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幼儿园阅读游戏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游戏教案:小火车笛笛笛

幼儿园阅读游戏教案

幼儿园游戏教案:小火车笛笛笛。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以下“幼儿园游戏教案:小火车笛笛笛”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对于小班的学生来讲,还是以游戏加体育的方式来让孩子们度过自己的小班生活。今天小鱼哥哥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款游戏加体育的活动,小火车笛笛笛。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学会排队,懂得排队是中华传统美德,不能推不能挤,要友好对待前后的小朋友。

2,引导孩子在户外活动,爱上户外运动,不要一直待在屋内。

3,让孩子们喜欢上游戏和运动,并培养孩子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孩子之间的亲密度,增进小朋友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准备一段关于小火车的动画,建议用《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或者是《火车宝宝》。

2,引导小朋友们讲出火车的结构,以及火车运行时的特点。

活动过程:

1,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规则,帮助小朋友一个挨一个站成一列,然后让孩子们双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老师开始喊,火车要开动了,建议老师不断地改变节奏,让孩子们按着你的节奏来开火车。例如,火车要开快了,火车要开慢了。

3,孩子们开一会,老师就喊,火车进站了,要停车了。谁要下车,谁要上车。谁要下车,就是指目前在玩开火车的小朋友如果不想玩了,则可以离开。谁要上车,就是指未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谁想要加入到游戏中,则补上去。

4,让孩子们在开火车的时候,也模仿一下火车的声音,鸣笛以及哐当声。

活动延伸:

这里就需要老师灵活的头脑了。例如,可以让小朋友们排成的火车钻山洞,过山坡或者是过大桥等。这样,孩子们可以利用身体的灵活性来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而且在做动作的过程中,不能让火车断开。

活动总结: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讲,这样的游戏是非常有趣的,不仅让孩子们尝试到了集体游戏的乐趣,而且也能让小朋友们之间形成了亲密的友爱关系,也能让老师更多地了解每一个小朋友的性格和乐趣点。

fwR816.CoM阅读延伸

[热]《木笛》的启示4篇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木笛》的启示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木笛》的启示【篇一】

1、抓朱丹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感悟他用“笛声”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体会人物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2、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痛楚,提升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如泣如诉,于词语扩散中倾听笛声

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初读感知了《木笛》这篇课文,了解到朱丹由于拒绝吹奏欢快的乐曲,挥泪悄然离开考场,那么朱丹是不是不会吹奏欢快的乐曲呢?(生答)夜晚他又来到了哪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

是的,当他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面对一片莹莹烛光,他却伫立雪中,尽情吹奏起来。那么,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来描写朱丹吹奏的那一首木笛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2、生读,生答,随机课件演示这段文字

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

3、你认为哪些词语是描写这段木笛声的呢?

4、生答,相机出现课件

悲凉凄切、如泣如诉。

生读,师纠正“脉管滴血(xiě)”。

5、师放音乐《江河水》深情范读,引导想象:听老师读这两词,你想像好像听到了怎样的木笛声?

6、由上一环节自然引到“如泣如诉”这一词语,相机板书:如泣如诉

7、这流着泪的、款款倾诉的笛声我们都听到了。(音乐关闭)

8、跟着这种感觉,耳畔听着这曲木笛声,想像一下,假如青年朱丹就站在你面前。他就对着你吹奏着这一悲凉凄切、如泣如诉的木笛曲。那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

生自由回答可能会问:

A、朱丹,你在考官面前不肯吹奏欢快的乐曲,为什么现在在纪念碑前却吹奏出悲凉凄切的笛声?(你能把课文前后的内容联系起来,问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了不起。)

B、你为什么要吹奏如此悲凉凄切的音乐?为什么你吹奏的这曲笛声,如此悲凉?

C、你吹奏这曲悲凉凄切的笛声,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师及时评价,疏导有价值的问题。

二、如泣如诉,于国难中品味泪水

是呀,朱丹,你为何要吹奏如此悲凉凄切的笛声?你为何而哭泣?你又是在向谁倾诉什么?

1、我们先循着朱丹的笛声去寻找朱丹的泪水,可以这么说,朱丹从抽到演奏一首快乐的乐曲闪过了一丝悲戚到取消资格后涌出苦涩的泪水是因为(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2、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朱丹这样想着,他的脑海里浮现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堪回首的血泪史——课件出示《兵林史话》——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资料,观后生谈感想。

师补充: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了我们300000万同胞,约12秒就有一个生命在消逝......

(课件屏幕继续呈现:)

屠杀持续了(师引读)/ 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

屠杀了我们300000万同胞,约12秒就有1个生命消逝......

短短的12秒钟,在南京城就有一个国人鲜活的生命结束了,这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这是什么?

(给足学生时间,学生充分回答,是国难)

3、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啊!12月13日是国难日。朱丹拥有满腹的艺术才华,又是如此地热爱他的木笛,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把木笛从绒套中取出又放进,放进又取出。但是在这一国难日,他又怎能让自己最心爱的木笛流淌出快乐的音符呢?不,当然不可以。来,拿起你的书,酝酿一下情绪,我们共同走回考场,跟老师对读考场上朱丹和大师的一段对话,去感受朱丹内心的痛楚和决绝。

4、师生对读9—23自然段,朱丹向主考席......

5、师深情小结:就在这段话中,朱丹放弃了什么?(生答:人生中一次最好的机会)他又在坚守什么?(生答)尽管他不想、不忍放弃自己的艺术前途,但是他更爱自己的——(祖国)别说是小小的艺术前途,为了祖国的尊严,即便是他的生命,如果需要,他也会——(奉献出来)

6、不容置疑的爱国之情(相机板书),没有任何的卑微,没有任何的怯懦,有的就是不可动摇的坚决。尽管音量不大,却掷地有声,却铿锵有力。好一个铮铮铁骨的青年啊!

三、如泣如诉,于凄凉笛声中聆听倾诉

师:让我们在朱丹的痛楚与无奈中徘徊游走,不要离开。大师不理解他,他满腔的悲伤和委屈又能向谁倾诉呢?坠落的片片雪花加更加重了他内心的悲伤,此时的他想去哪?想做什么呢?(他径直走向了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

1、临近石碑,他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回答,师引读,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读——

相机课件出示:

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由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背景为蜡烛方阵)

(令人动容、给人慰藉的画面)

2、请把你的眼睛闭上,伴随着老师的描述,让我们一起用心去看,用心想像,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师深情范读:“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荧荧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同学们,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几个关键词曙色萌动、蓓蕾初绽、红烛泪)

生自由回答。师相机评价:红烛泪的双层含义1、蜡烛滴下的滴滴烛油。2、孩子们对30万遇难同胞同情的泪。

引导“自发”,它在强调什么?(自己走出来,自己站出来,唯其自发,唯其自觉,它才彰显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才是来自自然的力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让我们再来字字入心地读读这一自发起来的烛光方阵吧!

3、也许这一天在祖国的长城内外,在大江南北,还有许许多多自发的幼松林,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寄托哀思。板书:寄托哀思(边板书边说)

《木笛》的启示【篇二】

74年前的今天,南京城内,满是日本人诡诈的脸;满是到处扫荡的机枪6满是带着血光的刀……今天是12月13日。

赵恺的《木笛》就发生在这一个悲哀的时刻,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1937年的这一天,日军撬开了南京的大门,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读了《木笛》这一篇文章,我陷入了沉思……

主人公朱丹是一名有为青年,他在国家与个人面前,毫不犹豫选择了国家。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意啊!我们也应该有这精神――爱国之情。国家重于个人利益。如果你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还吹奏欢乐的乐曲,那样,你还配做一个中国人吗?

我赞扬那群孩子,他们不怕严寒,坚持来悼念死去的南京人民。文章中写到:“仿佛一片幼松林”。是啊!这就是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他们手里闪烁的红烛,就是他们的那一颗爱国心啊!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做一个坚强不屈。热爱祖国的中国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奋发图强,好好学习,为祖国创建更美好的明天!

我也敬仰那位外国音乐大师。他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他却尊重中国,尊重我们中国的人民。他能够理解我们国家人民的爱国情怀。

在风雪中如泣如诉的木笛声,分明是一颗炙热的爱国心!

《木笛》的启示【篇三】

读了《木笛》,我被文中的朱丹的爱国行为深深地感动了。

朱丹是个木笛演奏员。一次,他去一个高级乐团应聘。轮到朱丹,他被一位主考官要求演奏欢乐的乐曲,朱丹拒绝了,因为那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朱丹没有参加考试,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在大屠杀纪念碑前吹了一曲如泣如诉的乐曲,他的行为得到了大师的肯定并被录取了。

这让我想起几十年前,可恶、残暴的侵掠者疯狂夺去了南京30多万个无辜的生命,血流成的河一遍又一遍地洗刷着南京的大街小巷,把街道染得血红;尸体堆成的山坡一个比一个高,埋了七层的尸体慢慢变成了没有血肉的白骨,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在十几亿中国人中,又有几个像朱丹这样放弃前途来维护国家尊严的人呢?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职责护国爱国。

我们人人有一颗爱国之心,但大家心连心团结起来用行动来爱国会是怎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呀!让我们为之努力吧!

《木笛》的启示(篇四)

今天,我读了《木笛》一文,被朱丹强烈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感动了。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乐团在南京招考演员。考试要求苛刻,竞争激烈,朱丹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闯入了终试。可是,因为考试那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所以朱丹拒绝吹奏欢乐的曲目,放弃了这次宝贵的机会。事后,朱丹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吹奏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曲子。大师被他的爱国之心感动了,录取了她。

朱丹浓浓的爱国情意真让人佩服!他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为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居然放弃了一次宝贵的就业机会!

爱国的朱丹让我联想到了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可是,在他的一生中,却有8年是蓄着胡须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把胡须留起来了。你们可知道,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这8年是何等的痛苦啊!更糟糕的`是,在这8年的时间里,梅兰芳没有演戏,就没有了收入,他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卖掉了房子。戏园老板给了梅兰芳丰厚的待遇,可他还是没有为之动摇,毅然拒绝了。当抗战胜利后,他当天就刮了胡须,登台演出。每一个人都为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叫好!

正是这一位位爱国志士,才能让那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如今,我们的祖国已日益强大,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要做一个像朱丹、梅兰芳那样爱国的人。“人类最高尚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爱国心吧!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

2.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并愿意通过图画、游戏等形式表达。

活动准备:

1.课件

2.图片:小桃核儿、桃子、鸡蛋、小鸡、一群排队的小青虫、小蝴蝶、小男孩、大胡子叔叔。

3.蓝色围裙、火车烟囱、轮子。

活动过程:

1.观察神奇的小火车,激发幼儿兴趣。

观察背景图片小火车,引导幼儿: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你们猜猜看,这列火车有什么神奇的本领?(会开、会带我们带城里去、可以装人。)到底有什么本领呢?老师演示课件小桃核儿插入火车,变出一只桃子。

原来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还有许多乘客来乘坐火车。(教案.出自:.教案网)它们上车前和下车后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2.播放课件,了解小火车的神奇本领。

(1)老师讲故事,从神奇的小火车至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边讲边在火车边上演示故事内容--小桃核儿变成桃子,鸡蛋变小鸡。在讲到猜猜看,下车的鸡蛋会是什么(小鸡)呢?时,老师稍加停顿,让幼儿有回答的时间,又不影响故事的连续性。

(2)老师同时出示小青虫和小男孩。问还有要上车。猜猜看,他们下车时会变成什么呢?(大青虫、蝴蝶、大人、爸爸--大多孩子已经掌握变化规律,能轻松地回答了。)老师接着讲故事至我还没当够呢。

小男孩不愿意做大胡子叔叔,你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男孩呢?(倒着开!)假如你是小男孩,你会哭吗?为什么?

(3)这是一列神奇的火车,你想不想坐坐?如果你上去会变成什么呢?

3.通过想象拓展故事内容,用游戏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变化。

(1)这儿还有许多车厢都空着呢,想想还有谁会坐上小火车?小火车优惠把他变成什么呢?(请1-2个小朋友回答,给孩子们一切启发。)

(2)游戏:开火车。

老师在围裙上贴上烟囱和轮子,做火车头,邀请幼儿做乘客。要求幼儿想好自己扮演的角色。老师问:你是谁?幼儿回答后乘车游戏,下车时表演出变化后的角色。(当我在围裙上变出火车头的时候,孩子们很惊奇,游戏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表演的内容大多与刚才的差不多,这样的情形可以理解,因为前面孩子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想象,这个环节旨在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而已。)老师带着幼儿开火车到室外自然结束。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神奇的小火车》


活动名称:神奇的小火车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情节,并能简要述说

2、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并能表达自己的情绪

3、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课件《神奇的小火车》

2、故事中各角色的图片。

活动流程:

一、说说小火车,引出主题

1、师:宝宝见过火车吗?火车是什么样的?

幼儿互相交流并回答。

2、教师出示背景图小火车并讨论小火车的组成结构?

3、师:这辆小火车十分的神奇,小朋友想知道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吗?

二、欣赏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1、师:小朋友的小耳朵竖起来,仔细的听听故事,老师要考考你们。

2、教师播放磁带

三、故事分析,深入了解

1、师:这真是一辆神奇的小火车,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啊?谁是小火车的第一位乘客?

教师将图片小核桃插入火车中,变出一只什么呀?

为什么小桃核下车后会变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师:第二位上车的乘客又是谁呢?它下车后变成了什么?为什么呢?

3、师:接着一群小青虫上了车,它又变成了什么?

4、师:小男孩上了车,走下火车的又会是谁?

幼儿回答完问题后,教师把相应的图片插在小火车上。

四、小游戏:人物排排站教师请小朋友上来把人物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一下,加深故事印象。

五、开拓思维,进一步展开讨论

1、师:许多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小朋友开动你的小脑筋,(教案出自:)想想还有哪些动植物我们可以邀请它们上车的?

2、幼儿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开火车》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开火车

主要领域:游戏
相关领域:无
主要形式:集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30分钟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的变化,按音乐节奏做开火车动作。
2、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小铃、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宝宝去北京
我们去北京看长城,好吗?怎么去呢?(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
小结:我们可以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去北京。
2、开火车
听火车声,猜一猜是什么车开来了?
欣赏音乐火车怎么开?
感知节奏,学做模仿动作:呜呜--咔擦,咔擦,咔擦,咔擦
3、音乐游戏《开火车》
一个宝宝当火车头,其他人一个跟一个挨在车头后面做车厢。
玩法一:(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二:小手绕圈(做轮子状),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三:听辨音乐节奏的快慢、轻响做出不同的反应进行开火车游戏。
可用小铃敲不同的音乐节奏,让幼儿听辨,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小铃敲得快--火车开的快(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安全)
小铃敲得慢--火车开的慢
小铃敲得响--幼儿边开边唱的响(用自然的声音唱、关注嗓子的保护)
小铃敲得轻--幼儿唱的轻
4、结束
北京到了,你们看,这是哪里?(认识北京主要建筑)
3 3 3 3 ︱ 5 5 5 ︱ 5 5 ︱* *︱ * *
(师)火 车 火 车 开 来 了(生)呜 呜-咔 嚓 咔 嚓--
(师)乘 上 我 的 小 火 车(生)呜 呜-咔 嚓 咔 嚓--

幼儿园游戏《开火车》教案2篇


《开火车》这是一首游戏性质很强的儿歌,也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语言活动:

开 火 车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有关火车的一些常见的知识,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

2、 学习儿歌《开火车》,掌握儿歌的内容。

3、 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活动准备:

火车运行视频、火车拼图图片、东南西北四个城市图片(布置于教室内)、自制火车头

活动过程:

1、 观看火车运行视频。

2、 教师提问:“火车是怎样叫的?” 、“火车开起来怎样?” 、“你看到的火车是怎样的?”(教师演示火车的拼图)、“火车会开去哪里?”老师也开来一列火车,看看开去哪些地方?

3、 (出示儿歌挂图)教师念儿歌一遍,提问:“这列火车是怎样的?”(小板凳,四条腿,一张 一张接起来 ,排成一列小火 车) “怎样开?”(呜呜呜呜向前开)“开到哪里去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 )“去北京,往哪儿开?”“去广州,往哪儿开?”“去上海,往哪儿开?”“去重庆,往哪儿开?”

4、 教师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5、 幼儿跟老师学念儿歌。

6、 游戏“开火车”,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7、 游戏“和爸妈一起去旅行”。

开 火 车

小 板 凳 , 四 条 腿,

一 张 一 张 接 起 来 ,

排 成 一 列 小 火 车 ,

呜 呜 呜 呜 向 前 开 。

去 北 京 , 往 北 开 ,

去 广 州 , 往 南 开 ,

去 上 海 , 往 东 开 ,

去 重 庆 , 往 西 开 ,

四 通 八 达 开 得 快 。

设计意图:

本次的语言活动是结合铁路文化为背景来开展的。而《开火车》这是一首游戏性质很强的儿歌,也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首先,我通过让幼儿观看火车的运行等多媒体教学,让幼儿了解有关火车的一些常见的知识,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通过对东西南北方向的四个城市名称的认识,知道火车的本领很大,它可以全国各地跑。接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提问、结合游戏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四个东西南北方向的城市名称的印象,帮助幼儿熟悉儿歌的内容。乘火车,对大部分小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经历过,而《和爸妈一起去旅行》的游戏,让幼儿获得一些乘车的经验,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加深对儿歌的印象。儿歌取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易于理解,再加上儿歌的内容形象,因而幼儿也很感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寓教于乐,将儿歌贯穿于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篇二
活动目标:

1、练习钻圈,曲形前行,平衡等动作。

2、通过游戏语言指令,学习做不同的飞翔动作,并保持身体平衡。

3、活动中,注意调整自己的动作,尽量不影响他人。

活动准备

1、拱形钻圈4~6个。

2、椅子6把。

3、平衡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小手和小脚。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进行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可练习2遍。

二、游戏活动—开地铁。

1、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幼儿钻的动作,大家进行评价,探索正确的钻圈方法,然后带领幼儿一个跟着一个钻过“山洞”,教师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动作。

2、教师扮车头,幼儿扮成车厢,教师带领幼儿一个跟着一个钻过“山洞”。可以进行3遍。

3、加入椅子作为弯曲的“隧道”,从而增加地铁线路的长度,教师带领幼儿一个跟着一个钻过“山洞”,走过弯曲的“隧道”,进行循环练习。可进行2遍。

1、加入平衡板表示“高架桥”,扩展线路的长度,增加平衡动作的练习。带领幼儿“钻山洞”“过隧道”“过高架桥”。游戏可进行3~4遍。

三、放松活动—小空军。

1、教师扮空军队长,幼儿扮小空军。

2、游戏开始,空军队长说“小空军,架起飞机准备起飞”,幼儿两手侧平举作飞机状。队长说:“向上飞”,幼儿两手测平举,嘴里发出‘嗡嗡’声,在场地周围四散飞行。队长说“向下飞”,幼儿两手侧平举弯腰飞。队长说“飞入云层”,幼儿就两手侧平举转圈飞。队长说“降落”,幼儿就慢慢蹲下并在原地不动。游戏可进行3~4遍。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


这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片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幼儿园游戏教案:小火车笛笛笛”一文,希望“幼儿园游戏教案:小火车笛笛笛”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幼儿园阅读游戏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