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微课使用心得体会 > 导航 > GTD使用心得

微课使用心得体会

GTD使用心得。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GTD使用心得,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GTD使用心得

使用GTD工具来管理事务有一段时间了。心得体会分享一下。

一般人都会高估自己在一年内可以完成的目标,所以制定的新年目标往往到头实现不了。同时,他们又低估自己在一天之中可以完成的任务,因为他们不会或者不善于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有各种方法,具体的工具更是多得数不清,我主要借助Doit.im利用GTD的理念的来进行管理。

时间管理不是万能的,任务还是要自己来静下心去完成。时间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借助工具把每天的时间利用得更加充分。因此,虽然时间管理本身不会让人学到更多知识或新技能(除了它本身之外),但是却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去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并有机会享受更轻松舒适的生活,这才是时间管理的目标。

所有的GTD工具上手都极其简单,但是想要物尽其用,发挥其作用,有必要对其原理进行一番学习,否则,就像是一个人拿到了一把绝世宝剑但因为不会使用,而无法发挥出它的真正价值。GTD工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收集灵感、分解项目和回顾检视功能。和很多新手一样,我一开始也是把GTD工具当作是一个记事本来用,记录了很多待办事项,结果是未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导致系统崩溃。接下来,我将分别介绍这三个功能,并说明注意事项。

第一个功能是收集灵感和任务,目的是清空大脑。大脑有时候是不靠谱的,太多事务占据我们的大脑时,我们就很难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会使我们的效率提不高。尽管大脑的信息容量是很大的,但是大脑的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是分开的,而短期记忆的存储相当于电脑的内存,同时大脑很不擅长并行处理任务,也就是同时想着做两件不相干的事,这也是我们效率低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然而,无论我们在做什么,都会时不时地冒出新的想法,一方面,如果不记录下来,很多灵感会转瞬即逝,这是一个损失;另一方面,有一些不会及时消逝,则占据了大脑的内存当中,使人不能专注地去完成一件事。另外还有,别人也会给我们安排一些新任务,这也会占我们的大脑。因此我们需要收集灵感和任务,释放大脑的压力。

第二个功能是分解项目,目的是明确具体任务和下一步行动。这里的项目,包括但并不限于是一个真正的工程项目,它可以是任何无法一步完成的事务,比如学习一个课程、计划一个旅行、看完一本书、看完一系列电视剧。当一件事不可能在短期内或者通过一步来完成时,它就是一个项目。项目的来源,可以是老板指定的,比如工作中的项目,或者是和他人共同制定的,比如和爱人一起旅行,又或者是来源于自己的目标,比如,目标是今年看30本书,目标则分解成了30个项目,而每个项目也无法在短期内完成,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分解,每一本书都是若干章节来组成的,因此,具体说来就是要把每几章内容设定为一个下一步行动。这样在每天的今日待办事项中,加入一个或几个下一步行动。

这里有三点关于下一步行动的特别注意事项。第一点是,每一个下一步行动,都要是可具体操作的明确具体的任务,否则每次看到待办事项又要想如何来做,就容易导致行动不起来了。

第二点是,最好给每个行动标上一个优先级,比如,最紧急的情况一定是立即行动,重要不紧急的一定要高优先级,紧急不重要的则为中优先级,其他必做项目为低优先级。不要总是为没有去做某件事而借口说太忙,如果一件事一直想做而没有做,只能说你没有加入更高的优先级,比如,跟家人多联系的目标,完全可以把跟家人打电话加入立即行动或者高优先级中。当然具体优先级如何设定,依实际情况而定,不要同时都给高优先级,因为如果所以任务都是同一个优先级,也就相当于没有优先级了。

最后一个注意事项是,加入今日待办中的事项和日程中的事项一样,都是神圣的,除非有紧急情况或意外发生,否则一定要完成。如果行动力太差,最终还是无法完成目标。

第三个功能是回顾检视。这里要套用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即「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也是其在可以选择死亡而不选择流亡之后的临终遗言。回顾检视对人生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GTD工具正有这一功能,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即使不能说使人生更有意义,也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被安排得更美好。

回顾检视只是一个简单的行动,没有更多可分解的操作步骤,这一行动可以在任一合适的时间来完成。早上可以回顾一下目标、项目、日程表和「下一步行动」列表中的任务,加入到今日待办。晚上可以回顾一下今日完成的任务,思考一下,那些哪些任务完成得很好,哪些问题做得不好,可以改进,哪些任务又出现了新问题。每个周末和月末都可以浏览一下自己的项目进展和目标的完成进度,对整体有个把控,对目标的完成做进一步的修正,修改或者增删项目,修改或者增删项目之中的下一步行动。最终年终又可以对一整年进行一个大回顾,主要检查年目标的完成情况。

如此以来,利用GTD工具打造的时间管理系统就成型了,但是一个强壮、反脆弱的系统一定不是刚性而没有裕量的。一个能持续运行的系统需要的具有容错性或者弹性。系统再完备,也无法保证我们能够按照今日待办事项或者日程表来严丝合缝地完成任务,肯定会有的任务提前完成,而有的任务则因为低估时间而延后。还有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比如临时有新的任务被安排,这就需要我们在安排待办事项的时候,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应对就此突发事件,或者是及时高速待办事项,从而减小我们的压力,这样应用GTD系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本篇介绍了GTD工具的三个功能和一些注意事项,也是我的使用心得体会,希望我能应用得更好,也希望推广给每个人,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压力地生活工作状态。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钢筋抽样使用心得


钢筋抽样使用心得

大家好!工作中钢筋抽样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GGJ10.0钢筋算量软件的一些使用心得

GGJ10.0钢筋顺序:

基础上部(柱墙梁板零星构件)

基础工程中的计算中,要考虑的是计算设置和参数设置。对于地梁来说,为考虑在图形软件中的运用,可将地梁设置为基础梁。当导入图形软件后,基础梁可自动生成土方构件,减少在图形软件中的构件属性的建立和图形的输入,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挖孔桩,钢筋计算采用单构件输入中的参数输入法可提高工作效率。

柱不在基础层输入,因大多数设计中基础层和一层的柱在配筋及断面尺寸是相同的。待一层柱输完后用楼层管理功能中的从其他楼层复制构件图元功能进行复制,减少绘图及建构件属性的过程。

上部结构构件(钢筋)在绘制过程中,对同一类构件(分类为柱、梁、墙、板),在定义构件时最好一次性建完,在绘图输入时可减少界面转换,直接选择构件进行绘图输入,不用反复进行构件的属性建立。

对板负筋,因其规格较多,可采用先画图,后用属性功能修改的方式提高绘图输入的效率。对梁这一构件应绘一根,即用平法表格识别一根、完善一根的方法,减少漏设支座钢筋及底筋的机率,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零星构件采用单构件输入中的参数输入法、单构件输入法进行构件的计算输入,充分发挥软件的互补能力。

一些斜构件(梁)的输入可先建好属性(属性中不考虑构件的不同标高),绘好平面位置图形后用修改梁段标高进行梁的标高修改。 也可在属性中按构件的不同标高将构件属性建好,进行绘制。

钢筋算量软件中要充分利用构件分层功能绘制相同位置相同属性的构件,如飘窗、过梁、梯平台梁、板等,在导入图形软件后将减少很多绘图工作量。

绘图输入完成后,应用其提供的三维显示功能进行结构构件检查,无误后进行汇总计算及存盘,为导入图形软件做好准备。

数学导学案使用心得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习、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习题力求做到 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习中积累学习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习中共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 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习实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习,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习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习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习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习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 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但我认为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导学案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针对每天所讲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这也就要求学生增强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习的负担。每周还要进行周周清,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但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还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检查不到位,无法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成绩也就无法提高。

二、导学案的使用使差生更加明显。

导学案的运用,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而对于稍差的学生,他们的各种习惯都比较差、也比较懒惰,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主动地去学习?是数学课的老师们的首要任务。目前我们出现的情况是差生吃不了,优生有点吃不饱,这样导致优生能力提不高,差生在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下只得抄袭,越来越差。而且大多学生的家长本身的素质不高,对学生的监督难以保证,使得他们偷懒、钻空子,是能少则少,能不写就不写,该记忆的知识、概念、公式,都弄的是一知半解,有时提问什么都不知道,没学几天就把老师教的还给了老师。所以我们老师贫于抓学生、盯学生,还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只能再加强责任心、更加努力地来抓学生、盯学生以提高数学成绩。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份份导学稿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多地传递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精诚合作的情谊,架起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电压力锅使用心得


早就听邻居说电压力锅怎样怎样,今天也买一台来试试看。说明书上说它集电饭锅、压力锅、焖烧锅、油炸锅的功能于一体,可煮、蒸、焖、炖等,开始偶还不相信,琢磨这就这样一个玩意哪还能有那么多功能,要是都能成,偶就是美食家了,哈哈。不过经过试验,偶发现确实有几分地道,现在越来越喜欢这玩意了。现在把偶使用的感觉分享一下,强烈建议喜欢生活,喜欢自做美食的朋友一定要买个来试试。

一、节能省钱――用电压力锅烹饪食物,节约能源效率高,它工作原理是在10分钟内迅速加热加压到设定压力状态,而后就是保温保压状态,而且它不会像电饭煲和普通压力锅,温度和压力高了会往外跑气,能量不会随气跑出,所以很节能。
二、营养健康――在煮食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通常会与食物中的维他命及营养成份混合,破坏营养成份。电压力锅全封闭烹饪,从而减少了营养的破坏和流失;
三、操作简易――接通电源后,只需选择您所需要的功能,以后的工作就全由电压力锅自动完成啦,偶经常前一天买好菜,出门前插上电,回来就有热汤喝。
四、快捷省时――因为有一定压力,锅内温度高于100摄氏度,蹄筋、豆类20~30分钟就可炖烂,做米饭,15分钟分钟搞定。
五、一锅多用――电压力锅做的饭既软又香,电饭煲简直没法比;除了做饭,还可做无水焖鸡,爆米花等,试过很多次无水焖鸡,那味道真是爽歪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单独向我请教。呵呵
六、配件设计简洁而,拆洗清洁特别方便,同时由于高压力,又有密封圈,所以不论是做饭还是煲汤都几乎没有溢出,少了很多清洗的工作,特适合偶这种懒人。
七、安全可靠,特设八重安全保护装置,呵呵,把偶担心的压力过使用问题。

电压力锅使用心得(2):

话说上周六,我正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养我的后期感冒中。。。实在没事可做,上网。
在论坛里看到著名的忽悠人阔太,发贴讲有款电压力锅正在做特价。她是在北美某地,应该是米国吧,说亚马逊网站上正在预售,价钱只有平时的八折左右,想出手的姐妹们可以出手啦云云,又说costco貌似也有同款的,价钱还要便宜。
后面一系列回贴的都说,真的很好用啊,什么的。反正都是正面评价啦。
忽然就很想去买一只。
在被购买欲冲昏头脑之前,百忙中抽出了十分钟,火速上了本土的卓越亚马逊上扫探,富士宝电压力锅,双胆,四升,220元。价格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同样的产品,其它牌子相对都便宜些,一百多的也有,不过想想这种东西还是得买牌子的,安全才有保障哇,所以把富士宝做为第一选择,然后风驰电掣地冲到了楼下的大中电器。
大中正在搞周末促销,一个极热情的大姐过来跟我介绍,跟卓越上看到的基本相同的一款,要290,同款的三升规格的才是290,我想,这不行啊,地主家也没余粮啊,敷衍了她几句,走到离家一站地之远的苏宁去。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苏宁的东西是比大中和国美都便宜的。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地~~在苏宁,同款式的锅子正在做一个非常迷人的促销三和四升的一样价290元!本着多年来耳濡目染养成的朴实的消费习惯同样的东西,同样的价格,当然要买大号的!选择了五升的,又问赠品,要知道在大中,那位大姐可是许了我两三样赠品的。。。促销员说,可以赠您一个炒锅,我说我家炒锅还好得很,实在用它不着。人又说那也没别的了啊,您看我们这儿,柜台上有啥,您可以随便挑~~~我四处瞧,还真看见一个称心的电磁炉带的复底汤锅!跟人说我想要这个您看行不?我家汤锅正好不太好使了~~促销员的头摇得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这个是我们做演示用的,就这一个了,真不能送您,要不您拿这个炒锅?不是,我们要有多的是可以送您的,是真没有,要不您看这个蒸锅怎么样?虽然不是富士宝品牌的,但也是富士宝采购的,这个也不要?要不我多送您一个不粘的内胆?要不您还是拿这个炒锅吧!纯铸铁的,对人体有好处!补铁啊!那我问问旁边柜台,看谁家有多的汤锅,我们拿炒锅去换一个,您看,谁家也没有多余的!您还是拿这个炒锅吧。。。。。
总之差不多磨叽了半小时,促销员终于神奇的在柜台下面找到一个单层底的汤锅,说您要是要,就拿这个,复底的真不能送您。。。我想退一步海阔天空嘛,就同意啦。

电压力锅拿回家,我迫不及待的炖了一锅牛腩~~~牛腩洗好,打过水焯,去掉血水,洗干净,放进压力锅里,加水,加葱姜,加炖肉料和盐,盖好盖子,按上肉/鸡按钮。。。二十分钟后,烹调完成,响提示音,又等了十多分钟,放完气,打开一看,真是好一锅牛腩哦~~味道,火候,无不恰到好处,最好的是不需要看火,想想平时用煤气炉炖上一锅牛腩,在屋里看电视,过十几分钟也要到厨房去瞧一眼是不是汤溢出来啦,有没有干锅啊,尝一下够不够烂啊,麻烦的咧,而且肯定满屋子都是味儿~~可是用这个锅就不会!

第二天是周日,延续了前一天兴奋的心情,跑到超市去买了五只猪蹄,由于太过兴奋不小心挑了四只后蹄,一般是要吃前蹄的,因为后蹄骨头大,比较占份量而肉少。回来也是洗干净,焯过,放进锅里,因为要做几只有身份的猪蹄,还炒了糖色,加了酱油,放进电压力锅,盖好盖子,按下豆/蹄筋按钮,然后就出去买菜了~~回来后,一锅香喷喷的猪手出锅啦~~姥姥尝了,说多少年没有吃过这么香的东西,而且比从牡丹江带回来的还好吃!,哈哈,我分析是压力锅全封闭的结构,把香味都闷在里面啦,当然,不得不说,我的手艺也是不错的亚!
下午借着煮猪手的汤,又放进十几只鸡爪进去炖~~(其实我不是为了吃!我只是在试锅!!)这个比较快,十几分钟就好了,一样美味,而且很烂,又不会因为煮的时间太长而变得太凌乱的样子,看上去卖相也不错。

恩,今天因为回家早,把那个不粘锅的内胆拿出来,试了一锅米饭,根据说明书上的烹调指示,放的水要比平时用电饭煲少,也是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做好了,一试果然象大家说的那样用压力锅做的饭比较好吃,口感更有嚼劲,流行的说法是qq的,感觉不错!

以上就是我非常满意的一样家用电器富士宝牌电压力锅的使用心得,此物实乃厨房利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佳品啊!

顺便说一句,原来这个锅还是巩俐小姐亲自拨冗代言的咧。。。也就是说我付出的两百二十元。。肯定有那么几块十几块进了她的口袋。。。她是不是应该请我吃饭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