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观后感 > 导航 >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思想汇报观后感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平凡的世界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平凡的世界观后感供大家参阅!

平凡的世界,蒸腾着不平凡的真情;一群普通的人,演绎着悲壮的人生。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的背后都有激情澎湃。

这厚厚的一本《平凡的世界》,我曾读过好几遍,但每次读都会带给我很深的震撼与感动,因为我看到的是世间的真情,平凡但是真挚,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正是因为平凡,所以才更感动。

《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讲述了七五年至八五年间,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双水村的地方和双水村人的变化,并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那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平凡的人们的形象。同时,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勇于超越自身的局限,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展现出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因此他们其实并不平凡,虽然没有显要的社会地位,没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可他们身上却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们所表现出的真挚的感情和对感情的执着则更让人感动。

孙少平是这本书中对我触动最深的人物。

他有思想,有追求。他没有将自己的生命像大多数与他有着同样条件的青年一样,定格在农村,过着周而复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读书时,他就立志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学习各种知识,参加多项活动,虽然家里最穷,却仍然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高中毕业后,因为家境的贫寒,他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毅然外出闯荡。他放下了读书人的架子,去做最底层的工作。但他即使在那般“恓惶”的境地里,仍然不放弃读书的机会。他会在做完一天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后坚持用读书、看报来充实自己。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那样苦难的日子里,总是保持着那一颗宁净的、上进的心;

他很善良,重情重义。当他从黄原揽工第一次回家,用赚到的钱为家人买了礼物、化肥、生活用品,还给苦命的姐姐留下了买油买盐的钱。而当他再次回到黄原,跳下公共汽车时,口袋里只剩下五毛钱;他在自己吃饭都困难的情况下,会为了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而得罪自己的老板;他为了在事故中挽救工人,却使自己毁了容。

他总是很自信。他可以这边脱掉肮脏的工作服,那边就可以坦然风趣地和他人探讨人生,不管对象目不识丁的农民还是饱读诗书的大学生。

他勤劳,脚踏实地,肯吃苦。他将他平凡的生活付给了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煤矿坑道,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仍对生活充满热情。

他深爱着晓霞。他到田晓霞墓前那样让人肝肠寸段的句句内心旁白,至今还让我相信,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生死不渝,是舍你其谁的两两相依,不能分割。

他有责任感。当我看到他最后决定一生献身煤矿,特别是在晓霞因救人而牺牲、他自己也在矿场事故中被毁容后,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队的路途时,我不禁潸然泪下。

同时他也是幸福的。尽管一路走来的道路坎坷,但他拥有永不褪色的亲情;他拥有金波那给他的那份无可替代的真挚的友情;当然还有与晓霞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虽然她最后离开了他,但我总觉得拥有过那段那样挚烈的爱情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他执着,有韧劲。他时刻能充满激情、充满斗志。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生活好像永远不能压垮他,种种挫折与困苦反而磨练了他,使他不断成熟起来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他对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对苦难的理解,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他的这种对苦难的态度,让我敬佩不已。

从孙少平的身上,我懂得了奋斗不仅仅是要吃苦,要受罪,奋斗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执着,一种在黑夜里呼唤黎明、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执著。他的那种勤劳,那种热情总是会传染到我,让我学会高昂地活着,让我懂得去认真追求。让我懂得,要在平凡中实现自己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集中体现了四个词: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它将生活真实地还原于我们面前,告诉我们,人生是挫折的,到处都充满无力的失败感,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每天都发生着不幸,谁也不能保证厄运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人生同样也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欢乐与惊喜,所以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要放弃希望。人生会是奇迹的,会是平凡的,当然也会是不幸的,改变的基础,有社会变迁的影响,但重点在于自身。而无论是怎样的人生,它们都一起构成了我们这个“平凡的世界”。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平凡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每个故事都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会经历失败,会经历痛苦,会经历生老病死。我们可以贫穷,因为我们有时无法选择;我们可以地位卑微,因为我们也曾经努力过;我们也可以动摇,因为我们无法避免受伤。但是,我们不可以没有追求,没有精神。并非所有的平凡中都可以诞生出不平凡。但是如果我们对命运妥协,轻易放弃,那么我们就只能沦为真正平凡的人了。

不要怕面对苦难,也不要怕拥抱幸福,人生中的酸甜苦辣,都是我们生活存在的意义。不管生活怎样,我们都要以乐观的心态,以坚强的意志来面对,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哪怕再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斗!我们要坚信: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只要“不抛弃,不放弃”,生活总是会有希望的。

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管是落寞失意,还是意气风发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路遥,想起《平凡的世界》,想起那些平凡的人。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榜样》观后感平凡的英雄 与榜样同行


《榜样》观后感平凡的英雄 与榜样同行

做一个平凡的英雄

握紧拳头 去战斗

想要争的不是天下

是我背后 你一个安心的笑容

我很普通 无力把天地撼动

但是能不眠也不休

给你我所有 只要你开口

相信我 我负责赴汤蹈火

答应我 你负责快乐生活

我可以伤痕累累

你不可以生老病痛

我没想过 要谁来歌颂

做一个平凡的英雄

热血沙场,鲜衣怒马,我们总向往古代战场上热血厮杀的英雄,钦佩那些名垂千古的战士,历史步入现代,最打动我们的,却往往是这些平凡世界里不平凡的事,平凡人群里不平凡的英雄。谁说只有成功才是最大的荣耀!谁说只有站在最高领奖台的才是英雄!今天,英雄属于平凡的人,属于奋斗的人,属于不遗余力朝着目标奔跑的人,属于充满激情和斗志的人。

守疆卫国的刘锐也好,教书育人的陈先达也好,永不退休的吴金印也好,他们,只是千万人群中的普通一员,只是在党旗下成长的平凡的英雄!他们早已将“忠诚”扎根灵魂,把“奉献”融入血液。他的精神,激励着所有人充满了勇气和力量,去赴汤蹈火、攻坚克难, 这是平凡的英雄对我们的呼唤,也是对数以千万的平凡人的激励。英雄不是站在最高处的,英雄不是理所当然的享受欢呼膜拜。英雄首先成为自己的英雄,然后成为大家的英雄。英雄不是上天决定的,不是生来具有的,他来自心灵深处对自我的呼唤,对自我的指引。平凡,在平凡中永不放弃的追逐自己的信念,才是成就英雄的基石.

《雨中的树》观后感:踏实干事、平凡做人


电影《雨中的树》早在9月从报纸电视上就有所耳闻,那时候只知道这是一部作为党的十八大召开的献礼片,而剧中的内容一直未所了解。今天,在园党组织安排下走进电影院亲历电影主角李林森讴歌一名人民公仆的伟大胸怀,让我的心随着电影镜头涟漪。

影片开始,看到了一个平静安逸的家。而在这个家中曾经经历的伤心悲痛留给的是李林森的妻子和儿子,于是镜头也追随着儿子寻找父亲生前的足迹慢慢拉开。

风雨交加的镜头始终是影片的重要背景,也正是这个背景中让李林森经历艰险困苦,而他在洪水爆发时让我们记住了牵着水牛、背着群众大爷与暴雨抗争的“救命书记”,嘶哑的嗓子、疲惫的身影一次次的冲在抢险的第一线,爬上屋顶破开砖瓦不顾一切的去救被洪水围困的老人和小孩,直到累倒也不愿停留片刻,因为他心里想着的还是老百姓的安危。

影片中让我内心翻腾的一幕:儿子李东阳似乎看到父亲倒下的那一刹那,父子之间的对话“儿子,不要怕;爸爸,我不害怕;”爸爸我想你,真的很想你;让爸爸休息一会儿,真的很累;爸爸你真的死了吗?……“这一段对话始终出现,这也许是儿子到了父亲生前工作的地方,所产生的父子之间的心灵感应吧!当然,作为观众的我们真的很感动,这是一种亲情的对话,也正说明李林森辛劳的工作历程。

在对待工作勤勉敬业,恪尽职守的背后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他也有家庭,他是一个丈夫、他也是一个父亲,而他所反映的却是一个被还原到现实生活中的伟人。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也来对照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心境。自认为写过入党申请、受过入党培训的我已经慢慢的走向党组织的大门,但从李林森的身上我发现自己还很渺小,从他坚定的信仰、坚持的追求中可以看到也就像他所说的“空气可以不干净,水可以不干净,但人心不行……“这句话深深的烙刻在我的心中。有一颗纯净的心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工作前提,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小的孩子。

屹立狂风暴雨不倒的树,这就是李林森。所以踏实干事,也是作为一名年级组长的我一个醒示。我们干的都是平凡的工作,但做的每一件事却要对得起自己的心。向李林森学习做一个踏实工作的人,巍然挺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平凡的世界,不凡的人生


放假前,我就借上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从放假第二天到今天,我终于心心静静地看完了这部长篇小说,内心里一直有种不吐不快的情绪……

这部小说是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像我们身边的平凡人,我们生活当中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一些平凡小事,但,这些平凡一经路遥润笔,就变得那么荡气回肠,那么感天动地,那么鼓舞人心。因此,虽是《平凡的世界》,却揭示了不凡的人生!

在我不平静的情绪中,应该是书中表现出的真善美,它是那么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也鞭策着我。其实我一直崇尚这样一种生活:真假分明,善良至上,扬美抑丑。

就像孙xx,他自幼家贫,十三岁主动辍学归农,与父亲合力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农事中他善于动脑,懂得创新,为人厚道,善良淳朴,深得村里老少的信赖和爱戴。他可以说是农民中的新农民,有着其他农民所没有的责任感和觉悟。为了能支持弟妹上学,他在贫瘠的土地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待凭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稍发达了,就对村里的弱者接济钱粮……他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有着一种让全村人富起来的责任心和回馈社会的觉悟力,包括他遭遇了人生中最惨烈的失败后,仍然不惜借钱也发给为他打短工的村人。还有与他相似的田福军、乔伯年,都是为人民的利益兢兢业业,实事求是,在其位谋其政。反观现在的人,人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权谋私,不择手段,无利不为。弄得老百姓到哪都得找熟人托关系,否则要么办不了事要么拖得黄花菜都凉了。

还有孙少平,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他。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对生活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怎样的认识啊?!可现在的人呢?有谁不是为了自己的子女步步为营,建立社交网,营造关系圈,动用一切能动用的人脉,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关系,为孩子或自己铺路搭桥,还有谁认可苦难教育?唯恐避之不及,似乎身陷苦难就是一种不体面的存在,哪怕再穷,也要装得很有钱。还有谁觉得实实在在的劳动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当人们无奈地感慨现在的孩子都懂得攀比,不想刻苦学习时,有没有想过整个社会给孩子提供着怎样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现实?

还有田晓霞,作为一个充满责任感和良知的记者,她是合格的。她也出生优越,但从未以此自居自傲。她性格与众不同,能够用批判的眼光来看社会,敢于同一切非正义的现象作战。经常以独特的视角来辩证地对待一切,包括她的感情生活。与之有一比的是少平最初喜欢的郝xx,出生卑微,于是内心里急于找一个成分好有地位的男朋友,所以挑选了干部子弟顾养民。而晓霞知道少平家境贫寒,又没有考上大学,在家务农,可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他去信,鼓励他多读书多了解时事多关心国家命运。可以说,她对少平的感情,是一种建立在有着共同爱好共同追求的基础之上,她的爱情观,本着自己的一颗真心。直到少平从村里走出来,到工地做揽工汉,她不顾面子到工地上去看他。后来机缘使然,少平成了煤矿工人,她已成为省内知名记者,她仍然对他一往情深。在一次实地采访时,她为了救一个孩子,被洪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爱情虽以悲剧结束,却是唯美的。如果现在的年轻人也能不过于物质化,将精神层面提高提高,是否很多社会现象就不会冲击传统的道德底线,是否会避免很多悲剧的演绎?那些诸如“笑贫不笑娼”“有钱就可以任性”的论调就不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书,看完了;意,却无尽。我想,它之所以受这么多人的喜欢,一定直指人心。正是其中的真善美,引得人们内心希望不灭;正是其中的真善美,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观后感


cctv-1的节目: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快三十的我看了被震撼了,有太多的感动感慨,深入了自己的灵魂深处……
以前看过cctv的感动中国一般都是年纪大的,这个节目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小兄弟小妹妹,一般都是家里条件都不是很好的孩子,条件不好就不好吧,他们有失去母亲的也有失去父亲的,有父亲或是母亲重病的,他们肩负起家庭的重担,有的还要同时照顾七八十岁的老人,十岁左右失去母亲或是父亲是什么感受,就算没有失去的,当他们看到同龄人被爸妈疼爱的时候,看到他们受委屈的时候会依偎在父母怀里,内心会受着怎样的打击……
因为他们不能,就算他们没有钱,哪怕是为爸妈做点小事,在他们天真的心里的想法是能挽救他们的父母,他们没有抱怨,他们默默的接受了这种命运,或许是因为这种命运我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大爱,这种坚强,这种令世人都为之振奋的情感……
是媒体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坚强的孩子,这节目没有任何做秀的成分
在医院和学校两头跑,看望病重的母亲,还在中午或下午放学的时候
送票来赚点钱来维持生活,有一对姐弟父母不在了姐姐带着弟弟相依为命,还要照顾生病的奶奶,就连给奶奶买药的费用,都得姐姐带着弟弟背着花篓装着玉米和茶叶去镇上卖去……到了镇上累的肩膀都磨血印了…姐姐问弟弟疼不疼,弟说一会就不疼了,到了收购站姐弟俩个央求那老板说多出点价钱,这是我妈妈种的茶树留给我们的,最后多给两块钱好像,姐弟俩人那个高兴劲,我们是无法感受的到那种喜悦……最后弟弟对着镜头说:妈妈、我会保护姐姐的,我长大了我听话……说到最后一句:妈妈我想你了……就这么一句多么普通的话,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点寄托都没有,唯有的是自力,倒下了在爬起来继续自己的路……
我敢说当你们看过这个视频的时候都会被震撼到……
那些整天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或整天游手好闲的人你们还抱怨(包括我),你们和这些孩子比,你们有什么好抱怨的,这些不公平发生在他们身上,假如发生在咱们身上,想想自己会怎样承受,有没有勇气和他们一样……
如果cctv这期节目全中国强制性的收看,看完了大家的心理肯定会有感触,希望这些感动感触能洗礼每个人的心灵,放下歧视的眼光,放下虚荣,放下所谓的权势和虚荣心,假如人人的心态放正了,这个社会就和谐了……人人都活的更真实
那些每天都假惺惺的人,你们活的不累吗?为了自己那点利益在拼命伪装,你总装犊子就不累?
希望我们活的真实,希望我们能活出最原本的那种人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