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建设新农村的演讲稿 > 导航 > 明确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是基础

建设新农村的演讲稿

明确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是基础。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明确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是基础,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明确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是基础


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对此,我谈三点意见:一、建设新农村要始终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根本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是建设社新农村的根本任务。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之首,只有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产的重点,一是要加强粮食的生产能力。我国04、05年粮食发生重大的转机,连续两年大幅增长,共增产1066亿斤。05年粮食生产达到9680亿斤,缓解了粮食供求矛盾,但是当前粮食供求仍然有缺口。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比较薄弱,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很大。为此,必须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础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推广先进的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加大扶持粮食的宏观调控力度,认真落实促进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二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两年农民的纯收入快速增长,04年增长6.8,05年增长6.2。成为增幅最高的两年。但是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城乡收入的差距仍然呈扩大的趋势。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必须广辟农村增收的渠道,努力挖掘农业内部的发展潜力,增加现有的经济发展能力,促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就地解决;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的渠道,切实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逐步建立国家对农业、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不断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三是大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生产能力。今后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高产、生态、安全农业,解决生产优质化和经营产业化等问题;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始终坚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根本动力。中国的改革发端在农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标志的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这两年农村的改革进一步推进,全面免除了农业税,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的价格,进行税费改革。目前农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触及的矛盾越来越深,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今后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体制的综合改革。在乡镇改革中要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调整经济职能,加强社会管理职能,把工作重点从生产经营、催征、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对农户的示范引导上来。要精简乡镇机构,抓好事业单位的整合和改革,创新事业站所的运行机制,保证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改善对人员分流的认识,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择优录用,帮助分流人员进行重新就业,妥善解决他们的工作。
三、要坚持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根本保障。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主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是打造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一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以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园。要解决他们最关心、迫切的问题,使他们得到实惠。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激发他们自主创业的潜能,极力使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努力用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二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坚持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从农民最迫切而有条件的做起,不要包办。要允许群众观察,允许群众创造,坚持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解决新农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广好经验、好办法,发挥示范效应。三是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制度,使他们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同时完善村民同工同酬,村务公开,推动农村基层自愿服务工作。四是在农村开展普法工作,加强农民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创建交通安全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创建交通安全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创建交通安全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揭开了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新篇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即将展现在广大农民面前,全国八亿农民将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文明的福荫。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村村通公路已基本成为现实,农民思想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不再局限于“二十亩地一头牛”的生活方式,大量农民工进城淘金。随之而来的是交通安全隐患急剧增加,既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又给农民朋友造成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我县是一个以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县城,据20xx、20xx年交通事故统计,涉及农民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70以上,死亡事故占50以上。分析农民工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一是农民数量较多,二是农民工对交通知识的匮乏,而后者是主要原因。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须把农民人身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不能建立在农民人身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基础之上,更不能以村民生命和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短暂的发展和局部的富裕。
作为交通管理的基层主管部门——交警大队,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环境,以创建“交通安全村”为突破口,对广大农村进行交通管理,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农民家门口,使广大农民掌握交通常识,做到遵章出行,平安回家,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酒后开车、无证开车、无牌行驶、农用车违章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在农村大量存在,农民交通事故仍然占有较大比例,农民工安全问题仍是交通管理的重点,交通安全村创建举步维艰。各级党委、政府对交通安全重视不足,农民对交通安全认识不深,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仍由交警唱独角戏。创建交通安全村需要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栏、书写宣传标语、购置电视机等宣传器材,所有这些都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目前全部由交警部门一家承担。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尽管交警部门舍得“花钱买安全”,但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资金投入到交通安全村创建工作中去,因此,交通安全村建设步伐缓慢。
如何使交通安全村创建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适应“十一五”规划要求,笔者认为还必须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农村“两委”的作用,全面参与,共同做好交通安全村创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民富村强,才能呈现安全团结、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才能构建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明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抓手


明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抓手


 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应该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着力点是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逐步向农村居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大致相同的公共产品。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包括: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同时,政府还应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来统筹城乡发展。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就是要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要注意培植新的优势产业,尤其是在初级农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优势农产品出口、乡镇企业、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等方面,培植新的优势产业。同时,应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塑造农村新风貌。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力度,打破城乡规划、建设、投入分割的局面,通盘考虑、调整优化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资源的配置,积极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继续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继续推进村村通油路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设施。结合中心镇建设和镇村合并,加快村庄规划建设,大力推广农村沼气等新能源,重点加强“脏乱差”整治,积极开展创建生态示范镇、村活动,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增收难与农民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型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将农民工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增加政府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
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除了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其就业技能,还要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比如,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缔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和收费,逐步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消针对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借读费、择校费等。
建立农业和农村投入的新机制。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应制定更加有力的财政支农政策,建立稳定长效的农业和农村投入机制。一是加大对农业投入和支持力度,新增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经费重点向农村倾斜。二是建立直接补贴农民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让农民直接增收。三是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快把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加快农村水利、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一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改革。认真研究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教育改革,完善各项政策,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农村教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乡镇机构正常运转。二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逐步把信用社办成社区性金融服务组织。三是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改造提升市场档次,完善信息发布、质量监测等服务功能,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批发市场。大力培育各类市场营销主体,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四是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过程精品”是建设新农村的要害


“过程精品”是建设新农村的要害


在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人民的生命、财产才不会受到损失。迄今为止,这一理念仍风行于大批工程建设中。建设新农村也需要打造“过程精品”
从今年“两会”过后,近半个月来,我们不难发现各地方政府为建设新农村积极预热、动作频频。“两会”刚落幕,四川就携手国家质检总局,预备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时成为传媒看点。根据四川省与国家质检总局签署的合作备忘录,质检总局将从农业标准化、促进食品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和出口、扶持食品农副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强化食品农副产品质量监管、提升质检事业发展水平等5个方面重点支持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四川省迅速出台“1号文件”,为整个“十一五”时期建设新农村画好蓝图,确立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的具体目标。
接下来,山东拿出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探索路径——以土地置换作为建设突破口。对所谓的“希森模式”进行细致的剖析,新华网对此也大篇幅进行报道。虽然时下对于用大片农村土地(耕地、宅基地)建别墅是否该推崇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当地市委书记在谈“希森模式”时仍强调其中最具实质的内容:一是以生产发展为龙头,形成生态产业链,让农民就业,改善他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二是对土地的置换,并肯定认为,这个突破口是个创举。
针对城乡接合部如何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天津市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要打造“8大体系”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如就业服务体系、农民增收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村容整治体系、治安防控体系、思想文化建设体系和民主管理监督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民增收体系,力图使农民在新形势下拥有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然而如何落实这些体系建设,当地还没有细化方案。
农业大省黑龙江近日专门出台《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大力支持“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共5方面、涉及40条具体内容。包括: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农民在集贸市场或地方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于工商登记和免收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收费;鼓励并支持“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农民和涉农企业对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及地理标志及时申请注册商标等具体意见。
此外,不少省份还投重资建设新农村。甘肃计划5年投资40多亿元解决当地农民看病难问题;河北省要在“十一五”期间投资180亿元改建农村公路50000公里;陕西拿出60亿元在未来5年中改造低产田550万亩,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260个;内蒙古也宣布今年拿出6.6亿元建设新农村新牧区。
有记者就新农村问题走访福建农民时,当地农民明确表示他们的担心:最怕基层干部“胡来”。正如南平市岭炳洋村一个农民所说,“中央和省级部门的政策很好,但有时到了基层就走了样。”这也是中央农村领导小组主任陈锡文担心的“误读新农村”。
实际上,这种担心不仅来自中央领导和基层农民,行业主管部门也感到压力异常。针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最敏感的土地问题,国土资源部门几经思量后,日前正式下发《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并要求各地方全力贯彻执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表示,下发《通知》的意义,是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要更加重视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对于仍发生的“圈地”、“以租代征”以及违反规划私建别墅行为,要严厉查处、抓典型。
任何一项政策要落到实处,最难的恐怕就是“贯彻”和“执行”,正像工程建设孜孜以求的“过程精品”,只有把握好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才能避免产生贻害无穷的“豆腐渣”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一项大工程,要完成这一伟大工程最关键的仍是“贯彻”和“执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做好这些细节,需要的不仅是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基层农民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的正确理解、全力贯彻和稳健执行,进而从上至下打造新农村建设的“过程精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