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论语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论语个人体会

论语心得体会

学论语个人体会。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学论语个人体会,带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读书摆脱了功利的实用主义,把读书看成修身之必需,这样书才能读出味道,读书时才能不浮躁,静下心,持之以恒。心静、明理的结果必然是学习上的持恒和透彻。

心得

这是论语的开篇之语,也是孔子思想的总纲。孔子不但在理性上一直重视学习,而且也认为,这是人内心快乐的源泉。同时,基于学习之上的感悟,更是一种智慧的欢悦。人生在世,能够每天都对世界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并且有所体悟,有所感动,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活法。

孔子提倡的学习,不只限于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因此,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实践”。把所学的东西经过反复实践,真正掌握了,那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喜悦。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喜悦。好学者的心胸是敞开的,愿意与更多的同道之人互相切磋,而且多多益善。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无朋自远方来”,甚至近处的人都不了解自己,也并不能影响一位有修养的人的情绪。因为在君子的眼里,学习在己,知不知在人,自己的学习与别人的知不知无关。这是一种已消解了名利的学习和做人的自在状态。“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君子知命”的开阔豁达的境界。

勤勉好学不贪安逸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第一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吃穿住行虽属于细节问题,然而一旦开始追求这些物质的享受,就会渐渐被它软化、腐蚀,以致让自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所以,必须在一开始就树立起警惕性,并且用远大的事业目标来冲淡并取代它在生活中的地位。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大业的人莫不如此。

心得

志向远大者不仅要有勤学好问的精神,而且要有不纠缠于吃饭、穿衣、住房等“俗务”的毅力和能力。虽然,这有些不近乎“人情”,但对于一个已确立了崇高追求目标的人来说,吃饭穿衣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享受吃饭穿衣的饱暖安逸。因此,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事业上来,才能做到办事机敏果决,不断改正错误。

进德修业终生不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第二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古人形容学习刻苦,常用“十年寒窗苦读”这句话。其实,这仅仅是考取功名前的阶段。许多人通过这种途径,一举成名,而随后就把“读书”这块敲门砖给丢弃了。而真正的杰出贤者,不但在成功之后依然勤学不辍,甚至终其一生都在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懈努力。

心得

人的一生短暂,但生命的成长和精神境界提升的历程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人都在追逐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却忽视了作为人一生中一切事物的根基的进德修业功课,以致到头来才发觉自己的一生其实都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就。

自我的完善,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前提条件,更是自身充实生命的需要,因此,需要时时处处勤奋努力。即使这样,能达到孔子所说的那种境界也是有困难的。但因此而放松懈怠,却更是一种自弃,没有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之外,找到真正能安身立命的所在。

边学边思不罔不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学思结合,孔子不仅在理论上加以提倡和论述,更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巧妙施行,教育弟子以此来求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心得

关于“学”与“思”的关系,人们在理论上大概都能认识到必须并重,但在实际上,很多人往往会偏废一方面。可见这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方法问题。“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这种外学和内省,在人的成长中应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是同等重要的。

人的走路也如同学习,必须用两条腿,否则,轻则发生倾斜,重则寸步难行。

不懂就问精益求精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yì)第三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网中网友情提示:发表论文请选择正规刊物)

虚心求教、不懂就问道良好习惯,不仅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和深厚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

心得

孔子说这些话是带担任鲁国司寇时,此时他已到知天命的年龄了,他的知识、为人,那时早已闻名遐迩,真的对太庙的一切他一无所知吗?显然不是,其所以“每事问”,正表现了孔子处处谦虚、谨慎,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治学精神。

常言道,大海之所以为大,在不拒细流;高山之所以为高,在不辞壤土。知识不惧多,学问无止境,不懂就问,精益求精,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求学的“捷径”。古今之伟人、名人,在学业、事业上有造诣的人,莫不具备“每事问”的精神。

有学有识方成大器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纵观孔子一生的求学、治学之道,可以看到他不仅如此说,而且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之。正式他严格地遵循这个“先求渊博,后取精约”的治学原则,才成为集古文化之大成的学者。

在这里,孔子讲的虽是学与行动的道理;但深究一下,就可以发现它告诉我们的是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和方法。做学问,要将博学而来的知识,用一种文化精神、理论原则来统率、规范,并以此为标准、尺度来分析研究:“一以贯之”,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做人也同样如此。有点人空活一把岁数,在做人做事上仍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和升华,而仅仅当成了一种过程,经过之后就忘掉了。这样,无论如何使不能“越活越明白”的。

传授知识重在启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往往是疑问引起的。大文豪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郑板桥说的好: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纯汉耳。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在一首诗中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些观点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心得

孔子搞教学,除坚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外,更重视启发式教育,我们知道,读书学习是老师和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老师固然起知道作用,但学生才是主体,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老师只是外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内因。学生自己不主动学、主动思考,单凭老师“灌”是学不好的。必须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即想办法刺激他,“刺”出“激愤”的心情;想法设疑、设问,引起学生“怀疑”,进而做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最佳的教学效果。

勤学好问扬长弃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好学好问而不盲从,能够在从先贤著作里汲取知识的同时,大胆怀疑其错误的地方,这是真正有心智、懂学习的人都共同之处。南宋时的心学大师陆九渊,正是靠对圣人之书的扬长弃短,来实现自己的非凡成就的。

心得

博学如孔子者,仍然能够勤学好问;当然,也正因如此,孔子才成就其博学。当今世界,人们学习、工作选择面可以算是很宽广了,但因此也导致一些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没什么可学的;但同时,也有许多人盲目崇拜别人,对所谓“偶像”、“权威”五体投地,对其缺点短处却完全视而不见。这两种人,结果都会落得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因为不管是盲目自大还是自甘卑下,都不会使人有任何进步发展。

知其心性因材施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十一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因材施教发就是针对孩子的性格、气质、志向、兴趣、爱好、能力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这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

心得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切,让孩子学某一种知识和技能,谁知孩子偏偏不感兴趣,可是家长硬是逼着他们学,结果越逼越糊涂,越逼越愚,逼得他索性不学。还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学这行不成,学那样又不行,孩子这也不想学,那也不想学,于是心烦气躁、恨铁不成钢;有的家长心灰意冷,听之任之;有的家长则感到绝望,撒手不管。从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我们的家长们应该受到这样的启发,即决不可搞强迫命令,必须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具体情况而采用与之相适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扬长避短,顺利成材。

学而不厌默而识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七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历史事实证明,大凡智慧、才干超群的人,在其求学之际,都可以看到他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的态度和方法,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这个中国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成才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心得

孔子提出做学问,应该坚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后两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主要强调一种学习、育人的态度和精神。“默而识之”就是“思”的具体化,思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要把所见所闻,以及从书本看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不经过自己独立思考不行。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字面上似乎不难理解,乍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子的学问就在这里。虽然非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就是出于自然,就是平凡。

博闻多识择善取之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第七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医学家李时珍能编纂成本草纲目这本医书巨著,在于他能“遍尝百草,去伪补缺”;而从其治学态度、方法而言,正得力于博闻多见,择善而从。

心得

一门知识,一个道理,往往与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里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现象与本质可能相符也可能相悖,要掌握一门知识,懂得一个道理,不博闻、不多见,就难以纵横比较、全面思考,很难准确地选择并把握“善者”。人由于自身学识、心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对一个问题的理解,一门知识的掌握,如果不是在博闻、多见的基础上甄别、取舍后得来的,很可能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影响,而认识得不全面、不准确。所以,无论从客观上讲,还是从主观上讲,求知离不开、少不了“博闻”、“多见”,但更要“择善而从”。谁能坚持这样做,谁就能求得真知。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助教培训个人体会


在XX年的11月1日至11月3日连续三天的时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上网观看助教培训视频的活动。通过3天观看网上的培训内容,以及后来学院领导和骨干教师在信科楼举行的讲话、讲座更为我将来的工作初步地指明了方向,让我对如何好助教的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使我明白助教这份任务的沉重份量,对我日后的助教工作有很大的意义。面对我们这些刚刚上岗或经验不足的助教,学校领导为我们考虑的非常周全。从授课方式到讲课技巧,从师德学习到责任培训,从助教教学工作,到学生学习常规,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在各方面对我们加以培训。让我们树立起师德观念,规范教学过程,从而迈好第一步。

在观看培训视频的期间以及听完学院举办后的讲座后,我自己上网也搜索了很多如何做好助教的相关资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谈到职业道德,其实每一项职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但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我还只是一名助教,但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榜样和标准。教师/助教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特别是对大一新生来讲,所以,助教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品德发展。助教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一点非常重要。

短短的几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说是我这近七年来学生生涯中,一次难忘的学习交流。在学院这些勤恳敬业青年教师的发言中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却流露出大光华人的那种朴实真诚、谦虚好学,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让我在这次学习中受益匪浅,百听不厌,百学不倦。特别是吴迪老师的讲座更是令我获益良多,幽默而有趣的讲课方式,可以更好地让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想,作为一名助教,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助教必须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内”,经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如何去当一名好助教,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学院的领导以及各位青年教师。

工作责任个人体会


工作责任个人体会

尽职尽责尽心,做好本职工作
袁兴涛
成校长在全校教职工“责任主题”动员会上讲的一句话“尽责要尽心,尽责要尽力,尽责要负责”,这话讲的深刻!我身边的很多同事,他们的能力比我强,水平比我高,而他们那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炽爱和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更值得我学习。最近,我通过学习和结合工作实际,真正认识到,只有求真务实,切实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后勤保障工作的服务质量、服务意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这才能算是尽心尽责;而在工作中,能获得领导、同事、师生的支持,把师生的要求当作当作的事业去完成,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尽最大努力做好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把师生对后勤的满意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自己的工作才能算是合格。
要想真正做好工作,还要学好业务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管理素质。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人。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要进行系统性的思考、系统性的安排,不管学什么知识,在实践中要善加利用,要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真正做到尽责尽心,尽责尽力,尽责负责,这才算是用心和尽心。
学校是特殊的、崇高的,更是神圣的一个大家庭,我知道,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更要身正、修德、博学,时时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要求同事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同事认可你,支持你。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为身边的同事、为学校、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断地要求自己,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改正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才能做好工作,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教学见习个人体会


一转眼,历时两个多月的教学实习已经接近尾声了,虽然我为这个实习付出了很多精力和财力,但收获无疑还是重大且主要的。我从这次实习中得到了太多对于我今后的工作而言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首先,专业知识必须扎实。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老师主要是为学生传播专业知识的,如果专业知识教不好,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而在我的实习生涯中的永远的伤疤就是我在上专业课的时候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虽然指导老师和谢老师都没有严厉批评我,但不批评比批评更让我难受,我误导了同学们,我对不起他们呀!所以我认为专业是根本,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其次,书到用时方恨少。老师最好有渊博的知识,因为有了渊博的知识老师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学习知识理应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任何一门学科之中都蕴藏着它独特的趣味性,很难想象真正乏味透顶的学科会流传到今天。但老师在自己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兴趣盎然、滋滋有味地掌握这些知识却绝非易事。能否让学生快乐听讲、快乐学习无疑是衡量优秀老师和平庸老师的一个主要标准。而老师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绝佳的口才,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既然流传千年就有它流传千年的理由。为师者当恪守之。

再次,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学生。“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全对,这就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样,为什么良药一定要苦口呢?为什么忠言一定要逆耳呢?在药片外抹点儿糖让人快乐服用,说忠言时讲究一下说话艺术让人欣然接受岂不更好。同样,慈师和仁师照样也可以教出高徒。平时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以“为学生着想”为借口去伤害他们。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他们还要学会生活;教书也不是教师工作的全部,他们还要学会育人。教师如果能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关爱学生,就能让学生的生活中多一些阳光,多一些温暖。也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老师才能不辱教书育人的使命啊!

最后,老师心中要充满正义感。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老师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人,那又有什么底气去教育学生呢?在实习中我见识了太多的丑恶。当然这只不过是整个社会丑恶现象的冰山一角。我现在还没有能力改变,有时甚至不能避免和丑恶现象搅在一起,但我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自己的良心不能坏,并且要把消除丑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要教育学生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长为社会的进步力量和正义力量。

此次实习是我人生中的唯一,是我记忆中的永恒,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忘记我带的那些可爱的同学们,是他们有时让我欢喜有时让我忧;是他们有时让我牵肠挂肚有时让我愁;是他们让我的这段人生如此绚丽多彩、璀璨多姿。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忘记我的指导老师段老师和系主任谢老师,他们以宽容和仁爱之心对待我致命的错误,鼓舞我缺失的勇气、激励我沦丧的斗志、慰藉我受挫的心灵,使我恢复自信再上讲台。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忘记我以前在华师的19名同学,现在在生态的19名同事。在军训场上我们共顶烈日,在办公室里我们谈笑风生,在欢乐牧场我们海吃海喝,在备课之时我们互帮互助,在困难时刻我们并肩作战,在离别时刻我们依依不舍。我们两月为同事,终生为同事。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忘记在实习期间和我同居一室的强哥和涛哥。每晚的瓶瓶啤酒蕴含着我们的深情大义,每晚的摸黑夜谈闪耀着我们的智慧火花,每晚的唇枪舌剑、激烈辩论体现着我们的渊博知识和卓越口才。在此期间我们缔结了深厚的友谊,这段由啤酒、夜谈和辩论缔结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是地久天长的。在此期间我蓦然发现没有电脑的夜生活原来是这么美好呀!

从警多年个人体会


从警多年个人体会

“笑迎天下客”自古是商家求财之道。而今,在繁华的都市,在川流不息的商场,在民航、铁路、公路等客运企业,“微笑”服务已成了“空姐”、“乘务员”的必修之课。作为人民警察,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在窗口单位提倡“微笑”从警也不失是一种有效尝试。

“微笑”能使人心情豁达;“微笑”能让人心生快乐;“微笑”能产生“美感”;“微笑”服务能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加深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警多年来,每天有很多烦心事,拉着脸的日子多,笑着脸的日子少。久而久之,心生郁闷,已逾不惑的我,满脸早已堆满了皱纹。最近,在学习身边的楷模xx先进事迹之余,我未免感慨不已,人生苦短,笑对人生,微笑从警才是生命的真谛。xx远去,他留下的是亲人的思念,同事的怀念,群众的爱戴。在他短暂的生命长河里,在他仅两年的从警生涯中,他以灿烂的微笑,热心的服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给予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生命有限,真情无价。作为人民警察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微笑”从警就是这种价值观在服务窗口、调解纠纷岗位上的具体要求和表现。

境由心生,是忧伤是快乐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给生命一个真诚的微笑,你将收获的是满满的阳光;给群众一个真诚的微笑,你将得到的是浓浓亲情和真挚的友爱。“微笑”从警是对人民警察勤政为民,勤政爱民的最好诠释。

“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声问候相送”,给群众的知心话、贴心语、会心笑是一种坦然与乐观,是一种警爱民,民拥警的内心流露。告别“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的四难现象,克服“冷、硬、横、推、拖”的“衙门作风”。让“微笑”走进窗口,让“微笑”成为每位民警的自觉行动,让和谐的阳光照亮窗口七尺平台,怀着感恩的心,怀着对百姓的爱,“微笑”服务才能展示出生命的价值,送去万道春光,必会迎回满园春色。

“微笑”从警感知生命的乐趣,体现警察价值观。形象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在你的心里,心系百姓,心存百姓,就会把真诚的“微笑”留在生命和工作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秒,就会不自觉用“微笑”去走过生命和工作中遇到的坎坷,让一丝丝皱纹化作满脸春光,去温暖、去珍惜、去爱戴你身边所有人。

环顾窗口平台,打造群众信赖的温馨小屋,让我们的“微笑”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去创造和谐相融、血肉相连的警民关系。

红色之旅个人体会


近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我参加了一次红色之旅活动。我十分珍惜这次活动机会,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与活动。短短的2天红色之旅活动已经过去了,但这次红色之旅带给我的思想感受、精神理念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深感受益匪浅,收获不少。

我们第一天参观了韶山:上午首先在毛主席铜像广场敬献了花篮,然后重温入党誓词;接下去参观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故居;中餐后参观滴水洞、毛氏祠堂、毛泽东纪念馆等。第二天我们是参观娄底市经济开发区的部分企业:三一重工、大丰和电动车、创一科技有限公司、三态新材等,最后参观了中国最后一座乡间侯府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参观韶山毛主席遗物馆和纪念馆,看毛主席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补了73个补丁,使我肃然起敬,敬佩毛主席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不搞特殊化的可贵精神,在当今我们仍要发扬毛主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兴旺发达。在韶山,我们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理解,懂得是我们党是在民族危难的紧急关头,承担起救国使命,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夺取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不怕牺牲、勇于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做出工作成绩。在韶山参观毛氏祠堂时,最使我感动的是杨开慧烈士。杨开慧烈士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带领众妇女破除女性不能进祠堂的封建礼制,第一个勇敢地走进了祠堂,在祠堂里建立了一所农民夜校,向农民灌输革命理论,指引农民走向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路。杨开慧烈士虽然离开我们近一个世纪了,可是她的精神永放光芒,长留在我们心间,激励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去夺取改革开放的新胜利。

参观娄底市经济开发区的部分企业,使我深深感到:他们的许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三一重工先做人,后做事,品质改变世界;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返工的做法,三态新材以人为本,尊重自然;通过提高员工的待遇、福利、伙食等来抓住员工的心,不让人才流失的管理特色,创一科技有限公司的6S管理经验,都适合我们机关招待所的管理,只有提高管理水平,做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才会有我们机关招待所的经济效益与发展前途。要通过向这些企业学习,把他们管理经验运用到我们机关招待所的日常工作中,提高我们机关招待所员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技能,按照酒店的服务要求,为每个入住单位做好办公用房服务工作,努力获得入住单位的满意。

参观中国最后一座乡间侯府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使我加深了对曾国藩的了解。曾国藩以一介儒生,凭自己的刻苦努力,考取功名,踏上仕途,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他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要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要把这次红色之旅所收获的感受,化为动力,激励自己进一步做好工作,为我们机关招待所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军训活动个人体会


篇一:军训心得体会

从九月二十一日开始为期两周的新生军训活动在足球场顺利地拉开了帷幕。自此掀开了军训生活的新篇章。
回想那短短两周军训的日子,一种潜藏在心中已久的感受便由然而生。的确,军训是辛苦的,但切辛苦的美丽,辛苦的动人,辛苦的让人难以忘怀。在军训时,我们和训练员在烈日下同甘共苦,他们对每一个动作都要求严格,一发现我们的动作不规范,不到位,便细心的给我们讲解,纠正我们的错误,争取让我们把每一个动作做好。尤其是在站军姿时,我们的双肩酸痛,双腿麻木,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苦和累。但我们不需抱怨它的苦难,它的辛苦和劳累,是在磨练我们像树一样坚挺向上,不屈不挠的意志,它带给了我们一个尊严,一种力量,一种不向任何权势卑躬的品质。正所谓人生苦短,年轻时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俗语说。
幼苗不经历风霜洗礼,怎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不经历狂风骤雨,怎能飞上万里苍穹;溪流不经历颠簸流离,怎能交汇于浩瀚大海。而年少的我们,不经历艰苦磨炼,又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在这里,我们尝到了种种滋味。那迎风不动的军姿训练中,我们磨练了意志,品尝到了难咽的苦涩;那倍受关注的拔河比赛中,我们锻造了身心,品尝到了失败的痛楚……
也许,这短暂的七天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它给我们留下了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它让我们学会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让我们稚嫩的心灵变得充盈成熟,让我们走出他人精心编织的暖巢,勇敢地站出来同风雨挑战。
可亲可敬的教官们,一路走好!
难忘的军训生活,将会在我美好的回忆中舞动得别样精彩!。


篇二:少年军校军训心得体会

从老师通知我们三年级要参加军训活动的那天起,我又兴奋又紧张、好奇,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经历呢?
一个星期三早上,我们乘着大巴士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少年军校。老师和教官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要在这里呆上二天,我这时才真的有了点紧张。
两天的军训生活是紧张而又富有情趣的。在这短短的两天里,我们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楼寓逃生、紧急包扎、交通指挥操等等,而在期间穿插的海边拾趣、读家信的活动更让我们在紧张的军训生活中感受到了老师和父母的关爱和细心。
在整个军训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学习楼寓逃生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技能,我们每个同学都牢牢地绑上了安全带,但教官告诉我们,如果真的发生了火灾等突发事件,在没有安全带和足够长的绳子的情况下,就要用衣服、床单牢固地扎在一起来代替。临危不惧、急中生智是解救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否则,等待你的就是死亡。教官说完后,一边做示范,一边讲解,看着教官严肃的神情和一丝不苟的演示,我们都认认真真地把每个字记在心里,生怕遗漏而出一点点的小错误。开始训练了,我的心一直砰砰地跳,当第一个同学完成任务后,告诉我们只要掌握要点、不害怕,就能成功。轮到我了,我壮着胆子走上台,在下去时我的头却不争气地冒出了冷汗,教官在下面不停地鼓励我眼看天空、踩稳脚步,我克服了心理障碍,最后顺利完成了楼寓逃生的演习。从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事情的关键。


篇三:军训心得体会200字

5月6日-7日,我们进行了为期2天的军训活动,也拉开了我们培训生活的序幕,在这2天的军训中,我们白天练习了停止间转法、蹲下与起立、行进与立定等基本内容,晚上进行了拉歌比赛,军训结束后还进行了会操表演,训练是辛苦的,尤其是在大家很久没有这么长时间训练的情况下,但是从军训中我感受到很多快乐。从大家整齐的脚步声,高昂的口号声中,我体会到了团结的欢乐,当我们一同拉歌时,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铿锵的歌声中,我体会了奋进的快乐。2天,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它不是足以改变一切。2天,又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它足以使一个团体成员之间产生深厚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在与时间的长短,而在与我们是否用心去对待。我相信,有了这个凝聚力,战斗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选调三班会秉承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创造辉煌。


篇四:2016年军训心得体会

那一排排的队伍犹如大树般伫立在草坪上,那一声声口令响亮的回荡在每一个莘莘学子当中。口令变了,队形也变了,这就是军训,一次有组织性的活动。
军训,是一种考验、磨练、成熟性的活动。儿时的军训,纯粹是游戏;少年时的军训,仅不过是一种锻炼;大学的军训截然不同,性质也得以升华。长达十二天的大学军训,让我明白的太多太多人生哲理,唯有一句话让我感触最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军训后才真正感觉到它的内涵。阳光明媚,学子们都面对阳光在站军姿。南方的太阳,晒在皮肤上是火辣辣的,对北方的学子们来说就更是受不了。晒着眼睛都睁不开。这是我深有感触的。但无论谁都没有退缩,在跟太阳作战。在站军姿中,学子们付出努力越高就站得越好。齐步、跑步等训练都是很耗体力的活动,只要认真去做就能走齐、跑齐。内务训练亦如此,就拿叠被来说吧,压被压的时间长,被就薄;扣被扣的时间长,被就能更好成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确如此呀,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十二天的军训,对每个学子来说是多么的艰辛,在训练中付出的少怎能有更大的收获呢?但愿世间每个人都能悟出这其中的真谛,要做得好,得付出;要做得更好,得付出更多。有泪.有欢.有苦.真乃五味具全了.军训让我们洗涤去许多的酸甜苦辣,我愿意记得这些军训中的生活将是我生命中的美好回忆。军训的日子就把自己当部队的军人看待了,在这里有中命令是绝对的服从,在这里有种纪律叫:绝对严明。虽然条条框框,却把人训练的堂堂正正,犹如中国的汉字,横平竖直,坦荡有力,在这里没有个人的魅力,只有团结的力量,在这里没有婉转的歌喉,却有高歌荡气的回肠。
军训的日子虽苦,却像咖啡一样可以品尝出浓浓的滋味。我原先认为不行的,它却考验了我并告诉我要坚持到底,胜利终将属于有信念的人。每天的军姿站立,我知觉的时间已不在是时间,纵然两腿发酸却换得一身挺直。每次的坚持到底都会让我超越自己的感受。有过斜风细雨的洗淋却没有潮湿我火红的心,有过炎炎夏日的直射,却没有像晒黑皮肤一样,晒着我的执著。如果没有这种训练,我都不止到片刻的休息都会成为一种施舍,与平时休闲时间相比,那叫做真正的“奢侈”。
军姿展现的是军人的风采,也展现出的义愤从容之美,坚定之心,硬骨傲苍穹,笑傲风霜雪,你会觉得有股浩然正气贯长虹。如果青春是精品,那么军姿就是美丽。也是军训让我体会到了军人的感受,当身边响起“说句心里话”时,我的眼中蓄满了泪水,我想当兵的人多少个日日夜夜听到这首歌也会黯然落泪吧。他们放弃了家的温暖,亲人的怀抱。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业绩,他们是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在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我已经没有理由抱怨生活的枯燥与乏味。每天要过得充实有意义,有益于别人,有益于自己。因为有这样一个群体肩负着比我重十万倍的责任。因为有种生活比我艰苦十万倍。我也应该以军人的姿态展现在诗人面前。 
 军训只是逝去了我青春年华的一点点,但逐渐长达成熟的我更加渴望保有持久身的军训体验。军训磨练了我的意志,把我们的部分生活推到了极限,是我的精神随之焕然一新。它将会延伸到我人生的每个春夏与秋冬。军装最美丽,军歌最嘹亮,做


篇五:小学生军训日记与心得体会

今天是我首次离开父母出远门的日子,虽说是初中生,逐渐走向自立,但总会有那么一份的不舍得,这也是我向往的锻炼自我的好机会。
我与七十多位小学生一同参加了有“**小记者协会”举办的军训活动,训练地点是**市**区的风水宝地——**岛上的“**青少年军校”。
在车上大家有说有笑,有个胖子还总爱抢麦克风,可总是抢了又不会作答,使我记住了他——胖子。
到了军校,我被分到第二排第四班。在军校,哨声就是命令,我们必须服从。
午饭时,我们学到了军人进食的步骤,大概是初来报到,大家都很不习惯,不过在教官一再批评后,大家都进入状态了。那些菜就当然没有家里的好吃,但是你不吃就得挨饿,大家当然是硬着头皮吃啦。
午休后,我们到军校内训练。我们先乘座了水陆两栖坦克。看大家都挺愉快的,可没想到后面是多么的“可怕”。
之后我们开始操练,学习军人的立正、转身、敬礼……你别以为这是件容易的事情,不断反复地操练,真是挺辛苦的。可这,这是“可怕”的开始。
晚饭后,我们要洗澡、洗衣服,这可是件苦差事。洗澡是小菜一碟,可说到洗衣服,呵呵,别说他们,连我这个初中生都被弄得手忙脚乱。这是我首次独自洗衣服,洗刷后的衣服确实不怎么干净,可经过这次“实战”,相信明天将有所进步。
最后就是整理内务,在教官的精心指导下,大家开始自己动手,分工合作,完成内务工作,这不正是自立与团队精神的表现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