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新共同条令心得体会 > 导航 > 部队共同条令的重要意义

新共同条令心得体会

部队共同条令的重要意义。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部队共同条令的重要意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部队共同条令的重要意义

共同条令是《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警备条令》的总称,是军队建设的基本法规。我军从创建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条令建设。不同的时期,其种类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成为我军建设的重要依据。在新的历史时期,用条令规范军队的一切行动,使之适应军队建设新形势的要求显得更加重要。治军先治典,共同条令的修改施行是适应新时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的重要措施。只有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条令,才能维护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军内外关系和正规的内务制度;才能严格履行职责飞搞好行政管理;才能培养优良作风,增强纪律性,巩固和提高战斗力。

一、共同条令是从严治军、依法治军的法规

共同条令是全军必须遵照执行的法规。我军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神圣使命。为落实江泽民主席“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提高部队战斗力,全军必须以共同条令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只有认真贯彻共同条令,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才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维护良好的军人形象,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保证军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考验,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坚强柱石的作用、完成我军的神圣使命,成为名符其实的钢铁长城。

共同条令是对全体军人行为的规范。它要求军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职位高低都要无条件地接受条令的约束。各军兵种部队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的条例、规章制度,是条令的细化,不准与条令相抵触。

二、共同条令能有效地维护军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

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是我军履行根本职能的客观要求。和平时期军队的运行机制受它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受社会友展规律的文配。国际国内的斗争和军队的自身建设,要求必须大力加强条令建设,严格依法治军,以保证实现江泽民主席五句话的要求。新的共同条令是适应这些要求颁布的,买现这些要求是贯彻落实共同条令的一项基本任务,共同条令规定的各项内容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是统一全军意志和行动的准则。共同条令规定的维护军队运转的各种手段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只有按照共同条令的规定,对严守纪律、认真履行职责的给予奖励,对违抗命令、破坏纪律的现象坚决查处,才能维护军队的高度稳定和的和集中统一。

三、共同条令具有科学性、现实针对性和权威性

在总结我军建设历史经验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一年3月新颁发的共同条令保留了对部队建设有现实指导意义、行之有效的内容,吸收了新时期部队建设和改革的成果,系统严谨,符合我军实际,具有我军特色,是我军“三化”建设的需要,因而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条令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都十分具体、准确,不仅规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而且明确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各级管理者可以按照这些规定和要求进行管理,被管理者则用这些规定和要求自觉约束自己。要求各级领导和机关必须严格按条令的标准管理部队,通过艰苦扎实的工作,把条令的要求变成全体官兵的自觉行动,因而县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共同条令按我军建设的需要规定了条令的立法目的、依据、适用对象和范围的量和度,以及解释权限。条令设置的章、节、条、文有序组合,形成有机的整体,经中央军委审定批准颁发,具有极大的权威性。这就要求全军必须增强条令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坚决维护条令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


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有力保证,也是省委着眼于集中换届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出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大意义。

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XX年提出重温"两个务必"要求、XX年倡导求真务实之风以后,去年年初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今年又提出了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这一重大问题,重申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重要论述,是对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所作出的新阐释,是对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的进一步深化,是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上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一重要讲话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自觉贯彻落实。近年来,省委对作风建设高度重视。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机关效能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我省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应当说,全省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这必须充分肯定。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作风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时俱进地培育新的良好风气,切实解决当前少数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取得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积极成效。

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是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以良好的作风作保证。只有以良好的作风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自觉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做法,有效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良好的作风能够营造扶正祛邪的浓厚氛围,产生扬善抑恶的重要作用,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端正作风、树好形象,切实解决那些妨碍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是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优良的党风是党的先进性的外在表现。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是衡量我们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重要标志。现在,集中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党风政风,把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不断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

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是加强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现实要求。作风建设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自下而上进行的市、县和乡镇领导班子的集中换届工作即将全面完成。新的领导班子有什么样的作风、展示什么样的形象、追求什么样的业绩,是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着眼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省委决定专门在市、县领导班子中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以此作为全省"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新的领导班子进一步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树立形象,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县领导干部以及其他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积极投身于"作风建设年"活动之中,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抓好本级,带动下级,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准则重要意义


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准则重要意义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之下,一些部门一些行业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党员干部腐败行为屡屡发生,特别是一些中高级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犯罪令人触目惊心,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形象、干部队伍的形象,严重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了党的群众基础。据中纪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1-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1318362件(次),初步核实违纪线索140828件,立案115420件,结案101893件,处分106626人;在受处分人员中,给予党纪处分85353人,给予政纪处分29718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4.4亿元。

上述这些数字,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决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特别是米凤君、陈少勇、黄松有、王华元、郑少东、许宗衡、李堂堂、黄瑶等一批高级官员的相继落马,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感受到我们党整肃队伍、纯洁自身肌体的信心和力量。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么多的违纪违法案件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表明了现有的反腐倡廉制度还不健全,还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一是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有些问题存在已久,但解决问题的制度没有及时建立,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二是一些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过于原则宽泛,缺少具体实施措施;三是一些制度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四是不少制度没有得到很好执行,存在着重制定、轻执行现象。

正因为如此,中央在《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1997年3月颁布)基础之上,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修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成就了又一部高质量、高层次的党内反腐倡廉法规。与试行了13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相比较,去掉“试行”二字过后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从14条增加到了18条,由“30不准”增加到“52不准”,不仅内容和篇幅大大增加,而且新的《廉政准则》显得的更细致,涵盖面更广,将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以及涉及廉政的各个方面几乎纳入规范范畴,以更加完善、规范的要求,适应了新的形势需要,充分体现了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体现了党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始终以强化自身建设取信于民的执政理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党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重视。

《准则》的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党内制度反腐工作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再一次向党内外、国内外昭示了“靠制度反腐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既定方针。这个《廉政准则》,与近年来中央制定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实施办法》、《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对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第五条第二款的补充规定》、《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等配套法规制度一起,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法规体系,更为有效地指导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

党员领导干部牢记这个《准则》,就能明白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而不越“雷池”一步,不出错、不犯事、扎实从政、干净做人。人民群众也可以在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中解忧排困、得到实惠。当然,这个《准则》是通过媒体公开发布的,人民群众拿到这个《准则》,就犹如拿到了一把尺子,随时都可以衡量身边的党员领导干部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什么是廉洁行为,什么是腐败现象,只要用《准则》一衡量,便可泾渭分明,从而更加有利于监督腐败,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永无藏身之地。可以说,《廉洁准则》的颁布,是党内的一件大喜事,更是人民群众的幸事!

谈谈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两个责任,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要承担监督责任。两个责任的提出,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环节,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一个重点,为我们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指明了方向。近日,省委印发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市委印发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落实两个责任的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和保障措施。中央、中央纪委、省委、省纪委和市委对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视程度之高,推进力度之大,充分说明了落实两个责任在整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坚决惩治腐败,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必须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反腐败向纵深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厘清责任、落实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各级党委和纪委的重要职责,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如果责任不明确,出了问题不追究责任,反腐败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必须增强政治自觉,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牢牢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加强担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落实好两个责任作为当前一件大事抓紧抓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