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演讲稿 > 家长家访心得体会 > 导航 > 一份责任----一次家访-家长会与家访

家长家访心得体会

一份责任----一次家访-家长会与家访。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当我们准备好上台进行演讲,我们应该提前多次演练演讲内容,以免忘词,演讲稿对演讲者形成演讲思维模式起到关键作用,您是否把握不准演讲稿的重点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一份责任----一次家访-家长会与家访,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一份责任----一次家访-家长会与家访

大学毕业,追寻着孔雀东南飞的时尚,我来到了上海,在一瞒不错的公司,经过半年的努力做了一部门的主管。开始的日子踌躇满志,可是渐渐地发现那种生活本不属于爱清幽的我,遂在老总惋惜的声里辞去工作,回老家的一个小镇的中学里执粉笔以度日月。洗去尘华,走上讲台,倍感舒雅。接手高中一年级的化学教学任务,并任高一(2)班的班主任工作,一学期来倒也顺心,然就在一学期将近结束时,发生了让我最为感触的事情------预收下学期的学费。
在农村中学,学生交学费莫属最难的事情了,我根本没有预料会有这么大的难度。校长为此而开了三次动员会议,起初我莫衷一是,但直到有8位学生向我诉说交不起学费欲求退学时,方感问题严重。发现了问题及时汇报后,我觉得应该有一份责任,真的交不起吗,我应该去看一看?当即带着班长,骑上摩托,寻着开学初学生为我留的地址,开始了探访。
去的第一家是最早跟我说不想上的,一个文静、内向的女生的家庭。现在的农村交通好多了,至村头都有用石子铺的路,在通向村子的路真是泥泞不堪,问讯了大约10个人终于找到了她家,这是一座农村最为典型的四和院,三间堂屋,三间偏屋,外加一个门楼。院内只有用石板铺的中道。推开门,才发现屋是那么的破旧,房檐几处瓦片已经脱落,屋内唯一的家用电器也许就是14寸的黑白电视机了,天线是用铁丝绕着的。我的这位学生见到我有点不知所措,但很有礼貌地搬出一板凳让我坐。看到这样的家庭,我反而感觉在农村算不上贫困,不可能是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要退学。在谈话中了解到她兄妹两人,弟弟在读初三,母亲在外打工,父亲在当地的纸板厂做工,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所以生活很拮据。直觉告诉我这不是她欲辍学的主要原因。从她闪烁其词的话语中,我感受到原来主要原因是她发现自己成绩老是上不去。当听她说到此时,发现她眼神里流露着无奈与自责。她也许是内心埋藏着太多的委屈吧,自言自语到:我何尝不想上学,可是这样的成绩,三年以后还是要回家,与其浪费三年的时光,不如现在不上。看着父母含辛茹苦培养我,我心理真的不舒服。这时她的脸上两行热泪已滚落下来。我深深被她的懂事给打动了,多么单纯的一种思想啊,有了这份懂事我真觉她应该继续读下去。我平静地看着这个16岁的小姑娘,我缓缓说道,一个学期就能感到学不好了,似乎有点太武断了,在自己还未努力的情况下就给自己定位在学不好,太不应该了,你应该知道“坚持就是胜利”。我发现此刻她的眉宇间又燃起了希望,我适时地说,开学时我在校门口等您,不见不散。在我起身欲走时,她流露处一丝的恋恋不舍。走出家门,她送的老远,我想开学后我一定能见到他。
后来陆续去了几家,情况大体相当,回来的路上,冷风吹在脸上,回味着刚才的情况,我想农村的孩子上学太不容易了,如今“只有考上大学才叫上学有用”的思想太深入人心了,他们被着这么沉重的包袱,顶着这么沉重的压力,在学习上太容易被绊倒了。为人师的我应该让他们摈弃世俗,坚强地学下去,只为一份责任。

F132.cOm更多精选演讲稿阅读

一次家访的启示-家长会与家访


一次家访的启示-家长会与家访

上期期未,复习的关键时刻,我班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仍然没有什么改善,作业脏乱差,仪表也非常邋遢。我批评他几次,效果不大,他的家长又请不来,于是我决定去他家看看。一进门我就楞住了,只见方桌上胡乱摆满了油盐酱醋的瓶子和残羹剩饭,矮柜上供着一张“玉皇大帝万岁万万岁”的红纸条。电视音量震耳欲聋,地上一张破席上扔着脏鞋袜书包,我的学生正趴在那里写作业,不时抬头瞄一眼电视,他同样脏兮兮的小弟弟正在抢他的铅笔,他们的母亲蹲着在洗衣服,屋子的各个角落里,充斥着各种脏东西。看到这种情况,我深悔未能及时前来。我教这个学生将近两年了,早就发现他有诸如精神不集中,仪表邋遢,作业脏乱差等毛病,但是一直都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想过要到他的家里走访一下,在这样脏乱差的环境里,一个原本自制力就不强的孩子是不可能安心学习的。在和他母亲的谈话中,我又了解到他们是外来人口,在郑打工,平时很少管教孩子,孩子们经常玩到很晚才回家,作业就胡乱写一写,家长文化低,又没空检查,只好由着孩子乱划了。 一切已经很明朗:不良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施加了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滞后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正常发展,形成了诸多坏习惯,学习自然就落后了。我首先向家长做了自我批评,检讨以前对该生的关心不够,接着详细介绍了该生近期的表现,我肯定了他比一年级时有明显进步,例举了他爱劳动、尊敬老师等许多优点,指出他是有潜力的,如果努力,学习上会有大的飞跃。这番话让气氛轻松了许多,坐在一边的孩子脸上舒展了。接着我也指出了他学习中的不足,并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外部原因,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我向家长详细阐述了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举了很多家庭教育成功的例子,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了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建议家长努力使家庭环境有所改变,至少要整洁,能有一张安静的书桌供孩子学习,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要重视并抓紧,坚持正面教育,减少负面干扰。尽量多过问孩子的学习,检查他的作业,至少要求他做到干净工整,按时完成。生活上要多关心孩子,营养要加强,仪表也要像样。然后我告诫学生:你是个好孩子,有很多优点,但是自制力不强,管不住自己,容易受外界影响,上课不专心、作业胡乱写、贪玩、学习肯定就落后。今年你只要努力管住自己,尤其在这最后的复习阶段抓紧些,是能取得进步的。老师和家长都相信你。孩子点头,家长也连连点头。家访以后,这个学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仪表整洁了,作业干净了,听课也认真了,尤其是对老师的感情更加亲近了,我也抓紧了对他的辅导,期末,他的学习成绩果然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证明:这次家访是基本成功的。 但是,我的心情却并未轻松。事实已经证明:通过家访,能够发现很多现象的根源,良好的家访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然而,在我以往的工作中,这一方面却被忽视了,日常工作忙是一个原因,但没有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起来才是根本原因,以至迁延时日,使问题没有及早解决。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 从这次家访中,我得到几点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形成。通过家访同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通过家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必须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意义。2.家访应及时进行。应在问题刚露头时抓住时机及时展开调查,以利于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学生取得进步或情绪反常、生病时进行家访,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家访应有准备的进行。应当充分估计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意想不到的情况,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应针对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想好要说什么,最好在心里有个提纲,打个腹稿,到时一五一十,侃侃而谈。言行从容不迫,有条有理,家长往往会听得比较认真。 4.家访不是“告状”。告状容易导致家长打骂惩罚孩子。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多次告状还会使家长厌烦,产生逆反心理。愿听佳音厌闻恶讯是人之常情,家访时应当先讲孩子在校取得了哪些进步,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家访的气氛会比较融洽,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孩子也会消除恐惧心理,愿意改正缺点,增强进步的信心。5.家访应注意所馈。这不仅指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斟酌谈话内容和措辞。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6.要注意总结。家访后及时记录,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成为以后工作的借鉴。作者单位:铭功路小学

一封家信=一次家长会-家长会与家访


一封家信=一次家长会-家长会与家访

求是小学星洲校区五(一)班这天开家长会。当家长陆陆续续走进教室,在自己家孩子的座位上,他们发现了一封信———一封孩子写给自己的信。折开,看完信后,家长哭了。用家信的形式来开家长会,这是班主任张君君的创意。在开家长会前,她在班里做了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学生对家长会感到心情紧张,会后,18%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32%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或被限制活动。小学生将家长会称做“大人和大人密谋对付我们小孩”。在调查中,孩子说:希望老师在家长会上不要告状,希望老师多表扬,希望爸爸妈妈能多理解自己,少批评。面对这些数据和学生的心声,张老师尝试改变家长会形式。但在这样的家长会中,孩子们将心门打开了。赵超在信中对独自带大自己的父亲说:“前几天,坐在您身边,我看见了您的白发。为了我,您太辛苦了,谢谢您,爸爸,我爱你!”信写得并不长,但是父亲看了一遍又一遍,几次摘下眼镜擦拭泪水。从小到大,赵林的成绩都不是太好,没少挨爸爸的打骂。看着儿子写的信,这个成功的中年商人感慨万千,他对老师说:“这是10多年来第一次看到儿子的信,它太珍贵了。过去我不敢开家长会,首先是老师当众的批评令人难堪,接下来还要被单独留下。这一次,我知道了我的儿子是要好的,他也是在努力的,我应该给他时间。”害羞的张敏,很少和父母交流。以前去家访,她妈妈经常对老师说孩子回家没话的,好像哑巴一样。可是,在写给妈妈的信中,小张敏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她告诉妈妈有时只是累了,有时看到妈妈那么忙,有些心疼,但又说不出口。她说:“妈妈,别人觉得滔滔不绝很快乐,但我觉得安安静静地思考才是快乐,请妈妈不要担心。”会后,母亲拉着老师的手除了说谢谢,已不知应该如何言语。在传统教育中,孩子和家长都缺少心灵交流的机会。张老师说,而家长会本来是一次绝好的学校、学生与家长相互交流、协调的机会,但它往往因为背负了太多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以至于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加了家长的心理压力,变得面目可憎。学校以一封信的形式召开这次家长会,希望给这种交流和沟通找到一个平台。

棋如人生-----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家访-家长会与家访


棋如人生-----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家访-家长会与家访

笔者供职于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该校是一所纯私立的民办学校,学生多来自周边地区的富裕家庭,该校规定,对每个学生,班主任每一学期必须家访一次。记得本学期开学初不久,我班有一个学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该生的具体情况如下:现读初二,小学六年级升中考试成绩未能达到我校录取分数线,最后靠其父亲找关系硬把他塞进我班;该生最大缺点是缺少恒心,做事较自私,为人礼貌很差,很少为他人或其父母着想;其父在一家汕头建筑公司当设计师,收入颇丰;家中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成绩俱优。该生入学成绩在班里51人中列45,初一一年笔者曾多次到其家进行家访,成绩多次出现反复,最好成绩列班里25,最后一次笔者曾经说服他在其家电脑上写出其奋斗目标并把该目标当作电脑桌面。效果甚佳。本学期开始,该生懒散的表现又开始复原,具体表现在经常看课外书并导致作业迟交,回家好看电视,自制力变差,成绩直线下降。家长及老师多次批评说教无效,他慢慢变得无所谓。本学期一个周六夜晚,笔者专程到其家,从来接我的家长口中得知,该生从中午放学后,一直抱着电视,没有复习(下周月考)。入门时,笔者看到该生尚躺在沙发上,我进门他也没有跟我打招呼。笔者落座,也没有与他说话,直接和其母亲拉起家常,询问其姐在大学学习情况,顺便提及其妹在我校读书情况(其妹今年考进我校读小学四年级,成绩优异)。也许是太久没跟他搭话,他开始有点坐不住了,眼睛开始偷偷瞄着我,我踱进其卧室,在其电脑前坐下。叫他在我旁边就座。随便打开电脑程序,我想看看其电脑里面有没有装游戏,突然,我发现其电脑里面有个象棋游戏,随口就问:“你能杀赢电脑吗?”“我不能,你能吗?”他答。我没说什么,打开游戏,开始跟电脑下,开局良好,到了中局因为不慎,被吃一马,局势立变,急转直下,我没做纠缠,推盘认负。我把鼠标给他,要他和电脑走一盘。这盘棋他走得很差,开局局势就很被动,很快丢了几子,顷刻告负。这回轮到我走了,我非常谨慎的走,慢慢扩大优势,最终取胜。再轮到他走,他还是跟第一盘一样,走一步算一步,没考虑后路,很快又丢子,这会出现一个新情况,也许是面子问题,他逐渐无赖起来,就是即使他被打败了,也要吃对方一个子,但胡搞瞎搞还是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棋很快告负。我开始发问:“从这四局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他陷入了沉思。“一子不慎,满盘皆输”,好久,他才吐出这八个字。“还有呢?”我趁热打铁。“输棋并不可怕,我们还有机会”,他接着说。“你知道我刚刚打开你的电脑想干什么吗?”我突然转换话题。他又不说话了,好久,他才说:“你想找东西来教育我。”“我想找什么呢?”“我们曾经在这台电脑上发生过什么事情呢?”我问。好久,他如梦初醒的喊道:“你想找我以前写的那个奋斗目标!”“答对了!你很聪明!”我大声表扬。我看到他开始兴奋,“你现在回忆你上学期最辉煌的时候,老师、同学对你的态度怎么样!”我继续说。他的脸开始红起来,我又继续问,“你认为你现在正处于我们这四盘棋中那一盘棋的那个阶段,开局,中局还是残局?”他又开始沉默,我就一盘一盘的让他选。“第一盘”,他说。我紧跟着问他选择这一盘棋的理由。“我现在也只是因为一步走错,我还可以重头再来”,他不好意思地说。此时此刻,我开始收网了,“有句话说得很好,‘棋如人生’,我们刚刚所走的那四盘棋,可以说,记录了你从初一到现在的种种表现。你现在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就像第四盘棋,明知结果是输,也要临死撕破草席。你在学校的一贯表现,就像第二盘棋,做事没有考虑后果,走一步算一步,你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就像我的第一盘棋一样,我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我不怕输啊,我可以推倒重来,第三盘棋我稳扎稳打,照样可以打败敌人”。他若有所思。我接着说:“如果把初中比作一盘棋的话,我们现在刚刚才是开局过了一点点,现在变招还来得及,如果你现在不改变战略的话,就像第四盘棋,明知是死路一条,也要疯狂一下,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把你的中学生涯比作一盘棋,可以说,你现在才刚刚开始,一切都来得及,等到中局,特别残局,你想改就改不了。”“如果把你的一辈子当成一盘棋,你现在只不过15岁,假设你活到九十岁,那你现在只不过才走了几步棋而已,你有的是机会。你难道还想,在你的青春过去后,就像我的第一盘棋,在输掉重来,那就太晚了!”他不停点头,我说:“现在你应该做什么事呢?用这台电脑”他已经心领神会了,打开写字板,写下了他的月考目标。而此时,我已经走出房间,跟他的妈妈说话。刚好,这个时候,他的爸爸由于他妈妈向他说我来家访,也从汕头打回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我故意对着电话大声喊:“他绝对会改变,这一次月考他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当然,我也怕这个孩子三分钟热度,怕他出现反复,回到学校后,我多次在课堂上多次表扬他,还让他当了学习组长,这段时间他的表现,恰如我在家长联络册上面所写的那样,“热心班集体工作,能做好带头作用,简直变了一个人”。

浅谈家访-家长会与家访


浅谈家访-家长会与家访

做了十几年的教师,也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觉得作为班主任,家访是一项艰巨而又很有意义的工作,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协助教育孩子,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这样做的:一、要充分准备。每学期开学之初,我就订好家访计划,有的放矢地做好家访工作。家访之前,我会特别留意这些学生在校的表现,包括听课、作业完成情况、和同学的关系等等,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情况,结合家访的具体目的、要求,拟定好谈话的内容和方式。这样,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时,老师就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使家长感觉到老师确实关心了解他的子女,使家长更配合老师的工作。二、要讲究方法。为了做到动机和效果统一,我会根据不同的家长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家访。以往学生一听到老师来家访,就认为老师是来告状的,心理上抗拒老师。所以为了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心,同时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讲话的机会,启发学生当着班主任和家长的面讲出自己的思想情况、意见和要求,我总是让学生在场。当然,有时单独和家长谈也是有必要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三、要共同商讨。家访不只是为了解情况,还要在此基础上与家长一同研究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办法。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方法不一定适合孩子,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女儿5岁就开始学钢琴,每天固定时间练习,进步很快,而且每天还有认字、学画画、跳舞的安排,孩子听话,很踏实。现在,放学回家就跟小朋友疯玩,不叫不回家。有时叫她回家,她还大喊:“为什么不让我跟小朋友玩?”回家做作业,马虎了事。练钢琴也不像以前认真。我和这位家长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上了小学,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变了,特别是认识了更多的会玩儿的小朋友,她和小朋友一起玩儿的快乐,远远超出了弹钢琴、画画儿所还来的乐趣。所以,最好与别的家长统一认识,玩儿一段时间都回家做功课或学习其他安排好的内容。同时,弹琴、画画儿等应适当压缩时间,注意激发、保持孩子的兴趣,特别是双休日要安排好。孩子听到老师不反对她玩,同意了家长的安排。玩时认真玩,学时认真学,效果还真不错!四、要全面了解。很多班主任对学生的家访还停留在差等生的身上,致使家长产生一种“班主任来家总不是好事”的坏印象,这是很不正确的。每个学期,我不仅仅对差生进行家访,也对优等生和一般学生进行了解,以先进带动一般,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们班上有一个男同学,成绩优秀,热心帮助人,通过家访,我知道他的家长平时都很忙,顾不上孩子,担心孩子放学后和其他的小朋友玩疯了影响学习。在家访中,我知道我们班上一个女孩子成绩较差就住在他家的附近。于是我建议他的父母让他们俩一起温习,互相帮助,两家的父母欢天喜地地答应了。果然,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俩各方面都有了进步,还带动了其他同学。家访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对学生的家访经要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家访,我做班主任水平大大提高了,学生也在老师的辛勤培养下,德、智、体全面发展。家访工作,我还要认真做下去!(来源:岚田小学:周月燕)

家访可否换个地点-家长会与家访


家访可否换个地点-家长会与家访

家访,顾名思义,是教师进入学生家中与家长交流,几十年来,家访一直都是采取教师上门的形式。近来,湖北武汉的一些老师将家访地点改在了街区花园、公园或其它清静之处,效果也很好。进门家访,老师要考虑学生及其家人的感受,说话难免有所顾虑,一些家长有什么好建议也不好在孩子面前直说。而改在公园等宽松的自然环境里,相互的陌生感或隔膜感会很快消失,进入正题也快,家长能袒露对孩子的全部看法及对老师的期盼,老师也便于帮助、引导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再次,每次老师造访,总让许多家长惴惴不安,既不知老师来此的真正目的,更为如何备份老师满意的礼物发愁,一些老师也对家长的盛情招待左右为难。家访改在公众场所,就能省掉其中的许多繁文缛节,双方真正将心思用在家访上,家访质量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家访时适当地变个地点,换个环境,也许能取得更好效果。(聂勇军)

以上《一份责任----一次家访-家长会与家访》由范文资讯网演讲稿栏目资深小编整理编辑而成,希望能帮助您的写作和演讲需求,也请您继续访问更多关于2024“家长家访心得体会”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