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 > 导航 > 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游游游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游游游。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只有写好上课用的教案课件,才能展现更完整课堂教学。你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游游游》,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活动目标:
1、探索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 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专心自己的操作活动,初步学习检查自己的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5以内个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六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
(2)6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38-39页,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小鱼游走了
1、教师出示一群小鱼:河里游来了一群小鱼,你知道一共有几条小鱼吗?引导幼儿将小于排成一排,并数出和记录总数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现在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5,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二. 小组操作活动
1、小鱼游游游。幼儿先将小鱼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演示小鱼游来了或游走了,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并记录
2、分玩具。将6歌玩具穿在一根绳子上,引导幼儿现数总数并记录,然后再将玩具分成两份,波导绳子的两头,并记录下分的结果
3、看房子图写分合式,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38页),看房子分类图,请你先将6个圆点分成两份,再用数字记录,最后写分合式
4、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5、给铅笔排序,观察铅笔的长短,在圈中写上相应的序号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介绍“小鱼游游游“活动,教师记录幼儿分合的结果,师生共同检查6的分合是否有重复或遗漏,得出6分成两份有5中不同的分法,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发现数的互补关系:总数不变,两个部分数,一边数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就越来越小。

Fwr816.COm精选推荐

大班美术教案范文:小鱼游啊游


活动目标:
1.能用手捏、贴画等技法创作各种各样的鱼,表现鱼的动态特征。
2.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海底总动员》。
2.海底世界场景图。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段。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海底的鱼是什么样的?
●此环节通过让幼儿观看视频,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看到的鱼的外部特征及它们在水中的动态特征,使幼儿在头脑中对各种各样的鱼形成具体印象,为下面的制作做好铺垫。
2.教师交代创作要求。
(l)学习用手捏、贴画等技法表现“小鱼游啊游”的动态特征。
(2)教师:你准备制作一条什么样的鱼? (幼儿讨论,大胆表述)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讲评。
(1)幼儿将作品布置成海底世界,参观、互评。
(2)教师:你最喜欢哪条鱼?为什么?
●通过组织幼儿将作品布置成海底世界,让幼儿进行互评,使幼儿在体验自我成功的同时,更能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创作的力量。教师有重点地对手捏、贴画、鱼的动态特征表现得好的作品进行讲评,对幼儿今后的设计制作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鱼儿游游》教案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鱼儿游游》教学设计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鱼儿游游》教学设计

3、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动画片<海底总动员>。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 欣赏故事导入 :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大海里住着鱼爸爸和他的儿子,爸爸很胆小,怕儿子出事,不想让他上学;而儿子很喜欢上学,也很顽皮。有一天……

(播放动画故事:鱼爸爸失去儿子尼莫这一段) 当鱼爸爸失去了的儿子以后啊,他会怎么做呢?

三、 新授:

虽然鱼爸爸比较懦弱,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爱心,会有许多朋友帮他找寻失去的儿子。

假如你是鱼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

(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师复述鱼的形状和颜色。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 (动画:鱼游时的样子。)和我们游的一样吗?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这泡泡,好象在说:尼莫,你在哪儿?我们找你来了。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 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尼莫呢。

(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

(出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的和同学的一比啊,老师的有点差劲了,还是擦去吧。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什么表现手法?

对,除了画之外啊,还有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接下来老师请每一位小朋友来表现一条游动的鱼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鱼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儿子尼莫,好不好?

请先确定自己的表现方式。

四 、 作业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 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五 、 作业 展示

很多小朋友啊都表现好了鱼爸爸的朋友,现在你就是这位朋友,你能把帮助鱼爸爸找儿子的过程说出来吗?

六、 拓展

遇到了困难怎么解决的?(介绍好的小朋友把作品贴在大图上)

让我们来看一下朋友多莉是怎么帮助鱼爸爸克服困难的。(播放动画片)

我们一起跟着朋友多莉来说一下。

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儿子尼莫找到了,他也交了很多朋友。

孩子总要长大,总要到外面去学习新的本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尼莫回来后他爸爸怎么做的。(播放动画片)

小班优秀游戏教案《小鱼游游》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幼儿能对颜色、大小、数量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大小、数量的鱼宝宝图片
2、不同颜色的池塘5个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1、游游的音乐,猜猜谁来了,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出示不同颜色、大小的鱼宝宝
3、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鱼宝宝
二、鱼宝宝找朋友
1、师念儿歌,引导幼儿边作动作边玩游戏
2、游戏:鱼宝宝找朋友数量上不断变化
三、小鱼游游
(一)区分颜色
1、出示不同颜色的池塘
2、幼儿根据自己挑选的鱼宝宝并游进相同颜色的池塘
3、幼儿数一数有几条相同颜色的鱼宝宝,并找到相对应的数字
(二)区分大小
1、出示不同大小池塘
2、幼儿根据自己鱼宝宝的大小并游进想对应的池塘
3、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条大鱼宝宝和小鱼宝宝,并找到相应的数字
4、具体数出有多少条不同颜色的大小鱼宝宝,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
四、结束

幼儿小班游戏活动教案《小鱼游游》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情境中幼儿能对颜色、大小、数量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 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不同颜色、大小、数量的鱼宝宝图片

2、 不同颜色的池塘5个

活动过程:

一、 猜猜谁来了

1、 游游的音乐,猜猜谁来了,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 出示不同颜色、大小的鱼宝宝

3、 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鱼宝宝

二、 鱼宝宝找朋友

1、 师念儿歌,引导幼儿边作动作边玩游戏

2、 游戏:鱼宝宝找朋友

数量上不断变化

三、 小鱼游游

(一)区分颜色

1、 出示不同颜色的池塘

2、 幼儿根据自己挑选的鱼宝宝并游进相同颜色的池塘

3、 幼儿数一数有几条相同颜色的鱼宝宝,(教案出自:.教案网.)并找到相对应的数字

(二)区分大小

1、 出示不同大小池塘

2、 幼儿根据自己鱼宝宝的大小并游进想对应的池塘

3、 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条大鱼宝宝和小鱼宝宝,并找到相应的数字

4、 具体数出有多少条不同颜色的大小鱼宝宝,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

四、 结束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小鱼游啊游


活动目标:
1.能用手捏、贴画等技法创作各种各样的鱼,表现鱼的动态特征。
2.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海底总动员》。
2.海底世界场景图。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段。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海底的鱼是什么样的?
●此环节通过让幼儿观看视频,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看到的鱼的外部特征及它们在水中的动态特征,使幼儿在头脑中对各种各样的鱼形成具体印象,为下面的制作做好铺垫。
2.教师交代创作要求。
(l)学习用手捏、贴画等技法表现“小鱼游啊游”的动态特征。
(2)教师:你准备制作一条什么样的鱼? (幼儿讨论,大胆表述)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讲评。
(1)幼儿将作品布置成海底世界,参观、互评。
(2)教师:你最喜欢哪条鱼?为什么?
●通过组织幼儿将作品布置成海底世界,让幼儿进行互评,使幼儿在体验自我成功的同时,更能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创作的力量。教师有重点地对手捏、贴画、鱼的动态特征表现得好的作品进行讲评,对幼儿今后的设计制作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鱼儿游》


学习目标:
学说儿歌,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尝试根据儿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初步发展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掌握前、中、后的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鱼儿游》儿歌。
两至三首不同类型的歌曲。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出示《鱼儿游》儿歌,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鱼儿游
鱼儿游向前,
鱼儿向后转,
向上跳一跳,
转个大圆圈。
2、请一位幼儿按老师的指示,做向前游、向后转、向上跳和转圆圈的动作,给其他幼儿做示范。
3、播放两至三首歌曲,请幼儿从中选出适合为扮演鱼儿游动做伴奏的音乐。
4、播放音乐,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条鱼,随着音乐,一边说儿歌,一边做动作。
5、音乐停下来时,老师请幼儿做造型,并根据当时幼儿的位置,帮助他们巩固和加深理解前、中、后的概念。

活动评价:
能说儿歌《鱼儿游》,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有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
能说出自己的位置。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游游游”一文,希望“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游游游”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大班数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