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公安英模事迹心得体会 > 导航 >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公安英模事迹心得体会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6月11日上午,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首场报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七位英模的先进事迹让我心灵再次受到强烈震憾,汶川大地震的悲惨、死难者的悲壮、救援大军的无畏、全国人民的爱心共同唱响了中华民族最铿锵有力的“生命的赞歌”!
第一位作报告的是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地震发生时,刘校长保持着高度的镇定,在地震时的浓烟、危险中组织学生逃生。一个一个的老师用身躯挡住下落的砖块,用头顶住门框拼命地呼喊学生逃生,一个又一个的学生逃出了即将跨蹋的教室,但大多数老师却被埋在了废墟里。5月19日,经受了重创的北川中学复课了,刘校长和劫后余生的师生一起向世界宣布:北川中学震不垮,北川中学一定能高高崛起。
同样的灾难、同样的时间,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带领全乡干部和全乡党组织诠释的是“震不垮的战斗堡垒”的伟大力量。罗鸿亮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带领乡干部赶往学校,“先救学生”成为绝对命令。乡长付民涛(音)一边跑、一边高喊:“快去学校,快去救娃娃!”是的,孩子是家庭、社会,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就是中国未来的脊梁。
武警官兵冒着余震和随时葬身于悬崖、废墟、山谷、深渊的危险,在生死路、救命路上急行军;白衣战士用忘我劳动,不怕疲劳、不怕牺牲去托起生命的希望;消防公安们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不放过每一个生命的救援等事迹一次次感动着所有的观众,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为灾区人民架起空中生命通道,截止6月10日共飞行1950驾次,其中超常规、跨天气飞行1341驾次,他们用生命飞翔,虽然邱光华机组的直升机不幸遇难,但参加抗震救灾的航空官兵一如鹰击长空般勇敢,如天兵仙将般神奇,他们是受灾群众的救星!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这次汶川大地震之所以能及时了解到地震和抗震救灾的情况,离不开的是全体新闻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所作的“汶川向世界报道”让我再一次回到地震期间电视机前看到的那一幕幕。是的,一份爱心乘以十三亿就是爱的海洋,一分信心乘以十三亿就是中国的脊梁!“生命的赞歌”必将唱出民族的希望,唱出祖国的富强!
坚强的灾区人民,你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听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心灵体会


听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心得

XX年6月18日上午,中国河北会堂座无虚席,河北各界的代表共XX多人,满怀激情收听来自四川抗震救灾一线的六位英模代表作报告。这六位英模包括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四川省汶川县银杏乡沙坪关村党支部书记龙德强、济南军区某步兵师师长杨剑、四川省彭州市磁峰镇中心中学学生雷楚年、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二炮某工程团政委黄金坡,他们是抗震救灾一线的村党支部书记、军人、学生、记者等不同群体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情感真挚、事迹感人。我在现场收听了报告,不时地,他们的报告激起一阵阵热烈掌声;不时地,我看到多位女同志用手擦眼泪,我的眼中也涌出了感动的泪水。
在这次重大地震灾害面前,这六位抗震救灾一线的杰出代表选择的是坚强,奉献的是大爱。
龙德强、蒋敏的多位亲人,都分别被震魔夺去了生命或下落不明生还希望渺茫。我们中华民族,是极其注重亲情的,面临多位亲骨肉一并逝去的突如其来的打击,对当事人来说,这是多么巨大的悲痛啊。足足能把人摧垮。但是,他们化悲痛为力量,面对灾难,选择坚强,以对更多灾区群众的大爱,坚守岗位,忠实履行职责,义无反顾投入抗震救灾中,架起群众生命的通道,以救助、安抚更多群众的行动,表达着对逝去的亲人们的告慰。
尚未成年的初中生雷楚年,在平生第一次面临重大地震灾害的情况下,同样选择了坚强,奉献着大爱。他一方面挂念在遭受震灾的跃进煤矿工作的父母,一方面勇敢地、智慧地救助同学,为救援队伍担任向导,经历大地震的磨难和洗礼,雷楚年长大了,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90后”一代所表现出的品质风范。
军队系统的英模代表杨剑和黄金坡同志,介绍了他们各自所在部队参与抗震救援行动的一桩桩感人事迹,展示了新时期人民子弟兵忠于党、忠于人民,危难时刻勇往直前、勇挑重担,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顽强作风。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祖国的钢铁长城始终是坚不可摧的,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的报告,向我们展示了参与抗震救灾的记者群体的感人事迹,他们执着敬业,废寝忘食,不顾劳累安危,把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及时地全面地客观地传播出去,以便利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以便利国内外公众的知情。他们的连续报道、纵深报道、专题报道,都牵动着社会各界,感动着社会各界,有力地声援和推动着抗震救灾进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优美感人的军旅歌曲《两地书母子情》中唱道:“前方后方怎相比”。确实呀,抗震救灾的前方是悲壮的、危险的、艰苦的、火热的,我们后方则是安宁的、井然有序的、衣食无忧的。聆听着这六位来自前方一线英模的报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安逸的后方以纯洁的心灵以满怀的激情更加努力工作,为抗震救灾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与保障呢?我们应该学习英模们坚强的品质和大爱的情怀,并使这种品质、这种情怀,成为激励我们一以贯之遵循和对我们一以贯之发挥激励作用的精神动力。
河北省对这次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高度重视,省领导张云川、胡春华、车俊、刘德旺、梁斌、聂辰席等亲切会见了报告团一行,6月18日举行了这次主场报告,省内主要新闻媒体进行了同步直播,河北卫视晚间20:30进行了实况重播。6月19日,英模事迹报告团成员将通过省内主要网络媒体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这一系列活动,都是我们燕赵儿女学习抗震救灾英模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的契机。
我们河北省建国以来也先后遭受了1966年邢台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张北尚义大地震的严重危害,所以,对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河北人民感同身受,踊跃地、有力度地、多层面地支援、投入到抗震救灾行动中,谱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所以,这次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来河北作报告,在全省人民中激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广泛共鸣。
全省人民都应当响应省委号召,学习英模的品格,选择坚强,奉献大爱,继续投入到支援抗震救灾中,积极投身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事业,推进和谐河北建设,加快建设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主要标志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进程,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谱写新时期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感想观后感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感想观后感:掌声,献给英雄的中国人民
(新华社记者 本稿执笔:杨维汉,参与采写:周玮、常志鹏、谭晶晶、常璐、于文静)
灯光闪亮,聚焦讲台。他们不曾是明星,如今却胜过明星,成为亿万人心中的偶像……
他们中,有基层干部、人民教师、沙场军人、白衣天使,还有铁骨铮铮的干警、稚气未脱的学生……危难中,他们以不同的身份诠释着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
37位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英模,分团6路,6月16日分赴全国各地巡回报告。10多天的时间,他们用动人的事迹证明:面对灾难,我们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英勇的人民军队、坚强的中国人民、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一次次感天动地的诉说,英雄的集体在血与泪的“战场”上谱写生命的绚烂篇章
每一位英模背后,都矗立着一个英雄的集体。
师爱定格在生死瞬间。勇救学生而献身的老师张米亚、连蓉;失去亲人还全力组织抢救学生的校长谭国强……构成了映秀小学教师董雪峰报告的核心内容。
把生命高高举过头顶。为救病人被飞石砸中的护士严莉、地震后依然陪病人做透析的医生李华、勇救孩子的副院长任锦翔……四川汉源县人民医院护士郝文用哽咽的声音讲述着。
“为什么在报告里很少提到自己?”
“因为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英雄的集体,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面对记者的提问,武警北川中队副指导员贾达国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是用牺牲写成的报告:
――北川中学李佳萍老师把30多名学生推出门外。教室坍塌了,李老师最后艰难地叮嘱6个学生:“你们一定要坚持,我会在另一个世界祝福你们!”
――都江堰市向峨乡民政干部罗代强,在救援前已经看到了埋在废墟里的儿子。但为了不打乱救援安排,老罗始终没有透露,儿子最终永远地离开了他。
――北川县副县长瞿永安全家有9人遇难,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痛失爱子等20名亲人,通口镇党委书记赵蓉再也见不到丈夫和孩子等9个亲人,但他们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北川县公安局144位民警,有20人遇难,幸存的民警几乎都有亲人遇难。
这是用奉献写成的报告:
――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紧急抽调医生进入“生命孤岛”耿达乡。共产党员肖建斌主动请缨:“我去!我的孩子已经16岁了,他们的孩子还小。”
――第三军医大学7000多人递交请战书。
――武警某师组成200人的突击队,徒步强行向汶川进发。领队的参谋长王毅对突击队员说:“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
英雄的集体太多太多。我们忘不了,三天三夜抢通第一条生命线的阿坝公路局;豁出性命抢通宝成线的西安铁路局略阳工务段;向世界真实报道汶川震情的新闻媒体记者……
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洗礼,英模的事迹传遍华夏大地,跃动着希望的声音,凝聚起新生的力量
传递希望的声音,凝聚新生的力量。报告台下,从省委书记到老百姓,从军区司令员到普通士兵,每一个人都在倾听、在流泪……报告地点尽管不同,但各地观众把同样的泪水和掌声献给台上的英模们。
在南京,3000人的江苏人民大会堂座无虚席。一位90岁的老人,抱着沉重的专业照相机,拖着一条伤残的腿向报告讲台挪动。这位参加过八路军的张凤扬老人,坚持要为英模们拍照。
感动的泪水涌流,希望的微笑绽放。
聆听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的观众中有一群熟悉的身影: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洪战辉和抗击冰冻雨雪灾害先进典型湖南交警吴向阳。他们专注地聆听英模们讲述抗震救灾斗争中的生离死别和大爱无疆。
一路上,英模的事迹感动着人民,人民用行动向英模致敬。
――在南航CZ3622航班上,机组服务人员纷纷请英模们签字留言并合影留念。
――在英模下榻的山东大厦客房,一张温馨的提示卡片温暖人心:“尊敬的英模事迹报告团成员,看到您这样辛苦劳累,我们为您准备了一杯冰糖梨水,可以清热祛痰,希望您能满意。”
――“中国加油!四川坚强!北川雄起!……”百色起义纪念馆门前,1300多名青少年的齐声呐喊让英模们热泪盈眶。
“灾难改变不了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雄心壮志。”四川学子裴新亮的话语中流淌着坚强,“从英模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我们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报效祖国。”
一次次爱与爱的链接,心与心的碰撞,英模的精神之花在虚拟世界里绽放
英模网谈,莫大的惊喜!网友们热情在线,互联网链接了太多激情。
“向抗震救灾的英模致敬!”……各地网友分享感人故事,并向英模提着问题。
是什么让你们最感动――
成都军区某红军师师长王凯说,最令他感动的是北川中学废墟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那面红旗使我心潮澎湃,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支撑,那就是祖国!”


人民“铁军”为什么战无不胜――
“因为有‘五铁精神’。它有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作风,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 在与太原网友的交流中,素有“铁军”之称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师长杨剑给出了答案。
你们靠什么重建家园――
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的话让人心里愈发敞亮:“我们那儿有猕猴桃、优质茶叶、中药材和竹子,打算用5至8年时间打造这些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投产后人均收入就会有1.5万到1.6万元。我们一定可以走出地震的阴影,走出地震带给我们的伤痛。”
英雄的事迹传遍神州,英雄的精神激励人民。东北新闻网、大众网、黄河新闻网、青海新闻网……一个个饱含深情的跟帖上,网友们留下炽热的感言:
――英模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才是我们应该追随的明星!
――很久没这样地感动过了,每一个平凡的人在灾难面前可以这样不平凡。为了别人而流汗流血的一张张脸是最美丽的……
正如名为“倚天神剑”的网友所说:“在这场地震中,我们见证了人性光辉,见证了人间真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见证了人民军队之顽强如钢;见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富强。人们也许会被灾难暂时袭击,但站起来的会是一个更有力量的强者。”
一次次情与情的交融,手与手的相牵,真情激发斗志,让苦难的人更坚强,让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
10多天的日子,英雄的事迹已经传遍神州大地。巡回报告的一路上,群众的热情洋溢令英模们心潮澎湃。
――在广西百色,英模们踏上了充满勃勃生机的红土地。
“百色人民对英模的爱,就是对灾区的爱。有这么好的人民,我们军人还有什么不能舍弃?我们有责任、有使命去保护人民幸福安宁的生活。”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师长刘文力说。
――在革命圣地西柏坡,英模们寻找先烈的足迹,探寻民族精神的源泉。
西柏坡地形沙盘,写有“两个务必”的墙面……讲解员生动的叙述,仿佛把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在报告团成员眼前。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最坚固的靠山,每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把老百姓放在心头。”汶川县银杏乡沙坪关村党支部书记龙德强,在地震来临之际,用行动履行了共产党员神圣的承诺。
“抗震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都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建设强大祖国的动力。”报告团6位成员在河北省西柏坡纪念馆参观时,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在泉城济南,清澈的泉水沁透了英模们的心脾。
“我来到山东就像到家了。‘还需要我们为北川做点什么?’是我听到最多最感动的话语。”报告团成员、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看到了家乡恢复重建的美好前景。
一路上,英模们传播着抗震救灾的精神,各地群众也回哺着英模们的心。
一幅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激昂画卷,铸就了炎黄子孙威武不屈的英雄史诗
英雄源自人民,人民谱写历史。
每一个抗震救灾的牺牲者都永垂不朽――
“铁军”英模师长杨剑,赶赴灾区救援的日日夜夜,从来没有流过眼泪,但他得知“铁军”战士武文斌牺牲时,这个“钢铁汉子”泪流满面。
每一个抗震救灾为爱付出的人都值得铭记――
“唐山的农民兄弟先后自发组成36支志愿者小分队,总共477人赶往灾区。”河北唐山迁安市太平庄村党支部书记、报告团成员李国华就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个。
我们不应忘记,那些捐赠百万、千万不愿透露姓名的人,那些站在献血车前的年轻人,那些打碎小储蓄罐把分币塞进募捐箱里的小朋友……还有,那位把乞讨来的钱也捐献出来的老人。
每一个抗震救灾共克时艰的人都值得赞叹――
“给我们送点玉米种子来吧,赶着现在种下去,秋天就有吃的了……”每每提及受灾乡亲的话,报告团成员、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都情不自禁,眼眶湿润。“这就是我们最质朴的乡亲,遭受了那么大的灾害,但他们想要的却是种子!种子不就是希望吗?”
希望就在前方。擦干泪水,我们继续前行!掸去尘土,我们再上征程!
这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大洗礼、集体主义精神的大检阅、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弘扬;这是英雄的礼赞,人民的礼赞――XX年,抗震救灾的英雄的中国人民在灾难中奋起。
鲜花在诉说、掌声在诉说、热泪在诉说……

向抗震救灾的英模致敬!
向抗震救灾的英模集体致敬!
向抗震救灾的英雄的中国人民致敬

优秀范文: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感想观后感


《优秀范文: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感想观后感》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英模事迹会心得体会感想观后感:掌声,献给英雄的中国人民
(新华社本稿执笔:杨维汉,参与采写:周玮、常志鹏、谭晶晶、常璐、于文静)
灯光闪亮,聚焦讲台。不曾是明星,如今却胜过明星,成为亿万人心中的偶像……
他们中,有基层干部、人民教师、沙场军人、白衣天使,还有铁骨铮铮的干警、稚气未脱的学生……危难中,他们以不同的身份诠释着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
37位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英模,分团6路,6月16日分赴全国各地巡回报告。10多天的时间,他们用动人的事迹证明:面对灾难,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英勇的人民军队、坚强的中国人民、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一次次感天动地的诉说,英雄的集体在血与泪的“战场”上谱写生命的绚烂篇章
每一位英模背后,都矗立着一个英雄的集体。
师爱定格在生死瞬间。勇救学生而献身的老师张米亚、连蓉;失去亲人还全力组织抢救学生的校长谭国强……构成了映秀小学教师董雪峰报告的核心内容。
把生命高高举过头顶。为救病人被飞石砸中的护士严莉、地震后依然陪病人做透析的医生李华、勇救孩子的副院长任锦翔……四川汉源县人民医院护士郝文用哽咽的声音讲述着。
“为什么在报告里很少提到自己?”
“因为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英雄的集体,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面对的提问,武警北川中队副指导员贾达国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是用牺牲写成的报告:
――北川中学李佳萍老师把30多名学生推出门外。教室坍塌了,李老师最后艰难地叮嘱6个学生:“你们一定要坚持,我会在另一个世界祝福你们!”
――都江堰市向峨乡民政干部罗代强,在救援前已经看到了埋在废墟里的儿子。但为了不打乱救援安排,老罗始终没有透露,儿子最终永远地离开了他。
――北川县副县长瞿永安全家有9人遇难,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痛失爱子等20名亲人,通口镇党委书记赵蓉再也见不到丈夫和孩子等9个亲人,但他们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北川县公安局144位民警,有20人遇难,幸存的民警几乎都有亲人遇难。
这是用奉献写成的报告:
――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紧急抽调医生进入“生命孤岛”耿达乡。共产党员肖建斌主动请缨:“我去!我的孩子已经16岁了,他们的孩子还小。”
――第三军医大学7000多人递交请战书。
――武警某师组成200人的突击队,徒步强行向汶川进发。领队的参谋长王毅对突击队员说:“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
英雄的集体太多太多。我们忘不了,三天三夜抢通第一条生命线的阿坝公路局;豁出性命抢通宝成线的西安铁路局略阳工务段;向世界真实报道汶川震情的新闻媒体……
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洗礼,英模的事迹传遍华夏大地,跃动着希望的声音,凝聚起新生的力量
传递希望的声音,凝聚新生的力量。报告台下,从省委书记到老百姓,从军区司令员到普通士兵,每一个人都在倾听、在流泪……报告地点尽管不同,但各地观众把同样的泪水和掌声献给台上的英模们。
在南京,3000人的江苏人民大会堂座无虚席。一位90岁的老人,抱着沉重的专业照相机,拖着一条伤残的腿向报告讲台挪动。这位参加过八路军的张凤扬老人,坚持要为英模们拍照。
感动的泪水涌流,希望的微笑绽放。
聆听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的观众中有一群熟悉的身影: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洪战辉和抗击冰冻雨雪灾害先进典型湖南交警吴向阳。他们专注地聆听英模们讲述抗震救灾斗争中的生离死别和大爱无疆。
一路上,英模的事迹感动着人民,人民用行动向英模致敬。
――在南航CZ3622航班上,机组服务人员纷纷请英模们签字留言并合影留念。
――在英模下榻的山东大厦客房,一张温馨的提示卡片温暖人心:“尊敬的英模事迹报告团成员,看到您这样辛苦劳累,我们为您准备了一杯冰糖梨水,可以清热祛痰,希望您能满意。”
――“中国加油!四川坚强!北川雄起!……”百色起义纪念馆门前,1300多名青少年的齐声呐喊让英模们热泪盈眶。
“灾难改变不了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雄心壮志。”四川学子裴新亮的话语中流淌着坚强,“从英模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我们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报效祖国。”
一次次爱与爱的,心与心的碰撞,英模的精神之花在虚拟世界里绽放
英模网谈,莫大的惊喜!网友们热情在线,互联网了太多激情。
“向抗震救灾的英模致敬!”……各地网友分享感人故事,并向英模提着问题。
是什么让你们最感动――
成都军区某红军师师长王凯说,最令他感动的是北川中学废墟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那面红旗使我心潮澎湃,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支撑,那就是祖国!”


人民“铁军”为什么战无不胜――
“因为有‘五铁精神’。它有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作风,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 在与太原网友的交流中,素有“铁军”之称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师长杨剑给出了答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