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青岛出版社二年级科学教案 > 导航 > 未来出版社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青岛出版社二年级科学教案

未来出版社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那大家担不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未来出版社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教材简析
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安排活动主题,形成灵活、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育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
二年级的特点是: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探究,热爱科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教学策略:
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课前初探
2.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3.课后实践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⑵、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⑶、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发现与研究的快乐之中。通过发现、研究、展示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合作意识。
⑷、首先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来体验祖国“妈妈”的可亲、可敬、可爱,然后通过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再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从而深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⑸、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
4、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
改进教学思路: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1 让我想想 11 我们的科学小组
2 相信自己 12 可爱的祖国
3 学习生活有计划 13 国旗国旗真美丽
4 我们手拉手 14 敬礼,人民英雄
5 爷爷奶奶,你们好 15 我在长大
6 帮助残疾病人 16 我在长大
7 帮助残疾病人 17 努力才会有收获
8 我发现 18 丰收会
9 我也做研究 19 复习
10 我也做研究

Fwr816.COm精选推荐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箫


课题 《箫》 课型 唱歌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悦的情感,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
重难点 1、能唱好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处
2、渗透传统民族音乐。
教学准备 电子琴,幻灯片,多媒体、电子琴、洞箫、竹笛。
教学过程 复备
一、组织教学
1、教师弹琴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张老师你好!
2、教师弹奏音乐
发声练习
lu.-lu.lu-la.la.la-wu.lu.-lu.wu.lu-.lu.wu.-lu.-lu-
3、复习敲打乐曲《小星星》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用酒瓶琴学打的《小星星》,谁来敲打?
  生:学生敲打
二、问答式导入、师生问答互动
1、说说自己认识的民族乐器
师:好!同学们敲打的很好!这是我们自己做的乐曲‘酒瓶琴’。我来问同学们,咱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谁能给我们讲一下你了解认识几件乐器?生1:有笛子,生2:葫芦丝,生3:二胡
师: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除了刚才同学们讲到的,像古筝、琵琶、唢呐、箫等等,好多好多的。今天呀我带来了一件乐器,
2、辨别“箫”和“笛子”【教师出示民族吹管乐器箫实物】
师:谁知道这是件什么乐器?生1:笛子,生2:箫
师:好!箫、回答对了。
师:有的学生说是箫,有的学生说是笛子、不好辨认,【教师出示笛、箫实物】
师:笛是横着吹、箫是竖着吹。
三、渗透民族传统音乐
1、教师现场演奏箫
师:我来吹一下你们听一听、它的音色是什么样的、【教师用箫示范吹奏古曲《春江花月夜》片段】怎么样?生:好听!
师:它的音色是什么样的?生:是低沉的。
2、教师现场演奏笛子
师:好!下面同学们再听笛子【教师用笛子示范吹奏民乐曲《喜洋洋》】生:真好听!
师:笛子的音色是怎样的?生:明亮、快捷
师:好!明亮快捷,回答的很好!
  3、出示课题,学生试吹
师:今天呀、我们就以箫做主题展开。教师播放课件“箫”图片
师:下面请哪位同学来试吹一下,生:学生试吹笛、箫。
师:好!有问题,刚才前面几位同学没吹响、而后面的一个同学吹响了、为什么?谁来告诉我?生:方法不对
师:对了!主要原因是方法的问题。吹笛、箫不但要有正确的方法,还需要细心和耐心。
4、介绍“箫”
师:同学们!笛、箫是同族同源、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古哨,新石器时代开始竹制,在汉代时期箫称之为“羌笛”,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唐代以前笛、箫不分,至唐代后笛箫概念基本分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中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希望同学们都喜欢我们的民族乐器。
5、音乐故事《冼星海与箫》
师:接下来我给同学们讲一个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与箫的故事:伟大的人们音乐家冼星海、从小跟着外祖父居住在江边的大堤下面,到了晚上的时候、随着微风会传来一阵阵美妙的声音。每到这时小星海就问外祖父;这是什么声音?那是什么歌?这时外祖父发现幼小的小星海很喜欢音乐,于是就用竹子给小星海做了一支短箫,跟着外祖父学吹箫,小星海得到了这支短箫爱不释手,很快就学吹会了好多小曲和民谣。后来冼星海带着外祖父为他做的那支短箫远渡重洋去了外国学习音乐,学成后又带着那支短箫回到祖国,直至后来成为了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6、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通过冼星海的学吹箫的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生:冼星海很坚定。
师:对!冼星海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立志坚定学音乐当音乐家,经过不断的努力实现了理想。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有自己的远大理想,而现在就要为自己理想而努力了。
四、教唱歌曲《箫》
1、新歌学习导入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箫的历史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与箫的故事。接下来我为你们还带来了一首有关箫的歌曲、歌名就叫《箫》同学们喜欢不喜欢?生:喜欢!教师播放课件歌曲《箫》。
2、聆听歌曲
师:好听不好听?生:好听!
3、按节奏读歌词、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来看歌词:“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给宝宝做管箫,箫儿对准口,口儿对准箫,箫中吹出时新调,小宝宝,吁底吁底学会了。生:(1)、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2)、教师用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3)、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4、处理重难点部分;教师范唱并引导学生练唱
师:同学们在演唱中,要注意一字一音、一字两音、和一字多音的正确唱法。教师播放课件歌曲《箫》学生模唱。
五、复习歌曲
师:好!同学们演唱的很好,接下来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的歌曲《打花巴掌》、我们要边唱边舞噢!教师播放课件歌曲《打花巴掌》生:边唱边舞
六、教师小结
师:好!同学们这节课上的很好、了解认识了很多我国民族乐器,下去以后回到家里上网查找了解更多的我国民族民间乐器,希望同学们都喜欢我们自己的民族乐器好不好!
板书设计 《箫》
作业设计 基础
拓展
教学反思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萧


《箫》教案
一、教学内容:
1、表演唱《萧》。
2、编创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萧》。
2、能准确的唱出音符的音名和音高,并能用手势表现出来。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萧》。
教学难点: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琴。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在歌曲中分组进行律动。
(二)认识乐器:萧,出示萧的图片,介绍萧的音色,特点、听萧演奏的乐曲。学生模仿萧演奏的姿势。
(三)模唱旋律:
1=C
2/4 5 6 1 2 | 6 5 3 | 5 2 3 2 | 1 - |
U……
6 1 3 5 | 6 3 | 5 - | 5 - |
U ……
要求:声音集中、圆润,体会吹萧时的感觉。
(四)学习歌曲: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2、教师用母音U带唱一遍,学生观察教师演唱的表情。
3、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4、师生接唱歌词。
5、演唱歌曲。
6、歌曲感情处理:声音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特点,又要连贯抒情,体现旋律的特点。
第一二句要表现小宝宝得到一管萧的喜悦心情
第三四句要唱出小宝宝吹萧的认真劲儿
第五六句要表现小宝宝学会以后的高兴心情。
三、编创活动:
表演唱:1、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模仿萧声伴奏。
2、用自己能找到的音源伴奏。
3、师生评价:分组互相说说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四、小结下课。

未来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祝贺你


祝贺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懂得怎样和同学交朋友。

过程与方法:

和同学多交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和同学愿意交朋友。

学习过程:

一、 谈话引入,上课我们学作好朋友,说说你的好朋友取得好成绩以后 你应该怎样表示?

二、 板书课题

三、 学习新课

1.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好朋友

金钩钩,银钩钩,

请你伸出小指头,

结结实实勾一勾。

勾一勾,点点头,

一起学习做活动,

我们都是好朋友。

1.讨论:怎样和同学交朋友?

2.汇报,多观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同学们多交流``````

3.说一说:夸夸我的小伙伴。

4.猜一猜:老师说出某个人的特点,学生猜。也可以小组合作。

5.做一做:写出小伙伴的优点。

6.议一议:如果别人有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小结: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能让自己进步。

未来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环保知识。

过程与方法:

说一说环保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学习过程:

一、 说说你收集到的身边的环保问题。

二、 板书课题

三、 新课

1.读一读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环保即环境保护。环保问题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2.找一找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交流汇报

(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物

3.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

(1)使用布袋

(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3)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4) 倡步行,骑单车

(5)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6)不燃放烟花爆竹

(7)双面使用纸张

未来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做好朋友吧


做好朋友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懂得朋友之间要讲信用,真诚想处,相互关爱。 过程与方法:

好朋友之间要相互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生活中真诚想处,相互关爱。

学习过程:

一、 说说好朋友相处要怎样做?

二、 板书课题:

三、 比一比,说一说。

1.你有哪些长处?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填一填。跟你的同学比一比,你有什么特点?

四、 照一照,画一画。

五、 照着镜子把自己画下来。评比谁画的像。

六、 说一说。

说说你自己。比如我很开朗,我爱音乐,我爱运动``````

七、 课后问一问写一写,“爸爸妈妈眼里的我”

八、 小节,朗读儿歌。

小朋友,做事情,

敢说一句我能行;

守诺言,讲信用,

与人相处要真诚;

相互关爱暖人心,

心灵美的赛水晶。

未来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如果我是他


如果我是他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懂得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一演体会随便打饶别人是不好的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诚实和为别人喝彩是美德。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当别人休息时你应该怎样做?

二、板书课题

三、学习新课

1.演一演,议一议。

(1)别人休息时,你走进楼道``````

(2)公共场所看电视时``````

(3)遇到残疾人时``````

(4)当别人和你一起出游时``````

(5)填写采访记录单,交流汇报。

2.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1)裁判没看见,我抄个近道?你会抄个近道吗?

(2)有个缝儿,你会偷着看吗?

(3)多找了一元钱```````你会把多找的钱拿走吗?

(4)这是谁弄的?你会向老师说不知道吗?

说说你的真实想法。

小节:诚实守信是美德。

3.找一找,讲一讲。“做诚实的孩子”

4.演一演,在生活中我们能这样做吗?

(1)打碎玻璃之后```

(2)出租车司机在车上捡到手机送还失主```

四、练一练

1.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

2.发现同学的优点你会怎么做?

五、小结:诚实和为别人喝彩是美德。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阿里里


阿里里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 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

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境,并能随音乐律动。

3、 在一系列活动中,能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

动。

教学重点:

1、 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

2、 能为歌曲《阿里里》设计打击节奏、身势伴奏与表演动作。

3、 能感受《阿细跳月》的基本情绪,并能参与表现音乐的活

动。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自制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定向

学生随音乐《阿细跳月》即兴律动。

二、 初步体验

师:(创设情境导入)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的“快乐旅行团”。今天由老师当导游,带领小朋友们到云南去旅行。

(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教学意图: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云南,并从视觉与听觉上真切感受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习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教学环节作铺垫。

师:图片将我们带到哪儿了?图片中的人物都在干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

师:第一站:云南纳西族。

三、 学唱歌曲《阿里里》

(出示课件画外音:欢迎大家到我们纳西族做客。)

师: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1、 初听歌曲《阿里里》

师: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一些歌词?

(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出示课件:点击出现“阿里里”。)

(画外音: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纳西族民歌中特色的歌曲衬词。)

老师讲解歌词中“撒小秧”的意思。

2、 再听歌曲《阿里里》

师: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纳西族的小朋友学上一两句。

师: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 学唱《阿里里》

4、 为歌曲《阿里里》进行身势伴奏

师:纳西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

(点击课件画外音:我们纳西族人唱歌时还喜欢边唱边动,你也试试。)

(1)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注意强弱的变化。)

(2)引导学生说出哪儿强些,哪儿弱些,并自己尝试。

(3)班在教师钢琴伴奏下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5、 情感处理

师:纳西族人为什么在撒小秧的时候要唱歌呢?

(引导学生:因为他们劳动时很开心、很快乐,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儿。)

(情绪——优美活泼,速度——中速稍快。)、

6、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阿里里》

7、 参与表现

师:我们分成两个快乐小队去帮纳西族小朋友撒小秧,边劳动边唱《阿里里》。

(1)师领唱,学生合。

(2)一队领唱,二队合。(反过来一次。)

(3)全体起产用身势伴奏唱《阿里里》,告别纳西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出发了。

教学意图:让学生从听觉出发整体感受音乐,通过认真聆听,记住云南纳西族歌曲《阿里里》中特色的衬词:阿里里。在一系列的参与活动中使学生对歌曲《阿里里》有更深的理解,并将之学会。

四、 听赏《阿细跳月》

1、 整体聆听《阿细跳月》

师:第二站:彝族山寨。彝族人民为我们送上了美妙活泼的音乐《阿细跳月》;我们正好赶上彝族阿细人载歌载舞地欢庆节日,让我们一起加入吧。

(1)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

(引导学生说唱歌跳舞等。)

(2)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音乐的基本情绪。)

师: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

(引出“521”让学生哼唱出来。)

2、 细听音乐主题

(1)唱一唱

师与生合作唱“主是音乐”游戏接龙:


(2)动一动

1师示范在“ ”处动起来。

2在“ ”处启发学生动一动。

(可用声音、乐器、动作来表现。)

3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动作。

4全班分成四组进行合作表演,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例: ( )

声音:嘿嘿

拍手跺脚:XX(也可以是身体动作)

伴奏乐器:XX(三角铁、铃鼓、舞板、沙球、双响筒等)

教学意图:通过听、看、仿、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阿细跳月》的基本情绪,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彝族人民豪爽的性格与能歌善舞的特点。

3、 参与表现音乐

教师和学生加入彝族阿细人跳月(跳舞)的队伍,在音乐声*同欢庆。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律动,让全班同学手拉手围成圆圈,尽情地参与表现音乐。

(教师在圆圈中音摆上节奏乐器)

教学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为教师和学生在《阿细跳月》音乐声中律动,围成一个圆圈参与表现音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深刻地体验到《阿细跳月》的情境,以及“跳月”这种彝族舞蹈的基本形式。

五、 评价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纳西族与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同学都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也将我们湖南的民歌带到云南去。

教学后记: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未来出版社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一文,希望“未来出版社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青岛出版社二年级科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