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小学生检讨 > 导航 > 对小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小学生检讨

对小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对小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学生的负担有二:一是课业负担;二是精神负担。为什么会有如此沉重的负担,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来自家长;二来自学校。众所周知,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不打好基础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他们“望子成龙”心切,节假日,双休日送子女上辅导班,做习题,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孩子们哪还有玩的时间啊!在家长们的教育下,现在的孩子思想过早地成熟,想着进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哪还有以前我们儿时的那份纯真,快乐。但是这份压力的真正来源还是社会,现今社会用人制度过分追求高学历,使家长对子女的今后就业问题产生了担忧,如果进不了名牌大学,面临的就业问题就会更大,因此,他们不得不在现在让子女们承受这“不能承受之重”。而学校里师生的负担来自统考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
“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为什么学生的负担没有减下,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处?首先,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家长们并不领情,反而有不少家长增加了担忧。 他们担心现在进行的快乐教育,到时候就是考不出好成绩的结果。面临的情况是小学不好好学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别想考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上大学就没戏,这是一环扣一环,哪环松了也不行。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就是学校放松了不少家长也会给孩子暗地里加码,那反而是一种更可怕的竞争、更可怕的压力。这几个学期,我校为了给学生减负,没有征订“每课一练”等作业本,但是家长们自发去书店购买。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老师在“偷懒”,在家长会上提出要增加作业量。 “减负”后大多数的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了,但有了这么充裕的时间,有的学生不加任何利用,只一味沉迷于玩电脑,看电视,于是家长们又对“减负”产生了担心。
要做到真正的“减负”,正如江校长说的,师生过重的精神负担要减,机械性的、惩罚性的、累死人的作业不要布置,而必要的课业负担不能减。目前有些学校的“减负”出现令人忧虑的倾向:借口“减负”随意删减教学内容;借口“减负”随意修改;借口“减负”随意减少教学时间。甚至,“减负”成为个别教师工作不负责任,降低教学要求的理由。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真正能为学生“减负”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学校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改革,总结出在课内、课外有效可行的教学经验,严格控制作业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欢迎的作业。作业就内容来说,既要突出新知识的重点,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既要考虑巩固“双基”,又要注意发展智能,既要面向大多数,又要照顾两头。形式上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如有口头的、观察性的、思考性的、实践操作性的作业,有时,根据教学需要,还可让孩子自己设计作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并且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既有统一的必做作业,也有选择性和自主性的作业。另外,学校和家庭应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的身心过于疲惫。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导等几个方面都作了一些修改。总体上表达了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理念。这些理念的核心是,现有的数学课程与教学不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普及义务教育条件下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主张在课程设计的总体思想上体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等。即力图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这些新理念是普及义务教育总体目标的需要,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下面,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我谈一谈对几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新课程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是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适当调整,开展教学活动”。这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出的要求。教师是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课程改革的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理解并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改革的思想和内容。
二是对计算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计算能力上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要过分追求计算速度和加大计算的繁杂程度,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和检验。虽然新教材在计算要求上有所降低,但仍然需要恰当地把握计算教学要求,恰当地处理与计算有关的问题。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在思维水平上存在差异,在计算能力上也存在差异。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要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一般来说得到计算结果的方法并不是惟一的,教材中所用的方法只是其中的一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对此应当允许和鼓励。
三是“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并且不同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使学生能比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四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既是数学教育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改革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在内容选择和方法确定上都要为学生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应具有新颖性和灵活性。应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内容,用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应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的余地,要了解、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展现自己的才能。尽量避免把教师的思路和教材上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用统一的方式思考和解答问题。教材上的方法或教师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可以作为解题的一种思路介绍给学生,但不应强求学生用一种固定的方法解题。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自己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五是“改进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的改革涉及数学教学各方面的问题。明确评估的目的是一个首要问题。“评估的目的不仅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能力,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考核学生的成绩不是教学评估的椎一目的,应当发挥教学评估的多种功能。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应当起到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对教学实施情况的了解等作用。教师应当根据这些方面评估的情况,恰当地调整教学进程,作出继续或改变教学进程的决策。
二、对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实施这一环节。所体现的理念和改革措施能否实现,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我认为新课程教学应当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
一是关于学生的观念。教师都有关于儿童学习的常识性的理论,这些理论影响他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解释关于儿童的信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当提倡以下的关于学生的观念。
1.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经验背景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但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大纲规定的数学内容,都有条件按教学要求学好数学。
2.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学习要求。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按同一个水平发展,学习完全一样的数学知识和达到同样程度的数学水平。
3.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教学需要按一定的进度完成,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按同样的速度完成所学的内容。可以允许一部分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学习,也允许一些学生用较长一点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要求。
4.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二是关于教学的观念。每一位教师都有关于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的观念。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是指导儿童学习的过程。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应当提倡以下教学观念。
1.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来自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把数学教学设计得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的气氛更加宽松和谐,就会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学习数学要以一定的经验为背景,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有利于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做”数学比简单地教给他们数学知识更重要。
3.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有机会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教师不应代替学生思考,也不应(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简单地以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解答作出判断。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
4.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组织方式。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时,应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三是关于数学学科的观念。教师要了解数学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懂得数学意味着什么,运用数学能够有效地完成什么任务。我们现在常见的对数学的看法是“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是对数学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是对数学的十分重要的概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认识也在发展,对数学也有一些新的认识。
1.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式,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数学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也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四是关于教师作用的观念。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生的责任感对待教学任务。应以现代课程观和教育观重新审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1.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课程和教学的决策者可以表现为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面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情景作出恰当的处理决策。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同时,还应成为数学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共同探索数学和认识数学。
(二)扩展和更新知识结构
知识领域的扩展,对教师的要求也在提高。除了观念上的转变,还需要教师在知识上不断更新。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一是数学学科方面的知识。从数学知识的角度看,教师不仅需要理解小学数学内容本身,还应从比较高的观点来看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看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另外,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发展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这都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数学知识,不断学习新的内容和接触新的领域,以使自己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二是有关理论方面的知识。有关理论方面的知识包括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对学习者认识的知识。理论知识对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需要认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三是教学实践知识。教学实践经验也是教师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在头脑中有许多现存的教学模式,他们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迅速地运用这些模式。教师的经验是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它构成了丰富的实践知识。这些实践知识成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
(三)全面理解、创造性地执行和运用大纲和教材
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用固定的方式对待大纲和教材,要结合教学实际全面地理解教学大纲,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一方面要提高专业水平,应当具有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驾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能力,同时也应当认识到自己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对小学数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是最具有基础性的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必需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改革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等。在改革教学内容方面,要进一步删减过时、无用、繁难的内容,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适时引入计算器等等。在更新教学思想方面,一是要重视培养数学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二是要重视培养自信心,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知识,主动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预测、解决问题,得到成功的自豪感,体验自己能力不断发展的乐趣,树立不怕困难、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心;三是要重视培养发展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科学合理且具有发展活力的知识结构,以及具有发展活力的能力基础,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



对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几点思考


对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几点思考

《党章》赋予纪委“三大任务”“五项工作”,概括起来就是监督执纪问责。监督执纪问责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监督是执纪和问责的前提,执纪和问责是监督的延伸。本文主要谈纪委如何有效落实监督的问题,重点围绕有监督的底气、有监督的重点、有监督的措施、有监督的合力、有监督的制度“五个有”来谈。

一、有监督的底气

(一)底气来自于党委。《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纪委监督的主心骨是党委、后盾是党委,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的监督,是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当好参谋、出好主意,检查、督促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因此,纪委可以放心的监督、大胆的监督。

(二)底气来自于职责。《党章》第四十四条规定了纪委的“三大任务”“五项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因此,对“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是纪检监察机关职责所在。一方面对行政执法部门在履行自身监督和检查职责行为进行再监督、再检查。另一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履行权力(监督权力)和履行职责(监督责任)进行再监督、再检查。突出归位意识,突出对主抓者、主责者、监督者的监督。

(三)底气来自于自身。一是站位要高。纪委是党的纪律的执行者,执行纪律靠监督,监督是纪委的本职。要树立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意识,树立不监督就是渎职、监督不到位就是失职的意识,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充分认识到“纪检干部在作风和纪律上偏出一寸,纪检事业就会离中央的要求偏出一丈。”纪检监察干部只有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才会严、紧、硬;反之,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党纪政纪必然失之于宽、松、软。二是自身要硬。“打铁还须自身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干部提出的“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16字要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升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严守纪律,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准则、条例,发挥表率作用,打造纪检监察干部过硬的形象。对纪检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打造坚强有力的执纪监督“铁军”。三是知识要全。纪检监察工作涉及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纪检干部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成为专才,这就需要我们在扎实学好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习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运用“纪言纪语”使纪律审查更加聚焦纪律,从而提高监督水平,增强执纪效果。四是“三转”真转。按照“转职能”的要求,突出主业,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专职,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按照“转方式”的要求,顺应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形势和新要求,改进方式方法,更好地履职尽责。按照“转作风”的要求,持之以恒纠“四风”,以“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的标准,加强纪检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监督执纪、问责追究的能力,做到会监督、善监督。

二、有监督的重点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第十七条规定:党内监督必须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监督其政治立场、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执行党的决议,公道正派选人用人,责任担当、廉洁自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

因此,“再监督”的重点,从监督的对象来说,一是要突出抓好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这个重点;二是要突出十八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这“三类重点人”。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这“三个时间节点”,体现“越往后执纪越严”的执纪标准。三是突出对职能部门履行监管、执法等职责情况进行“再监督”,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各自监管职责的“再监督”。从监督的领域来说,要重点监督扶贫领域、项目单位、民生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市场配置不均衡、市场竞争不充分、垄断性强等容易发生腐败的领域。从监督的事项来说,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关注、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如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扶贫资金等,确保对重点事项的有效监督。从监督的岗位来说,要紧盯易于滋生腐败的管人、管财、管物等重要岗位和环节。

三、有监督的措施

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推进“三转”工作,找准职责定位,明确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一是抓认识促监督。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从“不想监督”变为“主动监督”,逐步改变领导交待什么才办什么的被动状态;进一步从“盯人”转为“盯权”,紧盯权力及其运行过程,切实把职能转到“再监督”上来。纪委应重点监督指导各单位充分认清领导班子及成员必须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责任。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狠抓落实。二是抓纪律促监督。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对所负责单位及所属系统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六大纪律”,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情况进行“再监督”,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等现象。三是抓作风促监督。紧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四风”的持续纠正,重点监督所负责单位整治私设“小金库”、违规使用“三公”经费、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违规操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电话费等事项是否落实,对顶风违纪者予以严肃查处。五是抓惩处促监督。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 苍蝇”一起打,重点查办所负责单位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在履行职责中的失职渎职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抓早抓小,快查快结,力争查处一个,教育一片,形成震慑。

四、有监督的合力

监督不只是纪委的责任,监督只有形成合力,才更有效。一是形成纪委专责监督与各级党组织共同监督的合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九条规定: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二是形成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合力。将党内监督同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种监督方式优势互补,形成监督网络,提高监督效力。三是形成监督与执纪问责的合力。《云南省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办法(试行)》,从十个方面明确了对党政一把手进行重点监督的内容。《办法》还规定,监督包括专项纪律检查、述廉述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有关事项报告、党务政务公开、约谈和诫勉谈话、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等15种。通过各种形式的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并运用好“四种形态”,进行执纪问责,形成震慑,从而促进党政一把手担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守纪律、讲规矩,从而促进各级干部严守廉洁自律高标准,严明“六大纪律”底线,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五、有监督的机制

有效监督的关键是及时掌握被监督单位的情况,这就需要完善的机制做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日常工作报告制度。各被监督单位每半年就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人事工作、上级重要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以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等,向纪委专题报告。“三重一大”事项、党内政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等会议,提前报告纪委派人列席。年底,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纪委进行述责述廉,重点述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执行廉洁纪律情况。二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制度。建立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约谈同级党政班子成员制度,强化对同级党政班子成员履行主体责任的督促指导。建立党委其他班子成员约谈分管负责人制度,对分管系统和部门及联系单位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不力的情况开展专题约谈,发挥督促、提醒、警示作用。健全纪委书记对下级党委书记和同级党政部门党委(党组)书记的工作约谈制度。建立派出纪工委对监督联系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二级班子重要岗位人员约谈制度,通过履行监督责任来促进主体责任的落实。三是建立健全常态巡察制度。以巡察强化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党员干部遵守“六大纪律”以及纠正“四风”情况的监督。并综合运用民主评议、受理投诉、谈话了解、个别座谈、查阅资料、走访调研、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强化党内监督。四是建立健全专项检查制度。可采取自查、抽查和督查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民主集中制落实情况,“六大纪律”“三公”经费、专项经费、项目经费、物资采购、各类津补贴和奖金发放、公务卡结算、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执行情况,以及 “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执行、监督情况的检查。重点把控是否针对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是否对各风险责任人进行了有效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专项检查,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制度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对反腐败问题的几点思考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对反腐败问题的几点思考》的详细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内容提要: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表现形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旧的反腐体制、反腐机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本文从腐败现象的特点出发,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建立健全教育、、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回答了遏制当前腐败现象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教育;制度;监督;反腐败

一、腐败现象出现了新动向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我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成果,但其中的腐败问题不容小视,在新的时代里腐败现象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动向,从“单兵作战”的个体腐败现象到“利益均沾”的集体式“集体腐败”。从直接的“吃、喝、卡、拿、要”到用“合法”掩藏其不法问题,从省部级高官到基层的“村官”……。可谓是“前腐后继”。这说明我们的反腐机制和反腐体制及工作方式还存在着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腐败形式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难查。从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性质,有时可能会综合交叉。

1、贪财型。经济案件占腐败案件的多数,贪污腐败分子将自己手中掌握的公共化为攫取个人财富的资本,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此种现象大多发生于“政商”家庭,如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案;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案;原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案等大案要案。也有的采取集体收入不入帐方式,私设“小金库”侵吞集体资金,甚至编制假帐,制作或买假发票套取现金作案方式无奇不有。

2、失职渎职型。少数贪污腐败分子,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任其职而不尽其职,在工作中,不管不问,甚至弄虚作假,对财务管理混乱、失控,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任不法行为发生,一些政商家庭无视中央的三令五申,纵容亲属去经商,为其保驾护航,充当保护伞,甚至不惜违法乱纪,最终身败名裂,教训十分深刻。

3、侵权和无理取闹称王称霸型。少数的贪污腐败分子,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自以为是这里一亩三分地上的“土皇帝”,工作中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群体利益,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自恃位高权重,插手干涉行政事务,可以变着法子把省纪委书记刘善祥搞下台;可以调动司法力量,将对他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的郭光允同志送进劳教所劳教两年。

4、腐化享乐型。随着我国的经济稳步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贪污腐败分子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和各种诱惑,一味追求低级刺激和享乐,生活作风腐化败坏,出入灯红酒绿场所,嫖娼宿妓与有夫之妇保持不正当关系,甚至强奸妇女,利用公款满足私欲,造成极坏影响。如原江西省长倪献策的蜕化变质就是从贪恋女色开始的,在给情妇郭晓红的信中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什么省长不省长,我就是为了你和我才出去干的”。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与情妇郑四妹;原四川省乐山市副市长李玉书包养16岁的情妇刘雅丽等等。

5、与上述几种有关联的“串案”“窝案”等形式的“集体化”犯罪。随着反腐制度的逐步完善,打击腐败力度的加强,个人“单兵作战”的腐败形式难度越来越大,从政务公开化、透明化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来看,官员个人为所欲为的空间已不大,从财务制度及手续上的角度上看,无论是公款旅游,吃喝挥霍,还是私分、贪污及挪用,仅由一人操作不太可能。于是共同的利益驱使,几个人共同违法违纪,形成“串案”和“窝案”。他们不论成员多少,都是有组织、有预谋地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中饱私囊。他们或用“集体”名义公款行贿送礼,或用集体名义打政策擦边球,以“办好事”等名义侵吞、私分国有资产。这种“集体腐败”极不易被发现,因为“集体”内部人会互相保护,为监督设置层层障碍,一致对外,分担风险,从而造成“法难治众”的局面。如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二零零四年二月十二日在济南被执行死刑的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在阜阳市担任主要负责人期间,利用手中的公权为自己、自己的家族和自己身边的小集团谋利,构筑了一个队伍庞大,生死与共的“腐败联盟”。其作案时间之长,涉案金额之巨,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6、与“集体腐败”相近的,更隐蔽的用“合法程序”掩盖其不法行为的腐败。在实际的案例中我们还能看到,有少数单位和部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该走的程序一个不少,该办的手续一个不差,但是该杜绝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绞尽脑汁地利用“合法程序”来掩藏“不法问题”,以此来实现个人权力,个人利益的合法化,从中掩盖了许多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问题,妄图逃避党纪国法制裁。如吉林省白山市原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李铁成在任靖宇县委书记期间,用合法的干部任免程序掩盖着“论钱行赏”卖官鬻爵的不正之风;湖北省巴东县建设局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中心原主任曾军伙同交易中心计算机程序操作员彭某,研究利用计算机程序,以合法的工程招投标程序掩盖其权钱交易的丑恶行径。

二、腐败原因面面观

综观许多腐败案件,腐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的问题主要是“一把手”仍然搞“家长制”、“一言堂”,采取变相的唯我主义,私下里向班子成员吹风,达成共识,以便“一致通过”。

其次,形式主义披上了新伪装,在全党上下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时,一些人只是表面上将该公开的公开了,实际上所有的程序、纪律、约束都变了味,走了调,一整套认认真真的办事程序都是在做文章。

再次,许多党政干部,缺少经常地学习及锻炼,政治思想不坚定,信仰发生了动摇,精神空虚,抵挡不住大千世界诱惑,逐步逐步走向犯罪。

从客观上看,由于我国处于改革及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法律法规不完备,在可操作的程序上给了贪污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而且许多情况下,即使有法律法规约束,也存在着人治大于法治的情况。我们的反腐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都存在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情形。如“一把手”权力过大且难以监督管理;一些要害和重要部门管理不善;还有监督如何完善的问题都困扰着反腐工作。

还有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上,我国现有的体系并不能有效的打击腐败,许多贪污腐败分子早就在事发之前已准备好后路,一旦事发逃之夭夭,换个身份,换个国籍,用着贪污的钱,在国外逍遥自在,而一些反腐败的英雄因遭打击报复流血也流泪!

三、遏制腐败的几点思考

随着时代进步,反腐败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当前社会现实情况,充分搞好调查研究,吸取国际上的先进反腐工作经验,不断创新反腐败工作理论思维。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反腐倡廉体系。

一是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和廉洁奉公为主题,进行党的基本政策、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方面,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面向全党全社会,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党员干部真正地从内心上不愿去贪污腐化堕落,自觉地去抵制腐败。

二是从制度上加强建设,将党政官员的公务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规范其行为,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党,依法治国,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作用。

针对“一把手”的“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的作风,导致的权力过分集中及权力运行监督失控现象,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扩大在市、县实行党代会常任试点”。其要义是使党内的权力机关不形同虚设,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三重一大”问题交由全委会票决,落实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配套措施、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并根据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变化,不断吸取先进的反腐经验,总结研究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制度,改变以往“事前基本不监督,事中基本不监督,事后根本不监督”的状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监督,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亲属圈”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公有性质,防止公有权力“个人化”、“一把手”化和“小团体化”。杜绝暗箱操作。

建立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涉案资金返还等方面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使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程序上不能贪,在制度下不敢贪。走上权力运作的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杜绝干部带“病”上岗。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职试用期等制度。完善和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任职回避、交流制度,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和干部实绩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

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监督,如行政审批制度,健全政务公开等制度,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

制定相关法制法规,确保考察干部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其德、能、勤、绩的真实情况。确保领导干部不带“病”上岗,或是有“病”,能够及时被发现而依法惩处。

扬善惩恶,痈疽务去,可以肯定的是,反腐败工作依然是横亘在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难题。但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和长效机制,我们一定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参考文献:

1、2003年第2期《反腐败导刊》。

2、2004年《共产党员》。


这是篇好内容,涉及到腐败、制度、监督、权力、程序、教育、工作、问题等方面,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对学习《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近日在我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中,陈伟平书记为全校教职工做了《构建和谐校园》的专题讲座,听后很受教育和启发,进而引发几点思考,愿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我认为构建和谐校园,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和谐校园的构建人的和谐是最关键的。
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就我校而言校园中的人,主要由领导干部、教师、职工三类人构成,而其中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中的关键,干群关系的和谐是基础。校园是否和谐,首先就看这个学校班子是否和谐,这是由领导班子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领导班子的和谐并不是领导班子没有矛盾、不允许产生矛盾,也不是班子内部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意见,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和谐。这就是说,领导班子的和谐,是不同意见充分讨论甚至思想交锋但又形成一致意见和决议的和谐。在这过程中,班子“一把手”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是关键与核心。“一把手”坚持民主集中制,让大家充分说话,畅所欲言,又善于引导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和决定,这样的领导班子必然是一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当然班子的其他成员对于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领导班子的和谐,肯定就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如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应当说领导干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实事求是地说,几年来我校领导班子在促进和谐、团结协作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认可和拥护,但愿┉
当然构建和谐校园除了人的和谐之外,还应该包括事的和谐、物的和谐、景的和谐和情的和谐。
一个校园是不是和谐,除了要看领导班子的和谐、看干群关系的和谐以外,还要看是不是抓事业,树正气。事业发展兴旺,教职工心气很足,正气蔚然成风,这极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由此不难看出,校园的和谐也是通过校园内大小事体现出来的。
我校的中心工作无疑是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所有的事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进行的。岗位的设置、人员的安排、各种活动的组织实施、校园建设与后勤服务的保障、教职员工的考核评价等大小事无一不关系到校园的和谐,而所有的事均靠人来组织落实,因此,学校的事业要兴旺发展、要充满活力与生机,关键在人。
和谐的人际关系、干事办事的良好氛围,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这里的物既指显性的客观物资条件,又包含隐性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物的和谐既表现为学校设施配置的和谐、教职员工福利待遇的和谐,更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和谐。相比显性的物的和谐,隐性的物的和谐显得更为重要。学校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奖优罚劣的机制的健全和谐,是维系校园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如学校各岗位的“职责”“安全管理制度”“奖教奖优条例”“教职工考核评比条例”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活动组织实施的成效。
校园的和谐是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主观感知的,这即是校园的风景。这景是由人、事、物构成的。人是这风景的主宰,是这风景的主角。和谐的校园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应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都表现出校园的和谐。如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生动活泼的活动,布局科学合理洁净的校舍、花草树木等等,均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校园景的基调是洁净、整齐、有序、合理、规范,并且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极具特色与表现力。透过这个窗口的任一景,就可以感知校园的文化、校园的和谐。
人的和谐、事的和谐、物的和谐、景的和谐,都是以情的和谐为基础的。人决定了事、决定了物、决定了景,人是关键;而人是有情感的人,人是情的载体,情是人的灵魂。因此,情的和谐是人、事、物、景和谐的基础。情的和谐应该是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教职工情的和谐内在动力。在校园三大主流人群里,领导干部因其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职工的“情”,由此,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最为关键,教职工情的和谐最为重要。

对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顺应新形势,继续深化改革,不断谋划新的发展思路,促使后勤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理清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管理、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总方针。练好内功、强化职工素质是我们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树立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是改变人们对后勤固有看法的必然要求;加强管理是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争创一流是后勤队伍追求的永恒主题。

二、明确工作目标

首先,后勤服务要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基本趋势,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地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后勤队伍的现状出发,从服务对象对后勤的较高期盼出发,我们的管理和服务都有很大的差距。而要较快地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最经济最便捷而且也是最明智的途径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这是后勤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其次,后勤管理要企业化。后勤是资源密集程度较高的单位,由此派生的经费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我们手里使用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为机关当家理财的自觉意识。所以在工作中要按市场原则办事,效率优先,切实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要进一步强化后勤的管理职能,还管理之本源,还服务以纯粹。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机关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第三,后勤保障要规范化。服务也好,管理也好,都要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制度保证。原有的制度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缺失的和不足的要加以补充和建立健全,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好的制度体系,以此来保证后勤保障的高效和到位。后勤保障工作一定要努力做到避免随意性和人为因素。要积极探索后勤工作的规律性,形成共同遵循的制度规范。

第四,后勤队伍要专业化。"业贵其专",后勤干部职工只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我们希望,后勤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真正成为本职工作中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使后勤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努力提升我们的管理技能和服务本领。

三、基本工作要求

一要树立服务意识。思想是先导,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境界是不可能做好服务工作的。作为后勤服务部的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要强化能力建设。一是学习能力。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带头抓好学习。要不断完善学习制度,进一步营造崇尚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二是调研能力。这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也是衡量我们领导班子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三是协调能力。要形成一种合作共事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推动工作。四是干事能力。后勤工作不尚空谈,更不能夸夸其谈,其落脚点是做事情,想干事,干成事。

三要处理好各方关系。一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后勤工作要服务服从于机关工作这个大局,要善于把后勤工作放到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思考、去布局。二要处理好务虚和务实的关系。()务虚不是"空谈",不是"坐而论道",而是针对后勤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的积极思考,是为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不思考就理不出头绪,不思考就会没有目标、缺乏理论武装。三是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服务是目的,但管理是达到优质服务的桥梁和手段。我们要不断强化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意识,努力做到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管理要到位,服务要点对点,坚持原则,严格执行。要用管理促服务,用服务检验管理。

党的后,新形势新挑战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和眼光,不断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全方位地提升管理和服务品质,这样才能适应机关事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地把基本矛盾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各办公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全体后勤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一定能够实现"满意在后勤、和谐在后勤、发展在后勤、一流在后勤"的管理目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