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实习的心得体会 > 导航 > 实习体会:梦开始的地方

实习的心得体会

实习体会:梦开始的地方。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实习体会:梦开始的地方”,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实习学校为我们实习生提供了良好的住宿和就餐条件,让我们在这里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可以见得学校对我们实习生是高度重视的,尽一切努力为我们提供方便,还给我们提供了办公室,甚至配上了宽带,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办公效率。

9月2日至7日之间,学校安排我们与指导教师见面,我们每个小实习教师至此成为了xx初中的一员,我们秉承着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的态度开始了自己“小班主任”和“小任课教师”的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是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班主任的艰辛,我们在办公室中备课,学习,联系讲课,批改作业,积极地、主动地配合指导教师的工作,虽然累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甜的。

在xx高中的日子注定会成为我一生中最为独特的记忆,宽容和爱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没有信念便不会到学生中来。

来到xx高中已经半个月的时间了,我已经适应了突然紧张并且繁忙的教师生活。初为人师,心中的喜悦与激动无以言表,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学生的尊重配合,感谢这次宝贵的实习经历。

我非常喜欢我所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高一九班的孩子们,他们满怀初入高中的欣喜,虽然有时调皮但都透着灵气,他们都是真诚朴实的。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才深深地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他们是一株株充满朝气的树苗,我要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让他们茁壮成长。

我会好好把握这次实习的机会,虚心向指导老师学习,不断扎实教师基本功,用宽容与爱去呵护这些充满希望的种子!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毕业感言-梦开始的地方


梦开始的地方

20xx年《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里说:这是你所拥有的时间,这是你能决定的生活。这句话放在大学四年时光里,显得特别适合。四年的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很多。在这里,可能以往所有的观念被全然颠覆,你有了更为宽广的思考和生活空间。寻求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人生定位,是大学四年里思索的课题。可以说,人性自由在此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你拥有选择的权利。大学四年于我,是幸运的。幸运地进入一个团队工作,幸运地碰到学识渊博的老师,幸运地住在一个温馨的寝室,幸运地遇上一群好朋友大学校园的学生工作,忙碌而充实。得失之间,感受了这段最好时光的青春张力。依然记得,一群人为筹备活动,忙到凌晨一点;为了写稿子,奔走于各种活动;大家伙一起吃工作餐时的欢声笑语。从一开始对于新闻存有模糊概念,到慢慢上手。对于新闻写作,努力做到谦恭不流于谄媚,庄重而不流于傲慢,做人做事亦如此。通过不断地锻炼,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当时,有句话印象颇深:每个成功者都是从不会做到会做,再到很会做,再到教别人做。我想,坚定、执着、踏实,是年轻人应该炼就的品质。在工作中,如何将重要的工作、一般的工作、熟悉的工作、陌生的工作协调得当,是需要时间不断历练的。当一群人为了一个目标努力,最终有一份属于大家的成果,顿然由生一种成就感。这段经历,人可以蜕变、成长,懂得责任,懂得担当。大学里的老师风格各异,彰显个性。文学概论老师讲课洋洋洒洒、张弛有度,告诉我们学会用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古代文学老师的古典气质、外国文学老师的优雅端庄,总能给予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新闻编辑评论老师带给我们最具实践性、开放性的新闻理念。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感受一种学术氛围,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兴趣所在。泡在图书馆、聆听风则江大讲堂,都是惬意的文化熏陶。在这里,笑过、哭过、成功过、失败过。然而年轻就是资本,年轻时遇到困难是一件幸福的事。时隔几年,我们也许依然忘不了,那时的我们为了各种考试,捧着一摞书去找空教室,然后待在自修室一整天;5.12地震的时候,我们手握蜡烛,祈祷祝福的场景;每逢过节时的聚餐、玩闹琐碎的记忆填满了大学四年时光。待青春散场时,对于过去,应该满怀感恩之心。对于正在经历这一切的你们,珍惜这段你所拥有的时间,这段你能决定的生活。在大学校园中,一些人成绩特别优异、一些人热心于创业、一些人专注于学生工作只要有个人闪光点,都是成功的。用四年的时光,在这个梦开始的地方,去挖掘自身的潜能,去真正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毕业感言:大学,梦开始的地方


曾几何时,幻想着步入大学的生活,时光匆匆,如今我的大学生活即将步入尾声,回想起过去,我们有过欢笑,有过忧郁,然而如今,我们带着少许激动,带着少许伤感,即将离去。但是,我更清楚地知道:大学,不是终点,而是梦开始的地方。

刚刚踏入潍坊学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美丽的校园。绿树成荫,波光粼粼,宽广马路,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新的面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我是来自青岛的小姑娘,在从前,从没有住过校,因此自然不知道宿舍里很多琐碎的小事,碰过不少钉子,也有很多的困扰。大一的时候,适应不了大清早8个人一起挤厕所;也对不同人的作息时间很困扰,有的很晚睡,有的很早起;对跑操,查宿舍更是头痛万分。然而相处下来三年,我们在不断地磨合,不断地了解,进而更加的欣赏对方,喜欢对方。我们有过摩擦,有过争吵,然而,我们却越来越亲密,越来越友爱。大学的陌生环境也使我彷徨不安,偌大的校园,从宿舍到上课的地方常常需要十五分钟,因此开始时常常上课迟到;每天上课都要跑去不同的教室,常常一上午要跑去好几个楼,因此开始时总是跑错教室;图书馆也是大学生很向往的地方,然而因为起晚,所以总是占不到合适的地方,只好灰溜溜的跑去教学楼找自习室了。也就因为这样,我们总是在抱怨,抱怨着学校太大,抱怨着课程安排太多,抱怨着自习室不够。然而从我们的抱怨声中,总是能听出我们的自豪,我们的骄傲,为了我们的学校,为了我们的大学。记得跟我曾经的同学谈论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时,我滔滔不绝,我明明是在抱怨着种种,在我同学眼中却看到了炫耀与向往。也就在那刻,我了解了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们,我也更加了解了学校对我们的意义。开始之初,大学的新生活也让我多少有些不知所措,高中时还是一天安排满满的课程,老师不断地监督鼓励我们,整天不是沉醉于书本中,就是沉醉于卷子中,搞得那叫题海战术。在大学中,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解放,课程通常一周安排20个课时,老师上课也是倡导发散性的思维,还记得有位大学老师,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大学的课堂上,没有谁的话是完全正确的,也没有谁的话是完全错误的,只不过是不同的理论观点,可能有些还没有被证实,有些还没有被大多数人认同。也就因为这样,大学书中的定义往往是多种的,不同学派,不同理论都各执一词,对我们的学习,固然不能停留在只背不记的基础上,大学注重的不是背而是理解,老师这样给我们解释的。

总的来说,大学开始之初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是稀奇的,是不受控制的。然而今天回头望望过去走的路,我看到了我在成长,我在适应,我在变得越来越好,我更是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学校,爱上这里的一草一木。我喜欢舍友在一起疯狂的谈论着各自的偶像,各自梦想,各自的未来。我喜欢舍友在一起为了目标,一同起早贪黑去图书馆奋斗的日子。我喜欢舍友在一起,不开心时互相安慰,互擦眼泪的时刻。还记得我们为了一部电影一会儿笑的疯狂,一会儿哭得呼天抢地。这就是我们,活的真切,活的潇洒。毕业了心里总是有种伤感,可能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离别的泪水!其实当我们第一次在宿舍见面时候,就注定有一天会分离,那就让我们记住这美好的大学生活吧!

毕业离别的情绪影响着自己的心情,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就如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对周围的一切都怀着好奇。也许一年后的今天,忽然发现,没有了原有的拼劲,缺少了原本的热情,一切的一切好象都脱离了当初设计好的轨道。于是我们会感伤,会怀念大学,但是我们绝不后悔,不回头,勇敢地大步地走下去。虽然我们再也回不去大学,除了张泛黄的毕业照,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东西去证明,但是我们在大学时留下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相信会伴随着我们在不断向前进。有离别,就有怀念。等待栀子花开得季节里,大学的点滴那么清晰地了然于胸。青春激扬的大学啊,老天给了我爱情、磨难和智慧。我知道,这是成长的印记和果实,一段必经路途,我庆幸我经历并走过了。即使爱情失败,即使有灾有难,即使智慧蒙尘。我仍然坚持:快乐的心和宽容的灵魂,故我坚强着。我战胜了刁钻的上帝吗?起码没有落败。他撒下了不走运的种子,我却让快乐开花。时间的河如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等你在凤凰花开的路口。

亲爱的朋友,20xx年我大学毕业了,带着对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憧憬,踏出了大学校门,开启生活的另一扇门,希望所有的同学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

一路走好。

中国梦心得体会:个人梦是中国梦开始的地方


时下,全国上下都在热议“中国梦”,怎样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笔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主角,更是“个人梦”的设计师和践行者,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认真规划“个人梦”,合力凝聚“团队梦”,用力争上游的精神、众志成城的力量和求真务实的业绩,践行“地方梦”、助力“中国梦”!在机关,我们要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用廉洁高效的窗口形象服务地方经济环境的“和谐梦”;在企业,我们勇当技改先锋,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用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促动经济建设的“发展梦”;在农村,我们不断提高致富和带富本领,用新农村理念规划农民群众的“富裕梦”;在社区,我们要爱民如亲,用家园化的管理模式构建安定和谐的“幸福梦”;在非公企业,我们要争当主人翁,用先锋行动谱写业主与员工互利互惠的“共赢梦”;在学校,我们要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办学质量,用优异的成绩助推家乡学子的“成才梦”。

有梦就有力量,有梦就要飞翔。我们每个人的小梦,就是伟大中国梦开始的地方,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共同把我们自己的小梦融合成中国的大梦,伟大的“中国梦”就会早日呈现在我们面前。

暑假地方电视台实习心得体会


暑假在漫长的炎热里终是过去了,期间有幸到家乡地方电视台做了几天的实习生,对于地方电视台的运作模式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自己也有些许的想法,但多为皮毛之谈。

初到地方台的几天,由于不是正式实习生因此很松散的上下班和做事。前辈们的作息时间也和我相似,在这个小城市的电视台,没有过多的新闻可做其管理等都是比较松散的。想到以前听成都电视台一个姐姐说她们有多辛苦,终是明白了这就是小城市和中大型城市电视台的区别。

这样的区别我想并不只是发生在我所生活的小城市,应该是多数小城市的共性吧。在这样的小县城并没有过多的新闻发生,又或者说即使有新闻发生,新闻工作者也是严把纪律关坚决杜绝一切有损党和国家利益的所谓之谣言发生。这样的把关四处可见,但是在这样的小县城里发生却更为特殊。

看过很多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各地的小县城新闻大多都是:今天,我县县长***参观指导了**地方龙头企业并和该企业领导诸如此类。而民生新闻类多是,某十字路口发生车祸这样的新闻屡试不爽,检验合格,播出无大碍。记者轻松,编辑大吉。

当然,这只是某一些片面的看法,或许并不公正。是的,也可以看到,很多记者也是尽心尽力的为人民做新闻。四处搜集新鲜事,可是无奈,地方太小,事情太小,写出来也是不痛不痒不温不火的短讯之类。也有很多记者们对人民负责任,多报民生新闻,请农民教授经验,但多为软新闻并且结尾也不忘写写我们伟大的党和祖国。

小县城电视台和成都之类的大电视台相比的确逊色很多,无论从新闻的选材制作还是管理的严格程度。但这并不是由某一领导的主观原因所造成的,小县城地方台仅在本地有些许的收视率而且针对群也只是本地,城市越小受众越少,相对受众下新闻发生也就少,我想这就是每天都是某某领导指导某地之类新闻的大概原因了。

在这样的小受众下,新闻事业又首先要服务的还是党,作为党和群众的耳目喉舌也只是多把党的事情传给人民了,除此之外他们没有更多的栏目可做。首先资金就是问题,其次也是人才的问题。所谓人往高处走,有能力的人大多被更高一级的电视台看中并选走,地方电视台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吸纳人才这样的恶性循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地方电视台究竟经费额是怎样划拨给不同大小的城市而有这样的循环就不得而知了。

回头看自己的想法多少是偏激的,但作为自己的实践报告也多是自己的看法了,虽然只写了一小点,避免跨省追击,也点到为止了。

中国梦我的梦心得体会


有所思即有所梦,有梦想的民族能够凝聚更大的力量,有梦想的人生能够缤纷更多的绚丽。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读完《中国梦我的梦》,我内心澎湃激昂:每个人,若能够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梦,将这些梦连接起来,整合起来,那将是多么美丽的中国梦。
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作为伟大时代的一名年轻人,我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立足本岗,创新技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作为基层岗位的一名员工,要把工作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就要努力学习我行的新制度、新规程,及时掌握我行操作方面的更新,了解各项业务操作规范的意义。
对工作中遇到的少见和复杂些的业务,要及时积极与业务能手沟通学习,查询业务操作规范、业务技能培训资料等,将难点重点笔记记录,定期翻阅熟悉。
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客户进行分类总结,对不同客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我行的声誉。
二、与时俱进,追求高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从古至今,从弱到强,从星火燎原、戮力同心的中国人众志成城打败侵略者,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一国两制的制度创新,到中国化的市场经济创新,我们国家一直不乏熠熠的爱国热情,和冷静耐心的改革创新。作为新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我们经历过港澳回归的激动,经历过跨越千喜年的进步,经历过北京奥运会的唯美绽放,也经历过通货膨胀的岌岌压力,也经历过大自然的躁动,经历过不友好的挑衅、不和谐的刺痛,但不论是哪一次的荣耀或是挑战,我们国家都以大国的风范从容面对,以成熟稳重的睿智不迫回应。这样的一个国家,每一点的举动都不断地加深着我的荣耀感。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觉得自豪,也更加觉得应该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应该时刻按照党和国家的指导严格要求自己,紧密围绕在党的周围,做好本职工作,履行社会责任,将自身价值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统一起来,追求更高远的进步。
以上是我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人大报告和中国梦我的梦的一些心得体会,路漫漫且修远,虽然实现梦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但我们有真如铁的意志,再远的路也能到达。

《我的梦,中国梦》思政课体会


前些日子,听了一堂只有半个小时的思政课。主题是“中国梦,我的梦”。想说,每个先进思想的提出,都有它所处的时代。我不是个文科生,我也很少关注时事政治。但还是懂得些许的,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我知道,来听的人有很多,但真正在听的人没有几个,当然也包括我。
但是,也有感触,也是总结: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不能没有担当。
我们可以不成功,但不能没有责任。
我们可以很平凡,但一定记得感恩。

我的梦,不是中国梦;中国梦,也一定不是我的梦。(其实也不一定不是。如果我的中国允许我的任性和随性,只是想要我过得很好,很好。)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十一岁孩子的梦想是最容易实现的。但是现在的我已然不能记全儿时的梦想。我只能依稀记得,儿时的我想当医生,因为觉得医生穿的白大褂很好看,而且还治好了那么多小朋友的发烧感冒;想当警察,因为觉得警察会抓小偷很是酷。最想当的应该是教师了吧,因为总觉得老师改作业很幸福,一直打钩打钩。(大概是因为小学时候成绩比较好,分下来的考卷或者平时上交的作业都是满满的大红钩。)
我的梦,不,我们的梦。一直都是在变化的吧。
因为不是伟人,也不想成为伟人,也成不了伟人。所以,没有那种韧性与坚持,没有那种信心与抱负,亦或是没有那种所谓的远大追求与向往。
“当我得知这个世界上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人会和我有一种共识的时候,心灵就模模糊糊但是毫不迟疑地暖和起来。”看到这句话时候,会觉得内心很平静,我在想,可以把它也当成是一个梦,梦想吗?现在的年纪,应该也不在算是花季雨季吧!这句活很现实,是因为很踏实,所以读着就觉得很平静。
我的梦,一直在变化。
小时候看到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就吵着让妈妈让我也去上学。在学校,我会认真听老师讲课,好好写字,好好画画,为的是拿到每天的小红花。这是小时候的梦想。
小学时候想要考进好的初中,初中时候想要考前几名,想要考进好的高中。
但是,高中就没有想过要考进好的大学了。梦,不是想出来的,而应该是走出来的。我也分不清是该先有的梦,还是该先走,才能渐渐明白自己心中的那个梦。
那个梦会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又会带有什么样的气味。我想,小时候的梦就像公园里老爷爷的彩色棉花糖,一块钱就能买到一个粉色的甜甜的梦想。到了初中,梦就是各种花花绿绿的本子,花花绿绿的课外书。再到后来,梦渐渐的少了,淡了,并褪去了最初的颜色。
而像现在的我,已然不清楚自己的梦,抑或是自己将来要走的路。但我想,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在渐渐改变,进而形成,最终成为一种习惯。也就这样慢慢的奠定了自己的人生吧。倘若,还没有想好该怎么走,那就先这样吧,至少不会停滞不前。这是梦,也是现实。
可是就当我这样漫无目的的走在梦和现实交际的幻境里的时候。走着走着,却忽然发现自己开始有些迷茫了。
当,回到宿舍第一眼看见的是5,6台电脑同时在忙碌;当,下课回来遇见的是睡眼惺忪的同学;当,偶然深夜经过自习室时还看见明亮的灯光。临近的宿舍楼传来女生声嘶力竭的哭喊,操场边上的座椅倚靠着相拥的恋人。
爱丽丝被兔子带进了一片丛林,可是兔子却突然不见了。于是她开始哭,一直哭。等到她哭累了睡了一觉睡醒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衣服穿在身上略显狭小。这个时候兔子跑了出来,他说,对不起,我刚刚打了个盹。[莲 山课件 ]
于是便开始哭,于是就开始迷茫了,当走到一片茫茫的森林面前。我们的生活该是什么样?我的梦呢?它还好么?它还在么?它现在是什么形状?还能发出那种诱人的香气么?是否还和当初一样酥软可口?
良辰美景奈何天,这青涩浮华失去却别有洞天。
或许我们也就只能这样,摸爬滚打,看着现实褪去梦的色彩。然后缓缓的抬起脚,走在这条熟悉又陌生的路上。
想起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很想当作家,因为很喜欢刘墉和龙应台的书,想像他们一样地写东西。但是始终没有能像他们一样:有一双很冷的眼,有一颗很热的心,有一双很勤的手。况且,也没有那种风范,能把世间被认为是好的或不好的东西都大胆写出来。
这算是我最美最甜的梦了吧。可是我的梦好小,好小,要多少个这样的梦才能砌成一整个中国梦?
我站在屋顶,窗台,山间,溪边,抬起头看天。一朵朵小小的梦从烟囱,窗口,林间,水中,轻轻巧巧的升起。这些都是我的梦。在我的梦中,我所有的梦汇集在一起,变成我年轻的样子永远的定格。
日子不动,我在前进。我渐渐的成长,而我的梦依旧年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