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过端午音乐教案 > 导航 >

中班过端午音乐教案,2024中班过端午音乐教案

中班过端午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快快起床

目标: l学唱歌曲,尝试轮唱。 l体验歌曲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准备: 音乐磁带。

过程: l田鼠弟弟没起床。 1.田鼠弟弟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我们怎样帮助他? 2.我们来学唱歌《快起床》,唱给田鼠弟弟听。 l弟弟,起床吧。 1.教师完整演唱一遍,幼儿轻声跟唱。 2.歌曲里唱了什么?用什么样的歌词劝弟弟起床? 3.朗诵歌词,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4.重点学唱:钟儿已经敲响这句。 5.完整演唱歌曲。 l弟弟,快快起床。 1.田鼠弟弟起床磨磨蹭蹭的。我们来学习轮唱,用轮唱的方法让田鼠弟弟别磨蹭,快起床。 2.教师介绍轮唱的方法:一个声部先开始,结束时重复最后一句。 3.幼儿尝试轮唱。 4.提醒幼儿注意轮唱中的问题,集体练习。 5.学会这首歌,我们就可以唱着这首歌去催别人快起床了。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表情歌

活动名称:表情歌(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 通过听音乐,知道歌曲名称,理解其内容,初步跟唱歌曲。 2、 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喜、怒、哀、乐的情感。 3、 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培养节奏感。

活动准备:各种表情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1、观看表情图并作出相应的表情。讨论当你是这种表情是你会怎么样?(让幼儿作出动作) 2、分段欣赏歌曲 (1)第一段欣赏后提问:刚才小朋友快乐时是怎样做?(拍手)作出相应的表情,引导幼儿拍出|xx x|的节奏型。 (2)第二段欣赏后提问:小朋友着急时会怎样做?(跺脚)作出相应的表情,引导幼儿用脚跺出|xx x|的节奏型。 (3)依次欣赏后面的几段生气时(噘嘴)、难过时(轻哭)、高兴时(大笑)。 3、完整地欣赏歌曲。重点引导幼儿作出间奏的动作。 (1)间奏处提醒幼儿注意想他们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情绪。 (2)会用|xx x|的节奏型。 (3)生气难过时动作较缓慢。 4、 幼儿听音乐表演,让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情来表现歌曲中的喜、怒、哀、乐等情节的变化。教师提醒幼儿听好间奏。

活动名称:表情歌(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和人物情绪的变化。 2、能用速度和音色的变化来演唱歌曲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磁带,每人一个手绢

活动过程: 1、继续学唱歌曲《表情歌》。 (1)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歌曲一遍。 (2)分组唱:可让女孩领唱男孩做间奏的动作。(反之) 找一个小朋友领唱,其余小朋友做间奏动作。 2、表演唱:幼儿自由创作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变化。老师动作提示(快乐时小朋友双手叉腰,左右有节奏点头,间奏处拍手xxx三次;着急时两手握拳轻捶头部,小碎步,做着急状,间奏处跺脚xxx三次;幸福时,两手上举,身体左右摆动,间奏处双手交叉拍肩xxx三次;生气时双手抱于胸前,扭转头,噘起嘴巴;难过时,两手轻揉眼睛,唱到我就轻轻哭时,掏出手绢擦擦眼睛;最后高兴大笑时,全体小朋友两手高举轻跳结束)

查看全文>>>

中班音乐活动拉拉勾教案

活动内容:拉拉勾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体会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2.学唱歌曲,唱准节奏 3.懂得朋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团结

活动准备: 1.图片a:相互生气;图片b:高兴拉勾和好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字卡拉拉勾、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拉拉勾》伴奏进入教室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

二、练声 发声练习: 1 2 3 4 5 - ︳6 6 6 6 5 - ︳2 2 2 3 4 - ︳ 我们 来唱 歌 啦啦 啦啦 啦 挺起 小胸 膛 5 6 5 4 3 -︱ 1 2 3 4 5 4 3 2 ︳1 - - -︱ 张开 小嘴 巴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三、出示图a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看,他们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他们生气了? 师:今天老师把这两个小朋友生气的事情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四、学习歌曲《拉拉勾》 1.教师清唱歌曲前半段,幼儿学习歌词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 2.学习节奏,唱准休止符和切分音符 师:老师发现了一个节奏比较难唱的地方(出示节奏卡)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师:我们先来看下这张节奏卡,下面画横线说明这个音要唱得?(快一点)这个小黑点说明前面这个音要唱得(慢一点)这个数字0说明什么呀?(这个地方不能唱,表示停止的意思)对了,我们可以用握拳来表示。就像老师这样,你们也来试试吧 3学习歌词后半段,进行思品教育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他们俩这样不理不睬的做法对吗?好朋友应该怎么样?对了,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们都是好朋友,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应该互相团结友爱,友好相处,不能因为小事就吵架就生气,那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两个小朋友重新做回好朋友呢?(握手、拥抱、亲亲、拉勾勾)小朋友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多方法帮助他们,他们呀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出示图b)。 5.师结合图片清唱歌曲后半段,幼儿学习歌词 师:这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和好的呀?对了,拉拉勾(出示词卡)这也是我们这首歌的名字,小朋友再跟老师说一遍。原来,拉拉勾是消除朋友之间的误会,重新做回好朋友的方法呀。这么好的办法我们也来学学吧! 6.引导幼儿看着图片学唱歌曲

查看全文>>>

活动背景: 石头在我们农村随处可见,在小河边、马路旁、山坡上,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头,却对人们的生活起着巨大的影响。在开展的《石头乐》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在玩一玩、画一画、讲一讲中发现石头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顺着孩子们的兴趣、思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旨在提高他们音乐节奏的敏感性及表现力,体验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看图谱学习用石头打击歌曲的节奏。 2.感受石头敲击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3.喜欢音乐活动,体验石头敲击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块鹅卵石,人手一件金属物品(如小勺)。 2.音乐磁带《加油干》,大图谱一幅,反复标记。 3.在音乐伴奏下学习用石头敲击简单的节奏。

活动过程: 一.运用已有经验,感受表现歌曲。 1.引入:师:小朋友,今天的音乐时间又到了。 2.复习歌曲《加油干》 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加油干》,今天,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首歌很好听,我们除了唱出来,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这首歌呢?(乐器) 二.借助图谱,学习用石头为音乐配节奏。 1.提问:我们在什么时候唱这首歌?(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2.出示图谱,感受歌曲的力度。 (1)师: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农民伯伯要把它们运到市场上去卖,你看看这几筐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大筐小筐)农民伯伯搬大筐的苹果时因为苹果重,所以要慢一点,搬小筐的就?(快一点)为什么?(小的轻)我们用拍手来为他们加油,一筐苹果拍一下手,我们一起来唱一遍。 (2)完整的听音乐拍节奏。到大筐时要拍大力一点,小筐时轻一点,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3.石头碰碰响 (1)看,谁来了?调皮的小石头也要来为他们加油了。 (2)师:小朋友,老师在你们椅子下面的箩筐里准备了小石头和小勺子,请你们来玩一玩,待会儿请你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4)请个别讲述小石头与不同物体碰撞的声音是否一样,各是怎样的声音。 (5)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声音来表现歌曲内容。 4.石头打击乐 (1)幼儿分声部练习 (2)出示反复标记,引导幼儿理解其含义。 (3)教师指挥,幼儿分组演奏。 (4)幼儿指挥,集体练习演奏乐器。 三.总结评价,鼓励幼儿用乐器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对改编歌词有兴趣。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饲养场(地)背景图一张,王老先生和小鸡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王老先生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 (1)出示王老先生图片,向王老先生问好。 (2)教师为小朋友讲述王老先生养小动物的故事(教师只自编故事)。 (3)练声:(用歌曲的主旋律以问答的形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如:师:鸭子鸭子怎么叫? 幼:嘎嘎嘎嘎嘎。 2、欣赏歌曲,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 欣赏歌曲旋律(2遍)。 --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学习歌词,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歌曲里唱了什么? --王老先生是怎么唱歌的?小鸡是怎么唱歌的? (2)教师小结,师幼一起念歌词。 4、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跟唱歌曲。 (2)鼓励幼儿用好听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根据幼儿学唱的情况有针对地练习)。 (3)分角色演唱歌曲。 --教师扮演王老先生,幼儿扮演小鸡。 --个别幼儿扮演王老先生,其余幼儿扮演小鸡。 --师幼一起既扮演王老先生,又扮演小鸡进行演唱。 5、尝试创编歌词》 (1)引导幼儿说王老先生的地里还养着什么小动物。 (2)引导幼儿把歌词替换。 (3)师幼清唱改编后的歌曲。 (4)完整地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2、圆圈行进走时,注意与前后的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站成内、外两圈的对形,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 2、什么是幸福的事?(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 3、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二、学唱《逛公园》 1、倾听师边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边唱边按歌词的内容依次指图中每个角色,并按音乐节奏轻轻摇动。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唱到弱起后的重音时,用较大幅度的动作暗示幼儿此处的唱法。 三、学玩音乐游戏 1、师边讲解边与部分幼儿合作,示范请朋友的方法。 2、教师: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了,我请到谁,谁就跟在我后面走。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在幼儿围坐的半圆形内侧,按顺序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走动,当唱到第一段的最后爸爸逛公园的园时,用左手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请他扮妈妈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第二段结束的前一句时,教师停下来提示幼儿:该妈妈来找小弟了。然后帮助妈妈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后一拍时,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最后一段开始时,扮小弟的幼儿任意指一个人扮小猫,大家停下脚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想一下: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 4、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讨论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员同去逛公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劳动风格,学习边唱歌边用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2.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拍出节奏型。

3.体验用嗬嗨的语言表现歌曲的力度。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加油干》和《瑶族舞曲》a段的音乐磁带各一盘、录音机。

2.幼儿用书:《加油干》 。

活动过程:

(一)对比欣赏乐曲《加油干》和《瑶族舞曲》的a段。

1.教师出示一张幼儿抬桌子的图片。幼儿倾听《加油干》和《瑶族舞曲》的a段,将图片与乐曲进行匹配。

教师: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听听老师放的两段音乐,觉得哪一段音乐和小朋友做的事情比较像?

2.带领幼儿在《加油干》中的重音处匹配上语音节奏。

教师:你们听听在音乐的什么地方,需要我们使很大的劲呢? 、3.教师和幼儿共同在《加油干》的重音处口呼语音节奏。教师反馈幼儿的语音节奏,例如嘿嘿嘿哟等。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音乐在最用劲的地方说嘿嘿。

(二)学唱歌曲《加油干》。

1.教师范唱歌曲《加油干》。

教师:听听我是怎么为大家加油的吧!

2.教师和幼儿共同学唱歌曲2到3遍。

3.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力度。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本文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轮唱的歌唱方法。

2、学习看图谱演唱,演唱时力求和谐。

3、感受歌曲新鲜有活力的旋律特点,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图谱一幅,幼儿已学会看第一部分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处理重点部分

师:小朋友,我要带你们到王老先生的地里去看一看,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唱着歌去吧!(复习歌曲)

师:王老先生在地里养了些什么呀?小鸡是怎样叫的?(师同幼儿一起唱小鸡叫部分叽叽叽。。。。。。)

师:你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鸡高兴吗?[.教案网出处]王老先生可高兴啦,我们把王老、生高兴的心情唱出来吧。

二、教师示范伴唱。

师:小朋友唱的太好听了,老师忍不住也想唱了想听老师唱歌吗?请小朋友坐下来,仔细听一听我是怎样唱的,我请老师和我一起合作。

师:我和老师唱的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师:刚才我是在给老师伴唱,你们觉得这样唱好听吗?我们今天就来学这种伴唱的本领吧。

三、出示图谱(二)

师:伴唱的图谱可有趣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附后)

师:这就是我演唱的部分,请小朋友认真看图谱,听我和老师再演唱一遍。

师:小朋友听出来这些符号是怎么唱的吗?你们来试一试?(咿呀咿呀吆

师: 这儿有什么?(小嘴巴标志)看到这个标志的时候,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说出来:他在地里养小鸡 ,(咿呀咿呀吆) 让我听听你们好听的声音?

师:最后一句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样唱。试一试?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熟悉歌曲内容,了解歌曲旋律。

2.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3.体验与朋友和睦相处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导入(1)情景表演拉拉勾,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他们怎么了?拉拉勾表示什么意思?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知道拉拉勾的意思。

2.幼儿第一次操作(2)学习歌曲,熟悉歌词内容,了解歌曲旋律。

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了解歌曲旋律。

3.分享经验(3)集体讨论,体验与朋友和好,和睦相处的快乐。

提问:①假如你真的生气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气了,你们会怎么样?②你现在和朋友和好了,一开始有点儿不好意思,该怎样唱?后来已经和好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这时应该怎样唱?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体验与朋友和好,和睦相处的快乐。

4.幼儿再次操作(4)幼儿创编,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歌表演。来.源教.案网

提问:这句歌词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5)歌表演:拉拉勾,体验由生气到重新成为好朋友的情感转化过程。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自然、生动地表情,体验由生气到重新成为好朋友的情感转化过程。

活动延伸

(1)表演区中可提供机会让幼儿表演。

(2)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具有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学习用雄壮有力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尝试创编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图谱、划船比赛的vcd、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划船比赛vcd,感受划船比赛时你追我赶的气氛。

1、教师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划船的?(引导幼儿学做划船动作)

2、结合练声,气息练习,引导幼儿用 嘿呦!嘿呦!嘿嘿!加油!的助威声为划船比赛鼓劲儿,同时感受劳动号子的作用。

二、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1、教师有感情地清唱歌曲。

提问: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些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段。

提问: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引导幼儿用雄壮有力的声音唱歌)

3、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尝试创编动作。

4、初步学唱歌曲第二段,尝试创编动作。(.来源学唱歌曲第二段。

三、进行勇敢、团结的品德教育。

四、完整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1、分组进行表演。

2、教师敲小鼓,幼儿听鼓点进行表演。

五、 幼儿做划船动作出活动室。

查看全文>>>

中班过端午音乐教案

范文资讯网中班过端午音乐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中班过端午音乐教案,2024中班过端午音乐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