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 > 导航 > 让学生在老师的期待中进步——浅谈转化后进生的体会

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

让学生在老师的期待中进步——浅谈转化后进生的体会。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学生在老师的期待中进步——浅谈转化后进生的体会 ”,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让学生在老师的期待中进步——浅谈转化后进生的体会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雕塑家叫皮格马利翁,有一次他雕刻少女塑像。在雕塑过程中,他对这尊塑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情,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他的真诚愿望终于感动了爱神,塑像变成了真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热烈的期望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期望是一种教育力量,如果教师能对学生寄予真诚的期望,那么,对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中的进步必有裨益。教师的期待有对全体学生的普遍期待和对部分特殊学生——后进生的特殊期待,在这里我要说的就是特殊期待。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期待,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有真诚的态度,对学生有真诚的关爱,给学生创造建立信心的机会,信任他们。
一、摒弃偏见,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摒弃偏见是教师转化后进生必须有的态度。后进生往往缺点多于优点。有缺点,挨批评,批来批去,学生学习的信心就不足了,谈何时进步?所以,转化后进生就要端正对后进生的态度,并且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人有自信才会去行动,才会积极的要求上进,就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那么,如何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呢?我认为要主动地、努力地去寻找、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后进生自身的“闪光点”点燃自己上进心的烈火。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在看后进生时,往往容易因其某一特点突出而掩盖他的其他特点和品质,即容易看到后进生的缺点而不容易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所以很难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弄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偏见,努力帮助后进生发现其自身的“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我所任教的初205班有个男生很顽皮,经常在课堂捣乱,打架更是他的“拿手戏”。经了解,他小学毕业时,他的班主任曾预言:“象你这样的学生是没有人敢收的。”进入初中后,这样的学生偏偏就进入在我的班上,既然批评、讲道理这些方法对他已经没有用了,那么怎么办呢?于是我便去寻找他的优点。我发现他的字写得不错,;思维也很敏捷,我这抓住这一点,及及时时表扬他,并寻找机会去引导他。有一次,学校要求各班出一期黑板报,而且要进行评奖的,我推荐他,果然他不负众望,不仅按要求完成,还在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我在班上公开表扬了他,并及时指出了他的不良行为以及我对他的期望。后来,他的学习和纪律有了明显的进步。在日记里,他是这样写的:“我从小学到初中是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激动,很感动。我发誓我一定要通过学好来报答看得起我的老师。”他的父亲也这样说“我的儿子到了黎老师的班后,真的懂事了很多。”
二、多给他们一些关爱
学生如果经常得到老师的爱,他就会懂得爱师、爱班、爱校,并逐渐形成与人为善,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在转化后进生时,教师一定要有一颗爱心,用爱去感动他们。学生渴望教师的爱,就象禾苗需教育界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要雨露阳光一样,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的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并朝着教师的期望目标发展。平时,我主动找后进生谈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一次,纪律差的调皮大王纪林在英语课上伏桌子,英语老师叫他站起来,他不站,这一下惹怒了英语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英语老师用不上课来惩罚全班同学。事后我把纪林请到我的办公室,我先不批评他,而是关心地问他是否不舒服,得知他正发高烧、且身上没有钱、心情不好、所以顶撞老师这个情况后,马上拿出钱亲自带他去医院看病,医生说他烧得不轻,要用冰降温还要输液,当我们回到学校时饭堂早已关门。为了不让他挨饿,我亲自为他做了饭菜,后来他主动地向英语老师道谦。除此以外,我还经常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教他如何做笔记、如何听课、如何复习等。在我的关心帮助下,纪林的违纪行为大大减少了,学习成绩也由入学时的倒数第一提高到中等水平,初二上学期还光荣加入共青团。我父亲说:“在小学的时候,他是个人人讨厌的坏孩子,老师除了告状还是告状,班上的同学都不跟他玩,可是今天的情况真是令人感到意外。”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呵护后进生,爱护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去善待他们的过错,那么,他们就会接纳教师,听从教诲,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就会变成现实。
三、创造条件,给他们“露脸”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的青少年都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这个需求如果能得到满足,那么它将会使人产生一股前进的动力。有人这样说:“只要提供适当的的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学会的东西。”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尽可能地表现自己,体会一下成功的喜悦,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困

让学生在老师的期待中进步——浅谈转化后进生的体会第2页

难和自身的不良行为,积极要求上进,以达到教师的期望目标。学习上的后进生大体可分为两大类:气馁型和骄傲型。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教师可在课堂上提问,巩固练习等环节中,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气馁型的同学来回答,让他们尝试成功,从而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对于骄傲型的学生,教师可让他们回答一些大一点的问题,或者让他们对一些问题进行补充,这有助于纠正他们的心理偏差,满足其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学习轨道。纪律上的后进生大致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坏习惯,另一种是想借违纪来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表现自己,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这样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小廖同学纪律散漫,课间经常在教室里蹦来跳去,同学们都很讨厌他。在去年的校运会上,他自荐参加跳高项目,我去征求体育老师及班上同学的意见,大家一致反对,我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让他参加。为此同学们对我颇有微词。在跳高比赛中,他拿了个倒数第一。大家讽刺他,埋怨我。在班会课上我表扬了小廖,说他有集体荣誉感,能积极参与为班级争光,而且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他都很认真、很卖劲,这是值得全班同学学习的。小廖在体育比赛中的拼搏精神如果能用在学习上,他肯定不差,我敢保证。不过,如果他能对自己严格一点,不违反纪律,明天的小廖一定会令大家刮目相看。事实果真如此,后来小廖成了班上的体育骨干,还成为学校体训队的一名队员。是的,如果教师能给后进生一些“露脸”的机会,让他们的自尊得到实现,表现欲得到满足,他们便会使自己的行为向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学习、纪律方面必然会有好的变化。
四、信任他们。
教育学理论认为:相信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育的基本技巧和手法。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期望,就是建立在对学生信任的基础上的。信任学生是转化后进生的态度和方法之一。我们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内在潜力,改下缺点,认识错误愿望和决心,有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只有相信学生,我们才会多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学生获得老师的信任,才会积极配合老师,愿望去学好,去改正缺点和错误,那么,教师的期望目标就有可能实现。20xx年秋开学的第三天,来了几个初二年级男的插班生,“从发型衣着来看,就知道他们不是好东西!”老师们这么说,教导处把他们编在人数少的206班和210班,那两个班主任知道后公开表示:我们不想要那几个‘垃圾’,那场面十分尴尬。我想,他们也是学生,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机会呢?于是我便说:“编入我的205班吧!”我把他们带到教室,让同学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并且当着全班同学,我说:“我们205班这个大家庭又增加了三位新成员,他们都是我们的兄弟,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大家共同为我们这个班增添光彩。”课后,我又把他们找到办公室,表明自己的态度:“过去的永远都过去了,一切要从现在开始,我要看到的是今天和明天的你们,全新的你们。”正是由于我对他们的信任,令他们很感动。后来他们的表现出乎很多老师的意料:有两人不但纪律好转,学习有进步,而且还是体育骨干呢。在一次谈话中,他们坦露了自己的心扉:“老师,是您对我们的宽容和信任,让我们觉得一定要为自己争口气,不让自己丢脸,更不让老师和全班同学丢脸。”信任,使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变化。
后进生也是学生,也是受教育者,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在公开公平的教育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从而成为祖国的栋梁,这是教师的职责,愿他们茁状成长。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如何转化“后进生”


如何转化“后进生”

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如何,主要看学生个体的素质。学生素质高,往往班风正、学风浓、纪律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心应手。但“十个指头不一样齐”,一个班集休中总会有一些后进生,他们的存在,常使班级产生波澜。我接任一五班主任就遇到这种情况。对于“后进生”我先从他们心理方面找出缺陷。1、自卑。由于平时没有表现什么才能,成绩和操行也一直处于一般状态,老师不赏识,甚至存在歧视态度,在同学心目中无地位,产生自卑感,缺乏竞争欲望,竞争意识浅薄。
2、过度自尊。有些后进生在自卑心理氛围中又往往表现出特别强的自尊,一般不愿意主动报名参加活动,他们希望老师点名请他们参加。这样,既让自尊心得到满足,万一成绩不理想,也可以有退路“是老师要我参加活动。”
3、畏惧。尽管学生态度较认真,但成绩不理想,而且缺乏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人前说话羞于表达,遇事怯场,有畏惧感,对集体活动缺乏参与竞争意识和行动,害怕引起别人的注意,这类学生一般性格都比较内向
4、嫉妒。由于缺乏某方面的才干,不以参与竞争,或者竞争受挫折,却又不认可别人的成绩,煽阴风,说怪话。不可避免地影响竞争活动的正常开展。
对于“后进生”我认真观察,找出了他们差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我不是采用常用的压、罚手段,我首先宽容他。因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就像小孩学走路,没有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走路的,学会走路总要跌倒。马克思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不能因为孩子跌倒了就惩罚他,而应该在他跌倒时鼓励他,帮助他。我们要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当然,更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让他改正错误,最好的办法是引导他,唤醒他的自主意识,让他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提高警惕他的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水平提高了,学生自主意识就强了,就能够自己作选择,自己作决定,自己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了,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学魏书生的做法,让犯错误的同学写“病例说明书”,要求他们一次写出疾病名称、病情表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疗程。如果这位同学写得深刻,也有勇气向同学坦诚自己的“疾病”,我就让他(她)上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病例”,让全班同学一起关心他(她)的“病情”。
对于“后进生”,我想办法培养他们维护班级荣誉的集体主义精神,发扬其长处,委之以重任,从而使之快速转化。我的做法有三步。
其一:认真观察,心中有数。
后进生之所以被称为“后进”,是因为他们身上存在许多缺点,而他们往往以此为荣。对后进生,我们不要认为他们是铁板块,“不可救药”,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他们身上还有不被人注意的“闪光点”。在班级管理中,我特别注意去努力发现三名“后进生”的长处,以便拿到开启他们心灵、矫正他们行为的“金钥匙”。
张兵,学习不好,常和教师顶嘴,但参加劳动很卖力,而且有一定号召力;吴强,人称“洋相大王”,课堂上的笑皆由他而生,但他三分投篮的绝技很让人佩服;王真真,成绩倒数第一,常被老师们赶到外面罚站,反抗心理较强,自控力差,但他很坦诚,关心集体利益。
认真观察三名后进生后,我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
其二:委以重任,充分信任。
班主任任命班干部,一般是挑选让人放心的好学生担任,让好学生去管理后进生。针对我班的实际,我反其道而行之,让“后进生‘当班干部。张兵劳动积极,任”劳动委员“,吴强打篮球行,就当“体育委员”王真关心班集体利益,但自控力差,我让他当“纪律委员”。这个决定,曾让老师们担心。可我相信欧阳修“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才,而可成其事”这段话。他们虽然“后进”,但毕竟不是不可救药,他们身上还有一些优点,正是这些优点,就象那“星星之火”,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燃成“燎原大火”。我在充分的信任中任班干部,正是把他们由被管理者的被动位置推到管理者的位置上来,通过管理他人来改正自身的缺点。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相信这种教育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其三:个别教育,树立威信。
后进生虽能改正缺点,但易反复,所以,我注意信任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把这个道理讲给他们听,要求他们欲正“人”,先正“己“。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我面对全班学生及时予以评价与总结,多表扬他们取得的成绩,多向他们提出建议,努力在全班同学面前树立起他们的威信,不断强化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
“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在老师的教育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三名后进生变成了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讲文明礼貌的好学生。由此可见,只要教师们都以满腔爱心去关心、相信并帮助他们,积极维护他们的人格与自尊,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

转化后进生初探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后进生不是天生存在的,往往是由于不良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当形成的,他们主要的特点是注意力差、意志薄弱、缺乏信心、缺乏判断与抵抗力,心境不快、压力沉重、厌学、纪律松散等。从心里角度来看,他们和其他所有的学生一样,可塑性强、精力充沛、好胜心强,且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对于他们,我们做教师的既要严格,又要满腔热情地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在理解、尊重、关爱、信任和鼓励中树立起进步的信心,从而促使他们付诸行为,取得进步,对此,笔者谈一点初浅的看法和转化后进生的教学实践。
一、尊重、理解后进生是转化的心理条件
每个学生都一样,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后进生也不例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教师对后进生也要做到:不讽刺挖苦、不歧视、
不让其受冷遇。因为我们的后进生对此特别敏感,他们看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动作都很在意,一不小心就会伤害他们,对犯过错误的学生,不能采取粗暴、强硬的“高压手段”,而要给他们理解和宽慰,同时要真诚地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改进方法,让他们也挺起胸膛、昂起头来走路,逐渐消除自卑感、重建他们的自尊心。
二、关心爱护后进生为转化打基础
学校教育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后进生往往得到较少的关心和爱护,而且长期受到的是冷落,遭到的是歧视、批评和指责,于是他们就形成了孤僻、古怪、蛮横、粗野等怪僻。对于批评说教,他们早已习以为常、麻木不仁了。他们最需要的是温暖,需要师长用诚挚的心去感化,因此,教师要亲近他们,对他们多加关心和爱护,帮助他们排除内心的苦闷,逐步形成愉悦的心境,以期达到进步。
三、信任、鼓励后进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有共同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取得成绩,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信任和鼓励,尤其是后进生们。苏霍姆林期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决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例如:五(一)班学生邱国辉,我开始担任他们的数学课教学时,他上课纪律性差,不能完成作业,数学成绩差,有一次上数学课时,他不遵守纪律,我对他进行说教,他不但不听,还扬起头,扭着脖子和同学们做鬼脸。我当时气急了,真想发火,可我心里又有一个声音在大声喊:你是老师,要冷静!冷静!过后,我私下找他谈话,把那天的事让他回顾一遍,然后问他:“你这样做对吗?如果每个学生都这样,老师还能上课吗?你们还能正常学习吗?”他终于向老师认错了,而且说以后要遵守课堂纪律。这样,再上数学课时,我找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他答对了,我就鼓励他,调动了他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的上进心,果然,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后来,我又找到班主任陈洁老师,请她把邱国辉和李兵(也是后进生)调开,这样有利于他们上课时进行自控,也利于个个“击破”,从而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现在,邱国辉的作业按时完成,书写整齐,上课遵守纪律。莲山课~件 
四、创造机会,现出他们的闪光点。
不少后进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表现出出人意料的才能,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的闪光点。有的学生成绩很差,但画画、折纸、运动等等都很强,这样,班级中就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这往往是后进生展示自己的天下,在活动中可以表现他们“玩”的高超水平,奖品的得主几乎都是后进生,从中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进步的自信心。
五、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反复性工作。
后进生行为出现反复现象是正常的,这要求我们教师要耐心的去对待,反复地去做思想工作,并且要以鼓励和适当的表扬为主,使他们从内心里觉得:老师喜欢我,我也是个好学生
总之,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教他们如何做好预习复习工作、如何听课、如何笔记、如何做好作业。在学习上,对惯势力他们要耐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低起点,逐步提高,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良好习惯形成,成绩进步就有希望了,从而达到后进生的全面转化。

转化后进生的心得体会


转化后进生的心得体会

对一个特殊生转化的心得体会
以前我带小学一年级是时候,有个学生叫袁科,眼睛先天性近视,脚走路不稳,跑起来如马蹦。刚入学时喜欢打同学,且上课不认真,总是在画画或者用纸撕成一个机器人,每个老师去上课都不喜欢他、也拿他没办法。后来他经过家长、班主任的帮教下,成绩稳步上升。第二学年也入了少先队,成绩由最后一名前进到第十名。
在对他的转化过程中,我总结班主任工作的“三怕”:一、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三、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
一性子急,冲动发脾气。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
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一时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班主任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
袁科同学以前整天喜欢打同学,且出手很重,以至于有许多家长投诉,为此,我对他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好,我便很着急,经常对他发脾气,总想一下子改变他,但事与愿违。后来我慢下性子,常与他谈心,并冷静地分析了他的情况,教他与同学交往的方式,其实他并不是说讨厌同学,只是想拍拍同学的肩膀而以,但不知道自己力气大,很容易伤了同学。于是我根据他身体有缺陷这点,安排手拉手活动,让同学帮助他,如扶他上下楼梯,帮他洗饭盒。让袁科同学感受到同学之间真正的友谊。
二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亿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教师所面对面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果工作马马虎虎,摸不清学生的底,号不准学生的脉,别说因材施教,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因此,教师的心要比妈妈的心还细才行。
袁科以前只喜欢画画,对读书、写字从不认真,我却没有认真地去调查过原因,就简单、粗暴地批评他、责怪他,甚至把他的画撕了。后来经过细心与他谈心,才知道他虽然只有7岁但思想较成熟对小朋友的东西不感兴趣,他爸爸、妈妈对此也没办法。于是我们商量决定让他多接触小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从此,他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三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在老师对特殊学生的转化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进步不明显,老师常会对这类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对该生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教育,反而听之任之,置之不理。这样的结果,经常使一些有了一点进步的学生再次退步,而使老师以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以前在对袁科的转变过程中,我总感觉到他的进步缓慢,不愿意再花时间去教育他,从而导致有一段时期他又恢复了以前的老样子。后来我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决定把这个学生一管到底,坚持不懈地去鼓励他、帮助他,而不是听之任之,置之不理。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他终于有了明显的进步,我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上学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爸爸带他去北京看病,走的时候,袁科抱住了我,我也发觉自己的眼睛湿润了。
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我只有不断地完美自我、不断至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才能教育别人。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值得我们每个工作者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爱这个职业,今后我仍将这么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