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考试经验交流演讲稿 > 导航 > 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心得

考试经验交流演讲稿

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心得。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心得”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心得

坚持就是胜利!拒绝裸考!

本人注册思博已久,平时总是潜水居多,从思博中获益良多,今年幸运过关,趁着晚上有空写一下自己的复习过程,算是对自己这半年的总结,也希望有人从中获益。

先说成绩啦:专利法/相关法/实务:131/90/128

1、 个人背景

本人企业Ip一名,入职四年多,平时工作范围较宽,如专利检索、分析、专利诉讼(如Jp、DE等)、国内外专利撰写、OA答复及无效等,对于专利法/细则/指南等平时都有涉猎。

2010年曾经参加过考试,但是,当时刚入行,而且复习相当不到位,大概只看了专利法方面的资料,实务只是看了两天模板而已,结果,自然是惨败!(专利法/相关法/实务:75/46/62)……不过,这应该都是自己预料得到的啦,毕竟没有付出的太多,自然不能奢求有相当的回报!

后来,11年和12年每到报名时,总是燃起报名的心,但是却老担心自己是否有足够复习的时间,自然又miss掉报名的时间。转眼间,到了13年,自己也快30了,工作上也出现了瓶颈,再加上本人的自信一直不足,认真思考后,就觉得与其总是一副提不起劲的样子,不如制定个目标好好冲刺,如此,就开始了今年的专代考试之旅!

2、复习材料

l 尹新天:《中国专利法详解》,大概花了1-2个星期浏览完,看完后对整部专利法有较为完整的认识,而且对于一些重点概念的理解也相对透彻;

l 法/细则/指南:基本配备,贯穿整个复习过程,至少阅读三遍;

l 杨立:真题分类集,我用的是2010年版

l 09-12年国知局出版的真题分析:主要放在后期做模拟考试用

l 吴观乐/欧阳石文:《专利代理实务应试指南及真题精解》,这本我看得不多,主要是看前面的分类试题的答题须知部分

l 杨敏峰:《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应试宝典:相关法部分》,貌似是在9月中旬时买了这本书,按照大纲排布,无真题的部分也会列出相应的考点,复习起来比较轻松

l 何越峰:《专利法律知识分册》,2011年版,大概九月初买的,这本书题目较少,主要是属于概念的串讲,后期巩固用;

l 录音:何越峰、韩晓春、祁建伟10年的录音,论坛貌似有资源;

l 培训班:广东知识产权局10月份的考前冲刺班

3、 复习时间

从五月中旬开始断断续续地看书,到六月中旬开始,基本上每天晚上下班看1-2小时,周末的话去图书馆看4-6小时,期间八月时感觉太累,松懈了一段时间,后来在考友加同事的鼓励下,继续坚持了下来。

4、 复习过程:

只能记得个大概咯

l 5月中旬-6月中旬:主要是浏览《中国专利法详解》、《专利法》以及《实施细则》,请注意,在看《专利法》和《细则》时应当逐字逐句地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每句话的重点,最好利用颜色笔将重点处标出,这样对于法条的理解比较好;

l 6月中旬-8月中旬:通读审查指南,边看边翻着相应的法条及细则,对于缩写的法条和细则对一一列明;然后,结合杨立真题,开始进行真题练习,练习时,对于容易错误的题目考点应当标记或摘录下来,并且在做完每章的题目时应当及时翻出指南中相应的内容再细读一遍,这样比较不容易掉下记忆;而对于一些较为小的考点,如专利代理相关的内容,其实每年考的内容都是差不多,最好能用笔单独记录在笔记上,方便后面记忆;

l 九月-十一放假前:重心移到相关法,但是,说实在的,、合同法等之类的那么一大堆的条款,对于我非法律专业而言,真的是太痛苦了,所以看了两天后我觉得还是直接从真题入手,这时主要利用了《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应试宝典:相关法部分》;但是,为了防止丢失关于专利法的记忆,在这段时间里,我晚上一般也花个半个小时左右重新翻阅法/细则和指南,此时,由于经过真题的洗礼,看指南时更加容易标记出每句话的考点所在;

l pS:上述复习过程中,在上下班或出门时,不定期地听培训录音,基本上,实务录音只完整听过一次,专利法完整听过两次,相关法则是一次。另外,也听过专利法及细则的语音版本一次。

l 十一放假后:继续看相关法资料,

至于实务的部分,则主要是看了一下吴观乐老师的书,但是可能有经验吧,感觉很多基本的东西都不太看得下去,感觉东西太多重复的貌似,所以这本书当时主要是关注了一下其中某些题型大体的答复逻辑或论述方式而已,也做了07年和08年的真题,但是都没有认真写完过,基本上就是推了个大体的思路而已;而专利法部分,则主要看何越峰老师的书,巩固记忆。

l 10月冲刺班:感觉最有用的就是听李超老师讲课的时候的应试技巧:不要乱上位或概况,交底材料里面已给出相应的共同特征,找出实施例或多个特征的共同点即可;做题前先整理清楚著录项目的相关信息,判断是否有不能使用的文献、新颖性论述和创造性论述的注意点等,这些恰好是我觉得自己最容易忽视的。上完李超老师的课后,我自己做了练习,按照李超老师说的方式 找出基本问题、基本方案、进一步问题、进一步方案等,虽然也没有认真写完,但是大体上思路掌握了……

l 至于剩下的半个月,则主要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利用国知局出的真题集来做模拟考试、并仔细参详各个实务真题中撰写的本质……最后,考前主要针对自己相对薄弱的章节,如复审和无效的内容,以及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如假冒专利行为的处理、国知局行政复议的规定等做了整理,尽量地能拿一分是一分……

5、 个人

细心!这是第一个需要提醒的,选择题中很容易出现这题让你找正确的、下题让你选择错误的,自己在做真题的时候应当积极锻炼自己的注意力需要集中,避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不要掉以轻心!我自己在10年考试时,总觉得自己考的还不错,题目很简单,殊不知,早就踩了地雷而不自知!所以,当看到某些话很熟悉或很简单时,千万要看清楚题干,有可能差一个字就错了……个人觉得,对于实务尤其是这样,国知局的实务题目涉及的技术内容逐年简单,但是事实上很多地方很多话都有陷阱,譬如今年权要的“主要包括”等,而且对于实务要拿捏好细节部分,比如新颖性对比时应当论述“四相同”还是论述“一不同”。

坚持!我不太相信运气这回事,个人总觉得对于这个考试,打好了基础,就算考不了高分,也能考个过线,所以我也从来不相信所谓的“裸考”过线的说法。而且,说实在的,好好准备考试,某种程度上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在能够应付考试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知识面更扎实,更完善!

罗里吧嗦的一大堆,不知道啥有啥用的,纯属个人意见啦!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保险代理人产品学习感受体会


保险代理人产品学习感受体会

感恩保险-- 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
感恩泰康-- 与我进行了一次幸福的约定!
感恩五月-- 让我成为了一名神圣的使者!
两天的学习,我感触颇多!
满格的电量,能使对话畅通无阻;不断的学习,能促我们顺利成长。产品的学习让我们能成为专业的顾问型的受人尊重的保险人,让我们也能享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常言道:人活着总要有精气神,干成事业干好事业,更需要精气神。如果缺少了精气神,干事业就会乏力,事业就会失去活力,最终一事无成。工作十多年了,激情早已褪却,惰性与日俱增。然而平静的心湖被这群伙伴们扔下几块了巨大的石头,亦激起了圈圈涟漪。他们那满满自信,铮铮誓言,四溢激情,狠狠的抨击着我的惰性,我的灵魂。我也要激情重拾,也要热血沸腾,也要超越梦想!
既然我来到了这里,既然我已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我为何不做得更专业,为何不大胆梦想?我应该正确使用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在保险生活中做到专业,诚信,去挖掘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使客户利益最大化,也客户来n次爱家之约!

加油!坚持!让我们一起实现自我,超越梦想!

司法考试经验心得体会


国家司法考试号称为天下第一难考,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很多艰辛和汗水,可却没能如愿以偿。本人在XX年以402分通过司法考试,为此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供广大朋友借鉴。
首先,正确认识司考,保持良好心态。司法考试号称天下第一难考,过关率仅占参考人数的10%左右,但同时也可以说是最容易的考试,因为它没有像高考一样有录取名额的限制,只要过360分即可,所以也可以说是最容易的考试。做为考生来说,想要参加考试,就要不怕难,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必胜的信念。尤其是在考场当中,显得更为重要。我想,把它当成是一次学习的结业考试,就会减轻压力,轻松面对。
其次,制定学习计划,保证学习时间。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具体的行动。参加司法考试也是一样,想考就要下定决心把考试一次通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把每一天学习的进度,内容做一个详细的安排,并且要保证学习时间,做到按时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持之以恒。
第三,把握学习重点,坚持学练结合。对于司法考试而言,明确学习的重点,是至关重要的。重点永远是司法考试的高频点,是重中之重。这也是所有辅导老师反复强调的。司法考试的重点就是历年来司法考试真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大纲新增知识点。要把历年真题反复做,反复练,扩展思维,至少要做三到五遍。新增知识点必须做为重点来学,最好的办法是从提前一年开始关心新出台的必考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做到出台一部法律,就学习一部法律,养成良好习惯。
第四,注意劳役结合,讲究学习效率。学习是一项脑力劳动,它与体力劳动一样,人的大脑也需要休息。学累了,也强迫自己学习,造成头晕脑胀,大脑得不到休息,会适得其反,其结果是越学越差。相反,坚持劳役结合,在学习时使大脑处于良好清醒的状态,在休息时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使大脑完全处于休息状态,一定能保证学习的扎实,记忆的也扎实。在整个司法考试学习阶段,从四月初考试大纲出来到考试,大约五个多月时间,每天时间能保证在每8到10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每学一个小时休息十分钟,劳役结合,完全可以通过考试。
第五,选好辅导资料,重在举一反三。除了辅导用书和法律法规汇编外,还要选择良好的学习辅导资料或参加一个好的辅导班。当前司法考试的辅导资料种类繁多,辅导班众多,各式各样。本人比较看好的辅导资料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司法考试重点难点疑点精解丛书》,重点突出,学练结合,函盖近五年的历年真题及其讲解,并有大量摸拟习题和配有解析。同时要有一本法律法规汇编,最好是司法部指定的,里面没有标明重点法条,有助于你自己标注重点。在学习当中要做到举一反三,通过一道习题,要把相关的知识点都弄懂弄通,从而达到做少量的习题学会一堆知识点。
第六,选择学习方法,夯实基础知识。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会极大的促进学习成果。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等于走向成功的一半。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基础知识夯实,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我的学习方法:一是用二到三个月时间阅读教材自学的基础上,坚持做历年真题的同时查看涉及到的相关法条,并做出重点标记(主要标明年份,那年考了标明那一年,出现一次标一次),从中你可以看出那些法条是重中之重了,进而你可以确定重点学习内容了;二是对易混难记分卷一、卷二、卷三做笔记,这样能做到有利于复习,发现自己薄弱的科目;三是做客观题时,坚持做每一道题时,先看题干,不看选项,看完题干,看能否从题干中看出问题来,答案是什么,然后再看选项有无与自己的答案一致,再看本题的解析。这样做既可以增强记忆,又等于做了大量的卷四简答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进入冲刺阶段以后,也就是离考试还一个月时间,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要逐步减少学习的重点,相反,记忆扎实的知识要逐步增多,需要记忆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样才能做到考试胸有成竹;五是做三到五套高质量的模拟试题,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而加强学习。
以上是本人在学习参加司法考试过程中总结的一点经验,仅供广大朋友们借鉴,此衷心祝愿诸君捷报频传!

司法考试复习经验


司法考试复习经验

1、基础知识复习。

主要是看好三大本不一定要看当年的,去年的也没关系的。而且看三大本的时间不能算进复习的总时间里面。每天都要制定具体的时间表,来完成对三大本的复习。记住不能太粗看而是要细看,就是一字一句不落下的看。我对三大本的评价,很多人在学法网发帖都觉得三大本不重要,我倒觉得不然,对于没基础的人还是有必要的,只要看完后心里会有成就看,一字一句看完三大本练就的就是恒心和毅力。当然可能到了6月底你看完后,发现什么都不记得了,没印象了,这很正常,我也是这样的。但是其实在你的内心深处他已经有了法律的基本根基了。

2、主要是要做好真题。

买口碑比较好的真题书,每天坚持做,可能刚开始的做题正确率不高,但是大家不要没信心,错就错,对答案时无论对的还是错的都要看解释看详细解释,一定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真题一定要多做几遍,三遍左右是最好的,但是一定不要背答案,对题目真正理解透,吃透才是关键。我的经验是每天拿出半天的复习时间做完你每天定量的真题就好了,往往对答案看解释的时间要比做题的时间还多,但是一定要有耐心。相信坚持到最后考试,你的收获肯定是很大的。

3、要看好利用好法条。

有的人忽视了法条的重要性,在复习中几乎不去利用法条的作用,我要说的是,法条的分值在司考中也是很重的,因为司考中不可能每个题都是那么的难,总有些简单的题,这些主要是考法条的熟练程度和你对法条的灵活运用,所以这时如果你对法条记得模模糊糊的,那你就会失掉很多分的。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每天拿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看法条,并多做相关的练习题,那到最后的考试时,你一定会拿到很多关键性的分数的。万国出版的重点法条,我觉得这边东西很不错它可以作为你遇到问题时的工具书,也是你复习时必不可少的一本重要复习资料。

4、做好最后的冲刺题。

最后的一个多月是最后备战的时刻,这时你的任务就是看看以前做错的题,看看自己平时标注的用的比较多的法条,再就是背背卷四中的热点关键词的材料素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材料概念等等,只要去熟悉了解,不要死记硬背。选两至三套最后冲刺的压密题来练练手,从头到尾坚持做下来,看好时间,把握好做题的速度,同时在做题时也就知道自己有还有那些知识没复习透,这样也给自己一个查缺补漏的机会。

我的司考成绩不高,但是也顺利通过了,复习过程中有苦有甜,但是当看到成绩的那一刻,什么都是值得的。所以希望大家复习过程中保持好心态,注重好方法,特别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还要注意多运动,适当的放松也是很有必要的,相信自己只要一路坚持的复习下来,一定会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的。

司法考试经验贴


司法考试经验贴

今天广州阳光明媚,决定动手写一下自己的司考复习过程。之前我本来不太想写的,因为总觉得这是个很装逼的过程,不过就是考了一场试而已,而且我也觉得自己没什么经验可说的。但难得有同学感兴趣,现在把我的复习过程稍微说一下,有些过程,例如司考录音的选择,或许还对大家会有点用处。

先讲几段废话。

关于态度。所谓“司考虐我千百遍,我待司考如初恋”,其实司考还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特别是在你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进步神速、一日千里,本来一团浆糊一样的法学知识,这个时候被梳理得清清楚楚(当然,一团浆糊好还是梳理清楚好,见仁见智,因为为了得到分数,你必须按着司考的标准答案来答,就意味着你必须先把从前的不同学说暂时忘却)感觉很有成就感。这个成就感在和方面体会最强,在你复习的初期体会最强,所以司考也是一个梳理知识的好过程,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我相信你经过这场考试后,一定有所收获,好好享受这个过程。

关于时间。备考不宜拖沓,否则到了最后你会身心疲惫,感觉不会再爱了。曾经我想过从5月份开始复习,后来韩老师告诉我,复习时间不要太久,要不然你会很累。确实,在我复习了一个半月的时候,我也开始觉得不太耐烦了,特别希望它“引刀成一快”。所以真正高强度的备考时间不要拖得太久,个人觉得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月。我这次的复习时间从7月18号开始到考前,一共2个多月,不过自我觉得时间有点紧,建议同学们可以留出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来集中复习。而司考最好的备考时间,是在暑假的时候,不用上课,不用过年,安安静静地复习,2013留给研究生的暑假有三个月的时间,好好把握吧骚年。

关于基础。前面所说的备考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是针对真正的备考来说的,之前的打基础、学习的时间不算在内。所以司考,还是需要有点基础的。这个就因人而异了,我自己是之前旁听了本科生的课程。如果你想打下基础,主流的观点是可以买一套众合的“司考**讲”之类的书,我翻了这套书民法的前几章,发现讲得还可以,适合用来打基础。但是我自己是更喜欢“三校名师讲义”那一套,有钟秀勇的民法和刘凤科的刑法,这两个人我后面也会提到。如果你喜欢直接看教材,也可以买套所谓“三大本”,那是司考题目真正的来源。但是这两套书,个人觉得只适合学习,不适合用来“备考”,因为三大本没经过整理,不够系统,而众合的书知识点太杂,废话略多。

关于复习方式。司考的复习方法绝对是因人而异,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对自己基础很有自信的人,可能会直接选择做真题,这是牛逼中的牛逼,不建议模仿。次之的,会选择直接看教材,可能是三大本(当然这种人不多),可能是辅导机构(如众合、万国)出的辅导书,这种方法好处是有针对性,能专门针对自己的薄弱点多花精力,坏处是要自己整理知识点。最后是像我这种对基础不是很有信心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听录音,然后做真题。录音是个好东西,也是见效快的复习方式,相当于有个老师给你上课,给你整理知识点,最适合像我这种之前脑袋一团浆糊的人。然后是真题,不管什么考试,考研也好司考也好,真题都是必须做的。特别是司考,几乎所有人都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甚至有机构的老师说真题做三遍都不嫌多,我这次是因为把时间大部分花在听录音上,到最后只做了几个部门法的真题。

关于资料来源。有人报班有人不报班,各有各的好处,我是比较倾向于不报班,因为屌丝付不起报名费。那么,不报班后复习资料(例如录音和附带的讲义)从哪里来呢?有两个网站可以下载,一个是大家网论坛的,一个鲤鱼网论坛,我更喜欢前者,因为它整理得比较好。虽然身为一个法律人,我们一定要保护知识产权,但是,上帝会原谅我们这群屌丝下载盗版录音的。现在众合、万国等机构现在对自己的录音保护更周密,时不时会要求论坛删帖,但是,广大屌丝网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网上能下载到的录音,已经足够你复习了。同时,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基本上比较热门的帖子,都是经过群众验证的好帖,多去看看,相信群众。至于纸质版的图书,除了淘宝等地方外,贝岗的考霸书店和笨牛书店,也有很多司考图书卖。

关于播放器。为什么要讲播放器呢,因为每个老师的录音,都是有快有慢,譬如钟秀勇的语速就很慢,陈少文的语速就很快,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能调整语速的播放器,推荐potplayer,界面简洁,方便控制语速暂停。

好了,前面几段废话讲完了。总觉前面这几段,我的复习过程主要是:录音+真题,时间是两个多月,在听录音的时候,认真看附带的讲义。

现在开始进入重头戏,录音的选择,我会兼评一些比较有名的老师。录音,分成很多阶段,但其实不少阶段是培训机构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划分出来的,真正有用的阶段是所谓“系统精讲阶段”或“强化阶段”,这个阶段一般在6月份开始陆续出现,7、8月份出来得最多。这是阶段的录音是最精华的,也是最适合系统复习的。

法理、法制史、:我听的是淳于闻的,此人东北口音,讲课挺幽默,感觉还不错。这几科分数不高,属于卷一的内容。卷一(包括法理、法制史、宪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国法等)历来有个特点,就是所谓“背多分”,理论性不强,考记忆性的东西多一点,所以背诵就好得分。法制史和宪法,这一点很明显,没什么技术含量,熟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的一科,今年应该还有吧。陈璐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讲得最好的,吃透了就行,这一科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更多的像是背政治。但是这几年分数很高,现在不仅在卷一考,更是每一卷都会考,特别是卷四的第一道主观题,往往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陈璐琼每年都会出模板,背一背有好处。除了陈之外,前面的淳于闻也会讲,杜洪波也会讲,这几个人都讲的不错。

民法:重头戏来了,民法很多人都说听李建伟,但是李其实讲的不好,特别是这几年还在讲他多年前就举过的“一把斧头换三只羊”的例子,就被我深深地BS了。李讲得比较零散,废话还挺多,不适合想全面系统复习的人,或许适合想突破重点的人。而他之所以有名,无非因为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江山代有人才出,不建议听李建伟的系统阶段,我听了他两三个小时的录音后,华丽丽地放弃了他。但是听说李的冲刺阶段(预测考题)很有听的价值,没有验证过。

民法我听的是钟秀勇的,此人时而文艺时而二逼,看得出来民法学知识还是很行的,有个特别的嗜好就是意淫美女,范冰冰、莎朗斯通统统都被他给意淫过了。钟秀勇是个讲得很全面很系统的人,踏踏实实、知识点特全面,特别是他2012年出的“史上最长民法”,讲义有200多页,连续讲了6天,简直是疯了,而我竟然也听完了,还是花了8-9天的时间听完的,听完还没疯,是个成就。老钟会让你觉得,听他的民法是个享受,如果你有耐心听完,绝对很有收获。

但是老钟的民法有个缺点,就是实在是太详细了,让你抓不住重点,所以我后来加听了段波的合同法,段波虽然没有那么详细,但是讲得也不错,重点突出是其最大的特点。鉴于合同法分值很多,大家要重视。

商经:听完了老钟“6天史上最长”的民法,我得缓一缓,于是听了商法经济法,这个就没什么选择了,基本上都是张海峡的天下,听他一个的也就差不多了。老张也是很会调侃的,这一点在枯燥的商经复习中是多么可贵。

刑法:重头戏又来了。跟李建伟一样,韩友谊之前也是司考刑法的首选老师,但去年很多人说他不好,我4月份的时候听了6小时他的“刑法先修班”,其实还可以,但是逻辑稍微有点乱,特别是他在讲“抢劫犯A想杀死被害人,结果把共犯B杀死了,算不算抢劫致人死亡”这个问题时,逻辑混乱,我是不太认同他的“抢劫犯的人身法益暂时不受法律保护”的观点。于是后来听刑法录音的时候,我选择了刘凤科,人称“凤科大帝”。

凤科大帝的口音如果你能忍受的话,他现在绝对是讲刑法的第一人选了,但是2012年的刑法考得比较简单,体现不出凤科大帝的优势,相信13年的刑法难度会增加,推荐凤科大帝的录音和他三四百页的讲义。刑法是所有部门法中,最讲逻辑性的,特别是在现在各家有各家学说的情况下,出题人张明楷又特别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司法考试,所以复习思考就得按照张的观点来复习了。凤科大帝是张的弟子,讲的观点跟张的《刑法学》基本上一样,而且思路清晰、逻辑很周密,不论是复习司考甚至是学习刑法,都挺不错的。凤科大帝相比钟秀勇,是个更加二逼的人物,老钟举的例子不是范冰冰就是莎朗斯通,显得高端上档次啊,而凤科大帝举的总是“我啊——张二娃啊——”,屌丝本质暴露无遗,但是充满了欢乐,除了口音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外,听凤科大帝的刑法也是一个享受。

刑法还有一个据说很不错的,就是柏浪涛的刑法讲义,这本书我买了,确实不错,虽然这本书我还没看完,就去看了凤科大帝的讲义了,但是柏浪涛的讲义,相比其他人,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也是很不错的。而凤科大帝的讲义,三四百页,确实会让人发疯。

凤科大帝还会出一个刑法192题之类的,在“系统精讲阶段”后出来,是他自己总结的比较好的刑法题目,也讲得不错,通过讲题的方式,来串讲知识点。

三国法: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杨帆女王。女王声音甜美,在枯燥的司考复习中实在是有如一泓清泉啊。三国法没有第二人选了,一定是杨帆女王,“在女王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啊,神马李曰龙、王斌,只配做女王皮鞭下的奴隶的份,在女王的蜡烛皮鞭下,痛苦而快乐的呻吟着。”此乃复制粘贴,但我觉得很有道理。杨帆阿姨的三国法讲得确实很好,无可争议的。

:去年我本来想找林鸿潮的,据说是行政法的首选,但是去年没有他的录音,只有他在政法大学讲的一个8小时的录音,不系统,所以我后来才没有选他,看了魏建新的一个录音挺热门的,很多人下载,我也就下了。讲得倒是很清晰,不过到了做真题的时候,才发现之前很多知识点都没复习到,也不能怪人家小新,只能怪行政法实在是太繁杂了。如果今年有林鸿潮的,建议还是找林鸿潮的来听。

刑诉:司考两大,包括刑诉和民诉,都有一个特点,法条非常重要,所以更应该侧重于法条的记忆,讲课老师的任务只是帮你梳理。刑诉去年因为刑诉法修改所以是重点,今年刑诉法的众多司法解释出来,依旧还是重点,而且一般新法出来,考得都比较简单,所以今年的刑诉依旧是很好拿分的,性价比高,可以多花点时间来记忆、复习。刑诉我听了汪海燕的,讲课很好。而刑诉还有一个杨雄,讲课不太行,但是讲义做得好。建议看杨雄的讲义,辅以法条,如果要听录音,可以听汪海燕的。

民诉:民诉今年修改了,所以也可算一个重点,但应该还是没有刑诉那么重要。民诉推荐郑其斌,是我认为民诉唯一讲得不错的人了。不过2012年的录音也没出来,我听了他2011年的,没有什么变化。但今年就一定要听最新的了。同样的,诉讼法要注重法条。民诉还有一个李秀清,在找不到郑其斌的录音时,我想试一下李秀清的,但听了两个小时后,极度想睡觉的我打开了大家网论坛,输入“郑其斌 2011”,然后点击了搜索。

卷四主观题:个人觉得,卷四的主观题才是真正能考察出水平的题目,也是略难的。大部分都要靠部门法的复习成果,但也可以再稍微加强一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荐前面提到的陈璐琼,至于答题技巧,可以听邹建章或者杜洪波的,两个都讲得不错。尤其是邹建章,虽然我今年没有听到他的录音,但是他的论述题考点总结得很好,特别是在第一天考试结束的时候,预测第二天的论述题会出“保障人权”的主题,结果第二天真的出了一个非法证据排除的题目,预测相当成功。考前几天可以关注邹建章的微博,有题目预测。

好了,至此终于把几科的录音都讲完了。接下来再讲一下真题集的选择。一般的做法都是听完一个部门法就做真题,有利于巩固前面的复习成果。但是我没有这么做,而是全部都复习了一遍才开始做真题,这只是个人的喜好,源于我那让人抓狂的过分谨慎以及带点拖延症的性格特点,不喜欢草草动手。

真题集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按部门法内容来分的,一种是按年份来分的,适合复习的是前一种。

张能宝的真题集是比较早成名的,但其实质量不高,这也不能怪他,因为司考的答案每年都有不少是有争议的,而张的习题集有些解析也很不靠谱。但好处就是分类还可以,重点的题目大部分都有了。

为了看官方的解析,我还买了法律出版社的《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汇编2006-2011》了,是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中心编的出题人对答案的解析,可谓司考真题的官方解析版本。确实,此书的解析较之张能宝等书,要清晰得多,也权威得多,虽然略显啰嗦。但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是,此书是按照年份+大类编的,例如民法的归入民法,没有细分成民法总则、合同法、物权法等内容,分类过于粗糙。

建议以张能宝之类的按部门法分类的真题集为主,辅以法律出版社的这本官方解析,在你觉得张能宝的解析不太靠谱的时候,翻一翻法律出版社这本,看看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什么。

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人都说至少要做两三遍,所谓真题虐我千百遍,我待真题如初恋。但是,做真题绝对是个虐心的过程,特别是在你信心满满地以为复习得很好的时候,拿出真题发现错了一大堆。而最虐的,莫过于商经和行政法,特别是万恶的行政法,几乎摧毁了我信心,总是冒出来我根本复都没复到的题目。但是,骚年,所谓现在错总比上了考场才错好,真题不是为了让你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怎么样的(那是正式司考的事情),而是让你查漏补缺的。所以不管多么惨不忍睹,都要坚强地活下去。

最终,如果到了考前半个月,这个时候已经差不多开学了,前面的复习也基本上成定局了,这个时候会有很多人建议说,民法刑法已经成定局了,差不多都这样了,应该把时间多花在可以突击的科目上,例如两大诉讼法(刑诉和民诉),以及卷一那些“背多分”科目上。我也是这么做的,无数的经验表明,考前这段时间是你记忆力的巅峰,而记住了就能拿分的科目,也就是所谓卷一和诉讼法了,至于虐人的行政法和商经,能记就记,是在不能记有也就算了。在考前几天,还可以关注一下卷四,至少要做一下以前的真题,对比标准答案,看看什么样的答题技巧才能拿高分。

然后,就淡淡定定地上考场去吧。“考完就把它忘了,虽然司考能让你在短时间内记住很多法律知识,但是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法律人,还是得按照学院式的教育来,司考,不过只是一场考试而已,过了也不代表你有多行。”这是钟秀勇说的一句话,我很喜欢这句话。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