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托班教案逛超市 > 导航 >

托班教案逛超市,2024托班教案逛超市

夜幕降临,夜的使者不声不响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幽蓝幽蓝的如蓝丝绸般天空中镶嵌着无数的小星星,似乎是地球妈妈用她那巧灵的双手在上面绣上了一颗颗美丽的会眨眼腈的钻石呢!晚饭前,妈妈带我去逛夜市。

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伴着初放的华灯,嗅着从四面八方飘来的各色香味,漫步街头。还没走进夜市摊,就远远地就听到了一阵阵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询问价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汇成了一支奇特的交响曲,久久地在空中迂回飘荡。走进去啊,夜市里可真是热闹,小吃摊上有琳琅满目的货物,五香瓜子、怪味胡豆各种小吃、零食应有尽有;水果摊上,一串串如水晶雕成的马奶子葡萄,看得人垂涎欲滴,一个个黄澄澄的皇冠梨被卖主叠成小宝塔的样子来吸引顾客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用尝就够让人流口水的了。

大约八九点,市区就更加热闹了。万家灯火,星星点点,一位麻辣汤的老板扯开喉咙喊起来:来呀,来呀,四川风味,又麻又辣的麻辣烫。色、香、味俱全,两毛五一碗,又便宜又好吃,来呀,快来呀

卖别的东西的老板像怕别人抢了生意似的也抢着喊到:臭豆腐啦,臭豆腐啦,从湖南空运过来的臭豆腐啦,毛主席亲题的臭豆腐啦,新鲜又好吃

还有的老板懒得叫卖吆喝,就把声音录下来,便只听得喇叭在叫。

叫卖声让人们直流口水。当然啦,叫得好听,也有不少人买了吃。小吃摊上的顾客络绎不绝,每个摊位都被人们围的水泄不通,一个个吃得满嘴油光,像一个个个油葫芦。我和也经不住烧烤香味的诱惑,想在小摊上买了一串鱿鱼和一串鸡翅吃了过过瘾。妈妈起初不允许我吃,但耐不住我三寸不烂之舌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了。我兴奋地接过鱿鱼和鸡翅,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刚咬了一口,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吃不得辣,尽管早已吩咐店主少放些辣椒,但仍把我呛得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妈妈看着我那滑稽样,忍俊不禁,我也跟着妈妈笑了起来。抬头望着那深蓝色的天空,月亮和星星也似乎正笑眯眯地瞧着我们,和我们一同分享这美味与欢乐

我和妈妈尽管一直逛到很晚,可是夜市那热闹的气氛却一点也没有减退。不知不觉中,夜已深了,我恋恋不舍地看着身后那令我流连忘返的夜市广场,虽不忍离去,但在妈妈的催促下,我只好一步一回头地回了家。

查看全文>>>

兴趣点:超市中堆积如山的促消品、拥挤的人。

第一阶段:超市中的促消 那天,我们领着孩子们在路上观察各种车辆时,途中经过华联超市,它很快成为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丁绮唯问: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到华联超市去了,人很多。马上,陶欣奕就说:这几天华联超市正在搞促消,所以人才那么多的。旁边几个小朋友,马上争先恐后地说:我也去过了,有很多东西就摆在超市的中间,想一座小山一时间,孩子们都忘记了走路,在人行道上兴奋地指手划脚,争论起来。我仔细地聆听着孩子们的话,从中我发现,他们很想了解超市,于是一个新的主题产生了,对这样一个有价值意义的生成活动,我们就要大力支持,与孩子共同探讨延伸。当时我考虑到原先预设的观察活动与安全问题,在他们尽兴地讨论几分钟后,我轻轻对他们说:我们都想知道超市,对吗?下次老师带你们去超市里参观一下,怎么样? 回到幼儿园后,我依据孩子们当前关注的这个热点问题,依据新课程指南提出的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应的、主动的活动优先的原则,和孩子们一起构建了超市的系列主题活动。

第二阶段:参观超市 我们与班中的个别家长联系,请他们与我们共同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分组进行,每一位家长或老师带领一组幼儿(45人)进行参观,以幼儿为主,家长与老师的责任主要为引导。 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发现很多问题: 仇毅辰:为什么摩托车在家乐福就有,在这个华联超市就没有呢?引发幼儿讨论到超市的大与小。 陈允颉:超市的东西都放得很整齐。什么类的和什么类的放在一起。食品类都放在一起的,都区分开来了。引发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超市,并按照一定分类摆放商品。 姚昕宇:为什么香肠要放在冷的地方?那个地方叫什么?引发幼儿思考超市里的东西储存的条件的不同。 在参观过程中,每一位幼儿都能购买2元的商品,可以独自购买,也可以合作购买。有的就一人独自购买一件正好2元的商品(刘俊杰糖);有的是一人购买几件商品,正好2元(徐大治糖果1.6元铅笔0.4元);有的是两人合作购买4元(陆静文姚昕宇圣诞老人4元)在结帐时,幼儿还不忘向售货员索取购物单。

第三阶段:超市的价目表 刘俊杰:价目牌上的颜色不一样的。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黄色。为什么?引发幼儿思考优惠的意义。 幼儿主动询问售货员,了解价目牌上的颜色不同所代表的意义。回到幼儿园后,通过讨论,加上幼儿已有的购物经验,使他们更了解了优惠价,知道可以

查看全文>>>

这篇《中班美术教案范文:逛超市》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确的姿势握毛笔作画。 2.初步尝试用毛笔中锋画线条,随意点按,表现逛超市的线路图等。 3.能大胆根据画面想象表达,体验在游戏情境中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设置情境导入活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运笔方法。 (1)教师示范用中锋随意画线条。 教师:毛笔妈妈要去逛超市,出门之前洗洗澡(洗笔),颜料盒里穿鞋子(蘸颜料);调色盘里穿衣裳(舔笔调色),出门喽(中锋握笔)……逛呀逛,东看看,西看看(随意运笔),走累了,回家洗澡睡得香! (洗笔,放回笔架) ◆这是中班幼儿正式用毛笔作画的第一个活动,因此,国画运笔常规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处用你人的方式导入情境,将整个作画过程编成生动形象的儿歌,既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又容易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示范用不同的颜色点按。 教师:回到家,毛笔妈妈想,今天在超市都看到了哪些东西呢?有黄色的什么?有红色的什么?……(引导幼儿发散想象,如梨子、香蕉、饼干……说到一种就在线条附近点一点,不同颜色按出的小点,代表逛超市时看到的不同商品) 2.幼儿握毛笔自由练习。 3.集体欣赏、评价。 教师:准来介绍你的毛笔是怎么逛超市的?看到了哪些东西? ◆评价应侧重于幼儿想象力的发挥、运笔方式的正确性。同时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水分的毛笔运笔后所产生的不同线条效果。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 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

2、 操作活动中5以内的数数。

3、 学习按数量取物。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38个塑料盘(红、黄、白),三种积木,红、黄、白卡片各一张,小狗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以狗妈妈带狗宝宝去超市买东西的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带上小狗头饰):你们看我是谁?(学小狗叫)

师:我是狗妈妈,你们做我的小狗宝宝好吗?

师:宝宝们想去超市买东西吃啊?

2、认识红、黄、白三种颜色,并介绍活动规则

师:宝宝们看,这是饼干,这是包子,这是糖,仔细听妈妈的话,待会儿不要拿错东西。

师:每个宝宝的椅子下面都有一个盘子,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

拿红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红盘子的宝宝每人买5颗糖;

拿黄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黄盘子的宝宝每人买2个包子;

拿白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白盘子的宝宝每人买4块饼干。

宝宝们记住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应该买什么?买多少?跟妈妈说:我拿红盘子买5颗糖。(黄白同)

师示范一次

3、 操作

现在我们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宝宝们不能拥挤,不能抢东西,否则把超市里弄的乱七八糟的,教案来.自:超市的阿姨以后就不让我们宝宝去超市了,记住了吗?好,我们去超市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 检查

师:宝宝们都买好点心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你们买了什么啊?买了多少?

跟妈妈一起说:我拿红盘子买了5颗糖。

(黄、白同)

师:好,吃完点心,我们把盘子放好吧,红盘子放在红色卡片这里,黄盘子放在黄色卡片这里,白盘子放在白色卡片这里。

师: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吧。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超市购物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且热衷的游戏活动,为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快乐成长,帮助幼儿了解超市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逛超市》。通过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的真实情景,体验在超市购买物品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从而体现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化、生活化的理念。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超市的作用,物品摆放的规则,超市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尝试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

2、活动室里布置一个小超市。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参观超市。

在参观超市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摆放、购物的流程、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等。

二、购买流程

回活动室后出示商品,引导幼儿回忆超市购买流程。

1、师:你们知道这些商品是从哪里买来的吗?超市中人们是如何买东西的?

2、幼儿讲述、交流自己在超市购买东西的经验。

三、购物流程图

结合幼儿用书及超市购物流程图,讨论超市购物要领。

1、师:超市有哪些物品?(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一般用品,超市里都有)。

2、师:这些物品是如何摆放的?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让幼儿知道,(.来源教案网)超市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这样便于人们寻找物品和超市自身检查货物是否齐全)。

3、师:商品上的标签有什么用处?(让幼儿知道标签可以让顾客看到价格以及收银员用仪器将价格输入到计算机中,最后可以将总价格显现出来)。

4、师:去超市购物的顺序是什么?(让幼儿知道流程是:进入超市取购物篓/购物车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到收银台等待结账提着购买的物品回家)。

四、游戏:超市购物。

1、师:我们班今天也开了一家小超市,大家来购物吧。

2、教师当收银员,幼儿当顾客,进行游戏。

五、谈话:超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师:你们还去过哪些超市?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超市?有了超市,人们的生活变得怎样了?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可开展娃娃超市的游戏,让幼儿自由购物,进一步了解超市的购物过程,体验超市的方便和社会的乐趣。

2、家园共育:家长去超市购物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的环境,认识超市的各种设施及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目测或用点数方法计数。 【活动准备】《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一、拍手数数1~10。 师幼共同拍手数数,从1数到10。速度可视幼儿情况由慢逐渐加快。集体数和个别数相结合。 二、学习用点表示5和6的数量。 1.用点表示5。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五个苹果,提问:小兔逛超市,超市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呢?教师示范用笔在图片的下方画出5个圆点。引导幼儿学说:5的点卡可以表示5个苹果。 2.用点表示6。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6个西瓜,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有几个?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6个西瓜?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用笔在图片的下方画出6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是否正确。 三、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 1.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提问: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每样物品有多少呢? 2.提出活动要求。 请幼儿用画点卡的方式把每种蔬菜和水果的数量表示出来。 3.鼓励幼儿画完后说一说。 如:3的点卡表示3个西瓜,2个点卡表示2个茄子等。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检查作业。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版画活动教案:逛超市》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版画活动:逛超市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回忆、交流和相关问题的讨论,了解超市的主要布局和人们逛超市时的场景。 2.尝试表现超市的货架和货物以及自己和家人逛超市时的情景。 3.有序转版,及时检查,养成细致、认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有逛超市的经验,对超市的货物摆放很熟悉。 2.课件:超市的照片多幅(货架,购物的情景)。 3. 8k铅画纸一张,8k白板纸两张,复写纸,夹子,笔,剪刀,油墨,胶水,胶滚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讲述自己逛超市时的情景 (l)教师:你在超市里看到了什么?货物放在哪里?货架是什么样子的?上面的货物是怎么摆放的? (2)教师:你是怎么逛超市的?和谁一起逛超市?

2.细致观察,集体交流。 (1)教师:你在照片匕看到了什么?几个人? (2)教师:他们在-l二什么? (选货物)怎么选的?选好的货物放到了哪里? (篓子或车子里) (3)教师:超市里还有什么? (货架)有几层?最卜而放了什么?最下而放了什么?货架在人的前面还是后面?

3.教师交代创作要求,幼儿操作 (1)教师:今天我们来画逛超市,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为什么? (2)要求幼儿能较生动表现自己逛超市时的情景,注意人物和货物前后关系的处理。 (3)有序转版、拓印。若时间不够,可以带同去或放存区角进行)

4.集体欣赏、评价幼儿作品。 教师: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讲讲你画了什么,看看其他小朋友画了什么。

查看全文>>>

第一层次:幼儿自由探索玩扣子,培养对数字的感兴趣并认识不同的数字。

第二层次:学习一一对应。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

第三层次: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衣服上摆放钮扣,并根据钮扣的数量寻找相应的数字。

一、操作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2、能根据不同的数字进行摆放钮扣。

3、学习一一对应。

二、操作材料:

自制衣服,钮扣,1~4的数字卡片。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幼儿自由探索玩扣子,培养对数字的感兴趣并认识不同的数字。

第二层次:学习一一对应。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

第三层次: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衣服上摆放钮扣,并根据钮扣的数量寻找相应的数字。

四、指导建议:

1、活动初期到在数字的后面画上圆点,帮助幼儿理解认识数字。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查看全文>>>

托班礼仪教案:喝水 设计意图: 在小朋友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后,有很多的行为习惯都是有礼仪讲究的。喝水是一项最常见的活动,在孩子们喝水的过程中,有很多隐性的安全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大家去注意,比如说水的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要让水烫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还有在喝水的过程中,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去开展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注意的。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养成喝水时坐在固定位置,并用两只手端起杯子喝水的习惯。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增强幼儿喝水的有关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桌子一张、椅子一把、杯子、饮水器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直截了当进入主题,教师:“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们示范的是如何喝水,请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认真的看哦!” 二、关键步骤: 教师起身,拉出椅子,然后再收回椅子。 取水杯(取杯子时要双手端拿)。 双手拿杯去接水,接水后将杯子放在桌子上,再慢慢拉出椅子靠近桌面。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双手端起水杯喝水。 喝完水后先将杯子放在桌面上,然后站起来。 收椅子,双手端杯子,将杯子放回杯架上。 三、幼儿操作: 在组织幼儿集体喝水的时候,教师要督促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喝水。 活动延伸: 根据园所的设备,向幼儿介绍引用水桶的接水方法或其他设备取水的方法。通过谈话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每天喝适量水的必要性,并养成幼儿主动饮水的习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意提醒幼儿正确的饮水方法。 请幼儿阅读《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14页,然后提问: “晓晓是怎样拿水杯的?为什么要用两只手端水杯?” “明明是怎样喝水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两只手端着水杯喝水。) 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三字儿歌。 家园互动: 可以请家长协助幼儿将《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67页的“幼儿饮水记录表”裁剪下来,每日让孩子用贴纸记录饮水量,以增强饮水的主动性。 在家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自主饮水的机会,取水时要注意养成幼儿节约用水的习惯。 在家长园地中宣传健康饮水小知识,并用简短的核心要素内容公示幼儿活动的照片。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活动名称:逛超市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