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 导航 > 农信社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内控管理工作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农信社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内控管理工作。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农信社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内控管理工作,感谢您的参阅。

农信社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内控管理工作

联社党委举办的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座暨研讨会,非常及时,很有必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高瞻远瞩,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前景的一种科学现实严谨的判断是一种实用内在的观念总结,对信用社的发展必将起到一种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从当前开展隐患清查活动中可看出,所查出的问题多为内控问题,加强内控管理已刻不容缓。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信用社工作呢?我认为应该先从自身实际去分析,从周围环境去操作,从创新中求活力,从理念中求思路。

(一)从自身实际中去分析。为什么内控问题屡查屡犯,原因究竟出在哪?这些与实践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何尽快解决?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纠改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分析中找出不足,努力以此为突破点,打开工作的局面。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怠”,打铁还须自身硬,这是一个硬道理。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信合人员与其他金融机构员工的素质相比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较差;在经营上业务品种单一,信贷质量较差等,这些都是直接制约信用社科学发展的关键,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理论观念加以分析、逐步地改善。一是应强化内控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农村信用社系统干部职工应该明确内控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当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各岗位实际,强化员工内控制度培训,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其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能力,保证各项内控制度自觉执行到位。二是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责任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把内控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实施,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完善内控制度,使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重点岗位、主要风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对新业务、新产品更应事先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准确计量和评估风险,防患于未然。同时,对现有制度应不断进行评估、修订、补充和整合,确保各项制度在各部门、各层次得到贯彻执行。四是完善岗位责任制,健全一线岗位双人、双职、双责的第一道防线和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管制约的第二道监控防线。五是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职能部室应将各信用社内控状况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督促信用社将制度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项操作中。

(二)、从周围环境中去探讨、找出发展的症结。

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信合发展提供了一种坚强有力的保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们应立足实际,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经验指导自己。比如目前经济的发展导改了广大农民有强烈的信贷欲望,而贷款投放缓慢,这就是阻碍信用社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加大信贷投放、提高经营效益,是当前信用社关键,也是促使信用社科学发展的必有之路。

(三)、从创新理念中求活力,找出发展的思路。

理念上求创新,实行精细地经营,信合发展才会有后劲。科学发展离不开理念,理念的拓展和强化离不开业务等创新,只有这样信合才会有潜力,有魅力。首先必须有人力资源创新,向人力要成本、要效益、要活力,避免人力浪费,打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和谐的用人环境,这才是根本,“百年大计,人才为本”这是基础,可以采用“换血”和“输血”和“造血”三者上结合,引进一些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输血”采用集中培训、脱产函授等形成对其进行“换血”,采用业务练兵,鼓励自学等进行造血,形成一批信合发展要求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其次,进行业务品种创新,让业务品种随市场金融化,多种化。信合可以采纳大专业银行的做法,但必须有自身特点,可以开展住房(城镇居民住集体房)信贷,汽车信合等品种多样化、充分满足顾客要求。

信合只有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才会得到全面和谐、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才会有发展空间,才会有发展活力。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认真利用科学发展观,信合的未来道路必将前景广阔。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农信社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农信社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农信社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但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也更进一步的理解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我们只有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国强民富的法宝,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长期重要的发展战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的农信社,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该如何模践行科学发展观呢?我谈几点心得:
一、以人为本,人才兴社。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村信用社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社的发展理念,要真正认识到人就是农信社的财富和资本,是农信社发展的根本动力。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人为本,一是要加强教育,提升素质。长期以来,农信社员工多为内部家属子女,文化素质较低,职业素养较差,缺乏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无法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因此农信社主管部门要把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作为当务之急,切实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一方面联社举行内容多样的集中培训,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鼓励员工自学,设立学习奖励基金,对自学成才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可以把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奖励措施,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培训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二是实行双向激励,激发活力。农村信用社应当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制度,不断完善以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意识,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以人为本、用人唯才的用人机制。对于信用社副主任以上人员的提拔,必须坚持公开、民主、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即通过考试、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等环节确定人选,坚决抵制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跑官、要官、卖官等不正之风,要变伯乐相马为伯乐赛马,真正把那些品德好、业绩优、群众公认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会干事的有位置。在业务经营中,农信社可以设立盘活能手、揽存状元、营销标兵、岗位能手等专门奖项,并给予重奖,而对于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屡居末位者给予惩罚,通过奖优罚劣的赏罚机制,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干事创业热情,从而激发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实行优质服务,客户至上。农信社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客户实行人本关怀,提供优质文明服务,建立自己的优质客户群,提升信用社的“人气”,从而推动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
二、稳建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历史和机制的原因,农信社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重规模、轻效益,重经营、轻管理,重发放、轻质量,重人情、轻制度,重眼前、轻长远的思想观念严重,不计成本、不顾风险、盲目扩张,粗放的经营方式使农信社经营发展出现很大的风险隐患,资金死滞严重,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管理失控,案件高发,形势严峻。因此农信社要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在考核上,从加大存款量的考核向柜面服务质量考核转变。多年来,农信社一直把储蓄存款的净增长额作为衡量农信社业务发展的重要指标,每年都将存款任务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完不成存款任务者将扣发工资。有的信用社为保住工资,不惜在存款考核上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出现月末季末年末存款大幅度上升,月中存款余额大幅度下降的现象,不仅未给信用社带来任何效益,反而加大了营业成本,出现了风险隐患。因此,农信社应转变考核本文方式,把柜员的业务量和服务质量作为考核重点,加大柜员业务量和柜面服务质量的考核分值,成立行风督导小组,通过明查暗访的方式考核员工服务质量,从而以业务量的的增加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各项业务的发展。二是在业务经营上,从增加规模向盘活存量转变。过去信用社的经营原则一直是逐年增加信贷投放,通过增加规模稀释不良资产,向规模要效益,但由于新发放贷款质量不高,导致老贷款收不上来,新增贷款又形成新的风险。农信社本身抗风险能力就弱,巨额不良资产更是使农信社雪上加霜,业务经营举步维艰。因此,农信社应转变经营理念,向存量要效益,把盘活不良资产作为业务经营的重头戏

农信社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第2页

,明确清收盘活责任,采取政治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一户一策,全力盘活不良资产。三是在贷款的发放上,从重人情向重制度转变。农信社应彻底改变在贷款发放上重领导、重人情、重关系的不良现象,对于各种行政干预贷款、“戴帽贷款”、领导安排贷款,只要有悖于制度、有悖于信贷原则,要坚决抵制,一概不贷。对于每笔贷款的发放,都要在风险防范上严格把关。四是在经营模式上,从无序发展向合规经营转变。农信社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遵章合规经营,树立合规就是效益,违规就是风险的经营理念。五是在财务开支上,从大手大脚向节能增效转变。农信社应克服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节约办社。特别是统一县级法人以后,县联社应实行统一核定、比例提取的费用开支原则,使费用开支和业务发展挂钩,严控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的开支,确保费用开支向业务发展倾斜、向科技信息倾斜、向一线员工倾斜,并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限制购买公务车辆,全员上下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实现节能增效。
三、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信社更应明确市场定位,兼顾社会责任,坚持“支农”不动摇,明确支持重点。一是重点支持涉农龙头企业,高标准高起点参与农业产业化,以扶持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潜在龙头企业、推进相关产业链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地方品牌。二是抓住农产品深加工这个行业,大力支持农村非农产业。在资金的投向上,农信社应向信用观念强,风险小的农村非农产业倾斜,向立足当地资源开发的民营企业倾斜,繁荣城乡市场,实现富民强县。三是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着力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农信社在支持传统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大力支持农产品品种改良,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支持特色农业,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四是支持农村回归工程建设,鼓励农民返乡创业。“空窠村”已成为当今农村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在当前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农民工大批返乡,农信社应抓住机遇,把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当作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支持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向创业农民倾斜,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创业特点的融资方式,开发多种金融产品,对创业农民提供贷款服务,从而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共同富裕。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文章标题: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
找文章到免费网更多原创-()
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伴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信社启动新一论改革以来,各项工作起得了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广大干部员工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省联社一届五次社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四个坚持、五个着力、两个追求和一个目标”的指导思想以及县联社一届四次社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预期“十大目标”。科学地总结了本社近三年来业务发展的成功经验,吸取了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农村金融市场竟争趋势强烈的重要启示,揭示了农信社业务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先进、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员工队伍。我社始终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从本社实际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提升和扩大业务发展层面,发展领域进一步扩大,增长方式进一步合理,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逐步形成。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员工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综合效益逐年递增,全面推进信用社各项工作合规有序发展,各项存款以每年20%速度递增,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8%以上。强化信贷管理,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力度,与信贷员签订“抓降控升”责任书,落实清收措施和责任,不良贷款余额控制在联社核定的指标内。充分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带动了信用社跨越式的发展,员工的精神面貌有了质的改观,信用社总体形象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普遍赞誉,信用社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扶持,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协调发展,随着以县联社为统一法人机构撤并,信用社下辖一个分社,原信用社所有业务同时并入我社,通过全面摸底排查和科学论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制定较为全面的协调发展思路和措施,加强扶弱,以优促劣的发展战略,促进我社各项业务全面协调发展,未撤并前整体业务发展在全县信用社中名列全矛,随着社并入我社,给我社整体业务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突出的是原。根据这一现状我社采取了全面细致的综合治理和清收方案,集中人力对原社不良资产逐户摸底清收,做到有奖有罚,对哪些多年转据收息主动还贷户在收贷过程中考虑到历年转据收息而形成的贷款给予利率上的适当优惠,对那些钉字户、赖帐户实行加罚息制度,必要时诉诸法律强制清收,通过多措并举使不良贷款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其次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切合本社实际具有本社特色的“责任跟着个人走”的双降考核责任制,与各包片信贷员签订“双降”目标责任书,按月考核,按季兑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全体员工肩上有担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任务,使我社整体业务达到了协调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围绕省联社一届五次社员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四个坚持、五个着力、两个追求和一个目标”的指导思想以及县联社一届四次社员代表大会提出的预期“十大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业务发展,又快又好是农信社业务发展的本质要求,农信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发展,推动信用社员工的全面进步,着力提高新的经营效益增长点,坚持改变单纯追求速度规模不讲质量效益的粗放增长方式,坚决纠正只为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经营行为,坚持做到战略正确,风险可控,稳健经营,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增强信用社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信用社各方面的工作,充分考虑村与村,片与片之间差异和不同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我社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社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实现各项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业务跨越式发展。未来三年我社发展战略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增长,三个转变,四步走,最终实现一个目标”。围绕业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必须把盘子做大,把农信社小额贷款品牌做强,确保存款年增长1000万元,到2020年我社各项存款力争突破1亿元,贷款年增长700万元,到2020年我社贷款总额达到7000万元,实现人均创利40万元的奋斗目标,做大做实盘子,做强自主品牌,从根本上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服务职能,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信用社业务稳健,协调有序发展。制定切合本社实际具有本社特色的“四步走”的发展思路,即“管理跟着发展走,责任跟着个人走,分配跟着考核走,费用跟着业务走”。最终实现业务发展、经营效益、抗险能力达到一级社目标。要实现本社发展目标就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深刻剖析,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思想要统一到发展上来,发展是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改革发展的目的是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促进信用社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发展。2、观念要进一步更新,只有更新观念,才能实现本社三年发展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观念陈旧,照搬照套,任何事情都干不好,也干不了,要有开拓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思路要更加开阔,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开阔的思路去谋划发展,实现既定目标。4、作风要更加优良,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一种无穷的力量,作风不正,讲话作秀,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干实事,反对形式主义,要树立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尽职尽职,忠于职守的工作作风。5、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培养善于驾驭复杂多变的工作能力和应对抗险能力,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银监会准入政策的放宽,各家金融机构包括外资金融机构陆续登陆,以及已经挂牌营业的邮政银行他们把目光瞄准了农村这块广阔市场,这给我们农信社所有员工提出了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形势所迫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迎接新的挑战,应对新的变化。我们既要面对又要挑战,机遇挑战并存,我们无退路,只有直视面对,刻苦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确确实实地从思想观念、思路、作风以及能力上逐步缩小与工作方面的差距,辛勤的耕耘,务实地工作,努力的奋斗,我们要从经营困境中走出,实现大的跨越,朝着健康持续发展之路迈进。全体员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一届五次社员代表大会上和县联社一届四次社员代表大会精神,团结协作,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着力维护农村金融稳定和安全,通过引领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和谐的农村金融环境。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来源于免费网,欢迎阅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查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使我们得到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一、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目标及方法的选择,都应从学生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关注课程的适应性和教学的有效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是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关心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也是学校发展的资本,学校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基地,活动层层推进,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发展目标的引领,学校的整体发展更需要借助于每个教师发展力量的推动。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常规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抓实教学五个环节,具体地说,要严把“五个”关口。一是要严把集体备课关,理顺集体备课的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二是要严把课堂教学关,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建立课堂教学的监控机制;三是要严把作业的批改、讲评关,作业选择要精,批改要细,讲评要到位;四是要严把辅导关;五是要严把测试关。在教学中要统筹兼顾各个环节的工作,但是要突出课堂教学这个中心“聚焦课堂,聚焦有效”,杜绝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能持续提高的基本要求。
升学率、合格率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主要通过高考成绩来体现,因此,毕业班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要实现高考升学率的持续进步,最根本的办法是要抓好基础年级的教学工作,要想方设法提高基础年级的教学质量。教在基础年级,想到毕业班;宁愿低年级学得辛苦一点,要让毕业班学得相对轻松一点,这些工作思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如果基础年级的教学工作没搞好,寄希望于毕业班一年搞突击,那是很难奏效的,即使高考成绩能上去,那也要付出多于平常几倍的劳动代价,这样就很难达到和谐的境界。
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发展,持续发展,这对于指导教学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对于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是比较大的,有些教师有一种被迫的、被监督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到教学常规对于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观点是管理的力度不能减小,但管理的方式可以不断的更新。在教学常规检查中要更多的关注质量,多发现教师教学中的亮点,多鼓励教师创新,用发展性的观点来评价教师,这样可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如果能达到这一步,那就是一个和谐的境界。
尽管升学率提到很高的位置,但它并不是学校工作的全部。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除了成绩之外,还要看学生竞赛成绩,教师的科研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要实现教学工作的和谐,就需要用科学的发展的观点来抓这项工作。既要抓好日常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抓好竞赛辅导工作,培养拔尖学生;既要抓好课堂教学,也要抓好课外活动;既要抓好课本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要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总之,要统筹安排,使教学的各方面工作能协调发展。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就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1、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要以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考试考查等各个环节都要把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以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检验的标准。
2、师生和谐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指的是首先是学生,同时也包括我们广大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是在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完成的。教师要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不仅要升华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地从一个教师成长为教育行家,要( )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作为教师要牢固树立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要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必须具有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如果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服从,这样的教师难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
四、用科学发展观对照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第2页

要求要以人为本,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对照检查当前课堂教学,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发展的实际
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制定学生发展目标,目标常常超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严重脱离学生实际,人为地制造了学习困难,使大批学生感到知识难学甚至厌学。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注重讲深、讲透、追求“全面、系统”,其实这种教学是非常不科学的,学生初次学习这些高深的理论,怎么能学深学透?知识的学习、消化有一个过程,需要反复循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通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全面正确理解概念和规律,不可能一步到位。
2、重理论、轻实验
有些学科是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实验很难开齐开足,更难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开展了。为此建议要加大仪器、设备的配置力度。当前在微机、网络建设方面舍得投入,认为微机室、校园网建好了学校就现代化了,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却投入不够。其实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实验重视不够。演示实验能省就省,甚至在黑板上讲实验。一个概念的提出,有一个深刻的思维加工过程,如果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抓住现象的本质,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和建立概念。实验的作用很多教育学家都提到了,需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3.重教师教,轻学生学
当前我们比较重视教学研究活动,甚至一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教师也比较重视教的研究,而很少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一个知识点,既要考虑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还要了解、预测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的思维障碍在哪里。据了解,很多学生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用教师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新概念,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从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而教师往往会用自己的理解去强加给学生,一个知识点对教师而言非常简单对学生而言可能就很难理解。广大教师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了解学生是怎样理解问题的,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
4、重视横向比较而不是纵向评价
相当多的学生非常看重考试成绩和名次,而不少管理者、教师、家长过于看重学生考试名次、分数,却忽视了考试的激励功能。考试分数和名次,不应成为学生学业的唯一评价依据,评价一个学生还应当看到他过去的基础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不仅要横向比较更要纵向评价,看到学生的进步,评价出学生学习的信心来而不是加重学生的无助心理,还要与学生一道有针对性地找出问题,看到希望和努力的方向,让学生信心十足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这样才算达到了考试的目的,才能让学生收到激励不断学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强化常规过程,在本质工作中找问题、找差距、找出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大力推进教学管理的改革,在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上下功夫,让教学管理工作稳步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好门诊护理工作


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好门诊护理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推动卫生事业具有很大的意义。通过学习,我思考着今后应该如何更好履行自己的职责,把门诊护理工作搞得更好。

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主要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两方面的因素,在同样的技术和设备条件下,服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的作用。门诊导医主要为病人提供分诊、维持良好就医环境、调解就医过程中医患矛盾、为患者服务并提供方便、向患者解释医保政策等等。

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不足,如: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看见病人来后,等病人来询问,而没有主动迎上前询问病人并提供帮助。

在此,门诊导医要加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全体导医的综合素质,熟练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各种技巧。对来院的病人,特别是首次来我院就诊的病人以及外地病人,要主动、热情询问,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减少病人在门诊就医过程中的盲目性,减少病人的非医疗等待时间。

另外,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的职业仪表可以体现导医的基本素质和医院的精神风貌。总之,门诊必须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树立医院形象,提升医院信誉,达到医患双方都满意的最佳效果。

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我市湿地保护工作


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我市湿地保护工作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我国根据世情和和国情做出的关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概括起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有二条主线,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涉及环境问题,湿地资源作为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关注。
一、运用科学思维,充分认识我市湿地重要地位和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涝灾害;能够净化污水,调节区域小气候(如温湿度、降雨量等),控制土壤侵蚀。湿地支撑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能为人类提供粮食、肉类、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湿地蕴藏着大量的水资源,能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我市湿地面积13万多公顷,其中湖泊湿地湿地面积12万公顷,湿地面积位列**省之首,属长江中下游湿地重点分布区,加强湿地保护,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防汛抗旱。湿地一个重要功能是滞纳洪水和灌溉,我市华阳河湖群是国务院确定的分蓄洪区,在紧急情况下,承担着40亿立方米的泄洪量。加强湿地保护,遏制湿地功能下降,有利于湖区及长江中下游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尤其是湖岸挺水植被带,能抵挡洪水对湖岸的侵蚀,保护湖泊堤坝安全渡汛。

——保护水质。湿地内的各种水生植物能有效的降解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为湖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清洁的生产生活用水。因此,湿地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湖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我市有两大生态系统,即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和沿江湿地生态系统,这两大生态系统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持湿地环境质量是我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经济。我市为全省渔业大市,渔业生产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渔业生产不同于其它的工农业生产,它与湿地环境关系极为密切,鱼类做为水生动物,与湿地的其它生物及非生物环境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湿地环境的优劣影响鱼类的生长和鱼类产品的质量,同时湿地还为鱼类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繁衍场所,加强湿地保护,改善湿地环境,可以提高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能力和鱼类产品的“品牌效应”。
湿地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尤其是鸟类资源,可以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业,提高我市旅游品位,延长我市旅游产业链。

——生态价值。我市沿江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从植物区系看,共有湿地维管束植物152种,占**省湿地植物种数的76.5%,既有广布种,又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分布种,湿地植物群落有31种类型;从动物区系看,多为东洋种,但广布种和古北种仍占有一定的份量。沿江湿地分布有脊椎动物349种,占**省脊椎动物种数的50.7%。其中鸟类191种,占**省鸟类种数的53.7%。

沿江湿地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极为重要的迁徙停歇地。调查表明,我市湿地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6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即: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白肩雕、大鸨;国家二级保护的有20种;有14种鸟类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确定的极危、濒危、近危、易危受威胁等级。调查表明,保护区内白头鹤的数量稳定在300只左右,占全球该种群数量的3%,占我国该种群数量的30%;东方白鹳现记录的的最大数量达200只,占全球该种群数量的6.7%,黑鹳51只。此外,鸿雁、白琵鹭、小天鹅、鹤鹬、青脚鹬等水鸟均超过拉姆萨国际湿地公约1%标准。

在我市沿江湿地还发现了国际濒危物种东方白鹳的自然繁殖种群,这在候鸟的主要越冬地实属罕见,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震动,沿江湿地还是白鹤等珍稀物种的重要迁徙停歇地。
我市沿江湿地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国际国内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有关国内外专家多次考察我市沿江湿地,对我市丰富的湿地及鸟类资源也给予了较高评价。根据调查资料,世界自然基金会还将我市沿江湿地列入长江中下游3处最重要的湿地区域.
二、科学分析我市湿地面临的威胁和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污染。本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对区域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养殖业本身污染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机动船只对湖泊湿地带来的污染。除此之外,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如含磷洗衣粉)和固体废弃物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湖泊,污染水体。

——生境破碎化。历史上的围湖造田,造成湿地生态系统受到

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我市湿地保护工作第2页

破坏,许多湖泊滩地、湖汊被围垦,一些湿地被人为筑坝,造成生境破碎化,鱼类、鸟类栖息地大量丧失。近几年,河蟹养殖强度加大,部分水域长期围栏养殖,甚至在鱼类洄游通道拦网,造成鱼类洄游受阻。

——资源过度开发。近几年,养殖业发展迅速,部分水域养殖品种单一,养殖密度过大,造成湿地植被破坏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同时部分湿地酷捕滥捞情况严重,过度捕鱼和采捞水草,使湿地生态系统生物链受到破坏,水体透明度降低。

——外来物种入侵。近几年来,外来物种入侵加快。由于养殖业发展的需要,伊乐藻作为鱼类的饵料也开始引进,对湿地原生植被影响很大。历史上引进的水花生、水葫芦仍有分布,这些植物生长繁殖很快,影响其它植物的正常生长繁衍。入侵的动物主要有克氏螯虾,这种动物在本区湖泊虽然未大规模引进,但在部分水域偶有发现,这种外来动物不仅以其它鱼类为食,破坏渔业资源,而且损坏道路、堤坝,危害很大,但由于人们大量食用克氏螯虾,使危害程度有所降低。
2、管理问题

——湿地管理机制问题。湿地管理涉及到多部门,虽然政府成立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管理委员会,这对林业部门牵头湿地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但尚未形成真正有效的管理机制,政出多门,**市水利部门负责湖泊水位调控,渔业部门负责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渔政管理,林业部门虽然牵头湿地保护,但目前很难从生态系统角度实施管理,只能以鸟类保护管理为主。

——渔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矛盾突出。目前**市湿地利用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国有渔场和国有开发公司为主的渔业经营;二是以个体承包为主的经营模式;三是集体承包经营模式;四是社区渔民自然捕捞。对这些经营活动,渔业主管部门代表地方政府根据《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发放水面养殖证和捕捞证,并收取资源费,而林业部门无法对湿地开发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同时,**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渔业生产是社区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限制渔业生产短期内肯定会影响社区居民收入。
——管理力量有待加强。**沿江湿地面积大,现有专兼职管理人员仅15人,而且专业人员偏少,保护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运用科学发展观,做好我市湿地保护工作

由于湿地周边地区人口密度较大,随着人为开发活动的增强和人口的增加,湿地所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大。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一旦破坏,极难恢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沿江湖泊湿地,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功能,以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理顺湿地保护管理体制。
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目前主要由林业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但湿地的保护管理涉及到林业、水产、环保、水利等多部门,保护区管理处对湿地没有使用管理权,因此,湿地的保护管理措施也就难以落到实处,这不仅影响到湿地的管理实效,而且也影响争取其它的外援项目。
2.建立综合决策机制
**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综合决策机制,**沿江保护区总体规划应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渔业生产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开发规划相衔接,综合平衡,协调发展。保护区总体规划实际上是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宏观规划,因此渔业生产等专门规划应与保护区规划保持原则上的一致性。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湿地生物多样性管委会的作用,建立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综合决策机制.
3、转变观念,分区施策。
湿地具有多功能性,并不是渔业生产的专利,不能将湿地简单的理解为只是发展渔业。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湿地管理形式和有益经验以及国家对湿地管理的投入方向,必须对湿地划分功能区,实行分区施策,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鱼类资源的产卵场以及湿地自然性保持较好的区域建立核心区,并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管理,政府必须发挥对国有资源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这些区域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核心区管理问题。对其它区域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渔业和其它可持续产业,改变单一的湿地开发模式,促进湿地产业的多元化,同时通过保护区的建设,向社会提供绿色产品,发挥“品牌效应,从而使该保护的区域得到很好的保护,可利用区域达到生态上的可持续性。

4、加大湿地环境管理力度。
首先要禁止围湖造田,并逐步退田还湖,恢复湿地的自然本来面目;二是严禁向湿地排放污染物,确保湿地不受污染,尽量避免或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三是在湿地周边山场、入湖河流侧岸及发源地要因地制宜地进行人工造林、禁止森林皆伐作业,坡耕地特别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逐步退耕还林,以增加植被覆盖度、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四是要严禁在湿地四周开山采石和烧石灰。
5、 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业
湿地生态旅游是目前国内外正在兴起的一项产业,我市湿地面积位列全省之首,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是我市独特的资源优势,也是我省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因此,我市要充分做好湿地这篇大文章,体现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

当前,我认为我市应加快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步伐,在沿江湿地适宜区域申报建立一处国家湿地公园,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山水旅游相得益彰。

民政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低保对象管理工作


民政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低保对象管理工作

**县城乡低保制度均已建立,通过各级民政干部的不懈努力,整个工作不断规范完善,稳步推进,保障覆盖率、月人均补差水平、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结合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低保对象不断增加、应退不能尽退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低保公平、公正的秩序,低保工作面临很大压力。面对现状,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当前我县低保对象的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和探讨。

一、实施有效的分类管理。低保的基本管理办法是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工作开展得如何,对城乡低保能否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城乡低保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影响问题。从近几年的城乡低保工作运行情况来看,城乡低保的动态管理我们年年强调,年年审核,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只进不退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其中原由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加强动态管理首先要对低保对象分好类,科学有效的分类能给我们在调标、在清理整顿等每个时段提供详实的依据。当前低保对象应分为三大类:一类人员为无法定赡、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三无”特困家庭;家庭主要成员丧失劳动力是危重病人和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残疾为一级残疾人; 生活自理困难且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夫妻双方60岁以上且独立生活,子女无赡养能力的特困家庭;应列为重点保障对象作为常保对象来管理。二类人员为家庭成员中因身患大等大病,因医疗费用巨大而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因离异、丧偶的特困家庭和孤儿;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期间无力支付相关费用的特困家庭;家庭主要成员是视力、听力、言语、肢体为二级的残疾人,应列入一般保障对象作为非常保对象来管理;三类人员为因灾因病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临时困难家庭应列入临时保障对象作为非常保对象来管理。

二、实行非常补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卡制度。当前我们常补对象全部实现了应保尽保,受理的、管理的对象重点应该是非常补对象和低保边缘户。笔者认为日常的动态管理实际上是对非常补对象的管理。对非常补对象的管理应从申请、调查、审核保障对象时就要考虑今后管理问题。应该按申请保障对象的人员结构和困难原因预测今后的收入变化,以变化时间来确定保障时间,建立以保障时间为主的动态管理卡制度。举例说一个申请对象家庭因无主要劳力生活困难且还要送子女上大学要求享受低保,经调查属实,我们在批准其低保的同时就可以与其签定动态管理卡,待子女4年大学毕业后,应主动申请退出低保,如需延长保障时间必须申请写清理由和延长时间,否则我们可以视情强行取消其低保资格。还有因临时做手术,得大病的,临时困难的非常补对象都可以在调查的过程中双方预测出今后的收入变化,确定保障时间,并建立动态管理卡实行跟踪管理。动态管理卡可分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半年不等,这样建立非常补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卡,按时间跟踪回访,视情可及时要求他们退出保障。这样每一年我们确保都有清退的目标,将会大大减少低保养懒汉和只进不退的现象。

三、完善村(居)级评议制度。在无法核定其家庭收入的同时,我认为应大力完善村(居)级评议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以家庭收入这标准来确定保障对象的对象是很少的,大多数我们都是根据其家庭状况、居住条件、人员身体状况等各类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确定的,所以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和复杂,因此,实行村(居)级评议制度尤为重要。目前,虽有些地方建立起来了,但笔者认为还不完善,村(居)评议制度应该有更多的居民代表参与,而不是本级的村(居)干部3-4个人评了就可以。村(居)评议小组应是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主要有村小组长、村民代表、老村干、老党员及热心群众组成。评议小组应要有10人以上组成,人口少的村(居)可适当少点。每次召开村评议小组会议,将入户调查情况在会上进行通报,由参加会议人员进行综合评议,表决认定被调查对象是否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同时做好会议记录备查。这样这些人即是评议员也成了监督员。

四是完善村(居)公榜制度。随着城乡低保制度的不断深入,城乡低保已成为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议论的话题。现在的低保制度是一个公开的、阳光的政策。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就必须要不断强化公榜促进公开化,提高公信度。公榜好了自然而然监督就到了位。当前我们在操作中要求的“三审三榜”笔者认为村(居)级公榜是关键,能在熟悉的群体环境中公榜最关键。为此应要分布固定好村(居)公榜的点,不要今天贴这里明天贴那里,分布点最好要以村小组为单位;确保公榜时间,不能今天贴了明天就撕了;公榜的起始时间和地点应在调查时预先告知村民或评议后由该村评议员回去后告知其代表的村民。低保对象的确定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村里面认定上报的由县、乡调查的低保申请对象是不是本村最困难的,最符合条件的也只有该村民最清楚,所以村级低保对象的受理、评

民政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低保对象管理工作第2页

议和上报能否通过公榜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是实现低保操作公平、公正的有效途径。

五是建立横向联系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收到这样的反映:同是一个单位下岗的,差不多家庭状况,一个年轻力壮的吃了低保,另一个却吃不到低保,靠自己的劳动养家糊口;有的取消了,但有的又给他申报了等等。笔者认为出现这类现象主要是未重视加强横向之间联系的结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横向联系制度,一要各村(居)应统一实行人户分离的情况登记。将分离的人的情况、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的情况登记好,并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便于及时了解情况。二是加强同劳动、经贸、社保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各部门管理的下岗失业人员的状况,了解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反映后,结合低保政策共同评议出享受低保对象。三是加强乡镇之间的联系制度。乡镇之间加强联系,看一看你的对象大多数是怎样的,他的对象是怎样的,是怎样分类的,这样大家统一口径,统一解释,将会减少很多麻烦,同时还会增进本乡镇村民对我们干部的理解和认可。

总之,城乡低保对象的管理将是低保今后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规范操作程序,坚持审批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城乡低保就一定能够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保障中最后一道“安全网”的作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