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乡村干部扶贫心得体会 > 导航 > 乡村干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乡村干部扶贫心得体会

乡村干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乡村干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期,参加了警示教育,学习了相关身边人的案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理想信念一定要坚定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面对灯红酒绿的各种诱惑,一定要时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守住自己的底线,坚决不触碰红线。很多事情,决不能有第一次,很多行为决不能用下不为例来做借口,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便如洪水一般越冲越大,最后导致溃堤。

二、举止言行一定要谨慎

作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慎独、慎微是必须做到的。独处的时候多想想家庭、多想想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包括待遇和社会影响,多想想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后果。要忍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过得了苦日子,用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来进一步锻造自己的人格修养。

三、朋友圈子一定要干净

利益,能驱动一个人改变自己的轨迹。很多人都是在利益面前丢失了自己。而这些利益多来源于身边的朋友,都说朋友圈是万能的,但对于领导干部的朋友圈来说,一定要干干净净,特别是对于有利益追逐的对象,更应该屏蔽、拉黑。

四、个人生活一定要检点

时刻记住一句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苍蝇无处不在,蛋也无处不在,如何让苍蝇绕道走,如何让蛋壳一直完好无损,那就需要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检点。无欲则刚,对现实已有的生活的满足感并不代表不思进取,而应该时刻用一种感恩的心来面对自己目前的生活。与此同时,还要教育身边人、枕边人高标准、严要求,这就是对领导干部本身工作的最大支持。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乡村干部学习心得


通过农村干部学习,我对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奋斗目标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观念。下面是小编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农村干部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农村干部学习心得篇1

聆听十八大自信的声音

揣着一颗激动的心,完整认真地聆听了xx代表xx届中央委员会做了工作报告。近2个小时的报告,旗帜鲜明、振奋人心、方向明朗,总书记平稳的语速,铿锵有力的声音,将过去五年的成就和问题娓娓道来,既没有对成就沾沾自喜,也没有对问题遮遮掩掩,显示了一个成熟政党的无比自信。

直面问题凸显推动发展的自信。十八大报告,不仅高度概括了我党5年来工作成就,而且用了相当大的篇幅阐述当下存在的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十八大报告就党和国家建设中自身存在的问题阐述透彻,敢于毫不保留地自揭伤疤,深刻说明了我党直面困难的勇气,凸显了解决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信和决心。

从容应对凸显坚定发展的自信。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道路的自信、理论的自信、制度的自信,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在深刻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条件下,无论风云怎么变幻,我党始终从容应对,健步地走出了一条光辉灿烂的道路,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和青睐。

改革创新凸显蓬勃发展的自信。聆听整个报告,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近年来,我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入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力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征程,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成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未来征程里,我们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村干部学习心得篇2

通过培训,我对村干部这个岗位更加珍惜,强化了我为民干事的信心,干好工作的决心,促进帮助农民增收的雄心。我对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把几天来的学习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以回报。

一、抓班子、带队伍,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新一届两委会的班长,要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党员教育管理为基础,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要建设一只好的村干部队伍,必须加强村组干部的学习培训,努力构建团结协作的村两委班子,同时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发展有潜力、有文化的年轻同志纳入到村级后备干部行列中来。

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掌握理论武器,学习现代管理的基本技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干好自己的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达成一片,遇事多和群众商量,从本村实际出发,理出一条符合我村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努力做到民主决策。在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面临长期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以身作则,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努力做到兢兢业业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无愧于全村父老乡亲的信任和重托。

二、抓经济、促发展、保稳定。

认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这根主线,着力提高村干部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政策观念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抓好学习教育。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发展农村的新政策,结合几年来我的农村工作经历,一是做好群众工作,大力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引导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已经制约了我村的经济发展,要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搞好土地流转,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改善传统的种植模式,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农业的优势,使农民尽快增产、增收。二是目前我村养鸡规模已经达到近30万只,利用这个优势,合理规划养殖小区,提高档次、扩大规模,把更多的农户吸引到养殖小区,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拉长产业链,增加大型沼气池的数量,使使用沼气的农户新增40%。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会议,理出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拿出规划,在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村容村貌等方面有新突破。三是依托我村紧靠思念果岭的地理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行新农村建设,同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大的平台。

村级管理方面,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用制度规范每个村组干部的言行,把村组各项事务至于广大村民的监督之下,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提高村组干部和联户代表依法办事的意识。

今后的三年,我要带领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务实忠干,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上下互动,形成合力,使各项工作积极争先进位。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争做一名优秀村干部,向上级党委、政委和广大村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农村干部学习心得篇3

10月29日至10月31日,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非常有幸地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我对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奋斗目标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观念,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收益匪浅、感触良多,总结概括有一下几方面体会:

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的全部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肩负起民族的希望,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员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各个时期,都起到了模范带头的先锋作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的抓住机遇,才能够顽强的面对挑战,才能够实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共产党员的党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磨砺、自我改造、自我修养才能获得。而加强党性修养最基本的事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实质。

乡村干部的工作体会


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干部的工作方式必然被服务型方式所代替。在这个转型期,农村干部的工作变得看起来很难做、很难做好。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则会事半功倍,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变难为易。这个方法归结为顺、平、实三个字,其中顺为基础,平为关键,归宿在实。

顺:就是顺应时代潮流,顺

应党和国家的政策,顺应老百姓的心声

要做好农村工作,就需要我们做到上使政令通,下让民意顺,把上级的政策因地而宜地落实到老百姓中,顺应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时代潮流。做好农村工作,这是我们考虑的出发点,也就是我们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平常,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如在上政令顺畅、下合民意上,有的同志不扑下身子深入群众,何来顺应民意?

在上情与下情、政情与群情结合这个问题上,我们还要注意打好两个差:一是上级政策与基层实际之间的地域差。也就是说上级政策立足于整体,我们落实时则是局部;二是上级政策与形势变化之间存在时间差。也就是说上级政策精神到基层落实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主动把握好形势,及时做出反应,提早动手。

平:就是在农村因人之势不平而求平,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实现农村人群之间的平和、和谐相处

农村是最基层,上级的政策最终要在这里变为现实,靠的是什么?落实最终还得靠老百姓的行动。但是这里又是充满了各种人群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纠纷,有宗族的、家族的、地域的等等。没有大家伙的和谐共处、团结一致,则落实起来相当困难。所以必须因人、因事、因时而宜,由不平而求平,变不平为公平,善于抓主要矛盾,抓代表人物,在矛盾中构建和谐,在和谐中解决矛盾,实现最大限度地公平和和谐相处。

当然农村千人千面,因此要因人而宜,运用情、理、法、勇等办法实现公平和和谐。为了方便理解,我分开来说这几个字,实际在农村工作中,这几个字是融合在一起的,只不过有主有次罢了。

实:就是就把上级的政策落到实处,把老百姓的愿望变为现实

在农村,老百姓是最讲实际的人,是最讲实惠的人。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一件实际事。能不能把农村工作做好最终取决于我们是不是把上级的政策和老百姓的愿望实现了,这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通过为老百姓办实事,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有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农村工作的难也就不再难了。

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与心得体会


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与体会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广大农民群众“求富、思稳、盼服务”的愿望,与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等,在某些方面还很不吻合,严重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去年以来,我们结合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央子镇实际,从点滴小事抓起,在狠抓干部作风转变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把工作立足点放到了为民富民安民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结合这一实际,谈点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
一、常怀为民之心,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在社会转型时期,广大农民群众尽管人数多,但由于他们相对居住分散,因而在组织资源、政治资源方面与乡村干部之间极不对称。于是,造成部分乡村干部靠 民而不为民,忧民而不富民,近民而不亲民,其得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独立于普通农民。因此,我们必须给农民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以支持,关注他们的难处,反映他们的要求。
要捧出一颗真心。应当说,当前农民地位的改善具有重大的社会功利意义。为农民说话,就是为社会进步说话。因此,要捧出一颗真心对待农民,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根本。去年以来,我们在抓干部作风转变工作中,要求全镇农村干部都要自觉树立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群众观念,都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吴金印、郭全明那样,捧出一颗真心,带着感情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通过树立“三个观念”,从点滴小事做起,真心实意与农民群众交朋友,有效地缩短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现在不少群众主动到镇党委、政府找干部说心里话要开辟一条通道。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群众对干部有意见,说干部“不像话”;干部对群众有看法,说群众“不听话”。干群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村的不安定因素,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干群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原本就该是“鱼水”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因此,开辟干部群众谈心对话渠道,是当前融洽干群关系,密切鱼水之情之关键。去年以来,我们着力开辟和拓宽干群沟通渠道,先后在全镇完善推广了“民主听证会”、“民情恳谈日”、“联民、为民、富民”活动等做法,架起了干群双向交流的桥梁。让群众畅所欲言,参与村级重大事项,民主监督党委、政府和广大镇村干部,已成为全镇上下的自觉行动。
要摊开一本帐目。从我镇和一些地方的情况看,一些群众上访,其原因多是农村财务“不清、不公、不实”所致,频繁出问题的村级财务成了群众上访的主要导火索。为从源头根治农村财务问题,自觉向辖区范围内群众摊开帐本,让他们参与、监督,就解决农村财务不清、不公、不实问题,以能消除了群众疑虑,确实是促进农村稳定的上策。近几年,我们针对这一问题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推选镇村务公开制度。凡镇、村两级大事决策、重点项目、收入开支等,一律向全镇群众公开。二是推行镇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无论是镇机关干部、企业干部还是村干部,离任后必须进行全面审计,使干部走得“清白”,不留经济尾巴。三是严格实行帐目、资金“双代管”制。切实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定期对财务进行检查、公布,避免干部因经济问题犯错误。这些举措,在群众中反响强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统计,去年以来,全镇开工建设大型建设项目7个,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共计节约建设资金达100多万元。
二、常思富民之策,与群众一同奔向富裕之路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农村经济形势,使农民收入出现了低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提高效益,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农民对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能否带领他们迈好结构调整这一步,使农村经济有一个新发展,这是对当前农村干部如何转变作风、带领群众致富的一个新考验。
一是落实富民政策。实践证明,要稳定农民,稳定社会,关键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决纠正虚报农民收入,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错误做法;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兴办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一定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为追求“政绩”而做劳民伤财之事。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如这几年针对浅海水域和滩涂管理混乱、影响渔民收入和社会稳定等问题,我们搞了浅海水面、滩涂确权,极大地调动了渔民投入、开发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沿海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推广富民经验。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活动的决策主体、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都是农民。但是政府有责任进行引导。怎么引导,再也不是过去的下指标、做计划、催耕种的老套套,而是要把推广典型经验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经验推广,使其在点上深入、线上延伸、面上展开,从而做好示范工作。如我镇创办的工业开发园区和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等,通过经验推广和示范服务,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的作用。央子当地海产品虽十分丰富,但加工包装营销还很滞后。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海美特海产品开发公司,注册了“晶好”商标,实现了海产品的加工增值。目前,公司一下子带起了100多家海产品经营户,年增加渔民人均收入500多元。
三是培养致富人才。“农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为农村选配一批勤劳致富带头人,至关重要。去年以来,我们把精心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主要是从知识青年、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和复退军人中选拔能人任支部书记,少数没有合适人选的村,从镇直机关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培养出一批既会当干部、又会管经营的致富人才。同时,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养,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通过开展“科技入户”活动,培养和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示范户,基本达到了“一户一张明白纸(致富信息)、一家一个明白人(致富能手)”。截止目前,全镇各村均培养、扶持了一批种养加工服务等行业的致富人才,建立了科技服务大院和致富信息服务站。一些捕捞、养殖、盐业、营运、餐饮大户应运而生,直接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常行安民之事,给群众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农民群众上访增多,家族、宗教势力有所抬头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一些基层干部的作风不无关系。“农民安,天下稳”。我们只有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才能更好地代表农民利益,稳定农村工作。
(一)察民情,顺民心。顺民是最大的安民。欲顺民心,必察民情,这是安民之基础。为了强化镇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反映民情民意的敏锐性,我们建立了联络民情制度,主要包括民情联络点制度、干部参加群众议事制度、民情报告制度、民表失察追究制度等,较好地了解和掌握了社情民意。在充分体察民情的基础上,摸清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急需我们干什么,效果比较好。如去年我镇干部在驻村走访中,发现群众对街道建设、镇区规划、吃水难等有意见,我们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与林家央子、蔡一、牟家河坞、西利渔等村,共同投资建设了林家央子中心街道、牟家河坞至河北岭子乡间公路、引峡山灌渠水到西利渔村等,一下子解决了群众多年想解决的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称赞和普遍拥护。
(二)解民难,暖民心。认真解决好当前农民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农村干部必须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知难而进的决心和信心。针对当前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和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计划生育、农民负担、财务管理、税费改革等,我们都是找准症结,制定措施,及时协调,认真解决。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久拖不决,甚至于故意掩盖矛盾和问题。当前,尽管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其自身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困境,特别是乡村财政紧张问题,在税费改革后将会更加严重。但我们只能靠改革解决难题,用发展摆脱困境,决不能把负担转嫁给老百姓。
(三)办实事,安民心。为农民办实事,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这是安民之根本。要围绕当前农村生产条件苦、生活环境差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针对镇驻地环境差问题,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对镇驻地所有街道进行了拓宽、整修、柏油,安装了路灯,铺设了路牙面,栽植了树木花草,立起了大型广告牌和渤海明珠标志,整个镇区实现了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再如针对滩涂管理难问题,林家央子村对确权的7554亩滩涂划分成12个养殖区,投资5万多元,购置了管护船,成立了管护队,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大大增加了养殖收入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与心得体会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与心得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小编。

乡村转变作风的思考与体会
当前,农业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广大“求富、思稳、盼服务”的愿望,与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等,在某些方面还很不吻合,严重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去年以来,结合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央子镇实际,从点滴小事抓起,在狠抓干部作风转变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把工作立足点放到了为民富民安民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结合这一实际,谈点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
一、常怀为民之心,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在社会转型时期,广大农民群众尽管人数多,但由于他们相对居住分散,因而在组织资源、政治资源方面与乡村干部之间极不对称。于是,造成部分乡村干部靠 民而不为民,忧民而不富民,近民而不亲民,其得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独立于普通农民。因此,我们必须给农民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以支持,关注他们的难处,反映他们的要求。
要捧出一颗真心。应当说,当前农民地位的改善具有重大的社会功利意义。为农民说话,就是为社会进步说话。因此,要捧出一颗真心对待农民,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根本。去年以来,我们在抓干部作风转变工作中,要求全镇农村干部都要自觉树立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群众观念,都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吴金印、郭全明那样,捧出一颗真心,带着感情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通过树立“三个观念”,从点滴小事做起,真心实意与农民群众交朋友,有效地缩短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现在不少群众主动到镇党委、政府找干部说心里话要开辟一条通道。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群众对干部有意见,说干部“不像话”;干部对群众有看法,说群众“不听话”。干群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村的不安定因素,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干群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原本就该是“鱼水”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因此,开辟干部群众谈心对话渠道,是当前融洽干群关系,密切鱼水之情之关键。去年以来,我们着力开辟和拓宽干群沟通渠道,先后在全镇完善推广了“民主听证会”、“民情恳谈日”、“联民、为民、富民”活动等做法,架起了干群双向交流的桥梁。让群众畅所欲言,参与村级重大事项,民主监督党委、政府和广大镇村干部,已成为全镇上下的自觉行动。
要摊开一本帐目。从我镇和一些地方的情况看,一些群众上访,其原因多是农村财务“不清、不公、不实”所致,频繁出问题的村级财务成了群众上访的主要导火索。为从源头根治农村财务问题,自觉向辖区范围内群众摊开帐本,让他们参与、监督,就解决农村财务不清、不公、不实问题,以能消除了群众疑虑,确实是促进农村稳定的上策。近几年,我们针对这一问题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推选镇村务公开制度。凡镇、村两级大事决策、重点项目、收入开支等,一律向全镇群众公开。二是推行镇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无论是镇机关干部、企业干部还是村干部,离任后必须进行全面审计,使干部走得“清白”,不留经济尾巴。三是严格实行帐目、资金“双代管”制。切实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定期对财务进行检查、公布,避免干部因经济问题犯错误。这些举措,在群众中反响强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统计,去年以来,全镇开工建设大型建设项目7个,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共计节约建设资金达100多万元。
二、常思富民之策,与群众一同奔向富裕之路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农村经济形势,使农民收入出现了低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提高效益,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农民对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能否带领他们迈好结构调整这一步,使农村经济有一个新发展,这是对当前农村干部如何转变作风、带领群众致富的一个新考验。
一是落实富民政策。实践证明,要稳定农民,稳定社会,关键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决纠正虚报农民收入,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错误做法;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兴办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一定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为追求“政绩”而做劳民伤财之事。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如这几年针对浅海水域和滩涂管理混乱、影响渔民收入和社会稳定等问题,我们搞了浅海水面、滩涂确权,极大地调动了渔民投入、开发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沿海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推广富民经验。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活动的决策主体、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都是农民。但是政府有责任进行引导。怎么引导,再也不是过去的下指标、做计划、催耕种的老套套,而是要把推广典型经验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经验推广,使其在点上深入、线上延伸、面上展开,从而做好示范工作。如我镇创办的工业开发园区和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等,通过经验推广和示范服务,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的作用。央子当地海产品虽十分丰富,但加工包装营销还很滞后。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海美特海产品开发公司,注册了“晶好”商标,实现了海产品的加工增值。目前,公司一下子带起了100多家海产品经营户,年增加渔民人均收入500多元。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与体会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与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乡村转变作风的思考与体会
当前,农业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广大“求富、思稳、盼服务”的愿望,与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等,在某些方面还很不吻合,严重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去年以来,结合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央子镇实际,从点滴小事抓起,在狠抓干部作风转变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把工作立足点放到了为民富民安民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结合这一实际,谈点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
一、常怀为民之心,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在社会转型时期,广大农民群众尽管人数多,但由于他们相对居住分散,因而在组织资源、政治资源方面与乡村干部之间极不对称。于是,造成部分乡村干部靠 民而不为民,忧民而不富民,近民而不亲民,其得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独立于普通农民。因此,我们必须给农民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以支持,关注他们的难处,反映他们的要求。
要捧出一颗真心。应当说,当前农民地位的改善具有重大的社会功利意义。为农民说话,就是为社会进步说话。因此,要捧出一颗真心对待农民,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根本。去年以来,我们在抓干部作风转变工作中,要求全镇农村干部都要自觉树立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群众观念,都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吴金印、郭全明那样,捧出一颗真心,带着感情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通过树立“三个观念”,从点滴小事做起,真心实意与农民群众交朋友,有效地缩短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现在不少群众主动到镇党委、政府找干部说心里话要开辟一条通道。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群众对干部有意见,说干部“不像话”;干部对群众有看法,说群众“不听话”。干群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村的不安定因素,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干群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原本就该是“鱼水”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因此,开辟干部群众谈心对话渠道,是当前融洽干群关系,密切鱼水之情之关键。去年以来,我们着力开辟和拓宽干群沟通渠道,先后在全镇完善推广了“民主听证会”、“民情恳谈日”、“联民、为民、富民”活动等做法,架起了干群双向交流的桥梁。让群众畅所欲言,参与村级重大事项,民主监督党委、政府和广大镇村干部,已成为全镇上下的自觉行动。
要摊开一本帐目。从我镇和一些地方的情况看,一些群众上访,其原因多是农村财务“不清、不公、不实”所致,频繁出问题的村级财务成了群众上访的主要导火索。为从源头根治农村财务问题,自觉向辖区范围内群众摊开帐本,让他们参与、监督,就解决农村财务不清、不公、不实问题,以能消除了群众疑虑,确实是促进农村稳定的上策。近几年,我们针对这一问题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推选镇村务公开制度。凡镇、村两级大事决策、重点项目、收入开支等,一律向全镇群众公开。二是推行镇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无论是镇机关干部、企业干部还是村干部,离任后必须进行全面审计,使干部走得“清白”,不留经济尾巴。三是严格实行帐目、资金“双代管”制。切实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定期对财务进行检查、公布,避免干部因经济问题犯错误。这些举措,在群众中反响强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统计,去年以来,全镇开工建设大型建设项目7个,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共计节约建设资金达100多万元。
二、常思富民之策,与群众一同奔向富裕之路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农村经济形势,使农民收入出现了低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提高效益,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农民对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能否带领他们迈好结构调整这一步,使农村经济有一个新发展,这是对当前农村干部如何转变作风、带领群众致富的一个新考验。
一是落实富民政策。实践证明,要稳定农民,稳定社会,关键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决纠正虚报农民收入,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错误做法;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兴办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一定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为追求“政绩”而做劳民伤财之事。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如这几年针对浅海水域和滩涂管理混乱、影响渔民收入和社会稳定等问题,我们搞了浅海水面、滩涂确权,极大地调动了渔民投入、开发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沿海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推广富民经验。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活动的决策主体、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都是农民。但是政府有责任进行引导。怎么引导,再也不是过去的下指标、做计划、催耕种的老套套,而是要把推广典型经验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经验推广,使其在点上深入、线上延伸、面上展开,从而做好示范工作。如我镇创办的工业开发园区和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等,通过经验推广和示范服务,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的作用。央子当地海产品虽十分丰富,但加工包装营销还很滞后。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海美特海产品开发公司,注册了“晶好”商标,实现了海产品的加工增值。目前,公司一下子带起了100多家海产品经营户,年增加渔民人均收入500多元。

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与体会


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与体会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广大农民群众“求富、思稳、盼服务”的愿望,与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等,在某些方面还很不吻合,严重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去年以来,我们结合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央子镇实际,从点滴小事抓起,在狠抓干部作风转变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把工作立足点放到了为民富民安民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结合这一实际,谈点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
一、常怀为民之心,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在社会转型时期,广大农民群众尽管人数多,但由于他们相对居住分散,因而在组织资源、政治资源方面与乡村干部之间极不对称。于是,造成部分乡村干部靠 民而不为民,忧民而不富民,近民而不亲民,其得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独立于普通农民。因此,我们必须给农民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以支持,关注他们的难处,反映他们的要求。
要捧出一颗真心。应当说,当前农民地位的改善具有重大的社会功利意义。为农民说话,就是为社会进步说话。因此,要捧出一颗真心对待农民,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根本。去年以来,我们在抓干部作风转变工作中,要求全镇农村干部都要自觉树立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群众观念,都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吴金印、郭全明那样,捧出一颗真心,带着感情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通过树立“三个观念”,从点滴小事做起,真心实意与农民群众交朋友,有效地缩短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现在不少群众主动到镇党委、政府找干部说心里话要开辟一条通道。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群众对干部有意见,说干部“不像话”;干部对群众有看法,说群众“不听话”。干群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村的不安定因素,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干群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原本就该是“鱼水”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因此,开辟干部群众谈心对话渠道,是当前融洽干群关系,密切鱼水之情之关键。去年以来,我们着力开辟和拓宽干群沟通渠道,先后在全镇完善推广了“民主听证会”、“民情恳谈日”、“联民、为民、富民”活动等做法,架起了干群双向交流的桥梁。让群众畅所欲言,参与村级重大事项,民主监督党委、政府和广大镇村干部,已成为全镇上下的自觉行动。
要摊开一本帐目。从我镇和一些地方的情况看,一些群众上访,其原因多是农村财务“不清、不公、不实”所致,频繁出问题的村级财务成了群众上访的主要导火索。为从源头根治农村财务问题,自觉向辖区范围内群众摊开帐本,让他们参与、监督,就解决农村财务不清、不公、不实问题,以能消除了群众疑虑,确实是促进农村稳定的上策。近几年,我们针对这一问题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推选镇村务公开制度。凡镇、村两级大事决策、重点项目、收入开支等,一律向全镇群众公开。二是推行镇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无论是镇机关干部、企业干部还是村干部,离任后必须进行全面审计,使干部走得“清白”,不留经济尾巴。三是严格实行帐目、资金“双代管”制。切实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定期对财务进行检查、公布,避免干部因经济问题犯错误。这些举措,在群众中反响强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统计,去年以来,全镇开工建设大型建设项目7个,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共计节约建设资金达100多万元。
二、常思富民之策,与群众一同奔向富裕之路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农村经济形势,使农民收入出现了低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提高效益,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农民对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能否带领他们迈好结构调整这一步,使农村经济有一个新发展,这是对当前农村干部如何转变作风、带领群众致富的一个新考验。
一是落实富民政策。实践证明,要稳定农民,稳定社会,关键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决纠正虚报农民收入,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错误做法;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兴办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一定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为追求“政绩”而做劳民伤财之事。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如这几年针对浅海水域和滩涂管理混乱、影响渔民收入和社会稳定等问题,我们搞了浅海水面、滩涂确权,极大地调动了渔民投入、开发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沿海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推广富民经验。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活动的决策主体、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都是农民。但是政府有责任进行引导。怎么引导,再也不是过去的下指标、做计划、催耕种的老套套,而是要把推广典型经验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经验推广,使其在点上深入、线上延伸、面上展开,从而做好示范工作。如我镇创办的工业开发园区和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等,通过经验推广和示范服务,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的作用。央子当地海产品虽十分丰富,但加工包装营销还很滞后。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海美特海产品开发公司,注册了“晶好”商标,实现了海产品的加工增值。目前,公司一下子带起了100多家海产品经营户,年增加渔民人均收入500多元。
三是培养致富人才。“农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为农村选配一批勤劳致富带头人,至关重要。去年以来,我们把精心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主要是从知识青年、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和复退军人中选拔能人任支部书记,少数没有合适人选的村,从镇直机关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培养出一批既会当干部、又会管经营的致富人才。同时,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养,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通过开展“科技入户”活动,培养和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示范户,基本达到了“一户一张明白纸(致富信息)、一家一个明白人(致富能手)”。截止目前,全镇各村均培养、扶持了一批种养加工服务等行业的致富人才,建立了科技服务大院和致富信息服务站。一些捕捞、养殖、盐业、营运、餐饮大户应运而生,直接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常行安民之事,给群众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农民群众上访增多,家族、宗教势力有所抬头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一些基层干部的作风不无关系。“农民安,天下稳”。我们只有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才能更好地代表农民利益,稳定农村工作。
(一)察民情,顺民心。顺民是最大的安民。欲顺民心,必察民情,这是安民之基础。为了强化镇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反映民情民意的敏锐性,我们建立了联络民情制度,主要包括民情联络点制度、干部参加群众议事制度、民情报告制度、民表失察追究制度等,较好地了解和掌握了社情民意。在充分体察民情的基础上,摸清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急需我们干什么,效果比较好。如去年我镇干部在驻村走访中,发现群众对街道建设、镇区规划、吃水难等有意见,我们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与林家央子、蔡一、牟家河坞、西利渔等村,共同投资建设了林家央子中心街道、牟家河坞至河北岭子乡间公路、引峡山灌渠水到西利渔村等,一下子解决了群众多年想解决的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称赞和普遍拥护。
(二)解民难,暖民心。认真解决好当前农民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农村干部必须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知难而进的决心和信心。针对当前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和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计划生育、农民负担、财务管理、税费改革等,我们都是找准症结,制定措施,及时协调,认真解决。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久拖不决,甚至于故意掩盖矛盾和问题。当前,尽管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其自身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困境,特别是乡村财政紧张问题,在税费改革后将会更加严重。但我们只能靠改革解决难题,用发展摆脱困境,决不能把负担转嫁给老百姓。
(三)办实事,安民心。为农民办实事,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这是安民之根本。要围绕当前农村生产条件苦、生活环境差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针对镇驻地环境差问题,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对镇驻地所有街道进行了拓宽、整修、柏油,安装了路灯,铺设了路牙面,栽植了树木花草,立起了大型广告牌和渤海明珠标志,整个镇区实现了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再如针对滩涂管理难问题,林家央子村对确权的7554亩滩涂划分成12个养殖区,投资5万多元,购置了管护船,成立了管护队,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大大增加了养殖收入

税务干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税务干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文章标题:税务干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加强道德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找文章到免费网更多原创-()县局组织的警示教育报告会和警示教育录象结束后,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如花似玉才工作几年的税务干部,因为一点私利,给党和人民造成的损失,谁能否认监狱不是她最好的归宿呢?跨入这壁垒森严的大院之前,她还是工作方面的业务能手,但却由于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放纵私欲,逃避监控,一步步滑向了犯罪的深渊,走到了那样的地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不禁感慨:作为税务工作者,如果不坚持有效的道德教育,不规范税收执法的运作程序,不加强制度规章的约束,这些罪犯的今天,谁能肯定不是我们当中某些人的明天呢!怎么办?如何避免我们的干部重蹈覆辙呢?依我看,加强道德教育,塑造税务工作者的道德殿堂是必然的选择。税收是上层建筑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权利的手臂,是执政者集团意志的具体体现。税收政策的制定,征管措施的落实归根结底是要靠税务工作者来付诸实施的。人的思想影响着税收工作质量的优劣。近年来,在“带好队,收好税”原则下之实施的“人本主义”选择,充分说明了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取决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范围外,还受制于思想道德的约束。事实上,道德约束被绝大多数人的行为触犯后,才产生了法、规、章、制。一般地讲,法律是社会公共行为的最高准则,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不得触犯它。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律是个人行为的最低标准,还有什么行为标准能低于法律规定的标准以下才受到制裁的呢?道德是个人行为的最高准则,对道德标准的崇高趋向地追求永无止境。何为道德?何为不道德?判断和选择行为主体的标准也是随人们习俗、良知和理性的不断升华得以提高的。近年来,经济的、政治的巨大变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意味着新的生机和发展的可能性,但是,无情的事实捉弄了抱着天真的哲学信条的人们:新的道德观念并没有象计划经济的逐渐消失、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一样呈现在人们的头脑里。在税收领域,税收征管模式转换后,人们的心态和行为在背离了传统的轨道后,并未朝着健康的新的征管模式所需要的合理方向发展。“烈焰吞噬了或许是该死的鸟儿,然而余灰中却并未见新凤凰应运而生”。现实生活中,税务工作者的道德观念,呈现出良莠不齐、各色各样的形式。积极向上的当然是主流,但浑然无续,无规则、非理性,甚至庸俗腐朽的思潮也绝非个别:无论是与纳税人的交往中,还是在税务系统内部,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比比皆是,偷机钻营、心存侥幸者若明若暗,这种判断并非是杞人忧天、空穴来风,你只要看看掌握着大权小权的人们在用手中的执法权换取什么就不言自明了。小到吃、拿、卡、要、报,大到贪污受贿、侵吞公款,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国家税款,不一而足。诚然,近年来从上到下对系统内的腐败行为动过数次大手术,有些是纵向地变更税收体制的,有些是横向地加强人员权利监督的,“大老虎”、“小老虎”也揪出不少绳之以法、当场示众,但这对于腐败现象“前仆后继”的现实而言,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本来是要“杀鸡儆猴”,现在却成了“众猴见过被杀的鸡后,皆认为这只鸡太笨了,保护自己的意识和技巧太差了。”岂不可悲!孔子有句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指出只靠刑罚的强制可以使人远离犯罪,却不能教人有羞耻之心;只有用道德来引导,才能使人知道而自觉走上正道。我们且不说强制的处罚能否产生让人远离犯罪的威力,也不说它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但就其对“为政以德”的分析,对道德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试看,我们对贪官污吏的处罚不可谓不严,因为经济犯罪掉脑袋的何止胡长清、成克杰两人,税务系统因贪污腐化丢官革职打进大牢的也不胜枚举,但谁又能否认他们不是腐败者的“冰山一角”呢,以致于有人说“反腐败就象隔墙撂砖头。”法制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但有时法制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被抓起来了,法院判定他才受贿几万元,他其实受贿十几万都不止!”当然,这样的议论也不足信,但法律在认定某些犯罪时取证难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今,我们在大力推行“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在大张旗鼓地倡导“以德治国”,“法治”和“德治”并重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这实在是英明之举,时代的呼唤。在税收领域,我们也要做出这必然的选择:在继续坚持“依法治税”的同时,必须强调“依德治税”。对外主要是宣传“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增强人们“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道德意识。对内,针对我们税务工作者本身,更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

税务干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心灵殿堂,“先为人,再为税”。有了一定高度的自觉的而非形式的税务职业道德修养,才可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税收事业、有益于人民大众的税务工作者。以德治国,加强税务人员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强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儒家伦理和以儒家偷为主干又溶入了佛、道文化精神的传统的道德精华,应当为当代社会所吸收。对传统道德加以批判性地吸收,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为封建专制社会所需要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应当抛弃;从传统道德范畴中剥离出来的,为当代社会所信仰的精华如“言必信,行必果”的信誉观,“修身克已”的自律精神,“温、良、恭、俭、让”等社会劝诫的道德信条,则应发扬下去。鲁迅先生曾说过“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怕“丢脸”、要“面子”的心态迫使人们就范于传统的道德轨道,持之以恒则可以构筑我们税务工作者抵御谬误的心理防线,重新唤起我们的荣辱感和是非感。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现代道德教育。所谓现代道德,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倡导和宣传的“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如大公无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雷锋精神等。现代道德准则是我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总结和锤炼出的,是对各种崇高精神景界的最,最能体现民族的社会的价值趋向,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认同和褒奖。无论是硝烟弥漫的锋火战场,还是安居乐业的和平环境,这些道德准则能把不同利益的社会精粹、群体聚集起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而努力,是我们祖国走向昌盛的精神脊梁。面对信息时代开放的潮涌,面对外来文化的潜移默化,在文化、思想、观念的坐标中,道德大厦的根基应定位在何方呢?“三观”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曾尖锐地指出:“改革开放还只是搞了十多年,有些干部、党员在考验面前就已经打了败仗,有的革命意识衰退了,有的走上邪路去了,有的甚至堕落成为社会主义的蛀虫和罪犯,归根到底就是这些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上出了问题。”看看税务干部中出现的腐败分子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三观”问题非常重要。结合当前实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点是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点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点是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对我们每一个税务工作者,都必须加强自身的“三观”教育,用革命的理论去武装头脑,从“四自(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五慎(慎初、慎独、慎权、慎欲、慎微)”等方面加强个人修养,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只有这样,才能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侵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同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社会主义税务人员的优良传统,是税务工作者的天职,是税收事业的基本原则,每个税务工作者都应加以继承和发扬。有了这样明确的道德认识和情感,才能见之于行动。
《税务干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来源于免费网,欢迎阅读税务干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