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一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谁住顶楼

一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谁住顶楼。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谁住顶楼,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 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不同的语气。
 3. 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与人相处,多替别人着想,邻里间和睦、友好。教育孩子做一个尊敬老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谦让的社会风尚。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了解身边邻里友好和睦或者反面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家住几楼?
 2.今天,咱们动物王国的新楼盖好了,谁住顶楼?成了大家讨论的问题。(出示挂图)孩子们想知道答案吗?我们一同去看看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略课文内容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读读,并看哪些词句不明白,做上记号。
 2.通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读、听,注意纠正读音。
 4.指名生读、听,纠正读音。
 5.师小结。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记生字字形。
 3.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指名读生字。注意:照顾学习较困难的孩子;纠正字音。
(2)开火车读生字。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交流识记字的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一个字可以用多种方法识记。)
(5)齐读;边读边书空;抢读。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描描写写”的生字卡片。
 2.生自由读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3.指名读喜欢的字,并讲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
 4.齐读;抢读。
 5.组词,扩词练习。
 6.对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师作范写,并注意强调书写规范、美观,容易错的地方。
如:“底”字,注意不要把下面的点写掉了;
“溜”字,注意右边上面的那点不能写掉了;
“窗”字,注意下半部分的笔顺等。
 7.生书写,师巡视。
 8.评价学生书写的情况。注意多激励书写得好的孩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把字写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自由读记。
 2.指名读;齐读;抢读。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找出不懂的地方?
 2.汇报学生读懂了什么。
 3.质疑,释疑。(注意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来理解。)
 在引导学生理解“自告奋勇”基础上,让学生用这词练习说话。
 4.再读课文,体会中心。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动物的对话,要求读出各小动物的语气并弄清课文的内容。
(2)汇报读的情况。(注意引导学生评议读的情况)在读中体会动物们和睦、友好的气氛,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3)汇报说明哪些小动物不适合住顶楼,哪些可以,为什么?
(小马脚步重;小兔下楼容易摔;小狗要为大家守门看家;老牛爷爷年岁大,行动不便。所以都不做顶楼。)
(小猴爱攀高,胆子也大,所以可以住顶楼。)
(4)练习用“因为……所以……”来说话。
 5.出示课后练习二的例句,找出其中的几组反义词。
(1)小猴说:“你后腿长,前腿短,上楼容易,下楼难,会摔跟头的。”
(2)再读课文找出其它几组反义词。
(3)你还能说出别的反义词吗?小组来比赛比赛。
 6.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内容。
三.小结。拓展
 1.学了这课,你明白了什么?
 2.班上交流邻里间互相关心或者闹矛盾的事迹。
 3.孩子们学了这课,准备以后怎么表现呢?(生自由发言)

作业布置与指导:
1.看拼音写词语。
   zì gào fèn yǒng    shéng zi liū bīng yǒng qì  chuāng hu dǎn liàng  gēn tou
(  )  ( )  ( ) () ( )  ( ) (  )
2.造句。
 自告奋勇……
3.多音字组词。
kān( )  xíng( )
看{行{
kàn( )  hang( )

板书设计:
9.谁住顶楼?
 小猴
 小兔
 和睦相处{ 老牛 }十分友好
 小马
 小狗

Fwr816.COm小编精选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a


教学目的
 1、阅读《家》、认识“家、爸、妈、一、个”五个字。
 2、学习单韵母a。认识字形,会读、会写;会读带四声的a。
 3、学习四声的读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正确读写a及其四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时间

教学任务:学习儿歌、认读生字、学习韵母a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幸福而快乐的家庭从小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健康茁壮成长我想你们一定很喜欢自己的家对吗?
 2、哪位小同学愿意把自己的家和家里发生的快乐的故事给大家来讲一讲呢?(学生发言)
 3、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认识另外一个幸福的家庭——小兰的家(临时编个故事)
 4、下面我们就走进小兰的家,来学习这个故事好吗?师板书课题:家。师领读,学生齐读,指名读。
二、学习儿歌,认识生字
 1、同学们自己认真来读读儿歌,看看儿歌中的那些字你认识?学生自由读儿歌。
 2、那位同学想试着自己读读?
 3、老师领学生来读儿歌。
 4、学生自己再读;同桌互相读;指名学生读儿歌,个别学生提建议。
 5、全班学生齐读儿歌。
 6、小黑板出示生字:家、爸、妈、一、个。
(1)学生结合课文拼音注释自读生字。
(2)师领学生读生字。
(3)指名学生读生字。
(4)指名学生领读。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学生互相读;多种方式读。
(7)这些生字小伙伴都藏在课文中的什么地方了?同学们找到就把它们圈上好吗?
(8)听儿歌“家”的录音,让学生欣赏。
三、学习韵母a
 1、板书“爸、妈、家”并拉长音来读读,看看他们发音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结尾都读a的音)
 2、学生自己读读a,体会一下“a”发音时的口型。
 3、师领读a的读音,学生开火车读。
 4、说说怎样记忆这个字母的字形和读音。(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5、学习a的四声,认识四声标调符号。
(1)小黑板出示小羊到大海中冲浪的图画来学习a的四声。并总结儿歌教学生记住。(舢板āā水波平,舢板áá波上行,ǎǎ下坡又上坡,àà下坡读四声)
(2)板书ā á ǎ à 学生自己读;跟老师读;开火车读。
(3)怎样才能把韵母a的四声记住呢?同学们来认真地想一想?(一升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下)降)
(4)学生自己记声调儿歌。
(5)检查a的四声读法及标调。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6、学习韵母a的写法。
同学们,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拼音字母也有自己的家。
(1)认识三格四线。
 ——————
 ——————
 ——————
 ——————
(2)教学生a的写法及书写的位置:在中间的格里写,先写左大半圆,再竖右弯带个小尾巴。
(3)师示范写,学生跟写,师进行多次示范,并注意加强个别指导。(注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学生自己在书上练写。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1、背会儿歌。
 2、会背诵韵母a的四声调儿歌;并会写字母a。

第2课时时间

教学任务:背诵儿歌、巩固练习、写好韵母“a

一、检查背诵儿歌情况。
 1、看书,学生自己读读、背背。
 2、同桌互相背一背儿歌可以相互检查背诵,
 3、全班齐背儿歌。
 4、学生再听儿歌录音,进行思维创新。
 5、指名学生唱儿歌,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
 6、分小组进行小游戏:分角色演唱和表演。
二、检查认字情况。
 1、自己读生字。
 2、小组内检查生字情况。
 3、师指名学生认读。
 4、全班齐读生字。
三、写a及四声。
 1、在拼音本上写韵母a,注意写字姿势,要求学生写字要认真,要写规范,要写得漂亮。
 2、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写一写,学生互相评价评价。
 3、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应练习。
四、总结
说说学了“家”这一课自己的收获有哪些?
五、作业
在拼音本上写一篇a

板书设计
1 家
家 爸 妈 拉
 ——————————
 ——————————
 ——————————
 ——————————

课后附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大熊猫


这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大熊猫》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设计理念:
 利用学生喜爱大熊猫的心理特点,鼓励他们自学,培养其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提高其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
 3、教育学生爱护大熊猫。
教学用具:课文挂图录像
教学方法:角色表演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初步认识大熊猫。
 1、播放有关大熊猫的录像片。
 2、指名说说看见了什么?让所有的学生都大胆发言。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大熊猫。
 1、教师领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己读课文。
 3、指名个别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深入了解大熊猫。
 1、出示教学挂图,通过看挂图学习大熊猫的样子。
教师让学生说出挂图上有什么?再根据学生说的,教师再指句子,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2、利用角色表演理解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1)师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让学生都想象自己是一只大熊猫,教师边读课文边让学生表演。(指导学生表演好:爬上爬下用爪子抱着脑袋呼呼地睡大觉睁开眼睛睡醒了摆动着走来走去)
(3)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问:大熊猫最喜爱吃什么?学生齐回答。再指图让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子的样子。
四、课堂检测。
 1、教师出示问题:大熊猫是什么样子?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大熊猫爱吃什么?学生自读问题,思考题意。
 2、指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
 3、让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4、指导学生自己写出答句,教师个别讲析。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这个办法好


这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这个办法好》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思考
 1、同学们,我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可以说你们已经长大了,你们说对吗?那么作为大孩子,遇到事情要怎么办呢?
请学生各抒己见。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这个办法好》就是有关这样的事情的课文。板书课题
 2、读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中等生提问
教师把各类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总结。然后用投影出示问题。
二、范读课文:放课文录音
听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自己能够把黑板上的哪个问题解决?
三、学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1、读两遍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语:出示投影
*伙伴放牛砍柴捡果子分组
喂牛饱饱的满筐几份
 3、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的什么故事,你对这个人了解有多少?(小组讨论)
 4、*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后进生)
 5、指名读课文第一、二段。
 6、齐读第三段。
 7、想一想,*想出的这个好办法行吗?你认为他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吗?(同位互相交流,再发言)
 8、采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
过渡:
*想出的办法到底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呢?让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就会知道了。
 9、指名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你认为*的办法好不好,为什么?(优等生回答)
 10、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
 11、你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怎样做的?
四、课堂小结
我们遇到事情一定不要着急或很快的就去做,一定要善于动脑筋,用的办法把事情完成的。
作业:
 必作题:朗读课文,并能够熟练掌握本课要认识的13个字。
 选作题:你还能运用什么方法把*放牛、砍柴、捡果子这几件事情更好的作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二、朗读课文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优等生)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从中划出自己不认识或掌握不熟练容易忘掉的字。
三、识字写字教学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轮读3遍)
 2、指导学生记住字形。(突出重、难点)
 候:注意笔顺的指导。不要漏掉一条“竖”
 常:注意这个字上面是“党”字头,不要写成“学”字头。
 捡:这个字的右半部分比较难写,要注意给学生进行指导。
 背:这个字上面是“北”,下面是“月”(这个偏旁是个‘肉’)。
 3、指导写字。
 这八个字每个都有几笔?这些笔画是这么搭在一起的?笔顺是什么?(同位交流)
 比较:“候、常、放、牛、组、捡、背、份”几个字的笔画?哪个字应该写的瘦些?哪个字应该写的胖些?“背”的“月”有什么变化?(全班进行)
 4、学生写字。教师指导。
四、把学生写的字进行点评。并让学生总结自己字写的好的经验。

作业:
必做:会写本课的生字。
选做:想一想,一年来你有哪些进步,你长大了吗?
课后札记: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春笋》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读词语:冲破 掀翻 唤醒

裹着 娃娃 迎着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听雷声,说话:春雷公公仿佛在说什么?

2.指导朗读: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此处以点评代指导,在点评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感悟“冲破”“掀翻”“冒出来”。】

3.句式练习:一声春雷,唤醒了( ),唤醒了( ),唤醒了( )……

设疑自读:醒来的春笋在做什么?

4.交流,指导朗读: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5.表演理解,生朗读做动作。

6.齐读第一自然段。

7.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实物,简单观察说话

2.找出课文里描写春笋样子的句子,读一读:重点指导读好“嫩生生”,读出春笋的可爱。此处可以由老师范读。

3.学习第二句:

(1)读句子。

(2)学习生字:笑

A.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B.出示古文字的“笑”,帮助理解并巩固字形。

C.指导书写:小口诀——竹字头有高低,撇捺舒展站得稳。【这是习字册上的小口诀。】

D.扩词。

E.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这句话,以点评代指导。

4.学习第三四句。

(1)看视频感受竹子生长得快。

(2)指导朗读

(3)学习生字:节、再

再 结合字理教学,扩词关注“再向上”的意思,指导书写,小口诀:四横匀,末横放,中间形窄有精神。

(4)小结竹子的精神,板书: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5.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夸夸小春笋:小春笋,你——

五、拓展延伸:春笋【这首诗是补充习题上的内容。】

六、学生写字:笑、节、再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池上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设计意图:
由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以旧带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搜集关于诗人的生平和关于荷花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
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古诗。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④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⑤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设计意图: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通过学生亲身想象“偷采白莲”儿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学生情,诗中情水乳交融,激发共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通过熟读成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谁住顶楼”一文,希望“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谁住顶楼”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一年级语文教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