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造句教案设计 > 导航 >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听广播》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造句教案设计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听广播》教案设计。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优质的教案课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听广播》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听懂儿童广播并能复述”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听广播的训练是听的能力培养的重要项目。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广播中的故事,注意边听边记住要点。

2、能把故事中的要点有条理地说出来。

教学重点:听广播时,要边听边记住要点;

说要点时,要把故事的题目,故事里的主要人物的姓名,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扼要地说出来。

二、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解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一个本领,不仅要听广播,还要把听的内容告诉别人。“说要点”是指把重要内容概括成几句话说出来,而不具体复述整个内容。

2、自读课文,想想我们怎样才能学会听广播、说要点。(划出有关内容)

3、集体讨论,明确听广播、说要点的方法。

4、小结:

听:要认真,要记住要点。(题目、姓名、事情的前因后果)

说:要先说题目,然后把故事要点概括成几句话说出来。

5、指导学生听广播,概括要点。

○播放录音,要求学生按上述讨论的要求去做。

○指名说说故事的题目、人物、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再听录音,并思考:战士们为谁做棉衣?为什么要做棉衣?邓政委为什么没有收下棉衣而转送给通讯员小万?

○讨论学生问题,帮助学生概括。

6、小结。

篇二

教学目标 :

会听儿童广播《在宇宙飞船里》,听仔细,记要点,复述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记要点。

教学难点:

复述广播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谈话引入

看书读报、听广播都是学习,会让我们知道世界上的许多大事,学到不少知识。看书读报,如果第一遍没有记住内容,可以再看一遍。听广播就不同了,广播完了,声音也就没了,怎么才能记住它呢?这就是今天大家要学的本领。

2、揭示课题,听广播

二、默读课文,学习方法。

1、边听边想: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听广播的方法?

2、说说怎样听广播。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板书:集中注意,听仔细;先听题目,再听内容。

三、尝试听记,理清要点边听边想,记要点:时、地、人、事。

1、第一遍听录音:听《在宇宙飞船里》,边听录音边看图

要求:听清广播里的主要内容?(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反馈

(1)广播的题目是什么?

(2)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是怎样睡觉的?怎样洗脸刷牙的?吃的是什么样的饭菜?

(多叫几位同学回答)

(3)看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的生活。

学生看课件练说。(出示句式:(题目)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故事。)

四、练说

1、自由练说,同桌互说。

2、指名说,共同评议、纠错。

五、复述广播内容

1、再听录音,训练边听边记的能力

2、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共同评议。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怎样听广播,知道了要仔细听,边听边想边记的方法。今后,要多听广播,比如:新闻、气象,特别是少儿节目,并能把听到的好消息、新鲜事、有趣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

听广播

题目

时间

集中注意,听仔细 地点

边听边想,听要点 内容 人物

事情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听广播的意义

2、掌握听广播的要求

3、熟悉听广播的技能训练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广播的意义

听广播是提高学生听话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我们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中,要因势利导,利用这种形式来有限的提高学生的听话能力;良好的听话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本能力。

听广播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能让你及时了解天下大事;能让你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听广播的要求

听广播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1、听得快:要集中注意力,快速跟上,声声入耳,句句到心。

2、听得全:接受信息要全面,接受信息要完整。

3、听得准:要培养听觉感受,注意语句的停顿和语气的变化,听清语意,防止误听。

三、听广播的技能训练

1、调动原有信息,接受新的信息

2、攫取主要信息,记住关键语句

3、记听重要信息,学会速记技巧

四、速记方法

1、速引式

2、符号式

3、浓缩式

4、首尾式

5、提纲式

另外还有: 跳行记、留空记、画线记等听记技巧。

fwR816.cOM品读分享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教案设计


《小蝌蚪》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我”和孩子们在家里用脸盆养蝌蚪的事。从孩子们明白小蝌蚪需要食物和泥土放到脸盆里,再到养在园子里,处处表现了孩子们对小蝌蚪的爱护和喜爱,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仔细观察、虚心求教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观察动物的兴趣,具有热爱生命的情操。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别”;理解16个新词的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3、能仿照例句,根据规定的内容,用“原来……怪不得……”写一句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能有条例地写出青蛙蝌蚪和*蝌蚪的不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懂“不合群”,并能了解合群何不合群的蝌蚪的区别。

2、 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调、觉、难、别”的读音,掌握16个词语。

二、 教学过程

(一) 出示课题,质疑。

1、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他们把比较有价值的写在黑板上。如: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写不合群的小蝌蚪?

(二) 带着问题读课文

1、 学生自己读课文。

2、 指名读感兴趣的小节,并纠正读音。(调、别、仍、难、觉)

(三) 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题问题。

1、 默读

2、 同学间交流

3、 集体交流

(四) 抓主要问题。

1、 请学生选择哪些问题是比较重要的。

2、 再请学生选择一个次要的问题,带着两个问题到书中寻找答案。

(五)讨论

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

从形体上看,独游的小蝌蚪比群游的小蝌蚪略微大一点;从颜色上看,独游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群游的却是黑色的。(指导朗读时,注意读出不同点)请学生讲一讲两类蝌蚪的不同。

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小蝌蚪不合群的?

1)我发现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

理解:闹别扭 换个词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那种可怜的样子。

2)不料,那只小蝌蚪又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游到一旁去了。

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词语是什么?(朗读时,强调“又”和“单独”)

3)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仍旧从队伍中钻了出来,自个儿悠闲地游来游去。

朗读时强调“自个儿”。说说“悠闲”的意思或做做样子。

4)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那么多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词,你想怎么评价小作者?(体会汉语的丰富性,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5)作者写得那么好,我们怎样把它读好呢?(齐读1、2两段)

这就是不合群的小蝌蚪,它跟成群结队的小蝌蚪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不仅能提出自己的疑惑,还能自己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仔细分析原因,知道小蝌蚪不合群的原因。

2、 能为青蛙妈妈写一则寻人启示。

3、 能用“原来……怪不得……”说写一句话。

4、 明白生活中有许多科学知识,懂得要学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需要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虚心求教。

二、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 读词语

合群孤零零成群结队闹别扭孤独不料队伍单独调皮仍旧悠闲略微难道疑问*怪不得

2、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吗?

(二)讨论,解决上节课中的另外两个问题。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

但是,课文中的两位同学和我们都一样,虽然有了这样的发现,却不知道原因。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我和永明的疑问吗?这个问句还可以怎么问?

2、 如果我们平时碰到不懂的问题,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呢?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5个,会写其中的7 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指名学生接力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试说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1.学习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小蝌蚪在干什么?

(2)自由读2-4自然段,思考:蝌蚪在脸盆里怎么活动?我们是怎么做的?

2.学习第5-8自然段。

(1)学生接力读课文。

(2)找出孩子们喜欢蝌蚪的句子。

(3)学生试背第7自然段。

(4)指名背诵课文。

四、作业

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盆底淡蓝色的图案被泥土遮住了。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5个,其中会写“养、成、呢、怎、压、淡、甩” 7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体会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喜爱,知道青蛙是益虫。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体会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喜爱,知道青蛙是益虫。

教学准备:

DVD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多媒体出示。板书课题,齐读课文题目。

2.观看课件,提问:“你能告诉大家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不认识的生字,生词下画上记号。

2.把难认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及遍。

3.交流一下哪些字音需要注意。

“成”是翘舌音,不能读成“ céng”

“呢”的生母是鼻音“n”,不是边音“l”。

“怎”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韵母是前鼻音。

4.同桌互读这些易读错的字,听听谁读得最准确。

5.用DVD光盘,播放朗读,帮助正音。

6.出示生字卡片,领读巩固读音。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2.学生互相交流。

“呢”的右下是“匕”不是“七”。

“甩”的第一画是竖撇,不是竖,它与“用”形近易误。

“压”的右下有一点。

3.老师重点指导以下及个生字,提示要点。

养:上面比“美”少一横,属羊部。

成:共六画,先写横(第一笔),在写撇(第二画)。

淡:左边三点水,右边两个火上下串,书写时上面的火字应将一撇写成一点。

4.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5.学生先描红,再在练习薄上临写。

6.扩词训练,巩固生字。

7.投影认读字,指导认识。

(1)先拼读,后直接呼读。

(2)口头试着组词。

板书设计:

20 小蝌蚪

后鼻音:养、成

翘舌音:成、甩、皱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字。

2、引导学生感受马戏的精彩,同时了解精彩的马戏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辛勤训练的结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课件。

2、让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表演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动物表演的节目,结合你们收集的有关动物表演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给大家讲讲。(学生可展示图片,看着图片作介绍)

动物的表演真精彩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作者,再去看一场--精彩的马戏。(板书课题并齐读)教师请学生一边欣赏课件,一边听课文录音。

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觉得这场马戏有什么特点?自己感觉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3、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学生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2)用卡片,开火车检查,互相正音。

(3)教师抽查。

4 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同伴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图画初步理解词义。

重点理解词语

精彩稳稳当当不慌不忙等

5 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6 识记要求掌握的生字字形。学生交流学字情况。

7 指导书写生字。

8 学生练写,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观察图画,说说图意

1、出示课件。课件中小动物们的形象非常逼真地再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看得兴味盎然。

2、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教师范读。

3、要求学生说图意,可用上课文中的词句。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精彩的马戏》给我们介绍了那几个节目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笔画出节目的名称。

2、提问学生,教师板书。

3、在这几个节目中,你喜欢哪一个节目。

4、根据学生喜欢的节目,小组进行重点读议。

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你们是读了稳重的那些词语才感到这个节目精彩的?让学生先看图、读文,再讨论:为什么喜欢这个节目?理解节目的精彩之处并在小组内朗读。

5、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出示第二段文字并知道朗读。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猴子爬竿"这个节目确实精彩:猴子的打扮让我们觉得猴子好好玩;猴子高难度的动作我们惊异;猴子的表情让我们感到猴子顽皮的天性。难怪观众会被他都的哈哈大笑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节目的精彩。

(1)、自己试读第二段。

(2)、小组读。

(3)、抽读。

(4)、齐读。

教师小结:课文给我们介绍"猴子爬竿"这个节目时,又介绍了猴子的动作和样子,最后介绍了观众的反映,让我们如同亲眼看见一般,真切地感受到了"猴子爬竿"这个节目的精彩。其他则节目也很精彩,你能通过朗读把他读出来吗?

6、处是第三、四自然段,学生集体试读第三、四段。

7、喜欢"黑熊踩木球"和"山羊做钢丝"这两个节目的同学分别朗读三、四段。通过学生互评,教师指导。理解重点词句,读好课文。

8、再仔细读课文,你一定发现了观众在观看这个节目时的不同反应。让我们在像课文中的观众一样,被笨重的黑熊那精彩的表演所吸引,为山羊的绝技大声喝彩。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10、仔细观察图画,再仔细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生共同质疑。

小结:是啊,动物们表演的节目个个都很精彩。小观众们选了三个他最喜欢的节目来些,其他的节目就一句话带过,留给我们去想象,多好啊!动物们表演这么多的节目,都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的功劳,让我们再来好浩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四、让学生把自己看过的或收集到的其他节目进行交流

五、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3、4题。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所写的内容对我们班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同学们却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生动形象的课件的帮助下,非常好地完成了对语言文字和对课文内容的双重理解。归其原因是因为我在讲课时较好地抓住了精彩一词,这样学生读得有目的,对课文中词语的理解也比较有重点,所以教学效果比较好。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水的脾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学习部分生字。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课文。

介绍一下自己的脾气。人有脾气,有趣的是水也有脾气。

出示课题,齐读。学习“脾”。那么你觉得水的脾气是怎样的呢?

指名说

1、好的,为什么?

2、不好的,为什么?

二、读课文。

书上讲了水的脾气是怎样的?自由读课文,读后指名说。

三、今天我们来学一学水温和的一面。

1、自由读1、2自然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好语气,想想体会到什么?

2、汇报,随机出示句子

①我在田野上奔跑,灌溉了绿油油的庄稼。

理解“灌溉”,指名读——齐读。

②我在江河里流动,养肥了成群的鱼虾。

学习“肥”,指名读,评议——自由读。

③我举起一艘艘轮船,让它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学习“艘”,理解“乘风破浪”。指名读,评议——齐读

④我转动一台台机器,把电流送往城市和村庄。

学习“台”,自由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

4、猜一猜我是谁。

5、课文后第二题,连一连。反馈。

用一句话说说水的好脾气。

6、你还知道水有什么好脾气?

7、现在你最想对水说什么?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练习》第5(1)题。

2、抄写4个生字每个写三遍。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亮亮捉虫》教学设计


课文写亮亮到菜园里捉虫于,把茄子、土豆叶子上的几只瓢虫都捉住,以为是害虫,后来爸爸告诉他七星瓢虫是消灭蚜虫的能手,二十八星瓢虫才是害虫,亮亮明白后,放走了益虫,把害虫带回家喂鸡。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茄、豆、瓢、蚜、专、蔬”,理解有关词语。

2、能说出七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的一些特征。

3、知道要保护七星瓢虫,消灭二十八星瓢虫。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知道七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的特征。

教学难点:

“蔬”的字形;用自己的话介绍七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说话

出示课件:菜园里种着茄子、土豆、南瓜

1、看图说词:谁能看着画面说几个有关的词语?

2、学习字、词

(1)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击课件在图下出示

qié dòu shū

茄子 土豆 南瓜 蔬菜菜园

读读词语,咬准字音。

(2)谁能想办法记住“茄、豆、蔬”的字形?(任意选择一个向大家介绍记忆方法),重点指导“蔬”的字形。

3、用词说句

(1)用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说一句话。

(2)用“()和()都是蔬菜”的句式说话。

二、揭示课题

市场上的蔬菜很多,这些蔬菜都是农民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可菜园里时常有虫出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种菜园里的虫。

(出示课题)亮亮捉虫

三、自学感知

初读课文,课文向我们提到了哪几种菜园里的虫?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出示课件:初步认识七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

四、细读深究

1、我们是从哪一自然段中找到了这三种虫的名称的?(第四自然段)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仔细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一些什么?

(用自己的话一点一点说,在小组中轮流发言)

3、组际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随机点击课件

(1)七星瓢虫:身上有7个点儿

是消灭蚜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好朋友

是益虫

(2)二十八星瓢虫:身上有28个点儿

专吃蔬菜叶子

是害虫

(3)蚜虫:是害虫

4、任选一种虫向大家介绍。

先自由说,再走出座位向别人介绍。

5、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这些知识是我们从爸爸告诉亮亮的话里知道的,那么爸爸对亮亮说这些话时是怎么讲的呢?

自由读—自愿读给大家听—评议—齐读,读出语气

学到这里,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茄、豆、瓢、蚜、虫、蔬,认为易写的可少写。

2、任选一题完成

(1)七星瓢虫,身上有(),是消灭(),是庄稼的(),是()。我们要()。

(2)二十八星瓢虫身上有(),是专吃()。我们要()。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菜园的益虫和害虫,懂得要保护益虫,消灭害虫。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瓜字旁和瓦字旁;理解“菜园、茄于、土豆、瓢虫、小心翼翼、敌友不分、纳闷、蚜虫、蔬菜”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的3、4自然段。理解爸爸的话。

教学难点:

分清益虫和害虫。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文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10个生字。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亮亮是怎么捉虫的。

3、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1、看图说话,引出课题。

(1)出示亮亮捉虫的投影片。问:图上的小朋友在于什么?

(2)师边说“这个小朋友叫亮亮”,边出示课题(24.亮亮捉虫),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口述本课目标。

(1)听课文录音,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填空帮助回答:指名答,自由说。

课文主要写了( )在菜园里( ),爸爸说他( ),又告诉他( )是庄稼的好朋友,( )是害虫。亮亮听了放走了( ),把( )带回家喂鸡的事。

(3)口述本节课教学目标。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想想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字形难点:翼(编口诀帮助记忆)、蔬(笔顺:艹, 蔬,共14笔)。

读音难点:瓢piao、专zhuan都是三拼音,中间的介音不能丢。
①抽读卡片。指名汇报自己学得的那个字。

②给“豆、专”口头扩词

“闷”多音字组词: men ( ) men ( )

③师指导书写“翼、蔬”。

④学生书写作业本第1题上“翼、蔬”这两个字。

4、再读课文,学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

(2)教学第一句。

出示第1句。

①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or什么时候,亮亮拿着瓶子到菜园里干什么?

②出示填空:(什么时候),亮亮(怎么样)到(哪里)去(干什么)。[指名,开火车]

(3)教学第2句。

①看投影片。问:亮亮是怎么捉虫的呢?(自由准备。指名答。)

②课文上又是怎么说的?读课文第2句。

③自由读这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如“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

④指导学生读出小心翼翼的语气。(第2个分句读得轻、慢些)

(4)连起来读课文第1自然段。

(5)小结:这一段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星期天,亮亮在菜园里捉虫。)

5、巩固字词,完成作业。

(1)抽读生字卡片。

(2)抄写其余的生字。

(3)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6、作业。

比一比组词。<课堂作业>4

加( ) 票( ) 舌( ) 豆( ) 争( ) 蚜( ) 专( )

架( ) 瓢( ) 敌( ) 短( ) 睁( ) 呀( ) 转(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认识菜园里的益虫和害虫。初步懂得要保护益虫,消灭害虫。

2、理解“纳闷、敌友不分、消灭”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朗读课文2——4自然段。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1)瓢虫、小心翼翼、敌友不分、纳闷、蚜虫、蔬菜。

(2)齐读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细读课文,学习2——4自然段。

(1)师引读2—3自然段。

亮亮正在小心翼翼捉虫子时,爸爸来了,问亮亮……亮亮说……爸爸

走过来,接过亮亮的瓶于一看,笑了笑说……亮亮很。*…(省略的内容由学生齐读)
(2)“纳闷”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亮亮纳闷?他为什么事感到纳闷呢?

“敌友不分”是什么意思?

(3)朗读2——3自然段。指名分角色读。评议: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四人小组分角色读。

(4)爸爸为什么说亮亮敌友不分呢?

①自由读第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爸爸为什么说亮亮敌友不分。

②出示填空

a.七星瓢虫身上有( ),是( )的能手,是庄稼的( ),是( ),我们要( )。

b.二十八星瓢虫身上有( ),是专吃( )的( ),我们要( )。

③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用怎么样的速度读比较好。指名读。评议。齐读。

④这一自然段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⑤老师考考你们,和这些词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你知道吗?

消灭—— ;敌人—— 5害虫—— ;错——

(5)现在我们知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说亮亮敌友不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四人小组准备。指名答。自由说。)

(6)读课文2——4自然段。

①自由读。

②分角色表演读。

a.四人小组准备。

b.指名上台表演。

③齐朗读2—4自然段。

3.小结。亮亮听了爸爸的话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4.作业。

(1)完成作业本2、4题。

(2)朗读课文1——4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七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的区别。

2、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懂得要保护益虫,消灭害虫。

3、正确地朗读课文。

4、能用“小心翼翼”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说说这些字的部首。结合完成《课堂作业》2

茄( ) 瓢( ) 翼( ) 敌( )

纳( ) 睁( ) 蚜( ) 蔬( )

(2)用“小心翼翼”写句子。(提示: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小心翼翼?让学生考虑后指名回答。)

2、朗读课文,看图说话。

(1)朗读课文1—4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说说七星飘星和二十八星瓢虫各有什么特点。
自由准备。指名说。同桌互说。

(3)爸爸为什么说亮亮敌友不分?“敌”指什么?“友”又指什么?

3、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亮亮一听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2)亮亮明白了谁是敌谁是友以后是怎么做的?

4、朗读全文,小结。

(1)朗读全文。

(2)小结。

①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②亮亮明白了敌友之后,放走了益虫。我们要像亮亮一样保护益虫鸟)、消灭害虫、(害鸟)。

②那我们还知道哪些益虫、(益鸟),哪些是害虫、(害鸟)?写在作业本上。

5、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5、6题。

(2)朗读全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玲玲的画》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单元主题:
⑴ 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同时也有很多不尽人意、让人觉得头疼的事,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读读本单元的主题就知道了。
⑵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
⑶ 学生在下在自由读,同桌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⑷ 指名学生汇报。
2、引出课题:
⑴ 一个小朋友玲玲,她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们一起看看她是怎么解决的。
⑵ 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识字: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本课要认的生字。
⑵ 检查识字情况。
⑶ 全班一起先读一读。
⑷ 课件:出示本课要认的生字。
⑸ 开火车。
2、读词
⑴ 自由读词,说说这些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⑵ 指名学生说,可以结合实际举例子谈一谈。
3、读课文:
⑴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⑵ 指名学生读课文。
三、理解感悟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玲玲)讲玲玲干什么?(画画)在画画整个过程中,玲玲都是称心如意的吗?
2、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读,找找玲玲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
3、指名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高兴──难过──高兴。
4、从哪儿看出玲玲很高兴,很难受,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读一读。
5、指名学生读,老师指导。
6、思考:
为什么玲玲的心情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是谁帮助了她。
7、咱们一起把爸爸与玲玲的对话读一读。
8、爸爸说的有道理吗?爸爸说的哪句话给你了很大的启示了。
9、课件:出示爸爸的话。
10、以各种形式读,谈谈你对爸爸这句话的感受,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
课本上的小主人玲玲遇到这样的事并能很好的解决,那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呢?以前是怎么解决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你又会怎样解决。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听广播》教案设计”一文,希望“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听广播》教案设计”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下册语文造句教案设计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