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公安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 导航 > 当前公安信息化带动促进工作现代化思考

公安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当前公安信息化带动促进工作现代化思考。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小编特别编辑了“当前公安信息化带动促进工作现代化思考”,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当前公安信息化带动促进工作现代化思考

参加学习培训,尤其是聆听领导、专家和同行的讲话讲座后,我对当前怎样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体会相对更深。所谓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就是在各项公安工作中普遍使用计算机等数字警务装备,靠数据、网络、监控等方式进行治安行政管理,采用批量比对信息等方法来揭露打击犯罪,使各项公安工作的理念、工具、方式和方法等都逐步打上“现代标志”,最终推动各项公安工作进步发展的过程。当前,怎样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入手。

一、抓思想认识和理论武装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是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前提。在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过程中,思想认识决定着想不想、会不会和敢不敢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思想认识提高了、到位了,行动起来就会雷厉风行,落实起来就会主动自觉,工作起来就会扎实有效。如果思想认识不高、不到位,在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等、靠、要、拖”,就不会主动地,更不会创造性地实施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例如,有人认为,公安信息化就是电脑化,以为电脑数量越多,公安信息化水平就越高。但公安信息化不是只看有多少台电脑,更重要的是要看有多少信息通过电脑去处理,信息处理后能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在各项公安工作中发挥多大的作用。正因为个别基层公安机关片面地认为电脑数量决定着公安信息化的水平,致使出现了“电脑愈来愈多,但公安信息化水平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等人们不愿看到的一些消极现象。

理论的武装和实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成败。理论武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理性思维,就不可能深入、全面地认识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就不可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可能讲政治、懂全局,做好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等工作。只有正确地认识理解公安信息化的内涵、实质和目标等问题,才有可能在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避免出现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损失。只有充分认识到了公安信息化既是各项公安工作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也是各项公安工作满足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必然,公安信息化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才能在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过程中自觉有为,没有怨气。只有正确地认识与使用电脑,电脑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抓思想认识与理论武装,当前应突出以下四点。⑴要正确认识、对待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可供人利用的手段,人既可以利用它来做先进和科学的事情,也可以利用它来做落后和愚昧的事情(如计算机算命)。⑵要正确认识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计算机不同于电视机,买回来后,不可能插上电源就可以发挥作用。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公安民警目前的知识结构大都不太完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偏低,真正能搞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不多。⑶要正确认识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阶段和层次,对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基础、重点和突破口要有清醒的认识。⑷要正确认识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对人财物等各方面提出的各种要求。哪些要求能够满足,哪些要求尚需努力。

二、结合执法规范化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抓应用

正式启动全国性的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始于1998年12月大规模实施“金盾工程”。20xx年11月,“金盾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建成了全国性的8大基础数据资源库,建成了覆盖主要公安业务领域的60个应用系统,开发出了综合查询、搜索引擎、请求服务等重要应用手段。20xx年9月,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上,公安部提出了包括公安信息化建设在内的“三项建设”战略部署,既为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成为了各级公安机关当前全面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让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执法更加规范,一直是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追求目标之一。公安工作规范化,一方面是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追求目标。这是因为在制度不够健全、机构不够稳定、行为不够规范的公安机关,如果一味追求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那么,其结果一定是必败无疑。只有在加强各项公安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推

当前公安信息化带动促进工作现代化思考第2页

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的优化、重组和革新,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才能取得成功。例如,我局城南派出所社区民警在2、3年前,就开始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入户调查,绘制完成了沿街门店、小区和住户的平面图,对重点及特殊部位进行标注,并录入笔记本电脑。只要一点鼠标,辖区居民的家庭住址、住宅周围的地貌概貌、建筑物分布,及其年龄、职业、电话等基本情况,就能一目了然。即使前面的民警调离了,电脑保存的信息还能留给后面的民警使用。这既规范了社区民警入户调查工作,又提高了入户调查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公安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群众工作。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既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公安机关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三项建设”内容之一。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使得警民间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时机与精力显得相对不足,加之尚未建立起在网络环境下日常有效的警民间的双向交流、沟通机制等原因,各地公安机关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警民交流、沟通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利用愈来愈普及的互联网,建立在网络环境下日常有效的警民双向交流、沟通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打破警民交流的时空限制和信息沟通障碍。实践证明,公安信息化建设能够带动和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例如,我局多年来一直坚持“理解、支持公安工作,从了解开始”、“不管发案与否,都要保持与群众经常性的联系”等工作理念,在广大城乡建有数量众多的警民联系点。随着互联网愈来愈普及,建立“网上警民联系点”的作用意义日显重大。我局于是调配专人,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加强与网民的交流与沟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民公安报》在 20xx年5月11日 第4版就对此做了报道。

三、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培训与开发

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综合性很强,涉及到公安机关各个警种与各个部门。在组织领导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由公安机关的主要领导牵头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遇到需要协调的问题,由领导小组统一组织解决,具体的规划设计由科通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若要实现这一构想,就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⑴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对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要到位。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在人财物上予以保障。⑵各个警种、各个业务部门的计算机等应用要到位。各个业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与科通部门联系,提出具体的公安信息化需求,争取科通部门提供技术支持。⑶科通部门的总体规划要到位。科通部门要根据上级机关对公安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对本单位的公安信息化建设提出总体规划方案。

目前,公安民警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总体上说还比较低,有相当一部分民警对电脑的基本操作还不熟悉。这需要加大计算机应用培训力度。计算机应用培训包括两个方面。⑴对全体民警的培训。可以分初级、中级和高级等层次进行。对各个层次所学的内容和学时可以做不同的安排,民警可以根据自己原来的基础,自愿报名参加不同层次的学习。在培训中要有针对性地授课,力争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个别岗位,在计算机应用方面需要特殊培训的民警,可以参加某些专门内容的学习。例如,各个部门负责网页维护的民警就应参加“网络原理和网页制作”等方面的培训,负责信息录入和数据处理的民警就应参加“数据库”等方面的培训,负责本部门计算机管理的领导或者民警就应参加有关“计算机管理和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培训。⑵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再培训。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上要保持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学习的方式以自学与短期进修相结合,每年可选派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学习,以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

公安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要适应现有的公安管理体制。公安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要以“金盾工程”为标准,在全国公安机关统一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由公安部统一开发设计,在全省(市)区统一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由省(市)区公安厅(局)统一开发设计。地级市以下的基层公安机关,在对本地区公安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时,必须随时掌握上级公安机关对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动态,并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发一些适合本地区公安业务发展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技术力量不足,经济也不太发达的地区,应尽量把上级公安机关统一开发的软件“拿来”推广使用。上级公安机关尚未开发,或者近期没有计划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尽力调动科通部门技术人员和本部门人员的积极性,遵循全国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能够自行开发的应尽力自行开发。这样,既可以节约开发经费,也可以方便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完善,待上级公安机关开发出同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时,技术人员就可以便捷地完成数据转换,从而保证数据运用的连续性,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四、要着重处理好三对关系

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是公安机关史无前例的系统工程。其投资巨大、技术高新、利益复杂、难度很大、耗时费力。因此,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信息技术设备与信息资源的关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设备不断升级换代的同时,各级公安机关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从总体上说还很不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技术设备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互脱节,客观造成了一些单位和个人重技术设备、轻信息资源,不少计算机成了摆设,计算机利用率总体上说还不够高。信息技术设备是公安信息化的驱动力,信息资源是公安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的选用,应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否则全面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就会招致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二是要处理好信息采集、加工、传递和应用间的关系。这4个环节构成一项完整的信息活动。只有保持这4个环节动态的平衡,信息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由于这4个环节相对应的信息技术,即信息感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目前发展还不平衡,信息活动中应有的平衡关系常被打破,造成信息的采集与应用越来越薄弱。尽管公安内网的应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的采集、应用同加工、传递间不平衡引起的矛盾,但由于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综合造成薄弱的信息采集与应用仍难以改观。因此,在全面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信息的采集与应用。

三是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公安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巨大的成就,这是无容置疑的。但是,从当前的情况看,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一些单位重项目建设,轻维护更新和人员培训,造成有钱初始建设、无钱维护更新和人员培训。愈往下愈显得公安信息化建设队伍数量小、素质差,且不稳定,流失严重等。全面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既要完善、维护好现有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内外网站等,也要谋划、筹建好将来的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智能化专家系统(ies)等。既要解决怎样通过公安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队伍建设质量等问题,也要顾及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入公安内外信息系统等问题。

五、要善借社会力量解决“人”“财”问题

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过程中,需要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来研究公安业务流程,提出公安业务流程优化重组方案,消化吸收引进的软件,以保障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能健康稳定地向前推进。借助社会力量,利用社会上的人才优势,可以为公安机关培训技术人员。把老师请到单位,边工作边培训,或者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做顾问,为公安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或提供咨询服务等。

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投资巨大,全部依靠财政显然是有困难,应通过社会化途径解决建设资金。其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分期付款。即由承建商先期垫付资金,双方共同协商付款期限及付款期数,实现互利互惠。二是租用。对于公安信息化建设中所必需的线路和设备等,可以采用租用方式。三是合作共建。公安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项目,如果具有一定的收费和创收功能,就可以通过与承建方合作,在项目收费中支付建设费用,从而全部或部分地减免公安机关的建设投入。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公安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公安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20xx年公安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派出所警务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实现程度,决定了公安工作的前景和未来。公安机关只有从基层基础工作的信息化抓起,以信息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的根基,才能突破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全面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下面,就结合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实际,就如何加强派出所警务信息化建设,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大、做强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信息主导警务意识。“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公安机关无论是打击、预防犯罪,还是行政管理,都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情报信息的掌控、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上,否则就无法在治安局势和社会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真正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因此,派出所必须主动适应现代警务机制变革的要求,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掀起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高潮。一是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基层派出所摆脱警力不足、财力不足等困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打、防、管、控”能力的必要措施,按照“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要求,锤炼“数字警察”,打造“信息公安”,促进信息技术在各项警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战斗力。二是培养信息化应用意识。应用是公安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和动力,只有通过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才能产生实际成效,才能转化为现实战斗力。要让“不懂信息化应用的领导将丧失指挥权、不会信息化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的观念深入警心,让广大基层民警积极投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实践,切身感受信息警务带来的便利,尝到信息化应用带来的甜头,为全警信息采集、录入和应用打牢思想基础,由“要我用”自觉转变为“我要用”,使基层民警能在日常工作中养成采集、录入、查询、对比、积累、应用信息的习惯,把信息化的需求主动转化为做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内驱力。三是树立“信息共享”意识。要摆脱“闭关自守、各自为政”,把信息资源当作部门私有财产的局面,拆除信息“围墙”,从基层起树立“一次采录、全警共享”的“大信息”意识,以信息共享平台带动和促进“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实施,建立“信息主导警务”的工作模式。
二、夯实基础,强化信息化基础业务建设。基层派出所是公安业务的主要信息源,是公安信息系统最大的用户群,将信息的获取建立在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上,并把通过基层基础工作掌握的情况及时转化为辅助警务决策、指导警务工作开展的情报信息,更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夯实基础,强化信息化基础业务建设。一是要抓好主要警种和业务部门的基层信息化建设。公安信息化实战应用主要( )是通过各业务部门的民警,尤其是基层民警来实施,而治安、刑侦、经侦、国保、网络安全监察、监管、消防、出入境、户政等公安主要业务工作部门,则必然是“科技强警”和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必须在这些部门成立专业的情报信息队伍,运用专业手段,对各种公安基础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加工,夯实基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使基层基础信息直接渗透和服务于一切公安业务工作。二是全方位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信息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信息的质量和效能。夯实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全方位地拓展信息采集渠道,扩大公安信息来源,除了要及时、准确采集人口、犯罪、治安、出入境、突发事件等常规的警务信息外,还要将信息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力求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各类信息, 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顺利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和工作基础。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制度规范。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必须以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为保障,以有效的制度对信息的采集、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将这项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全警信息采集、应用、维护制度。要从信息化工作的源头抓起,制定信息数据采集、录入、维护、更新的规范,规定信息采集、应用、维护的内容、要素、范围、要求等,明确流转环节的工作时效与范围,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解决目前基层所队存在的信息迟报、漏报、误报、瞒报,以及重复采集、多头录入等问题,使信息化在其源头和各个关键的流通环节都有可靠的保证。二是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研判制度。情报信息的价值在于为服务实战和辅助决策,基层公安机关采集的信息,必须通过专门的机构、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整合、关联、分析、预测之后,也就是经过“研判”之后,其价值才得以有效提升,正确引导警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因此

公安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第2页

,要在公安机关的辅助决策、综合协调部门,设立专门的情报信息综合管理部门,专司情报信息的统筹规划、综合指导、督办协调等工作。要把情报信息研判信息主导警务和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情报信息的积累、跟踪、分析、研究工作制度化。同时充分利用科学、有效的研判结果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实现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三是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要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作为基层警务工作的必经环节和必要手段,将信息化应用考核纳入年度考核范畴,与评先创优、等级评定挂钩,作为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在信息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民警,要视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配以相应的奖惩措施,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走上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同时,要建立信息化应用反馈制度,广泛听取和征集长期战斗在一线的基层民警摸索和积累的“金点子、好作法、新思路”,将其推广应用,有效改变基层单位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办案手法,以促进基层民警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强化培训,普及全警信息化应用。公安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安队伍整体的科技素质和信息化意识,取决于信息化技术在公安机关的普及程度,取决于包括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在内的全体民警应用信息化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将民警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引导、激励、督促他们“在干中学,在学中练”,进一步引导他们增强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应用技能。一是开展信息化应用全员培训。要结合全旗基层信息化应用现状,以推广“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应用技能培训。培训的范围要面向广大基层公安机关的领导和全体民警。培训要有针对性,要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做到“战训结合、以练促战”,确保真正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实战能力。二是“以考促训”,确保培训取得实际成效。加强考核,“以考促训”,是确保培训取得实效的重要措施。培训要与考核相结合,在开展“会打字、会上网、会查询、会本业务系统操作”的信息化应用“四会”培训的同时,要严格考试考核制度,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信息化应用合格证书”,作为干部选拔晋升的必备参考条件。通过“以考促训”,使民警切身感受到“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内在动力和迫切需要,从而调动广大民警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积极性,将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需要,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在广大民警中营造“爱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有选择地在各部门和基层民警中培养和锻炼一批应用标兵,通过他们的“传、帮、带”,进一步扩大应用群体,推动全警的信息化应用。
五、加大投入,提高基层信息化建设的必备装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开展基层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相应的建设经费和必要的信息化装备为基础。一是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必须建立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要在投入上对公安信息化建设有所倾斜,将信息化建设经费与侦查破案、行政管理等维持公安机关正常运作的基本经费同等看待,按时足额落实。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把公安信息化建设规划纳入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建立起以政府投资拨款为主,上级补助、社会赞助为辅的方式,多渠道地保障和落实公安信息化建设经费。二是要全面提高基层科技硬件装备水平。要以在全县推广应用“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为契机,根据不同警种和岗位的实际需要,重点提高基层派出所计算机的配备率,为广大基层民警开展信息化应用提供必要的硬件保证。

对强化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的思考


对强化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的思考

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公安工作全面结合,用信息主导警务,把信息技术转化为公安机关的现实战斗力。若想将信息技术转化为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我认为,掌握信息化应用技能是关键,强化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是前提。各类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归根到底取决于“人”这个最基本的因素,只有通过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才能最直接、最有效地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就如何加强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的问题,结合自身认识,谈些浅见。

一、出台培训大纲,严格按纲施训

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过程,应树立“先学后干,边学边干,用学促干”的理念。首先应该全面掌握民警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的现状,根据信息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进程,制定培训大纲。培训大纲是培训工作的总纲,起到指引培训方向的作用,是培训工作能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基础。在大纲中要分警种、分部门、分职务、分权限明确培训的内容,以此来规范各警种、各部门的培训计划和标准,使基层训有依据、考有标准,更重要的是通过上级公安机关的宏观把握,基层能够齐头并进,能更好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制定培训教材,规范培训内容

教育培训,教材是基础,必不可少。由于各警种、各部门的业务不同,需要掌握的信息化应用技能也不同,必须由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依据培训大纲制定详细的、实用的培训教材或教学课件,下发基层单位作为统一的教材,使基层民警学有所依、学有所靠、学有方向、学有目标,防止在实际操作中“胡子眉毛一把抓”,影响信息化建设的进度。

三、分级进行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由于受培训场地、培训教官、培训时间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大批民警集中到上级市局培训,势必会加重培训任务,削弱培训质量。因此,培训应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共同承担为宜,由市局对县局的部分教官先期培训,起到培训龙头的作用。同时,由市局组成专业服务队,下基层进行指导,全面掌握基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基层解决不了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对大多数的基层民警和一般的中层干部则以县局自己培训为宜。通过市局先期的培训,已为各县区培训了一部分教员,加上各县局自有的科技骨干,完全能胜任培训任务。县局自行组织培训、考核,更便捷、更省时、更省力,通过手把手的教,面对面的指导和人人过关的培训考核,一定能保证培训质量。

四、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教育培训的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来保证。好的培训方式、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训形式上,首先要将被参训人员角色定位,即你是什么警种、应掌握什么内容、在信息化平台中的权限是什么,进而确定你应参加什么类型培训,要把被培训的人员进行分类。共性需求集中培训、个性需求分散培训。在培训的方法上,既要运用传统的教学、又要依托网络进行教学,既可以集中教学、又可以分散自学,这样才能永葆教育培训的“生命力”。

五、建立奖惩措施,激活培训氛围

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通过有效的奖惩措施牵动,才能为教育培训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县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硬性措施对民警进行政治、经济双重制约,保证民警自觉地参加培训,并通过培训使民警尝到甜头,逐步使民警被动培训变成自觉学习,为更好地做好警务信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挥典型的导向作用,大力开展“训练标兵选树活动”,把那些练得好、练得实、练得紧、确实有“硬功夫”、“真功夫”、“好功夫”的训练尖子,从民警队伍中选拔出来,适时的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训练积极性和自豪感,在基层所队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激发全体民警的训练热情,营造浓厚的培训氛围。

对当前财政信息化建设现状的体会看法


对当前财政信息化建设现状的体会看法

近年来,我国财政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foa办公自动化、部门预算、部门决算、非税收入、统发工资、国库集中支付、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系统、单位会计电算化等多种软件纷纷开始在财政部门和各单位财务会计的电脑上安装使用,这对推动我国财政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此,各种工作总结中可以看到,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从我州财政部门在财政信息化建设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个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经过模拟手工、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几个阶段逐步完善。我州当前财政信息系统的情况是:单位会计给财政部门提供了可供决策支持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而该系统只给财政上提供了模拟手工的工作。造成单位会计作了大量的无用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软件开发前,软件开发商缺乏对财政和各业务主管部门财务工作者现有软硬件配置情况的调查了解,造成:
(一)要求硬件适应软件,单位硬件一不符合要求,就让更新设备,费用大。在国外,windows 98还盛行时,我们的软件要求电脑配置已是windows xp、1g的内存了。
(二)各软件相互间不兼容。安装了一个软件,另一个软件就不能用,非税收入和统发工资软件不能装在同一台机子上。只好将不兼容的软件安装在不同的机器上,又要增加设备。
(三)各软件间数据不能共享,造成单位会计对同一个数据要进行多次重复录入。如国库集中支付一笔资金从指标下达到钱支付出去,单位会计要接收两次数据,向电脑上输入至少3次数据,其间还要手工编制用款计划。如果再加上使用财务软件记账和上报部门决算,这笔资金单位会计就要往电脑里输入5次以上,成倍地增加了单位会计的工作量。同时,各种软件产生的数据不能相互利用,一次录入的数据只能使用一次。数据冗余,既浪费存储设备,又增加不少工作量。
二、软件功能单一,缺乏决策功能。
当前使用的许多软件功能十分单一,一个软件只能完成一项工作。一个软件和另一个软件属不同的开发商,数据不兼容源代码不开放,软件作完一件后就没用了,第2年重复的工作还要重新购买软件。如部门决算软件,同一项业务,不同年份有内容变更时,一般应由软件开发商提供一个补丁包即可。但是目前却要每年都花钱购买新软件,用一次该软件就再无用处。
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决策判断功能。对于部门预算软件,具有决策支持功能这点要求更是极为重要。但当前使用的部门预算软件一方面不具有决策支持功能,同时,不能与部门决算、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数据达到数据共享。作部门预算时要以上年决算、财务数据和固定资产、统发工资数据为基础,但当前使用的部门预算软件只有简单的审核功能,没有分析决策功能。单位上报的数据上年支出情况怎样,审核者还要另外翻资料查找。
三、软件开发前,财政部门只对自己的需求提出要求,而对于更广大的软件使用者单位财务工作者的需求不够关心。如当前的国库集中支付软件,财政部门使用时只需点几下鼠标,工作就进行完了,而各主管部门会计不但要向电脑输入多次数据,还要手工填制表单。使人感到,财政信息化建设,只减少了财政部门工作者的工作量,却给主管部门会计增加了工作量。
下面是我设想的财政信息系统的框架:
数据要高度共享。
(一)一笔资金支付时,单位会计在软件上填制支付凭证时,国库集中支付软件的操作上应有选择会计科目的按键,这样一笔资金一支出去,单位会计的会计凭证也做好,资金的支付和会计作账一次成。减少了同一笔业务的电脑重复录入。同时,预算、国库、单位都可得同时到这笔数据。为财政资金支出进度的分析和资金的调度提供数据支持。如本人在塔里木石油勘探指挥部收取一笔钱,对该单位财务软件具体操作步骤本人不清楚,但在该单位出纳给我开支票前,该单位会计开出的付款通知单据中已有会计凭证,会计分录已做好。这样一笔钱支付后,只需向电脑中输入一次基础数据即可。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对现有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单位电算化会计软件进行功能扩充和业务接口。
(二)部门预算时的人员经费直接从统发工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单位会计上报的少量基础数据计算取得。单位会计只需上报项目预算和基础数据即可,减少单位会计的部门预算时的工作量。
(三)部门决算直接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取数。单位会计只需报送基础数据表。由于部门决算的大量数据在国库支付系统中已存在,因此在年终财务决算时,单位会计应只提供基础数据即可。资金收支的数据预算和国库的电脑上都应该从国库支付系统中直接提取。
二、f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指标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在f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增加个功能,对于专项指标的下文是经局长签发,该项指标就获批准。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就可收到指令下达指标,而不需业务科

对当前财政信息化建设现状的体会看法第2页

室再填制指标审批单,由局长签发,做重复劳动。
当然,一下子达到上述设想也有困难,可逐步推开。首先从简单的方面开始改进。比如在部门决算软件上,可增加一些功能,使其具有部门预算的编制的功能。对此,前几年我在和硕、博湖县财政局看到,这些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可供参考。其次就是在开发新软件时,开发商必须对财政部门和各业务主管部门、各单位会计在用的电脑软硬件配置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不但要了解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需求,也要了解单位会计的需求。既要减轻财政部门的工作量,也要减轻单位会计的工作量。第三,对于新开发的软件,应要求软件开发商提供程序源代码和技术文档,并在软件上留下必要的接口,以便以后对该软件进行功能扩充。第四,财政部门要培养软件开发的内部人才,只需要略懂软件开发即可。全方位参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了解软件使用方法,减少软件的后期使用维护费用。最后,对于软件开发商编写的软件使用帮助,应予以重视。以避免部分软件开发商编写的帮助文件如同古文,给使用者带来很大困难。而软件开发商却因此获得较大的软件后期服务收益。
我们的最终目标应是建立一个统一的财政信息系统管理平台。该平台上应拥有财政预(决)算管理模块、财政预算指标管理模块、国库集中支付模块、工资统发模块、公文处理等模块。以数据库为基础将数量分析方法引入到财政管理中来,通过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政策效应测算模拟分析模型以及财政收支预测模型等,提高财政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该系统横向应与预算单位财务系统相联网,纵向全国各级财政系统上下联网,形成全国统一的财政信息高速公路。

发挥人才作用 推动渔业现代化


塘沽是天津市的重点渔业区县,也是全国渔业百强之一。这些年来,由于污染和捕捞强度增大,造成渤海近海资源逐年衰退;1993年以来,病毒性虾病持续蔓延,至今未得到根治;近5年来,连续干旱缺水,淡水养鱼面积大幅度下降、水质严重恶化。在诸多不利条件下,塘沽渔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积极开展科研、试验和技术推广工作;真心实意地帮助扶植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承包,技术服务和担任基层职务;积极跨世纪青年农民,开展"双学双比"、"绿色证书"和各类职务船员等科普培训工作,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并能转化为生产力。使塘沽渔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海水养殖业,连续跨越式发展,由单一的中国对虾养殖,发展为多品种养殖,由传统的池塘养殖,发展到以工厂化为主的现代化设施渔业,预计到2003年底全区工厂化养殖可达9万平米,为环渤海范围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布局相对集中的现代化海珍品养殖基地。

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也相继形成,目前,资产总值超过1000万元的已达5个,它们不仅起到了带农户、带基地、科技示范的作用,也推动了现代渔业的发展。近年来,已建成了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技术中心、部级红鳍东方鲀 保种基地、大银鱼受精卵生产基地6个市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一个无公害示范基地,还建成了市级良种场、示范场,争创了天津大银鱼、"海球"牌红鳍东方鲀等名牌产品,一批新的无公害基地正在申报中。

另外,通过技术培训、船员培训,在发展远海生产和入渔日、韩捕捞,发展休闲渔业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护了近海资源,增加了渔民的收入。

在发挥人才作用方面,我们注意了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渔业要实现跨跃式发展,没有一支较强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并列入重要议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注重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关心他们的政治进步,及时研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目前,水产局共有科技人员25名,其中:研究员1名(享受国务院特贴)、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13名、助理工程师6名,他们是塘沽渔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

2、充分发挥老专家、科技带头人的决策和骨干作用。
我们有的老专家、科技带头人,有的本来就是引进的人才,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是享受国务院特贴的"拔尖人才",我们在发挥这些人才作用的问题上,不是仅仅把他们当做"工具",而是让他们深入基层、搞指导、搞服务、带学生、搞培训,在渔业结构调整和品种结构调整方面,在重大决策方面,让他们参与决策,给他们出国考察、外出学习的机会。天津沿海水质混浊、污染严重、盐度变化大、富营养程度高,夏季水温高,冬季有结冰,与青岛、大连等清水岩石海岸相比,不适合发?quot;工厂化"养殖。

通过学习国内外的技术,根据塘沽的实际和优势,设计了利用沉淀过滤的海水、盐场高盐度海水勾兑恒温的可饮用机井或地热井作为水源,通过滚筒微滤、生物净化、臭氧消毒、调温充气、纯氧输入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内循环使用,日换水12遍,仅补充用水不足10%,不仅少占地、节能、节水、无污染、无公害,而且高产高效。每平米有效养殖水面,年产可达20-30公斤,产值2000元左右,纯益800元左右,相当于一亩养虾池的效益。这一模式为国内首创,三年来已发展到大小车间18座。并以此模式由专家亲自起草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申办了诺恩、金龙两个公司的项目,向市农委申办了金豚工厂化越冬车间以及青坨子等工厂化项目,已批准总额为2605万元。正在申办的海发热带品种项目1600万元,并制定了天津市海珍品现代化养殖科技园区建设规划,总投资2.66亿元,其中,新增投资1.66亿元。

在陪同领导外出考察的过程中,专家又从国内外筛选了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如英国大菱鲆、大西洋王鲷以及热带的名优品种。帮助企业组建了河鲀鱼繁养专业公司。

3、创造条件,不断培养新的科技力量。
在培养新的科技人才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一是以老带新,一代接一代,在实践中帮助,在理论上指导、鼓励他们参加实践,帮助他们撰写论文、总结、报告,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是压担子,让年轻的科技人员参加试验、示范、承担科技项目,并且派他们到基层搞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甚至到基层任职,有的担任了技术经理、场长等职,有的担任了车间主任和技术负责人;有的还派到海南、成都、山东等地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开阔眼界。我们的技术服务已触及到黑龙江、内蒙、新疆、吉林、辽宁等多个省区,使他们联系面更广、独立工作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给机会,外出考察、学习、培训,使这些同志有更多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知识不断更新和充实。

4、正确引导、关心爱护、完善制度、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对于科技人员,我们定期谈心,不仅从技术上指导,也要从政治上关心,让他们积极参加,汇报深入基层的工作。
科技人员一般不在乎工作条件的好坏,但自尊心较强,领导们比较注意知识分子的这一特点,生活上关心,工作上鼓励,对于确有成绩的,及时表扬,并评定为优秀知识分子、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技术人员比较关心自己的职称晋升,我们按规定及时帮助他们申报、评定和聘任;在生活上注意关心,在基层工作的,年节、工资照发、奖金照给、福利保障,并在制度允许的条件下,让他们在基层得到相当的技术服务收入和生活补贴,家庭中出现问题,机关帮助解决。

为了规范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增加个人收入的问题,水产局专门制定了,解除科技人员的顾虑,使他们更加放心地工作。

各位领导,党的十六大把""的重要思想确立为我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反映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就是坚持科技进步,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知识创新就难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就难以用先进的生产力代替落后的生产力,而这一切又都靠人的因素。今后,我们还要更好地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调动"人才"和培养"人才"为实现天津市委"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塘沽区委"三步并做两步走"的要求,在渔业发展上做出新的贡献。

教育现代化心得体会


篇一: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心得体会

推进教育现代化,从身边做起

——全市教育系统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后期工作推进视频讲话心得 学习了李长春局长的讲话以后,深刻体会到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有着重要的意义,联想到自己的教学活动,觉得推进教育现代化从须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我个人觉得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在学校管理中,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如果我们教师队伍着装变得大方得体,精神面貌上散发、洋溢着教育特有的气息,这样,从自身出发人的现代化,才能使下一代人有着更高的水准和品质,才能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因此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其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硬件前提。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技术手段的革命也日趋临近,主要体现在网络工程上,通过信息、网络、空中课堂来提高教学效率。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学校每个班级多媒体硬件,完全给老师、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气息。教师包括老教师,都能怀着好奇心态着手摆弄摆弄,咦,课堂上老教师也用上课件多媒体了!我们的学生也被现代化感染:有的老师不熟悉的环节,学生都可以展露小才能。

三是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在教育管理中也体现了现代化:我们教师的教学业务,从原来的手写教案,转变为电子化的管理。我们教师可以熟练电子工具的同时,方便而有效地随手从网络上找寻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料,有些教学信息也很快的从教育网站上看到,可以做到教师与教师之间资源共享。 在教育管理中,教育体制由上至下,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逐步步入“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创造性的学习”,让我们老师开开眼界,让孩子开开眼界。

第四点要培养我们教师队伍具备现代的教育观念、教育水平,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师德,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培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精神。要引导教师领略新思想、新理念,与时俱进的钻研业务,终身受教育,不断的推进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第五点是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要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要大力开展实验教材、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实验,不断尝试和改进教材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争强直观性、操作性,使知识生活化、实践化。在教育方法上要不断的探究,要引导学生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用现代化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科学的研究与实验,不断揭示现代教育的教学规律,形成现代教育的教学体系,推进教育整体上的现代化

在学习讲话的同时,我们教师队伍要真正领会到讲话精神,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把本次讲话的精神落到实处,切实做好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为本次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1

篇二:教育现代化心得体会

对教育现代化一点认识

射阳县初级中学 孙昌会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以现代教育科学及其相近学科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国家现代化为目标,是以促进教育主体———人的现代化和全面素质发展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历史变革过程。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认识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教育现代化的误区

自1983年邓小平视察北京景山学校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明显提速,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但是,人们对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系统性、重要性、复杂性等仍然不够了解,在认识与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

在教育现代化实践中,有些同志把教育现代化等同于素质教育,认为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有些同志把教育现代化理解为教育设施现代化,认为有一流的校园和设备就是现代化;有些学校只重视学生课件制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而忽视学科教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色等等。而管理部门的有些同志缺乏对教育主体地位与作用的正确认识,严重忽视了对教育主体———管理主体、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人的现代化。

二、 教育主体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主体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教育主体具有三个语义内涵:管理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

———管理主体现代化。

在教育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干部、各类学校校长等都属管理主体,是教育主体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理论基础、政策水平、决策能力、施政方法等会直接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管理主体现代化的内涵包括:

具有与教育改革与创新所需要的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传承、借鉴与创新传统教育、西方现代教育所需要的现代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熟悉党的教育政策,具有教育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具有组织、指导学科改革与创新实验的能力;具有不断适应教育发展变化所需的自我实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新技术的能力。这些基本素质构成了管理主体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当前,管理主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不善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其它学科理论,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2)不善于把握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主要内容开展教育探索与实践,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还有传统教育或应试教育的烙印;(3)存在着工作偏面性,以偏概全,缺乏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意识和能力;(4)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紧迫感不足,有些改革措施缺乏系统论证,工作盲目性比较严重;(5)管理主体群中一些人的人的现代性欠缺,工作创意不足。实现管理主体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管理主体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过程,其核心是具有系统的理论思维、鲜明的现代个性、科学的教育决策和正确的施政方略。

———教师主体现代化。

教师是教育现代化的主体,也是教育主体现代化的主体。古往今来,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教师主体所承担的基本任务———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不同的历史时代赋于“教书育人”不同的文化定义。我认为,在人类知识不断演进和发展变化的时代,教师主体应具有从事与其社会角色相吻合的新理论、新思维、新观念、新知识、新个性、新技能和新方法,这是教师主体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比如,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具有本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就基本上可以胜任其教学工作。现在则不然,要做到教有所为,学有所成,教师还要学习心理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另外,教师主体的现代化还充分体现教师人格的现代性、教学理念的现代性、知识内容的现代性、教育方法的现代性和价值理念的现代性等五个方面。课堂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发展与创新人类经验、人类知识和人类文化的过程。

———学生主体现代化。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主体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内驱力来推进,内驱力越强,学习效果越明显,知识内化的程度就愈高。学习活动也是认知活动,在认知过程中,学生主体主要依据已经习得的知识或经验,通过分析事物或现象的外部特征去预知或认识其内部变化及其

内部联系,从而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那种把学生主体视为被动知识接受者的看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管理主体和教师主体是指导和强化学生主体现代化的关键。学校教育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自主行为过程,主体(教师)和客体(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人(主体)与事物(客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作具有自主意识、独立个性和人格的教育主体。学生主体现代化的内涵包括:(1)具有现代学习目标、学习情感、学习观念;(2)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新时代的个性特征;(3)具有良好的知识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4)掌握学习知识所需的新方法、新途径;(5)创造的潜意识强烈;(6)胸襟开阔、独立自信、善于交际等。

三、关注人的现代化,把教育主体现代化置于突出地位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恰恰体现在人的现代性———即一种精神气质。现代专家罗伯特·贝拉指出:“现代不应该只被看作是一种政治或经济体系的形式,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态。”贝拉所指的精神现象或心态是指人的现代思维特色和心理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的基础。人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见闻广、积极关注参与社会事务;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不受习俗束缚,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乐于接受新观念,思维活跃。马克思指出:人的素质就是人的本质、本性。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主体,如果教育主体缺乏人的现代性的种种气质,那么,他们就不可能自觉、自主地关注参与教育现代化的变革过程。作为管理主体,他们就难以驾驭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大局,会出现工作上的盲目性和摇摆性,素质教育落不到实处;作为教师主体,他们就会缺乏敢闯敢试的精神,教书不育人,继续扮演教师匠的角色;作为学生主体,他们就会志向不明,创新意识不强烈,求知内驱力不足,学习效率差。这些情况不利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素质教育,延缓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最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应当指出,学校是学生主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场所。教师主体的人的现代性,影响着学生主体人格的现代性,影响着学生主体的社会化水平。学生主体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他们就会更具有创新意识、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就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实践证明,社会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集中体现在人格的现代性,而人格的现代性往往是指人在各种关系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能力水平、精神状态、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我们要首先通

过弘扬教育主体的现代性来推进教育主体现代化。倘若教育主体自身缺乏现代人的特质,他们就难以指导、组织、参与教育现代化的实践。

因此,弘扬人的现代性和全面提升教育主体的现代化水平,应采取相关措施:

(1)弘扬新时代价值理念,大力加强主体的职业道德建设;(2)继续推进教育主体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名校、名师”工程建设的速度,以主体的现代化带动与促进教育现代化;(3)加大对教育主体中的“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提升整个教育主体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4)加强干部和教师培训,不断增强主体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的能力,等等。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既不是传统教育的模式,也不是西方现代教育的模式,它是一个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模式。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借鉴和利用传统教育、西方现代教育的成果,提升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开创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作为教育主体,我们要不辱使命,积极投身于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变革中,实现教育主体自身的现代化。

篇三:学习教育现代化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现代化心得体会

董淑玲

一年来,通过参加学校举行的教育现代化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它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繁荣,稳定,有利于每一个国民受到更好更高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对于我来说,首先就是要紧随时代要求,充分理解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含义。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教育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它具体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学校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等。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让教育现代化落到每一实处,每一细微之处,甚至每一教学环节。

其次,要针对教育现代化提出的要求,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找出差距,找准存在的问题,确定努力方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第三,既然教育要现代化,就离不开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运用,而这些项目恰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要结合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并

运用其更好地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第四,积极支持配合学校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力求做得最好,积极为教育现代化尽一点微薄之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优秀人才。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就要要求我们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在一起,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破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教学思想,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积极研究、探索和实践,使自己在思想上、教育教学上得到提高。


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浅谈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摘 要:在我国实现包括会计信息化在内的企业信息化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科学论断,为我们指明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和核心,企业信息化又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内容。因此,用“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会计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阐述了作者对会计信息化的一些初浅认识,希望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有所促进。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含义 特点 趋势 认识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由现代信息技术所引发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的标志。面对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如何改革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变革当前的会计电算化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新型的会计信息化体系,是目前会计学面临的新课题。会计系统作为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实现信息化,这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有利于会计工作的更好开展。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新的名词,其含义中应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使会计核算工作更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成果;二是现代社会以信息化作为进步的标志,会计信息化是为了更新术语、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而产生的;三是会计信息化则要求人们以放眼世界的新视野、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来认识信息化工作,构架新一代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促使企业推进全面信息化建设,最终促使整个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四是实现会计信息化,其重要的目标和根本任务,在于建设能够迅速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新一代会计信息系统,也是将会计电算化发展为会计信息化的现实意义所在。 因此,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可定义为,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仅是(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二、信息时代下信息的主要特征
1.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处理和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效率迅速提高,而成本却相对低廉,从而为扩大信息处理和传递范围,及时、准确、充分地处理和传递各种信息提供了可能。
2.知识成为最重要的信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和个人最重要的财富。在信息时代,人类所占有的知识存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未来企业之间的竟争,是知识创新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得先机。
3.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对信息的依赖日益加强。有效信息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将降低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强大的信息处理和传递能力为市场参与者获得所需要的任何信息提供了技术的物质基础;另外,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需求,将促使信息提供者采用一切方法来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也是会计信息变革的直接动力。
三、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1)普遍性。会计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会计理论、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等)都已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从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来看,首先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理论、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形成了完整的应用体系。
(2)集成性。会计信息化将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整,以支持“虚拟企业”、“数据银行”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这一过程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就是实现信息的集成化。首先,在会计领域实现信息集成,即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集成;其次,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即集成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在两者之间实现连结,使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能够真正融合在一起;第三,建立企业组织与外部关系人,如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等的信息网络,实现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系统的集成。企业组织内外与企业组织有关的所有原始数据只有1次输入,就能做到分次利用或多次利用,既减少了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又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还保证了数据的共享性。
(3)动态性。又称实时性或同步性,会计信息化在时间上的动态性表现在:会计数据的采集是动态的;会计数据的处理是实时的。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一经输入,就会立即触发相应的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更新、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保证信息动态地反映企业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此外,会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化、动态化,使得会计信息的发布、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就能够及时地做出管理决策。
四、会计信息化是增强财务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
会计信息失真在我国目前仍较严重,它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包括产权制度不清、内外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但不同的信息需求者对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是其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会计信息化可以作为一种从手段上进行防范的工具,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强制性信息发布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定期公布有关数据,使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动态地获取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会计信息之外的信息,实现会计监督的群众性与广泛性。单位内外各个部门都可根据授权通过网络访问相关信息,或自由组合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增强自我判断的能力,不仅能提高财务透明度,还能促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反映与监督职能。
五、会计信息化是财务会计发展的趋势
国家信息化,企业是基础。没有企业信息化,根本谈不上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所以企业信息化是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即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为此,企业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以及其他自动控制技术,来控制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减轻人们的劳动,提高产品的质量。
企业信息化的另一目标是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网络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所以,企业还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力图实现从生产到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该系统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会计信息化又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所以会计信息化是财务会计发展的趋势,加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必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某县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心得


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法院工作层次,提高法院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法院现代化管理是法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一场革命,现结合当前法院信息建设工作情况,就如何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谈几点想法。

第一,制定长期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建设过程中

,必须有长效机制,使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一是增设机构,充实人员。为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人民法院应增设信息化专门机构,有专门的技术队伍。这就需要各级法院协调和解决机构和编制问题。二是加强信息化知识培训。随着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法官学习培训应增设信息化应用和网管人员的培训。要结合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队伍。三是制定运行信息化的相关制度和程序。建议上级法院制定统一运行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和程序。包括上下级法院之间的运行程序、法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运行程序,应该形成一整套运行的规定和制度,有章可循。

第二,想方设法争取地方财政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信息化建设是法院物质装备建设之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局域网建成后,对网络的维护以及易耗品等的开支,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做后盾。然而,基层法院经费本来就紧张,要在有限的经费中拿出钱来用于网络建设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也造成了部分法院对信息化建设的前景、作用失去信心。建议上级法院应争取政法专项资金,每年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投入和改造。这样基层法院也就容易与地方财政进行协调。

第三,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大网络安全监管。法院的信息化不同于电子商务,它涉及到很多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系统安全方面,面临着多种威胁与挑战。因此,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法院在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水平不高,所以很容易出现安全方面的漏洞。虽然上级法院信息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内网与外网之间采用物理方式隔离,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采用逻辑方式隔离。并不惜成本对内、外网采用物理方式隔离,主要还是考虑要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但是仍有不少人员对网络安全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基层法院应根据上级法院的要求,针对法院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法院网络安全标准,把安全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加快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这是审判工作和法院其他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和践行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需要。应不断探索审判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现代法院的信息管理机制,为法院的改革和全面工作开展提供创新的手段、平台和载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