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一年级趣味语文教案 > 导航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鼠找花生

小学一年级趣味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鼠找花生。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与此同时老师写好教案课件,对自己教学情况也能有所提升。如何才能写出好教案课件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鼠找花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可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写小松鼠听说花生很好吃很高兴,想着秋天就可以吃到花生了。

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写小松鼠每天都去看花生。

第三部分(第四、五自然段)写小松鼠没能看见花生,他很疑惑。

一般叙事文章都会将“过程”作为重点,但本篇课文却将过程略写而详细叙述了“找”前和“找”后的情况,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对这件事的思考。

“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这也是小松鼠留给读者的问题。这个结尾告诉孩子们遇到问题我们要动脑筋,多看多想多问,才会解决问题,并也会使自己越来越聪明。

教学理念

1、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的阅读实践代替了教师的分析。

2、通过生动形象的童话形式讲授知识,开发智力。激发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能自主的学习。

小松鼠找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产生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体会小松鼠心情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松鼠及鼹鼠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同学们猜出是什么了吗?

学生:花生

师:同学们,动物乐园里可爱的小松鼠听说花生很好吃可是它不知到哪里去找花生,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和小松鼠一起去找花生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 教师范读课文。

3. 学生再读课文。想:小松鼠为什么要找花生?它找到了吗?并标出自然段。

(三)朗读感悟

1. 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小松鼠去哪找花生呢?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师:你们能把看到的美景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2.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小松鼠和鼹鼠的对话的插图)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体会小松鼠对花生这种果实的喜爱和盼望。

3.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重点强调“每天”一词。

(2)“结”是多音字,你们知道它另外一个读音吗?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齐读本段。

4.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师:小松鼠每天都去地里看花生结了没有,它找到花生了吗?

带着问题,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小松鼠找到花生了吗?你能读给大家听吗?假如你是小松鼠,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出示插图2)

师:花生真的被别人摘走了吗?你们能帮小松鼠找到花生吗?(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再齐读课文。

(四)课本剧表演(学生戴头饰)

(五)拓展延伸

谁还知到在我们吃的事物中还有那些是长在泥土里的?
(六)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那些收获?

(七)作业: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小松鼠为了感谢你们帮他找到了花生,它悄悄地在你们的课桌里放了几颗可爱的花生,快快把它们找出来,自已先读读花生的名字叫什么,再读给你的同伴听。

老师这里也有几颗可爱的花生,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出示词语卡片和字卡)

(二)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2.小组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3.汇报。

4.边浏览课文,边圈出课后要求认的生字,圈好之后给同桌同学听。

5.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巩固生字。

6. 指导书写:“吃”字右半部不是气;“每”的笔顺;“已”字的最后一笔要出头,但不封口。

7. 认识多音字,并从学过的课文里找出几个这样的字。

(三)词语超市(课后习题“自选词语”)

(四)小结

fwR816.COm阅读欣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松鼠找花生》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2个偏旁“夕”“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1、花生实物、电脑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2、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树上、地里植物开花结果的情形。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揭题:
(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学习“生”字)
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1)(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 哪些字?(指名说说)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2)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注意读准“找、种、生”。
(3)学习新偏旁“夕”和“母”
(4)小组合作记字形,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巩固字词
(1)同桌互助,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3)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三、写字指导:“生、里、果”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关键笔画。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3、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卡。
2、听写生字。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松鼠找花生》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文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采用科学言语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即与课文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对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过程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小松鼠的疑问也就是孩子们很想解决的问题。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朗读能力都很弱,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可以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产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网上搜集关于花生的资料。
教师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要清晰,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 :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趣味揭题:
1、猜谜导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课件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学习写“生”字)
2、交流课前网上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花生的了解。
3、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学生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书,老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3、检查识字,找准起点。
(1)(课件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哪些字?(指名说说)
(2)(课件出示注音的生字)借助拼音自由认字,同桌互相正音。
4、字词句综合训练
(1)出示字卡识字 , 开火车,小组合作识字。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指导识字方法)
(3)出示词卡读词语,了解词语意思。
如:认识“许多”,用许多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词语)读好“每天”,说说你每天都做些什么事?
(4) 认识 “鲜艳”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松鼠找花生》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2个偏旁“夕”“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1、花生实物、电脑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2、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树上、地里植物开花结果的情形。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揭题:
(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学习“生”字)
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1)(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 哪些字?(指名说说)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2)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注意读准“找、种、生”。
(3)学习新偏旁“夕”和“母”
(4)小组合作记字形,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巩固字词
(1)同桌互助,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3)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三、写字指导:“生、里、果”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关键笔画。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3、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卡。
2、听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松鼠和松果


松鼠和松果
综合课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书写“以、更”。
小组合作探究
课文插图图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
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 聪明 活泼 忽然 眨 眼睛 如果 总有 以后 主意]
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4、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五、指导写字“以”、“后”、“更”
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更”。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投影)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习自由读句子)
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读词)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出示投影3)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
2、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出示投影4)小松鼠成功了吗?我们用欣喜的语气来读第五自然段!(师范读,生自由读。)将来这里会怎样?(齐读最后一句)
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五、写字指导“主”、“意”、“总”。
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 、
2、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板书设计:
松鼠和松果
松鼠 ————吃————松果
(种)
长 松 树
教后记: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松鼠和松果


美丽的小路
综合课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第8自然段。
表演 朗读感悟
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探险队又要出发了,昨天我们去了大森林,今天我们去哪呢?咦!听说小鸭子住在一个很美的地方,我们去看看,好吗?(出示投影: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瞧,这就是小鸭子门前的那条小路,多美呀!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还有着有趣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就是《美丽的小路》。(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范读,说说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步了解)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质疑:①哪些字发音有困难?②对课文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
1、个别读。
2、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评议时,重点评议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和带后鼻音的字。
3、学生自己再练读一遍。
4、展示台:再次让那些自己觉得有信心读好课文的学生上台读。
四、认记生字
1、认读带生字的词。
2、请小老师带读。
3、认读单个的生字。
4、变序开火车读。
5、识记生字交流:学生自主识字,谈自己的识记方法。
五、学习课文第一至八自然段
1、想像说话:(出示投影)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那花花绿绿的鸭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会说些什么呢?(鼓励学生说出跟别人不同的赞美小路的句子)
2、小组议一议:美丽的小路为什么会不见呢?如果你走在这条脏兮兮的小路上,你会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
A、朗读句子:“啊,多美的小路啊!”(读出赞美的语气)
B、学生自由选择段落读,指导学生读好三个问句。(出示投影2):“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C、分角色表演读。
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读,再从读不同角色的同学中分别推荐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表演读。再评一评谁是演员。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第l一8自然段读给家长听。
2、把课文第9—12自然段读通顺,思考: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第一至八自然段。
读后组织评议。评议的重点:感叹句是否读出了赞美的语气;疑问句是否读出了疑问的语气。
2、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
二、学习第9—12自然段
1、复习这几个自然段的生字词。
2、学生自由读9—12自然段。
3、小组讨论: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
4、全班交流。 ‘
5、指导朗读。
三、实践活动
你打算怎样为学校“美容”?为此做一件实际意思的事。
四、指导写字
1、学生先观察,再说说如何记住“赶”、“起”、“明”、“净”四个字。
2、学写“先”、“干”二字。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展示学生的写字本,师生共同点评。
五、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11、美丽的小路

不见了 又出现了
教后记: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王二小》


以下内容为小编收集整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王二小》,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材简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只有小名的孩子,牺牲时才十三岁。他用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生命,为今天的孩子们换来了没有战火燃烧的幸福生活。王二小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那平凡的事迹,却永远被千人讴歌,被万人传诵;他所谱写的生命之歌,响彻祖国的万里长空;他响亮的名字,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字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领悟出小英雄的行为,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
2、《歌唱王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录音。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
〖教学难点〗
1、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图画音乐导入:
教师将文中的三幅插图以投影的形式出示,同时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学生感受。提问:
你知道图中的这个小男孩是谁吗?说说你了解的王二小吧。
(板书课题——王二小,学生认识“王”字。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二、新课呈现:
1、教师范读课文。
2、利用插图训练说话并引出生字,认生字:
 ⑴ 分别出示三幅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认识生字“助、哨、敌、荡、顺”,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⑵ 补充图四:结果怎么样?认识生字“突、枪、杀、害、英、雄、冲、部”。
三、读通课文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阅读理解
1、找一找:
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
2、汇报:
学生喜欢哪一个自然段就读哪一个自然段,教师随机引导理解课文。如:
用“一边……一边”说话;想象敌人会怎么“叫”?动作示范,理解“顺从”等指导。
五、整体感知,领悟人物:
1、提问:
通过读课文,我们可以看出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2、齐声唱。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师生同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并组词说话
二、指导书写:
1、学生先观察例字,看看如何写。如:每个字的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如何等等。
2、学生认真描红并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23 王二小
 一边-……一边
 小英雄 带路
 被杀害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放哨:站岗或巡逻。本课指王二小留心观察看有没有敌人来,帮助八路军了解周围的动静。
扫荡:抗日战争时期,敌人派兵到他们认为有八路军的地方去打八路军。他们杀害老百姓,残酷实行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
儿童团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少先队员”。
八路军:是中国*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原来是国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和其他人民武装一起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2、《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 劫夫曲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敌人才知道受了骗。/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了蓝的天。/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他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王二小


王二小
综合课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小组合作
小英雄图片 课件或录音机、挂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磁带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说说你今年多大了?有一首歌是唱一个12岁的小英雄的,他只比你们大四五岁,想听这首歌吗?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听过这首歌的学生一定会说出歌名,有的同学还能简单地讲出王二小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二小的故事。(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年龄入手,自然地引出小英雄王二小,再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一下子将学生带入王二小生活的年代,学生在婉转的歌声中入情入境。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2、展示:将你收集到的小英雄图片展示给大家,用简短的话介绍他们的事迹。你们想知道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一)听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点击课件或出示文中插图,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整体感知内容,挖掘学生的认知。)
自读(尝试读文,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边读边画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标记。
(二)识字(检查自学情况,利用插图巩固生字。)
1、汇报你在课前是怎么自学生字的。
(课前布置学生按照教参142页儿歌中的方法自学生字,让学生交流自学方法,互相学习。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指导。)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在组内汇报: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用插图引出生字、认识生字。
出示图一:王二小在干什么?(认识生字“助”、“哨”)
出示图二:敌人在干什么?(认识生字“敌”、“荡”)
出示图三:王二小怎么做的?(认识生字“顺”)
补充图四:结果怎样?(认识生字“突”、“枪”、“杀害”、“英雄”、“冲”、“部”)
4、采蘑菇游戏:小白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可是蘑菇的后面藏着生字和生词,小白兔学习不认真,不认识这些字,你能帮小白兔把蘑菇采回家吗?
(三) 朗读(合作练读,共同进步。)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从而学会评价。
2、找一找。找出与四幅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好习惯。)
3、画一画。在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四)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照样子说一说:
(1)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2)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王二小被_____。
(3)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八路军把_____。
(五)写字(交流写字方法,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王、边、进”,指导认读。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这三个字怎样写好看。
3、重点指导走之旁的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4、指导学生描红,提示学生注意笔顺。
5、展示学生作品,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贴在成长记录册上。
(融书写、观察、评价于一体,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现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的生字宝宝又到我们班做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各找一名学生比赛认读生字,其它同学做评委,看谁能当上小擂主。
(以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二)读文(多种形式练读,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1、指名读第一段。(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2、自由练读第二段。想象:敌人会怎么“叫”他带路?(引导想像当时的情景)
3、男女生比赛读第三自然段。理解“顺从”,表演:王二小是怎样“顺从”的?为什么要“装”?
4、同桌互读四、五段,体会这两段应该用怎样的速度读。(边想象边读)
(启发学生多形式的读文,增强学生感悟,发展学生语文思维。)
(三)感悟(创造性复述课文,感悟英雄的品格)
假如你是王二小,你能想象出王二小当时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吗?
(进行角色换位,训练学生语言。)
(四)讨论(升华情感,激发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为什么说王二小是英雄呢?
(通过讨论,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选读(自主选读,加深品味。)
1、找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组内练读)
2、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为伴音(参见相关链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扩展(延伸课外,引导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把你收集到的小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写字
  学习“从、这、道”三个字,教师指导,学生练写,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导总结(启发谈话,理解升华。)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想法?(可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是向王二小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品质;二是你有哪些感想。)
板书设计:
23、王二小
一边……一边……
装着顺从
(机智、勇敢)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鼠找花生”一文,希望“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鼠找花生”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一年级趣味语文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