答。“之”:代先帝的殊遇。“于”:及于,给。“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宫殿的台阶。“宜”:应当。“开张”:开扩。“圣听”:皇帝的听闻;“圣”,对皇帝的尊称。“以”:而。“光”:光大。“遗德”:遗留下的美德。“恢弘”:发扬,扩张;“恢”,扩大;“弘”,又作“宏”。“气”:这里指昂扬的精神状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过分地看轻自己。“引喻失义”:说话不符合道理;“引”,引证;“喻”,比喻;“义”,合理、适宜的事称义。“以”:因而。“塞”:堵,阻隔。“忠谏”:忠诚的劝谏。
三、内容。
提问一:诸葛亮在奏表的开头一段向刘禅提出什么劝谏?
讲解:诸葛亮首先规劝刘禅要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广开言路,采纳忠谏,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言谈失义,阻断忠谏之路。
提问二:诸葛亮用什么来鼓励刘禅?
讲解:诸葛亮用忠臣志士为了报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职守的事实来鼓励刘禅,要他看到蜀国具有忠臣竭力,志士效命这个好条件。
第2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
读毕、酌情讲评。
二、词句。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中”:皇宫中,指皇宫中的官员。“府中”:丞相府中,意指朝廷中的官员。刘禅即位,诸葛亮开府治事。“俱为一体”:都是一个整体,意即内廷处廷要协同一致;“为”,是。“陟”:升进。“臧”:善。“否”(pǐ):恶。“异同”:复词偏义,意思在“异”上。“奸”:邪恶不正。“科”:法令。“为”:做,行。“有司”:专管其事的官员。“论””评判。“刑”:处罚。“以”:用来。“昭”:显示,表明。“平明”:公正明察。“理”:治理。“偏私”:出于私情,偏袒一方。“内外”:内廷外府。

三、内容。
提问:诸葛亮在这段中向刘禅提出什么谏诫?
讲解:诸葛亮谏诫刘禅理政要公正明察,赏罚要善恶分明,对内廷和外廷的官员要一视同仁,不要徇私偏袒。
第3、4段
一、叫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
读毕,酌情讲评。
二、词句。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待中”:官名,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应对顾问。“侍郎”:或称黄门侍郎,近侍官,管理皇帝车驾,并充侍卫。“良”:贤能。“实”:诚实,老实。“志虑”:志向心思。“是以”:因此。“简拔”:选拔;“简”,选择。“以”:用,把。“遗”:交付,给予。“愚”:自称的谦词。“以”:认为。“为”:是。“无”:不论。“悉”:全,都。“以”:拿,把。“咨”:征询,商量。“必”:一定。“裨补”:增益补阙。“阙”:同“缺”,欠缺,不足。“广益”:使获得更多的好处;“广”,扩大;“益”,益处。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性行”:品性行为。“淑”:善良。“均”:公平,公正。“晓畅”:明了通达,精通。“试用”:在正式任用前先行试用。“于”:在。“称”:称赞。“举”:推荐。“为”:作,担任。“督”:谓大将。向宠曾为中部督。“营”:军营。“行(háng)阵”:军队行列,这里指军中将士。“所”:处所。
三、内容。
提问:这两段的内容是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其内容是诸葛亮向刘禅举荐用人。
第5段
一、全班齐读。
读毕,酌情讲评。
二、词句。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亲”:接近。“远”:疏远,离去。“小人”:奸邪无德之人。“所以”:……的原因。“兴隆”:昌盛。“倾颓”:衰败。“论”:议论。“未尝”:未曾。“痛恨”:极不满意;“痛”:极,非常;“恨”,遗憾,不满意。“于”:对。“桓、灵”:东汉末桓帝、灵帝。他们在位时宠幸宦官外戚,捕杀贤能,朝政腐败。“侍中”:指郭攸之、费祎、“尚书”:主管朝廷政事,指陈震。“长(zhǎng)史”:丞相府主管文书、簿籍的官,指张裔。诸葛亮出征,张裔统管丞相府事。“参(cān)军”:官名,参谋军务,指蒋琬。诸葛亮出征,他和张裔一起管理丞相府事。“悉”:全。“贞”:正直。“良”:贤能。“死节”:守节义而死。“愿”:希望。“信”:信任。“隆”:势盛。“计日而待”:以日来计算就能等待其实现,意即不要多久时间。
三、内容。
提问: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在这段中,诸葛亮以汉朝兴衰的历史说明君王用人之极端重要,告诫刘禅要接近、信任正直贤能、忠贞不渝的臣子。
布置作业
1 背诵第1—5段。
2 整理这几段中重点实词的意思、虚词“之、于、以”等的用法。
3 思考第6—9段的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 理解段意,明了诸葛亮提出的谏诫。
2 练习诵读。
3 总结词语。
教学过程
第6段
一、全班齐读。
读毕,酌情讲评。
二、词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布衣”:平民的代称。“躬”:亲自。“于”:在。“苟全”:姑且保存。“乱世”:动荡不安的时代。“闻(wèn)达”:显达或受称誉;“闻”:名声;“达”,显贵。“以”:因为。“卑鄙”:身份低微,学识鄙陋。“猥”:谦词,辱,使自己降低身份。“枉”:屈就,用于别人,含有敬意。“屈”:委屈。“顾”:拜访。“于”:到。“咨”:征询。“以”:拿。“感激”:感动。“遂”:于是。“许”:应允,答应。“以”:用,拿。“驱驰”:驱逐奔驰,引申为尽力效命之意。“值”:遭逢。“倾覆”:倾倒覆没,意为大败。指公元208年刘备在当阳长坂被曹操战败。“际”:时期。“危难(nàn)”:危险困难;“难”,祸难。“尔来”:自那时以来;“尔”,这,那。“有”:用来整数与零数之间。“矣”:表示已然。
三、内容。
提问:本段写什么内容?
讲解:诸葛亮在本段中自述受到刘备三顾草庐,委以大任,器重信任的优遇。
第7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

读毕,酌情讲评。
二、词句。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故”:因此,所以。“寄”:委托。“以”:把。“大事”:重大的事情,这里指国家政务。“以”:这里表时间界限。“夙”:早。“恐”:担心。“不”:无,没有。“效”:效果。“以”:而,因而。“明”:明见。“泸”:水名,今金沙江。“不毛”:不生长五谷,意指荒凉之地;“毛”,五谷。“兵甲”:武器军备。“奖”:勉励。“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中原”:黄河流域地区,指曹魏统治区。“庶”;庶几(jī),也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之词。“竭”:尽。“驽钝”:低能,愚钝;“驽”,能力低下的马,喻才能低下。“攘除”:铲除;“攘”,排斥。“还于旧都”:回到从前的都城;“于”,到;“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所以”:表所用之物,意为用来……的。“报”:报答。“而”:表并列。“职分”:身任之职所应尽的本分。“斟酌”:考虑。“损益”:减少增加,指兴利除弊。“进:”:奉上。“尽”:完全。
三、内容。
提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在这段,诸葛亮主要是表明自己报效先帝、尽忠蜀国的挚情和伐魏兴汉的雄图,并再次嘱咐刘禅要信任郭攸之等“忠纯”之臣。
第8段
一、全班齐读。
读毕,酌情讲评。
二、词句。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愿”:希望。“以”:把。“效”:成效。“治”:惩处。“以”:用,拿。“告”:上报。“灵”:英灵。“兴德”:发扬盛德;“兴”,兴起,兴盛。“责”:谴责,处罚。“慢”;轻忽。“彰”:显明,表明。“咎”:罪过,过失。“谋”:谋划。“以”:连词。“诹”:询问。“善道”:好办法。“察”:明察。“纳”:采纳。“雅言”:正确之言;“雅”,正确。“深”:深切。“追”:追念。“遗诏”:君王临死前发布的命令;“遗”,遗留。“不胜”;不尽。
三、内容。
提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诸葛亮在这段中主要是劝勉刘禅要牢记刘备遗训,砥砺志行,用心国事,善理政务,采纳雅言。
第9段
串讲。“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临表”:面对奏表。“涕”:泪。“零”:落。“不知所言”:不知说的是什么;这是谦词,表示自己可能失言。
实词总结(文中只作一种解释者不列)
道 ①道路。“中道崩殂”。②办法。“咨诹善道”。
遗 ①遗留。“以光先帝遗德”。②(wèi)给予。“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为 ①是。“俱为一体”。②做,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③做,担任。“众议举宠为督”。
论 ①评判。“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②议论。“每与臣论此事”。
无 ①没有。“若无兴德之言”。②不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行 ①实行。“然后施行”。②行为。“性行淑均”。③(háng)行列。“必能使行阵和睦”。
益 ①益处。“有所广益”。②增加。“至于斟酌损益”。
虚词总结
而 ①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②连接状语与谓语。“可计日而待也”。
于 ①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②及于,给。“欲报之于陛下也”。③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④到。“还于旧都”。
以 ①用,拿。“咨臣以当世之事”。②而。“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③因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④表时间、地域等界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⑤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
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作课后练习。
[译文]
先帝创建大业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成三国,益州地区困苦穷乏,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然而在朝中侍卫大臣毫不懈怠,在外面忠诚将士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怀先帝对他们有特殊的恩遇,想将此报答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当扩大听闻,广开言路,使先帝留下的美德得以光大,使忠臣志士的精神得以振奋,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自暴自弃,任意称引譬喻,言而失义,因之堵塞忠诚劝谏的道路。
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都是贤能老实、志向心思忠诚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里的事,不论大小,都同他们商量,然后再去办,这样一定能增加益处,弥补不足,收到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品性良善,办事公正,精通军事,当年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群臣举荐他作中部督。我认为军中的事,都同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中将士和睦相待,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能安排得当。
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到这件事,没有不感到非常可叹,对桓、灵二帝深为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贤能,能以死殉节的忠臣,希望陛下接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盛就可以计日而待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百姓,亲自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想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显声扬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学识鄙陋,而降尊屈驾,亲自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代大事的看法,故此我甚为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遭逢战败,在战事失利之际我接受了任命,在艰危困境之中我领受了使命,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小心,所以临终之时把国家政务托付给我。领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完不成先帝的托付,因而损害先帝的明见,所以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军备已经充足,应当勉励并率领大军进兵北方,平定中原,我希望能竭尽自己驽钝之才,铲除邪恶势力,复兴汉朝天下,返回到故都去。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本分。至于考虑兴利除弊,进献忠言,那就是攸之、祎、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如果没有发扬盛德的言辞,那就责罚攸之、祎、允等人的轻忽职守,来显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该远行了,面对奏表我眼泪落下,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缺少标记参数或过长。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一文,希望“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