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观后感 > 导航 > 聂荣臻观后感

思想汇报观后感

聂荣臻观后感。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聂荣臻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聂荣臻观后感

电视剧《聂荣臻》从历史的角度,以火光冲天、焚烧江津商号的壮观场景启幕,到在悲壮的《国际歌》声中再现聂帅生前画像而剧终。高度地概括了开国元勋聂荣臻伟大的一生,历历再现聂帅的丰功伟绩,如春风化雨,滋润中华儿女心田。我慕名多次观看和品味该剧,兴趣盎然,感慨万端,敬慕聂帅之至,由然而生。

一、茅塞顿开填空白,该剧以“巴黎和会”会场、“五·四”青年学生游行、火烧江津商号等气势恢弘场景拉开序幕。在过去的日子里,我只知道聂荣臻是从江津走出去的开国元勋,对聂帅为什么要离开江津,是什么力量鼓舞他迈出江津,是怎样离开江津的等史识是一片空白。电视剧《聂荣致》为我填补了这片空白。我从中知道:以惩罚战败国德国为中心的“巴黎和会”,废除了《辛丑条约》中“中国赔款”的条文,中国代表以战胜国身份出席会议,震惊世界,唤醒华人,长了华人志气,增强抵御外侵、维护民族尊严的信心,这一历史潮流启迪了中国一代激进青年,酝酿五·四运动,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侵华特权,也鼓舞了远在四川江津的聂荣臻。他挑战夜战,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为座佑铭励志,萌生寻求救国救民之志,愤然领导江津学生,纵火江津商号,抵制日货。在他二舅的鼓励和支持下,忍痛告别父母,背井离乡,到法国勤工俭学,开始革命生涯。表现出“天下为公”,“不为一衣一食”,只为当时的“四万万同胞”的博大胸怀,体现了中国人不畏外强的傲骨和斗志,他含泪三拜父母而远行,为的是中国人不受欺侮。是多么的高尚啊!

二、浩气壮志撼心灵。电视剧《聂荣臻》亮点纷呈,抢眼夺目:正当聂荣臻励志在急时,他二舅敲门进屋告急,聂荣臻领导学生烧江津商号,可能被捕坐牢,得马上避难,刻不容缓。聂荣臻的父母闻讯心急如焚,心乱如麻。而聂荣臻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据理论理:“烧日货是爱国,是抗争,为华人不受欺侮”,说服父母后,立志远涉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学成回国,振兴中华。一番义正词严的对话彰显了聂荣臻的浩然正气、壮志豪情——不作“东亚病夫”,“不甘华人受侮”,“不管死活,我都要出去!”“饿,不可怕,只可怕没有志气。”义无反顾,相继到法国、比利时、苏联深造,先后理直气壮买鲜花奠祭牺牲的华工,横眉冷对白脸洋崽儿,怒目抗争轻华教授,向教官安烈学军事,长本领,聂帅浩然正气,壮志满怀,让人闻之心灵感撼,见之心悦诚服,深深地感到伟人就是不同凡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忠孝”不能两全时,舍小家为大家,取报效国家,舍尽孝父母;在风云突变、急中生智、赴汤蹈火、化险为夷;在父母困惑胆怯时,口若悬河,摆事实讲道理,说服父母理解和支持自己投身革命浪潮、戎马疆场、奋勇杀敌,开创新中国,让普天下的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走向光明与幸福。

三、敬贤报国贵于行。看了电视剧《聂荣臻》,无不佩服,赞口不绝:“聂帅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伟大的一生。”青年时期忍痛离乡,一去就是三十八年,没有返乡一次,就连父母仙逝也没回家尽孝,率兵拼杀在疆场。在新中国成长的各个关键时期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一心想着国家和人民。建国之初,他急国家人民之急,毛遂自荐,从事国防科学,研发两弹领导工作;自然灾害时期他率先垂范,倡导节约;“四人帮”横行时期,他同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风雨同舟,并肩作战,力挽狂澜,挽救了国家,挽救了党;晚年时期应党和人民之需,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心爱物品分别捐赠国家军事博物馆和家乡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临终前还惦记国防科学,遗嘱身边工作人员,在他逝世之后,将部分骨灰撒放酒泉发射基地。与一代代科研人员“相伴”,开创国防科学美好未来,含笑九泉,一心扑在国家尊严、人民和平的事业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感人肺腑,令人敬仰,顿生报国之志。但我更认为,看电视剧《聂荣臻》,敬仰开国元勋聂帅,立报国之志,不能只在看时感动,看后冲动,贵在持久行动,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关心祖国的今天和未来,爱岗敬业,扬己所长,视中国梦为自己的梦,以“主人翁”角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功立业,奋斗不息。

千古风流地,人文荟萃城,出了个顶天立地的开国元勋。咱们华夏孙,今朝江津人,饮着帅乡水,铸就爱国魂。羔羊跪乳母,乌鸦反哺恩,爱祖国,爱江津,不忘帅乡沃土养育一片情,一头扎进母亲怀,爱我江津,拥抱江津,继往开来,你也洒汗水,我也勤耕耘,圆满中国梦,再创辉煌新江津,扬鞭策骏马,勇往直前去远征!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观后感


cctv-1的节目: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快三十的我看了被震撼了,有太多的感动感慨,深入了自己的灵魂深处……
以前看过cctv的感动中国一般都是年纪大的,这个节目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小兄弟小妹妹,一般都是家里条件都不是很好的孩子,条件不好就不好吧,他们有失去母亲的也有失去父亲的,有父亲或是母亲重病的,他们肩负起家庭的重担,有的还要同时照顾七八十岁的老人,十岁左右失去母亲或是父亲是什么感受,就算没有失去的,当他们看到同龄人被爸妈疼爱的时候,看到他们受委屈的时候会依偎在父母怀里,内心会受着怎样的打击……
因为他们不能,就算他们没有钱,哪怕是为爸妈做点小事,在他们天真的心里的想法是能挽救他们的父母,他们没有抱怨,他们默默的接受了这种命运,或许是因为这种命运我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大爱,这种坚强,这种令世人都为之振奋的情感……
是媒体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坚强的孩子,这节目没有任何做秀的成分
在医院和学校两头跑,看望病重的母亲,还在中午或下午放学的时候
送票来赚点钱来维持生活,有一对姐弟父母不在了姐姐带着弟弟相依为命,还要照顾生病的奶奶,就连给奶奶买药的费用,都得姐姐带着弟弟背着花篓装着玉米和茶叶去镇上卖去……到了镇上累的肩膀都磨血印了…姐姐问弟弟疼不疼,弟说一会就不疼了,到了收购站姐弟俩个央求那老板说多出点价钱,这是我妈妈种的茶树留给我们的,最后多给两块钱好像,姐弟俩人那个高兴劲,我们是无法感受的到那种喜悦……最后弟弟对着镜头说:妈妈、我会保护姐姐的,我长大了我听话……说到最后一句:妈妈我想你了……就这么一句多么普通的话,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点寄托都没有,唯有的是自力,倒下了在爬起来继续自己的路……
我敢说当你们看过这个视频的时候都会被震撼到……
那些整天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或整天游手好闲的人你们还抱怨(包括我),你们和这些孩子比,你们有什么好抱怨的,这些不公平发生在他们身上,假如发生在咱们身上,想想自己会怎样承受,有没有勇气和他们一样……
如果cctv这期节目全中国强制性的收看,看完了大家的心理肯定会有感触,希望这些感动感触能洗礼每个人的心灵,放下歧视的眼光,放下虚荣,放下所谓的权势和虚荣心,假如人人的心态放正了,这个社会就和谐了……人人都活的更真实
那些每天都假惺惺的人,你们活的不累吗?为了自己那点利益在拼命伪装,你总装犊子就不累?
希望我们活的真实,希望我们能活出最原本的那种人性。

《镜鉴》观后感


《镜鉴》观后感

看完电教片《镜鉴》之后,我感慨颇多,《镜鉴》警示片以“**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为主要内容,将衡阳市委组织部长兼统战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曾仁忠,仪陇县委书记杨建华等人无视党规党纪,利用手中特权通过拉票贿选等不正当手段破坏人大选举工作,给党和政府带来的严重危害深刻剖析了出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对我的思想震动很大、感受很深。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人最初也曾心系百姓、也曾寒窗苦读数十载、也曾是排民忧、解民难的父母官、也曾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到头来却深陷欲望的深渊不可自拔,失去了最初的理想信念和心胸抱负,失去了廉洁自律的自我约束,一步步的遁入“违法犯纪”的“深渊”,最终悔恨不已,所谓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悔哉、悲哉!

“贪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自焚”,《镜鉴》给我们的启示好多,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性信念,只有在工作和学习中从实际出发,提高整治理论修养,提高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严格自律,把心思和精力全部放在党的事业上,才能更好地保质保量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清正廉洁。要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经常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一切按原则办事,不徇私情。要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镜鉴》中的案例让人心情沉重,涉案人员都经过自己的奋斗拼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最后却不能正确对待权力和金钱,守不住清贫,把奋斗成果付诸东流。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始终经受住欲望的诱惑和考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辜负党组织和群众的信任重托。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再观后感
 弹指间,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俯审自己,入眼的人和事大都是淡淡的,不经意地和光同尘了。组织安排,端正了态度,再次看了电影《焦裕禄》。过程中,还是湿润了眼角,有了久违的感动,唤醒了些许隐藏已深的精神,觉悟到些许飘然远去的意气,虽有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斯人已去,消失在滚滚红尘中。焦裕禄,埋身在黄河故道厚重中的沉沙中已化为尘土了吧。山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水不言自流,焦裕禄,其人不能言,自德,已然化为一座精神的丰碑,屹立在浩荡无垠的历史长河中,屹立在生生不息的茫茫人心中。
很多人都口念,为人民服务。我们感受不到真诚,感受不到信仰,感受不到敬畏。因为他们口惠人,实惠已。焦裕禄说了,永久要做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横行霸道。只有时时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同意不同意作为想题目、办事情动发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我们信他,我们敬他,我们追随他,因为他身体力行,一以贯之。
焦裕禄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几近走遍了兰考的每寸土地;他下乡住的是农民养牲口的棚子;县委有汽车,他却始终骑自行车;天下大雨,他冒雨勘察内涝情况,争取到水患的第一手资料;为抵住肝病的疼痛他竟然把坐椅抵出一个窟窿......,焦裕禄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仅仅凭这种精神就够了,正是这种精神改变兰考人面对三害的态度,正是这种精神鼓励着兰考人把贫困的兰考建设成了梦想中的兰考。他用行动诠释:一个人的地位不用太高,一个人的贡献可以不大,一个人工作的时间也能够不长,只要此人实实在在为人民做事,人民就永久不会忘记他。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焦裕路精神在那里。
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线路,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正确对待权利、地位和利益,正确对待组织、群众和自己,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行动准则,何其空也?若如他,化在骨血中,化在平凡工作中,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自己,将主义落实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税户税收实践过程中,何其实也!
节约勤俭、艰苦创业。若如他将过紧日子当行为习惯,反对浪费和大手大脚,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良好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锐意改革、共克时艰,何需愁税收成本居高不下。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若如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脚踏实地干事,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果断克服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心理,少求税收改革的政绩工程,不做哗众取宠的形象工程,少求虚假指标,不搞瞎折腾,则是税收之幸,国家之幸,纳税人之幸。
不怕困难、不惧风险。若如他般大无畏,能知难而上,迎难而上,敢作敢为,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勇于挑起重任,勇于克难制胜,善于在挑战眼前中捕捉和掌控发展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养有益因素,少一些扯皮推诿,多一些团结共进,税收能有多大点事。
克已待人,爱惜人才。若如他诚心待人,真心留人,温暖人心,也便能留住人身,税收事业也能吸引社会精英。
这便是精神的魅力,弥久弥真!

阅兵观后感


阅兵观后感

为祖国点赞

有一种历史用鲜血写就,即使时间能够冲淡记忆,这样的历史,也注定会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有一种胜利用生命铸成,纵然岁月能够改变山河,这样的胜利也必将会化作不朽,成为永恒。

雄伟的天安门前,万众瞩目!宽阔的长安街上,三军列阵!

军乐团指挥者双手用力向外一划,一抬,一落,在身前稳稳地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激昂澎湃的进行曲骤然响彻天地。

初秋的北京晴空万里,70响礼炮奏响了胜利纪念日的序章。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使我热血沸腾,这是我们民族的呐喊,也是我们国家崇尚和平的呼声。

六架直升机护着两面巨幅国旗与军旗,二十架飞机飞成“70”字样,率先飞过天安门上空。这是一场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阅兵盛宴。旗帜是精神的象征,彩烟是心情的绽放。一面面国旗迎风招展,一条条彩烟当空舞动,共同构成了这个秋日里色彩招姿的一幕。

对我来说令我备受触动的是抗战老战士们在武警国宾卫队的护卫下徐徐驶向天安门。这是国共抗战老兵首次一起接受检阅。这一幕永远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秋风轻拂着他们满头的白发,秋阳辉映着他们胸前的勋章。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掌声如潮水般汹涌……当个画面转换到抗战老兵时,看到爷爷在偷偷抹眼泪。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做到的,虽然我没有经历那场战争,但阅兵唤醒了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我为伟大的祖国点赞!

徒步方队中,战士们步伐铿锵有力,目光果敢坚毅,铁甲之上的将士,气势如虹,锐不可当。

一枚枚长长的导弹,如奔腾的巨龙。这是支撑中国梦的坚强实力,是维护和平的坚固护盾。70架直升机掠过上空,人们的思绪仿佛回到了辽宁舰的甲板上。七十年前,侵华日军一滴在中国上空狂轰乱炸,夺取了多少无辜的生命。今天,中国的空中力量守护祖国和平的天空。

女兵,阅兵式上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国女兵,爱好和平,也不畏战争。她们善良,温柔,美好,同时又果敢坚强。

经历战火,我们追求和平。经历了屈辱,我们懂得尊严。正是七十年前那场的血与火的洗礼,古老的中国浴火重生。硝烟远方,鸽哨悠悠。当梦想成为了光荣,光荣又孕育新的梦想。成群的和平鸽和数不清的彩色气球,一同飞上蓝天。新的梦想之旅又开始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