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音乐详细教案 > 导航 >

小学音乐详细教案,2024小学音乐详细教案

小学音乐详细教案

教学内容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过程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播放录音影视音乐《英雄儿女》《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选段,听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2、介绍影视音乐的分类。

3、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的剧情,教师补充。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

4、巩固练习: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

5、拓展练习: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教师简要介绍。

(2)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教师范唱一遍。

(3)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唱熟歌曲第一段。

(5)学唱其余两段歌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电.影《英雄》音乐选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二声部歌曲的能力。

2.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音乐小编辑,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欣赏《迎春》《纸风车》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介绍《大宅门》剧情。

(3)播放《大宅门》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一谈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教师总结。

3.欣赏《风》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影《英雄》的配乐,介绍《英雄》剧情。

(3)播放《英雄》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学生谈谈这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与《迎春》《纸风车》相比,这三段配乐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首作品?

(6)教师总结。

查看全文>>>

教学要求: 1.欣赏并初步理解音乐。 2.理解图形 、 、 、 的含义。能以图标来 与小动物走路、狮王走路、狮王吼叫、吹号进行匹配、认同。 3.试着用打击乐器来帮助幼儿对乐曲的理解。 教学准备: 1.符号总谱,乐器标记,打击乐器(铃鼓、小铃、双响筒、 串铃),录音机,磁带。 2.场地布置:马蹄型。 教学过程 : 1.听音乐,模仿动物动作进教室。 2.引入课题:“刚才我们模仿了动物的动作。现在老师要来请大 家听一段音乐,也是和动物有关的。请你们听一听。”欣赏一 遍音乐。 3.请幼儿说说,听出了有哪些动物?说出了动物后可做些相应 的动作。 4.在讲故事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5.欣赏第二遍音乐,并用动作表示你听到了些什么? 6.出示标记 、 、 、 请幼儿从中找出与吹 号声、狮王吼叫声、狮王走路、小动物走路声相匹配的标记。 7.出示铃鼓、小铃、双响筒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一下,将打击 乐器与四个标记相匹配。 8.分段欣赏音乐,并随着音乐形象的不同,让幼儿来选择合适 的图标,最后组成一幅完整的总谱。 9.进一步熟悉音乐,边看总谱边用动作来表演吹号、狮王的威 风凛凛及小动物的各种动作,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0.请大家看椅子底下放的是什么乐器?知道自己是表现什么动 物的。 11.看着总谱,听音乐,一起试着用打击乐器来表现不同的音乐 形象。 12.指出不足,提出要求,再来一遍。 13.音乐游戏《小猎人》 结束

查看全文>>>

《芦笛》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自然地声音演唱《芦笛》,唱准附点八分节奏。 2.专注地聆听音乐并能和同伴一起配合音乐较为自如地进行活动,能通过听辨、对比等 方式发现乐曲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响板、铃鼓 教学重点、难点:附点八分节奏 一、导入 生跟着音乐《芦笛》踏步进入教室(芦笛伴奏) 二、教学过程 (一)身势律动 1、原地踏步 (1)跟音乐原地踏步 a师:好了孩子们请坐,孩子们,你们刚才走得神气极了,真像一个个小士兵,告诉你们哦,刚才你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模仿一群波兰小士兵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波兰小士兵的生活。怎么样,愿意吗?好,听好了,全体起立,要想成为一只训练有素的队伍呀,我们必须要学习一些本领呢!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原地踏步,会吗?(ppt1) b不过,我的原地踏步可是有要求的哟!请你跟着音乐的节拍原地踏步,准备(芦笛伴奏)耳朵竖起来,先听 (2)原地踏步练习强调句头。 好,立定。我们的脚步呀很整齐,不过呢,不够神气,请观察我在踏步的时候强调的是句头还是句尾呢?(师跟音乐示范第一段音乐)看出来了吗?你说,好,那跟着我一块来做,好吗?(师生一起做原地踏步,强调句头) (3)原地踏步强调句头,句尾拍手三次 哎呀!你们可真聪明,下面我要加大难度了,请你在每句的句尾轻轻拍三次手,能做到吗?咱们来试一下,(师生跟音乐,句尾拍手)准备开始了,耳朵竖起来。 2.报数 (1)练习报数 哎呀,我的这支队伍呀可真聪明,下面呀,我们要进行第二项了,你们看(ppt2) 是什么?一起说,(报数)请你们从1号到8号依次报数,记住啦,每位士兵、每一排士兵同时进行,明白吗?你们听,报数的速度(练一下1到8报数)嗯很好,我刚才看见有的小士兵非常细心,他用转头来传递他的报数信号呢,你们能做到吗?好,那我们再来一次,速度要加快了,听,(快速1到8报数)非常棒,下面呀我要把指挥权交给音乐了,你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报数吧。(ppt2) (2)跟音乐报数 耳朵竖起来,准备(跟着音乐伴奏1到8报数)哎呀,可真整齐, (3)跟音乐报数,加入拍手和跺脚 下面呢我们把报数的声音放在心里,你们可以用拍手和跺脚来完成吗?好,1到7号的小士兵用拍手,8号的小士兵用跺脚,咱们来试一试(ppt2) 耳朵竖起来,嗯,很好,我刚才看到那位小士兵他可棒了,那我们能不能跟他一样,用响亮的

查看全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这是一篇歌曲教学(欣赏)课。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希望我能将给大家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一 、 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 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x年级下册第x单元的《 》。(《五月的夜晚》是一首匈牙利民歌,音调纯朴简洁、旋律起伏委婉,颇具特点,歌曲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2.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和x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爱大自然、热爱底蕴深厚的民族音乐) ⑵ 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模唱学习歌曲(游戏、歌表演、集体舞蹈),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创编。 ⑶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和即兴创造活动当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3.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用柔和而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本课的难点是:掌握歌曲节奏(切分节奏、小附点等)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第二方面说教法和第三方面说学法上面谈谈。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x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一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只对

查看全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地听赏乐曲《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月夜之美,能背唱音乐主题。 2、能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学会演唱《萤火虫》,体验在月夜玩耍的乐趣,并在演唱过程中认识下滑音,能正确地运用在演唱中。 教学过程 一、优美的月夜----听赏乐曲《彩云追月》 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做,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同学们,你们喜欢月光皎洁的夜晚吗?下面请你们先听一首描绘月夜的乐曲,再回答老师好吗? 1、听赏 (课件展示音乐,学生聆听乐曲《彩云追月》,想象画面。) 2、赏析 a、介绍 课件展示:《彩云追月是表现月夜美景的中国乐曲。 b、听赏 让学生边听边看,并说一说乐曲表现的情境。 c、讨论 师:你们通过刚才的听赏,觉得月夜之景美不美呢?你们喜欢月夜吗? 3、演唱 a、导入 师:你们都说月夜很美,也很喜欢月夜,那我们就来唱一唱《彩云追月》的音乐主题,表现月夜之美吧。 b、视唱 课件展示:音乐主题乐谱,教师弹奏音乐主题。 二、欢乐的月夜----演唱歌曲《萤火虫》 1、导入 师:月夜是美丽的,我想,在这样的夜晚玩耍,感觉一定不错,而且还会有一群会发光的小精灵陪伴我们呢,那将是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 猜谜===揭谜 2、听赏 a、听赏 (课件播放《萤火虫》。) b、讨论 师: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感到歌曲的情绪怎样? 3、学唱歌曲 a、弹奏歌曲旋律 b、提示与思考 师:在默唱曲谱中你们遇到了休止符和新的音乐记号了吗?这些音乐符号在乐曲中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思考。 c、发现与探讨 学习下滑音记号 d、小结 下滑音表现了小朋友在月夜赶路回家时,一脚深一脚浅的情形,休止符表现的是萤火虫在夜晚飞来飞去,一闪一闪,时亮时灭的情景。 e、带唱旋律 f、师生接唱歌词 g、启发与想象 h、指导表演 三、静谧的月夜 师:月夜不但美丽有趣,而且还那么的神秘,令人向往,真想登上月球去探个究竟。 (课件播放音乐《小白船》,学生边休息,边聆听。)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聆听了乐曲《彩云追月》,演唱了《萤火虫》,收获真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和同学合作读谱演唱《小白船》。 2、能积极参与唱一唱歌曲《月亮》的活动,想象夜空中美好的情境。 教学重点 读谱演唱《小白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月球。 (课件播放现

查看全文>>>

《船歌》

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船歌》 2、复习歌曲《原谅我》 3、创编与活动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船歌》,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良好习惯,感受作品中轻松、欢快的气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创编。 3、通过乐器演奏歌曲《船歌》为表演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复习前课内容吹奏学生自己作品进行练习) 二、复习歌曲《原谅我》 1、完整地唱一边。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分组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试敲,讨论每样乐器用了什么节奏进行伴奏) 3、幻灯出示节奏谱,逐条边唱边徒手拍(加上乐器敲一敲,三条合起来(方法同上)) 4、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 1、节奏 :2/4 ⅹ ⅹ∣ⅹ ⅹ∣ⅹ ―∣ⅹ ―‖ 用“3 5 6”三个音按节奏编自己的歌唱一唱吗? 1)听听老师的歌怎样?(教师示范) 2)学生同座试编 3)学生展示 4)师生评价 四、聆听《船歌》 1、导入:(你能听出他们在唱什么吗?)放录音,学生聆听 2、交流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3、幻灯出示歌词,复听全曲。(当很多人歌唱时,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学生交流——答案 4、全曲(出示合唱谱,要求学生画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 5、指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画图形谱的,然后听音乐试画 6、师:请学生随音乐划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3、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划动。

查看全文>>>

歌曲《绿叶》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叶》 2、通过二声部演唱,学会在演唱中较好地控制音量,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绿叶》是一首三拍子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转优美,爽朗而富有生气。要求学生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来表现小树林的优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缺少这样的体验。因此在新课导入 时,教师可以用一些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小树林的图片或录象,引导学生感受树林之美,然后再跟着琴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唱出渐强和渐弱。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6 6 6 — | 5 5 5 — | 4 4 3 2 | 1 — — |

啦 ~ ~ ~ ~ ~ ~ ~ ~ ~ ~

二、导入 : 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绿色?

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 歌词中的名词解释: 牌坊:形状象牌楼的建筑物,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所谓的忠孝节义人物。 茅舍:即茅屋。大多简陋矮小。 拂:轻轻擦过。 溢:充满而流出来。

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声部

4、学唱第二声部,就一个乐句。

5、完整演唱第二声部

6、分声部演唱,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7、进行声部的合成,做到均衡、统一,声部进行流畅,和谐。

四、课堂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 : 预习音阶各音。

查看全文>>>

第七单元 江南小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上波音和下波音,并能在歌曲演唱中准确运用。 2、能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能声情并茂地演唱《茉莉花》。 教学过程 一、走近江南 1、导入 师:吟诵《忆江南》。 2、交流 学生谈谈所了解的江南。 3、揭题 师:今天让我们去感受委婉动听的江南音乐吧。(板书:江南小曲) 二、游历江南 1、田间跟唱 师:同学们,现在正是插秧季节,你们看,不少人正在愉快地劳动,嘴里还唱着秧田歌。让我们去听听吧。 (课件播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 a、听赏与感受 学生听赏《拔根芦柴花》的范唱音乐,然后老师范唱不带波音的《拔根芦柴花》,让学生说说这两种演唱的不同之处,体会波音的妙处。 b、认识波音记号 师:江南的小曲如同江南的山水一样柔美、婉转,人们给音乐加上不同的装饰音来表达他们细腻的情感。在这首秧田歌里,波音的运用增添了乐曲欢快的情绪,更好地表达了劳动的欢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a、学习波音的名称、记法、演唱演奏方法===用口哨吹一吹 b、再次播放《拔根芦柴花》,让学生聆听,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完成教材上的练习。 c、跟唱 2、庭院咏花 师:江南的花多、花美早已闻名天下,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多〉中公主的主题音乐就取材于中国的一种以花命名的江南小曲,你知道这种花的名称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到苏州的庭院中去观赏茉莉花吧。 a、赏花 (伴随着优美的《茉莉花》背景音乐,展示一朵朵洁白的茉莉花,让学生观赏,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茉莉花。 b、咏花 师:茉莉花以它独特的芬芳美丽和朴实无华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的不同地域都流传着不同曲调的《茉莉花》。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请大家欣赏。 提问:这首歌是用什么声音和情绪来演唱的? (课件展示:柔美、抒情的声音; 喜爱、赞美的情绪演唱;) a、学唱 用闻花香时吸气的感觉随琴哼唱旋律。 学生自主划拍视唱旋律,找出难点,师生突破,然后跟琴依谱唱词两遍。 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才能把歌曲表现得更完善? 老师归纳 全班声情并茂地把歌曲完整地演唱两遍。 c、拓展 师:我国还有很多地方有题为《茉莉花》的民歌,学会了江苏的《茉莉花》后,我们再来听听《东西南北茉莉花》,请同学们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听赏《东西南北茉莉花

查看全文>>>

课题:金扁担 总课时数:第3节

教学内容:欣赏 学期复习 教学目的: 1、用优美和欢快的情绪,热情赞颂我国城乡的四化建设。合唱时做到声部统一、和谐。 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两声部合唱部分的把握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 一、 发声训练:综合训练 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 集体演唱《金扁担》 二、欣赏 1、导入 :请学生回忆新年时的快乐情景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介绍:一种是作为歌剧或者舞剧的开场音乐,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另一种是带有标题的独立器乐曲。《春节序曲》属于后一种。 3、初听全曲,请学生说出总的气氛情绪。 教师弹奏主题旋律,请学生跟着哼一哼。 4、复听乐曲,请学生注意那几段是重复的? 为乐曲分段。 5、分段细听乐曲,请学生说出乐曲各部分的不同之处。 6、完整复听。

教学目的:1、针对现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爱好,进行正确的引导。 2、通过欣赏各民族的歌曲,体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风格。

3、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民风民俗,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培养他们民族团结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体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各民族音乐风格。

教材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绚丽多彩的各族民歌浩如烟海,民歌有如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耀目的光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中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等。民歌反映着人民生活中种种真实的感受,让劳动者得以吐露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愿望,因此一切欢乐和痛苦、无奈和愤怒、热烈和谐謔,种种这些情感都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民歌中来,一首首歌向我们展示着人民的生活,引领着我们走向民族灵魂的深处.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走入教室

二、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苗族、 回族 、藏族

查看全文>>>

《 看 龙 船 》教 案 课题:《 看 龙 船 》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的: 启发学生用急呼急吸的方式和饱满有力的声音,表现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情感。 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体现看龙船的兴奋和激动。 教材分析: 《看龙船》这首歌曲宛如 一幅风俗画,绘声绘色地再现了五月端阳竞渡龙舟的热烈情景。宫调式的主和弦的分解音作上下跳进,贯串在歌曲始终,使音乐显得十分明朗、活跃。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用急呼急吸的方式和饱满有力的声音,表现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情感。 教学难点 : 如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体现看龙船的兴奋和激动。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西风的话》 (图片:秋景) 师:今天,老师把美丽的秋天带到我们的教室,让 我们边唱《西风的话》边欣赏。 三、 新课教学: 1、 引入: 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歌曲《看龙船》。(图片) 2、 复习曲谱: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曲谱,现在我们一起把曲谱复习一遍。 3、 放范唱: 第一遍:让学生听并思考:《西风的话》的节奏和《看龙船》一样吗?(文字说明-----线条表示) 第二遍:让学生小声唱并思考:《西风的话》的情绪和《看龙船》的情绪一样吗?(文字说明)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唱并体验:《西风的话》的呼吸方式和《看龙船》的呼吸方式一样吗?(文字说明----表演) 4、 小结: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有急呼急吸的方式表达 看龙船人们兴奋、激动的情绪。 5、 齐唱: 师:现在,我们不跟范唱,自己唱一遍行吗?(速度应较快) 6、 体验赛龙舟的感觉: 第一遍:全班跟节奏练划船动作。 第二遍:两组各出一队,进行龙船比赛。(划船队边 唱边划,啦啦队比组织) 7、 讲解端午节的来历。(生讲、师解说) 四、 分组表演: 1、 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 2、 给学生时间练习。 3、 分组表演。 五、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查看全文>>>

小学音乐详细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学音乐详细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音乐详细教案,2024小学音乐详细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