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国培活动总结 > 导航 > 精彩的历程——国培

国培活动总结

精彩的历程——国培。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精彩的历程——国培”,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xx年10月15日,有幸成为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置换顶岗研修培训”一员,我有幸获得的一次长时间、脱产、高规格的学习机会,身世职业的默契感,文化的认同感,尤其是自我发展的紧迫感使得本不相识的我们45位来自三湘大地同行们特别亲切,尤为珍视这次充电的机会。

心中有梦,累不言苦。从教师到学员,身份的变化带来了众多的不适应,一路在赶场:餐厅、画室、机房、报告厅等公用场合留下我们的身影,每天签到两次,上课的专家教授恨不得把一生积淀的精华浓缩进几个小时的讲座里。

我们呢,如久旱逢甘霖的树木,最大限度地快速吸收营养,“乱花渐欲迷人眼”, 来不及记笔记和消化,新的美味又来了——有时面对整天的讲座,我们听得眼花缭乱,记得手软指麻,坐得腰酸背疼,生怕错过了这种高强度、高质量注入的信息。为了完成一幅作品,大家中午都牺牲休息时间待在画室里。真累啊!可是你要是问学员:假如下次有机会,你会不会再来?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说:愿意!不奇怪,因为大家权衡过了——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超值,所以心甘情愿。

理论和实践结合才会相得益彰,高深的理论由于实践支撑而立体丰满,实践活动也因为理论支持而挺拔生辉。专家的讲课都是立足于小学的教育教学,通过活生生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通过讲座,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不是眼前意义上的“学来一点招数,解决我的教学问题”,而是以理论指导和提升自己的实践活动,是长远意义上的“回眸我的往事,反思我的工作,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促进我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前面一个月的学习,给我的感受是人生中一段神奇高浓度的旅程,我们常常体验成长的满足。如同蛇在蜕皮,树在拔节,我们听到了体内的青春血液在奔流,听到了拔节的声音。感谢 “国培计划”带给我们这样的快乐。

也许三个月的时间太短暂,也许这一段很辛苦,如果没有遇见你——“国培计划”,人生中又会少了一段精彩的历程。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国培”体会


短短十天的“国培”(国家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课程培训)学习很快结束了。这期间有终身铭刻的友情,也有无法挽回的遗憾!有平时在工作中不曾拥有的快乐,也有不尽人意的愤懑和失落,但这些都已经伴随着学习的结束,成为了一种永久的感情记忆。

这次的参训老师都是来自河北各个区县的骨干教师,他们的学习成果将直接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推动力,也将直接决定今后各个区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水平和方向!所以无论对个人还是所在区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八年,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国家的必修课,虽然列入了课表中,但实际上是形同虚设。由于没有专门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专业任课教师,再加上大部分校长对这门课程认识不够,所以导致这门课程一直处于搁置状态。

培训是在邢台学院,虽然感觉有点远,但还是充满期待。自东北师大学习之后,很久没有抽出身来充充电了。尤其是课程管理上总感觉找不到突破的点。于是想趁这次学习的机会找点思路,希望能够走出自己的思维怪圈。就这样带着好奇和“资深”进步青年的热情,加入到了赴邢台学院的“国培”行列。

我们被安排到了专家公寓,其实就是把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分成了三个宿舍。我因为先到一步住在了主卧。接下来,就不断有来自全省各县区的老师成为了我们的家庭成员。虽然人多有点杂乱,但也找到了久违了的上学时住宿舍的感觉。由于我的年龄最大,大家都叫我王姐,还有的干脆叫我“老大”。相同的职业,共同的目标,使得我们不到一日便熟识了。更是因为暂时脱离了工作的烦恼,“解放”的快乐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开始大家还规规矩矩地呆在自己的“辖区内”,一会儿搞笑才女“双双”便四处游窜,满口混合着廊坊味的京腔,逗得满屋子的人捧腹大笑,于是大家一下子亲近了许多,像老朋友一样。天地虽小,但人才济济:张口就“piapia”的蒋艳华;让领导逼得想当校长的贾丽英;文静的刘坤;聪慧的长梅;漂亮的张华,当然还有在课堂上非常特别的“讨巧”老师,爱出风头的“红衣女郎”……总之,风趣幽默者有之,含蓄优雅者有之,平时默默无闻,但关键时候一鸣惊人者有之。骨干教师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在每个老师身上都有极致的发挥。相比之下,个别讲课教师却有点相形见绌。尤其是某一天上午的课,简直是郁闷难耐!期望与实际产生的强烈反差让我经历了失望煎熬的半天。且不说照本宣科似的讲座听起来是多么的痛苦,单就宣读过程中的“卡带“现象就足以让人大跌眼镜。由于底气不足而表现出明显的缺乏自信,偶尔的阐述也是肤浅而苍白。

这次“国培”的目标非常明确,但最终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组织者,教学实施者。于是我在想,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有资格做培训教师?怎样才能使短时间的学习成效发挥出永久的效益?如果像某位教师那样,连自己都没弄明白,仅靠七拼八凑的冗长的课件展示,然后完整地读一遍,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不说,最重要的是会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培训教师一定要做足功课,对本学科有一个系统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是正确的,具有引领性的,这样才能拿出来培训老师。

当然不尽人意的教师只是个例,大多数教师都非常优秀,他们常常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动。首都师范大学的陈教授,北京平谷的贾老师,还有邢台学院的周老师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了精彩的阐释,或慢条斯理娓娓道来,或以生动的课例展示,或以开心的游戏引发大家思考,总之“国培”不仅让大家认识了一门学科,同时也让大家开阔了思维,学会了思考。

感谢“国培”!

“国培”感言


仿佛做梦一般,我独自一人背着行装来到了重庆,走进了古老的重庆教育学院参加“国培”,在这里我将连续待上整整十五天。每天坐在教室里,睁着大大的眼睛,静静地聆听着专家教授们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妙语连珠的精湛演讲,心里是激动万分。每天听课一坐就是大半天,这和我平时的习惯站着、蹦着大相径庭,好不习惯,但我还是强忍着酸痛的脚,像个小学生似的认认真真地听着,详详细细的记着,生怕遗漏了什么。

我是那么虔诚的学着,从早到晚,仿佛我的生命就是为了学习。

这次走出家门,来到重庆培训,见到了一个个陌生而熟悉的面孔,那都是些各区县百里挑一的优秀骨干教师,机会真的很难得。培训中才得知重庆23万教师中仅有三千人参加了此次各类国培,而我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真的深感荣幸。因此,这次培训我会非常认真的对待,虽然很累很冷,但很值得。我相信,在我的人生路上,这次培训将成为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让我再上一个台阶,在教育这座山峰上攀的更高,看得更远。

在此,我要感谢所以支持我帮助我的人,因为有你们的支持让我安于学习,乐于学习,谢谢,真的感谢!

xx“国培”感言2

仿佛做梦一般,我独自一人背着行装来到了重庆,走进了古老的重庆教育学院参加“国培”,在这里我将连续待上整整十五天。每天坐在教室里,睁着大大的眼睛,静静地聆听着专家教授们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妙语连珠的精湛演讲,心里是激动万分。每天听课一坐就是大半天,这和我平时的习惯站着、蹦着大相径庭,好不习惯,但我还是强忍着酸痛的脚,像个小学生似的认认真真地听着,详详细细的记着,生怕遗漏了什么。

我是那么虔诚的学着,从早到晚,仿佛我的生命就是为了学习。

这次走出家门,来到重庆培训,见到了一个个陌生而熟悉的面孔,那都是些各区县百里挑一的优秀骨干教师,机会真的很难得。培训中才得知重庆23万教师中仅有三千人参加了此次各类国培,而我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真的深感荣幸。因此,这次培训我会非常认真的对待,虽然很累很冷,但很值得。我相信,在我的人生路上,这次培训将成为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让我再上一个台阶,在教育这座山峰上攀的更高,看得更远。

在此,我要感谢所以支持我帮助我的人,因为有你们的支持让我安于学习,乐于学习,谢谢,真的感谢!

我在“国培”中成长——“国培”感悟


盼望着,盼望着,“国培”的脚步近了!

像一阵春风,吹拂了中西部教育的天地!

像一阵春雨,滋润着贵州万千教师的心田!

“国培”终于来到我们身边!

我们欢呼,欣喜,奔走相告!

乘着“国培”春风,响应“国培”号召,xx年12月27日,踏着“国培”脚步,本人由南向北飞渡长江,参加了xx“国培计划”贵州省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西南大学高级研修班学习,认真聆听专家的讲座,和学员们面对面的交流,短短十天的时间可谓弹指即过,但我收获颇丰,不是说我学到了好多知识,而是觉得我们教师的理念要赶快更新,才能跟上时代教育的步伐。

“国培”似长江大桥,连接你我他,沟通黔渝情,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使得阻挡在二者之间的天堑不再可怕,真乃: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回首“国培”,我真的在“成长”!

“国培”,实现了中西部地区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交流、互动,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实现了与教育专家、导师和同行们的交流。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走上讲台那一刻,我就立志“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至今二十多年,我依然恪守这人生信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教师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投身于“国培’,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事迫在眉睫!参加国培前,面对新课改,我曾经也有过许多迷茫困惑,许多误解冷漠, 许多自以为是。如, 既然教育还要用考试选拔人,那还有什么必要施行“素质教育”;自古以来,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如果以学生为“主体”,“教是为了不教”,那还需要教师干什么?允许学生“个性化学习”,那老师还需要“教参”干什么;.用“课本教”和“教课本”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研修班中,我的疑惑和误解渐渐被解开,犹如拨开云雾见天日。

通过10天的培训学习,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深深地意识到自己专业教学“差慢费”的原因:未注重“以生为本”,课堂上用老师的全程讲授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未留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提问只注重教材的内容而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学生成了为听讲而在教室里的被动学习,而失去我想学习我要学习的激情。我认真聆听教育专家、导师的讲座,积极参与同伴讨论,我充分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一个为本,两个一切”:“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坚持“依标施教”;坚持因材施教。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创新,着力授法,全面评价学生 。 专家教授们的新理念新视野就像一扇窗,让我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而不再是“井底之蛙”。

总之这次国培我不仅收获了专家教授们的精髓,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今后将会使我的专业教学世界更丰富多彩,让我在专业修养上也得到提升,更曾加我在今后将工作做得更好的信心。

国培促我成长!我在国培中成长。

谢谢“国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