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对教育个人观点演讲稿 > 导航 > “三增一做”活动群众观点教育个人剖析报告

对教育个人观点演讲稿

“三增一做”活动群众观点教育个人剖析报告。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增一做”活动群众观点教育个人剖析报告》,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三增一做”活动群众观点教育个人剖析报告

按照县委《关于深入开展“三增一做”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要求,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和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达到思想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的,我针对个人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学习心得,认真反思,努力整改,现将个人群众观点教育检查报告报告如下:
一、重要意义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显著的标志。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长期执政、市场经济、跨越式发展等等,都给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处理人民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人民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这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和另一部分群众利益的关系等。
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如何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因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共产党员要自觉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始终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真正找准了自己在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理论指导不足,联系实际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虽然平时对学习也比较重视,能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并做了大量工作,但总感觉由于工作的忙碌,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不多,对群众观点的学习不够系统,真正掌握的群众理论不够全面,对新知识、新理论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联系群众不足,缺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二是思想解放不够,科学发展理念还需进一步创新。虽然近年来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解放,推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开展群众工作中,但是仍感到存在思想解放的力度还不够大,程度还不够高,观念转变还不够快,工作创新还不够多的问题,有时仍存在干工作、处理问题多囿于老路子、老办法,存有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思想,创新精神不够,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等问题。尤其是有时说话的幽默趣味性不强,总是直来直往,不能营造一种与群众轻松交流的工作氛围。
三是深入基层不足,联系群众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大量的办公室办文、办会、办事工作,坐机关的时间多一些,而下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较少,这就造成了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情况、群众的想法看法知道得少,关心群众生产、关心群众疾苦的事做得不够,听到、见到基层群众的的心里呼声少,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方面做的还不够。尤其是没能抽出更多时间进一步深入到联系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三、努力的方向
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联系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群众观点教育活动的要求,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努力方向进一步明确,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为民服务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坚持群众观点是筑牢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领导干部对群众持有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决策的取向。总书记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把这个根本立场端正了,党员先进性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决策者,要牢固确立以下三种思想:一是要确立群众整体觉悟最高的思想。二是要确立群众智慧最珍贵的思想。三是要确立群众利益最大的思想。
(二)坚持群众观点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
总书记在分析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时指出:“有些党员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极少数党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个人名利斤斤计较,有的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有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对党和党的事业失去信任。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发生,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有些共产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淡漠了群众观点,忘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在全党和广大党员中增强群众观点,大力克服脱

“三增一做”活动群众观点教育个人剖析报告第2页

离群众的种种问题,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作为决策者,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紧扣发展要务,坚持与群众合辙。二是多干平凡实事,坚持与群众合意。三是树立平民意识,坚持与群众合群。
(三)坚持群众观点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坚持群众观点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工作路线,更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这其中包括了四层含义:一是能深入联系群众;二是能真心体贴群众;三是能真情感动群众;四是能正确引导群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历史证明,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唯物史观,就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它的付诸实践更是前无古人的伟业。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的体会



坚持走,树立“基层第一,官兵至上”的观念是纯洁部队内部关系的成功“法宝”。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也一直遵循着这一原则,并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拜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文后,自己感触颇深,树立群众观点的方式是多样的、方法是灵活的,作为党委机关、领导干部如何在选拔使用干部、选人用人上走群众路线,是关心部属、爱护官兵的又一基本形式,是树立群众观点的充分体现。

在选人用人上,“用对一个带动一批,用错一个挫伤一片”的事实证明,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用人政策是衡量党委、领导是否真正关心爱护官兵的晴雨表、试金石。如果任人唯亲,埋头苦干、勤奋工作的人得不到重用,而让那些跑官要官、善于钻营的人钻了空子,“代表官兵的根本利益”就会变成空话,就无法践行“”的要求。因此,在干部任用上,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的眼光,依靠群众的力量,体现群众的意志,给群众以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从而把那些有能力、政绩突出、德才兼备、军政素质好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一要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基层官兵参与干部选拔使用的积极性。为了使干部的调整、配备符合广大官兵的利益,反映官兵的意愿,党委、领导必须注重教育引导,使基层官兵明确责任,明确权力,真正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运用好、行使好。一是引导官兵平时注重对身边干部德才表现的积累。每名官兵都应树立为别人划档定格、打分量化的尺度意识,以便在选举、推荐时掌握干部的第一手材料。二是引导官兵正确看待干部的优缺点。任何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干部的成长过程难免有失误,要引导官兵全面、客观、准确地分析每名干部的优缺点,防止推荐中出现偏差。三是引导官兵正确认识推荐选拔的重要性。干部配备使用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如果没有公论,不发扬民主,党委领导主观臆断,推选出的干部就会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拥护,决策也就代表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必须使官兵认识到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才能获得走民主渠道的实效性。

二要广开言路,多渠道、全方位地听取基层官兵意见,防止偏信则暗。群众的呼声不是一、二个人的愿望,也不能按选票多少来论断。为此,在广开民主渠道时,要注重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方式不能单打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不能仅凭选一次票、划一次挑就算走群众路线了,而要按照个人述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谈话等程序让基层群众充分发表意见。二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渠道不能过于狭窄。一个干部的活动和表现是多方面的,群众对一个干部的观察也只能是一个或几个侧面,要多听取知情群众的反映,把干部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三是听取群众意见不能只注重考核任用前的阶段。为了防止考核前拉选票等不当行为的发生,要注意收集平时群众对干部的意见,要按月或季度定期对每名干部进行考评,防止和克服只搞一次听取群众意见就定乾坤的做法。

三要发挥监督作用,使群众公论真正进入党委选人用人的决策之中。一是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防止和克服把走民主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当摆设的倾向。在民主测评上,要把符合条件的干部都“推”到群众之中,防止只对个别“内定”的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让群众无可奈何,不得不“评”或只能按领导意见“评”。二是让提拔任用后的干部接受群众监督,检验党委的决策是否正确。民主渠道、群众路线走的如何,关键是干部到任后,所做的工作能否让群众满意,是否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坚持干部任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的有效途径。三是发挥党委的监督作用,让群众的反映公正、可信,防止用人失察。在干部的使用上,既要激发和保护群众参与评议干部的积极性,又要正确对待群众举报、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做到有报必查,件件有着落,又要加强对群众评议的教育和监督工作。我们在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时,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教育、监督群众在去伪存真、准确鉴别是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对乱写信、乱告状的个别人要加强引导,强化党委、纪委的监督作用,使干部任用真正走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达到让基层群众满意的目的。

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院里集中开展了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活动中,组织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了群众观点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并集中开展了深入讨论。通过对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的学习及群众观点的讨论,我感觉自己对司法为民理论方面的理解和领会更深了。

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是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同时也要依靠人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审判工作的最终目的。

人院既是国家审判机关,也是群众工作部门;人民法院工作者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这是一条在新的历史时期把群众观点、与人民司法事业紧密结合的新路。

作为人民法院的工作者,群众的工作者,我们要切实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洁意识,自觉做到秉公用权、勤政廉政,情系民生,维护民利,凝聚民心。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我们要以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的品质和情操,以不偏不倚、秉公办事的胸怀和素养,以公正的判决和真诚的态度,取得群众的理解和尊重。

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

最近,我镇深入开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教育,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洁意识,自觉做到秉公用权、勤政廉政,情系民生,维护民利,凝聚民心。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努力实现全镇党员干部思想纪律作风的进一步好转,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我镇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我的理解是,要想把这次活动搞的深入扎实,就必须从思想上重视,从学习上保证,从实践中开拓,切实解决群众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并建立起解决群众困难的长效机制,使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加强学习,切实打好思想基础。学习是无止境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百宝箱,只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深吃透,才能打牢思想基础,才能确保政策的执行。我们在学习上要坚持活学活用,学用结合,重点先学,立竿见影。现在学习的东西太多,我们的时间有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选有用的学,急用的学。不但要学政策,而且要学习法律,学习科技,学习农村实用技术,打好为群众服务的底子。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干部比较浮躁,怕学习,怕动脑,往往是夸夸其谈,谝闲话一个顶俩,说正题哑口无言。打牌聊天是他们的特长,把群众忘到脑后。长此下去,我们就会失去民心,失落政权。

二、保证时间,切实学到有用东西。时间是学习的保证,不要老是强调我很忙,我没有时间学习。时间是挤出来的,是牺牲休息时间腾出来的。我们有些干部,不会安排时间,一说学习就强调自己没有时间,但他们打牌聊天有时间,却不把把时间安排在学习上。要想学到一点东西,就要主动安排时间学习,不为其他事情左右。要利用下乡间隙,晚上休息机会看看书,读读报,积累知识。( )我是怎么学习的呢?我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特别爱看中央新闻联播,几乎天天看。我还喜欢法制节目,如果在农村,看不到电视新闻,我就选择读报纸,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

三、努力实践,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事。学习是基础,时间是保证,实践是目的,你有再多的知识,也不去实践,就会变成书呆子。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标准,是检验为民服务思想的标准,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一个人的知识再多,但他没有为民服务的意识,怕老百姓脏,怕老百姓啰嗦,怕事情麻烦,就发挥不了知识的作用。所以,实践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基础。我在下乡过程中,悉心倾听老百姓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杨家庄村有六户养老待遇享受老人的待遇发放错误,我知道后及时予以登记纠错,他们十分满意。高楼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老人陈永祥夫妇从去年上报领取养老金后,至今没有批下来,他们反映到我这里后,我到他们家里要来了身份证复印后报了上去。高楼村村民杨永科、刘春生是邻居,产生了纠纷几乎打了起来,我上门做他们的工作,化解了矛盾。

我认为,要当好一个乡镇干部,就必须长期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群众观点,站在群众立场上,时刻想群众之所想,知道他们的所盼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我们干工作,不要说对得起党和人民,要对得起我们自己,对得起政府开给我们的工资,一句话,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一个人的良心坏了,那他就不是人,也不可能是个好干部。我的良心还是有的,我对得起党和人民!

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体会


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笔者认为,要树立群众观点,必须做到心里想着群众,感情亲近群众,言行尊重群众。

心里想着群众,就是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记在心头。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在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意思是说,躺在县衙里听外面风吹竹子的声音,似乎是老百姓的病饿叫苦的声音。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了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倾听群众呼声是何等的真诚,关心群众疾苦是何等的真情,惦记群众生活是何等的真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象他这样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朝暮惦记群众。

感情亲近群众,就是要放下架子把自己作为群众的一员。河南内乡县衙三堂至今保存着一幅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幅对联语言通俗,意义深刻,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是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感情上亲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然而,当前还有少数党员干部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感情冷漠。这样,从表象上与群众划清了界限,从感情上脱离了群众,这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格格不入的。

言行尊重群众,就是要做到一言一行不伤害群众的感情。还是上面提到的河南内乡县衙的那幅对联,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可是,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置群众的感情、利益不顾,说话和做事从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前些年流行的刁民一词,不知伤害了多少群众的自尊心。近年来少数地方和少数干部的强行征地、粗暴拆迁、粗暴执法,不知损害了多少群众的利益。还有少数干部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的衙门作风,不知为难了多少群众。这些都是不尊重群众的表现,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和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影响的是干群关系和党的执政地位。

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学习心得


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学习心得

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一词用了次,平均每个字里就有一个,充分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说明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党同人民心连心。总书记动情地说:“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把群众当亲人”,是老一代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是凝固的历史音符,也是共产党人的必然选择。

(一)人民群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谁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纵观哲学发展史,对此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唯心论者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是由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人的思想、知识和意志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深刻地揭示了在社会生产力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关系体系的客观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在历史创造中具有首要意义。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是唯物者的认识,认为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物质生产主体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马列经典及中国几代领导人从哲学等基础科学出发,根据各自时代的斗争和革命实践,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进行了精彩的论述。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政党是群众运动的领导者,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19世纪3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迅速蔓延。然而,没有先进正确的思想引导,便不会有革命的胜利。

1845年,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神圣家族》。两位历史巨人提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这一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出,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群众必然会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同少数统治者的利益相冲突,必然会日益自觉地参加到社会的历史活动中来,群众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群众队伍将不断扩大。

1848年,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问世。宣言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关系,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领导者和推动力量,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领导功能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利益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当然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政党是群众运动的领导者,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科学的哲思,光辉的论断,诞生了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三)只有信任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机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源泉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列宁,这位俄国喀山大学法律系的学生,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在总结19俄国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时指出:“只有以一定的阶级为依靠的政党才是强有力的,才能在形势发生各种各样转变的时期安然无恙。公开的政治斗争迫使政党更紧密地联系群众,因为没有这种联系,政党就没有用处。”

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夕,列宁进一步强调:“只有信任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机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源泉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在革命的实践中,列宁把群众的概念与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执政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说:“数以千百万计的群众——哪里有千百万人,哪里才是政治的起点;哪里有千百万人,而不是几千人,哪里才是真正的政治的起点。”

(四)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

20世纪前50年,中国社会战乱动荡,风雨飘摇,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胜利来之不易,毛泽东同志总结革命工作的“三大法宝”,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谈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五)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全心

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学习心得第2页

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十年浩劫,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根本的一点就是脱离了人民群众。

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坚定提出,“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1981,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把群众路线确定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一个方面,进一步强调,“我们党要坚持革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邓小平在回顾党史的时候曾深情地说:“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邓小平同志将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在一起,提出评价一切工作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其中一条便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新时期的又一次继承和发展。

(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节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时刻思考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的伟大历史使命。

在建党80周年前夕,江泽民同志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们的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势、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动态化发展的趋势,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的同时,把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社会阶层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这一大胆而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不仅为坚持、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政治保证,而且为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反映了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

(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分配的不公也给社会带来新的不安定因素,人民群众对此多有建言。

12月6日,上任之初,总书记便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他说:“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权为民所用,就是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情为民所系,就是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利为民所谋,就是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透支了生态环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4月,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出“全面的发展观”的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次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十二五”规划,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民生情怀,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八)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到列宁对群众观念的发展,再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一百多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一系列科学思想和理论,阐述和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具体关系和血肉联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回顾百年既往,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党中央多次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其中最重大的问题,就是要通过走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有了这种联系,我们的各项事业就有了正确决策和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有了这种联系,我们就有了创造和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

树立群众观点心得体会


树立群众观点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笔者认为,要树立群众观点,必须做到心里想着群众,感情亲近群众,言行尊重群众。
心里想着群众,就是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记在心头。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在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意思是说,躺在县衙里听外面风吹竹子的声音,似乎是老百姓的病饿叫苦的声音。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了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倾听群众呼声是何等的真诚,关心群众疾苦是何等的真情,惦记群众生活是何等的真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象他这样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朝暮惦记群众。
感情亲近群众,就是要放下架子把自己作为群众的一员。河南内乡县衙三堂至今保存着一幅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幅对联语言通俗,意义深刻,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是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感情上亲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然而,当前还有少数党员干部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感情冷漠。这样,从表象上与群众划清了界限,从感情上脱离了群众,这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格格不入的。
言行尊重群众,就是要做到一言一行不伤害群众的感情。还是上面提到的河南内乡县衙的那幅对联,“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可是,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置群众的感情、利益不顾,说话和做事从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前些年流行的“刁民”一词,不知伤害了多少群众的自尊心。近年来少数地方和少数干部的强行征地、粗暴拆迁、粗暴执法,不知损害了多少群众的利益。还有少数干部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的“衙门”作风,不知为难了多少群众。这些都是不尊重群众的表现,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和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影响的是干群关系和党的执政地位。

“四群”教育活动心得体会: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观点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显著的标志。党的十七大以来,为了顺应群众新期待,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以更加鲜明的群众观点,更加坚定的群众,维护群众利益,从群众中获得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为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观点和群众不仅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前提条件。只有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强党员干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信仰、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党员干部树立了这种观点和立场,就会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践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会心中装着人民群众,

二、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理论和实践是非得失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政党和国家先进落后的试金石。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我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扑下身子为群众谋福祉、谋利益。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统筹兼顾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特殊利益,切实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政之所兴在得人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存亡,关系国家的兴衰。然而,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不是自发产生和轻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甚至复杂的思想斗争,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才能形成和巩固。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网立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群众的利益大于天,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做人民的好公仆,为乡宁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