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在北京实习报告 > 导航 > 北京实习报告

在北京实习报告

北京实习报告。

一般而言,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经历过实习的学生会更明白自己未来的方向,我们可以对实习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写成实习报告,好的实习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以后求职中更具优势。如何撰写出一篇优秀的实习报告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北京实习报告,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这篇关于《北京实习报告》,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终于回到广东,我的北京实习之旅正式结束。回想这七个星期的实习经历,收获颇多,感触良多,现跟大家分享一下。

六月底,经过面试选拔,我和莉萍幸运地被分配到王恒涛老师所在的Garvey Schubert Barer律所北京办事处。刚好我们俩都在小学期选了王老师的课,所以上京之前已经可以向他了解一下律所的概况。

GARVEY SCHUBERT BARER(下文简称GSB)是一家为公司和商家等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业务范围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公司设立与并购、证券和资本市场融资、税务、反倾销、投资及贸易、海事海商、知识产权、劳动保护、房地产、商务诉讼及移民业务等。目前,该所在北京、纽约、波特兰、西雅图和华盛顿首都设有办事机构,共有130多名专职律师。这家律师事务所致力于促进中美贸易已将近30年。2005年5月,经司法部批准,格威.舒伯.拜耳律师事务所正式设立北京办事处。我们学院的王恒涛教授就是GSB律所在北京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

从北京朝阳CBD说起
GSB的北京办事处设在北京级的写字楼之一嘉里中心(Kerry center),位于北京最繁华的朝阳商务中心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此概念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会聚之地。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商务中心区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1]

如今,北京朝阳区CBD商务建筑群林立,如拥有中国最多500强外企进驻的国贸大厦,有被称为现代御金台的财富中心,有金光灿灿的银泰大厦,有韩国LG集团的双子座大厦,对面街是正在兴建的受到世界瞩目的建筑——中央电视台双斜塔,还有旺角中心,汉威大厦等等写字楼等等,每一幢大楼都高耸入云,每一幢大楼都承载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重任,这里是北京的商业地标建筑的集中地,这里是象征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名片,到处充满着浓厚的商业气氛。

北京CBD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要求也很高,是一个人材济济的地方。在这里工作,最起码的要求是外语能力,口头和书面都要过关,这是前提。像我实习的GSB的正式员工,不是清华研究生就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还有不少是有海外背景或者是一边工作一边打算着去海外留学的。在律所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深感自己的英语是严重不够用的。真的要回去不断学英语,不断扎实基本功。

实习工作篇
GSB的北京办事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贸易部,主要负责人是王恒涛律师,二是移民部,专门从事中美移民法律事务。莉萍和我是跟王恒涛律师的,一到律所,王律师就交给我们一项Lega Reaserch——关于中国民间金融借贷机制立法现状的分析。王律师除了接手各类案子外,还致力于推动中国法律立法。他让我们先做个立法现状分析报告,时机到了有可能上交推动立法。我一下子感到我这个小公民也能为中国法律发展出一分微薄之力,有点兴奋但同时更感任务之重要和艰巨。一开始我们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民间金融、地下钱庄等是什么、是怎么运作的,唯有自己上网找资料。上网搜集资料是一个自学的过程,通过几天的搜集,我们大概已了解了地下钱庄的问题症结所在,为什么需要放宽立法等等。接着就是看目前立法状况,是否有冲突,应该怎样改进之类。我感到自己的知识面窄,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王恒涛老师说,做律师要了解很多其他行业的知识,需要有很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能力,才能适应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在律所的第二大任务就是整理案卷。由于王律师的法律功底深厚,又能流利地用中英文从事法律事务,因此他的案件涉及面很广,就我整理过的案卷就有包括劳动法的、反垄断的、 公司法方面的等等, 90%都是英文的。王律师还让我整理他打印出来的邮件,每一份邮件概括出主要内容,厚厚的一叠英文资料,我真的有点怕,但唯有硬着头皮去做。他的案件常常需要与处于不同半球的多方联系,通过整理他的邮件,我大概了解了做法律事务的前后过程。例如一个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分公司,作为一个律师在其中应该担当一个什么角色,同时怎样与各方联系等等。为保证中国分公司能成功设立,律师在背后确实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王律师还让我们做法律翻译。我翻译的是一份antitrust(反垄断)的memorandum(备忘录)。我在学校没有修过Antitrust,现在还遇到英语的文件,里面很多反垄断的专业术语,我只能上网找相关英美法的反垄断法学习一下再译,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好的锻炼和挑战。

在这里,不但有良师,还有不少益友。在我们来之前,已经有一位同样是跟王律师的实习生廖嘉殷,他比我们大四岁。法律本科毕业时就一次考取了律师资格证,在佛山律所工作了两年再赴美深造,正在攻读JD(法律博士)。嘉殷利用暑假回国的机会到国内的律所实习顺便了解当今中国法律发展实况。我们刚到律所,适逢王律师开会去了,嘉殷师兄就带我们熟悉律所和周围环境。他很照顾我们两个新实习生,莉萍和我有不明白的地方都请教他,小到装订案卷要注意些什么,大到应该如何做Legal Reserch等等,他都给我们很好的建议。我们常常利用午餐时间聊天,从他身上,我们了解了一些美国的法学院和法学院学习生活等。

北京生活篇
到北京大城市实习,除了实习本身,我觉得很收益的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来京六个星期,确确实实地感受了一回白领生活。我和莉萍所在的GSB律所坐落在朝阳区东三环,而我们住在西三环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距离20公里,每天上下班基本要转两趟公车,共用一个半小时左右,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堵车的话就更漫长了。北京的公交车在上下班时间基本是没有座的,而且人很多,这意味着我们每天上下班来回挤公交车约三个小时!我每天早上7点起床,9点到律所,下午6点下班,回到住处8点是平常事,再吃饭洗澡什么的,一天基本上就过去了,11点多睡觉明天起来又去上班。头几天感觉特别的累,后来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北京生活匆匆,公交车上是个不错的整理思绪的时候。有时偶尔有位置坐,我会拿起纸笔快速记下一些生活感悟。

北京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会。上文已介绍了北京CBD,专家预言,以国际形象出现的北京CBD将为首都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他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现代城市高速发展,而且还将把中国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的浪潮中。[2]

这里生活节奏特别快,人们总是来去匆匆。嘉里中心本来就在CBD商业区,加上附近是使馆区,走在这里会看见很多外国人,除了英语还有很多听不懂的其他语言。在北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事情发生,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就像海绵一样,充分吸收着北京古城的精华。行走在北京,会有很多值得你驻足的地方。每一堵城墙、每一条胡同,都有可挖掘的故事。行走在北京,会碰上很多有修养有阅历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北京人很能侃也很热情,常年生活在“天子”脚下,北京人对国家大事、政治变幻就像拉家常一样聊,加上北京是教育中心,人文素质普遍高,他们的知识之丰富、语言表达之生动也令我大开眼界。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的城市。在北京实习期间,我们可谓节目丰富。周六日我们大家一般都结伴同行,参观了不少的北京风景名胜。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长城等等都留下了我们汕大学子的足迹。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不少博物馆和展览。首都博物馆的卢浮宫珍藏古典希腊艺术展、潘玉良画展以及古都北京城建、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展,SOHO尚城大声展等等,从古到今,从东到西,历史的碰撞,文化的交融,活生生的美育素材,给我们上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文欣赏素养课。

北京是一个繁华,而又充满机遇于挑战的城市。我常常会以外来者的眼光来认识和试图了解这座名城,一座在中国人心目中神圣又庄严的首都。每天坐公车的时候,除了时不时看书听歌外,大部分时间我都注视着车窗外的一景一物。我静静地观察着这个城市,看着繁华的长安街,热闹、喧嚣,看着雄伟的紫禁城,高贵、气派,看着北京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感受着她的艳丽、她的拥挤、她的脉搏、她的人潮,思绪随之涌动。我总是带着好奇的眼光,试图去寻找打开这个城市的magic key。我常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成为一个北漂,如何在北京生存呢?现在我天天去嘉里中心实习,究竟毕业后我能否在这种高级商务区找到一席之地呢?我和现在的同事的差距还有多远呢?初步掂量了一下,还得下苦功好好努力!

诺大的北京总有你看不完的风景,只要你用心去看。

诺大的北京总有你结交不尽的人,到处卧虎藏龙。

诺大的北京总有很多机遇与挑战,只要你有真本领,敢闯敢拼。

这一趟北京之行,给我的冲击和感触良多。在这里,我首先感谢法学院和职业拓展中心,特别是肖颖老师、王恒涛老师和聂烁指导老师,给我们创造很好的实习机会,十分关心我们的实习生活,还带我们走访各律所参观学习。感谢与我一齐到北京实习的其余9位同学,谢谢你们的关怀和照顾,感谢能够和你们共同度过这段美好时光。北京实习之旅结束了,珍惜余下的最后一年大学时光,咱们一定要过得漂漂亮亮!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延伸阅读

北京生态实习报告2


时看着周围的景色,心情都很舒畅,而且孩子也都在周围嬉戏,有时,爷爷带着孙子散步,看着孙子在平整的路面上跑来跑去,他们感到很高兴。而且听说这项工程每年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他们更认为工程好处很多。但是,他们也指出,看到水中的水草越来越少,他们感觉不太舒服,他们说,总是感到水渠改造带走了什么。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到,如果在人工化改造水渠的同时我们能保持最根本的自然原貌,那么这些怀旧的老人便不会有这些失落感了,当然,后代人也便能知道京密引水渠改造前的自然原貌了。(图)改造后的京密引水渠(b、c)而当这个问题问到孩子,他们则是完全的肯定水渠,他们说平时可以在渠边玩耍,可以捉鱼。有一个农村来北京的孩子,当我们问他是否想家时,他说:“我特别想家乡的山,树特别多,一棵挨一棵,还有松鼠,有小蛇,我还抓过一只松鼠,特别好玩儿。”不过,当我们问他是否想从北京回家时,他又说:“不想走,我觉着北京也好,有高楼大厦,有汽车……”看来,孩子们既需要城市的现代化,又绝不可远离自然的和谐。我们在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绝对不能不进行自然景观的保护。只有让自然存在于现代化的每个角落,我们的城市改造才可以称得上成功。(图)海淀公园的儿童娱乐区(d)而距离北京大学较近的海淀公园的改造则是另一种思想。它侧重的是直接面向居民需求方面的发展。经过改造的海淀公园拥有大量的绿地,使得整个公园区的空气从早到晚都能够保持清新,一位老年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一年四季都来这里晨练,晚上吃完饭也常过来溜达,就是觉得这儿的空气特别好,多呆一会儿,心里更舒坦。”除了绿地,公园的其他硬件也十分齐全。特别是健身娱乐设施,更是能适应每一个人群的需要。其中有面向孩子的儿童娱乐区,有面向老人的老年健身区,还有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残疾人康复区。而儿童娱乐区的地面更是在改造后,由水泥板改为了软泡沫型,使这一区域更加安全,更加适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一位带孩子来玩的阿姨说:“海淀公园改的挺好,原来孩子玩的时候,我总不放心,得在旁边一直盯着,现在好多了,只要他不爬高,我基本不用*心。公园里空气也不错,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也每天带孩子来这一趟。”她还表示,虽然家里没有残疾人,可是,她认为增加残疾人康复区非常必要,她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更能让他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认为,无论哪种性质的改造都要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的需要,这样的改造才是成功的。三. 关于管理
在实习中我发现有许多在我看来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居住的居民对那里的环境并不是很满意,在我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在过去,那里的环境其实更好,由于管理不善才下落到现在的水平。既然建设了很好的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一定不少,但是,管理者却忽视了建设之后的管理工作,使得用大比资金建设起来的良好环境,因花费较少的管理维护不周而大幅恶化。譬如我在前边曾经盛赞的燕南园和蔚秀园里便有几位老人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示不能满意,有一位大爷便感慨的说:“我还没退休的时候,这儿的环境真是不错,本想退休之后在这享清福,没想到这的人越来越多,管理又跟不上,现在真想倒退几年呀!”
建设当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配套的管理手段,即便建设得再好,还最终会变回原样甚至更糟。
颐和园的管理者使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为我们在山上留下的保持水土阶地,其实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遗产,但是,管理者却只为了游人眼睛的一丝快感就将这宝贵的遗产全部铲平,而后又种上了极不适合北京这种干旱气候生长的草皮。且不论维护草皮所需的铺设水管和运水灌溉的成本、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草皮与山上乔木无法共存的矛盾,单是铲平阶地这一项,就使现在的颐和园离真实的颐和园又远了一步,古人的许多杰作正是被这样一些自以为是的管理者摧残掉的。
我觉得,管理者,特别是这种不可再造的景观的管理者,应该时时注意保护,切不可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改变景观的原貌,这不仅有利于保护遗产,而且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四. 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
由于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对于实习方法、调查技巧没有什么积累,因此,这次实习中,我觉得学到了很多,对一些过去的方法也更加重视了。
首先是对比的方法。许多事物只搞正面调查或许能得知它现在的情况,但是不经与过去的对比,我们却始终无法了解它的发展趋势。我想,调查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预测未来,为实际服务,而要预测未来则一定要掌握发展趋势。譬如,前边提到的燕南园和蔚秀园的问题,如果不与过去的情况对比,我们是不可能认清问题所在的,我们只会一味的认为,两者的环境现在很好,而且将会一直好下去,这样管理的问题就被不经意间忽略了。而有些时候,对比会帮我们更快的找到事物的症结。当我们单独看问题时有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当我们把若干个问题、若干种情况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可能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
另外一个是采访的手段。很多情况下,我们喜欢自己查资料,但是,文字的资料毕竟有滞后性,而且,普通民众的个人看法也很难找到。而采访,不仅直接、速度快,而且得到的信息贴近于生活,特别是要了解当地居民的看法时,自己查资料是无法得到所需信息的。总之,我认为,没有采访的调查,是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的。
有一个问题就是,京密引水渠的改造的确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原貌,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一定受到破坏。但是,当地的居民却对这一改造十分欢迎。我有些迷惑,我们的改造,到底是应该追求居民的满意还是应当追求自然生态的完美?

北京生态实习报告1


实习路线:逸夫二楼-燕南园-北大西门-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南如意门-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颐和园东宫门-万寿山北坡主要内容:一. 关于尊重自然:就实习路途中所遇到的植被情况进行分析
二. 关于改造:就京密引水渠和海淀公园改造后群众的反响进行分析
三. 关于管理:就燕南园、蔚秀园颐和园的管理进行分析
四. 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总结
2003年4月6日,李迪华老师带领我们选修城市生态学课程的同学,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实习。本次实习首先在校内进行观察,然后从东门出发,经蔚秀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到达颐和园。途中,我们不仅见到了北大附近密集的居民区这些典型的城市元素,而且也经过了四环绿化隔离带等自然氛围浓厚的地区,这样,我们既可以亲身体验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与协调的共存,又可以通过采访来了解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看法。另外,本次实习途经很多近些年发生巨大改变的地区,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我们对周围居民的采访以及亲自观察,加以对比思考,我们也更容易发现目前城市生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居民更喜欢什么样的居住环境、周边环境。我想这些对将来从事规划师职业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在行进过程中,有许多平时经常见到的事物,在实习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突然间引起了我的很多感想,下面,就按照行进路线谈一下本次实习中我的感想。一. 关于尊重自然
首先,是图书馆东北角的那片三角状草坪,虽然面积并不大,但是依地形自然而成的不太规则的形状——类三角形——却使它让我心头一震。在人工草坪刚刚兴起时,偶尔见到一、二块整齐的绿茵,还觉得有点赏心悦目,毕竟,少见的规则形状让人看了有一定的兴奋感。然而,当所有的设计师都企图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博取人们的这种兴奋感、而使这种绿茵“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时,人们的这种兴奋感却被单调感和厌烦感所替代。(图)类三角形草坪(a)的确,现在的绿地,基本都是刻意追求的正方形、圆形或者非常规则的多边形,我很难想到除了单调以外的词语来加以形容,于是我不禁想问:真的只有规则这一种选择么?不可否认,整齐的绿地让现代化的城市更添亮彩,规则的形状让城市更有秩序,钟爱这种绿地的人也有一定数量,因此,在市中心,特别是在繁华的商业区、政府机构的所在地,建设几个整齐的草坪能够把城市景观点缀得更好。但是,一旦这一理念不加控制,使所有的草坪都变成了这样一个形状,上面所说的单调就来了。另外,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下人们绷紧的神经也需要大自然来调节,处处受到约束的思想也会渴望自由和灵活,然而“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所以,我觉得,在普通的地区,特别是以生活为主要活动的居民区,并不需要把大量的草坪“格式化”,只要把空闲出来的土地加以规划,种上草籽,由居民自觉维护就可以了,这样才能让自然化程度的接近人类。
在这个问题中体现出的理念主要是以自然为本,不应过分强调人类的因素,更不应该把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因为有时,人类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恰恰大自然认可的才是人类所需要的。(图)野外植被的旺盛生长(1)这一点在燕南园体现的很好。当我进入燕南园时,第一感觉这里像是一片农庄。这里的植被大部分是自然所成,而且随便找个地方蹲下观察便可以找到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因此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很多,而且这样的植物分布才能体现出大自然的意愿:譬如,车前草总是分布在路两旁人们走过的地方附近,这一自然规则恐怕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体现。而一些种在别墅前花园里的植物,虽然是人为栽种的,可是却与自然结合一体,看不出一点矫作的痕迹。(图)燕南园初春的植被(2)当时我想,为什么同是在北大校内,唯有燕南园内的植物不用任何人工浇灌就可以旺盛的生长呢?联系了晚些时候到达的绿化隔离带我才想清楚了其中原由。(图)绿化隔离带(e)为什么绿化隔离带的护坡刚建成不久没有任何的人为干预就长满了各种植物呢?原因就是,它是靠自然播种、自然灌溉、自然生长所得的天然植被,它的植物种类、生长规模都是经过自然选择,确实是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植物的验替次序也是按照灰藜、苋菜等先锋植物——即生命力顽强的一年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既然我们让大自然自己进行选择,它自然会选择那些最适合本身发展的植物、那些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了。这也正是燕南园植被繁茂生长的秘密所在,正因为燕南园没有人进行所谓的“植被管理”,它才成了自然的宠儿,生发出一片永远自然的绿色。
在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城市绿地所用的植被,全部是依照人类的意愿所选定,完全没有把自然放在眼里,最直观最典型的应当数在北京这种极度缺水的城市中种植耗水量极大的草皮的做法。结果呢?不仅草皮奄奄一息,丝毫没有改善环境,还白白浪费了大量资金。(图)自然植被的魅力(3)可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还少么,除了植被方面的例子,又有多少是人类偏要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呢?城市生态要改善,不是只需要资金的支持,只有学会依自然规律做事,向自然靠拢,我们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才可能长久的保持不衰。二. 关于改造
路过许多经过改造的地方,譬如海淀公园、京密引水渠,均是在近年经过较大的改造工程,通过对附近居民的采访,我得知了他们对这些改造工程的认可程度。
京密引水渠经过多年逐段改造,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工程的原始目标是减少水渠的渗漏使北京地区的输水成本进一步降低,据资料称:“完成京密引水渠40公里的节水技术改造,每年可以减少渗漏损失1000万立方米。”可以说,原始目标已经达到。而且同时,水渠的改造,又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沿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采访了两个散步的老人,他们都是手持一部收音机在渠边悠闲的散步,当我问道他们对水渠改造有什么感想时,他们都说,经过改造,渠水比几年前更加清澈了,而且周边的环境也好多了,周围的老人每天散步

环艺北京实习报告


环艺北京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这是上大学以来第二次外出实习了,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这次去北京实习可不是去旅游的。我很庆幸,短暂的五天,我有了一段匪浅的经历,于我而言,对北京,对建筑,对京文化京建筑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们的第一站是798艺术区,当时我们已经坐了六七个小时的汽车了,当时真的很累。但是当我们看到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
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大山子地区,坐落于北京七星华电 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七星集团)所属的718大院,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这里汇集了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截止至20xx年1月,入驻北京798艺术区的画廊、艺术家个人工作室以及动漫、影视传媒、出版、设计咨询等各类文化机构400余家,分别来自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比利时、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这里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展览、展示中心,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北京798艺术区经常举办重要的国际艺术展览、艺术活动和时尚活动,吸引了众多世界政界要人、影视明星、社会名流到798参观。20xx年以来,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国总理(施罗德)、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巴罗佐)、比利时王妃、安南夫人、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挪威总理夫人、比利时王储、法国总统(萨科齐)、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都先后参观访问过798艺术区。
20xx年北京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美国《新闻周刊》将这里评选为年度世界TOp12,首次把中国北京列入其中,原因之一就是798艺术区的存在和发展,证明了北京作为世界之都的能力和未来潜力。20xx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世界有发展性十二个城市之一入选理由之一是798。798建筑改造方案是威尼斯十二个中国优秀建筑展之一,是20xx年北京双十年优秀建筑展重要展品。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的北京798艺术区,云集了众多的艺术、文化界名流,众多的艺术机构、众多的时尚企业。北京798创意文化节旨在推动798艺术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798艺术区每天都在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向世人展示着798特有的艺术氛围,各大国际品牌如索尼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法国靡西、意大利DIOR、欧米茄、宝马汽车、中国雅虎门户网站等都在这里举行过宣传推广活动,798艺术区品牌已经形成,它已经成为崇尚时尚商家的首选。欢迎世界知名艺术家、艺术机构前来参加并共同打造此次盛事。
我们的第二站是故宫。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昨天的疲惫已经一扫而空。极其严谨、秩序井然的建筑布置,高低起伏、形体庄严的单体建筑,雄伟壮观的整体感觉。??这就是故宫给我一个未踏足之人的初印象,我并不完全了解他的历史,却也就扬起历经沧桑的过程。身临其中,体味其建筑韵味,只能感慨自己的渺小和古代匠师们的伟大。
环游故宫,除了感受到其独有的气魄,沉醉于其豪华壮丽的形式,自然对于一些建筑细节也有更多的关注,更多的体会。环游故宫,除了感受到其独有的气魄,沉醉于其豪华壮丽的形式,自然对于一些建筑细节也有更多的关注,更多的体会。
首先当我第一眼望见午门时,那种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就很自然的在我脑海中想起。金黄色的屋顶,重檐歇山式的天-安-门城楼,重檐庑殿的太和殿,......这些都是皇权与封建的象征。而这些也只是体味使中国社会制度停留的封建王朝气氛的开始。离近些,看那太和殿殿脊之上的正吻,雨花阁的殿顶铜跑龙,当然还有那司空见惯的垂兽,戗兽和蹲背兽,作为一种装饰,我觉得很好,初见时好奇其模样于寓意,而见多了,除了还好奇它每次不同的有趣的传说,对于其程式化的造型已经不太感兴趣了。
不过,当踏上那汉白玉的高台时,从上往下看,身感微妙,心生敬畏;从上往下看,居高临下,傲视四方。尤其是三大殿所用的高台,均为三重汉白玉带栏杆须弥座,不愧为最高等级的建筑规格,那仿似天宫的形式,再加上借用佛祖居所的圣地须弥山, 那是也真的只有皇宫才能有敢有如此气魄,将那种神想变成现实。我也真的佩服古人那鬼斧神工的技艺,那须弥座角上的喷水兽,虽说仅为高台排水口,那形象的逼真,与造型的可爱也着实给这肃穆的大殿一个有趣的点睛。
很遗憾,由于客观原因并没有机会进入各大殿。不过,对于我一直很感兴趣的藻井,倒是有了细致的观察。好像现代建筑中的吊顶,藻井,作为古代传统建筑顶棚的装饰,因其形式的多样,也给人精美华丽的印象。不过他也有其更深层的作用。太和殿和养性殿上方的盘龙藻井给人一种威严与震慑的感觉,再加上蟠龙口中的轩辕镜又有了明镜高悬的寓意。它们都很华丽,但古人更关注的是它的深意还有彩画,早有闻,故宫是清代官式彩画的集萃而清代又是我国建筑彩画发展最活跃硕果最丰富的全盛时期。我当然想一览古代匠人对这样的艺术能够精神到何种程度,看看三大殿梁枋上的金龙和玺,后三宫梁枋上的龙凤和玺,还有午门上的龙草和玺,......除了规格严谨是一种局限外,我还看到的是自由的题材与生动的画像。美哉!
我们下午去的是后海和南锣鼓巷。后海,是历经千年的什刹海的一部分,是一片有水而能观山,垂柳拂岸的闲散之地,岸上的民居和居民,周边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为它铺陈着京味和历史的无穷韵味。人们来这里只为了,这里依然能够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依然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咀嚼那似乎早已远去的皇家遗韵。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这是一卒典型的中国式庭院,走进故居,幽静的园内假山叠翠,花木成荫,清澈的湖水,曲折环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原计划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专门修建一座住宅,但她却以国事百废待兴,一再逊谢。最后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才借此王府花园,葺旧更新。宋庆龄于1963年迁居于此,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81年5月29日溘然长逝。
梁祝茶馆位于北京最赋灵气的后海南沿中心位置,西临恭王府,北观望海楼,东接喧闹的酒吧街,近在咫尺,却纤尘不染,凡音尽销,正是观海清心、对月品茗的佳处。 700年昆曲,正合梁祝茶馆的意境! 梁祝茶馆版昆曲《牡丹亭》不敢随便代言品位,但绝对是艺术重回生活的经典迈进。 作为京城第一家驻演并推广昆曲的茶馆,梁祝茶馆开了戏剧生活化的先河。
我们的第四站是宜家家居。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时,宜家努力创造以客户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致力于环保及社会责任问题。今天,瑞典宜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销售主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约10,000个产品。
事实上,宜家品牌的真正核心是让顾客成为品牌传播者,而非硬性的广告。就像英国一家媒体评价宜家的评语:它不仅仅是一个店,它是一个宗教;它不是在卖家具,它在为你搭起一个梦想。宜家深谙口碑传播之道,并进行看似原始、笨拙,实则高效、完美的运作。宜家就是这种品牌宗教的教会,分布于全球的223个宜家商场就是散布在各处的教堂,宜家的员工就是这种品牌宗教的神职人员,在经过系统的培训和价值熏陶后,他们把一套生活态度、价值格调传达给教民,那些每年3亿多进入宜家的顾客。
宜家商业理念是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设计精美的家居用品通常是为能够买得起它们的少数人提供的。从一开始,宜家走的就是另一条道路。我们决定站在大众的一边。这意味着响应全世界人民对家居用品的需要:有着各种不同的需要、品位、梦想、渴望和收入的人们的需要;希望改善他们的家庭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人们的需要。
生产精美的家具并不难:只要花钱和让顾客付钱,即可办到。以低价格生产美观、结实耐用的家具就不那么简单了这需要另辟蹊径。这是关于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案和在各种方法上节约的问题。
三里屯位于朝阳区东部。因距内城三里而得名。现在因为三里屯酒吧街而出名。三里屯酒吧街是北京夜生活最繁华的娱乐街之一,是居住北京地区的老外们以及国内名流大款经常光顾的地方。
北京三里屯酒吧街是北京夜生活最繁华的娱乐街之一。是居住北京地区的老外们以及国内名流大款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到夜色阑珊,这里灯红酒绿,人流熙攘,流光溢彩映衬着大都市喧嚣与奢华。一直以来三里屯酒吧一条街总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谁也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谁也不能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商业定位。
酒吧街的北边就是使馆区,因为这条街的名气很大,有的外国使馆将门前的门牌号码由三里屯路改为三里河酒吧街,酒吧街的营业时间从每天下午到第二天凌晨。
三里屯酒吧曾是北京夜晚经济的符号,从这里制造出的时尚,被追逐非主流的都市白领和新新人类广为效仿。几年前,客从远方来,总要让人带着去三里屯一游。
三里屯酒吧街内共分布有80多家酒吧。据粗略统计,三里屯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云集了北京60%以上的酒吧。甚至有人称,三里屯酒吧街从一个重要方面孕育并催生了北京的时尚文化产业。
从第一家酒吧出现到1998年,三里屯酒吧街的店铺经营达到了高峰。三里屯成为京城酒吧文化的开山鼻祖。
据了解,北区设计凸显豪华特色,饮食上主打高级餐厅,收罗世界顶级美食;办公区建成高端办公服务区域,除了设立独立交通,还配备专用司机;消费上将国际奢侈品牌集聚北区。据介绍,新三里屯北区专为世界顶级奢侈品牌量身订制,为高端消费人群营造出舒适独立的购物环境。
在建筑上,北区也显示出典雅高贵,北区北座命名为时尚前线,该建筑随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北区东座命名为水晶立面,其设计采用玻璃的华贵剔透与金属的坚硬前卫相结合。
南区 吃喝玩乐文化休闲区 对比北区,南区消费水平更接近平民化,是一个汇聚书籍音像、艺术画廊、酒吧等的时尚文化休闲消费中心,包括尊贵品位区、艺术文化酒吧区、潮流区、文化广场和时尚大道等,市民可在此购物、泡吧、健身、看电影、垂钓。闲暇时,市民可去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散步。
在建设上,南区注重的是时尚。据了解,新三里屯地面将设立无车的步行区域。整体设计动用了来自我国香港及日本、美国的8位顶级建筑师,其中北区总体规划是由来自日本的设计师设计,南区总体规划来自香港的设计师。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宋庄。
悠悠岁月,历尽沧桑,通州区这片辽阔原野,有多少代勤劳的前人在开发,在耕耘。远在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的五帝时代,这些传说中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曾将中原划分为九州,宋庄镇曾属于幽州之域、冀州之士、幽陵之区。传至夏、商及周初,这里先属冀州、后隶幽州,再改辖于周武王分封帝尧之后的诸侯国蓟。大约在西周中期,蓟微燕盛,同是被周王分封的燕国把蓟国吞并了,于宋庄村(摄于1999年)是这里归属于燕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考古发现,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有30余处,大都在山下河谷之处,完全处在平原的并不多见。然而在通州区一望无垠的大地上,曾于1975年8月、1995年6月先后在今梨园镇北三间房村西土岗处和宋庄镇菜园村南取沙坑出土了两件青沙岩石斧,距今已有四五千年。
1993-1994年期间,艺术大师黄永玉,著名画家方力钧、岳敏君、刘炜和批评家栗宪庭等作为首批拓荒者,相继来到宋庄。当地政府和人民接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艺术同仁。当代绘画艺术、公共艺术、综合材料艺术、艳俗艺术及新媒体艺术等主要现代艺术流派都集中在这里。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上最有权威的艺术展中展出、获奖。许多优秀作品被几十家世界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宋庄的前景是光明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将会一步步得到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将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而逐步得到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将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逐步培养起来,宋庄艺术也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宋庄是幸运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艺术传承创新兼而有之,在此基础上,宋庄将建设成为文化产业聚集区,形成国内规模领先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作为全国小城镇试点镇,宋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达、便捷的交通、京东经济发展的纽带地位、完整淳朴的人文生态环境和百花齐放的文化艺术资源,成为了奠定中国宋庄崛起的基石。
对于这次北京之旅,我获益良多。我很高兴,我看到了真实的古文化,古街古巷,虽然已经为数不多,但毕竟这已经是努力保护的成果。我们的国家曾经辉煌过有着灿烂的历史,但也曾衰败过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不过那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谁也没有权利将它们任何一项摸去。反而有义务将它们完整真是的保护下来。谢谢北京,他将我们曾经的历史真实完美的呈现给了世界。无论我们的历史怎样,我们的文化保存就是我们文化自豪感的体现。谢谢北京,他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以让世界最伟大艺术家和建筑师发挥的成果,那也是我们的自豪。 真实的接触,心灵的感动,无需太多的语言,体味于感觉,回味于脑海,记忆于心!

北京生态实习报告(1)


实习路线:逸夫二楼-燕南园-北大西门-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南如意门-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颐和园东宫门-万寿山北坡主要内容:一.关于尊重自然:就实习路途中所遇到的植被情况进行分析
二.关于改造:就京密引水渠和海淀公园改造后群众的反响进行分析
三.关于管理:就燕南园、蔚秀园颐和园的管理进行分析
四.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总结
20xx年4月6日,李迪华老师带领我们选修城市生态学课程的同学,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实习。本次实习首先在校内进行观察,然后从东门出发,经蔚秀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到达颐和园。途中,我们不仅见到了北大附近密集的居民区这些典型的城市元素,而且也经过了四环绿化隔离带等自然氛围浓厚的地区,这样,我们既可以亲身体验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与协调的共存,又可以通过采访来了解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看法。另外,本次实习途经很多近些年发生巨大改变的地区,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我们对周围居民的采访以及亲自观察,加以对比思考,我们也更容易发现目前城市生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居民更喜欢什么样的居住环境、周边环境。我想这些对将来从事规划师职业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在行进过程中,有许多平时经常见到的事物,在实习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突然间引起了我的很多感想,下面,就按照行进路线谈一下本次实习中我的感想。一.关于尊重自然
首先,是图书馆东北角的那片三角状草坪,虽然面积并不大,但是依地形自然而成的不太规则的形状——类三角形——却使它让我心头一震。在人工草坪刚刚兴起时,偶尔见到一、二块整齐的绿茵,还觉得有点赏心悦目,毕竟,少见的规则形状让人看了有一定的兴奋感。然而,当所有的设计师都企图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博取人们的这种兴奋感、而使这种绿茵“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时,人们的这种兴奋感却被单调感和厌烦感所替代。(图)类三角形草坪(a)的确,现在的绿地,基本都是刻意追求的正方形、圆形或者非常规则的多边形,我很难想到除了单调以外的词语来加以形容,于是我不禁想问:真的只有规则这一种选择么?不可否认,整齐的绿地让现代化的城市更添亮彩,规则的形状让城市更有秩序,钟爱这种绿地的人也有一定数量,因此,在市中心,特别是在繁华的商业区、政府机构的所在地,建设几个整齐的草坪能够把城市景观点缀得更好。但是,一旦这一理念不加控制,使所有的草坪都变成了这样一个形状,上面所说的单调就来了。另外,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下人们绷紧的神经也需要大自然来调节,处处受到约束的思想也会渴望自由和灵活,然而“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所以,我觉得,在普通的地区,特别是以生活为主要活动的居民区,并不需要把大量的草坪“格式化”,只要把空闲出来的土地加以规划,种上草籽,由居民自觉维护就可以了,这样才能让自然化最大程度的接近人类。
在这个问题中体现出的理念主要是以自然为本,不应过分强调人类的因素,更不应该把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因为有时,人类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恰恰大自然认可的才是人类所需要的。(图)野外植被的旺盛生长(1)这一点在燕南园体现的很好。当我进入燕南园时,第一感觉这里像是一片农庄。这里的植被大部分是自然所成,而且随便找个地方蹲下观察便可以找到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因此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很多,而且这样的植物分布才能体现出大自然的意愿:譬如,车前草总是分布在路两旁人们走过的地方附近,这一自然规则恐怕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体现。而一些种在别墅前花园里的植物,虽然是人为栽种的,可是却与自然结合一体,看不出一点矫作的痕迹。(图)燕南园初春的植被(2)当时我想,为什么同是在北大校内,唯有燕南园内的植物不用任何人工浇灌就可以旺盛的生长呢?联系了晚些时候到达的绿化隔离带我才想清楚了其中原由。(图)绿化隔离带(e)为什么绿化隔离带的护坡刚建成不久没有任何的人为干预就长满了各种植物呢?原因就是,它是靠自然播种、自然灌溉、自然生长所得的天然植被,它的植物种类、生长规模都是经过自然选择,确实是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植物的验替次序也是按照灰藜、苋菜等先锋植物——即生命力顽强的一年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既然我们让大自然自己进行选择,它自然会选择那些最适合本身发展的植物、那些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了。这也正是燕南园植被繁茂生长的秘密所在,正因为燕南园没有人进行所谓的“植被管理”,它才成了自然的宠儿,生发出一片永远自然的绿色。
在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城市绿地所用的植被,全部是依照人类的意愿所选定,完全没有把自然放在眼里,最直观最典型的应当数在北京这种极度缺水的城市中种植耗水量极大的草皮的做法。结果呢?不仅草皮奄奄一息,丝毫没有改善环境,还白白浪费了大量资金。(图)自然植被的魅力(3)可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还少么,除了植被方面的例子,又有多少是人类偏要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呢?城市生态要改善,不是只需要资金的支持,只有学会依自然规律做事,向自然靠拢,我们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才可能长久的保持不衰。二.关于改造
路过许多经过改造的地方,譬如海淀公园、京密引水渠,均是在近年经过较大的改造工程,通过对附近居民的采访,我得知了他们对这些改造工程的认可程度。
京密引水渠经过多年逐段改造,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工程的原始目标是减少水渠的渗漏使北京地区的输水成本进一步降低,据资料称:“完成京密引水渠40公里的节水技术改造,每年可以减少渗漏损失1000万立方米。”可以说,原始目标已经达到。而且同时,水渠的改造,又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沿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采访了两个散步的老人,他们都是手持一部收音机在渠边悠闲的散步,当我问道他们对水渠改造有什么感想时,他们

都说,经过改造,渠水比几年前更加清澈了,而且周边的环境也好多了,周围的老人每天散步时看着周围的景色,心情都很舒畅,而且孩子也都在周围嬉戏,有时,爷爷带着孙子散步,看着孙子在平整的路面上跑来跑去,他们感到很高兴。而且听说这项工程每年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他们更认为工程好处很多。但是,他们也指出,看到水中的水草越来越少,他们感觉不太舒服,他们说,总是感到水渠改造带走了什么。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到,如果在人工化改造水渠的同时我们能保持最根本的自然原貌,那么这些怀旧的老人便不会有这些失落感了,当然,后代人也便能知道京密引水渠改造前的自然原貌了。(图)改造后的京密引水渠(b、c)而当这个问题问到孩子,他们则是完全的肯定水渠,他们说平时可以在渠边玩耍,可以捉鱼。有一个农村来北京的孩子,当我们问他是否想家时,他说:“我特别想家乡的山,树特别多,一棵挨一棵,还有松鼠,有小蛇,我还抓过一只松鼠,特别好玩儿。”不过,当我们问他是否想从北京回家时,他又说:“不想走,我觉着北京也好,有高楼大厦,有汽车……”看来,孩子们既需要城市的现代化,又绝不可远离自然的和谐。我们在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绝对不能不进行自然景观的保护。只有让自然存在于现代化的每个角落,我们的城市改造才可以称得上成功。(图)海淀公园的儿童娱乐区(d)而距离北京大学较近的海淀公园的改造则是另一种思想。它侧重的是直接面向居民需求方面的发展。经过改造的海淀公园拥有大量的绿地,使得整个公园区的空气从早到晚都能够保持清新,一位老年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一年四季都来这里晨练,晚上吃完饭也常过来溜达,就是觉得这儿的空气特别好,多呆一会儿,心里更舒坦。”除了绿地,公园的其他硬件也十分齐全。特别是健身娱乐设施,更是能适应每一个人群的需要。其中有面向孩子的儿童娱乐区,有面向老人的老年健身区,还有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残疾人康复区。而儿童娱乐区的地面更是在改造后,由水泥板改为了软泡沫型,使这一区域更加安全,更加适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一位带孩子来玩的阿姨说:“海淀公园改的挺好,原来孩子玩的时候,我总不放心,得在旁边一直盯着,现在好多了,只要他不爬高,我基本不用*心。公园里空气也不错,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也每天带孩子来这一趟。”她还表示,虽然家里没有残疾人,可是,她认为增加残疾人康复区非常必要,她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更能让他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认为,无论哪种性质的改造都要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的需要,这样的改造才是成功的。三.关于管理
在实习中我发现有许多在我看来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居住的居民对那里的环境并不是很满意,在我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在过去,那里的环境其实更好,由于管理不善才下落到现在的水平。既然建设了很好的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一定不少,但是,管理者却忽视了建设之后的管理工作,使得用大比资金建设起来的良好环境,因花费较少的管理维护不周而大幅恶化。譬如我在前边曾经盛赞的燕南园和蔚秀园里便有几位老人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示不能满意,有一位大爷便感慨的说:“我还没退休的时候,这儿的环境真是不错,本想退休之后在这享清福,没想到这的人越来越多,管理又跟不上,现在真想倒退几年呀1
建设当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配套的管理手段,即便建设得再好,还最终会变回原样甚至更糟。
颐和园的管理者使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为我们在山上留下的保持水土阶地,其实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遗产,但是,管理者却只为了游人眼睛的一丝快感就将这宝贵的遗产全部铲平,而后又种上了极不适合北京这种干旱气候生长的草皮。且不论维护草皮所需的铺设水管和运水灌溉的成本、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草皮与山上乔木无法共存的矛盾,单是铲平阶地这一项,就使现在的颐和园离真实的颐和园又远了一步,古人的许多杰作正是被这样一些自以为是的管理者摧残掉的。
我觉得,管理者,特别是这种不可再造的景观的管理者,应该时时注意保护,切不可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改变景观的原貌,这不仅有利于保护遗产,而且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四.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
由于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对于实习方法、调查技巧没有什么积累,因此,这次实习中,我觉得学到了很多,对一些过去的方法也更加重视了。
首先是对比的方法。许多事物只搞正面调查或许能得知它现在的情况,但是不经与过去的对比,我们却始终无法了解它的发展趋势。我想,调查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预测未来,为实际服务,而要预测未来则一定要掌握发展趋势。譬如,前边提到的燕南园和蔚秀园的问题,如果不与过去的情况对比,我们是不可能认清问题所在的,我们只会一味的认为,两者的环境现在很好,而且将会一直好下去,这样管理的问题就被不经意间忽略了。而有些时候,对比会帮我们更快的找到事物的症结。当我们单独看问题时有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当我们把若干个问题、若干种情况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可能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
另外一个是采访的手段。很多情况下,我们喜欢自己查资料,但是,文字的资料毕竟有滞后性,而且,普通民众的个人看法也很难找到。而采访,不仅直接、速度快,而且得到的信息贴近于生活,特别是要了解当地居民的看法时,自己查资料是无法得到所需信息的。总之,我认为,没有采访的调查,是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的。
有一个问题就是,京密引水渠的改造的确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原貌,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一定受到破坏。但是,当地的居民却对这一改造十分欢迎。我有些迷惑,我们的改造,到底是应该追求居民的满意还是应当追求自然生态的完美?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1月《城市景观之路》
2.《首都之窗》2000年9月27日——10月7日《京密引水渠专题》共5篇
3.图片(1)(2)(3)由李迪华老师提供
4.图片(a)(b)(c)(d)(e)由曾辰骐同学提供首页

北京生态实习报告详细内容


北京生态实习报告详细内容
实习路线:逸夫二楼-燕南园-北大西门-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南如意门-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颐和园东宫门-万寿山北坡主要内容:一.关于尊重自然:就实习路途中所遇到的植被情况进行分析二.关于改造:就京密引水渠和海淀公园改造后群众的反响进行分析三.关于管理:就燕南园、蔚秀园颐和园的管理进行分析四.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总结XX年4月6日,李迪华老师带领我们选修城市生态学课程的同学,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实习。本次实习首先在校内进行观察,然后从东门出发,经蔚秀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到达颐和园。途中,我们不仅见到了北大附近密集的居民区这些典型的城市元素,而且也经过了四环绿化隔离带等自然氛围浓厚的地区,这样,我们既可以亲身体验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与协调的共存,又可以通过采访来了解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看法。另外,本次实习途经很多近些年发生巨大改变的地区,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我们对周围居民的采访以及亲自观察,加以对比思考,我们也更容易发现目前城市生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居民更喜欢什么样的居住环境、周边环境。我想这些对将来从事规划师职业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行进过程中,有许多平时经常见到的事物,在实习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突然间引起了我的很多感想,下面,就按照行进路线谈一下本次实习中我的感想。一.关于尊重自然首先,是图书馆东北角的那片三角状草坪,虽然面积并不大,但是依地形自然而成的不太规则的形状类三角形却使它让我心头一震。在人工草坪刚刚兴起时,偶尔见到一、二块整齐的绿茵,还觉得有点赏心悦目,毕竟,少见的规则形状让人看了有一定的兴奋感。然而,当所有的设计师都企图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博取人们的这种兴奋感、而使这种绿茵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时,人们的这种兴奋感却被单调感和厌烦感所替代。(图)类三角形草坪(a)的确,现在的绿地,基本都是刻意追求的正方形、圆形或者非常规则的多边形,我很难想到除了单调以外的词语来加以形容,于是我不禁想问:真的只有规则这一种选择么?不可否认,整齐的绿地让现代化的城市更添亮彩,规则的形状让城市更有秩序,钟爱这种绿地的人也有一定数量,因此,在市中心,特别是在繁华的商业区、政府机构的所在地,建设几个整齐的草坪能够把城市景观点缀得更好。但是,一旦这一理念不加控制,使所有的草坪都变成了这样一个形状,上面所说的单调就来了。另外,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下人们绷紧的神经也需要大自然来调节,处处受到约束的思想也会渴望自由和灵活,然而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所以,我觉得,在普通的地区,特别是以生活为主要活动的居民区,并不需要把大量的草坪格式化,只要把空闲出来的土地加以规划,种上草籽,由居民自觉维护就可以了,这样才能让自然化最大程度的接近人类。在这个问题中体现出的理念主要是以自然为本,不应过分强调人类的因素,更不应该把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因为有时,人类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恰恰大自然认可的才是人类所需要的。(图)野外植被的旺盛生长(1)这一点在燕南园体现的很好。当我进入燕南园时,第一感觉这里像是一片农庄。这里的植被大部分是自然所成,而且随便找个地方蹲下观察便可以找到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因此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很多,而且这样的植物分布才能体现出大自然的意愿:譬如,车前草总是分布在路两旁人们走过的地方附近,这一自然规则恐怕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体现。而一些种在别墅前花园里的植物,虽然是人为栽种的,可是却与自然结合一体,看不出一点矫作的痕迹。(图)燕南园初春的植被(2)当时我想,为什么同是在北大校内,唯有燕南园内的植物不用任何人工浇灌就可以旺盛的生长呢?联系了晚些时候到达的绿化隔离带我才想清楚了其中原由。(图)绿化隔离带(e)为什么绿化隔离带的护坡刚建成不久没有任何的人为干预就长满了各种植物呢?原因就是,它是靠自然播种、自然灌溉、自然生长所得的天然植被,它的植物种类、生长规模都是经过自然选择,确实是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植物的验替次序也是按照灰藜、苋菜等先锋植物即生命力顽强的一年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既然我们让大自然自己进行选择,它自然会选择那些最适合本身发展的植物、那些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了。这也正是燕南园植被繁茂生长的秘密所在,正因为燕南园没有人进行所谓的植被管理,它才成了自然的宠儿,生发出一片永远自然的绿色。在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城市绿地所用的植被,全部是依照人类的意愿所选定,完全没有把自然放在眼里,最直观最典型的应当数在北京这种极度缺水的城市中种植耗水量极大的草皮的做法。结果呢?不仅草皮奄奄一息,丝毫没有改善环境,还白白浪费了大量资金。(图)自然植被的魅力(3)可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还少么,除了植被方面的例子,又有多少是人类偏要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呢?城市生态要改善,不是只需要资金的支持,只有学会依自然规律做事,向自然靠拢,我们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才可能长久的保持不衰。二.关于改造路过许多经过改造的地方,譬如海淀公园、京密引水渠,均是在近年经过较大的改造工程,通过对附近居民的采访,我得知了他们对这些改造工程的认可程度。京密引水渠经过多年逐段改造,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工程的原始目标是减少水渠的渗漏使北京地区的输水成本进一步降低,据资料称:完成京密引水渠40公里的节水技术改造,每年可以减少渗漏损失1000万立方米。可以说,原始目标已经达到。而且同时,水渠的改造,又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沿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采访了两个散步的老人,他们都是手持一部收音机在渠边悠闲的散步,当我问道他们对水渠改造有什么感想时,他们都说,经过改造,渠水比几年前更加清澈了,而且周边的环境也好多了,周围的老人每天散步时看着周围的景色,心情都很舒畅,而且孩子也都在周围嬉戏,有时,爷爷带着孙子散步,看着孙子在平整的路面上跑来跑去,他们感到很高兴。而且听说这项工程每年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他们更认为工程好处很多。但是,他们也指出,看到水中的水草越来越少,他们感觉不太舒服,他们说,总是感到水渠改造带走了什么。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到,如果在人工化改造水渠的同时我们能保持最根本的自然原貌,那么这些怀旧的老人便不会有这些失落感了,当然,后代人也便能知道京密引水渠改造前的自然原貌了。(图)改造后的京密引水渠(b、c)而当这个问题问到孩子,他们则是完全的肯定水渠,他们说平时可以在渠边玩耍,可以捉鱼。有一个农村来北京的孩子,当我们问他是否想家时,他说:我特别想家乡的山,树特别多,一棵挨一棵,还有松鼠,有小蛇,我还抓过一只松鼠,特别好玩儿。不过,当我们问他是否想从北京回家时,他又说:不想走,我觉着北京也好,有高楼大厦,有汽车看来,孩子们既需要城市的现代化,又绝不可远离自然的和谐。我们在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绝对不能不进行自然景观的保护。只有让自然存在于现代化的每个角落,我们的城市改造才可以称得上成功。(图)海淀公园的儿童娱乐区(d)而距离北京大学较近的海淀公园的改造则是另一种思想。它侧重的是直接面向居民需求方面的发展。经过改造的海淀公园拥有大量的绿地,使得整个公园区的空气从早到晚都能够保持清新,一位老年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一年四季都来这里晨练,晚上吃完饭也常过来溜达,就是觉得这儿的空气特别好,多呆一会儿,心里更舒坦。除了绿地,公园的其他硬件也十分齐全。特别是健身娱乐设施,更是能适应每一个人群的需要。其中有面向孩子的儿童娱乐区,有面向老人的老年健身区,还有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残疾人康复区。而儿童娱乐区的地面更是在改造后,由水泥板改为了软泡沫型,使这一区域更加安全,更加适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一位带孩子来玩的阿姨说:海淀公园改的挺好,原来孩子玩的时候,我总不放心,得在旁边一直盯着,现在好多了,只要他不爬高,我基本不用*心。公园里空气也不错,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也每天带孩子来这一趟。她还表示,虽然家里没有残疾人,可是,她认为增加残疾人康复区非常必要,她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更能让他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我认为,无论哪种性质的改造都要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的需要,这样的改造才是成功的。三.关于管理在实习中我发现有许多在我看来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居住的居民对那里的环境并不是很满意,在我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在过去,那里的环境其实更好,由于管理不善才下落到现在的水平。既然建设了很好的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一定不少,但是,管理者却忽视了建设之后的管理工作,使得用大比资金建设起来的良好环境,因花费较少的管理维护不周而大幅恶化。譬如我在前边曾经盛赞的燕南园和蔚秀园里便有几位老人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示不能满意,有一位大爷便感慨的说:我还没退休的时候,这儿的环境真是不错,本想退休之后在这享清福,没想到这的人越来越多,管理又跟不上,现在真想倒退几年呀!建设当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配套的管理手段,即便建设得再好,还最终会变回原样甚至更糟。颐和园的管理者使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为我们在山上留下的保持水土阶地,其实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遗产,但是,管理者却只为了游人眼睛的一丝快感就将这宝贵的遗产全部铲平,而后又种上了极不适合北京这种干旱气候生长的草皮。且不论维护草皮所需的铺设水管和运水灌溉的成本、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草皮与山上乔木无法共存的矛盾,单是铲平阶地这一项,就使现在的颐和园离真实的颐和园又远了一步,古人的许多杰作正是被这样一些自以为是的管理者摧残掉的。我觉得,管理者,特别是这种不可再造的景观的管理者,应该时时注意保护,切不可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改变景观的原貌,这不仅有利于保护遗产,而且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四.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由于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对于实习方法、调查技巧没有什么积累,因此,这次实习中,我觉得学到了很多,对一些过去的方法也更加重视了。首先是对比的方法。许多事物只搞正面调查或许能得知它现在的情况,但是不经与过去的对比,我们却始终无法了解它的发展趋势。我想,调查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预测未来,为实际服务,而要预测未来则一定要掌握发展趋势。譬如,前边提到的燕南园和蔚秀园的问题,如果不与过去的情况对比,我们是不可能认清问题所在的,我们只会一味的认为,两者的环境现在很好,而且将会一直好下去,这样管理的问题就被不经意间忽略了。而有些时候,对比会帮我们更快的找到事物的症结。当我们单独看问题时有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当我们把若干个问题、若干种情况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可能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另外一个是采访的手段。很多情况下,我们喜欢自己查资料,但是,文字的资料毕竟有滞后性,而且,普通民众的个人看法也很难找到。而采访,不仅直接、速度快,而且得到的信息贴近于生活,特别是要了解当地居民的看法时,自己查资料是无法得到所需信息的。总之,我认为,没有采访的调查,是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的。有一个问题就是,京密引水渠的改造的确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原貌,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一定受到破坏。但是,当地的居民却对这一改造十分欢迎。我有些迷惑,我们的改造,到底是应该追求居民的满意还是应当追求自然生态的完美?参考文献:1.俞孔坚李迪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年1月《城市景观之路》2.《首都之窗》XX年9月27日10月7日《京密引水渠专题》共5篇3.图片(1)(2)(3)由李迪华老师提供4.图片(a)(b)(c)(d)(e)由曾辰骐同学提供

师范生实习报告范文北京实习


北京实习一个月,来到全国课程改革的示范性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让我见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在这里,我的工作分成了三个部分:班主任,电教组,教学工作。而我想:我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上的收获,更多是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的理念,以及他们带给我的种种思考。
一、教学管理理念
在xxxx,从领导阶层到一位普通的科任老师,都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进行学校的管理,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课程改革的示范学校,一个教育实验基地。这所学校鼓励着老师做各种研究,各种改革。每个班主任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宗旨。有了这种思想的自由,自然这里也就充满着探索与尝试,从而有所创造与进步。在我实习的班集体中,班主任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二、教学理念
在实习期间,借着录课的机会,我听了很多的市级,校级的公开棵,还有理科实验班的课。在这些课堂上,让我看到教学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有意识的老师正在努力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创造也逐步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其次,这里的老师也都在适应着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资源更加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就更多。尽管,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很长的路,但似乎也并不遥远,相信,这股改革的浪潮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实际工作经验
在上面,是我在这所学校感受最深刻,也是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获。实际工作经验上,由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也获取了许多。
在班主任工作上,我认识到了一个老师的表率作用是很大的,学生时刻看老师,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己严格要求,并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必须是贴心的,也是带有希望的。实习期间,班主任李宇炜老师教给了我许多的班级管理经验。我想这些经验是宝贵的,更为宝贵的是老师的主动精神。在他的言谈中,看出一个老师对于班级管理的深度认识。所以我想: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应只是从学习上给学生帮助,而是从一种“管理”的角度上去让班级受益,让班级体的每个成员成长。
教学工作上,由于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与合作伙伴一同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尝试。尽管,有的时候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但也获取了很多的教学经验。在上了6节课后,我深刻体会到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的重要性。一个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围绕着“学生能否学得更好,能否真正掌握方法”的主题,而不是从怎么上好我的一堂课出发。可见,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正确的教学理念……这次的实习,让我从实践中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对于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电教组工作,与其说在这里工作,不如说在这里学习。我接触一个学校较完备的电教设备,了解了一个学校信息中心的大致运作。一个月来,参加了多次的录课工作,一次外拍工作,学会了有关摄制,录像,编辑等实际操作。电教工作有很多繁琐的细节工作,但它是一个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或者说推动者与宣传者。我想,在以后工作中,有了这些经验,我会更加容易上手,也能更好地把握工作。
实习,是师范生重要的一课,付出了便有收获。我很幸运地在大三就参加了教育实习,通过一个月来和大四的师兄师姐的合作,让我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迈进了一步,同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总之,这次实习,让我获取了经验,认识了不足,体验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也感受,思考了许多教育改革的问题。在以后的路上,我会珍惜这些经验,让自己做得更好。

《北京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在北京实习报告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