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 > 导航 > 观《焦裕禄》影片有感

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

观《焦裕禄》影片有感。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观《焦裕禄》影片有感,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观《焦裕禄》影片有感

弘扬焦裕禄精神 做群众好干部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的重要讲话,重新观看了影片《焦裕禄》,心灵深处再次受到了洗礼。作为一名县委书记,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以焦裕禄精神为镜,深学细照笃行,做人民群众需要的好干部。
照好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他却干出了感天动地的骄人业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群众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检视自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是理想信念“总开关”出了问题,精神上缺“钙”。照好焦裕禄这面镜子,就是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对党忠诚,时刻向中央基准看齐,自觉用《党章》要求自己,对各种错误言行和歪风邪气敢于发声“亮剑”。当前,吴堡的发展还处于爬坡过坎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民生欠账多,群众利益诉求增多,各项改革艰难推进。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立牢主心骨,把理想信念和对党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确保完成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各项任务。
照好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恪守为民服务情怀。焦裕禄同志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一门心思为群众办实事,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和群众一起吃苦流汗,冒着风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抱着重病之躯、忍着肝病折磨,仍然深入群众问计于民,寻求根治“三害”、渡过灾荒和发展生产之策。他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地为兰考人民服务,这正是他深受群众爱戴,被誉为党员干部光辉典范的根本原因。照好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就是要聚焦“四风”问题,在反复镜鉴中触动灵魂、修身正己,真正回答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特别要依托“三访五促、为民服务”这个活动载体,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拉家常、掏心窝子,问政问需问计,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看病、上学、吃水、行路、住房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稳定等问题,用真情实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照好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秉承勤政务实作风。焦裕禄同志在兰考跋涉2500多公里,走访了120多个生产大队,在治理“三害”、改善群众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靠的就是“勤”和“实”。我们要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始终做到脚踏实地。省委、省政府支持榆林持续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给吴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记使命,忘我工作,从实际出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对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都要把握规律、摸清家底,对优势和潜力、问题和不足做到了如指掌,谋定而后动,拿出符合群众意愿、切合县情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确保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照好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保持敢于担当精神。焦裕禄在“三害”面前发出了“就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的豪言壮语和“不达目的,我死不瞑目”的铮铮誓言。在治理“三害”中,他冲锋在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以“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抓大事、攻难事、办实事。今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特色产业建设、县城新区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民创业工程、307国道县城段改线、吴堡中学高中部迁建、“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建设中心村、信访积案化解、基层组织升级晋档等10件大事,都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也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下去,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照好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坚守清正廉洁底线。焦裕禄同发现自己孩子看“白戏”,专门起草了《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这提醒我们,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把“三严三实”作为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敬畏各种“高压线”、扎紧作风“篱笆墙”,珍惜工作平台,自觉接受监督。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切实精文减会,严格公务接待、用车、用餐、差旅等工作制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把精力集中在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推动科学发展上。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2月23日晚,当我看完电影《焦裕禄》,满含热泪走出嘉陵会堂,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眼前仍是兰考漫天风沙里倔强挺立的幼苗,心里却反复想起林则徐告别妻子奔赴伊犁时抒发他赤心为国高尚抱负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焦裕禄没有这样豪迈的诗篇,然而,他也和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一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影片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们深情缅怀这个名字,就是在呼唤这样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人民所唾弃。
焦裕禄是主动请命、义无反顾地从大城市奔赴兰考灾区的。而当时沸沸扬扬的所谓“灾区栽干部”的议论,正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某些干部,使之把灾区视为畏途。他面对狂暴的“三害”,从灾难压顶的兰考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关键是要有一个“干”字的石破天惊的预言。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躯,夙夜匪懈地为兰考人民奔波、操劳。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件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这一切,又无不系于他身上最本质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他笃诚地实践了党的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焦裕禄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兰考遭受毁灭性的自然灾害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他的精神、品格、作风,是在他领导兰考人民同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1年零3个月时间里集中展现出来的。因此,曾有人说:“穷日月才需要焦裕禄,如今富了,焦裕禄那一套不时兴了。”还有的说:“时代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了,当年焦裕禄具有的魅力,如今没有吸引力了。”
事实回答人们,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不久前联合发出的一份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文件,提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先锋模范作用的5个方面: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具有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具有扎实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具有自觉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作为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不是正符合这5条吗?
  有些党员、干部,为官一任不是殚精竭虑为人民办实事,而是处心积虑保“乌纱帽”,于己有利的事抢着干,于己无利的事推给别人干;有些人心里装着一个膨胀了的自我,只想自己的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唯独没有人民群众;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有的人喜好讲大话空话,却不愿扑下身子实干。尤其令群众愤慨的是,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之风在少数党员、干部中滋生、蔓延。他们追求坐名牌车、穿名牌衣,喝洋酒、吃大宴,挥霍公款跳舞、点歌、钓鱼、旅游,动辄千金。有的贫困县,广大群众温饱尚不可得,而那里的领导干部却醉心于购置豪华轿车,营造自家的楼舍。这些腐败的现象,比一比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比一比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强调要“亲手掂一掂兰考灾害的份量”的作风;比一比他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品德,面对灾区凛然提出“灾区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的铿锵话语,这难道不正是一剂治病救人的良药吗?怎么能说焦裕禄精神过时了呢?
我国的改革事业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转换过程中,新问题新矛盾将是层出不穷的。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必须克服前进中的一个个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转变作风,必须像焦裕禄那样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有党的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会大大发扬,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必将如虎添翼,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

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观影片《忠诚与背叛》有感


周一晚,在组织的领导下,我们支部所有党员在大礼堂统一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影片反复引用的一句话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讲述两了1943年中华大地血雨腥风的场面,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困境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叛变者有之,腐化堕落者有之。这些都使我们的党认识到建立一个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的必要性。

电影开场壮观的战争场面给了每个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当一位位革命先烈陆续出现在我们眼前后,电影的名字——《忠诚与背叛》出现了。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没进入状态,经过导演的一系列精心的铺垫后,终于进入到了故事的高潮。

有经历过三次武装起义的老党员因为生性好赌,将革命者们本应用来订购枪支的订金拿走一部分用于还赌债,并且因为欠债被青帮威胁,于是为了保全自己,出卖并害死了其他无辜的革命者;有受不住国民党严刑拷打而出卖组织的人;有一直藏匿于我党中的国民党人,借以与我党中女同志谈恋爱的名义,窃取我党机密资料的间谍;有为一己私利出卖我党机密会议记录的翻译者……

这些都只是我党未能严抓党内纪律,未能达到整顿党内成员思想,未能纯洁党内性质的后果。无论当时国共两党的斗争有多么严重,我党党员都应坚定自己的立场,严守党的纪律,不畏艰险,不畏苦难,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而我党中也有很多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奉者,如周恩来、王荷波、杨匏安等同志,于是在中共五大上,有过建立监察机构经验的广东区监察委员会的杨匏安同志起草了一份关于建立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提案,并得到了全票通过。

在当时清党的白色恐怖的威胁下,我们仍然有同志没有退却,高唱着“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勇往直前,他们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保持自身纯洁的党性和先进性,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信念,不断砥砺自己,忠诚于党。用其鲜血和生命捍卫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和光辉形象。

而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牢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入侵,时时刻刻不忘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们必须发扬压倒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要做就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

观影片《我的长征》有感



2006年是我党长征胜利70周年, 11月17日分公司党支部组织我们党员观看了战争影片《我的长征》。上个世纪3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境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百折不挠地为改变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斗争。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党领导红军进行战略转移。这场惊心动魄持续两年的远征,红军在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力量之悬殊下,克服艰难困苦,以红军长征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长征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战争的卓越能力,充分体现了红军将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证明了人民革命战争是不可战胜的。

影片《我的长征》描述了少年红军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的惨烈炮火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战争给王瑞内心留下了创伤,但他依然坚定着父亲和连长说过的话,跟着走!跟着走的王瑞随着红军的胜利转折,从痛苦和阴影中更加坚强勇敢起来,但他又在红军过彝区、强渡大渡河中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苦难与艰险磨砺和刺痛着少年的心。然而一直关心他的毛泽东却用自己长辈般的慈爱和坚定博大的胸怀,抚慰和激励王瑞,使他在炮火硝烟中真正成长了起来。七十年后王瑞老人重走长征故地,举世无双的长征之路再次使老人陷入回忆……

《我的长征》以一个小红军战士为重点刻画对象,通过一个小红军战士的视角,再现长征的艰苦卓绝,影片细节震撼人心,真情催人奋进,热情讴歌长征精神的可贵和伟大,表现红军战士“跟着走的坚定理想信念。惨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以及少年红军王瑞失去亲人的痛苦都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更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精神。在血与火面前,“跟着走!”这种朴素的战斗精神亲切感人,真实可信。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工农红军的不怕牺牲、敢于胜利,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形成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是要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体现人民意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它是凝聚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为灿烂的瑰宝之一,更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形势下进行新的伟大长征的精神动力。

观看长征,走进长征,思考长征精神,可以唤醒我们淡忘的记忆,捡拾我们失落的珍藏,真切感悟红军的理想、信念、忠诚、勇敢,以及自我牺牲、无私奉献、团结互助、严守纪律等崇高品格,给我们内心的震撼,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和人生的洗礼。

我们作为从事学校后勤饮食工作的党员,要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树立教育的服务意识,服务学生、服务员工、团结关心同志,不断学习新知识,顾大局、讲奉献,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为创建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饮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观影片《焦裕禄》心得体会六篇


篇一:观影片《焦裕禄》心得体会

观影片《焦裕禄》心得体会

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进一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

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看,公仆精神是本质,奋斗精神是精髓,求实精神是灵魂,大无畏精神是重要内容,奉献精神是鲜明特征。作为党员要做到: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时候都决不犹疑、决不含糊、决不动摇。

二是要坚定宗旨意识,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的主心骨。

三是要坚定发展方向,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干事创业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开拓进取与尊重规律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焦裕禄精神体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焦裕禄同志当年在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的兰考大地任县委书记,他既是一县之首,同时又是全县人民的公仆。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为了这些穷苦百姓,正是为了这些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广大人民,他在兰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植树治沙、脱贫致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如今,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焦裕禄同志那种视人民如父母,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精神仍需发扬光大。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焦裕禄同志公仆精神的写照,也是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在他身上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领导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主动加强党性修养,不断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做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我认为学习焦裕禄,不能单纯说说、写写,脑子热热,要做三个结合:一是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与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身边的典型可能不是那么高大、那么完美,但可能更切合自身实际,可以用焦裕禄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学习那些优秀党员的做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三是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对照焦裕禄同志,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定措施、选定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做人民满意

的好党员。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同志就是一个虽死犹生,活在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焦裕禄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的思想源泉。

做为一名党员,要求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以焦裕禄精神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党风带师风,以党风塑师魂。

他用光辉的一生铸就了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着祖国的重任,我们更应该学习焦裕禄精神,并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敬业、实干、无私奉献,为开创科学发的新局面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彭莎

2014年4月14日

篇二:观影片《焦裕禄》有感

观影有感

————观影片《焦裕禄》有感

恐怕很少有地方像兰考这样,因为一个人而为世人所知吧。虽然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只有短短的470天,却留下了焦裕禄精神这笔无形而巨大的精神财富!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近代中国还有那么一段饥饿的历史(挑战人类生存本能的饥饿呀),很难想象地处中原的兰考曾经是如沙漠一般的生态环境,再想想焦裕禄,敬佩感油然而生,正是有了焦裕禄,以及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才有了今天欣欣向荣的兰考,才有了我们今天富足的生活!正所谓“吃水不忘打井人”,如今的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那时的县委院同一般民房无异,没有窗玻璃四处漏风,甚至还不如民居;那时有着36万兰考人民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和普通百姓毫无二致,简单就是一个土得掉渣的老农民。他经常走访群众,积极总结学习群众中的好经验,这不是一种工作手段或者摆姿态,这是实实在在地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这是一种真实而朴素的亲人情感,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唯其如此,人民也把他当作自己的家人,在他去世时,才会有那么多人舍不得他,才会有那么多人来为他送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想当群众的先生,先当群众的学生。看了《焦裕禄》,我理解了。

焦裕禄同志的心里装着人民,装着36万的兰考人民,却唯独没有他自己。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把自己的心收拾一下,腾腾地儿,多装些人民群众,少一些私心杂念。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真正地深入到群众中,老老实实地当好群众的学生。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虽然时代不同了,5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的工作方法依然适用于今天以及将来的时代发展,焦裕禄精神也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虽然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精神长存! 焦裕禄,其实他一直在我们身边,并未远去??

篇三:观影片心得体会

观影片《焦裕禄》心得体会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看的我泪流满面,热血沸腾,感到世界是那么精彩,人性是那么美好!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40年风雨变迁,40年沧海桑田,中华大地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两代人!

片中患有严重肝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吴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他却一点也没动,让家人原物奉还。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调节费,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愿而犯所谓的“错误”去别的县买米。因此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采取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压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旧病复发,一阵一阵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的却不哼一声。

这是多么刚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韧拔的气节。

他是艰苦朴素的典范。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

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

他是群众利益的代表,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他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予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一个生于80年代的独生子女,我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从来没有体验过贫穷和饥饿,但今天 我感谢革命先辈为我们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树立了前进的路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将以焦裕禄同志为学习的榜我们当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