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共产党思想汇报 > 导航 >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思想汇报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作为一名拥有22年党龄的中共产党员,我已先后数次研读过《共产党宣言》。随着岁月的沉淀、知识的积累,每次研读之后,我都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

作为马克思主义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篇幅并不算长(第一个德文版单行本共23页),然而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历经160余年而不褪色,以其毋庸置疑的真理性和逻辑力量征服了世人,这在世界学术理论领域是绝无仅有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是一个胜利──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它的不朽。诚如恩格斯所言:“《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列宁也曾说过:“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这次重读,我主要有四点体会:

1、《共产党宣言》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应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这一历史文献。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历史文献,《共产党宣言》在人类思想史上树立起了一座丰碑。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自己创立的理论的态度。马克思曾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恩格斯也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87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现在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了。”因此,我们要历史地、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实质,结合当下的具体实践,与时俱进地理解和运用《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一般原理,同时透过《宣言》,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真理的态度、认识世界的方法。

2、《共产党宣言》起草工作安排和早期共运事业发展赋予年轻人以重任,从中我们应更加坚定干部年轻化的政策自信。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年轻的马克思(时年29岁)、恩格斯(时年27岁)受大会委托,为同盟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纲领。在他们的努力下,《共产党宣言》于2个月后宣告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此年轻,便承当了如此重任,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如此重要贡献,充分展示了年轻人的能力、担当和智慧。1848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把领导权移交给了以马克思为首的布鲁塞尔区部委员会,恩格斯也当选为中央委员。直到1852年11月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告解散为止,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为这一组织领导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年轻时便在党内担当重任;上个世纪80年代初,面对“文革”后干部老化、青黄不接等严峻现实,我们党极力倡导干部年轻化;纵观当下,在重要岗位上大胆使用年轻人已成为工作常态。综上所言,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是干部年轻化的重要实践者,《共产党宣言》起草工作安排和早期共运事业发展为我们党的干部年轻化政策提供了依据,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当下,我们应更加坚定这一政策自信。

3、共产主义既是一个崇高理想,又是一个奋斗过程。自从“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以来,各国共产党人一直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概述。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确值得每一位共产党人为之孜孜以求、矢志奋斗。但另一方面,《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160余年来,共产主义依然未能实现,说明它同时又是一个奋斗的过程,即每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都为继任者奠定奋斗的基础,每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都建立在前人奋斗的基础之上,每一代共产党人都是构成把共产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整个链条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切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制度和实践都是共产主义的实践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共运陷入低潮,这一过程可能还要持续更长时间,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放弃共产党人的理想,要以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永远在行动的清醒和自觉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4、相对于革命战争年代而言,建设和改革时期能否坚守共产主义理想更能检验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抛头颅、洒热血,靠的是一种革命意志和坚定信仰。那个年代,共产主义社会的模样仅停留在共产党人的意念和想象中,《共产党宣言》对这幅图景的描绘虽然壮丽,但谁也没见过,因此,革命先辈们怀着“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的胸怀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气概,一茬茬接续奋斗,无怨无悔。建设和改革时期,执政的共产党人从革命的共产党人手中接棒以后,随着时势的推移、对公权力的占有和既得利益的形成,很容易“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从而陷入“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的历史周期率。一些人因为“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对共产主义虽向往之但由于遥不可及,逐渐背离“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有的甚至未能经受住考验,做出让组织失望、令自己蒙羞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和改革时期由于面对的诱惑更多,更加防不胜防,因欲念而行动到达成愿望更加便捷,能否坚守共产主义理想更能检验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更能看出共产党人的生命底色。因此,我们要不改初心,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上的“钙”,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入党时的庄严承诺。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000字


《共产党宣言》是与时俱进而非过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极力追求的普遍性遇到的外来障碍,就其性质来说是资本本身异化的产物,只能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去寻找。换句话说,资本的扩张带来的一系列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只有工人阶级的联合的制度,即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解决资本面临的问题。

然而,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马克思的理论似乎不吃香了,如火如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时沉寂下来。一些伧俗势利小人趁机发难,声讨马克思主义的种种罪恶,欢呼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预言已被历史宣判为失败。一些原本对共产主义理想怀有憧憬的人们也对前景产生了迷茫。然而,《共产党宣言》宣传的理论真的过时了吗?

《宣言》第一节的第一句话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斩钉切铁的话了。《宣言》的第一部分对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有肯定方面的评价,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有人会觉得疑惑,一个以批判资本主义为己任的人为何还会如此的推崇其生产方式?联系到现实,不少人在改革的条件下初步获得了好处,便固守既得的经济利益,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则手段。在他们看来连马克思都肯定了资本的生产方式,那么这一资本积累阶段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为加速这一过程的付出代价就是必须的。

是的,改革意味着重新调整生产和社会结构,不得不触及部分社会集团、阶层的某些利益,成本与代价也难免。问题在于改革的成本与得益是否相符?现在看来我国的工人、农民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他们甚至会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可他们的所得的实际收益又有多少?如果一切都向资本看齐,而将社会分配不合理的现实弃之不理,我们就可能有违于改革开放的初衷,有违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将社会主义定义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们也经常被告知市场与资本同样有着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它不可能自动的将一个社会带入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那么出路何在?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200字


《共产党宣言》正文分为四个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它明确指出迄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各自的特点,继而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当时的新兴阶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宣言详细的概括了资产阶级的起源,发展,用辩证的观点指出了资产阶级起的积极作用,包括反对封建,追求自由,开拓世界市场,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把财产重新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它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而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对立阶级,也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先进性,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他们的存在同时开始的;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因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他们通过机器化大工业和历次革命活动的到了锻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其革命的目的必然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最终解放全人类。

在共产党宣言里,我们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的揭示笼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面纱,通过严谨的分析,详细的阐述,宣言让世界上各国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本质和弊端,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从野蛮一路走来。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也是一部无产阶级的血泪史。资产阶级正是在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在国内的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在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中,斗争仍在继续,因为矛盾始终存在。这个矛盾,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无情的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在《共产党宣言》宣言发表到现在的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历史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当代社会经济结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应该清楚,西方国家企业主之所以接受西方管理学的新思想,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注意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其目的是提高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是资本家阶级永远追求的更本目的。

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认清自己使命,洞察各种资本主义现象的本质。我们应该看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表现为新的形态而已。当前,工人阶级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带动全体人民,才能完成解放全人类的神圣历史使命。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还存在剥削,无产阶级的斗争就不可能停止。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600字


《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刚刚发表,就迎来了欧洲1848年的革命风暴。

《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这部着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着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半个多世纪以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61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这部慕名以久的着作,我感慨很深。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