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一)

作者:黄金生

2014年12月10日,47岁的邹碧华走了,全国法律界震惊之余,一片哀悼之声。这些天来,全国掀起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的热潮。全国法律同仁都十分惋惜邹碧华法官的离世,感叹这是不同领域法律人的共同损失。

听取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后,作为一名基层法庭工作的法官,我深受感动,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向他学习:

一、学习他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

人们都说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一点邹碧华同志做到了。他是专业的法官,也是法院系统最好的"产品经理",他带领团队建立了上海法院审判管理信息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司法警务指挥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及十大司法公开与服务平台、自主研发了信访投诉监控系统……他精湛的审判业务能力、敬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从法官、检察官到法学教授、律师、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尊敬。

二、学习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他家的三面书墙,桌椅旁都堆满了书。勤奋的邹碧华将审判实务和理论研究结合,写下《要件审判九步法》《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基层法院可视化管理》等10多部著作,其中《要件审判九步法》成为全国民事法官和律师办案的重要指引。取得这些成果,可以看出,邹碧华同志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了多少时间用在学习上!

三、学习他关爱他人的博爱精神

他关爱家人、关心同事、善待律师,对于当事人,他更是饱含深情!他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我离去,我希望我的墓志铭上写着‘因为我的存在,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一点,人民的好法官邹碧华做到了。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二)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院副院长邹碧华同志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这是一位出生于江西奉新,曾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第九届青联委员、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并于2006年当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的一名值得人们学习和致敬的优秀法官。

学习他,是要学习他忠于家庭,当好儿子、丈夫和父亲的不同角色,尽心尽责照顾好家人,他与妻子相识相知相守的30年,他热爱生活,在临走前的一天,还打电话给孩子以谆谆教诲。

学习他,是要学习他用法律保护弱者,忠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法律是公平公正的,当然要保护弱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要用法的精神解决问题,服务百姓。"邹碧华曾这样说过。他在担任长宁区法院院长期间,率先在全市搭建诉讼服务平台,挂牌成立了全市首家"诉调对接中心",方便群众诉讼;为了一位身患白血病的男童的医药费,他带领长宁区法院少年庭的法官们开了两天会,研究法条,开创了未成年孩子告亲生父母的案例。

学习他,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为工作呕心沥血的精神。他始终以"从事一份职业,就一定要去热爱它"的理念要求自己,始终践行从优秀到卓越的工作理念。(小编 )作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领导,他不畏艰难,亲自统领各项工作方案的研究和设计。他不知疲惫、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激励和带动着他身边的人经常是"5加2"、"白加黑".

学习他,是要学习他刚正不阿,维护公平正义的高尚品德。獬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俗称独角兽。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是公正、勇猛的象征,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古代法官戴的帽子又称"獬豸冠". 邹碧华同志,一直以庭前庭前独角兽,时刻鞭策自己,以自己的行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柳北区网友 永清)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三)

人们说,邹碧华是法治路上的"燃灯者",是敢於担当、善於谋事的好干部。从去年12月10日邹碧华去世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追寻他走过的足足,试图还原他充分燃烧的47岁人生。(光明日报2015-02-27)

"走上这个岗位,就得承担起这个岗位的使命与责任。"邹碧华说,"不要让我们现在的改革努力,变成未来的改革对象。"在担任长宁法院院长期间,他率先在全市搭建诉讼服务平台,挂牌成立全市首家"诉调接中心"﹔设立便民电话,方便群众,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他曾冒酷暑前往一位信访人家中,用了足足5个小时开展沟通工作,最终化解心结。

笔者认为,邹碧华同志一生短短47余载,践行了一个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本色,践行了一个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干部的风骨,践行了一个真抓实干、惩凶扬善法官的气度。在26年的法院工作中,虽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转换,他始终甘于奉献、充满激情,他勇于承担重任,工作精益求精,办事雷厉风行,作风细致入微,从不抱怨、计较个人得失。他鞠躬尽瘁,最终累倒在他热爱的司法事业上,累倒在他挚爱的司改工作上,累倒在他毕生追求的法治路上。

邹碧华同志非常重视法院的廉政建设,提出"必须提升廉政工作的基本定位,将廉政管理融入队伍管理,将廉政教育融入法院文化,使之成为法院管理的重要环节,站在法院工作的全局性的角度来确立廉政工作的战略思想".在长宁法院工作期间,他亲自执笔"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给干警家属的一封公开信",他让各位干警家属都来做"家庭廉政监督员",与法院共同担负起监督和保护的职责,共同保护好自己的家庭。

26载的法律生涯中,邹碧华同志崇法尚德、慎思明辨,他喜欢毫无保留地与人们分享自己的专业见解和人生感悟,他常常利用周末时间,应邀到全国各地参与法官教学,或在公共论坛开设讲座,把自己多年所思所悟的思想成果传播到更广的范围。他在新浪网开设个人微博"庭前独角兽",宣传法院工作,弘扬法治思想,不遗余力地播撒智慧的种子。他说,这是一种"予人玫瑰的快乐".邹碧华同志用自己的行动,矢志不渝地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并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完美超越。

(作者:喻华)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一)

臧克家先生在纪念鲁迅一首诗《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上海高院邹碧华就是后者。不管是他关爱的家人,还是与之朝夕相处的同事,不管是与其谋过事的律师还是被其接待过的当事人,都不会忘记邹碧华的音容笑貌,都会永远铭记他的好。甚至我们这些未曾与之接触过,但正享用着他的《九步调解法》等研究成果的人,都被他精神感动着,感慨他的伟大,他的好。

我说邹碧华好,是因为他是一个有良心的法官,他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认真办好。

例如,60岁的老人沃根生为老母亲因阁楼起火葬生而年年上访的案件。这个案件判决正确,依法沃根生上访的问题无法解决。邹碧华不但没有回避、推脱,反而主动接待了沃根生,并亲自到现场查看,认真听取沃根生的讲述,还对信访法官说:" 我们做法官的既要善解法律,也要善解人意。我们一定要将心比心。"在邹碧华直接指导下,沃根生上访问题得到解决。

这就是邹碧华。好一个:善解法律,善解人意,好一个:将心比心。这是我们当代法官、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良心。

我说邹碧华好,是因为他平易近人。他细心观察着年轻法官的思想动态,在适当的时候激励他们,为他们指引方向,树立信心。

他曾对那些凭着经验和感觉办案不再追求理想的年轻法官说,碰到问题,关键是能坚守梦想。有时候,不是机会没有眷顾你,而是你自己迷失了方向。

他点子多,为法官办理案件支招。

他通过旁听法官的庭审,与法官讨论案件,交流心得,结合自己的审判经验,推出了《群众接待场景65例》。对案件办理程序的各个环节,都列出了正确的做法。让法官在接待群众时,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

我说邹碧华好,是因为他理顺了法官与律师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律师与法官尽管职责分工不同,但双方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追求公平正义的目标是一致的,因而有必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为此,他亲自起草并主导推出了《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和律师服务平台。这让律师们心生敬佩和感动,并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为法官和律师在处理案件中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消除了很多误解,同时多了许多的理解和尊重。

我说邹碧华好,是因为他勇于担当。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他参与研制最高院"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等改革方案,涉及到法院干警的切身利益,邹碧华以"背着‘黑锅’前行"的担当精神,直面矛盾和问题,啃下了司法改革中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我们都将是这些改革方案的受益者。

我说邹碧华好,是因为他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不忘孝敬父母,关爱妻子,教育孩子。

邹碧华的好还有很多,不能一一说完。我们学习邹碧华事迹,要学习他的精神,要把他的精神传承和发扬,要关爱身边人,要爱岗敬业,勇于担当,大胆创新,真正的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做一个善良的有良心的法官,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法官。

在这里,我祝愿所有干警,身体好,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把自己的家庭也照顾好。(王丽敏)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二)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院副院长邹碧华同志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了。这是一位值得人们学习和致敬的优秀法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用一生为我们诠释新时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代是需要榜样的,榜样就是时代的方向。他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涌现出的杰出榜样,是新时期全面实现依法治国征程上,人民司法的新标杆,是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的"探索者".

邹碧华是正义与公正的化身。从党的到四中全会,从《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深深刻下了改革与法治的印记。公正是法治的根本,法官是公正的代表。邹碧华是法治时代的公正法官,同时也是改革时代的先行者,他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也是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行的力量。

邹碧华是杰出法官的代表。为了追求公正,他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挺身为弱者代言,开创了未成年人起诉亲生父母的先例,让一个无助的孩子坚强地活下去。为了追求公正,他不怕当法官中的"背徒",在法官与律师的"暗战"中,旗帜鲜明地为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呼吁,并推动法院出台《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不仅被人们称为法官,更赢得了"法律人"的美誉。为了追求公正,他把学习作为毕生事业,在繁忙工作之余,研究不止,笔耕不辍,成为当代中国"学者型法官""高素质法官"的杰出代表。

邹碧华是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法官。在司法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同时不怕承受由于改革而带来的种种压力,是新时代法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邹碧华是上海司法改革的"操盘手"之一,人们对他曾经说过的两句话始终印象深刻,他说"改革,是一点点往前拱的",他说"背着‘黑锅’前行,是改革者必须的修行".人们为什么会记住这两句话?因为它体现了当前中国司法改革最重要的特征。改革走到今天,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留下的都是难解的困局。没有对司法改革深刻的体会是说不出这样的话的,而没有迎难而上、不计毁誉、甘背"黑锅"的改革精神,也同样说不出这样的话。

社会各界自发以各种方式悼念、怀念、学习邹碧华,形成了"邹碧华现象",说明社会各界对高素质法官、对公平正义的强烈呼唤,对推动依法治国的强烈期盼。

毫无疑问,时代需要更多邹碧华式的好法官,他永远是支撑中国法官群体的脊梁,更是全国法官学习的榜样。

审管办 李宗文

邹碧华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坚守信仰,负重前行

——邹碧华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还记得那是2014年12月10日的傍晚,回到家打开微信就被朋友圈里的一篇报道给惊到了——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突发急病去世,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什么恶作剧,后来在同学群里邹老师的一位博士生证实了这一消息,顿时觉得令人难以置信,悲恸之情涌上心头。在读期间,我曾参加过邹老师的讲座,也有幸在论文答辩的时候分到他那一组,不管什么时候,他展现给我们的都是他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一面,从未料想过他竟会英年早逝。邹老师去世的那个夜晚,朋友圈被各种悼念他的文章刷屏,整个法律界都为之扼腕叹息。看了那么多的悼念文章以及宣讲团的报告,我对这位学者型法官的敬仰之情又更进了一步。

在研究生期间也多多少少听说过邹老师,他的学者风范也曾亲眼见过。我的舍友就是邹老师的学生,通过她也对邹老师的为人有所了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认真和坚持。他每次和学生见面都会向他们推荐一些好书,并嘱咐他们要多读书。当然他自己也热爱学习,热爱看书,而且喜欢跨领域学习。听室友说,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还自学了日语并通过了日语二级考试。为了提升自己在基层法院的管理能力,他还自学了管理学。作为一名当之无愧的的优秀法官,他始终坚持着法官的职责,丝毫没有懈怠,从一名书记员到上海高院的副院长,他都一直努力做到最好,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我们平时最需要的就是认真和坚持了吧?基层法院的案件数量多,类型繁杂,工作压力很大,平时的工作也很琐碎,容易犯错误,也容易产生倦怠。法官的一个微小错误都可能使案件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因为当事人觉得司法是神圣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是在用尽了其他解决途径的情况下才诉诸法律,进行诉讼的。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容不得一点的疏忽,这一点虽然看似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认真和坚持。

法官这个职业承载了太多的压力和期许。每一名法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当事人、律师以及问题,要处理好办案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很强的知识储备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当事人都是带着负面情绪的,比如拆迁案件中的被拆迁方,他们往往情绪激动,这就需要法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足够的耐心为当事人做工作。法官处理案件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处理法律关系的过程,还包括如何接待当事人和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给当事人以公正执法的印象。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法院的工作辛苦,常常会抱怨几句,但是邹老师却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从不抱怨,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因为他觉得一个人有了信念、信仰,就不会觉得委屈。他在接受一家杂志采访时说"很多人都抱怨司法不完善,在抱怨别人时,可能自己写的那个判决书也不那么完美。与其抱怨,不如做好手中的事。每个人都是历史,如果每个人能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会完美一点。"是的,我们与其抱怨目前的司法环境,还不如坚守自己的信仰,做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和社会的期待。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职业变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就会想要用这个理想或追求来指引自己,觉得为这个理想付出代价是值得的,这时我们就会很耐心地对待当事人,对待案件,对待生活,就不会觉得这是难以忍受的东西,因为这是我们本来就应该承受的。

我想我们法律人纪念邹老师的最好方式就是恪守自己的职业伦理,继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社会作出自己点滴的贡献。虽然邹老师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人格闪耀的光芒早已为我们点燃明灯,为后辈们留下足够多前行的勇气和坚守的理论。我愿将来能做一名邹碧华那样的法官,让胸怀终于信仰,让生命臻于伟大。不忘初心,决不妥协﹗

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守住信仰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守住信仰》的详细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拥有的人,刹那芳华,即是永恒。

一位哲人曾说过,世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可见,信仰如日月星辰般永恒。邹碧华作为一名领导,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拥有崇高的法治信仰。他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甘当“燃灯者”,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司法改革的艰险之路,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邹碧华同志的事迹告诉每一位党员干部,一个人只要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信仰,就不会害怕困难、迷失方向,就敢于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挑起勇破坚冰的担子,直挂云帆济沧海。
信仰不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守住信仰这道门,需要的是夙兴夜寐的坚持、春来秋往的日积月累,是对正义的坚守,是“法以民为天”的坚信。
好学,奠定信仰的基石。邹碧华同志作为XX高院副院长,引领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掌舵者,较高的专业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多少个夙兴夜寐、日夜星辰的坚持换回他的“学者”形象。他说,“做司法改革,不能只盯着审判业务和法院那点儿事,必须及时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就,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都是未来的大趋势,法院现在不研究、不跟上,将来就会被别的行业嘲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新常态下,党员干部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向这位“学者型”法官看齐,不仅要学,更要博采众长,不仅要在专业领域鹤立鸡群,更要涉猎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做“完美主义者”。党员干部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键,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修养,奠定起信仰的基石,才有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钱。
要留公平正义在人间。邹碧华同志一生追求公平正义,是个有良知的好法官。他说,“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正义就是认真办好每件案件,做到办案过程的‘素质、良知、敬业、廉洁’。”一句话道出了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的核心。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是法治改革正处于艰难试水期,还有很多领域都在面临转型,在这关键阶段,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尤其是执法者,要保持对法治、公平的不懈追求,用实际行动集聚和建立起司法的公信力,像邹碧华同志一样,要留公平正义在人间。很多人都在抱怨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公,但每个人都是主角,如果能多留一些小舞台给他人,那社会这个大舞台也就会更完美和谐。
法以民为天。邹碧华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自觉坚守司法为民的信仰,只有尊重组成历史的主体,才能推动历史滚滚向前。他说,“作为一名法官,不仅要善解法律,更要善解人意,进而才能善解矛盾,使司法过程充满亲和力,提高群众对司法的信心,推动法治信仰的形成。”党员干部要“以民为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不仅要心中有民,更要顺民心、解民意、办民事,并把为国为民的信仰内生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共建小康社会。为官就是为民,作为共产党人,就应该做好了不顾个人利益、舍弃小我的准备,像邹碧华同志一样,就算是牺牲自己,也要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
吴运铎曾说过,“即使自己变成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邹碧华同志就是这样做的,他把生命终结在了司法改革这条大道上,他化作了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照耀着别人前行的路。邹碧华同志如巨星一般陨落了,但他守住了信仰这道门,拥有信仰的人,刹那芳华,即是永恒。《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守住信仰》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果您喜欢,那就继续支持关注我们。


这是篇好内容,主要描述信仰、同志、碧华、司法、公平、干部、党员、正义,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共3篇】


篇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就是后者。我们追忆邹碧华,就是要把他的精神传承下来、发扬下去,用他的精神孕育出更多的邹碧华。这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邹碧华是勤政务实的时代好干部。勤政务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这一点在邹碧华身上得到了有力印证。推行法官员额制,独创一套案件权重系数,避免了两个一刀切;针对执行投诉多,变一人一案管到底传统运行模式为接待、查控、研判、强制4个环节,执行投诉率下降76%;为让当事人方便联系法官,建起法院小总机,安排专人接听,成为如今在全国法院推广的12368热线电话的雏形邹碧华用一个个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有数据、重事实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的工作理念,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像邹碧华一样,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向实处着力、用实干说话、凭实绩立身。唯有勤政务实,方能谋成小康之业、扬起改革之帆、行好法治之道、筑牢执政之基。

邹碧华是勇于担当的改革奋楫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邹碧华就是弄潮儿的楷模。他身前除了担任上海高院副院长,还有另一个头衔上海司改办主任。从参与研制最高法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司法公开平台建设改革试点等方案,到参与主持起草《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邹碧华以背着黑锅前行的担当精神,啃下了司法改革中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生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时代,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像邹碧华一样,追求改革理想,献身改革大业,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人毁誉,顶住压力,冲破阻力,将改革一点一点向前拱,在改革的征程上杀出条血路。

邹碧华是与时俱进的行业创新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只会越来越退步;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才能越来越进步。邹碧华曾经说:我们做司法改革,光懂审判业务和法院那点事儿是不够的,你必须及时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就,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都是未来的大趋势,法院现在不研究、不跟上,将来就会被别的行业嘲笑。主持制定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他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用信息化力推司法公开,其中6项应用属于全国法院首创。不日新者必日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像邹碧华一样,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中赢得工作主动、答好时代考题。

篇二

根据我园党支部《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6月1日下午,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在会议室观看了电影《邹碧华》。

邹碧华是党中央确立的全国重大典型,是在全面依法治国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生前曾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为司法体制改革作出突出贡献。影片通过艺术化的创作手法,再现了邹碧华同志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形象地反映了邹碧华同志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精神品格,生动地展示了他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的人生追求,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的银幕形象。

影片十分感人,我园教师深受感染和教育。观看完电影后,全体党员与教师在交流与讨论中,纷纷表示要把向邹碧华同志学习与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于担当,践行党的宗旨,向榜样看齐,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商南县第七幼儿园发展贡献力量。

篇三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鼓舞广大党员继承和弘扬英模精神,6月14日下午,赛罕区城管局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执法队员观看了电影《邹碧华》。

邹碧华同志是党中央确立的全国重大典型,是在全国依法治国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影片以艺术化的创作手法,再现了邹碧华同志光辉而短暂的一生,投身司法事业26年来,他始终秉持公正为民、敢于担当、忠诚敬业、崇法尚德的职业精神,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司法事业,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电影生动地展示了他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精神品格和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的人生追求,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形象。

观影结束后,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执法一线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用奋斗书写无悔人生,将青春和热血奉献于城市管理工作中,为建设美丽赛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