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 导航 > 纪检监察干部践行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纪检监察干部践行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纪检监察干部践行八项规定心得体会,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纪检监察干部践行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践行八项规定做忠诚于党的人民卫士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20xx年11月29日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向全党发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总动员令。时隔五天的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又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党内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八项规定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反映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上哪些新的风格、新的思路?以一个县纪委书记的身份如何推动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如何带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将八项规定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抓好反腐倡廉建设,捍卫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个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八项规定为契机,自觉警醒,率先垂范,做优良作风的模范践行者
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一些干部忙于文山会海,奔波于高楼大厦,忙于上电视要镜头,有的甚至为了所谓的排场气派让孩子们在风雨中苦等。可以说党内和政府机关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作秀搞花架子、讲摆场等假大空的问题已经成为饱受社会各界诟病的积习,是造成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重要原因之一。八项规定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不仅仅是对强大民意的尊重与顺应,还源自我党在新形势下对所面临风险挑战的清醒认识,更源自我党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高度自信。身为一名纪委书记,应当认识到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要自觉警醒,率先垂范,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加强党性锻炼,做到“一个坚持、四个带头”,即:坚持立党为公,执纪为民,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摆在首位,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严明党的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严格遵纪守法,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思想觉悟和政治行为等方面始终体现先进性,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积极践行八项规定,一身正气、无私无畏,做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忠诚卫士,做一个合格的纪检干部带头引路人,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从而清扫出一片风清气和、作风朴素、群众拥戴的蓝天净土。
二、以八项规定为统领,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做执纪为民的有力推动者
反复研读八项规定,句句是实话,字字入人心,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展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执政的新理念和新姿态,反映出中国未来的务实、高效、亲民、为民施政动向,释放出清正、清廉、清明的重要政治信号,体现了从严要求、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轻车简从到李克强、王歧山开会要求不准念稿,一股清风扑面而来,必将对全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改进作风产生实质性的传递效应,并成为全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政治、工作生活准则和规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心系群众,胸怀全局,团结带领县纪委全体干部,凝心聚力,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列入全县反腐倡廉工作重要内容;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全局中思考、谋划和推进,加强监督检查,全力推动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大力倡导精文简会,改进文风会风,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严肃整治大吃大喝、公款游等行为,重点抓好“吃拿卡要”专项整治,坚决整顿“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等不良之风,加大对慵懒散奢、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整顿力度,真心诚意为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会同有关部门着力解决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与民争利、以权谋私的行为,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形成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良好风气。
三、以八项规定为标杆,以身作则、秉公执纪,做党纪国法的忠实捍卫者
与以往中央要求改变工作作风的文件不同,一句“从中央政治局做起”,针对的不是普通领导干部,而是约束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自己。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习近平总书记讲打铁首先要自身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次,从上到下,通过高层的示范作用带动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是在昭告全党、全国,改进工作作风、密切群众联系要从党的最高领导集体做起,体现了“实干兴邦”的态度和魄力

纪检监察干部践行八项规定心得体会第2页

。我相信,中央领导的率先垂范必将产生强大的“蝴蝶效应”,如春风吹拂大地,激浊扬清,迎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八项规定的出台只是第一步,中央今后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动作,要使它们真正发挥作用,避免停留在文本和口头上,关键要看落实。为此,要身体力行,恪尽职守,始终做到正人先正己、执纪先守纪。抓好对八项规定监督检查,把各单位执行八项规定情况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及时了解情况,善始善终、防止虎头蛇尾,看各单位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坚决防上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特别是现在临近春节,各类会议、检查、考核和迎来送往活动比较多,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加强监督检查,防止不良风气的发生。加强对各单位“三公”经费的审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风,积极回应群众对干部作风问题的反映。对检查发现或群众反映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要迅速介入、准确核查;对经核查属实的,要根据情节给予组织处理或党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决不姑息。与此同时,结合实际,细化这八项规定,并设计具有执行力的追责机制,进一步引入舆论和社会的监督。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学习八项规定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要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以什么样的作风开局,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在党的十八后近半个月时间内,中央领导反复强调、密集发声,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转话风改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此基础上,中央政治局又专题召开会议,并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党的作风建设确立了新的“风向标”。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求真务实、亲民的执政新姿态,是凝聚党心得民心之举。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学习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我深受触动,感慨良多。首先,我决心坚决拥护八项规定,深入落实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实施八项规定的相关举措,下大力气,下决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说空话,不说套话。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其次,我们党员干部应该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树立新风,要求别人做到的我们自己先做好。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不能泛泛而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敷衍群众。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我们不能抡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欺欺人。第三,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减少群众负担,不麻烦群众就是最大的实事。工作时不搞排场,不扰民,低调严谨办事,提高工作效率。什么警察开道,交通管制,陪同成群,豪华接待都是浪费,都是摆官架子。有这种情况的我们要坚决改进,坚决抵制,严查其中的违纪行为。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不是旧时代的官老爷。党员干部不应该高高在上,应该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之中,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如此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最后,党员干部要改变思想观念,不要总是宣传自己的政绩,做了一点成绩就要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知,什么会议内容,文件简报,新闻报道全部都是这些。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你为人民群众做了实事,做了好事,人民群众自然会记得你,金奖银奖都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总之一句话,少说多干,求真务实。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从这些小事做起,从这些细节做起,而这些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只有这样才能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如果连这些小的细节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其他的,那些都是空,没有一点实际意义,我们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不然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源,浪费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财政干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财政干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加强学习 提升本领

——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闭幕以来,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鲜明的态度、坚定的信心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

**年11月29日,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向全党发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国”的总动员令。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会议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这八项规定对中央政治局领导今后开展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从政治局领导到地方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到各种会议活动的如何精简,从会议简报的发放,到出访活动的具体安排,从出行警卫工作的改进,到领导活动新闻的发布,从领导文稿的发表限定,到廉洁从政的相关规定,再一次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发出了庄严宣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群众联系要从党的最高领导集体做起,从每一个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做起。

重视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贯优良传统。从毛泽东当年号召保持“两个务必”到胡锦涛倡导“八耻八荣”,再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作出“八项规定”、“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一脉相承。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从中央政治局做起”,铿锵有力,震撼人心,这是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全党全国人民的承诺;“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既是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自我约束、自我加压的表现,也是对全党同志的鞭策和督促;“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表达了党中央对改进干部作风的决心与意志,也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

风成于上,习化于下。“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是一种行动导向和风气引领。古人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过去老百姓常讲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的是干部”,群众看干部,基层看上级,地方看中央。只有从中央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上行下效,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从面对记者时习近平强调“打铁自身要硬”到李克强、王歧山开会要求不准念稿,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身体力行,发挥表率,鼓舞了全党全民。

常怀不足,常思己过。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自省发现不足和缺点,便于调整、提升完善自我,及时转变作风。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经常比照党章,对照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八项规定”,自觉查找自身思想是否有偏差、工作是否有疏漏、服务群众是否到家、作风是否有不足,努力做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行动务实、勇于担当的实践者。

形势催人,形势逼人。作为一名财政干部,要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在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从自身做起,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培植财源,壮大财政实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保障发展、支持发展、促进发展的能力,为加快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商洛做出不懈努力。

一是加强学习。以学习提升思想境界,提高政策水平,增强工作本领。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讲党性、重品性、作表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局党组的各项决定。虚心地向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班子成员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是勤奋工作。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提高对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强化服务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提高各项工作的执行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埋头苦干的状态,尽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完成。

三是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牢固树立为民理财的思想,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坚持实事求是,讲实话、办实事、重实效。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与人为善,真诚相待,团结共事,服务群众。

四是清正廉洁。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以律已,以身作则。要求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自觉接受组织和干部职工的监督。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落实“一岗双责”,从日常小事、小节做起,把清正廉洁作为第一操守,做廉洁奉公的表率,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作党和人民满意的公仆。

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八项为何给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一致通过关于改进工作、密切联系的八项规定。会议强调,抓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信任和拥护。

八项规定一出台,便赢得了满堂彩。在网络上,随便打开网站、论坛,就能看到广大网民对八项规定的讨论和称赞。有人说,八项规定所涉范围之广、内容之细,彰显力度之大、决心之坚,让人感觉非常带劲、给力。

事实上,大家都能够体会到,八项规定之所以带劲、给力,是因为这些规定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无需回避,在一些地方,在一些身上,确实存在一些作风问题 有的讲究排场、追求享受、喜好奢侈;有的干部脱离实际、唯书唯上,习惯讲空话、套话;有的干部作风漂浮、高高在上,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比如,近日,甘肃某贫困县,为了应付过路的领导,在国道两侧修建遮羞墙,以掩盖附近村庄的贫困景象。再比如,不久前,在某地一个人工湖蓄水仪式上,近百米红地毯铺到湖中心,只为迎接领导的短暂考察。诸如此类的现象警醒我们: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今天依然存在,如果任凭这些不良作风蔓延,不仅会损害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最终还会给党和国家事业、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正是因为如此,中央才再次强调改进工作作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也只有认识到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作风正党风、以党风赢民心,才能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才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起实现中国梦。

当然,改进作风并不能只停留在说的层面,还要踏踏实实地去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风是一个抽象而宽泛的概念,而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具体的,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唯有把一项项具体而细致的规定变成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以良好的作风做好工作,改进作风才算落到了实处,这才真正带劲、给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八项规定措施具体,要求明确,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正是为各地各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供范本、立下规矩。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这一条条措施,无一不体现出亲民情怀和务实精神。可以说,只要广大党员干部都能按照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就必然能够激发出务实亲民的正能量,也必然会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党员学习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八项规定”是一个庄严承诺,体现了从严要求、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反映出中国未来施政的动向。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具体举措,明确提出改进文风会风、改进调查研究、改进出国访问、改进新闻报道等一系列加强作风建设的新举措,细致具体,针对性强,彰显了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体现了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前,如果说还有少数人对“八项规定”能否落到实处、有否动真碰硬、是否持之以恒还心有怀疑、心存侥幸的话,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召开,无疑已经给这些人一个不容置疑的答案。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近平同志强调,“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会议同时强调,纪检监察机关将把监督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并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和纪律处分规定。

这意味着,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改进作风尤其是工作作风问题,已经被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八项规定”是一股行政新风,但绝不是“一阵”风而已,它势必吹作“四季风”,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地吹下去。

我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问题。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人民群众认识党、拥护党,不仅看党的纲领和宣言,看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否符合和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且要看党是否有好的作风,看广大党员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党的作风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密切,党就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在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贫困县耸立着豪华县政府大楼、公款接待胡吃海喝、豪华公车迎来送往等等现象还屡屡见诸报端,如果不坚决纠正这些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从以往的腐败案例来看,一些领导干部最终走上腐化堕落之路,大多是从不良作风开始的。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会继续损伤党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的执政根基。“八项规定”内容本身其实就是改进工作作风的范本。密切联系群众、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是求真,轻车简从、规范出访活动是体察,切实改进会风、文风是务实,厉行勤俭节约是我们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将“八项规定”常态化,则彰显了我党抓作风抓党风抓反腐的决心,又体现新一届政府的政治主导力、执行力和持久力。

“八项规定”的常态化无疑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反复抓、抓反复,让优良作风成为一种从业习惯,内化为一种执政自觉。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因此,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要及时整改”,让群众的满意形成作风转变的持久动力,要加大问责力度,用严格的纪律、完善的制度督促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由此,“实干兴邦”不日可期。

中央提出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没用过高的要求,都是琐小普通的细节,但是却涵盖了领导干部开会、发文、接待、考察、陪同、警卫、报道、待遇等方方面面。尽管文字不多,却务实管用,充分顺应了民心、民意,也彰显了中央破除“虚风”、“官气”的决心和勇气。

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其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干部群众对党组织的看法,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在践行八项规定方面更应作好表率,做一个务实的组工干部。具休来说,一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始终把组织工作置于全县工作大局中统筹和推进,积极为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等重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二是要立足实际,注重创新。针对党政正职选任方法不新、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实施一把手队伍建设的“龙头工程”。针对一些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等问题,实施党支部建设的“堡垒工程”。针对部分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眼界不宽等问题,实施干部培训的“素质工程”。针对村务公开范围不广、透明度不高等问题,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阳光工程”。针对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结构不优、源头不足等问题,实施发展党员工作的“源头工程”。针对高层次人才少、科研型人才少,基层人才少等问题,实施培养选拔重在实用的“人才工程”。三是要转变作风,贴近基层。要进一步强化学习,解放思想,深入基层,自觉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表率意识、奉献意识等五种意识,为领导搞好服务,为同级机关搞好服务,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搞好服务,努力把组织部门打造成模范部门,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