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政协委员心得体会发言 > 导航 > 学习海尔集团体会发言兴企之本在于“立人”

政协委员心得体会发言

学习海尔集团体会发言兴企之本在于“立人”。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以下“学习海尔集团体会发言兴企之本在于“立人””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学习海尔集团体会发言兴企之本在于“立人”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通过这几天对海尔集团的学习,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就是企业的兴衰、事业的成败,根本在于“立人”,而“立人”之道却在于“立本”!
大家知道,海尔集团的前身不过是个濒临倒闭的小厂。从张瑞敏接任厂长的那一刻起,年亏损万的担子一下子就压在了他身上这时他的企业可以说是中国轻工业最后几个定点企业之一,国外品牌蜂拥而入,张瑞敏和他的海尔集团可以说是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但是张瑞敏没有像昔日的楚霸王一样,仰天感时,乌江自刎而是以“立人”为兴企之本,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可以堪称大手笔的精彩之作。他先是从抓规范化管理、到抓精细化管理,再从他的联合舰队策略到市场营销战略策划。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成功了,海尔壮大了,从一个经不起风浪的小厂家一跃成为拥有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国市场的大型企业。
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张瑞敏在治理企业时,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市场的形势。他深刻的掌握了我们老祖宗的治军韬略。他把一切法则的基准点定位在了“人”字上。不只是盘活企业要看人,盘活市场也要看人。在企业里,关键的少数制约着非关键的多数。企业里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而在人的因素中,中层以上管理干部虽是少数,却在企业的发展中负有%的责任,这就是张瑞敏和他的理论的关建所在。从这里面我们不难看出,企业里人人可谓人才,但是少数管理人才的立志和多数实施人才的立本比例协调性,才是这个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有没有存在价值的关键。
我个人认为,我们施工大队是一个战术级的实施单位,我们也是众多行业中的一个群体。我们这里有来自各阶层的同事,我们的工作成绩也来自于各单位的鼎立支持和领导的首肯。我想,我们单位能否将明天开拓得更好,能否将明日的工程建造得更完美,这不完全取决于设计师们规划的好坏,而且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是否尽力、甚至为之牺牲。我们可以试着想一想,假如我们把面前的工作做的非常好而且时效很高,那么我们一年会多接多少工程,羸得的利润会超出原有的多少倍?我们也可以这么想一想,假如我们能把每一分能节省下来的原材料节省下来,再用到需要的地方上去,我们会为大队节省多少开支?再请大家想想,企业的效益好了,我们的收入自然也会高出许多,我们不愁没有活干,自然也就不用怕没有钱赚。
来到咱们单位近的时间里,我有一个深刻的感触,就是在我们队里,没有什么大学生和普通工人之分,也没有家境好与坏的区别,大家在一起,就是能同舟共济的兄弟!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是同一种人,是没有任何芥蒂的一种人。我们是团结的,所以我们能一起分享工作中的快乐,一起学习工作中的经验,一起总结失误所带来的问题。
那么,有人会问:我们有着处处为我们着想的好领导,周围又有亲如兄弟的同事,我们比海尔集团还差什么呢?是的,我们什么也不差!如果非要找出一个差字,那也许就是我们在工作上的干劲。也许我们比海尔集团的那群工友们还差上,而这也恰恰是影响到我们的整个成绩的那个因素!同事们,我是一个刚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初学者在你们面前,我还是一个尚未脱离学生气息的小妹妹。我真诚的希望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受到你们的指点和帮助。我很愿意向大家学习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窍门,也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在谈笑之中将一片墟土变为人们的乐园。
是的,企业大计在于立人,立人大计在于立已,而立已之道又在于立本。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在领导的指引下,打下一片让其它行业为之赞叹的江山!
谢谢!
×年月日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加强执政能力 执政兴企学习体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执政兴国落实到企业,就是执政兴企。企兴国才强,企兴党才固。企业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党的基础就越牢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得越正确越充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就越强大越持久。但是,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得充分与否、正确与否,必须以是否促进所在企业的发展为尺度去衡量。因为企业党组织的存在发展是以企业的存在发展为前题的,如果企业破产倒闭了,所在企业的党组织及其党员队伍也就随之自动解散而不复存在。由此可见,执政兴企既是全党执政兴国的基础,又是企业党组织自身生存的基础。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作为企业的一名领导干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不断增强执政兴企的能力。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学习,着力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着力提高政治素质。作为一个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坚定理想,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和道德情操。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遭受什么挫折,始终要做一名清醒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次,要提高业务素质。我们领导干部不仅要靠得住,而且要有本事。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执政的要求,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领导干部要把握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结合起来,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坚决纠正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在加快非煤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真正树立“大发展、大作为”的思想,真正树立干事业的思想,结合集团公司非煤发展实际,进一步转换观念,开阔思路,拓展发展空间,及时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谋大思路,求大发展。二、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兴企能力,必须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体到我们煤炭企业来讲,就是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保证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特别在发展非煤产业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矿区实际,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良性循环。一要是煤炭生产相结合,发展煤炭综合利用加工项目,拉长做宽产业链。如提高原煤洗选比例,发展煤化工、电力等,实现煤的就地转化。二是要注重煤炭生产伴生资源及废弃物比如高岭土、硫磺石、煤矸石等的综合利用,通过发展非煤产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近几年我矿在发展非煤产业的过程中,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构建起了三条循环产业链。“煤-电-纸”产业链:通过煤矸石及次煤发电,产生的电能及蒸汽在满足煤炭生产建设的同时,用于发展造纸。造纸业的发展壮大,反过来带动热电厂改造升级,扩大规模,实现良性循环。“煤-电-建”产业链:把煤炭生产第一级产业链上的产品及废弃物,作为第二和第三级产业链的原材料,利用煤矸石及电厂的电能和炉渣、粉煤灰等,发展建筑建材,再把其产品反过来供应到煤炭生产中去。“煤-电-机”产业链:通过煤矸石发电产生的电能及蒸汽,发展机械制修,在直接为煤炭生产提供维修服务的同时,其产品又应用到煤炭生产中。三是要在发展非煤产业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循环经济要求,严禁再上污染项目,对矿区形成新的污染。这样的项目不仅没有做大的可能,而且从长远看得不偿失。三、廉洁自律,树立创新务实的作风提高执政兴企能力,还需要每个企业领导要廉洁自律、拒腐防变,这是领导干部挺直腰杆抓工作的资本,否则,提高执政兴企能力,加快企业发展就根本无从谈起。领导干部的权力从本质上说是责任、是奉献、是服务,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只有把权力看作是责任和义务,才会有如履簿冰、如临深渊的压力,才会有干不好工作无法向党和职工交代的忧心,才会真正做到用权不滥,理财不贪。要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的国企领导“五不准”的规定和中纪委三次全会对国企领导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努力加强学习,牢记“两个务必”,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和严格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凡是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班子内,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合心、合力、合拍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纪处分条例》,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努力实践“”重要思想,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监督。同时,企业领导干部还要树立勇于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面对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挑战,要有应对挑战的办法。努力营造鼓励创新、推崇创业的氛围。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倡讲实话、出实招,善谋利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特别在发展非煤产业的过程中,要结合矿区实际,敢于抓住机遇,以创新的思维,超常的步伐,加快发展步伐,近几年我矿非煤产业的发展正是得益于此。总之,提高执政兴企能力,是企业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新课题。只要我们的执政兴企能力真正提高了,我们的企业就一定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的国家也会更加富强,我们党的基础将会更加牢固。

参观海尔集团心得体会


参观海尔集团(一)

为使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在院团委宋老师的带领下,第一期骨干训练营的部分学员于7月3日参观了青岛海尔模具。

作为世界大型家用电器第一品牌,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5个制造基地,10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010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连续9年蝉联有价值品牌榜首。想想此次要参观学习的是全国前50的着名企业,同学们更是激动不已。

怀着激动的心情,同学踏进了海尔集团的大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海尔内部进行参观。

在讲解员的解说中我们了解到海尔最初所用的机器是由8人手工操作,而现在的机器只需要1-2人,在机器设备的不断改善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也在随之提高,并由此在全车间形成了良好地工作作风。之后讲解员又为我们讲解了海尔实行的新型管理模式:“自主经营体系”,即让员工做“老板”,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新作为一个企业的生存优势,深受海尔管理层的重视,在海尔他们通过采用公开表扬创新这样的政策来提高员工们的创新意识。

在我们的参观接近尾声时,海尔模具的陈主任发表讲话并对我们所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了解答。陈主任的讲话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及建议,使我们受益匪浅。

参观海尔集团心得体会(二)

为推动“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 活动的深入开展,针对公司物业管理的实际情况, 2012年2月24日,在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前往海尔公寓进行参观学习,

参观学习海尔心得体会。这是公司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相关部门及业务对口人员对本公司物业管理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意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创新模式、共谋发展。此次观摩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进入海尔公寓管理区域时,给我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整洁的外部环境和着装整齐、严肃认真的保安工作形象,此情此景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细心、细致的物业服务。在公寓物管办公室里,我看到了那些分文别类、存列有序的物管档案,随机查阅发现软硬件档案规范、流程细化入微、管理核心明确。这些都体现着物管从业人员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规范化管理的工作力度。参观中,我们不停地询问管理细节情况,并认真听取了海?公寓物业管理处负责人对环境保洁、治安防范、秩序管理、生活设施、文化娱乐、绩效考核、档案建制、后勤保障等物管项目的详尽介绍。通过现场观摩交流,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体会自当溢于言表。

三点体会:

首先感触很深的还是海尔公寓智能化的管理体系,从人员去向、文件往来、公告信息、安检维修、物资配额、进库出库、后勤保障等方面拥有的信息软件系统,在网络上实现了明晰、快捷的办公系统,管理程序让人一目了然,

再者是管理人员敬业奉献的精神让我感动。海尔公寓只有两栋楼,但来自全国各地务工人员大约五、六千人左右,昼夜倒班的工作性质致使人多事杂,给管理带来了让人难已想象的压力。针对这种情况,四名女同志在主管负责人的带领下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勇挑重担,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延长服务时段,确保24小时服务随叫随到,辛勤的的工作赢得了服务对象的赞誉。她们以岗为家、以业为重的精神,让我深受鞭策和鼓舞。

其次是标杆成就了管理模式。海尔的管理模式是在海尔集团严格细化的督促中逼出来的工作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海尔管理的每个项目都经过专门的认证,十分切合海尔内部的管理要求,也为我们在今后物业管理模式上形成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使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提高了业务水平,创新了管理机制,挖掘了自身的潜能,作为身在其间必然得益匪浅、为我所用。

二、两点思考

1、海尔集团的服务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已经根植于海尔体制之中,形了强大蓬勃的生命力,通过与其对标,便可窥见一斑见全貌。海尔集团在模式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启发,这一精神财富为今后从事更多业态的管理奠定了基矗因此,我们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对海尔的管理模式予以恰当的“移植”、摸索和创新,从做好服务品质入手,打造行业品牌形象。

2、随着物业的发展,物业服务的格局也在不断的重塑,因此,我们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应加强对物业管理人员业务技能与素质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物业管理不同于其他行业,有时它对员工道德素质的要求要高于专业素质。所以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注重个人素质方面的培训,注重培养他们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当企业管理者的标准高于被服务对象的标准时,服务质量才能得到持续提升。只有培训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充分体现管理能力。

三、一点认识

通过对海尔公寓的参观、学习与交流,我认识到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与企业的资本、人才,技术有关,更重要的是企业规范化管理。作为一名物业工作人员,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此次观摩不但为我的专业学习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让我清楚的认识到,以我现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是很难做好物业管理工作的,因此,我应更加努力学习,在学习中勤动脑、善思考,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层面,把自己煅炼成为真正熟悉业务、胜任工作的“多面手”,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海尔集团心得体会(三)

为配合集团公司下达的“6S”培训计划,增加青岛公司职工进一步了解“6S”的意义和开阔职工们的眼界,由办公室和工会组织了部分职工去海尔参观学习。

3月9号那天的天气是入春以来最冷的一天,但是大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早早的来到公司集合,7:30分准时出发了。9点,我们由海尔接待人员的引领下,进入且连续参观了海尔大学、海尔总部大楼、海尔空调生产线、海尔优质产品展厅等几个地方,参观后海尔的公会主席还和我们进行了亲切的介绍和交谈。尽管参观的过程是走马观花,但海尔给我的震憾仍是很大,凡去过的人都有很深的感受,觉得受益非浅。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海尔集团的每一条信息都在震撼着我们。“人单合一、速决速胜”是海尔的工作作风,“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经营理理念让海尔迈入国际化。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15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截止到2015年年底,海尔累计申请专利9738项,其中发明专利2799项,稳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仅2015年,海尔就申请专利943项,其中发明专利538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2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无粉洗涤技术、防电墙技术等7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世界各个角落全球用户的忠诚度;更因为海尔从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到自创的日清模式,再到现在的市场链模式,更因为海尔战胜了满足感,广收人才,流程再造,用创新的灵魂接受新市场经济的挑战。

海尔是洁净的、整齐的,从员工的言谈举止到办公环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产线现场的“6S”大脚樱在每个工序前,有约1平方米的方框,里面是两只脚印,听讲解员说,每班上下班,都会有一名稽核最好的员工站在脚印上,其它员工整齐的排成一排,听班长的布置和评价,或者听这名员工的心得,时间很短,只有约十分钟,然后大家对“6S”的要求大声的背诵一遍,班与班间的声音交互,响彻整个车间。从各路人才的乌合之众到经营自我、挑战自我的团队合力;从不认识质量到“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的决心;到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永创新高。无处不在反应着海尔的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海尔的价值观。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宣誓展示出来,而在其考评里,也许会发现其评价是否得分越来越高。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久久不能平静。想到公司要实行的“6S”管理,开始还有的抵触心理,现在已经全然消失了。想到由办公室统一发放的工作本,要求我们把每天要做的事情自己先做一个详细的计划,清晰的知道自己今天要干些什么工作,每月总结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时,才发觉这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其实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持之以恒,我们的工作也会越来越有成效。

参观海尔集团心得体会共3篇


篇一:参观海尔观后感

参观海尔观后感

海尔的产品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海尔冰箱、洗衣机、电视等等。海尔不仅在我们国内闻名,而且是一个世界名牌。11月23日下午终于有机会去近距离接触海尔,我们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怀着一颗好奇心去参观了海尔工业园。

在我们在我们中心校区出发,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海尔工业园,下车排好队在老师和讲解员的指引下我们先参观了海尔的展示厅。首先看到对的是第一代的洗衣机到现代先进的洗衣机的展示,也让我们看到了海尔洗衣机的发展历史和创新技术。还有海尔产品在家庭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智能化,智能窗帘,各个房间的灯控,还有3D电视机,智能钢琴等等,把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实践中,令我们很佩服也很震撼,现在才感觉到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如此有用。海尔不愧是是中国企业的龙头,白色家电的领头羊,是我国的第一个世界品牌。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海尔集团的每一条信息都在震撼着我们。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海尔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着这个庞大的集团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进入海尔文化展,无论楼梯走道,还是橱窗内,到处都是图片、案例、宣传标语以及创新载体,这些无不体现了海尔的深厚文化底蕴。正是这浓厚的海尔文化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一种文化,一种原则。如果硬件机制是支撑一个集团存在的骨架,那么优良的文化底蕴则是驱动其前进的强大动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人单合一、速决速胜”是海尔的工作作风,“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经营理理念让海尔迈入国际化。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2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无粉洗涤技术、防电墙技术等7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世界各个角落全球用户的忠诚度;更因为海尔从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到自创的日清模式,再到现在的市场链模式,更因为海尔战胜了满足感,广收人才,流程再造,用创新的灵魂接受新市场经济的挑战。

之后我们在海尔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室内,观看了海尔的专题片,事实上也算是宣传片吧。我想,大凡看过此类片子的人没有理由不对海尔的过去和将来肃然起敬。看完海尔的宣传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海尔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一个个不凡的创新成果,对海尔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还有就是海尔良好的管理基础和监督体制,使海尔的每一次变革都可以顺利和平稳的过渡,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有效实施。海尔的“十三条不准”,“笑脸墙”无一步不见证了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效结合。在管理创新上,海尔推出OEC管理法,要求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其主要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做到人人都

管事,事事有人管。这样的要求看上去并不高,坚持一天,一个月或许人人都能做到,但海尔人却一直在坚持,毫无疑问,这需要用一股强大的意志力和精神来作支撑。

我认为是创新精神赋予了海尔蓬勃的朝气,正如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创新,再强大的企业也会被时代所抛弃;没有创新,再新型的行业也会失去活力。海尔的创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十分出名的。纵观海尔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观念创新到组织文化创新到信息化创新,从职能式流程到市场链流程,每一次变革对海尔都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正是因为坚持不断的创新,才使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家电行业的佼佼者;正是因为坚持不断的创新,才为海尔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正是依靠创新打造的坚实基础,才最终建立了国际海尔集团。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海尔大学,站在海尔大学的门口,你会别有一番感觉,海尔集团作为民族企业在世界上的代表,大红灯笼、园林式的建筑都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文化的底蕴。踏过海尔大学高高的门槛,其江南园林风格自然跃入眼帘。清澈见底的溪水、仿古的楼阁、九曲回旋的长廊、水中悠闲的动物、与企业文化浑然一体的古训,这些让人好生感叹。参观者的脚步被一句标语所吸引“创新 求真 创新”,这些标语在海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据导游和吴老师的介绍,海尔大学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有其隐含的意义,我们不得不佩服海尔集团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且,海尔大学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有幸能进入的,只有那些在自己的岗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的优秀人才才可以荣耀自信的迈入,所以它不仅是一种知识的殿堂,更是一种对员工激励和价值感接纳的彰显。

通过参观让我深刻感受了海尔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在海尔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切实领悟了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海尔理念,对自身提高和自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竞争时代需要我们学习海尔精神,不断丰富自我、改善自我,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焕发出学习工作的新激情,争取在以后创造出更好的科技产品,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像海尔文化那样,不断创新,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我们所学专业与海尔产品有一定的联系,希望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去海尔参观。

篇二:参观青啤、海尔的心得体会

青啤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其前身为国营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青岛啤酒是享誉中外的国际知名品牌,从建厂至今囊活了无数国际、国内大奖,现已行销世界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啤酒厂设立了专门的旅游接待室,主要面对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外国参观者和旅游团。青岛啤酒博物馆,以百年老建筑为依托,融合古老的建筑、珍贵典藏和现代化展区设计,投资2600万元,建成了国际一流、国内唯一的啤酒专业博物馆。B线在青岛啤酒二厂,拥有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控制手段最先进的现代啤酒生产线,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旅游参观长廊,做到生产、参观互不影响。

2010年1月份,我厂组织我们到青岛啤酒和海尔集团两家著名企业进行了一次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介绍人员的讲解和实际考察情况,不但让我对这两家企业的背景、人才机制、管理模式、创新理念等方面有所了解,而且学到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收益颇深。现从这两家企业的人才选用机制、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介绍一下我这一次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企业简介

青岛啤酒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名牌产品,中国啤酒第一驰名商标。1903年8月建立,名为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经过百年沧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青岛啤酒”的生产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青岛啤酒公司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40多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现啤酒生产规模、总资产、品牌价值、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出口及创汇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据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这是中国白色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同时,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分别以10.4%与8.4%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均排名第一。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海尔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二、选人用人机制上

青岛啤酒集团在选人用人的机制上,竞聘上岗是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在选用标准上,除重视专业化、知识化、业绩贡献外,更着重于市场、创新意识与能力等要素的考量。“上岗靠竞争,任职有评价,在位有考核,淘汰没商量”,这种良性的积极向上的经理人选拔淘汰机制在青岛啤酒公司蔚然成风。基于业绩贡献与能力素质的评价机制,让许多年轻员工通过公开竞争机制脱颖而出。

海尔集团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又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独到见解。“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战略性人才。赛马机制具体而言,包含三条原则: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

试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在干部制度上,海尔对中层干部分类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职位都不是固定的,届满轮换。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义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

三、管理模式和理念

青岛啤酒管理模式一个核心,六个体系,两个支撑。一个核心:科学严格的管理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相结合。科学决策并有相关的制度,严格的责任制度、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工艺管理,以人为本,密切合作、相互协调与配合的团队精神。六个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运行体系,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发展创新体系。两个支撑:工业技术、企业文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青岛啤酒公司开始全面实施“大名牌战略”,确立并实施了“新鲜度管理”、“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市场网络建设”等战略决策,以“名牌带动”式的资产重组,率先在全国掀起了购并浪潮,被称为中国啤酒业“从春秋到战国”行业整合潮流的引导者。对购并企业,青岛啤酒推行“系统整合,机制创新”独特的管理模式,用青岛啤酒企业文化来整合子公司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海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创造了OEC管理模式,即目标系统、日清系统和激励机制共同组成的管理模式。目标系统是指产品的目标层层分解,量化到人,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当日事当日毕,同时要找出差距,提出改进目标。每一个班组有一个日高栏,每人每天的工作数量,表现情况一目了然。而这一切又与每个员工的工资收入挂钩,同样登上日高栏。海尔集团灵活地将“马特莱法则”,又称80:20法则运用于干部管理。即从管理学角度,把80:20作为确定比值,要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项目,即20%,以带动80%。运用该法则于管理,即职务越高,责任越重。对于错误和责任,干部与员工责任分别为 80/20,即干部要对其下属的错误负80%的责任,具体工作人员负20%的责任。“谁掌握多大权力,谁就承担多大责任”。虽然管理人员是少数,但是,赋予了职权,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海尔的管理是到位的,事无巨细均有人管;海尔的运转是高效的,职权利责,赏罚分明。

四、创新

贯承着激情理念,青岛啤酒在2005年利用奥运营销,为品牌激情理念找到了释放的途径。“青岛啤酒‘激情成就梦想’的理念与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相通,与奥运火炬传递‘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理念也一致,这是青岛啤酒成长的最有利契机。”09年青岛啤酒并不仅仅停留在享受奥运营销带来的成果的阶段,借势青岛啤酒“炫舞激情”NBA啦啦队选拔赛,青岛啤酒将在奥运之后更加激情发展。“青岛啤酒的激情之路,对于自身的发展是一种助推,对于中国其它品牌的发展,更是一种启示。”不断创新让青岛啤酒保持着青春活力。

海尔管理上的创新观念。海尔对企业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企业犹如斜坡上的小球,要每天改变和提高。企业既要高速发展,又要长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斜坡球体论的基础上,海尔人创造了日清日高管理法。海尔国际市场上的创新观念。在进军国际市场上,海尔与众

不同之处是观念的问题。海尔提出“创汇还是创牌”的问题,中国企业一般是出口创汇,海尔则是出口创牌创名牌。我们确立的出口战略是先难后易,先到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海尔人力资源开发上的创新观念。海尔的人才观念是“赛马”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相马”。“赛马不相马”的机制就是给每一个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带给企业的好处是可以解决许多疑难问题。海尔财务上的创新观念。海尔在去年提出和西方财务制度接轨有两点:

1、是西方财务制度稳健,对于企业非常有帮助。2、是现金流量。海尔企业文化上的创新理念。海尔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业文化,最核心的一层是价值观,这是最关键的,是企业的灵魂。“创新”两个字,就是我们价值观的核心,是海尔的灵魂。

通过对这两家实力雄厚的企业考察学习,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单位,感到压力倍增。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继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我机修车间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思想保证。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覆盖到车间全体党员,从实际出发,着力找准和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继续学习中共十七大文件,全面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对全体党员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保持先进性。继续保持和发扬党员先进性教育集中活动阶段那样的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加快整改提高的步伐。认真贯彻中纪委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抓好中央《两个条例》和中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完善我车间已经建立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并要求我车间党员干部要坚持贯彻执行,不打折扣。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新《党章》的要求,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履行发展工作程序,把好党员“入口关”,提高党员发展工作质量。培育、树立、推介一批基层岗位上的先进个人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紧密围绕厂党政,强化管理措施、完善自己,为我厂的设备管理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强悍的学习型组织。金志国眼中的学习型组织,可用有两句话概括:相互学习,天天进步。相互学习,就是要主动地分享知识。青啤搭建了知识管理平台,形成一个内部知识、经验的交流平台。天天进步,就是要不断对比昨天的数据、指标和目标,不断反思修正了什么,改进了什么。

为了建立起强悍的学习型组织,金志国甚至有个向狼学习的理念,用他的话来说是:从北学燕京、南学珠江,到学习华润,我们把这些市场中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都当成学习的对象,然后去寻求超越。

篇三:心得体会

参观海尔集团心得体会

4月 7 日,根据单位统一安排,我们去青岛海尔集团学习参观。海尔集团,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眼见、耳听海尔集团二十多年来的沧桑巨变,由衷地感觉收获颇丰,其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用人机制对目前的基层央行具颇具借鉴意义,心得体会如下:

海尔推行的特色企业文化。企业是人,文化是魂。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就是被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公信力的无形资产。海尔所以能够快速、创新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向世界,与其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创立员工普遍认同并主动参与的海尔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海尔的定位是一个从创业开始高速发展并不断 创新变革的企业;海尔的目标是(敢争第一的)世界级企业与 世界级名牌。海力在创新发展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凭借其特定的企业文化,将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造就了一支志同道合的员工

团队,显著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和企业竞争力,这是其纵横市场、百战百胜、高速发展的基础。如何打造成功的企业文化呢?在企业文化核心被广大员工认同后,企业文化的形成就要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我 认为推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要层层发动、科学组织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高层和中层首先要积极行动起来,全方位宣传企业文化;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尽快编写企业文化教材,然后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企业文化,造就企业文化氛围,使其深入人心。


海尔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参观海尔观后感

参观海尔观后感

海尔的产品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海尔冰箱、洗衣机、电视等等。海尔不仅在我们国内闻名,而且是一个世界名牌。11月23日下午终于有机会去近距离接触海尔,我们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怀着一颗好奇心去参观了海尔工业园。

在我们在我们中心校区出发,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海尔工业园,下车排好队在老师和讲解员的指引下我们先参观了海尔的展示厅。首先看到对的是第一代的洗衣机到现代先进的洗衣机的展示,也让我们看到了海尔洗衣机的发展历史和创新技术。还有海尔产品在家庭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智能化,智能窗帘,各个房间的灯控,还有3D电视机,智能钢琴等等,把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实践中,令我们很佩服也很震撼,现在才感觉到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如此有用。海尔不愧是是中国企业的龙头,白色家电的领头羊,是我国的第一个世界品牌。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海尔集团的每一条信息都在震撼着我们。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海尔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着这个庞大的集团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进入海尔文化展,无论楼梯走道,还是橱窗内,到处都是图片、案例、宣传标语以及创新载体,这些无不体现了海尔的深厚文化底蕴。正是这浓厚的海尔文化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一种文化,一种原则。如果硬件机制是支撑一个集团存在的骨架,那么优良的文化底蕴则是驱动其前进的强大动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人单合一、速决速胜”是海尔的工作作风,“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经营理理念让海尔迈入国际化。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2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无粉洗涤技术、防电墙技术等7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世界各个角落全球用户的忠诚度;更因为海尔从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到自创的日清模式,再到现在的市场链模式,更因为海尔战胜了满足感,广收人才,流程再造,用创新的灵魂接受新市场经济的挑战。

之后我们在海尔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室内,观看了海尔的专题片,事实上也算是宣传片吧。我想,大凡看过此类片子的人没有理由不对海尔的过去和将来肃然起敬。看完海尔的宣传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海尔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一个个不凡的创新成果,对海尔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还有就是海尔良好的管理基础和监督体制,使海尔的每一次变革都可以顺利和平稳的过渡,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有效实施。海尔的“十三条不准”,“笑脸墙”无一步不见证了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效结合。在管理创新上,海尔推出OEC管理法,要求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其主要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做到人人都

管事,事事有人管。这样的要求看上去并不高,坚持一天,一个月或许人人都能做到,但海尔人却一直在坚持,毫无疑问,这需要用一股强大的意志力和精神来作支撑。

我认为是创新精神赋予了海尔蓬勃的朝气,正如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创新,再强大的企业也会被时代所抛弃;没有创新,再新型的行业也会失去活力。海尔的创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十分出名的。纵观海尔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观念创新到组织文化创新到信息化创新,从职能式流程到市场链流程,每一次变革对海尔都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正是因为坚持不断的创新,才使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家电行业的佼佼者;正是因为坚持不断的创新,才为海尔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正是依靠创新打造的坚实基础,才最终建立了国际海尔集团。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海尔大学,站在海尔大学的门口,你会别有一番感觉,海尔集团作为民族企业在世界上的代表,大红灯笼、园林式的建筑都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文化的底蕴。踏过海尔大学高高的门槛,其江南园林风格自然跃入眼帘。清澈见底的溪水、仿古的楼阁、九曲回旋的长廊、水中悠闲的动物、与企业文化浑然一体的古训,这些让人好生感叹。参观者的脚步被一句标语所吸引“创新 求真 创新”,这些标语在海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据导游和吴老师的介绍,海尔大学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有其隐含的意义,我们不得不佩服海尔集团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且,海尔大学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有幸能进入的,只有那些在自己的岗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的优秀人才才可以荣耀自信的迈入,所以它不仅是一种知识的殿堂,更是一种对员工激励和价值感接纳的彰显。

通过参观让我深刻感受了海尔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在海尔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切实领悟了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海尔理念,对自身提高和自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竞争时代需要我们学习海尔精神,不断丰富自我、改善自我,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焕发出学习工作的新激情,争取在以后创造出更好的科技产品,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像海尔文化那样,不断创新,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我们所学专业与海尔产品有一定的联系,希望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去海尔参观。

篇二:海尔创新力讲座学习心得

海尔集团孙中元教授作了关于如何提高创新力的专题讲座,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浅淡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有创新精神。20多年的历程,海尔确立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确定了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管理战略;确定了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的质量战略,这一系列组成了海尔文化网络。但是海尔文化的灵魂就是创新,唯有创新,才是海尔战胜自我的制胜法宝!这是在汲取中外,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单位所学习和借鉴的。

二是文化与制度要做到有机融合。一个单位,不仅要有自己的产业,更要有的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要靠一套良好的机制来管里自身,海尔能够把文化和制度紧密结合,靠文化育人,靠制度管人,有制度,有执行,有落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是思路和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海尔,关键是学习海尔的思路和理念,而不是学习它的具体做法。因为管理是使理念变为行为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管理者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的打造和磨练。

四是要活学活用。学习海尔,是借鉴而不是照搬,因为海尔管理再好,但它只是海尔的,它只适用于一种特定的海尔文本化。我们可以学海尔的管理经验和技巧,但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篇三:参观海尔观后感

感受海尔;学习海尔

海尔是海, 是不断创新之海。“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点

一滴也能窥视全貌。透过壮观海尔的文化馆和生活馆,我们看到了海

尔的实力与强大,放眼海尔工业园,它的宽广,它那美丽而独具匠心

的规划与布局,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散发着海尔文化的浓浓

的气息与韵味,使你深深感受到海尔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断

奋进,不断创新的理念。听了海尔原王书记深刻寓意的讲解,深刻体

会到了海尔文化的博大精深,海尔的成功引人深思:海尔何以如此强

大?海尔的成功之道是什么?我们该向海尔学习什么?

一九八四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因经营

不善,已临濒倒闭境地的企业,发展到如今的海尔建成了中国最大的

系列家电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其产品成为世界品牌,其生产基地扩

展到美国,欧洲,中东,日本,亚太地区,成了誉满全球的家电龙头

企业。海尔从昔日的破败不堪,纪律涣散,人心浮动,像一盘散沙,

到二十几年后的今天,造就的辉煌,形成企业高度的凝聚力,员工饱

满的工作热情,员工不断创新的工作激情,职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

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海尔的精神!靠的是海尔的“企业文化管理”,

靠的是通过大量的观念转变工作所铸就的员工与各级领导者“上下同

欲者胜”最根本的海尔文化。这就是海尔获得持久、稳定发展的灵魂。

天下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形胜有形。海尔创业二十几年来的最

大收获,不仅是产品等有形的东西,更是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创

新。海尔的经验,理念有两点给我深深的启示,一是企业即人、以人

为本;二是管理无领导,制度是老板的理念。

我们常常抱怨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先谈条件,责任心不强

等等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呢?又该怎么样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呢?又如何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呢?下面列举发生在海尔的几个小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启迪。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张瑞敏上任不久,就到了年关,过年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更别提发年货了!一个临濒倒闭的小厂,银行是不愿再贷款给他们了。但是年不能不过,怎么过呢?想来想去,最后想到向附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富裕的大山村大队借钱。几经勾通,最后到腊月二十七日,村里终于答应借钱给电冰箱总厂了!财务科长坐在没有挡蓬的三轮车里,顶着寒风赶到五公里外的李村信用社提回了钱,给每个人发了工资,并且还发五斤带鱼。工人们兴奋地奔走相告,每个人脸上都绽开了笑容,感觉新领导关心群众,“他敢为大伙借钱过年,咱们也要争口气,好好干,挣了钱把钱还上!”这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心里有员工,员工心里必有领导,企业关心员工,员工心里也必装着企业。无论在什么时候,采取激励的手段,保障员工的利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使员工把个人的利益统一到企业目标的大环境下,让其认识到企业利益是员工利益最大化的保证,让员工无形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那么,员工必定会为实现企业利益而努力工作。

任何时代,满足人本质的需要的不是物质,金钱,而是人自我价

值的发现与实现,这是海尔人才观的基本理念。其方法理念值得我们

认真学习与借鉴: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竞争不是一次定终生,育才三要素:公开、公正、公平待人尊重人,即时表扬,给人成就感,员工有自主经营的平台,给人自我表现的空间。

海尔就是这样铸就了员工与管级管理者“上下同欲者胜”的海尔文化,

人是企业生产力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创造性的主体因素,再好

的管理制度也需要由人来执行与运作,一流的员工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企业要不断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不断创新,而比创新更重要的是智慧,而比智慧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为此,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强员工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愈显重要。在海尔流传这样一句精典语言“终端员工的素质就体现了干部的素质!”张瑞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句精曲的语言在海尔广为流传。员工的素质反应了领者的水平,作为领导者没有抓好员工,就不能抱怨员工的素质低。如果领导没有制定一套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机制的激励机制,那么素质低的人就永远得不到提高,素质高的人也会因为没有激励的氛围而渐渐变低。正因如此,在海尔,工作出了问题不批评员工,而批评干部,因为工作出差错干部要负80%的责任。这样才能激发领导者制订完善的制度。

管理无领导,制度是老板的理念是海尔成功的基石。管理制

度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保障,是员工的行为准则及方向。没有一支具有超级执行力的队伍,一个公司的所谓使命、战略都不可能实现。中国企业与国际优秀公司相比,执行力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但中国有一个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企业阶段性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企业就是海

尔,虽然他走向国际化的路还有很长。海尔无疑是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撕杀出来的行业明星之一,并且至今仍然是最耀眼的本土企业之

一。研究海尔经验的文章、专著、报告可以说汗牛充栋了,但不管是从文化角度、管理角度、营销角度还是人力资源角度来分析,海尔在其每一项成功的背后,无不闪烁着其超级执行力的光辉。张瑞敏是推动执行力的本土大师,从早期砸冰箱这个颇具冲击力的故事把质量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员工内心深处,到OEC管理法强调日事日毕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再到SBU策略强调人人面对一个市场人人为市场服务,无不体现出关注细节、关注执行的企业家精神。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张瑞敏上任伊始,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十三条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不准在车间大小便。”“不准偷拿工厂物资。”管理的要义就是从实际出发,符合现状的管理办法才是有效的,不符合现状的管理,目标再高也没有意义!海尔的管理是什么?就是日清日高的0EC!充体现了“以人为本,实行自主管理,把公认简单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公认容易的事做就是不容易,的基本理念。抓反复,反复抓,抓大局,抓大局中的小事,一抓到底,抓出模式,再推而广之。

海尔是海,如果我们学海尔不是落到表象上,不是落到口头上,而是落到实际工作中,以改进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工作,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企业能不蒸蒸日上?能不日新月异?能产不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吗?祈望淮安企业前景辉煌!希望与青岛合作愉快!

2014.5.25


参观海尔集团心得-企业文化


篇一:心得体会

参观海尔集团心得体会

4月 7 日,根据单位统一安排,我们去青岛海尔集团学习参观。海尔集团,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眼见、耳听海尔集团二十多年来的沧桑巨变,由衷地感觉收获颇丰,其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用人机制对目前的基层央行具颇具借鉴意义,心得体会如下:

海尔推行的特色企业文化。企业是人,文化是魂。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就是被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公信力的无形资产。海尔所以能够快速、创新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向世界,与其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创立员工普遍认同并主动参与的海尔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海尔的定位是一个从创业开始高速发展并不断 创新变革的企业;海尔的目标是(敢争第一的)世界级企业与 世界级名牌。海力在创新发展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凭借其特定的企业文化,将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造就了一支志同道合的员工

团队,显著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和企业竞争力,这是其纵横市场、百战百胜、高速发展的基础。如何打造成功的企业文化呢?在企业文化核心被广大员工认同后,企业文化的形成就要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我 认为推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要层层发动、科学组织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高层和中层首先要积极行动起来,全方位宣传企业文化;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尽快编写企业文化教材,然后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企业文化,造就企业文化氛围,使其深入人心。

篇二:海尔参观体会

海尔参观体会

在学校的带领下,我们去青岛海尔集团参观学习。在这为期三天的参观学习中,我发现海尔真的跟其他公司不一样,无论是海尔工业园、海尔文化馆还是海尔大学,每一个地方都贴了很多的标语,用来激励工厂的工人。

在参观了海尔工业园、海尔文化馆和海尔大学等几个地方后,给我很大的震撼,感觉受益匪浅。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我们参观海尔感受到厂容厂貌清洁漂亮,生产过程严谨有序,产品质量优良,售后服务规范。实际上只是接触到海尔企业文化中的物质层,海尔文化的更高层次在于它的制度层和观念层。为什么海尔集团的管理井然有序,产品质量如此优良,这么大的工业区没有一个烟头?这就是制度层在起作用。它是用一整套制度、标准、行为规范来保证的。而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又是根据核心层的企业文化制定的。有什么样的核心层的企业文化,就产生什么样制度层的企业文化。即有什么样的理念在制度层,才能产生什么样的制度。而它的制度层企业文化,体现在产品质量、性能、外观等物质层文化中,虽然有时会有一定差异,但绝不会相差太远。

个人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不可分割。我个人理解的“以人为本”是在管理上海尔为员工创造了一个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机制,为员工搭建舞台,提供机会。海尔创造的是这样一种氛围——干好了,你就会得到正激励和尊重,反之,干不好,会受到负激励。这种机制可以不断的为企业发展催生优秀人才。

“日清工作法”是海尔集团奉行的最重要的员工行为准则,是海尔集团传授给每一位新员工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是每一位员工想尽办法云完成每天的工作目标、落实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为没有完成工作云寻找借口,或者是得过且过。它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追求卓越的态度。其核心是敬业、责任和追求卓越。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执行力、倍增企业效率的最重要的准则。

短短的参观学习,我们虽然只能看到或听到海尔的一部分,却受益匪浅。我想,企业迅速的发展,需要学习借鉴的东西有很多,而海尔人,除了自身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之外,还有的就是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理念。

篇三:参观海尔集团心得

参加集团培训中心组织的海尔参观学习,给予我印象最深,且另为深思的是——企业文化的作用,结合工作现状,认为企业文化存在以下功能: 一、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有句话说:一流的管理管文化,二流的管理管制度;可见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仅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就像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一样,这种软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使员工会造成强大的整体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及工作效果的自我控制,从而提升员工素质。二、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如同海尔的创新成就命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正因为缺失这一点造成了货运员工现在的意识,不要说超越使命了,就是为实现基本的任务目标,谁又肯多付出一份辛劳?三、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企业文化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所以,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 四、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员工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五、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树立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反思上级各组织、部门对我们的印象源自于企业文化吗?是我们的奉献多、还是我们组织庞大?六、企业文化的品牌功能 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还是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如“海尔”,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品牌价值是时间的积累,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 反思单位的几种状态:首先,员工以单位离家远为借口,迟到、早退现象屡禁不止;先不说员工的对与错,海尔的车间主任为完成任务目标,能开着私家车多次往返接送员工,我们的领导班子报着油料就不能捎带员工上班吗?鲁西化工的车辆使用制度(所有单位配车无条件捎带上下班员工,如有投诉停报油料费用;),我们不能借鉴吗?这也是关爱员工,提升凝聚力的表现啊;作为员工更有遵守制度的义务,离家远不能早行动会儿吗!鲁西化工总厂的员工早7点出门、晚7点进家,我们的员工5点多下班,还想早走会儿接孩子去;没有员工的付出,哪有企业的回报?哪有自身的收入?这表面上看是制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的作用;今天工作不积极,明天积极找工作。 其次,工作得过且过,缺乏责任心;安排的工作能拖则拖,不督促永远没有结果,安排工作推卸责任,别提什么首问责任制了,就是谁负责的工作又是否做到位了,公司提倡降耗节支,但下班后自己的电脑关了吗?工作层

层下压,是谁做到了担当?是谁该负起责任?有人说要以市场为重,合作客户难道不考虑您们的职业道德吗?“不知道”就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六好单位检查出的问题,仅仅是制度的问题吗!是企业文化缺失的表现,有人说:“我们有企业文化”,突击检查一下都能背诵如流吗?没有植入员工大脑的文化叫企业文化吗? 总之,如果说企业制度如同物质文明,那企业文化才是精神文明的表现;员工这样的表现、这样的职业道德,加之市场的因素,我们的品牌效应能好吗?我们的效益能节节攀升吗?我认为当今应从企业文化入手,规范企业制度,调整人力结构(能者上、庸者下),提升员工意识,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品牌效应。国企的影子造成我们缺乏狼性文化,员工没有了活力、没有了激情;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不能自我创新,等于自我抛弃。


赴海尔观摩学习心得


海尔——不是传奇的传奇

赴海尔观摩学习的三天,虽没有立刻让我们看到通向成功之路,但确实让我们看到了海尔的成功之路,它的管理模式平凡中见奇迹,平淡中见成效,把每天简单的事情做好了,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做好了,实现了张总裁所定义的“不简单”和“不容易”,才有了今天不是传奇胜于传奇的海尔,海尔的市场观、质量观、管理观、生存等理念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我也从中领会了几点。

一、企业占有了市场才有出路。

海尔即使在淡季也要创造神话。“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正是缘于它主动的市场观念占有了市场。众所周知,什么事情一旦有了存在就是合理的话,就会给予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不求上进导致无所作为。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下,销量始终决定着产量,所以海尔聘用大量高学历的营销人员以提高营销素质,给企业注入活力,找到企业新的增长点,使淡季不淡,永远立于市场之巅。

二、企业的生命来自质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浪潮波涛汹涌,创业意识势不可挡,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优良的产品质量。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质量又何尝不是企业的生命呢?一个企业,并非生产出大批量的产品,就能风雨不动安如山。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只有以生产的过程为重点,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生产出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令顾客满意,从而赢得上帝的心。任何企业,若想在星罗棋布的同行中立足,若不讲求质量,注重信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试想如果企业质量把关不严格,那么就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那么企业的形象将会一落千丈,产品滞销在所难免。海尔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观念在每个员工心中树起来,它的砸冰箱事件,“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古训被

下一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